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凰女官-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歧欣慰地睁开了眼,这才是他看重的主公才是。其实商歧怎么也有退路的,大不了回去继续做自己的那个醉生梦死的酒鬼就是了。他之所以毫无保留地支持苏钰,是为了他心中那狂野的梦想!

    一个人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家族,失去了一切一切的时候,当他只剩下一种想法的时候,那种想法绝对是疯狂的,毁灭的!而商歧的想法更加疯狂,他也是在豪赌,他愿意赔上自己所有的心血去葬送一个王朝!

    不得不说苏钰在蓝田县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就算前面众人保持着质疑的态度,只要苏钰拍板决定了的事情,众人绝对不会拖泥带水的,更不会有什么埋怨。

    蓝田县就像是一个小机器,在慢慢地运转开来。然而相对于蓝田县的小打小闹,决定着大齐国运的一场惊世之战,已经在长安城下爆发了。

    原来一直传闻的十万胡人大军进攻关中地区的消息一直在长安城内发酵,知道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众人才大吃一惊。所谓的十万胡人还真是十万胡人,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二十万奴隶兵!

    这种兵力,说得难听点,就是灭一国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当长公主殿下拿着手中的凤鸣卫探听得来的情报时,心中早就翻起了滔天巨浪。

    原本长公主殿下以为这仅仅是胡人的一次大型的劫掠而已,所以一开始长公主殿下并没有放在心上,她一直觉得长安城内十五万大军足够坚守一个月了,等到半个月后寒潮来袭,胡人既然不战自退的。结果看到这个情况,长公主殿下真的在怀疑胡人是不是真的想灭国了。

    类似于蓝田县的战局的情报也摆在长公主殿下的奏折上,然而长公主殿下并没有放在眼里,长安城周围的县城一大半已经被攻陷了,而关外的援军还是迟迟不来。

    长公主殿下眉头紧皱,似乎考虑了很久才下定了决心,淡淡地说道。

    “应琪!”

    “属下在”

    应琪的倩影在殿中一晃,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大殿之中。

    “派人将这封信交给丁肇上将军,让他务必派人撕出一道口子出来,八百里加急送到洛阳!”

    “喏”

    应琪接过信来,就慢慢地退了下去,她知道这封信是送给一直闲赋在家的郑王爷的,即便她心中有质疑也没有提出来,因为这是长公主殿下已经决定的事情了。

    “局势已经严重到必须请出郑王爷了吗?”

    应琪心里默默叹息道,长公主殿下与郑王爷的恩怨大齐每个人都知道。正是长公主殿下凭借着一人之力断了郑王爷的左膀右臂柳玉溪,并且又强势的剥夺了郑王爷的军权,让其领了一个虚爵封王,闲赋在家。

    更特别的是,现在的郑王爷的府邸就是以前洛阳王卫景华的府邸,所以长公主殿下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画地为牢,让郑王爷在洛阳王府待一辈子,不过现在不叫洛阳王府了,而叫平南王府。

    多么讽刺?平南失败还被封为平南王?长公主殿下和郑王爷之间可以说是深仇大恨也不为过了。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今的晋阳王王妃,昌平郡主正是郑王爷的宝贝孙女,也曾是长公主殿下以前的闺房好友,如今已经恩断义绝形同陌路了。

    看着应琪慢慢消失的背影,长公主殿下心里不禁有些苦笑。事实上真的像传说中说的那样自己强势拿下郑王爷吗?其实长公主殿下自己心里清楚,如果不是郑王爷自己愿意的话,谁也强求不了他。外人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实际上这位异姓王,真的是一心为大齐着想罢了。

    要知道,长公主殿下送出去的那封信只写了寥寥几个字:“长安国难!速救!”

    长公主殿下相信郑王爷看到绝对会立马前来长安的,即便没有军符,因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军符就能调动大齐百万大军的人啊!

