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翰从迪士尼公司原先的老熟人那里得到了一个令人非常气馁的消息:虽然卡曾伯格希望跳出迪士尼公司摄制组这个圈子另找一家公司为迪士尼公司制作动画片,但迪士尼公司摄制组还是希望使用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案。出现如此大的分歧,这在迪士尼公司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营中还没有过。

    卡曾伯格还是非常希望能突破这种传统,他要与其他公司合作。皮克斯公司有约翰・拉塞特,他在动画制作艺术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皮克斯公司知道如何利用电脑制作出动画片,这就意味着他们制作动画片所用的资金要比迪士尼公司传统的动画制作方式所用的资金要少得多,因为传统的制作方式制作一部动画电影要数百人参加制作工作。对于卡曾伯格来说,皮克斯公司所采用的制作方案是值得尝试的。

    由于卡曾伯格是支持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制作方案的,因此后来的情况是,对于皮克斯公司来说,卡曾伯格好像成了次要人物,似乎坚持传统拍摄方式的彼得・施奈德很受皮克斯公司关注。

    在皮克斯公司里,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为迪士尼公司制作一部动画长片的希望已经相当渺小了。最后,皮克斯公司的管理层决定把希望寄托在对这件事的主动掌控上――他们开始与其他公司的摄制组联系,这样就会使迪士尼公司感到焦虑不安,如果可能的话,迪士尼公司会主动和皮克斯公司联系的。皮克斯公司的人员认为,只要其他摄制组的主管能够愿意在商业人士喜欢交往的地方与他们共进午餐,迪士尼公司的人员就会感到紧张,这样的话,这种策略就起到作用了。

    果然,杰弗里・卡曾伯格放出话来要会见一下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如约而至,陪同他前来的还有埃德・卡特穆尔和另外两个人。他们被领进了会议室,在会议室里有一张很长的会议桌。史蒂夫非常明白当时的情形:如果他坐在这张桌子的一个边上,那么杰弗里就会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也就是会议桌的头上,这样就座的话,史蒂夫和其他人都会处在一种从属者的位置上。

    史蒂夫却不愿这样,因为他不想当一位从属者,最后,他坐在了会议臬的另一头,这样两家公司的人员分别落座,这也表明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

    杰弗里进来以后就向他们宣称,假如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想要为迪士尼公司制作动画片,那么所有的制作步骤及程序应该与迪士尼公司协商,而不能对别的公司说。皮克斯公司的这几名人员听到杰弗里说这些时一定在内心里感到窃喜,因为皮克斯公司的策略成功了,它已在杰弗里・卡曾伯格的身上套上了牢牢的锁链。

    这种谈判方式是史蒂夫・乔布斯一贯的风格,就好像他处在一种强有力的谈判地位一样。即使在情况对他不利时,史蒂夫也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谈判方式。卡曾伯格当然不知道史蒂夫在谈判时是如何的“脆弱”――他已经无法承担他那两家公司的资金运转了,皮克斯公司和next公司已经“黔驴技穷”,没有任何可以获取赢利的“招数”。总的来说,这两家公司已经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公司的长期运转了,然而,史蒂夫非常明白,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在杰弗里・卡曾伯格面前表现得更加镇定、更加勇敢,要给杰弗里一个印象,那就是他们是处在同样的谈判地位上的。

    史蒂夫坚持迪士尼公司只能对皮克斯公司制作的作品投资,他们之间的协议不涉及皮克斯公司对外出售任何技术的权利。“杰弗里的一言一行就好像迪士尼公司是协议的关键一方,而皮克斯公司只是一个‘小不点’。”皮克斯公司的一位前主管帕姆・克尔温如是说。杰弗里告诉史蒂夫,所有的动画片销售收人都归迪士尼公司掌管,皮克斯公司不得参与其中,可以看出,杰弗里所指的并不是一部动画片,他还暗指其他合作项目。

