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起天下潮-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不得当真是风水洞天的福泽,自此以后,王氏后人,奇才频出。莫说总有天人强者从蜀山出世,便是动辄撼动山河国运的圣人强者,在蜀山,竟当以群论。

    所以,蜀山七峰,设立七剑。首峰霄峰为剑首,其人往往可成天人。而其他六峰六剑,大多也可成圣。

    而鲁正礼在酒楼所遇之人,蜀山王卓玉,号称剑胚,正是下一代七剑之首,霄峰的继承人。只是如今境界未至,在外游历。

    这些事,鲁正礼自然不知,他对江湖事的了解,仅限于蜀山剑道天下无敌这一层。

    三人在山间休息,也并非真的是体力不支,只是鲁正礼私心想要看看绿衣。恰逢行至难得的平坦处,顺势席地而坐。鲁正礼有话没话的找绿衣攀谈,三日的相处,他知道绿衣对自己身世身份守口如瓶,就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其实他也不在乎,他只是想知道她的名字。

    所以发展到后来,话题深入浅出,鲁正礼问道:“你今天鞋底什么花纹的?”

    绿衣笑靥动人,却不言语。

    鲁正礼丝毫没有感受到冷落,反而沉溺在这样的笑容里,无法自拔。

    就在他快要流出口水之际,一声悠长厉啸,将他从美梦中惊醒。

    “那是什么?”

    鲁正礼问道。

    “山魈。”

    绿衣答道。

    三人举目望去,就见一道黑影从山崖另一侧疯狂席卷而来,悬崖攀行如履平地,甚至可以说比常人平地奔跑还快。

    百丈距离眨眼而过,鲁正礼终于看清这头山魈,面似人脸却满是褶皱,双臂奇长,浑身黑色长毛覆盖,越是靠近,越是恐怖。

    鲁正礼何曾见过这等怪物,见此鬼脸急速靠近,本能就要后退,可就在他站起来那一刻,却不是转身逃跑,而是拔出身后赤剑迎了上去。
………………………………

第二卷 英雄出少年 第二十一章 蜀山行路难(二)

    鲁正礼尊佛敬道,独疏儒术,听得“山魈”之名,尽知其形。

    书中所载,这是吃人的怪物。

    念及此处,鲁正礼非但不惧,更因绿衣在旁,只想着如何护她周全,生不出一丝退意。

    赤剑瑞玉本为单手剑,他双手持握,竖在身前,凝视飞速靠近的怪物。

    山魈的鬼脸似苦似笑,喜怒难明。猿臂几次舒展,就飞掠到三人所处的宽阔处,从高处跃起直落,宽大手掌紧握,冲着鲁正礼轰然砸下。

    鲁正礼没有丝毫作战经验,此刻手足无措,既不躲闪,也未摆开架势相扛。山魈双拳错开赤剑,精准无误的砸在鲁正礼胸口之上,将他深深砸入地面。

    此时有人欲要出手相救,却是平日里最看不惯鲁正礼的稚童,而绿衣,竟然侧身阻拦。

    稚童虽然身形停滞,却疑惑看向绿衣,目光中询问之意尤为明显。

    绿衣只是微笑摇头,稚童便知其心意,退回几步静静观战。

    鲁正礼被砸入地面,虽然声势浩大,却没有造成多严重的伤势。半步仙人以毕生功力为他洗髓,这具肉身,何止钢筋铁骨。

    他并未感到多少疼痛,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身受重伤,自欺欺人的面带苦色揉搓胸口,艰难的从深坑里爬起。

    以剑撑地,气喘吁吁地的躬着腰,仿佛光是站着就用尽全力。在场之人,除了他自己以外,别人都觉得他在演。

    唯一被他演技感染的观众,只有他自己。

    他觉得好痛,因为他相信自己好痛。

    此刻的他,认为自己的形象,一定无比悲壮,绿衣在他身后,即使看不见,他也能感受到她崇拜和心疼的神情。

    山魈似乎通了人性,看出鲁正礼眼神里的悲壮,很乐意成全他。于是又伸出长臂拉住鲁正礼的脚,在他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将他整个人如锄头掘地一般,在地上砸出一个新坑。

