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凰女官-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成绩的话犹如雷霆一般在中书令窦侶的脑海炸裂开来,震得中书令窦侶两眼无神。
这个走私案子传出来的谣言也就只有五天不到,结果关中附近的府军、边军、甚至正军将领都在弹劾?!
中书令窦侶匆匆地翻了一下这些奏折,就懒得翻了,千篇一律的口吻,这摆明了是背后有人故意恶心中书令窦侶!
这背后的人就是明摆着告诉中书令窦侶,他就是来整死自己的!
不对,应该是整死偌大的窦家才是!
“谁干的?!”
中书令窦侶双眼通红,愤怒地盯着陶成绩,似乎是想撕碎一切的怒气。
“老夫接到徐州都督的来信,说是这是洛阳王殿下的意思,洛阳王殿下你是知道的,他在大齐的影响力不比长公主殿下低。”
陶成绩如是说道,如果只是一个长公主殿下,陶成绩说不定还会考虑在不得罪长公主殿下的情况下拉中书令窦侶一把,可是这背后有洛阳王卫景华的身影,陶成绩就干脆放弃了。陶成绩可不想自己的徐州一夜之间全是『沣水军』的叛逆,到时候自己哭都来不及了。
“卫景华!你欺人太甚!”
中书令窦侶愤怒地站了起来,一脚踹翻了案桌,然后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中书令窦侶并不打算辞官了,既然对方的目的就是铲除自己窦家,那么中书令窦侶情愿光着膀子拼一把,又不是没有机会了,毕竟长安城兵马司还在中书令窦侶手中。
陶成绩望着中书令窦侶的背影,微微一笑,他就希望这样争斗不要结束下去,任何一方的倒下对于陶成绩来说都是好事。
不管中书令窦侶心里多记恨洛阳王卫景华,中书令窦侶都知道自己拿那个神出鬼没的洛阳王卫景华一点办法都没,尤其是现在中书令窦侶已经陷入了绝望的边缘了。
即便中书令窦侶已经深深地绝望了,可是此时此刻洛阳王卫景华却悠哉悠哉地躺在椅子上,旁边一个侍女正跪在地上轻轻地为洛阳王卫景华垂着肩膀。
这里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民宅,在这处民宅的隔壁实际上就是苏家的府邸。
如果苏钰此时此刻在家看到这种场景的话,苏钰肯定会认出来这个为洛阳王卫景华按捏肩膀的就是自己家里的那个侍女!
“这次天罗他们干的不错,那些督军和都督们,都挺老老实实的,等会回去赏赏天罗。”
洛阳王卫景华眯着眼,享受着阳光正好。苏钰发动游侠劫了窦家的战马,虽然苏钰利用这些游侠控制民间舆论,但是民情始终不是一定的资本,在大齐地锁那些贵族和世家门阀才是大齐的柱石。
所以洛阳王卫景华便第一时间发动『沣水军』残余,派他们在大齐关中附近各地大的将领们那里,唆使他们一起上书弹劾中书令窦侶。
当然,洛阳王卫景华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能影响到长安十三卫正军,而十三卫大将军们之所以也会上书的原因,却是因为长公主殿下也吩咐了十三卫大将军们和上将军府的上将军们。
想到这些洛阳王卫景华就憋不住笑意了,中书令窦侶本来就不是一个擅长阴谋诡计之人,中书令窦侶的能力只是体现在对政务的处理上罢了。
所以面对长公主卫颖、洛阳王卫景华和苏钰三个天之骄子的设计围杀,也算是窦侶的荣幸了。
只不过中书令窦侶出卖自己,以致于首阳山『梅王妃墓』被毁一仇,无论如何洛阳王卫景华都不可能放过窦侶的。
“殿下!”突然,民宅的房间内走出了那个阿婶,拜道,“回禀殿下,太子殿下已经去了……”
洛阳王卫景华的瞳孔一缩,他当然知道自己手下说的“太子殿下”并非是现在的太子卫慕言,而是以前的隐太子卫景希,那个和洛阳王卫景华斗了一辈子的男人。
“也好……也好……能够死在长安城,也算是了了他的一桩遗愿了。”
洛阳王卫景华轻轻地说道,他的脸上并没有什么伤感或者难过,相反还有一点点羡慕,羡慕太子卫景希最后还能尘归尘,土归土。
“去吧,安排一个农家,好生安葬隐太子。”
洛阳王卫景华挥挥手,吩咐道。
“喏!”
