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门才女-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县令不动声色,心想这老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这才是他晚上还留下来的目的。
吴县令茫然道:“银子不用于灾民用在哪儿?施大人的意思是……”
“官字两个口,是上头的口重要还是下头的口重要?”
“自然是都重要,要真排个先后,就像楼阁,没有下层,哪来的上层?”
施元忠气滞,又说道:“不错,没有水哪来的舟,不过吴大人,灾民还算得上民吗?”
吴县令哑然,闷闷地问道:“怎么不能算?”
“呵呵,农耕开荒的是农人,商贾贸易的商人,匠心能手是匠人……”施元忠笑着说道,“而灾民呢?他们无能无用,情急之下还无法无天,留之对江山社稷毫无用处,他们还称得上是民吗?”
吴县令手捏着椅把,眼睛睁着,再无法保持平静。
“所以啊,既然已经不是民,甚至有时候做出易子而食的灾民,连人都算不上,只能称之为野兽。为何还要将来之不易的银子和粮食浪费在他们身上?有一丁点好处吗?养着他们继续祸害拖累良民?”
吴县令沉声道:“可是朝廷的银粮同样是出自他们之手,国君的责任就是护天下太平,咱们这些地方官的职责是让民安居乐业,你受民供养,就要护他们安乐,这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是,你说得都不错,所以我们要护住的是那些有用的民,就好像一只不下蛋的母鸡,一头年老力衰的马,他们已然成了累赘,再留只会人财两失。”
“……”
吴县令无从辩驳,邪说歪理是辩不明白的,何况施元忠这等人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就迷途知返?
见他不说话,施元忠得意道:“吴知县,想来这些大道理你也不会听,我只问你,救灾济民的银子也好粮食也好,都依靠谁去发放?”
吴县令无奈说道:“官。”
“这就对了。”施元忠笑道,“连官都吃不饱,谁替你去赈灾?难道银子会自己变成屋子,粮食自己变成粥喂你那些灾民吗?”
“好了。”吴县令打断他的长篇大论,说道,“施大人既出此言,想必已经想好了银子的去向。”
施元忠笑道:“吴县令是个爽快人,我说了,自古以来用在灾民身上的只有一两成,就一万两吧,只要不被饿死就成,还管他们活得滋不滋润,什么屋子房子都是给人住的,他们根本不用。”
吴县令惊愕抬起头来,这得多狠的人,才能直接剥去九成啊?
“施大人,于官来说,缺这几万两银子不会饿死,但是于灾民来说,这可能就是他们的救命银子啊!多一文钱兴许就是多活一个人!”
“诶,我刚才说了,他们不能算人。”施元忠停了片刻说道,“我知道你是少有的青天父母官,为自己的黎民百姓考虑,这样吧,两成,这总够多了吧?”
吴县令直接摇头,果断拒绝道:“不成,别说对灾民没有个交代,就是对我自己良心都没法交代!”
施元忠不悦地冷声道:“那本官的人就不用交代了吗?本官同钱粮官们日夜不歇,筹集人马开仓运粮,日夜兼程赶来临安县,他们就不用工钱?”
吴县令急着辩驳道:“可……”
“不用说了。”施元忠铁着脸说道,“这八万两也并非入了本官的口袋,我保证,吴县令你也能拿到两成,这总可以吧?”
“灾民连一口吃的都没有,我要这二万两做什么?”
“本官已经同你商榷了,同不同意是你的事,日子还长,我倒是可以再跟吴县令商议四五天,就是你治下的灾民不知拖不拖得起。”
施元忠冷笑一声,掸了一下衣裳起身走了。
吴县令瞠目结舌,施元忠敢这么恣意妄为,是因为有左相的庇护,所以想把吴县令拉下水,那便万事无忧了。
施元忠还是有所顾忌的,就是怕吴县令这个地方官最后拼个鱼死网破,到时候闹大了谁也讨不到好处,所以施元忠才耐着性子跟吴县令商议,许下二万两好处。
而施元忠倚仗的,是银粮全在他手中,他说什么时候拿出来就拿出来,然而灾民是等不了,多过一日都是人命。
………………………………
第一百二十章 对策
清早县令夫人命丫鬟送来羊肉汤和花卷,梅雪嫣洗漱好用了早膳之后去书房时,吴县令仍坐在椅子上沉思。
“吴伯伯一宿没睡?”