    现在杰弗里已经把史蒂夫拖到了谈判的“主战场”,他们开始商谈动画作品的预算资金以及所获赢利如何分成。皮克斯公司可以得到纯利润的12。5%,杰弗里说。当然,史蒂夫和埃德・卡特穆尔不一定知道赢利分成的合理比例,这是好莱坞电影界内部掌握的东西,是在任何书本上都找不到的。只有公司的顶层管理人员和他们的律师才熟悉这方面的情况,他们知道12。5%是不是一个很恰当的分成比例。

    史蒂夫一定也紧张得屏住呼吸了。对史蒂夫来说,迪士尼公司对他们动画作品的投资金额是最关键的,其关键的程度甚至决定了皮克斯公司的“生死存亡”。史蒂夫、埃德和约翰反反复复地把这个比例研究了好几遍,但却不容易得出结论。

    更糟糕的是,对于皮克斯公司的这群动画制作初学者来说,一些电影制作方面的问题他们还完全不懂。比如,在音乐创作、改编为管弦乐和音乐录制上要投人多少资金?对于邀请著名演员录制他们的声音,需要给付他们多少报酬?履约保证金又需要多少?

    有一种说法是,杰弗里迫使史蒂夫先提出迪士尼公司的投资金额,但杰弗里后来又说迪士尼公司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投资数额。于是,杰弗里又劝诱史蒂夫接受了一个更小的数额。而史蒂夫提出的投资数额远远低于迪士尼公司动画摄制组以前的动画制作成本。

    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还算可信,但据帕姆・克尔温说,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迪士尼公司知道皮克斯公司的那帮家伙是不知道对动画长片要投资多少的,她说:“我们通过反复衡量,计算出了和迪士尼公司合作的成本,这是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而达成的一项预算金额,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对史蒂夫来说,与迪士尼公司合作最重要的就是迪士尼公司将会承担动画作品制作的所有开支。如果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在预算资金之内,那么史蒂夫就不会“自掏腰包”了。如果动画制作成本超过了预算金额,那么史蒂夫就得马上从自己的账户上支付至少300万美元。也就是说,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史蒂夫必须随时准备支付自己的300万美元,因此,他也得一直关注着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不能有半点马虎。

    但说这些都为时过早了。在与卡曾伯格会见后,史蒂夫与电影动画制作史上最出色的公司签订了3部动画电影的制作协议,这份协议拯救了他和他的公司,这份协议也使史蒂夫实现了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功。

    现在史蒂夫就等着迪士尼公司的相关人员制订出详细的合作协议,然后打电话给他,和他商讨具体的合作事宣了。

    其实,两公司在各自部门主管层探讨合作意向的时侯,就已经在其他的合作领域忙开了,而这些合作领域也已硕果累累。

    早在阿尔韦伤感地离开之前,他和迪士尼公司的列姆・戴维斯就已经提出由两家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一个项目软件,这个软件也最终被开发了出来,称为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puteranimationproductionsystem,简称caps)。

    据参与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研发的一位软件工程师迪伦・科勒介绍说,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的开发项目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动画制作人员是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他们的动画是用电脑制作的,而不是用手工制作的。“他们害怕一旦这件事情被传出去,迪士尼公司的形象就会被玷污。每个参与这个项目开发的人员都必须签订―份不准泄露该秘密的协议书,”科勒说,“我甚至对我的家人都没有讲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的开发项目。我们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完成了《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rescuersdownunder)的制作工作。之后,我们还是信守保密协定,因此,我们都不能和别人一起庆祝这部动画片的制作成功。《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在各大影院放映后,我们也不能对任何人讲:‘这部动画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用电脑数字制作的动画片,不论是电影画面的渐显还是渐隐都是用电脑制作的。”

    但迪士尼公司的这个秘密到底也没有守住,在动画片《美女与野兽》(beawyandthebeast)放映后,人们都渐渐地知道了这个秘密。因为在这部动画片中有一个跳舞场景,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场景必须用电脑才能制作出来。在人们都知道的情况下,“杰弗里・卡曾伯格就向新闻界吹嘘说,事实上,动画电影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到电脑”,就这样,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的开发人员可以自由谈论他们的作品了。在那个时代,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迪土尼公司的二维动画长片的制作,这其中包括《美女与野兽》、《阿拉丁》(aladdin)、《狮子王》(thelionking)、《风中奇缘》(pocahontas)。