    画地为牢,如果品质不高尚的人又凭什么能够被画地为牢呢?这里面牵扯到的势力太深了,深到强如郑王爷也只能退避在家,不敢重新出山。

    突然,一声轻响打断了长公主殿下的思绪,一个凤鸣卫的侍女悄悄地走了进来,跪下说道。

    “拜见长公主殿下,陛下醒了,太子殿下正在凤鸣卫陪着陛下呢。”

    长公主殿下愣了一会儿,心中担忧的另外一件事情也放了下去。前段时间身体孱弱的元和帝又病倒了,这件事除了三省宰相和亲近之人以外,几乎没人知道,怕影响军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长公主殿下收缩关中军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卫慕言选择暂时退下的原因,国难当头,皇帝却病倒了,这无疑不是雪上加霜。作为一国储君的卫慕言,即便有一百个借口,都不能离开皇宫半步!

    “知道了,去凤鸣宫,顺便去通知徐明正老大人。”

    “喏!”

    从未央宫到凤鸣宫,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将元和帝放在凤鸣宫养病也是元和帝自己要求的。因为元和帝只有在凤鸣宫才能感觉到久违的安全感,就像二十年前,那个毫无畏惧刀兵站在卫景胧身前的卫颖一样。

    “醒了?没事吧?”

    长公主殿下轻轻地走到了床边,问向一直坐在床边的太子卫慕言。

    卫慕言随即习惯性地站了起来,拜道:“拜见皇姑姑,太医说无恙了。”

    卫慕言的双眼发黑,他在凤鸣宫已经好几天不眠不休了,一直守护在元和帝身边。恐怕卫慕言将会是有史以来最不希望皇帝死的太子了,因为卫慕言知道自己现在在长公主面前连个渣都不是,拿什么去跟长公主殿下斗?

    长公主殿下点点头,看向了床头的元和帝,只见得元和帝脸苍白,虚弱地牵起一抹牵强的笑,说道。

    “孤孤好多了”

    似乎这么一句话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又闭上了眼,动了动喉咙,再次无力地睁开眼睛。

    笑的特别特别勉强,又继续问道。

    “外面外面怎么样了”

    “外面都还好,用不了多久,胡人就要退了,百姓都没有什么事情,倒是陛下,好好休息休息龙体才是。”

    长公主殿下笑着回道,仿佛外面无关紧要似的,但是实际上,站在皇城的城墙上,就能听到外面源源不断的攻城喊杀声。

    只不过,由于借助着神臂弓,连弩,抛石车,火油等等守城利器,才堪堪压制住了胡人的攻势而已。再加上长安城城墙高大,远不是蓝田县那种芝麻小城所能比的,所以胡人的神箭手机也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总之战局十分胶着,情况不容乐观罢了。

    “陛下好好休息,别想那些了,一切都由皇姐盯着。”

    长公主殿下给元和帝压了压床头的被子,柔声说道。又看向了一旁的十分疲惫的卫慕言,继续说道。

    “阿言这孩子这些天也辛苦了,好好去休息吧?”

    卫慕言转头,看到了元和帝也点头示意,也感觉到了阵阵上涌的疲惫,于是低头拜道。

    “那侄儿先下去了,就拜托皇姑姑照顾了,有什么事就通知侄儿就好了,侄儿在未央宫休憩一会儿就行了。”
………………………………

第一百一十二章:卫颖的谋略(二合一)

    一“我去送送阿言。”

    长公主殿下起身,对着元和帝柔声说道,“你好生休息。”

    元和帝点点头,就直接闭上眼休息了。外面兵荒马乱的,元和帝就算是闭上眼也依稀听到了一些声音。可是现在的他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希望他的姐姐卫颖能够再次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长公主殿下和卫慕言走到了凤鸣宫外的时候,卫慕言乖乖地站在一旁,装作聆听状。他知道长公主殿下肯定是有事情要与自己交代的,不然也不会头一次出来送自己的。

    长公主殿下站在台阶上,沉默着眺望着远方血红的斜阳。夕阳西下,更是染上了一层悲凉。她的思绪似乎已经离开了凤鸣宫,飞向了遥远的天际。而卫慕言所能做的,只是默默无言地站在长公主殿下身后,不敢打扰长公主殿下。

    良久,长公主殿下才出声说道:“阿言,陛下他没多久了”

    这句话特别平淡,周围没有任何人靠近,如果这句话传到了外面,恐怕大齐就要翻了天了。不过就算长公主殿下不说,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心知肚明,只是默默地放在肚子里面烂了罢了。