    鲁正礼只觉得光头哐当作响,强忍痛苦的表情都没做出来,就被山魈又一次举起,砸向另一头。

    山魈当真如同勤恳老农,以己为中心,以鲁正礼为锄,于它周身砸出一个个大洞。

    鲁正礼在如此连绵不断的头脑轰炸之下,竟然越发清醒。一开始的伤和痛都是他自以为的痛,时间一久,渐渐适应光头砸地的反馈,竟然已无甚知觉,意念终于通达。

    稚童见鲁正礼虽然被不断托举抽拽,表情却越来越祥和,恍若升天,也知其无事,干脆席地而坐,静观其变。

    绿衣亭亭玉立,自然不会像稚童一般无所顾忌,依旧恬静,站在原地,面露微笑的看着这一幕。

    三人晨间上山,行至此处,正当烈日悬空,已是中午。山魈拖着鲁正礼的脚,以其光头砸地,不知疲倦,在鲁正礼毫无反抗之下,就这样从中午砸到傍晚,直至落日西垂,黄昏降临。

    在被砸了一个时辰后,鲁正礼就不知时辰,神游天外。恍惚中,他隐隐觉得,是不是这一砸,就是一辈子。

    这个怪物不知道累吗?

    所幸他也是个随和之人,怪物砸不死他,他也感觉不到痛苦,甚至诡异的觉得,在空中狂舞的感觉,有些惬意……

    于是,慢慢的,他就……

    睡着了。

    待到夜幕降临,鲁正礼舒舒服服的睡了个好觉,迷迷糊糊的伸出懒腰,正好是被山魈砸地之前,一伸手就撑在地面上。

    随之用力,就此从山魈大掌中挣脱出来。

    落地翻滚两圈,摇摇晃晃站起身来,一步踩空就要从悬崖上摔下,绿衣眼疾手快将其拉回,他才猛然惊醒,正视此时局面。

    山魈手中人甩空,第一反应以为鲁正礼被甩了出去,落下山崖。它这一下午砸人砸了整整三个时辰,也有些心不在焉,尤其是眼前一条状人影来回晃动,甚是助眠。所以手中脱力,它也吓了一跳。

    此时见到鲁正礼完好无损立在眼前,除了满脸土灰,也无异状,竟然开心的原地蹦跳,发出“咕咕”的声响。

    鲁正礼心性通达,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山魈传达的情绪,脱口道:“魈兄,你在关心我?”

    此怪似乎能通人言,竟然对着鲁正礼点了点头。

    虽然一见面就被砸了一下午,鲁正礼此时却开心的对绿衣道:“它喜欢我,它在和我玩呢。”

    绿衣咯咯笑道:“你觉得是就是吧。”

    鲁正礼正要作答,那熟悉的凌空之感再度袭来,这次山魈换了一只胳膊,提起鲁正礼另一只脚又要往地上砸去。

    绿衣及时出面对山魈道:“山魈前辈,我等受王不瑜老前辈所托,有要事上山,请山魈前辈放行。”

    山魈十分人性化的用另一只手掌伸到绿衣面前晃了晃,又伸出三根手指,用力的推了两次。

    稚童不解道:“这怪物什么意思,不肯放行我们就打上去。”

    绿衣微笑道:“山魈前辈的意思是稍等片刻,再砸三下。”

    稚童嘟囔道:“这还能商量?”

    果见山魈说到做到,光头三次砸地之后,它将鲁正礼端端正正的立起,自己原地蹦跳着打转,嘴里发出“咕咕”的声音。

    换做常人,这样一天下来,必然头破血流。若有修为在身,也免不了晕头转向。而换做大能者,怎堪受得如此大辱,必要冲上去与此妖兽同归于尽。

    唯有鲁正礼,这个金刚肉身来得莫名其妙,脑子里似乎本来就比常人少一根筋的光头少年,竟然和山魈一样兴奋,被砸完了还哈哈大笑。

    “快哉快哉!若非有事在身,定然还要与魈兄玩上三天三夜。”

    山魈通晓人言,闻之伸出长臂,将鲁正礼抱在怀中,一起蹦跳。

    稚童这样白耗一下午,若非绿衣安抚,早就出手。此时见这怪人怪物还要纠缠,勃然大怒,就要上前,却又被绿衣拦下。

    “还要耗到什么时候?”稚童不满道。

    绿衣道:“你看,他们在动。”

    稚童当然知道他们在动,但是他很听绿衣的话,绿衣叫他看,他也就真的看去,眼见山魈和光头抱在一起蹦跳,跳着跳着,越跳越远,越跳越高。

    稚童道:“这怪物要把他带去哪里?”

