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溅血忠魂-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战阵地。负责腊戍防务的六六军军长张轸,才晚一步发现腊戍告急,而紧急派遣新二八师的一部,从曼德勒回防腊戍,同时也下令留在云南的新二九师驰援,但是都已为时太晚。零星回防腊戍的华军,被先到的日军据险迎击,打得溃不成军。日军攻占华军的战略中枢腊戍之后,整个在缅甸作战的华军部队,补给线就被切断,立刻陷入了崩溃的状态。

    直到这个时候,史迪威才恍然大悟,整个缅甸的战局已经惨败到无法收拾的局面,所有在缅甸的华军,可以说是退路已断。本来他还有一个最后绝处逢生的机会,就是将所有的部队,以最快速度,撤向缅北重镇密支那与八莫(bhamo),还可以在此区设法据险设防,保住华军在缅北的最后据点,以掩护云南的安全,及驼峰航线的终点。但是,此时史迪威的信心已经完全的崩溃,他只想退向印度以保全性命了。但是华军向印度退却而不回中国,这是个重大的战略与外交决定,史迪威却连向蒋介石通知一声的打算都没有。此时在曼德勒集结的华军主力部队,根本就陷入混乱的状态,既不能集中全力反攻腊戍,又不能果断地退向密支那,造成了一部分部队向西退入印度、一部分部队向北走到野人山,有的向印度雷多走、有的设法翻山越岭回到中国。

    而在东线追击日军的二百师,也在八莫附近受到日军的围攻,被迫回转云南,师长戴安澜战死殉国。当盟军在缅甸出现溃败之时,缅甸人民与游击队蜂拥而出,到处趁火打劫、进行破坏,整个缅甸陷入一幅被战火蹂躏的悲惨景象。华军当然是四面受敌,一路且战且走。日军乘胜追击,由缅甸进入云南,攻占腾冲等地,直到怒江(萨尔温江上游)岸边,从此日军盘踞这些地形险要的地区,切断了美国对中国援助的通路。

    最为不可思议的是史迪威,竟然在西退行军的半途,擅自个别地离开部队主力,连一个电报也没有告知蒋介石,自己带着身边极其少数的随从人员,以三个星期的时间,单独穿越罕见人迹热带丛林,与极其恶劣不可测的大自然环境搏斗,然后奇迹式进入印度的雷多(ledo)。他以五十九岁的高龄,作出这样的“冒险”,可见其个人的毅力与固执。(4我们可以推测史迪威这个明显违背军法的个人冒险行动,不但是想缩小被追击的目标、利于保命,也是有计划地为挽回自己前途的赌博行为。)

    史迪威一向最擅长利用美国的新闻媒体为其造势,所以一旦这个单独穿越缅北热带原始丛林之举能够成功,以他对记者的关系与了解(即抢新闻远胜过报道完整实况),这个超级头条新闻必然会掩盖他在指挥滇缅作战上所犯的大错。军方很难去惩处一个美国报章杂志所歌颂的英雄人物(这趟丛林冒险使得他的体重下降了二十磅)。蒋介石还是经过其它的管道,最后才辗转知道中国远征军与史迪威的下落。在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竟然把史迪威的这种战场惨败、主帅甩掉大军,独自逃命的行为,当成“作战传奇”的英雄来报道,竟然“忘了”他是缅甸华军的最高统帅,不但因为战略决断严重错误,导致了作战空前的惨败,遗弃十万华军于缅甸的杀戮战场(简单说,就是一个指挥失误与丢掉大军的统帅),也拒绝与中国战区的统帅蒋介石报告部队的撤军决定与行踪,这种行径,像极了表演个人历险传奇的探险者,而非十万大军的指挥官。军人讲究的是绝对服从,因为一个大军统帅的任何判断与决定,都事关所有部下的生死,以及整个战局的演变!(假如史迪威是个步兵连长,率领残兵退到印度,应可以得到奖章,但是作为不顾大军安危的统帅,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许可,就任意让所属部队自生自灭的一连串行为,应该受到军法审判。)