    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的早期合作在伯班克市(迪士尼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市民心中已经树立起了信心。正如埃德・卡特穆尔所说的那样,皮克斯公司“能够很好地按时完成动画电影作品,预算也相当合理,带给迪士尼公司的利润比他们预期的还多”,这样的结果是,“迪士尼公司感到与皮克斯公司的合作收获颇丰”。

    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的合作项目获得了很好的收益,皮克斯公司不但与卡曾伯格建立了重要的关系,还获得了更加重要的收益: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也获得了1992年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技术奖。同时,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消息是,阿尔韦・雷・史密斯,这位怀着伤感离开史蒂夫・乔布斯公司的动画天才,也获得了1992年的一个奥斯卡奖项。

    在第二年,皮克斯公司又获得了一个惊喜:奥斯卡的又一个奖项颁给了他们,这一次是颁给皮克斯公司的renderman软件。这也是皮克斯公司唯一推向市场的软件产品,在那些年renderman一直源源不断地带给皮克斯公司很高的利润,即使在今天,renderman也是电影界应用最广泛的渲染软件。renderman不但用在动画电影制作上,还应用于电脑制作的真人动画电影的视效上。(实际上,到2004年为止,在最近获得奥斯卡最佳视效奖提名的39部动画片中,有35部应用了renderman渲染软件。)

    1991年3月18日,史蒂夫结束了他的“光棍”生涯。

    有很多人认为,他们会被邀请参加史蒂夫的婚礼,但史蒂夫的婚礼显然不及他们这些人想象得那样盛大。史蒂夫和劳伦娜几乎没有邀请任何人。可能是因为史蒂夫感到了经济状况的恶化,所以即使他面临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一史蒂夫和劳伦娜都是第一次结婚,史蒂夫也不愿意花钱邀请那些在美国《人物》(people)杂志上露过脸的一大批风云人物。

    或者可能因为史蒂夫对这方面要求太低,又过于懒散,所以才这样行事的。也可能这是劳伦娜的主意,因为毕竟不是每个年轻女性都梦想着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的。

    史蒂夫与劳伦娜的婚礼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nationalpark)里举行。参加婚礼的一小组人并不是乘飞机过去的,而是乘坐一辆豪华的私人聚会用的公共汽车,这辆车是史蒂夫从硅谷租借的。劳伦娜的父母坐在一起,他们一直在和史蒂夫的家人套着近乎――史蒂夫把他的亲生母亲乔安妮・辛普森和她的妹妹、小说家莫娜也请来了,吏蒂夫也非常想念他的养父母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史蒂夫感觉欠了他们很多。

    他们的婚礼举行得不能再简单,也不能再简朴了。多年来,史蒂夫一直信仰佛教,因此,他的婚礼也有一点佛教的风格。当客人和簇拥着新娘的一群人步入屋内的时候,屋子里还点着香,婚礼由佛教僧人,也是史蒂夫多年的老师干野考宾主持。参加婚礼的人员并没有听到婚礼的钟声,但却听到了佛寺特有的锣声,在这阵阵锣声中,36岁的史蒂夫娶了27岁的劳伦娜。

    自从他们两人结婚后,在所有的场合,史蒂夫和劳伦娜都表现出一种婚姻的幸福感。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里德,出生在1991年9月22日,也就是说是在他们结婚后6个月的时候。当劳伦娜告诉史蒂夫她怀孕的消息时,史蒂夫吃惊得直起腰来,和当年得知克里斯・安怀孕的消息一样。劳伦娜很自然地希望能够尽早和史蒂夫结婚,但史蒂夫却拒绝了。这和史蒂夫对待克里斯・安一样,只不过现在这个女人变成了劳伦娜。

