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锢伎ㄍ髂戏较蚝叫校咦疃痰木嗬耄肽戏呛猛牵┕猛牵宦繁鄙希隳艿执锱分蕖
这条海路航线,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亚欧往来的最佳海上航线。
而掌握这条航线的,目前却只有葡萄牙人、荷兰人与英国人,连西班牙人前往远东,也只能沿着大陆架航线。
这条航线的测绘者,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
后来葡萄牙没落,荷兰商人又从葡萄牙人手中,偷来了远航东方的航海图,使得荷兰人成为了著名的“海上马车夫”。
英国人为了得到这张航海图,不得不向葡萄牙人付出十分高昂的报酬。
但李鸿飞却借着这次契机,打起了这幅航海图的主意。
只有得到了航海图,大明水师才能真正进入大航海时代,才能正式参与海外殖民掠夺
公元1650年八月中旬,在郑成功的率领下,大明南洋水师舰队,派出宣威将军号铁甲舰一艘,新式蒸汽战舰二十艘(为了保证速度,没有加派任何辅助舰船),护送大明外交部官员左宏宇(刘孔昭身为外交部长,加上年纪颇大,不适合远行),正式出使欧洲各国。
九月初,这支舰队,便抵达了马六甲海峡最西端的班达亚齐港,补充燃煤与淡水的同时,还与在此执行护航任务的郑芝龙会面。
郑芝龙的舰队,经过孟加拉湾海战后,算是完成了租赁任务,损失两艘蒸汽战舰,加上战死六十八名船员,而且还帮荷兰人取得了孟加拉海战大捷,荷兰人这一百万两白银,花得并不冤。
郑芝龙等人之所以没有离开,一是为了震慑躲在科伦坡的英国舰队,二是想要在这里,扶植起一个属于大明的势力,为将来夺取马六甲海峡,建立一个前哨点。
请神容易送神难,郑芝龙将海盗性子发挥到了极致,荷兰人现在也拿他没办法,担心彻底得罪了这尊大神,到时候联合英国人共同对付自己,所以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郑芝龙与郑成功这对父子,也不知道谈了些什么内容,不过随后启程的南洋水师战船上,多了一些满脸匪气的“平民”。
只有荷兰人心里明白,这些看起来一脸匪气的“平民”,乃是郑芝龙舰队中的火炮操作手。
南洋水师虽然武器装备更加豪华,但实战经验,远远比不上这些常年在海上厮杀的“海盗”,有了这批火炮操作手的存在,南洋水师的战斗力,将再次提高几个档次。
“他们这是想干嘛?难道是要入侵欧洲?”约瑟・霍拉夫询问道。
虽然英国人与荷兰人心里,仍旧各怀鬼胎,但当明朝派出远洋舰队后,船上带路的英荷两国使臣,却难得保持了一致。
“应该不会,以明朝这点战舰,在海上确实能保持一定优势,但登陆作战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陆军。而且,明朝人有些想当然了,战舰最核心的,根本不是炮手,而是舰长,增加有战斗经验的炮手,并不能对海战起到决定性作用。”荷兰人分析道。
二十一艘蒸汽战舰,在约瑟・霍拉夫看来,确实十分强大,因为他曾率领百艘英国新式战舰,却被二十艘蒸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
但在荷兰人眼里,这其实不算什么,长期与大明水师交战的荷兰人,发现大明水师虽然很强,可他们的海战经验,却是十分稚嫩,只是仗着装备的优势罢了。
连郑芝龙这样常年混迹南洋的“海盗头子”,都不被荷兰人看在眼里,这支最近一年才组建的南洋水师,自然不被荷兰人看好。
如果各船舰长都换成郑芝龙的手下,荷兰人也许还会忌惮一番,但仅仅只换炮手的话,那就另说了
只是连荷兰人都不知道,这二十一艘战舰上的舰长,在南洋水师组建之前,都有过十分丰富的海战经验,甚至有部分舰长,不仅参加过台湾海战,更是曾在郑芝龙的华夏远洋贸易公司任职,并参与了多次海上剿匪作战。
