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644-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无论李鸿飞做什么,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影响朝中文臣的地位,毕竟那些经过六年义务教育的读书人,那也还是属于文人不是。

    可如今倒好,一帮子武将也开始读书学习,等这些武将真的毕了业,将来在朝堂上,他们文臣地位还不急剧下降?

    以往文臣之所以嘲笑武将,那是因为武将没有多少文化,说难听点,文臣不仅可以安邦治国,还能带兵打仗平定天下,可武将却只懂冲锋陷阵,让他们做文官管理治下的百姓,还不得将朝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

    若在以前,那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可今后就不好说了,估计无论是武力,还是讲道理,都比不过这些武将了吧。。。。。。。。。

    “哎!可惜圣上受其蛊惑,根本不听我等的劝说啊!”有大臣痛心疾首道。

    “即使这官不当了,我等也应该直谏到底!”有新晋文官为了表忠心,义愤填膺道。

    然而他这话刚出口,就被人当成傻子一般对待。

    以辞官做威胁,这招早在三年前众人就试过了,当初全面改革的第一时间,包括一位内阁大臣,五位正二品大臣,正三品以下六十多人,集体递交辞呈,要求罢。免鸿飞,放弃全国改革。

    结果朱由检震怒,当场就欲下旨准奏,要不是史可法拦着,如今在场的这些人,当初怕是就有一多半,告老还乡了。

    为此,他们文臣队伍之中,再次折了一员阁老带头的内阁大臣被罢免。

    如今改革已有成效,这朱由检的江山坐的更稳了,新的科举制度实施之后,入朝为官的寒门士子越来越多,再加上地域有限,不少从北方逃过来的官员,如今还闲赋在家,军官方面或许还有所欠缺,但文臣真的不在乎少不少他们几个。

    可以说只要这些人敢递辞呈,朱由检绝对当场就批,连眼都不带眨的,眼看就要北进中原了,傻子这时候才拿自己的仕途做赌注呢!

    “既然斗不过这李梦回,何不想办法将其拉拢呢?”也有人提议道。

    李鸿飞现在属于武将阵营,以前他们知道李鸿飞没有什么特殊背景,所以想尽办法打压,不过却拿人家没有丝毫办法,人家最大的背景就是朱由检,而且直到现在依然深得朱由检的信赖。

    事实证明打压这条道路行不通了,倒不如试着拉拢,毕竟对方有皇帝这条通天人脉,一旦拉拢到文臣的队伍之中,对他们利大于弊。

    “没错,李梦回原本就是驸马,依照大明祖训,他甚至不能领兵,只能在朝中安排一个闲职。”有人瞬间想到了对付李鸿飞的办法。

    “这主意不错,咱们先将这驸马爷踢出军中,然后想办法给他在朝中谋一职务,圣上为了平衡,定然会认真考虑我们的意见的。”有大臣表示赞同。

    按理说驸马爷不但不能领兵作战,甚至在朝堂上也不能拥有重要职务,但李鸿飞这人不同,朱由检亲自点的将,如果直接一撸到底,那这事儿还真不好办,至少朱由检那里就过不去。

    但他们可以先把条件拉到最低,然后在给朱由检跟李鸿飞一个台阶下,顺势让其在朝中担当一个重要职务,想必朱由检考虑再三后,肯定会同意的。

    只要李鸿飞脱离了武将队伍,归入他们文臣一类,那便是胜利。
………………………………

第151章失望透顶

    西征刚刚获胜,朝中官员就开始搞风搞雨。

    这一日早朝,正三品吏部左侍郎钱谦益,上表奏折,要求遵照祖训,罢免驸马李鸿飞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以及国防部参谋总长职务。

