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运河之以商助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慕白点头赞同:“你倒说了实话,不过事已至此,便不要多想了。丝虽然不够白,便毕竟还是丝,可要是丝断了就只是一堆引火的线头了。”
沈重秋想想却也是这个道理,便咬牙道:“如果三叔真有办法救沈家,这个条件我答应你,用这种丝织出的绸,一织出来我便马上派人送到你这里!”
沈慕白继续说道:“好,这第一步落实下去后,我们便进行第二步!沈家要度过难关,最关键还是要如约给客户交付丝绸。你不论采用什么办法,要让客户将供货时间延后,贿赂也罢,美人计也罢,降价也罢,或者分批交货也罢,只要对方同意延长供货时间便有周转的余地。这事也同样需要秘密进行,你不要信赖任何人,哪怕是沈家的人!”
沈重秋一怔:“沈家的人也不能信?你是说沈家有内鬼?”
沈慕白冷笑:“没有才怪呢!知道我为什么可以信任你吗?因为你有野心,你是当想沈家家主的人!”
沈重秋闻言不由脸色一红。
沈慕白继续说道:“一个想当家主的人,自然会把沈家的利益当成你的利益,所以你不会有问题,但其他人便不好说了。小心驶得万年船,现在是非常时期,咱们谨慎行事总无过错。”
沈重秋郑重地点了下头,说道:“这个我可以去办,应该有办法搞定,但沈家的危机还没有解除啊,延期要是还交不了货,可那怎么办?”
沈慕白道:“还有最重要的第三点,你用车上的这笔财物去陈家的主家赊来一批上等的蚕丝过来,供沈家应急!记得要直接去找陈府的六小姐陈霜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有她家的丝供应,沈家便有救了。”
沈重秋喜上眉梢:“如此甚好,但我要如何让六小姐赊出丝来呢?她凭什么会给我啊?听闻三叔与六小姐关系甚佳,难道这是真的?”
沈慕白道:“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一个商人是不会感情用事的,但这六小姐却并不完全算是商人,所以有得谈!我这两天便写一封信给她,但这封信很关键,你容我细想。到时你带着信去找她,关键的时候再拿出此信,她应该会帮我们。这三件事做好,沈家虽不至于扭亏为赢,但应该可以度过眼前崩溃的危机!”
沈慕白说着便从车上取出沈老爷子留给他的财物,交在沈重秋的手中。财物有些重,沈重秋接过来险些箱子脱手,他不由感激地看向沈慕白。
沈慕白又说道:“重秋,沈家的存亡都在这里了,你要记得我的话,万不可这个时候耍小聪明误了事,不然沈家便万劫不复了!你我都将成为沈家的罪人!”
沈重秋情绪激动地说道:“三叔,这次我是真诚地叫你三叔,你放心,我一定尽心竭力,不让沈家亡了!”
二人又就一些细节商定一下,然后将那些工人都招唤出来,赶出另一辆马车,载着李氏向沈家而去。
沈慕白在工人中选出二个机灵的带在身边,方便与沈重秋联络。然后让车夫赶着马车去往他计划中的目的地,石门。
沈慕白记得宗礼将军三战三捷,大破倭寇的战场有一处便是在石门。他曾经还把这段历史讲给孩子们听,只是现在还处在大致相当于北宋的古代,这些事还没发生。
大运河在桐乡段有两个驿站,一为皂林驿,一为石门驿。皂林驿后世沦落,成为皂林村,而石门受战火影响有限,倒是保留的古迹甚多。
此时石门尚未发展起来,虽依托大运河,却也只是一片乡下土地。
………………………………
第十章 拜访陈府
沈慕白的马车上还有一部分财物,是当初他让母亲攒来翻盘之用的,虽然没有沈老爷子准备的财物那么多,但对于他的计划,却是足够用了。