    而在事后,由于中国急需美国援助(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又与史迪威的私交非常的深厚),所以蒋介石不愿与美国发生重大的争论,以出乎意料与极其宽厚的态度对待史迪威,蒋没有检讨史迪威在缅甸作战指挥严重失误的责任,更没有追究他单独离弃军队于不顾的私逃行为。这是蒋介石为日后“史迪威事件”的历史悲剧,所种下大错的祸根。因为至少这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要求盟国撤换史迪威的职务。从此之后,史迪威留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就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一连串的危机根源之所在。史迪威一行毫无愧色地从印度回到重庆之后,受到美国新闻媒体的热烈歌颂,竟然成为了英雄。而史迪威见到蒋介石,完全不谈自己指挥的致命失误,反而先列出一大张的华军将领的名单,要求“从严惩处”。他并且提出个人反攻缅甸的作战计划。从此,史迪威一心一意要做的两件事情,其一就是要在缅甸击败日军,以扳回他失败的颜面。其二就是设法从蒋介石手上,夺到中国战区军队的指挥权,以好好地修理他看不顺眼的中国军官。

    日军在缅甸以侧翼突破,远程深入切断华军补给线,造成华军整个战线的崩溃,而大获全胜。原先史迪威所预定的决战地点,根本没有重大的战斗,就因为华军后方补给线被截断而出现溃败。假如华军不是为了抢救在仁安羌的英军,而调空了后方的战略预备队,或是抢救英军之后,所有军队立刻回防,那么缅甸战局还不至于这样快速的恶化到难以挽救的地步。更不能让人了解的是,史迪威根本没有觉察到日军突破雷列姆之后,就已经可以由东线河谷突进,而威胁到华军的战略据点腊戍的安危,他竟然只派没有快速机动能力的二百师尾随追击,而将华军主力部队屯聚在曼德勒等待“会战”,也没有全力增援后方的腊戍防务,结果造成华军无法挽回的惨败。华军出征缅甸的三个军的部队,都是当时中国装备与兵员最佳的战略机动部队,在缅甸遭到这样不明不白的损失,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值得与令人可惜,入缅的华军总数达到十万人,能够归国与进入印度的,只剩八万多人,重装备尽失,大多数的华军是死于疾病、饥饿、迷路,而非战死。从此中国战区的战略预备队不足,就成为中国难以在迎击日军攻势时,展开有力的反击作战。中国在缅甸的惨败,不但对于中国的人心士气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同时也让日军打到云南的西南部,攻下龙陵、腾冲,威胁到中国大后方云南的安危,这时中国援军及时赶到,进行猛烈的反击,拆毁了怒江上所有的交通桥梁,这才阻挡住日军的攻势。日军隔着怒江与中国部队对峙,霎时之间,云南从大后方的基地,成为西南方的前线,严重影响到盟国对于中国的补给支持。这时盟国只能利用飞航极其困难的驼峰航线,带给中国杯水车薪的援助,因此中国严重缺乏作战资源的问题,更是犹如雪上加霜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中国的民族主义能够支撑下去,换成其它的国家,早就向日本人谈判投降了。

    平心而论,在南缅甸作战的失败,就整个战略的观点而言,应属必然的。因为英国在东印度洋的陆海空三军军力布局,都无力招架日军的攻势,中国派兵支持,也只是能作有限度的协助而已,无法改变日军军力、士气上的绝对优势。但是战局会败成这个样子的难看,以及造成中国部队如此重大的损失,的确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缅甸作战的失败,首先是指挥系统的混乱,英军与华军之间的缺乏合作与联系,史迪威与华军部队长之间,严重地缺乏了解、互信与尊重,都是造成作战失败的基本因素。华军指挥官史迪威个人的战略布局的缺失与指挥才能的低劣,的确是令人感到无法接受。首先他要兵力有限的华军,在缅甸面临日军攻击的最后时刻,又没有空军的掩护之下,仓促的行军千里深入南缅甸布防,就是一个基本的错误。事实上,以当时日军的战力而言,其在缅甸的四个师团兵力,足可以击败中国十个军的部队。而华军只有三个军布防,因此最多只能在缅甸的北部,据险防守反击,引诱日军长途深入,也许还可能有类似长沙大捷的机会。