    国防部长,是国防部的最高职务,由朱由检担任,副部长自然由将来的太子,或者是朱由检拟定的国家继承人担任。

    毕竟不是民主社会,显然这两个职务,只能由皇家掌管,李鸿飞这个参谋总长,算得上是国防部的最高级别了。

    戚红英等人,都只担当了参谋部副总长,或者各处的处长一职。

    钱谦益一封奏折,就要搞掉李鸿飞两个重要军权职务,等于是要将他从武将队伍里踢出去

    “如今南方战事以定,驸马掌兵无论是祖训,还是对皇室今后的地位,都有不小的威胁。”这是文华殿大学士高宏图,昨日求见朱由检之时,亲自对朱由检说的话。

    现在看来,今日的奏折,其中就有高宏图的推波助澜。

    钱谦益说完,朱由检似乎神游天外,既不肯定,也不驳斥,这比之前每当众人提及李鸿飞之时,朱由检便大发雷霆要好得多。

    显然,朱由检内心开始动摇了。

    就像高宏图所说,如今大局已定,即使没了李鸿飞,这仗照样能打下去,黄德功、戚红英、郑成功、史德威、郭胜、张超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名将,为何一定要依靠李鸿飞呢?

    帝王之术,有时候真的很难让人琢磨,与臣子共患难可以,但同享荣华富贵真的很难,尤其是如今的大明军队,甚至大明百姓,都将李鸿飞当成了军神,这样的人,这样的影响力,连朱由检都自愧不如。

    尽管此番西征,李鸿飞连指挥权都交出去了,可他的风头还是盖过了几乎所有武将,他手下的第一集团军连战连捷,宝山的蒸汽战船大放异彩,哪一件都跟李鸿飞脱不了关系,在加上李鸿飞建立的南京军事学院,若论功劳,此番西征李鸿飞绝对居功至伟。

    朱由检偷偷望向下方的李鸿飞,发现对方正在闭目养神,对钱谦益的奏折毫不关心,似乎是睡着了。

    或许真的是睡着了,最近李鸿飞到了南京后,碍于规矩一直都有上朝,可这早朝天还没亮就得进宫,而且这些大臣谈论的都是一些没有营养价值的话题,久而久之,李鸿飞居然学到了一个站着睡觉的本事。

    其实对于这种早朝。李鸿飞甚至都想建议朱由检进行更改,将每日一次,改成每周一次,反正早朝上除了聊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外,根本没什么大事商议。

    毕竟真正的大事,都会递交内阁,由几位内阁大臣商议过后,再转交给朱由检批阅,即使朱由检一个月不上朝,朝廷照样能正常运转。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当年嘉靖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天天在西苑,修斋炼道,整天和道士鬼混,照样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嘉靖是一个很懂帝王之术的皇帝,虽然30年不上朝,却没有使皇权旁落,可朱由检不一样,他的权力**比嘉靖强得多。

    据史书记载,朱由检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让这样一位拥有极强权力**的皇帝,主动更改朝会时间,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所以李鸿飞根本不敢提这茬,只能每天早早来到朝堂,然后站着睡觉

    不过今天他还真没睡觉,一早东厂厂督王承恩就命一名小太监,提醒过李鸿飞,今天会有大事发生。

    王承恩是朱由检的心腹,又是掌管整个东缉事厂的情报头子,昨日高宏图的提醒,以及最近朝中不少大臣的举动,早已被王承恩猜到。

    他可知道这位李梦回大人是什么身份,无论皇上做什么决定,都不会太得罪这位“上仙”,所以王承恩一大早,便派了一名小太监,给了李鸿飞一个善意的提醒,也算是一种“政治投资”吧。

    李鸿飞一边闭着眼睛装睡,一边暗自骂娘:“西征才刚刚结束,这些人就跳出来摘桃子,还有这朱由检,北伐都还没开始,就急着树立权威了,要不是劳资,你丫三年前就死了!”