吴县令想了一夜的对策,依旧不知所措,他官职品阶不如施元忠,上头又没靠山,根本拿施元忠半点法子都没有。
“银子还好说,现下施元忠把控着粮草不肯松口,他一天不放灾民便多饿一天,可惜我无能,竟没想不出一点主意来,怎么能睡得着?”
梅雪嫣将丫鬟手中的食盒拿过来,里头的羊肉汤还热,梅雪嫣将碗碟摆到书桌上。
“就是再着急也得饱肚子再想,可别坏了身子也没想出个结果来。”梅雪嫣一边说道,“施元忠说了什么条件?”
“他要八万两。”
吴县令言简意赅地说道,他寻常最爱的羊肉汤今日喝起来也寡淡无味,不过热汤暖胃,驱散了枯坐一夜的寒意,吴县令也头脑清醒了一些。
“八万两……”梅雪嫣沉吟道,“那岂不是真正救灾的只剩下了粮草和二万两,这简直是杯水车薪啊。”
“是啊,他倒是可以白白得了济世救民的善名,在朝廷又积累一条政绩,还吞下八万两白银,什么好处都给他占了,难怪要争着挤着来做这个钦差大人。”
“就没有一人能治他吗?”梅雪嫣问道。
“这山高皇帝远的,他是说一不二的钦差大人,谁拿他都没辙。”吴县令颓丧说道,“这老贼办事嚣张,却又不算粗心大意,他还许我二万两的封口费。”
吴县令三下五除二,将花卷泡汤几口吃了,梅雪嫣坐在旁边一言不发。
“连你都没有良策么?”吴县令问道,“不如你先回去想想,今日有答复最好。”
吴县令实则想说的是,不如让梅雪嫣去问问她背后的那位隐世高人,让他老人家出出法子。不过梅雪嫣既然从不提起,那吴县令也不好说穿,想来那位高人不想让人知道他的存在才隐世不出。
梅雪嫣不知道吴县令还脑补了这么多,只是以为吴县令是宽限她一些时间。
“吴伯伯,这次皇上为什么不是任命太源府的知府大人为钦差,而是让同知施元忠主理?”
梅雪嫣突然想到,按说既然是中饱私囊,那这样的肥差知府大人为什么不争,反倒让施元忠捡了这个便宜?
“施元忠是左相一派的人,想必其中是有左相干预吧。”吴县令又说道,“说起来太源府的知府是我的同窗且同年举人,有不浅的交情,当年我只过了府试便还乡做了县官,他志存高远,倒是一路考过州试成了进士。”
吴县令幽叹道:“时过境迁,我估计他日子也不好过吧,施元忠就是左相一派牵制他的,知府和同知虽然只差一个官品,但权势是一样的,同知设立之处便是有监察辅佐知府之权,加上施元忠在朝廷有依靠,他这个知府只怕是个空壳子了。”
“原来如此。”梅雪嫣静静听着。
“不扯闲话,咱们先想出一个对付施元忠的良策。”
“施元忠势大,咱们又不能鱼死网破,没有铁证,现在去告发他无异于以卵击石,弄不好被他反诬一个构陷朝廷命官的罪行。”梅雪嫣娓娓说道,“良策没有,倒是有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计策。”
吴县令眼前一亮,梅雪嫣果然是个心思敏慧的,他想了一夜都没辙,这才一小会儿她就有了计谋。
“你有什么法子,快说来听听。”吴县令抖擞精神问道。
“得要吴伯伯做出一些牺牲,吴伯伯可愿意?”
“那是自然。”
“当真?万一吴伯伯被人污蔑谩骂也无所畏惧吗?”
“怕是怕……不过现在灾民为重。”吴县令心急催道,“你别卖关子,快说。”
梅雪嫣轻笑,然后说道:“既然施元忠拉你入伙,那你干脆答应他好了。”
吴县令先一冷,随后恼怒说道:“那不成,那我岂不是成了跟他一样的人?我这些年为官虽说左右逢源,可也不是贪官,要真跟施元忠一样,冯院君第一个跟我绝交了。”
梅雪嫣笑道:“你方才还说,不怕被人骂上几句的。”
“这可不一样!”吴县令哼哼道。
梅雪嫣道出本意:“我的意思是,吴伯伯同施元忠交涉时,干脆嫌二万两不够,你提出跟他均分!”