最最恐怖的是,这支舰队的指挥官,便是两年前,指挥福建水师攻入台湾,迫使荷兰、西班牙、倭国人签订投降协议的将军――郑经。
只能说华夏人的名字太复杂,一个人可以有好几个名字,让外国人傻傻分不清罢了。
“我倒是不担心别的,只是那艘领航的旗舰太过庞大,让我隐隐感到不安。”约瑟・霍拉夫说道。
出于保密需要,郑成功并未邀请两国使臣,乘坐宣威将军号。
但即使离得很远,约瑟・霍拉夫凭借一名海军的直觉,还是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那个大家伙?哈哈华夏人胆子太大了,居然为了增加火炮数量,而造出如此庞大的怪物。虽然它航行的速度确实挺快,但你不知道,体型越大,越容易成为命中的目标吗?”荷兰人笑着说道。
在他看来,与其花费精力,造如此巨大的战舰,倒不如多造几艘中型战舰,这样在面对敌人成百上千的战舰围殴之下,也能轻松应对。
好吧,数量取胜的观点,还是目前各国海军的主流思想,吨位致胜的时代还没到来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205章皇家海军与南洋水师
面对约瑟霍拉夫传来的旗语,约翰鲍威尔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来个视而不见,直接用自己庞大的舰队,先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围起来再说。
哪怕舰真是前来出使的使臣,在大英帝国的地盘,怎么也得由大英帝国做主不是?
约翰鲍威尔的想法很好,他甚至猜到了这只舰队,很有可能会出使荷兰,在如今这个敏感时期,那是万万不可的,率领舰队劫下对方,那也是为了大英帝国着想。
既展现了大英帝国的实力,又断掉了荷兰人的希望,说难听点,这里是大英帝国海域,灭了对方,也没人会知道
其实英荷战争打到现在,已经初见端倪,至少在欧洲本土附近,英国人已经逐渐掌握了主动权,此时别说从远东过来的大明水师,就算是不能报出准确番号的英国舰队,也得停船接受检查。
约瑟霍拉夫此前一直在远东,并不清楚欧洲战况。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英荷两国海军,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将要爆发一场大规模海战,为了在大战来临前,掌握更多的优势,别说只有三十来艘蒸汽战舰,就算再增加一倍,约翰鲍威尔也会毫不留情地出手阻拦。
然而不管约翰鲍威尔在打什么算盘,但郑成功也不是吃素的,你给劳资下马威,劳资就要让你掉层皮。
“传令下去,各舰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若对方舰队进入火炮射程范围还未减速,无需警告,直接开火!”
“另外,宣威将军号开足马力,直冲对方旗舰,打乱他们的阵型!”郑成功冷哼道。
他也猜出了对方是要来下马威,但如今是在海外,最有利的保障,就是脚下的巨舰大炮了,对方这种蛮不讲理的做法,南洋水师唯一的应对手段,就是比他更蛮不讲理。
至于用铁甲舰冲击对方旗舰,就是想要减少损失,速战速决,毕竟他们是来谈判的,不是来打仗的,真要把英国佬的舰队打残了,荷兰人又该偷着乐了。
一级战备命令,很快便传递到了最前方的蒸汽战舰,这艘载着两国使臣的战舰,负责带路以及交涉还行,打仗是万万不能有丝毫损伤的,所以这艘战舰开始急转弯调头,同时从后方很快冲出五艘战舰负责掩护。
得知大明水师要与眼前的英国舰队开战,约瑟霍拉夫彻底急了,双方一旦开战,最终获利的只能是荷兰人。
在战舰即将撤退出视野之外时,约瑟打出了最后一轮旗语,大意是:要求约翰鲍威尔立即减速停船,否则大明海军将视其为挑衅,会予以坚决还击