    文臣想摘桃子,这是板上钉钉了,要不是李鸿飞霸占了国防部,不让文臣介入,这会儿国防部的官员之中,估计多了好几位兵部的文官了。

    毕竟这些人都是文人,当个参谋之类的,怎么也比那些大老粗够格,凭借现如今明军的战斗力,以及中下层军官的指挥能力,只要不是傻子来指挥这些军队,那基本都能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自身损失多少,能取得多大的胜利罢了。

    一旦文官集团介入国防部,那么保家卫国的军队,很有可能变成政客之间博弈的工具,甚至就连战争的目的,都会变了味。

    这也是李鸿飞不允许文官插手国防部的主要原因,军队,还是思想纯洁一点比较好。

    至于朱由检,李鸿飞更是明白,自己这段时间出尽了风头,民间只知李梦回,鲜有对朱由检歌功颂德的情况,朱由检这是心生妒忌了。

    李鸿飞气归气,但这话还真不敢明说,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装睡。

    “祖宗规矩不可破,还请圣上三思。”见朱由检迟迟不表态,又有大臣站了出来开始催促。

    这时,站在一旁的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向朱由检作了个揖,然后站出来说道:“启禀圣上,这大明朝的规矩,确实是先祖所定下的,但圣上乃是当朝天子,同样也能因时而异,废除陋习,制定新的规矩,就像这全国改革一般,只有打破旧习,才能改革创新,成就一代明君!”

    史可法说得很重,就差直言祖宗规矩不合理了。

    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威胁,当初全国改革之时,就有不少大臣拿祖宗规矩说事,结果朱由检不为所动,现在看来,朱由检的决定是正确的。

    如果这次朱由检妥协,那么传到民间,大家只会说朱由检妒忌贤能,这对朱由检的名声很受影响的。

    “没错,祖宗规矩要遵守,可朕乃是当朝天子,金口玉言,李爱卿领兵,是朕当初亲口应允的,如今不能因为他做了朕的女婿,就要将其撤职吧!”朱由检正气凛然道。

    表面上是在赞同史可法的意见,实际上是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当初让李鸿飞领兵的时候,对方还不是驸马,如今对方已经是驸马,之前的圣旨就做不得数了。

    或许朱由检当初强行将朱媺娖许配给李鸿飞,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女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拿住李鸿飞一个把柄吧。

    “李大人当初领兵时,还没成为驸马,如今圣上收回成命,既不算违背祖宗遗训,也不算失了金口玉言。”果然,有大臣顺势钻了这个空子。

    “而且驸马爷并非一定要领兵打仗,当初驸马爷在苏州改革,那是将治下百姓管理地井井有条,如今整个苏州繁花似锦,比起南京丝毫不差,我们可让驸马爷入朝为官,一来人尽其用,为百姓谋福利,二来战场毕竟凶险异常,公主与驸马长期相隔两地,也不利于夫妻之间的感情。”有人开始提条件了。

    搬出长平公主,这才是他们的杀手锏,将军常年在外征战,很少能顾及妻儿,朱由检完全可以说自己是为了朱媺娖着想,撤了李鸿飞的军职,然后在朝中安排一个官职给李鸿飞,这样一来,老百姓也能理解。

    “这事儿吧还是让梦回自己说说看吧。”朱由检将皮球丢给李鸿飞。

    一众大臣随即将目光转向李鸿飞,然而李鸿飞此时正闭着眼睛,脑袋一点一点地,像是在钓鱼。

    既然是装睡,那戏就必须做足了。

    等到王承恩走到李鸿飞面前,小声将其叫醒后,这才一副迷迷糊糊地模样,开始“询问”起事情经过。

    “交出军权?这没问题,圣上决定就可以了。至于入朝为官嘛按照老祖宗规矩,驸马爷非但不能领兵,同样也不能入朝为官,既然是规矩,咱们就得全部遵守。而且臣最近几日忽然有感,想必离归期不远了,这样吧,我主动请辞,什么官都不做了,专心回家陪公主,还望陛下恩准。”李鸿飞在“搞清楚”事情原委后,很是豁达地说道。

    到现在李鸿飞算是明白过来,这朱由检就是个混账,历史对其评价一点都没错。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