“你是说……”吴县令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能拿多少拿多少,先把银子多占一些再说?”
“没错,银子到了你手里,再拿去救灾他施元忠也管不着。”
吴县令想了想,这倒是个能最大程度挽回银子的办法。
“施元忠能答应嘛……”吴县令迟疑道。
“他不一定答应,但你可以跟他讨价还价嘛,就跟买菜一样,买菜的杀价总觉得自己捡到便宜,卖菜的其实也赚了银子,双方皆大欢喜。”
这买菜的理论还是陈婆子跟她念叨过的,陈婆子节俭,去菜市口必定要杀价的,现在看到她,有些菜贩都要躲了。
“其实施元忠同样忌惮你去告发,他不敢把银子独吞的,说不定他现在比你还急,怕白跑一趟呢。”
吴县令连连点头,他有了对策,他也不磨蹭,直接请了施元忠去书房详谈。
整整一天,施元忠都在书房中,连午膳都是派人送去,梅雪嫣在外头时不时听到怒吼和小声的嘀咕,看来是双方都不肯相让,又有求于对方,在扯皮子。
日头渐落时,施元忠才气呼呼地出来。
“吴县令,我是懒得跟你耗,银粮明日便有人送到。面圣之后,我会在陛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治理水患的头功在你,但我也不希望日后还有任何议论。”
“应该应该。”吴县令陪笑道。
施元忠哼了一声说道:“我这就回京复命,不必送了。”
吴县令惊讶道:“天色已晚,施大人不在县衙留宿一晚吗?”
“驿馆都比你这儿舒坦……”
送走施元忠,吴县令又喜又恨,但总算保住了一些银子。
梅雪嫣急忙问道:“如何?”
“他答应了平分,只拿走了四万两,他没出几分力气就四万两入账,真是便宜他了。”
吴县令又瞧向梅雪嫣,她神采内敛,初一看跟普通富人家的女儿差不多,相处久了之后,才越发觉得她智如妖,敏如鬼。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聊斋
林三郎最近过得喜忧参半。
紫藤和黄杏伺候这位三爷的时候,时常见他没来由地傻笑不断,有时候却听到他的长叹,真是活见鬼了,林三爷也会长吁短叹了。
林三郎喜的是他跟梅雪嫣总算有了进展,果然死乞白赖地缠人也是有效果的,现在他与梅雪嫣的关系虽谈不上亲密,却也能称亲近,不像以前见面就跟冤家一样。
梅雪嫣有空就会邀他去郊外学骑马,这种机会林三郎是绝不会错过的,只是梅雪嫣不与他太过接近是个问题,每当他手上稍有点出格的动作都会被打回来,梅雪嫣也从不与他同骑一马,只让他在下面教学。
连腰都没搂着,这让林三郎稍有些郁闷。
林三郎依旧乐此不疲,至少梅雪嫣又跟他聊天谈笑了。
说起来梅雪嫣的资质让林三郎惊异,不过几日她把骑马要领都学会了,若不是本身力气不够,以及腿不够长够不着脚踏,当然这也是二狗子太过于高大,而马鞍是按林三郎的身材打造的。
梅雪嫣已经算是会骑马了,没有林三郎护着也能自主踱步,还能骑着二狗子小跑。
练完马之后,作为回报,梅雪嫣都会教他认字学词,林三郎觉着这么大人学字多少有些丢面子,但能亲近梅雪嫣,他也就甘之如饴,字没学多少,他看着密密麻麻的生字就发晕,梅雪嫣的教训也是难免的。
一开始梅雪嫣板着脸训斥的时候,林三郎害怕她生气,久而久之发觉她只不过是严厉,林三郎便放心地油嘴滑舌起来。
让林三郎忧心的事终于到了。
太源府赤炎军密信传令,战势告急,窝寇卷土重来,似乎还密谋着联合当地的教派入侵,已经开始发难。
林三郎早就是一拖再拖,原先战事不要紧,他只称病不必急着去上任,现在贼寇当头,他不能推卸。
可是好不容易和梅雪嫣有了进展,他如何能割舍?