    所以卫慕言的脸色波澜不惊,可是事实上他的心里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刚刚涌上来的疲惫几乎是一扫而空。

    卫慕言隐隐有种感觉,似乎长公主殿下想跟自己摊牌似的。卫慕言想了想,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神色同样平淡,不瘟不火地回应。

    “父皇的龙体江河日下,该来的始终还是要来的”

    现在的皇权并不是那样高度严谨,况且元和帝在位勤政仁和,就算卫慕言说的这些话被有心人知道了又能怎样?不过无伤大雅罢了,元和帝不是明君,至少更不是昏君。

    “所以,本宫希望你能尽早与徐家姑娘完婚,早早放弃那不切实际的想法,尤其是蓝田县”

    长公主殿下出乎意料的没有与卫慕言摊牌,而是催卫慕言尽快成婚?难道长公主殿下不知道卫慕言成婚越早对长公主殿下的权力越不利吗?

    要知道,当一国太子真正成家立室的时候,就意味着必须担起监国的重任,也就是提前形成权力的交接。

    所以说,如果卫慕言现在的就成婚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本来身体就不太好更会加紧步伐完成权力的交接了。这对于掌握着大齐大部分权力的长公主殿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如果说长公主殿下想表示自己对权力没有野心的话,卫慕言是绝对不信的,正如卫慕言双十了还没成婚是一样的,就是托了长公主殿下的福气。

    按理来说,寻常百姓家的少年最多十七八岁就可以成家立业了,而双十年华的太子反而还孑然一身就是徒增笑话了。

    所以思虑良久的卫慕言还是不能相信长公主殿下的用意,本能的感觉这是长公主殿下的试探,于是卫慕言小心翼翼地回道。

    “皇姑姑说笑了,如今国难当头,父皇龙体欠安,侄儿怎么还能顾念这些儿女情长?至于侄儿与徐家的亲事,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卫慕言直接婉拒了长公主殿下,其实是想透露出卫慕言自己绝对没有觊觎长公主殿下权力的意思。

    其实,长公主殿下的内心也十分复杂,一方面她不想放下自己手中的权力退隐,因为很有可能自己的势力党派,甚至自己都会遭到新皇的清算。二是长公主殿下始终认为自己是卫氏之后,一个女人窃取祖宗的江山,长公主殿下心里还是很艰难的,特别是现在的皇帝还是自己最爱最照顾的亲弟弟。

    长公主殿下心里长叹一口气,说道:“别想那么多,本宫只想让你父皇安心。你是一国储君,是大齐的太子。是你的东西没有人能抢走,你要拿回的本来就是属于你的东西。”

    长公主殿下说的很伤感,这让一旁的卫慕言有些愣在了原地,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似乎眼泪好像就要蹦出来一样,卫慕言强忍着泪水,迅速低下头,掩饰道。

    “侄儿心里有数”

    “待胡人一退,本宫就立马安排你与徐家的婚事了。”

    长公主殿下轻声说道,似乎就这么拍板决定了。抬眼看着蹒跚而来的年迈的身子,长公主殿下和卫慕言都认了出来,那是门下省侍中徐明正来了。

    “你先下去休息吧”

    “喏!”

    卫慕言弯身拜退,此时他的情绪已经完全控制好了,只是在那一瞬间有一些失态。向着未央宫的方向走去,卫慕言与徐明正正好相遇。

    徐明正微微停下了脚步,拜道:“拜见太子殿下。”

    虽然徐明正的礼数很足,但是卫慕言还是在徐明正的脸上看到了责备和不满。卫慕言有些心虚地还了一礼就加脚步向外面走去,自从上次徐府事件卫慕言被晋阳王卫景裕坑了一次以后,卫慕言就一直躲避着徐明正不敢与他见面。

    奇怪的是,这件让徐府在在世家门阀丢尽了脸的事情,徐府反而低调地处理了。要知道单凭一个“太子失德”就能让卫慕言在宗正寺中吃不了兜着走,也让一直幢幢不安的卫慕言更加羞愧万分了。