    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

    虽然李鸿飞的到来,利用“神仙”身份,暂时帮朱由检稳定住了朝政,可现在刚刚有起色,这朱由检又开始乱来了

    对于这种“猪队友”,李鸿飞是真心带不动,如果之前李鸿飞心里还有雄心,想要帮助其匡扶社稷,如今却已经丝毫提不起兴趣了。

    现在他等于是变相给了朱由检两个选择,要么别动自己,要么就彻底斩断跟自己的关系,同时还用“神仙”的身份提醒朱由检,自己是随时都要走的人,根本不会威胁你的地位。

    如果朱由检准许其辞呈,李鸿飞绝对会在短时间内,将手上的家业变卖,然后带着陈圆圆远走海外,从此不再关心明朝的任何事情。

    毕竟如今蒸汽轮船已经出现,只要他肯花大价钱,造几艘铁甲舰都有可能,届时率领战船横行海外,打下几坐岛屿当国王也未尝不可。

    至于朱媺娖,李鸿飞对这段政治婚姻本来就反感,到时候同样给人家两个选择,要么回到朱由检身边继续做公主,要么跟着自己浪迹天涯。

    已经想好后路的李鸿飞,心态也放宽了,此时就算朱由检当场反对钱谦益的提议,李鸿飞也不会对朱由检另眼相看,至少今后他所做的一切,都不会在以朱家王朝为第一要素了。

    随着李鸿飞的开口,在场一众官员大气都不敢出,这李梦回怎么了?疯了吗?居然要求主动辞官!

    幸亏李鸿飞因为太年轻,没有说出告老还乡这句话,否则那不等于是当众打朱由检的脸么。

    尽管如此,朱由检与那些上奏的大臣,此时也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他们用祖宗规矩作借口,只是为了免去李鸿飞的军事职务,结果人家以退为进,主动要求解除全部职务,这不是打脸是什么。

    他们眼中的权力,在李鸿飞眼中根本什么都不是,说不要就不要了

    虽然被打脸,但这些大臣眼中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了精光,这李梦回太自负了,竟然敢当众说出这番,让皇上下不来台的话,这不是找死吗?

    虽然死是不太可能的,但皇帝为了自己的威严,说不定还真会当场准了李鸿飞的提议,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达到了目的,更是超出了预期,心里能不高兴么。
………………………………

第152章无奈的妥协?

    本想借着朝中众臣施压,顺势收回李鸿飞的兵权,结果这才刚一试探,就遭遇了激烈的反弹,朱由检如今真的十分尴尬。

    李鸿飞的回答,让他想到了几年前的京师观妙亭,如果没有李鸿飞,他此时或许早已化作一杯黄土,又哪有如今这样,受天下人敬仰的权力?

    而且李鸿飞再度提及了“神仙”的身份,也让朱由检产生了顾忌,若是搞别的大臣,朱由检可以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可这李鸿飞真的能动吗?

    “此事关系甚大,容后再议,若没其它事,便退朝吧。”想来想去,朱由检决定先缓缓。

    一众大臣虽然没有当场得到答案,但从朱由检的语气来看,拿下李鸿飞应该是迟早的事情,吃了颗“定心丸”的大臣们,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意,快速离开朝堂。

    朱由检需要时间考虑,他们也需要时间来布置,毕竟如果李鸿飞退下来,这其中的利益争夺,将会更加激烈,比如第一集团军的总司令,比如国防部的总参谋长,又或者国防部的其它职位

    本以为朱由检会在早朝结束的第一时间,就找李鸿飞商议这次突发事件,现在看来,或许正因为李鸿飞是主角,所以要“避嫌”吧。

    朱由检仅让王承恩单独留下了史可法,其余人等一概不见,李鸿飞也不想自讨没趣,只能转身离开。

    周围同僚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名传染病毒携带者,以往这种迎奉结交,如今却变得刻意疏远起来,好像生怕李鸿飞将这种“倒霉病”,传染给他们似的。

    “世态炎凉啊!”李鸿飞自嘲道。

    御书房内,除了朱由检与史可法,就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以及禁军总管王国兴了。

    “过分!实在是太过分了,这李梦回眼里究竟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让他入朝为官怎么了?居然当众拆朕的台!他难道想一直做封疆大吏,裂土封王不成!”朱由检越说越气愤。