    绿衣道:“早有听闻,霄峰有怪,为王不瑜老前辈所饲。鲁公子身上有瑞玉剑和王老前辈的气息,山魈等了二十多年,如今,来接他回家。”
………………………………

第二卷 英雄出少年 第二十二章 蜀山行路难(三)

    山魈单手怀抱鲁正礼,独臂攀援上山,如履平地。身后绿衣稚童轻功随行,寻至落处,脚尖轻点弹射,一前一后分毫不落。明眼人一看便知二人留有余力,蜀道之难,于其而言,不过坦途。

    鲁正礼越过山魈毛茸茸的肩膀,看见后面从容跟随的二人,才知早先上山,顾及了他才如此,心头难得一暖。

    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是天下共主。于他而言,只有护人,和护不住人这两件事。遇见王不瑜,是他第一次受人恩惠。

    这一日,是六月十五。鲁正礼未提,这是他的生日。

    早些年,这是举国同庆的日子。

    后来流落民间,再无人挂念。

    鲁正礼很喜欢他的生日,幼时,这是难得父母俱在的日子。那时不懂何为爱,何为家,何为国。或许,至今亦不懂,但是他喜欢那一天,一年中最期盼的一天。

    父皇和母妃会在这一日,与他相聚到夜深,还有那位漂亮的宫女姐姐,年岁不大,笑容很甜。

    她的嘴角,还没有被拉开成噩梦里那张血盆大口。

    后来,母妃不在了,父皇重病卧床,就再也没有于这一日来陪他。

    登基以后,六月十五,就成了举国欢庆的日子。帝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宫内宫外歌舞升平。

    天下都在为他庆祝,而他,只觉得吵闹。

    自此,每年的生日都是聒噪。

    他如同伶人,坐在名为皇位的舞台上,让天下人嘲笑。

    是的,他觉得那些祝贺,是嘲笑。

    他只想念最初和母妃父皇,在后宫别院中,听宫女姐姐,唱着大逆不道的《天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这是乐师府写给皇帝的祝寿之曲,经他父皇特许,让宫女唱给他听,为他祈福。

    年幼的鲁正礼听不懂这些佶屈聱牙的字句,他更喜欢宫女姐姐私下唱给他的民间小调。

    恭祝你:

    老如松柏,少若芝兰;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恭祝你福寿与天齐;

    庆贺你生辰快乐!

    年年都有今日;

    岁岁都有今朝!

    恭喜你;恭喜你!

    俗气浅白的滥词,配合乐理杂乱的调子,凑成最直接的喜悦。父皇母妃回宫后,宫女姐姐就会在他的床头轻轻念着这首小调,纵然低语,也压抑不住她语气里的欢愉。

    那是他最快乐的日子,他说不明白,但是能感受到,父皇母妃的爱,和宫女姐姐,真心的祝福。

    他们都在为他的成长而欣喜。

    后来,母妃没了,父皇也没了,宫女姐姐,还没来得及再为他唱一次“恭喜你”,就被撕碎了。

    从此以后,他仿佛入夜独行,所见所及,只有黑暗。

    于是在他被赶出皇宫后的第二年六月十五,他漫无目的的走在街头,忽闻一家青楼传出欢声笑语。

    这些笑声或真或假,至少显得欢快。

    鲁正礼循声而入,立刻有老鸨出来迎接。浓妆艳抹的老女人身上散发着廉价的脂粉味,口中熟练叫卖着千篇一律的迎客词。鲁正礼从未入过青楼,他听不进老鸨那些热络的言语,只是看着一屋子的尽兴欢愉,每个人脸上都是笑颜,随之己身也觉得舒畅。

    就是当皇帝时,他也不曾见过如此多的欢乐模样。

    这座青楼之中,无论男女老幼,盈满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楼阁。

    忽闻一阵琵琶惊掠,轻柔婉转,荡人心魂。拨弦三阵,全场皆静,衔以箫声悠扬,清和如风,于琵琶声后便如沙场征伐时的故里追思。一动一静,一张狂一悠扬,闻者心海立刻浮现出了儿郎死战场,伊人盼归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