此次前去,他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临安,到时候二人定会形同陌路,弄不好,梅雪嫣已经嫁作人妇了,尤其是有个宋杰曦从中作梗,林三郎一走,他岂不是又要兴风作浪了?
林三郎甚至都想跟吕姨娘讨要婚契约,干脆跟她直接成亲得了,可梅雪嫣性子外柔内刚,他强行逼迫只会适得其反,更何况强扭的瓜不甜,林三郎即便和她成亲,将她一个人扔在林府,林三郎于心不忍,明明知道她最厌恶被软禁在宅子里,可想吕姨娘和沈氏又会对她暗里百般刻薄刁难。
林三郎急得跟跳进热锅里的猴子一般,白天茶饭不思,夜里辗转反侧,以他的头脑也想不出什么万全之策了,最后想到宋杰曦设计一事,突然灵光一现。
“就这么干了!”
林三郎拳头捶在案几上,下定了决心。
梅雪嫣此时正在书铺里屋,撩起珠帘瞧外头的盛况。
书铺开业了,掌柜许泰正主持剪裁,许泰本来是让她主持的,梅雪嫣拒绝了,反正外人没几个人不知道“聊斋”的东家是梅雪嫣,她就不用抛头露面凑这个热闹了。
虽是灾患之际本不宜开业,好在并没有影响书斋的人气,外头挤得满满当当的文人学士,看热闹的普通百姓也不少。
拉下红布,剪完彩,又一阵鞭炮声过后,许泰又上前说话。
“今日‘聊斋’开业,多谢诸位宾客前来捧场!在下许泰,照顾不周的地方还望海涵。”
许泰言简意赅地讲了几句,反正该有的名气早有了,也也用不着他去巴结奉承四处拉客了,他杵在中间反倒是有些碍眼。
许泰退到一旁,让阿福阿贵和赵建赵坤同时拉下四条柱子上的红布,赫然是四行烫金大字。
“书中自有千钟黍。”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车马多如簇。”
“书中自有颜如玉。”
自有文人摇头晃脑地念出来,觉得有趣之余,又有勉励意味。
梅雪嫣本想弄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又一想这儿不是学堂书院,就不必那么严肃劝学,读书本不一定要寒窗苦读,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它本身就十分有乐趣。
“这又是梅茂才写的吧?”有人议论道。
“除了她还有谁……”
“吴县令恭贺‘聊斋’开门大吉,赠上花篮锦簇两对!”
徐师爷一声高喊,众人都让出一条道来,他可是临安县第二把手,代表的县令老爷。
阿福阿贵将两对花篮锦簇摆在门槛边,更添喜庆热闹。梅雪嫣也暗暗记下人情,吴县令这是给她造势呢。
“冯秋墨恭贺‘聊斋’开业,赠书老墨宝一副,其余古书画共十件!”
冯秋墨是托县学堂的人来的,他自己不喜欢吵闹,不过赠礼相当贵重,都是件件价值不菲,值得珍藏。
“林府夫人听闻梅茂才开业大喜,特送上三足金奁一尊,玉观音一尊,象牙雕一件!”
梅雪嫣侧耳听着,正奇怪吕氏何必来讨好她?约摸是看在林三郎的份上吧。
吕氏的态度一向不明,梅雪嫣总觉得她别有用心,不一定非是厌恶憎恨自己,但说不定她们俩个有别的瓜葛,毕竟梅雪嫣是被吕氏带回林府的。
接下来又有大大小小的恭贺,像成芳印坊不用说,还有其它受过梅雪嫣的恩惠,想要攀上交情的书铺掌柜们也都送来贺礼。
梅雪嫣是不准备大张旗鼓摆宴席,却还是闹了不小的动静,这要宴请也只能以后了。
书铺营业瞬间被挤满了人,多数是冲梅雪嫣来的。
等他们进来了,却发现和普通书斋有很大的差别。
书架同样是鳞次栉比,却不像其它书铺一摞摞堆砌,而是竖着码放,一层一层的书架繁多却不拥挤杂乱。
最显眼的是书架的边角,以及屋子四周墙边,全部都摆置着长凳,显然是为挑书阅读的人所备。
书客大可在此消磨时光,全部免费阅读。
此外,“聊斋”的书居然可以租!