    随后拿起桌上的茶杯,噼里啪啦就往地上扔。

    看得一旁的王承恩,心里直肉疼。

    “今天这茶杯怎么不一样?”砸了几个杯子后,朱由检这才反应过来。

    “启禀圣上这这些都是官窑贡品。”王承恩老老实实回答。

    朱由检遇事不顺,有喜欢摔东西的习惯,但他这人节俭惯了,摔了好东西又有些心疼,于是每当朱由检发火之前,王承恩都会命人,将那些官窑贡品,换成民间淘来的普通瓷器,等朱由检发泄完毕后,再将值钱的东西摆回去。

    今天纯属事发突然,王承恩来不及进行调换,那一只上好的六瓣圆囊紫砂壶,就这样被摔了个粉碎,而其余的几个茶杯,也是价值不菲的贡品。

    摔碎了宝贝,朱由检心中火气更大,可也只能硬憋着没有继续砸东西,毕竟这些可都是钱啊!

    好在这时史可法主动出面打了圆场:“启禀圣上,驸马爷这几年南征北战,创下不世奇功,远的不说,就说此次剿灭豪格大军,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让豪格大军渡江,可驸马爷硬是顶住了压力,派人去前线通知史德威示敌以弱,这才有了赤壁大捷,歼敌六十余万。否则满清以豪格、代善、多尔衮的兵力,在北方平原上,我军还是没有明显优势的。”

    没错,西征最初预计,是歼灭长江以南的三十万敌军,顶多算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结果当李鸿飞得知豪格在进军途中,犯下了累累罪行后,就惦记上了这支军队。

    于是他顶住压力,直接以总参谋长的名义命令史德威,放豪格大军渡江,最终一举将其歼灭,从而使得南明与满清之间的兵力对比,发生了逆转。

    史可法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给李鸿飞邀功,而是想告诉朱由检一件事实:如今对大明军队最为了解之人,就是李鸿飞,只有让李鸿飞继续领兵,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击溃满清军队,早日完成国家统一。

    “如今朝廷大力实行改革,不少寒门学子能有今日之成就,驸马爷功不可没,这时候撤掉驸马爷,确实有些不妥,毕竟人言可畏啊!”王国兴也劝解道。

    “哼!人言可畏,功不可没!朕是天下之主,没有朕的同意,这些老百姓有书读吗?能当官吗?现在天下只知李梦回,有谁知我朱家王朝!”朱由检也是气糊涂了,直接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史可法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继续求情肯定是不行了,那摆明了是要跟皇帝对着干,而且到现在,史可法也算是明白过来,根本不是驸马掌兵的问题,而是李鸿飞功高震主了。

    “都愣着干什么?让你们过来,就是要给朕想个万全之策,今天想不出来就都别走了!”朱由检开始耍无赖了。

    “启禀圣上,如果以驸马不能掌兵这条祖训对待李大人,这显然行不通,毕竟人家已经当了两年驸马,现在才撤,本就有损皇家威严,今后那一帮大臣,还指不定要拿祖训说些什么呢!”王承恩顾左右而言他。

    “你的意思是用别的办法撤掉李梦回的军权?”朱由检问道。

    反正他刚刚都已经将话给说透了,也不怕在场之人外传。

    “如今驸马爷的实际军权,只有第一集团军的总司令一职,我们可以撤掉他总司令的职务,至于国防部总参谋长,圣上自己就是国防部长,待北伐之时,想指派谁领兵,还不是圣上说了算!”王承恩提醒道。

    他这个情报头子,早就清楚那帮文官要的是什么,他是宦官利益的代表人,自然不能让文官集团做大,帮李鸿飞守住国防部,其实等于是守护了自身利益。

    “可这军权岂是说摘就摘的?李梦回今日在朝堂上的言论,你们又不是没听到,他要是肯妥协就好了!本想让他出任兵部尚书,入内阁,结果他倒好,死咬着兵权不放,这是要干什么,想干什么!”朱由检没好气道。

    史可法当初战败,就主动卸任了兵部尚书,是朱由检保其东阁大学士的地位,并兼职兵部尚书。

    如今兵部虽然基本被国防部取代,但好歹也算六部之一,国防部虽然厉害,但也只管拟定作战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