………………………………
第一百四十五章:下葬
花落花开,时间往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隐太子卫景希终究还是死了,洛阳王卫景华和隐太子卫景希年纪相仿,然而两个人相差却很大。
洛阳王卫景希已经四十多岁,依旧犹如弱冠之年,大有一种飘飘谪仙一般的感觉。
反观隐太子卫景希,因为在二十一年前的五王之乱之中身受重伤,伤了元气,所以苍老的特别快。
因为身体留下来的隐疾,所以隐太子卫景希最后还是病逝长安城一家民宅之中了。
洛阳王卫景华轻轻地倒了一杯酒在地上,洛阳王卫景华的脸上无悲无喜,然而他瞳孔之中透露出一丝落寞。
或许隐太子卫景希在很多地方都不如洛阳王卫景华,但是不得不说隐太子卫景希也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王了,至少隐太子卫景希在能力上比现在的元和帝卫景胧强上十倍不止了。
然而命运偏偏让隐太子卫景希遇到了同样的百年不遇的皇族天才洛阳王卫景华,结果两虎相争,却没有一个人夺得了大位,反而便宜了被放逐在外的泾阳王卫景胧去了。
这就是命途多舛,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样的事情。
“我欠你的这辈子都还不清了,然而我却要留着这条命继续找寻梅儿,所以到时候等我下来,我再给你赔不是了。”
洛阳王卫景华悠悠地说道,这个时候神色才流露出了一点点伤感。洛阳王卫景华知道,他这条命已经不属于他自己的了,而是属于他的王妃梅钰。
咯吱一声轻响,洛阳王卫景华默默转过头,两根手指之间突然多了一枚银针,『君山银针』可是洛阳王卫景华的看家本事。
看到了来人之后,洛阳王卫景华这才舒了一口气,放下了警惕,问道。
“丫头怎么来了?我还以为丫头会躲在皇宫不出来呢?”
能被洛阳王卫景华叫做丫头的,天下独长公主殿下一人尔。
“大哥下葬的日子,怎么说我这个做妹妹的也要来看看才是。”
长公主殿下叹了一口气,走到了坟前,只是注视那座新坟,说道。
“貌似我来晚了……”
长公主殿下低下头,望着脚下的水迹,空气之中飘散着阵阵酒香,又说道。
“原来二哥心中还是念着大哥的,我还以为二哥还恨当年的事情呢。”
洛阳王卫景华的情绪有些低落,并不想和长公主殿下计较什么,而是说道。
“看也看完了,你还是走吧,毕竟大齐朝廷动荡不安,你离开这么久了,恐怕会出什么意外。”
洛阳王卫景华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元和帝的身体每况日下,万一出了什么事情,那这个时候离开皇宫的长公主卫颖就真的别想再进去了。
“没事,神医方少仲早就用金针续命过了,大概还有半个月的工夫,就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太子殿下没有心思盯着我,他的心思都放在朝廷上的那些大员去了。”
“人心思变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向来都是新人笑,谁去管旧人哭?”
洛阳王卫景华耸耸肩,这些年他看得太多了,也看得太累了的。
如果不是自己还要找寻梅王妃的下落,他早就解散『沣水军』了。
“是啊,人心思变。当初那些人无比忠心二哥,可是后来他们还是选择了忠心我,然而现在他们看我快失势了,又去向未来的新君表忠心去了。”
长公主殿下微微感叹,即便朝廷上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实际上那些世家门阀们并没有换,依旧是那些世家门阀们,只不过又推出了更加年轻的代表罢了。
听着长公主殿下述说着这些,然而洛阳王卫景华并不感兴趣,反而眉头一皱,心里有些无奈,他知道这是卫颖在试探自己又没有重新争夺大位之心,然而洛阳王卫景华并没有想回这个问题,而是换了一个话题。
“我觉得也许你对窦侶有些过分了,我觉得只需要卸了他的职权就好了,没必要赶尽杀绝,毕竟他身后的窦家势力依旧庞大。恐怕逼急了,会狗急跳墙……”
洛阳王卫景华劝说道。
面对洛阳王卫景华的劝说,长公主卫颖摇摇头,然后反驳道。
“二哥,我要除掉的不是窦侶,如果我只是除掉一个窦侶,那么将来还会有千千万万个窦侶,那么就我除掉他又能如何?我就是要逼反他,然而借这个机会杀鸡儆猴,我就是要全天下的世家门阀们都知道,胆寒生二心的世家门阀,无论多庞大都会被满门抄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只能有一个主子,不是他们的家族,而是我大齐!”