沈慕白一行最终到达石门驿的桂花村,买了一处民居住下,这种乡下地方房价并没多少钱,与后世自然无法比。
桂花村顾名思义以桂花闻名,沈慕白果然见到大运河沿途有不少桂花树。
沈慕白好奇心起,将系统提供的搜索功能给调了出来。虽然他之前想过再不与系统发生关系,也不想和沈家发生关系,但路遇沈重秋又让他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如果两种可能都摆在眼前让他选的话,那干嘛不都试试呢?似乎自主创业和重振沈家之间并不相驳,可以同时进行。
商人不可义气用事,自然以利为先。他这么安慰自己。
在搜索的资料显示,石门本为春秋时吴越争霸的古战场,自唐时设立了石门驿。而桂花村自来有种植桂花的传统,史料显示桂花村一名的由来与乾隆下江南有关。
话说乾隆一下江南之时,顺着大运河南下,途经石门驿附近,见一处河岸桂花成林,桂香扑鼻,不由下命停船。于是嗅着桂香,饮着桂花酒,怡然自得,御笔亲封此村为桂花村,以后数次下江南都必在此处停留。
或许是巧合,此村在之前也叫桂花村,却与乾隆之想不谋而合,但因皇帝之名太大,但假托为乾隆所册封的。
沈慕白有意在此建一作坊,除了因为此处临近大运河,交通便利,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在乡下劳工便宜,甚至有时候根本都没薪水可言,管饭就行。
创业之初用钱的地方太多,母亲攒下的那点财物,如果不计划着花销,很快便会花尽,所以能省则省。
对于创业要做什么,沈慕白早有计划,但此时丝绸原料尚未到达,他也不急着做出大动作。
第二天一早,沈慕白便在当地找了一个厨子,别的事可以缓缓,这吃饭问题可是等不得的。
厨子一到位,他又在乡间招了一个落第老秀才,让其担任文书一职,然后开始着手招募工人的工作。
商朝相当于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已趋成熟,乡间确有不少读书人。商朝以商立国,以文治国,反而武人地位不高。像这种多年不仕的老秀才,民间倒是有很多,虽然读书人向来傲气,自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给商人打工的事是多数不肯做的。但上了年纪的,自知功名无望,为了养家也就屈尊了。
这种老秀才学问不大,人又迂腐,好在见多识广,既知道阳春白雪,也了解下里巴人,眼界比一般乡下人强了许多。问起一些乡间俗事,虽之乎则矣半天,便终是能说出些实际内容。
招募工人的事,沈慕白将其分成报名和面试两步,报名时,便用老秀才进行人员登记。这老秀才叫朱逢春,在桂花村中有些名声,见他亲自给人录入姓名,报名的人都郑重起来,临走之时还不忘给他作上一揖。
沈慕白在旁静静地观察着,见有些比较机灵、不怯场的年轻后生,便让人给拦下来,告诉对方明天再来进行第二轮的面试。而没有被拦下的,则回去等候入取通知。
来面试的后生中,沈慕白也只是和对方做了些闲聊,并没涉及到丝绸内容。大多人都能对答自如,于是沈慕白给他们安排下一个任务,声称做得好的便会留用。
任务内容有些古怪,要求回去对身边人做试卷问答。当然这些人多不识字,只让他们把要问的问题记在心里便可。其实这是沈慕白让这些机灵的后生给他做一项免费的市场调查,乡下人实在,为了能在家门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自然会按要求卖力去做。
问题倒是不多,一问身边的普通百姓,想穿丝绸衣服吗?二问,如果可以买得起,最高能接受什么价格?三问,对丝绸服装的质量有什么要求?四问,对丝绸服装有些瑕疵,但价格却低一些,能不能接受?