    但克里斯・安和劳伦娜的结果却不一样。史蒂夫这位美国最著名的“单身汉”一直拒绝改变他的单身生活,但这种拒绝并没有坚持多久。在结婚后,劳伦娜又重新回到了学校读书,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而史蒂夫也没有从杰弗里・卡曾伯格那里听到有关他们合作取得进展的消息,他不得不回到公司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希望能从资金困境中走出来。这个时候对于史蒂夫来说也是水深火热了,因为商业新闻界已经开始准备报道史蒂夫的“败绩”了。

    最后,迪士尼公司开始对史蒂夫说,他们两家公司的合作谈判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了。史蒂夫还是继续在寻找一位娱乐业方面的律师给他提供签订合同方面的建议。

    事情的发展表明,迪士尼公司一直都非常重视与皮克斯公司的合作协议,也一直在忙着这方面的事情。在迪士尼公司,一方面协议制订部门要起草协议条款;另一方面迪士尼公司的部门主管还要对协议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因为在迪士尼公司这份协议的签订代表着他们的一个重大创举――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其他公司为他们制作动画作品,所以他们在协议的操作上必须严格而谨慎。对史蒂夫、埃德和约翰来说,如果迪士尼公司能够认真对待他们之间的协议,并积极促成协议的签订,那么他们就没有必要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了。

    现在既然协议有了进展了,史蒂夫也感觉轻松了不少,他可以悠闲地飞到伯班克,与杰弗里・卡曾伯格坐在一起讨论一下协议的详细条款了。史蒂夫乘坐的是包机?当然不是,他还不至于“愚蠢”到在这个时候还花费公司的巨额资金。当然,这时候的史蒂夫也想游玩了,他通常要乘小型飞机到美国西南部,但和普通旅行者一样,他不乱花一分钱。帕姆・克尔温说,皮克斯公司的人员经常从奥克兰市乘小型飞机到西南部的伯班克旅行,所以他们就给这架飞机起了个绰号,叫做“西南公交”。

    在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最后协议中规定,迪士尼公司除了对动画作品的制作投资外,还要对营销和发行进行投资。皮克斯公司负责动画作品的创作,这包括创作剧中的角色、角色的外形设计、电影剧本、电影对白以及为剧中人物配音等方面。迪士尼公司当然保留对皮克斯公司的制作提出不同建议的权利,但皮克斯公司却对此并不很在意。迪士尼公司作为有着70多年动画制作传统的大型公司还会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找皮克斯公司的麻烦吗?

    卡曾伯格在迪士尼公司的会议上把协议的各项条款都公布了出来,当然另外还有两条新条款他在会议上没有提出。其中一条是约翰・拉塞特将必须签订―份长期的合同,根据合同规定,他要一直待在动画制作组里,直到制作完成合同规定的3部动画片为止。在这一点上,卡曾伯格的态度是坚定的。自从《锡铁小兵》获得奥斯卡奖项后,他就一直劝诱约翰能够回到迪士尼公司。卡曾伯格还向约翰承诺,他完全有创作自己的动画作品的自由。约翰的回答则是,在迪士尼公司他只能创作动画电影,但在皮克斯公司他可以创造动画电影的历史。如果卡曾伯格不能说服约翰到迪士尼工作,那么这份协议至少可以让约翰贡献出他的动画创作天赋。所以对迪士尼公司来说,在这份协议中,约翰的承诺是至关重要的:他必须要保证履行合同的条款,否则的话,这份协议就等于取消了。

    约翰最终同意了。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得到别人的挽留是一大幸事,而如果他能得到众多人的“争抢”则更是一大幸事。

    第二个新条款是,迪士尼公司将获得销售和动画电影有关的产品的权利,并且销售收入归迪士尼公司所有,这些产品有玩具、体育用品、与快餐放在一起销售的小物品等等所有的和动画电影有关的产品。后来,当史蒂夫意识到这―新条款意味着有多少利润可赚时,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让皮克斯公司在以后的电影动画制作中也挤进了小商品销售的行列之中。