    凤鸣宫的东殿躺着刚刚睡下的元和帝,长公主殿下则与徐明正对坐在西殿中。说实话,长公主殿下对眼前这个人是又爱又恨,如果不是徐明正老大人当初支持长公主殿下,长公主殿下也不会那么快在朝堂在站稳脚跟,可是如今以徐明正和窦侶二人为首的文官集团却在屡屡更自己作对。

    不过长公主殿下自然明白其中的事理,那是因为双方的立场变了。徐明正一直都是坚定支持皇权守卫大齐江山社稷的一派,当初支持长公主殿下,是为了大齐江山的永固,如今反对长公主殿下,也是在了大齐江山的永固。所以,长公主殿下从来没有讨厌过这个人,相反是深深的敬重。

    除了窦侶,在长公主殿下眼里,窦侶就是十足的投机取巧的世家门阀的代表,也是一直被长公主殿下厌恶和忌惮的。

    “老大人,这么晚将您找来,实在是有几件大事需要老大人参考参考。”

    长公主殿下语气颇为敬重,一直将自己放在一个学子的身份虚心请教。

    然而徐明正却是毫不客气地反驳道:“长公主殿下都已经决定好了的事情,又何必再让老臣参考呢?”

    长公主殿下愣了一会儿,想想也是,既然自己能够派人时时盯着文武百官,那么这些世家门阀自然也有势力盯着皇城的一举一动。

    “老大人是觉得本宫召郑王爷进长安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徐明正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摸了一把胡子,说道。

    “短时间内来看,带领中原将士骑兵亲王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可是长时间来看,龙归大海,再想捕获就没那么容易了。”

    徐明正一点儿也不介意,裸的表达自己对郑王爷的忌惮。当初就是徐明正带着文武百官坑了一手郑王爷,不过徐明正并不害怕郑王爷的报复,如果可以的话,徐明正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再坑一次郑王爷,说不定会坑的更惨。

    可是长公主殿下却摇了摇头,说道。

    “本宫并不指望着郑王爷能够勤王,相反本宫召他回来另有大用的。老大人,一个躲在洛阳的郑王爷和一个在长安的郑王爷哪个更令人放心?老大人有没有想过?胡人劫掠关中已经有十天了,为什么中原的勤王军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影子?难不成我大齐百万雄师都死光了不成?”

    “长公主殿下莫非是认为郑王爷私下控制着中原兵马,不让他们勤王?”

    徐明正眼色一寒,心里升腾起了无限的怒火,如果郑王爷真的有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的话,那么他徐明正就是拼下这身老骨头也要刮下郑王爷一层肉。

    要知道徐明正好歹也是中原门阀世家的代表,德高望重,如果徐明正站出来的话,即便是中原百万雄师,也成不了多大的气候。毕竟这天下,还是世家门阀组成的天下。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郑王爷会心甘情愿地放下兵权,放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上地位,做一个闲赋在家的钓鱼翁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还只是本宫的猜测,具体情况还要等战后中原凤鸣卫的情报司送情报过来。”长公主殿下摇头,然后眼色一禀,继续说道,“还有两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一件事眼前之事,一件事日后之事。”

    徐明正立刻坐直了身体,一扫刚刚的颓靡,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的七年前的徐明正了。

    “一是本宫想议和”长公主殿下说完停了一下,看了依旧面无表情的徐明正,又继续说道,“我大齐正值中兴,这么紧要的关头,不允许有任何的差池。这种没必要的战争我们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则天下一统更加遥遥无期了,所以本宫想要尽快结束这次战争。”

    “这次胡人兴兵前来,势大不可力拒。西胡四大贵族只来了两个,他们绝对没有灭国的想法。并且,本宫收到了来自西域凤鸣卫情报司的情报”

    长公主殿下将一张纸条从袖中拿出,放在了徐明正面前。

    徐明正诧异地看着长公主殿下,他一直认为长公主殿下建立凤鸣卫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百官,维护自己的凰权统治,没想到现在的凤鸣卫已经在西域埋下了暗棋?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域尚且如此,那么近在咫尺的南陈呢?