“所以你明知道苏钰在故意散步谣言,意图在逼死窦侶,你还顺水推舟,将事情闹得这么大?难道当初的郎卫军宫变你还没有长教训吗?你要知道大齐再也禁不起更多的内耗了。”
洛阳王卫景华有些恼怒,从『郎卫军宫变』到『五王之乱』,从『五王之乱』到『柳玉溪叛乱』,从『瑞雪宫变』到『皇相之争』,大齐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内耗,早就不堪重负了。
在洛阳王卫景华眼中,他觉得长公主卫颖已经太任性了。
“二哥,你知道先帝为什么最后不肯传位给你?反而最后让我来做这个监政的长公主?”
长公主卫颖平静地望着洛阳王卫景华,她今天并不是来找洛阳王卫景华怀旧来的,她今天的目的在于劝说洛阳王卫景华离开大齐,不再插手朝廷之事。
“那是因为先帝太过宠爱你了!”
洛阳王卫景华没好气地说道,在他眼里先帝就是一个魔鬼,一个魔鬼怎么能用人的思维去揣测呢?
“并不是,那是因为先帝看出来了二哥站在了世家门阀那一边去了,而先帝的本意却是打压世家门阀。可是二哥却得到了大多数世家门阀的支持,并且『郎卫军宫变』之后二哥在朝廷上的声望完全超越了先帝,所以先帝恐惧了,先帝怕你在他殡天以后,再来清算先帝以后的功绩……”
………………………………
第一百四十六章:天方夜谭?
所有人几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永远看不清自己的真正的缺点在哪,或者说很多人看见了自己真正的缺点却往往忽略了它。
洛阳王卫景华就看不到自己到底哪点引起了先帝的厌恶,实际上站在世家门阀这边并不算是什么缺点,毕竟现在大齐朝廷上几乎都是世家门阀。
可是在洛阳王卫景华眼里,他并没有站在那些世家门阀的立场上,他当初,乃至于现在都认为他站在的是文武百官的立场上说话的,可是洛阳卫景华却忘记了这些文武百官都只想着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洛阳王卫景华望着长公主卫颖,久久无法回神。
洛阳王卫景华并不觉得自己真的错了,如果不迎合先帝的心意就是错了的话,那么……
“如果和先帝的立场对立都算错了,那么郎卫军宫变之后,我力保你而和先帝争吵,那不算是罪加一等了吗?”
洛阳王卫景华不由地苦笑着,略微有些自嘲。
“二哥你错了,你为了我和先帝争吵,那也只是我们卫家的家事,二哥真正错的地方,是在于郎卫军宫变之后,借用此事大力笼络人心,将自己拖入到了政事的泥潭之中,这才是先帝最开始忌惮的地方。”
长公主卫颖摇摇头,如是说道。以前的长公主卫颖还不能理解先帝的初衷,可是当长公主卫颖慢慢坐到了她如今的位置,拥有了一言而定人死的权力以后,就已经很明显的看到了阻碍大齐一统天下不是南陈的水师,而是大齐那些腐朽的世家门阀了。
所以当长公主卫颖开始着手对付那些世家门阀额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先帝在最后摆了洛阳王卫景华一道了。
这也是长公主卫颖在明知道苏钰野心勃勃情况下还重用苏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苏钰只是无根浮萍,注定动摇不了大齐的江山社稷,而那些世家门阀们动一动脚,大齐的江山社稷都要震上一震。
“现在说这些都没什么意思了,先帝已经殡天了,隐太子已经死了,我也不再是洛阳王了,是是非非又与何人说?”