    缅甸中部作战的关键,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华军二百师攻克棠吉,这时日军正在不顾一切的远程奔袭腊戍,整个后方近乎完全不设防。假如这时候史迪威能够把华军主力分成两支,第五军的一部支持二百师沿河谷追击日军,另外将六六军的新三八师、新二八师以及第五军的二二师等部队,以最快速度调回腊戍,同时设法要求蒋介石动用一切的可能,派遣空军与陆军支持,以围歼日军于萨尔温江河谷,那么滇缅作战可能是日军在腊戍的惨败。

    在中日战争中,滇缅作战可以说是打得最“乌龙”,牺牲也最不值得的作战。几万最为精锐的中华子弟兵,就在无能、更无耻的将军。史迪威的瞎指挥之下,不明不白地成为孤军,更有上万华军为此在异域断送了生命。中国战区失去了最精锐的战略预备队与其重装备,使得抗战后期的作战更难有效抵抗日军的攻势了。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给读者的话:

    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第六十九章 心灵的接近

    看见崔大鹏和李孝廉向自己这边走了过来,这些伤员全都尝试站起来。李孝廉看见了急忙赶出来几步跑上前去。“大家坐着,不用起来!”。崔大鹏也跟着李孝廉附和着说:“大家别起来,都好好的休息。”。

    听见崔大鹏和李孝廉这么说,战士们才没有尝试着站起来。有些战士看着李孝廉和崔大鹏,那眼神,就像是自己在外边被别人欺负了,回到家了看见了自己的母亲一样。有的战士甚至低声的啜泣起来。

    崔大鹏和李孝廉挨个将自己手里的精细吃食分发到这些伤员的手里,这些伤员流着泪吃着。王明磊一条腿被炸飞了,现在嘴唇很苍白,李孝廉坐在他的身边,静静地看着王明磊吃着自己分给他的食物。

    “明磊,多吃点!”,李孝廉微笑着对王明磊说道。王明磊看着李孝廉,眼角的泪不尽的滑落了下来。“这孩子,怎么还哭了呢?”,李孝廉说着,亲自用手帮助王明磊拭去了眼角的泪水。“别哭了,大老爷们怎么跟个女人似得!”,李孝廉说完又将自己后里的一个饼状的东西递到了王明磊的手里。

    实在不忍心看着王明磊哭泣,李孝廉便站起身来走到另一个战士的身边坐下。这个战士看见李孝廉过来了,扭了扭自己的身子,半侧着身子对着李孝廉。李孝廉的心里一警,对这个战士说,怎么回事,转过来。

    “连长,没什么的!”,这个小战士微笑着,好一个阳光男孩。“什么没有什么。转过来!”。,李孝廉大声地喊着。战士拗不过李孝廉,只得转过来。可是战士转过来之后,李孝廉才发现战士胳膊上的一块肉已经涨了脓水。

    看着战士的样子,李孝廉觉得自己的心里一痛。便放下了自己手里的吃食,将战士的胳膊拉了过来。小战士怯生生的看着李孝廉,不知道李孝廉要干什么。

    李孝廉一手捏着战士的胳膊,问道:“忍一忍好吗?你的伤口已经这个样子了,再不处理这个胳膊会坏掉的!”。小战士不知道李孝廉要干什么,却是答道:“恩!”。听见小战士答应了,李孝廉从腰里摸出了一把刀,然后从自己的兜子里掏出了一块布,对小战士说:“将它咬在嘴里!”,小战士顺从的接过了布,咬在了嘴里。

    “我开始了!”,李孝廉说着,向小战士投去了坚毅的目光。小战士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可是脸上的汗已经流出来了。小战士牙关咬得紧紧的,眼睛之中也尽是坚毅。

    “忍一忍!”,李孝廉说着,已经将小刀搭到了小战士的胳膊上。“你家是哪里的?”,李孝廉突然抬起头来问了小战士一个不找边际的问题。小战士一愣神儿:“呜!”,小战士闷哼了一声,李孝廉已经用刀将小战士涨了脓的地方划开了。脓水流了出来,李孝廉用自己兜里的一块布为小战士擦拭。

    过了一会儿,还有一些脓水没有留出来,李孝廉在周围战士的注视下用嘴将那些脓水一点的一点的吸了出来。吸完了脓水之后,李孝廉用水帮助小战士清洗了一下,给小战士包扎结束之后,李孝廉擦了擦头上的汗珠,拿起一个饼状的吃食,想给小战士递过去。