    琵琶再起,柔肠百转,竟又化戈为笔墨,描尽家乡山河。箫声忽而凄厉,竟似沙场长夜,马革裹尸。

    萧瑟和鸣,相辅相成,仅以曲调变化,就让在场众人,无论文人墨客,还是江湖莽夫,都经历了一场无悔的拼杀,和无望的期盼。

    曲罢掌声起,惊醒梦中人。

    鲁正礼就是这位梦中人。做了十余年的皇帝,竟然不知,人间还有如此天堂。人人都是欢声笑语,尽享此等卓绝才情。

    随后便有锦衣公子,在一位轻描淡妆女子协同下,摇着折扇,从楼上款款走下,边走边吟诵道:“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底下立刻有人称赞颂贺,鲁正礼也随着老鸨的接引落座。

    老鸨一眼就看出这是初入青楼的雏儿,熟练的自作主张为他安排陪侍,鲁正礼也无心于此,便随其张罗。

    他从未饮过酒,既是年岁未到,又是宫中不许,到此时自然而然的举杯入口,烈酒辣喉。

    这样的刺激,未曾体验,如今却不抗拒。

    自顾自杯杯尽,陪酒的姑娘还未落座,他已满面通红。

    兴致盎然,酒意正浓,忽然忍不住出声,为自己轻声唱贺:

    恭祝你。

    老如松柏,少若芝兰;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恭祝你福寿与天齐;

    庆贺你生辰快乐!

    年年都有今日;

    岁岁都有今朝!

    恭喜你;恭喜你!

    醉意之下,竟有泪涌。他本就是爱哭之人,此时趁着神志的浑浊,哭着起身,为自己举杯,道:“恭喜你!”

    随后他就听到,清甜柔和的声音,似在他身后,又似在他耳边,轻轻接道:“恭祝你福寿与天齐,庆贺你生辰快乐。”

    正式老鸨子为他安排的陪酒女子,蕙质兰心,见他失态已了然前情,便开口融景。

    四周喧闹渐轻,也不知是哪位豪客,酒意之下,顺嘴唱道:“恭祝你福寿与天齐……”

    随后满场宾客都乘兴高歌,举杯致意:“恭祝你福寿与天,庆贺你生辰快乐!”

    鲁正礼泪流满面,对着自己说:“生日快乐。”
………………………………

第二卷 英雄出少年 第二十三章 蜀山行路难(四)

    鲁正礼与青楼的初次结缘,印象甚好。他这一世,见过很多纯粹的恶人,却对恶没有太多的认知。

    曾经的太后是恶,后来同济镖局的人是恶,除此以外,并不觉得人世险恶。就连逼宫篡位的那位名义上的大舅子,他也从不怨恨。是他有愧。

    纵然从九天落下,他亦不染尘。

    山魈怀抱光头鲁正礼攀援入巅,愈到高处,愈发寒重。亏得人王肉身护体,未觉冰寒。

    巨怪轰然落地,来到山巅平台,夜空星河瀚海,碧莹流光落处,是一座雄伟的宫殿。

    云窗雾阁,龙楼凤池,玉砌雕阑。

    这是一座竹木搭建的宫殿,不似人间砖瓦堆砌的宏伟,青绿翠竹交织出缕缕仙气。

    所谓仙人琼楼玉宇,大抵不过如此。

    山魈将鲁正礼放下,身后绿衣稚童轻纱飞扬,玉足落地。

    三人在怪物带领之下前行,鲁正礼忽然深吸一口气赞道:“好纯净的气息。”

    却听宫殿门后传来怪异口音道:“你确定不是缺氧?”

    便见千百翠竹编制的巨大城门推开,月光之下,高大黑影艰难的从门后挤出。

    此人着装怪异,一身遮掩得严严实实,鼓胀如球。上下分离的外袍人间仅见,深蓝上衣胸口处还有一道雪白吴钩,似是门派标记。

    绿衣盈盈一礼,就不再说话,鲁正礼莽撞直言道:“何谓缺氧?”

    蓝衣壮汉虽然身形庞大,脸颊却有几分消瘦,看起来十分不协调。而且面目清秀,似乎还未及冠。

    他言道:“高原反应呗。就是这个地方海拔太高,氧气太少,容易晕倒。”

    鲁正礼依然不解道:“何谓高原反应,何谓海拔,何谓氧气?”