原本只是想威胁一番眼前的这支舰队,如果真是荷兰人的远东舰队,实力悬殊之下,谅对方也不敢硬闯英吉利海峡。
但若是从远东过来的使臣,那也能截住对方,至少在北海海战结束前,想办法将其“扣押”在大英帝国,不给荷兰人丝毫翻盘的机会。
然而约翰鲍威尔没想到,眼前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如此傲慢,都进入大英帝国领海了,还想进行反击。
“哼!对方的指挥官,以为这里还是远东地区呢!小伙子们,既然他们想开战,那么就让我们来会会,这些在远东传的神乎其神的蒸汽战舰!”约翰鲍威尔大声说道。
他也是个硬脾气,或许如今的英国海军,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吧。
当然,这是在亲眼见识过蒸汽战舰的厉害之前。
这片区域十分靠近英国人的领海,英国人自然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而郑成功此番远渡重洋,却是为了宣扬大明天威,使臣们需要召见的,是英国国王,而并非英国海军。
没错,自古以来,华夏作为东方超级大国,出使的使臣,直接代表了当朝天子,对待那些番邦国主,一般都不是觐见,而是召见。
这便是天朝国的威严所在,这种骨子里的优越感,短时间内很难被磨灭。
况且如今的大不列颠,确实只能算是区区“弹丸小国”。
眼瞅着事态已经无法挽回的约瑟霍拉夫,此时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大英帝国海军能大获全胜,杀一杀这帮东方人的锐气。
就连一旁的荷兰人,神情也有些许凝重,他们也没想到,一群远渡重洋的舰队,在面对比自身更加强大的对手时,还敢主动发起“战争”。
在荷兰人看来,眼前的英国舰队,代表的可不是这两百来艘战舰,而是一个拥有一千多艘战舰的强大海帝国,蒸汽战舰虽然厉害,可这里是欧洲,前方海域更是英国人的地盘,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明朝海军不应该如此“鲁莽”。
至少也应该利用蒸汽战舰的速度优势,先行离开这里再说。
同时,荷兰人心里又有一丝“期待”,如果双方就此交恶,那接下来甚至不需要谈判,至少远东地区的利益是能保住了,说不定这支舰队,还能支援荷兰人在欧洲的各大战场。
好吧,对于欧洲人而言,郑成功这种行为,已经相当于“宣战”了,然而在郑成功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小冲突罢了,毕竟历朝历代,能让华夏正式宣战的,那直接便是不死不休的灭国之战。
郑成功的南洋水师,还不够资格下达宣战命令,也没必要劳师远征,来灭掉一个国家,毕竟这样做,对大明没有丝毫益处
双方各自憋着一股气都不肯退让,那么最终的结果便是使用武力一决高下。
当隐藏在船队正中央的宣威将军号冲出来后,一众英国海军傻眼了:“这特么究竟是什么怪物?”
没人能想象,如此庞大的战舰,速度既然丝毫不比那些小型蒸汽战舰慢多少。
铁甲舰出现后,英国人将原本定义为大型战舰的蒸汽战船,直接划分为小型战舰,至于他们驾驶的战舰只能算是小型中的小型了。
“这才是皇家海军应该驾驶的战舰啊!”约翰鲍威尔眼中泛着炽热的目光:“派遣二十艘捕食者,实施接弦战,我要俘虏了这艘战舰!”
既然已经“开战”,那么不管对方什么来路,这些战舰都将成为大英帝国的战利品!
狂妄的约翰鲍威尔,根本就没想过此战会输,因为他已通过飞鹰报信,让在附近海域执行封锁任务的舰队,全部赶过来支援了。
“敌方已进入舰炮射程,各舰自行开火!”
南洋水师依靠速度优势,已经成功抢占了字头,此时双方战舰最近的距离,已经接近2500米,进入了新式火炮的最大射程。
“砰!砰!砰!”