    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电影制作由约翰・拉塞特担任导演和首席编剧,由拉尔夫・古根海姆(他是原先的纽约长岛计算机图画设计组的成员之一)担任电影制片人。就这样,皮克斯公司开始了看起来既让人生畏又很新鲜的动画制作过程,他们制作的是一部动画长片,名字叫《玩具总动员》。约翰以前总是喜欢绘制“兄弟图片”,他的动画制作经验加上他的创作才能使他有了灵感,他打算以一位少年收集的两个玩具为创作基本素材,这两个玩具总是争个不停,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外部的敌人闯了进来,它们终于联合起来抵抗外敌了。可以说《玩具总动员》是那种典型的“兄弟动画电影”,当然,以前的这种动画电影没有把玩具当做剧中的英雄。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忙碌工作,皮克斯公司在动画电影的情节创作上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约翰感到应该向迪士尼公司交代一下情况了。于是,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把用铅笔勾画的草图收集了一下,然后把这些图片制作成录像带。约翰带着录像带就到了伯班克,然后马上把录像带交给了杰弗里・卡曾伯格。约翰根据录像带上的内容给卡曾伯格做了个现场解说,另外他还给卡曾伯格放了片中人物的对话录音。(在这种场合,拉塞特特别善于抓住现场观众的情感,有人甚至说如果拉塞特当演员也一定会取得成功。)在约翰离开后,卡曾伯格告诉另外―位迪士尼公司的主管:“这部动画片的宣传真是太精彩了,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过了一会,卡曾伯格又找到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并告诉他们他认为在故事情节上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修改。

    从构思这部动画片的情节开始,约翰和他的同事们就花费了一整年的美好时光创作剧本。约翰又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洛杉矶参加了一个速成课程培训,主要学习电影剧本作家的基本功夫――创作技艺。这就好像在电影《改编剧本》(adaptation)中那种拙劣地模仿一样,约翰也想着能够尽快学会创作技艺。虽然有一些人嘲笑那个时候的动画片都是遵循固定的创作模式,但拉塞特创作的作品却没有受到这样的批评。

    约翰为这部动画电影创作了两个主角,一位是宇航员“巴斯光年”(buzzlightyear),还有一位是名叫“伍迪”(woody)的牛仔警长。约翰召集动画制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协作,要求他们制作一段30秒钟的动画电影展示片,约翰想借助这一段展示片向观众表明他们这部即将制作完成的动画片是栩栩如生、非常精彩的。迪士尼公司所有的高级主管都知道三维电脑动画是什么样子的,但在以前他们没有一个人看过动画电影制作完工之前的电影胶片,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公司的名称印在电影胶片上。彼得・施奈德,这位曾经想方设法把这部动画的制作纳入他的控制之下的传统动画电影制作精英,当他看到这段逼真的电脑动画电影展示片段时,也非常吃惊。在1993年1月中旬,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电影构思终于得到了杰弗里・卡曾伯格的赞许。

    然而皮克斯的其他员工一一那些没有参加动画电影制作的员工,包括软件开发人员,职能人员等等,所获得的待遇及收入就相当低了,这种情况发展的结果是,动画电影制作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从原先的少数一批人增长到100多人,这其中包括30名技术指导人员和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动画制作人员。

    电影剧作家在创作电影剧本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于资科卡片,也就是说他们要把每一个拍摄场景的情况都记录在一张小卡片上,然后把这些小卡片钉在小钉板上,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换小卡片排列各个电影场景的先后顺序了。动画电影制作者也通常会采取这样的办法,但他们用的是草图,而不是资料卡片。如果你能在20世纪90年代参观一下皮克斯公司,你会发现在公司的过道里到处都摆着未经准备的草图图案,这些草图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为的是制作好每一个动画场景:在这些草图上列出了动画故事情节创作者和动画设计人员的基本创作思路,这样有利于动画制作的顺利完成。

    当你站在皮克斯公司的过道内,看到这么多虽然粗糙但却细心准备的手绘“艺术作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