这些后生记忆力都不错,马上表示都记下来了。
沈慕白又告知对方,问答对象不限于本村,周边其他村子的都可以问。但这些人相互之间的调查对象不可重叠。十天后大家将汇总的问题一起报给他,但必须人物、地点、时间、问答内容全部交代清楚才可以。
沈慕白因势利导的这次市场调研,对他下一步的创业计划非常重要了,调查结果出炉,后面工作的精准定位也就有谱了。
在十日的等待时间中,沈重秋派人送来了两批柞蚕丝丝绸,看着料子比桑蚕丝绸厚重了许多,倒是适合下层人士穿戴。但颜色却多没洗净,仿佛色块一样,花花绿绿的。
沈慕白虽然招募工作的手笔似乎很大,但并没宣布录用名单,所以眼下跟在身边的人倒是没有几个,所以吃饭还能供得起。
但这些人除了老秀才朱逢春之外,其他也不能闲着,全都要忙碌起来。他命人将运来的丝绸撕起一条条的样品,让这些人拿来各种白色的溶液浸泡,看哪种东西漂白的效果最好。
此时的丝绸已经在沈家经过了初步洗白,其实大部分杂色都已经洗去,现在绸布上所剩余的残余色块并不是很重,所以有轻微漂白效果便能满足要求。
三天后发现,用米汤浸泡的丝绸却是效果最好的,倒不是洗得最净,只是对绸料伤害最小。
有了这个成果,沈慕白心里踏实了许多,他要做的平民丝绸品牌的计划算是可以实施了。
这一创业计划在他心中盘算了很久,不论最终柞蚕丝能否被洗白,他都有应对之法。丝绸能洗白的便洗白,不能洗白便染色,当染上一层深色系的色料后,那些细微的色块也便全消失了。
乡下的事处理得差不多了,城里的事也便要提上日程了。
沈慕白现在的财力,只能花小钱办大事。一进崇德城,他便找了酒楼、饭庄附近的说书人,让他们在讲故事时,加入平民丝绸的植入广告。
这些所谓的广告语不伦不类的,那些说书人自然是不肯,于是沈慕白便讲了个故事给他们。
正是后世流传甚广的《西游记》,此时民间虽然也有零散的西游取经故事,但与明代集大成的《西游记》却是无法比拟的。
沈慕白也不强求这些人一定要马上同意给他做宣传,只对这些说书人说道:“各位不妨将我刚才讲过的十万天兵抓妖猴的故事好好琢磨琢磨,如果讲出来受欢迎,再来找我听下面的故事。”
说书人所传的本子,都是经过历代说书人口口相传,精炼提取过的,所以社会上的故事虽多,但出现一个经久传世的本子却不容易。而《西游记》可是精锤细炼了千年时间,对于说书人杀伤力不言而喻。那几位说书人,不由陷入深思,答应回去考虑考虑。
沈慕白虽然现在钱恨不得掰两半着花销,但此次进城却还是带着礼物的。这样东西他自己很满意,因为礼物很特别,最重要的是便宜。
沈慕白知道桐乡地区还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物产,就是杭白菊,现代社会九成的杭白菊都产自桐乡,而石门又是桐乡最大的一个杭白菊产地。
杭白贡菊曾与龙井茶齐名,被当作茶饮上品。说起来杭白菊这名却形成较晚,还是北洋战乱之时,有浙商将桐乡本地素有盛名的甘菊贩往南洋,起名为杭白菊,自己宣传说是在杭州西湖开拓了百亩良田,种植了此菊花。
结果此菊在湿热的南洋大受欢迎,而此浙商却成了杭白菊唯一的供货商,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南洋商人甚为不满,便亲自来华,到得杭州西湖边上自行采购,结果发现西湖四周全是各种建筑,哪来的百亩良田,最后只得乖乖还从浙商手中进货。
而商朝时,此菊还名为甘菊,虽然农人多有种植,但只当自用的药材,并不值钱。沈慕白表示要买些甘菊,那些前来应聘的工人,便将自家的晒干的菊花送来许多。
沈慕白对甘菊重新进行了包装,取品相好的放入精美的木盒之中。黄色的小菊命名为胎菊,白色的大菊命名为白菊。
木盒加上丝绸包装,看上去便上档次许多,他便带了许多这种礼品,准备送礼之用。
此时的茶叶饮用方法虽较前代有了很大简化,但还是彩蒸煮再加上佐料饮用,不仅味道怪,过程也相当繁琐。
直接散茶泡饮的方法直到明朝中叶才普及,沈慕白虽然喝惯了后世的茶叶饮法,却无力改变此时人的饮茶习俗。但这甘菊却不同了,因为是世人还没认识的饮品,提倡泡饮之法,却不难办到。
沈慕白命新招募来的小厮捧着礼盒,随自己一同前去陈府,当初陈霜婷可是真诚邀请他前来做客的。
稍做衣冠整理,他自认看起来也算仪表堂堂,应该会受到陈府重视,于是让小厮拿着拜帖送进了陈府大门。
家丁见拜帖做得甚为精美,当是什么重要人物,于是慌忙送进府中。却不知为何,半天也未再出来。
家丁未回,府中却有其他客人出来,只见一位戴着方巾的年轻人气急败坏地从大门冲出。
那年轻人边走边喝道:“什么东西,也敢瞧不起我!谁不知她是个青楼的浪货,还当自己是贞洁烈女!”