三十艘蒸汽战舰,进行了第一轮齐射,三百多枚口径150毫米以的火炮,朝着英国海军的舰队飞射而去。
到了这个时候,先发制人才是王道。
“炮火来袭,注意规避!前队八十艘战舰,呈战列线还击!”约翰鲍威尔大声命令道。
此时他心中已经涌起了惊涛骇浪,对方舰队利用蒸汽机优势,成功抢占了“”字头战列线不说,而且在2500米开外,就已经可以对己方实施炮击,要知道,以英国皇家海军的新式战舰,2500米才刚刚够摆战列线的距离,至于火炮射程,那也得等到双方接近2000米之内,才刚好能够着对方。
也就是说,剩下的五百米距离,约翰鲍威尔的舰队,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硬抗过去。
所谓战列线,就是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方向火炮对射战术。
由于火炮射程有限,而交战双方,又处于对冲状态,所以排在后面的战舰,很难将火炮的威力彰显出来。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则必须在交战时,组成战列线。
而在战列线中,抢占“”字头横位,使本方舰队呈现一字排开的侧舷火力,迎战对方纵队最先进入射程的第一艘军舰,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而对方纵向直线迎战只能发挥前炮火力,后面的舰只无论视野,还是射角都大受影响,同时还能在战略态势起到阻挡敌军行进路线的效果。
以往欧洲各国海军的战列线编队,都是直冲向对方,在双方处于“”状态时,这才齐齐开火。
这种战术,就像大明新建的双轨道铁路一般,两个方向的蒸汽火车相交的那段时间,便是战舰开火的时间,等到对冲结束,双方又会重整队形,再次掉头冲回来继续厮杀。
至于新式的“”字头战术,还是英国皇家海军最新开发的战术英荷之战,英国人就是用这种战术,打败了战舰数量更多的荷兰海军。
抢占“”字头战术,即使英国人自己,用起来也不是很熟练,因为如今的战舰,过度依赖风力,在逆风的情况下,速度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加战舰数量实在庞大,英国人一次性,最多也只能完成一百艘战舰的转向战术,而且说不定还未完成转向,对方的舰队就已经冲过来了。
然而郑成功的蒸汽战舰,则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哪怕不使用风帆,其速度也能完胜英国人的战舰,至于战舰数量,区区三十艘蒸汽战舰,一点问题都没有。
完美的“”字头抢占,加多出近五百米的火炮射程。
虽然对方第一轮齐射,并未命中,但最近的炮弹落点,距离首舰不足二十米,这足以让约翰鲍威尔心惊不已了。
如今战斗正式打响,约翰鲍威尔先前满满的自信,此时已经开始动摇起来
就在英国海军忙着操纵舰队转向之际,距离第一轮齐射仅仅过去不到两分钟,对面的战舰,再次打出了一轮齐射。
这下可要了英国海军的老命!
原本双方射程不对等,英国人在这个距离,只能被动挨打,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对方在这个距离,火炮也不够精准,最多只是起到扰乱人心的作用。
可第二轮齐射来得如此之快,却是约翰鲍威尔都没想到的。
齐射不比单独射击,那是需要所有炮手全部完成装填过后,才能再次统一发射,射速方面,自然是取整支舰队中,装填速度最慢的那名炮兵的速度。
而齐射的命中率,远比自由射击命中率大得多,这也是为何舰队宁愿牺牲射速优势,也要选择齐射的根本原因。
最恐怖的是,此时的英国海军,正在进行转向,这一次可不止首舰进入对方火炮射程了,而是将近三十艘已经完成转向的战舰,进入了明军的火炮射程。
距离太远,目标太少,明军舰队或许打不中,但一下子出现了三十艘,就是闭着眼睛蒙,特么也能蒙中一艘吧。
果不其然,第二次齐射,直接有四艘完成转向的英国战舰被击中,其中一艘更是挨了五枚炮弹,并当场引发弹药库殉爆,直接解体。
“帝!是榴弹,这些家伙,既然在舰炮使用榴弹!”约翰鲍威尔大声惊叫道。
所谓榴弹,也叫开花弹,是炮弹中的“元老”,它“出生”最早,使用最久,“子孙”也最多。
其特点是炸药装量充足,弹壳较薄,没有内置钢珠以及预制破片,主要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巨大冲击波来毁坏目标。
欧洲人自然也有榴弹,可以如今的科技水平,要想大规模生产还是很难的,要不是宋应星发明了雷汞,制造工艺得到简化,明军的舰炮,也只能使用哪种老式的实心弹丸。