    可是在这个时候小战士竟然“砰!”的一声跪倒在了李孝廉的面前。“连长,我从小就是孤儿。以后我这条命就是你的!”,小站师大声喊着,竟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看着小战士这个样子,周围的很多战士也猛然跪了下来:“连长,=以后我们的命也是你的!”,这些战士大声的喊。李孝廉顿时间慌了,可是很快就又缓过了神来。“都他妈的给我站起来,这是干什么呢!”,李孝廉佯装生气,大声喊骂着,可是这些战士就是跪倒在地上不愿意站起来,不论李孝廉怎么骂他们他们都不起来。

    “你们连长人真好!你们能有一个这样的连长真幸福!”,在荣誉一连的旁边,其他连的战士瞅着李孝廉,对萧祥源说着如上的话。萧祥源笑着看着远处的李孝廉。在远处,李孝廉正在和战士们坐在一起边交谈边吃饭。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在第五军的猛烈轰击之下,敌人的阵地收缩了很大的一块。昆仑关的守敌人员伤亡很大,渐渐不支。不断有紧急的情况被送进南宁总部的今村均的指挥部内部。

    今村均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大喊着,狠狠地一巴掌抽在自己身边的一个日本军官的身上:“八格牙路!你们这一群猪!”。被打得战士捂着自己的脸,“海!”了一声,将自己的腰弯着,不敢正视今村均。

    “八格牙路!马上命令21旅团中村正雄带领第四十二连队增援昆仑关!一定要把昆仑关拿下来!要快,要狠!”,今村均大声地喊着,牙关紧咬在一起,脸上的青筋暴起。

    “嗨!”,被打的日本军官迅速的退了出去。今村均看着墙上挂着的军事地图。眼睛之中的怒火越来越盛,猛地,今村均窜到了军事地图之前,狠狠地将军事地图撕下来,一边用手撕一边大声叫骂着。“八格牙路!”的声音不断地从指挥部传出来。

    肩负着伟大光荣使命的第21旅团中村正雄正带领着第四十二连队的士兵前往昆仑关,一路上这些士兵在车上唱着军歌,好不逍遥。一路上唱着高歌。

    唱着高歌的第21旅团第四十二连队很快就赶到了五塘附近。日本士兵浑然不觉,依然在高歌猛进。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到了埋伏圈之中。

    邱清泉的新编222师已经在五汤埋伏了很久了。在第四十二连队进入到了包围圈之后,周围的炮声和枪声已经轰轰开始攻击了。突然的攻击使得日本士兵顿时乱了手脚。驱车的日本士兵马上开始加速前进,却不料前面早有雷区在等候他们。顿时间汽车人仰马翻。

    这边已经轰轰烈烈的打了起来。而在另一边,11日奉今村均命令增援昆仑关的台湾混成旅团林义雄大佐第一联队、渡边信吉大佐的第二联队在邕钦路上被175师各部阻击。前方道路已经被175师完全封死。不能及时赶赴昆仑关。

    其渡边联队在陆屋遭遇第524团(团长巢威)阻截,激战三日不能通过,渡边大佐被击毙,残敌逃回钦县。敌人在我军这里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可是仍旧有一部分敌人的残部逃回了南宁。

    20日,今村又命令奔袭龙州、镇南关的第9旅团分出第三大队伊藤部队乘坐105辆汽车返回驰昆仑关。

    援军拼命地赶来,昆仑关主阵地的战斗也没有任何的停歇。戴安澜部队团团的将昆仑关围了起来,进行了又一轮的炮击,在这轮的炮击的掩护之下,几只小分队已经偷偷地潜到了昆仑关的主阵地边缘。

    在距离这里不远处的地方,吴啸亚率领着荣誉一团也突破了敌军的封锁,还有不到500米的距离就能够到达这里,听着远处的响起的炮声,战士们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与此同时师长郑洞国所率领的荣誉一师的其他部分也在以飞快的的速度向这边靠拢过来。200师和荣誉一师很快就能够汇合在一起。到了那时候,石破天惊鬼子泣,满山霞光胜利来。