几十文的书可以借回家去读,一天只需一文钱。这样一来,不管是读小说还是抄书的人都可以大大节省。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投奔
开业以后的三日之内,书客皆是络绎不绝,书斋里头几无立足之地。
有人是来瞧新鲜,说是聊斋中的书可以免费读又可以便宜租借,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租得起,书籍再也不是昂贵的奢侈品。
正如聊斋其名,书客们可以坐在长凳上互相讨论谈天,都很自觉地压低了声音,只是因为人太多,书斋里头嗡嗡声不断。
既然来了,书客也不好空手而归,有的买一两本,更多的是租借。许泰跟梅雪嫣详说开业三天的生意时,激动得手舞足蹈,很少见他如此失态。
“东家!咱们三天卖出书籍六百五十八本,租出一千二百四十三本,具体我还没算,估计盈利是三十两左右,这样下去一个月纯利就有二百多两,两个月就能回本了。”
这些都在梅雪嫣意料之中,现在外头名气正盛,加上书斋的新鲜运作,又有吴县令他们的声势,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不赚钱的理由。
“开业前几天,买书的多半是熟人帮忙,日后肯定没这么红火,徐掌柜可别高兴得太早了。”
“我知道,我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了。”徐掌柜分析道,“我看啊,现在还没多少人知道咱们书斋可以租借,到时候临安大半的读书人都会来租书的,别看前几天租书的盈利不如卖书,可这是源远流长的好生意。”
许泰不愧当了这么多年的掌柜,梅雪嫣新出的主意,他很快就能分析出利弊,即使几乎没人看好租书的运作方式,他却从一开始就支持。
“嗯,租书一本万利,以后好处会越来越显著的。”
许泰啧啧称奇道:“刚开始我还觉得有点玄,毕竟一文钱一天也太便宜了。跟着这样的东家做事,何愁以后生意不红火?”
“更多亏你们出力,你经验老道,阿福阿贵他们又踏实勤奋,我反倒是最闲的,只出了一张嘴。”
正说着话,阿贵跑进来,他穿的是铺子伙计的制式衣裳,戴着圆顶小毡帽,几个伙计都是机灵活泼的,打扮一番也显得精神。
“东家!外头来了几个叫花子!”阿贵通报道。
许泰收起账簿,边说道:“他们要饭讨钱你就给一些,只是要把账上数目记清楚就成,这点小事就不用打搅东家了。”
阿贵口齿分明地说道:“不是,他们指名道姓说要见东家,我给他们钱他们也不要,就坐在台阶上,我也不好赶走。”
“见我?”梅雪嫣奇怪道,“那我去看看吧。”
梅雪嫣认识的人不多,更没有跟乞丐打过交道,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
老老少少一共五人,一位老婆子,一对看似是年轻夫妻,以及他两的一对儿女,女孩约摸六七岁,男孩只有四岁左右,还抱在怀里。
“梅茂才出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这五人从台阶上站起来,连滚带爬地扑到梅雪嫣面前,直接就是一顿哭天抢地,老婆子坐在地上抹泪,夫妻抱头痛哭,那小女孩抓住梅雪嫣的衣裙直摇,眼泪鼻涕齐流双手擦了又往梅雪嫣身上抹,那小男孩年纪太小尚懵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家人都哭,他也便大嚎起来。
别说在场那些不明所以的人,就是梅雪嫣自己也摸不着头脑,好半晌才听清他们说的是什么。
“梅茂才,你可救救我们吧,我们老弱妇孺可没地方去了,你要是不收留我们,我们就要流落街头做乞丐了……”老婆子哭诉道。
那年轻夫妻哭得更惨,只是因为哭腔而含糊不清,梅雪嫣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碎碎念什么,只见他们凄惨痛苦的神情,一位他们发生了什么惨绝人寰的事。
而小女孩则似乎明白得多,话语清晰,也不住掉泪,只是未免哭得有些干嚎。
“梅茂才,你好人有好报,收留我们一家吧,我下辈子给你做牛做马报答你,求求你了……”
“可怜可怜我们吧,我这老婆子不中用,饿死病死也就算了,可怜我孙子才三岁半,就要饿死街头了,梅茂才,你大慈大悲,就收留我无依无靠的儿孙吧,我死了也会求菩萨保佑你的……”
梅雪嫣他们莫名其妙,谁也不认识这几个人。
阿福胆子最大,直接上来维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