英国海军,目前使用的,就是这种实心弹丸,因为榴弹数量实在是太少,分配到庞大的海军舰队中,万门舰炮平均下来,每门火炮估计也只能装备两到三发,而且威力还远不如实心弹丸。
所以榴弹一般都用于装备欧洲各国的陆军,毕竟只有陆军,才需要大规模的杀伤力,而海军只需要一枚实心弹击中对方战舰水线以下部位,就能撕开一道口子,让海水灌入其中,使敌舰减速或者沉没。
好吧,这其实是没有榴弹的各国海军,用来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谁不知道海战中,击中敌舰水线以下部位,远比击中层建筑物难得多。
而且榴弹除了爆炸冲击力之外,还有一定的助燃效果,一旦木制战舰被点燃,又或者像之前那艘倒霉战舰一般,引爆了弹药库,直接一炮就能干沉对方。
相比之下,实心弹丸简直弱爆了。
榴弹的使用,甚至让约翰鲍威尔忽略了对方舰队火炮的射速,以至于痴呆地看着那艘沉没的战舰,一时间忘了继续指挥舰队。
英国海军的执行能力还是很强的,既然舰长没有下达新的命令,那就继续转向,尽管现在双方战舰已经接近2000米,也达到了英国海军舰炮的最大射程,可各舰舰长都憋着没有下令开火。
一来,约翰鲍威尔没有下达开火命令。
二来,这个距离,舰炮的准确度甚至比不明军的首轮齐射。
按照英国海军的操典,海炮战,双方至少要接近1500米,才能进行首轮齐射
………………………………
第206章无敌铁甲舰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644最新章节!
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连火炮射程都还未进入,便挨了南洋水师两轮齐射,两艘战舰当场沉没,还有两艘重伤,失去了战斗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英国海军并未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指挥战舰调整队形。
其实英国海军并非镇定自若,而是主帅被震住了,没有下达应对命令而已。
直到南洋水师的第三轮齐射打出,醒悟过来的约翰・鲍威尔,这才下令开火还击。
此时双方战舰相距大约1800米左右,英国海军在这个距离,只能算是被动开火,能不能打中,基本靠运气。
而南洋水师战舰,在这个距离上,却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头,三轮齐射过后,各舰开始自由开火,毕竟对方战舰太多,齐射的效果已经不太明显,剩下的主要依靠射速,以及炮手们操纵火炮时的感觉。
这时候,郑芝龙当初支援的一众炮手,终于显现出了优势。
在南洋地区混迹了一两年的炮手,他们不仅与荷兰人作战,同样也与英国人打过一仗,平日里更是隔三差五就与周围的海盗交火,其实战能力,尤其是打海上移动目标,远比从军校毕业的那些炮手强得多。
自由开火命令下达后,南洋水师的命中率再次提高,虽然击沉的敌舰并不多,但击伤的却超过了二十艘。
不仅如此,南洋水师在这之后,开始改变航向,呈“z”字形路线后撤,始终与英国海军保持在1500~2000米的距离。
郑芝龙曾经向郑成功,详细介绍过欧洲各国海军战舰的航速,以及火炮射程,其中就包括了,郑芝龙的舰队,在孟加拉湾与英国舰队的交战备忘录。
所以郑成功明白,在1500~2000米这个距离进行炮战,南洋水师将占据绝对优势。
如果这样还能被对方火炮击中,那只能说明,舰上的水手足够倒霉了
放风筝战术,是明军水师利用蒸汽战舰,以少胜多的常用战术。
果不其然,在1800米这个距离上,英国人的第一次舰炮齐射,连明军水师的毛都没挨着,最近的炮弹落点,都在距离战舰一百米开外,相当于两艘大型战舰的身位了。
就在英国人打算快速装弹,进行第二轮打击之时,先前还被二十艘“捕食者”战舰缠住的,宣威将军号铁甲舰,此时忽然马力全开,在撞翻一艘“捕食者”后,快速朝着约翰・鲍威尔的旗舰冲了过来。
约翰・鲍威尔的旗舰,是大英帝国为数不多的,最先进的“一级风帆战列舰”,舰长约七十米左右,配备各型火炮共计80门(三层甲板),排水量1350吨。
战列舰这个名词在欧洲才刚刚兴起,来源于风帆战列舰(line…of…battle ship战斗编列舰),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主要排成战列线进行战斗的大型军舰,都被称之为战列舰。
如今的战列舰,大体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