    新书,求推荐收藏!
………………………………

作品相关(九)美英出卖中国

    此为作品相关,与正文的内容无关,分享出来,希望大家喜欢。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美抗日同盟的正式形成。中国政府在中美外交中一时间占据了主动地位。它抓住战争初期盟军节节败退,而中国抗战一花独放的有利时机,不仅要求美国提供战时“租借”援助,而且还以可能会退出战争的暗示相威胁,促使美国按照中国的条件,无偿地提供5亿美元财政贷款。

    国民政府在以前4年的百般努力中,所得之有偿贷款5次累计不过1。7亿美元,而这次理直气壮的索取,一下子就赢得了5亿“赠款”。对蒋介石来说,他得到的不只是一笔巨款,而是一次对美外交的重大胜利。

    在国民政府看来,如果说5亿美元贷款是场外交胜利的话,那么1943年1月11日签订的《中美平等新约》则可以说是全民族的自由解放了,此举给国民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安慰。

    蒋介石为此在《告国民书》中不无夸耀地宣布:“我国百年来所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至此可根本解除,国父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遗嘱完全实现。”新约订立之日因此也成为以后中国的司法节。随后,中国又在1943年10月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与美、苏、英一起发表《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从而跻身于世界四强之列,这一不那么真实的形象在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首脑开罗会议上达到了顶点。

    但不论是5亿美元的取得,还是治外法权的废除,有关决定和谈判的整个过程都表明,在这种华丽的外交胜利的背后,中国的实际地位是多么脆弱,国民政府的成功也并不那么辉煌。5亿美元不过是美国为维持中国战场,减少自己牺牲而支付的代价;对国民政府来说,则是利用形势迫使美国人比日本人开出更高的代价来购买中国战场。

    治外法权的废除反映了同样的现实。当时一位美国记者敏锐地指出,这一行动“并不是(西方)承认中国固有平等权利的结果”,不过是美国等国想利用这一行动所具有的巨大宣传价值,鼓励缺乏斗志的国民党士气。2这一行动并不象蒋介石所夸耀的那样,完全实现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嘱。

    美国等国不得不放弃的只是臭名昭著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而不是中国人民所期望废除的全部不平等条约。不论是提供财政援助,还是放弃在华治外法权,美国都曾煞费苦心试图为自己保留最大的灵活性。它想使援助附有条件,并把废除行动对自己利益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

    从美国决策过程来看,对华援助政策的主动权开始从财政部转到国务院和陆军部。当财政部从经济角度怀疑5亿美元援助的有效性时,后两者则从军事和政治上考虑,强调援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太平洋战争前对援华一向持谨慎态度的赫尔这时却对罗斯福讲:“中国人对侵略者已经作出并正在作出的出色抵抗,以及他们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全力支持它。”但欧洲第一战略以及中国对外陆上通路的断绝,决定了美国的援助只能限于帐面上的财政和心理支持。

    从表面上看,这一时期中美战时同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与和谐,但双方因战略目标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与矛盾此时已经显露出来了。贷款和废约谈判充满了讨价还价,缺少同盟关系中应有的信任和理解。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和美军中印缅战场司令约瑟夫・史迪威(j。stilwell)对“租借”物资的控制以及由此引起的与蒋介石的勾心斗角,更是反法西斯同盟中所少见。

    在发动和利用一切力量打败轴心国的反法西斯同盟的旗帜下,中美两国都不认为对方尽力而为了。这种不信任感在随后年代中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日见加深,终于在1944年酿成危及中美同盟自身存在的危机。

    943年底的开罗会议代表了中美同盟发展的最高阶段。双方都视之为中美外交的一次巨大成功。但随着盟国南北夹攻缅甸作战计划的取消,这一成功就象海市蜃楼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暴露出来的却是中美同盟外交中不正常的一面:讨价还价,互相猜忌,争吵不休,讹诈威吓以及因此产生出来的一系列信任危机。

    这场全面危机的中心议题有两个:财政上的10亿美元贷款、美军在华费用支出以及与此相关的中美货币的汇率问题;军事上缅北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的行动和史迪威指挥权之争。在1944年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中美外交就是在无数次谈判和争吵中进行和发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