………………………………
第十一章 假托名义
沈慕白一怔,不由眉头皱了起来,虽然他上次与陈霜婷一起逛缫丝场时,对方并没有说破醉香楼的霜儿姑良就是她,但想沈慕白也当过首富的人,尔虞我诈之中滚过来的,自然稍一回想,便会发现陈霜婷与霜儿姑娘之间的关系。
此时见到有人从陈府中怒冲冲地出来,还大骂青楼,难道是在骂陈霜婷不成?
“纪兄,纪兄,有话好好说嘛,别走别走!”大门内又追了一个人出来。
却哪里来得及拦,那被称为纪兄之人却头也不回。
追出来之人是个矮粗子,穿着一件肥大的袍子,好像刚从浴室里出来的感觉。这胖子兀自不死心,又颤着一身肥肉追出去,一把将先前的人拉住:“纪兄,有话好好说嘛,何必动气!来来来,我们回去,边喝边聊,这回我让表妹亲自给你陪酒还不成?”
那先前出来之人闻言立住,脸色缓和了不少:“王兄,这可是你说的!我就再信你一次。”
沈慕白站在旁边默默地看看,不由眉头紧锁。
王兄、纪兄?怎么听着有点耳熟?两人的声音也似有些印象。沈慕白忍不住仔细打量这王、纪二人,最终确信不曾见过俩人。
那位王兄拉着还有些不情不愿的纪兄向大门方向走,这才瞧见站在门前的沈慕白,正要开口询问,却见大门又开了个缝,探出一个少女的脑袋,正是陈霜婷。
陈霜婷一眼便看到了沈慕白,不由便笑了起来。
却还没开口说话,便听到旁边的纪兄开口道:“六小姐还真出来了,算了,看在王兄的面子上,我便原谅你了。”
陈霜婷扭头看向那二人,脸孔马上板了起来:“你这人怎么还没走!难道我要用扫把赶你出去啊?”
场面一下僵住,那纪兄怔了一下,便愤怒起来,瞪着胖子说道:“王兄,这是怎么回事?”
那王兄也有些尴尬,忙松开纪兄的手,快步走至陈霜婷面前,小声地喝斥道:“表妹,你这是干什么?这可是我的好友,还不向纪兄赔罪!”
陈霜婷不以为然地说道:“你的朋友又不是我的朋友,这种人嘴巴这么脏,让他离远点!”
王兄不由声音压得更低:“表妹,我的这个朋友陈家得罪不起,你最好马上向他赔罪!”
陈霜婷哼了一声:“得不得罪得起,你找我爹说起,陈家又不是我做主!你自己招待你的朋友去吧,我的朋友也到了,就不用你陪了。”
“你的朋友?”王兄不由将目光滑向沈慕白,“不会是这位吧?看着倒有些眼熟,不知怎么称呼?”
沈慕白见对方是陈霜婷的表哥,礼数总要到的,拱了下拳,还没开口,又听那纪兄抢先说道:“今天怎么这么巧呢,醉香楼两大奇人都到齐了!”语气阴阳怪气的。
王兄马上反应过来:“沈家的三公子?你来这里干嘛?这里不欢迎你,你赶快走!”
陈霜婷马上将脸沉了下来:“表哥,这可是陈家,不是你王家,沈公子是我的客人!”又看向沈慕白,笑顔如花,“沈公子,里面请,我们不要理这些俗人!”
纪兄出言讥讽道:“果然是雅人,雅进青楼的人!什么三公子,怕是已经成了三乞丐了吧,哈哈。”
陈霜婷不由怒目而视,那纪兄却得意起来,不怀好意地看着她笑。
沈慕白也听着他的话刺耳,但因为不知对方底细,便没去逞口舌之利,直接进了陈府大门。
那王兄讨得没趣,向纪兄再三道歉,二人这才不欢而散。
沈慕白被引到一处水畔的凉亭之中,见一张石桌上摆着几样时鲜水果,旁边的石墩上放着两个坐垫,也不客气,便直接坐了下来。
他看着陈霜婷尚有面有愠色,便劝道:“六小姐,不用和那种没教养的人一般见识,我看此人多半是家中有些权势,自小娇生惯养,于是仗着家里护着,便不知天高地厚,本事没有,却自鸣得意!”