洛阳王卫景华轻轻地说道,语气之中带有一点点伤感。
“不是这样的,我这次前来,是希望二哥能够在这个时候远离长安。太子卫慕言根除世家门阀的弊端之心已久,只要二哥不插手其中,我相信太子卫慕言能够做好的。”
“我早就说过了,我已经没有了争大位之心了。”
洛阳王卫景华摊开手,有些无奈,如果他真的还觊觎大位的话,也用不着等到现在了。
七年前柳玉溪叛乱,如果洛阳王卫景华真的有存二心,早就率领沣水军联合柳玉溪攻入长安了,有洛阳王卫景华的帮助,柳玉溪未必就没有战胜把握。
“我知道二哥早就没了争大位之心了,甚至很多人都知道二哥已经无心大位了,可是二哥有没有想过你手下的那些沣水军将士就没有异心了吗?二哥就能确定那些还在支持二哥的世家门阀就没有二心了吗?如果我不幸在接下来的斗争中落败了,二哥认为能力欠佳的太子卫慕言独木能支?到时候黄袍加身,二哥这位皇帝是坐还是不坐呢?”
长公主卫颖掷地有声,一声声地诘问洛阳王卫景华。
“唉……”
洛阳王卫景华一声长叹,然后说道,“好吧,接下来我要去南阳郡寻找第二个衣冠冢,到时候我也不想再看到任何一个凤鸣卫的人,不然我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梅姐姐已经死了,二哥你这又是何必呢?”长公主卫颖心生不忍,再次劝说道。
“没有,我感觉到梅儿并没有死。你想想看,梅儿是在五王之乱的半年前就准备好了两处衣冠冢的,如果她的那么容易死的话,又何必如此大费周折?我觉得这一定是梅儿的金蝉脱壳之计。”
洛阳王卫景华兴奋地说道。
“可是二十一年了,她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就像我都已经老了。她又不会武功,生活在乱世之中……”
后面的话长公主卫颖不想多说了,二十一年前,长公主卫颖才十六岁,昭华六年的时候,长公主卫颖才十二岁,而洛阳王卫景华却整整大长公主卫颖十岁!
不是谁都能像洛阳王卫景华一样青春永驻的,现在的梅王妃可能都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甚至也有可能是冢中枯骨了,见与不见又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她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我会陪她走过余生,如果她只剩下一抔黄土了,那么我愿意和她共葬一起。”
洛阳王卫景华语气平淡,他现在苟延残喘的活着的目的就是因为找寻梅王妃,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如果梅王妃真的死了,那么生亦同床,死亦同寝罢了。
“对了,既然提到了梅儿,我倒想问你一个问题。”
洛阳王卫景华突然说道。
“二哥问就是了。”长公主卫颖回道。
“你可还记得梅儿长什么样子吗?”洛阳王满脸认真的问道。
“当然记……”
长公主卫颖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当“得”字还没有吐出口的时候,长公主卫颖突然惊恐地掩住了自己的小嘴!
因为长公主卫颖习惯性地回想着,却发现她对梅王妃容貌的记忆竟然是一片空白!好像她本来该长什么样的却突然感觉她应该不是长这样的。
长公主卫颖的反应洛阳王卫景华尽收眼底,洛阳王卫景华颇为遗憾地摇摇头,说道。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一个陪了我七年的女人,一个我找寻了二十一年的女人,突然一夜之间我忘了她长什么样了?”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长公主卫颖不可置信,一个是梅王妃的丈夫,一个是梅王妃的关门弟子,双双都忘记了梅王妃长什么样子了?这也太天方夜谭了!
“我不知道,这也是我想问的……”
洛阳王卫景华失魂落魄地走了,不知道为什么,洛阳王卫景华脑海里面翻来覆去的都只是一张女人的脸,可是这个脸的主人竟然是苏钰!