    徐明正打开那张纸,大概扫了一眼,字不多,但是却道尽了一切。徐明正将纸重新折叠好,又放回了原处,面无表情,默默地说道。

    “老臣去”

    长公主殿下莫名地看着徐明正,只见得徐明正再次解释道。

    “老臣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名留青史也好,遗臭万年也罢,老臣都不在乎。只要大齐江山永固,老臣愿意站出来承担这个卖国求荣的罪名。”

    徐明正说得毫不在意,表明他支持长公主殿下说的议和之事,只不过徐明正想的是自己来扛这个罪名,忍受着大齐千万百姓的责骂。

    长公主殿下将纸条收了回来,微微笑道。

    “老大人可是世家门阀眼中的圣人,因为这件事而玷污了名望,影响的可是未来世家门阀精英信仰。老大人可是知道的,你们信仰真的让常人无法理解”

    长公主殿下说的也是事实,徐明正低下头沉默不语,这也是徐明正担负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当世家门阀全部压在他的头上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从官的初衷,为了百姓泽福?为了万民立身?现在想想不过是一句可笑的玩笑罢了。

    “所以还是本宫去更好,反正本宫绝对在史书上留不下好名声了,又何必在乎这些呢?”

    长公主殿下有些自嘲,曾经她妄图想改变全天下的男人对女人的看法,结果她真的做到了,只不过全天下的男人对女人更加忌惮了。适得其反啊?

    “不得不说,长公主殿下是老臣最为骄傲的学生”

    徐明正叹了口气,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在教授元和帝的时候,长公主殿下每次都偷偷躲在门外偷听的样子了。

    似乎长公主殿下也想了起了,噗嗤一笑,说道:“还以为老大人不认颖儿这个偷师学艺的小偷呢!”

    这一次长公主殿下自称了“颖儿”,没有再称“本宫”了,她现在,不就是当年那个躲在门后垫着脚偷学了五年的卫颖吗?

    “在老臣心里,殿下永远都是那个聪明好学,坚韧不拔的殿下啊!只不过没有师徒之名。”

    徐明正抬起头,满眼欣慰却带有一丝遗憾,那丝遗憾正是对两个人不能公布于天下的师徒关系而感到遗憾。

    “有师徒之实就足够了,颖儿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长公主殿下深深地跪拜了一下,行了师徒之礼,徐明正严肃地坐在对面,此刻已经没有了门下省侍中和长公主卫颖。有的只是迟来很久的师徒之礼

    行完了礼,长公主殿下再抬起头,又换上了那副淡漠的表情,好像刚刚从未发生过一样,冷漠地说道。

    “老大人,第二件事情,本宫希望明年老大人辞官还乡”
………………………………

第一百一十三章:谋划(二合一)

    一不知不觉,夜已阑珊。烛火惺忪,跳动着莫名的味道。徐明正盯着桌上那盏灯,眼色晖明晦暗。长公主依旧这么静静地坐在对面,没有流露出一丝疲惫之态,仿佛时间停止了一样。

    徐明正已经年逾古稀了,按照规制,这么大的年纪早就应该退休了。可是徐明正还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三朝元老,没有人敢多说半句不是。

    突然有一天,长公主殿下跟徐明正说希望老大人必须辞官。虽然徐明正很早就有了心里准备,可是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还是深深地犹豫和纠结。

    没有谁不热爱权力和地位,尤其是徐明正这样从小就是千年世家长大的天之骄子,哪怕到老了也享受着世人的膜拜。

    最主要的是徐明正当上侍中已经有二十年了,二十年的宰相为大齐奋斗了一辈子,眼看着大齐即将中兴了却不能站在大齐的肩膀上与史共荣?

    徐明正也想明白了,为什么长公主殿下不肯自己站出来背上那个叛国的罪名。因为没必要,因为在长公主殿下心中,徐明正已经是一个局外人了。哪怕徐明正还是偌大的敌国中枢,还是大齐的宰相。

    “说服我!”

    徐明正心中还是有一口怨气,还是放不下手中的权力地位。不单单是放不下,而是徐明正知道以自己对大齐世家门阀的影响力,长公主殿下绝对不敢放任自己出长安城的。

    最好的结局也就是被软禁在这不大不小的长安城中,种种菜,钓钓鱼

    长公主殿下深吸了一口气,动了动有些酸麻的手,然后缓缓地劝说道。

    “老大人应该知道,徐家小姐即将嫁给太子殿下,也就是未来的太子妃,甚至是不久将来的。老大人对大齐世家门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