陈霜婷不由抚掌笑道:“一定是沈公子说的这样,表哥把他带来见我,却一直胡说八道,我刚才忍他半天了,要不是看在表哥的面子,我早就将他赶出去了。不过他到底是谁,表哥却并没有说。”
沈慕白有心在她面前卖弄,便将头脑中的记忆整理了一番,心中便有了猜测,说道:“这纪姓倒不多见,崇德的县令、县丞、主薄、尉、诸曹等人并无纪姓,往上直到节度使刘大人,主事的好像都没有姓纪的。听闻前不久有武将南下采购,那个武骑尉似乎姓纪。我听那王公子的口音却是北方的,估计这位王公子便是武骑尉纪保山大人的儿子了。”
他近些日子看了不少时令的书,又和老秀才聊过许多时事,此一番猜测倒把这些知识用上了。
陈霜婷眼前一亮:“就凭这么一个照面,沈公子便能猜到对方的身份,公子要弃商从文一定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公子的才华我也是见识过的,除了有些狂放不羁外,别的方面怕是赶考也不成问题的。”
沈慕白笑道:“时也命也,眼下的情形怕是我已身不由己,沈家倒是要完了!”
陈霜婷不由脸红起来,满是歉意地说道:“沈公子,这事我也有责任。那日本来已经发现陈掌柜出售的是差丝,我回家禀告父亲后,结果他却叹气道,有些事他也管不了,因为陈掌柜的靠山他不好得罪。本来也要象征性地警告一下陈掌柜,却在晚上传来消息,沈家又回来进货了,而且量还加大了许多。那么陈掌柜不但无过,还成了功臣,父亲派去警告他的人也只得临时改了口风,成了鼓励了。”
沈慕白听着陈霜婷叙述,脸色越发地难看,他将这些时日的蛛丝马迹都理了理,却发现一个针对沈家的大阴谋。他现在不知沈家只是意外中箭,还是对方一心想要致沈家于死地!
但他来的目的并不是了解真相,而是来解决问题的,那背后的阴谋等他了结眼前的事,再回头给对方来个狠的也不迟。
于是马上从愤怒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反而安慰起陈霜婷:“这些事倒不怪六小姐,也是沈家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但沈家要想脱困,却非得六小姐帮忙了。”
陈霜婷马上坐直了身子,说道:“沈公子敬请直言,霜婷自当尽心竭力!”
沈慕白斜眼看到不远处正有一个小丫头给两人煮茶,便说道:“我今天带了点饮品,叫做贡菊,有清火明目的功效。饮用方法十分简单,不如由在下献丑便泡一壶贡菊茶给六小姐清清火气吧。”
陈霜婷本来就是个雅人,不然也不会为了追求琴艺跑到青楼献技了,闻听还有这样奇异的茶,不由好奇道:“菊花也能当茶?”
沈慕白笑道:“当然可以,六小姐,只要给我一壶开水,两个杯子便可。”
开水倒是有现成的,但其他的杯子都被煮茶时占用了,于是陈霜婷吩咐那个煮茶的丫环去她的闺房将她珍藏的碧玉杯拿来。
待丫环一走,沈慕白马上眼神示意跟着的小厮到远处看着。然后起身作揖:“六小姐,这回你可得救我啊!”
陈霜婷被吓了一跳,忙站起扶住沈慕白:“沈公子万不可如此,有话请直言。”
沈慕白要滚水和杯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支开外人,眼下时间有限,只得长话短说:“倒是为了蚕丝之事。”
陈霜婷不由面露难色:“那批蚕丝确实是陈家有愧,但要让家父或者陈掌柜的收回怕是不容易,我只能一试!”
沈慕白知她会错了意,忙解释道:“那批蚕丝就算有问题,但买卖已经达到,钱货两清,只怪沈家人没眼光,怨不得陈家。我要说是另一批蚕丝之事,我想让沈家再向陈家进一批蚕丝,不从旁支进,而是从陈府直接进货。”
陈霜婷疑惑道:“如果从主家直接进货,那便会被再加上半钱到一钱的利润,价格可是不低。之前我们所看到的那家出价八钱两子的缫丝场,其实质量不错,何不从那里进货呢?”
沈慕白无奈地说道:“因为沈家已经没现银了,再进丝必须赊帐。沈家平时能进货的缫丝场有也有几家,按理说关系不差的,赊帐也没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