………………………………
第一百四十七章:密谋(一)
自从大齐朝廷之上,长公主殿下和中书令窦侶之间的争斗如火如荼以后,长安城就陷入了格外的压抑。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书令窦侶自己已经赤膊上阵了,死死地卡在了中书省里面,以致于大齐王朝政令不通。
长公主殿下只有辅政之权,而太子殿下也只有监国之权,如今元和帝一直昏迷不醒,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撤掉窦侶的中书令之职,毕竟也是实打实的二品大员,大齐百官之首。
然而这些事情对于长安的老百姓来说不过是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凡人倒是无所谓了,喝喝茶聊聊天,或者一个京畿之地老百姓该有的生活。
中书令窦侶的府邸门前,已经一片死寂,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虽然中书令窦侶还没有倒台,但是也离倒台不远了。
这个时候能够凑上去的也就只有是窦侶真正的心腹了……
在窦府的后院之中的一个小厢房里面,中书令窦侶正静静地坐在桌子的上方,而在桌子的另外三边坐着的就是窦侶的绝对心腹了。
坐在中书令窦侶右手边的正是中书令窦侶左膀右臂,前户部尚书张禹。
虽然这个时候张禹已经被卸了户部尚书之职,但是朝廷并没有补上新的户部尚书。因为张禹只是因为涉嫌贪污被闲赋在家,而要任命新的户部尚书,堂堂三品大员,依旧需要元和帝的圣旨。
正因为如此,在户部培养多年势力的张禹,即便身坐家中,也能控制户部衙门。
况且张禹身为中书令窦侶身边的第一谋士,也是关门弟子,中书令窦侶自然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离不开张禹的。
坐在中书令窦侶左边的却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官员,脸上满是肥肉,笑起来连个眼睛都看不见了。
这位中年官员乃是中书令窦侶的内弟田浚,自己夫人的亲弟弟,也是长安兵马司的堂官,直接归兵部衙门管辖,也是兵部衙门目前能够管辖的唯一一支非正规军的军队。
坐在窦侶正对面的却是一个十分精悍的汉子,满脸横肉,面露凶光。只是这个人即便是张禹和田浚,也是第一次见到过。
中书令窦侶望了望窗户外打了一个手势的黑影,就知道他窦家的家将们都已经布置好了窦府的防卫,防止有凤鸣卫的探子偷听。
中书令窦侶扫了一眼下面的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他的绝对心腹,当然,除了他们三个人窦侶也调不出更多的人才了。
感觉到张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这个精悍的汉子身上,窦侶便出声解释道。
“子文!来,你们认识一下,这是兵卫军中的千人将陈括。”
子文是张禹的表字,张禹微微一愣,瞬间明白了窦相爷的意思了,显然这位兵卫军的千人将,是窦相爷成事的关键了。于是张禹拜道。
“白衣张禹拜见陈将军!”
皇城之中一直由三卫军把守,禁卫军负责皇城的城防,兵卫军负责内城的巡逻和防务,郎卫军直接负责宫里的巡逻和驻防,不过三卫军的驻营并不在灞桥军营,而是在长安城的北城城郊,三卫军大营驻地。
看样子千人将陈括也是十分识相之人,张禹虽然自称白衣,但是人家好歹也是晋阳张家的大少爷,世家门阀之后怎么能是他这一介良家子可以比的?
真正说来,陈括其实才是白衣之人。
“张大人这是折煞小人了,小人一家曾经蒙相爷搭救,相爷有令,小人莫敢不从。”
陈括连忙回身一拜,说道。
“好了好了,陈括,跟他们说说情况吧。”
中书令窦侶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们之间的客套。
“是这样的,我有一兄弟在郎卫军中当千人将,他跟我说他前段时间负责未央宫一带的警戒,扣留了所有太医和未央宫的宫女寺人。他说半个多月以前,南陈长沙郡神医方少仲曾经为皇帝陛下诊断过,诊断时间还很长,大概有四个多时辰。神医方少仲出来以后,就被立即请去凤鸣宫了,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了。”
千人将陈括说完,田浚还是一脸迷茫,不知是什么意思,倒是田浚对面的张禹,反而满脸沉重,忧心忡忡地望着中书令窦侶。
“子文应该猜到了吧?”
中书令窦侶轻轻地问道。
“不难猜,南陈长沙郡神医方少仲本来就擅长的是金针续命,半个多月以前为皇帝陛下诊断过,那么算算时日,大概也就这些天了。”张禹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千人将陈括,问道,“陈将军确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