    蓝衣壮汉不耐烦的摆摆手道:“没事没事,每个人都这么问,每个人都要解释一遍,跟你们这群文盲真难沟通。”

    说着推开竹编大门,示意他们入内,嘴上抱怨不停:“真冷啊窝巢。”

    想来此人应当是不出世的高人,性情古怪平常事耳,鲁正礼带着些猎奇的欣喜,和与绿衣同游的欢愉,心情极好的随着山魈入内。

    山魈前臂着地,四肢爬行着从蓝衣壮汉身边走过时,忽然回头瞪了他一眼。

    后者宛若受惊般后退跳开,左腿前踏半步,后腿脚尖着地,开马,呈二字钳阳马,然后把握紧的双拳变成掌状,从胸部的中线往外排除,然后右手在前,肘部弯曲,手指上斜,呈吻兽,左手则在后,掌心朝右手臂内侧呈护手。

    随后右肘用劲短促轻抬,左腕翻转,浑身毫无章法的一阵抖动,恍若运足了一身的气劲。

    蓝衣壮汉一脸严肃的对着山魈说道:“咏春,魏宏业。”

    山魈面对这一些列动作,十分人性化的呸了一口,就继续引领着几人前行。却不料鲁正礼在后面拍掌赞道:“好功夫!”

    稚童对蓝衣魏宏业的动作看得真切,先入为主的以为真当是蜀山豪杰,但见其运势无章,脚步轻浮,且无内力流转,心中不禁冷笑,知其不过是花架子都摆不好的草包。听到鲁正礼极为严肃的由衷赞叹,不仅嗤笑出声,甚至因为受寒一个鼻孔喷出半条鼻涕。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绿衣本有意留礼,但是平日里无比严肃的稚童露出这番窘态,令她也忍不住咯咯发笑。

    魏宏业却不管这些,听得一声“好功夫”心情愉悦,又摆弄几式,似在收拳,才对鲁正礼说道:“眼光不错,老夫多年不出世,这套拳法之精妙,已无几人可识得。不如,你跟我学咏春吧。”

    鲁正礼道:“好呀。”他觉得这蓝衣少年虽然奇形怪状,但是很好说话,合他胃口。

    想起一事,又道:“咏春里有剑法吗?”

    魏宏业冥心思索,道:“好像没有。但是第一部里打金山找时用过鸡毛掸子,应该差不多吧。”

    鲁正礼道:“鸡毛掸子为何物?”

    魏宏业诧异道:“这玩意儿夏朝就有了,我之前做社会实践的时候还查过,你们这儿没有?”

    鲁正礼道:“兄弟莫要笑我见识浅薄,世间奇闻妙趣,我的确有很多不知。”

    魏宏业深觉这个光头小生良善可欺,随即目光深远道:“鸡毛掸子,那是天下第一奇兵,莫说我妈打我,我爸打我,就连我那路都走不动的奶奶,拿起鸡毛掸子,也能撵我十条街。”

    鲁正礼倒吸一口凉气,就连绿衣目光也微露诧异,他说道:“竟有此等神兵,能让枯木逢春,老妪飞奔?”

    魏宏业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主要是被我气的……”

    话音未落,前面山魈发出“咕咕”两声催促,示意几人继续前行,莫要停留。

    此时夜深,此处近九天,空山无声甚至连鸟语都不啼,几人谈话声却是有些聒噪喧嚣,扰到仙人。

    鲁正礼兴致盎然,道:“我们边走边聊。”

    绿衣拿出手绢为稚童擦干鼻涕后,带着羞红脸的稚童随两人前行。

    鲁正礼想起一事,自我介绍道:“在下鲁正礼,成都府安山城人士。”

    又一摊手,请向绿衣,道:“这两位乃我同行知己,姓名不便相告。诚请见谅。”

    蓝衣壮硕少年却道:“有什么不便告知的。桃花岛铸剑山庄的李美虹和李承乾嘛,我叫魏宏业,安徽淮南人士。”

    此言一出,万籁俱静,就连绿衣眼中,也满是杀意。

    山巅风寒,既是剑气,也是杀气。

    鲁正礼从未见过绿衣如此,一双如冰水眸,直刺人心。

    绿衣道:“你究竟是何人?”

    魏宏业道:“我是魏宏业啊,你是不是耳朵不好,要不要我写下来给你。”

    绿衣道:“好,好一个魏宏业。你若不肯说,便不必说了。”

    言罢水袖出手,绿丝如青锋,笔直射向魏宏业宽大的身躯。

    身后稚童也是无言而行,瞬间从原地消失,下一刻,已出现在魏宏业身后。

    袖间不知何时,露出一柄细长锋刃,顶在魏宏业腰间。

    未待魏宏业有所反应,已被青纱缠绕,不能动弹。

    魏宏业满不在乎的看向稚童,见其袖中短剑,脸色大变,亢奋惊呼道:“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