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你站在皮克斯公司的过道内,看到这么多虽然粗糙但却细心准备的手绘“艺术作品”时,你就可能想象到约翰・拉塞特和他的助手那忙忙碌碌的身影。作为动画电影的导演,约翰就是整个动画制怍工作的“领头羊”,他负责动画制作的全盘工作。在皮克斯公司里有一个很大的动画电影制作间,每一位动画设计人员在这里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设计空间。在整个动画电影制作期间,约翰一直在这个制作间里一丝不苟地辛勤工作着。动画制作人员勾画草图时要小心翼翼,约翰通过这种经过精心准备的草图就能分析动画电影的每个场景,然后他就可以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剧中人物的脚应该放在哪里,他用手握东西时是怎么握的,他是如何快速转身的,他的眼神集中在哪里,当他看见某一件东西时又是如何反应的等等。

    约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很早就察觉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动画设计人员,除了掌握绘画技术外,还要学会其他很多技能。在皮克斯公司里,他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动画设计人员要想着如何做一名演员,而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创作出在银幕上栩栩如生的动画人物,需要具有很强的表演能力,这也是制作动画电影所需的最重要的能力。后来,皮克斯公司就要求新雇用的动画设计人员、模型师和渲染师到“皮克斯大学”接受培训,培训课程持续几个星期,有时在培训过程中还插入一些即兴表演(im,provisationaltheatre)。

    当一个场景涉及对话时,动画设计人员在开始时要借助于皮克斯公司职员录制的“临时音轨”,而不需要表演场景:此后在制作过程中,动画配音人员要到位于洛杉矶的录音室里录制声音,在那里由拉塞特一句一句地指导着他们完成录制工作。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过程中,约翰对于让汤姆・汉克斯为伍迪配音感到非常放心,因为,据约翰说,汤姆有“感染观众,并能让观众如痴如醉”的能力。在汉克斯与约翰讨论动画电影制作的细节之前,拉塞特准备了一段30秒钟的动画短片,里面是关于伍迪的一段动画场景,他还从电影《福星与福将》(turner&hooch)中截取了汉克斯的一段电影录音,然后他把这段场景和录音配合起来发现非常完美。汉克斯在看了这段场景后,把头转向约翰大笑起来,接着他就问:“我们什么时侯开始制作?”

    “约翰对动画电影制作的每个方面都非常熟悉,”动画电影视效总监兼渲染师汤姆・波特说,“如果你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但你没有做好,他会看得很明白的,他会毫不犹豫地要你再做一次。”约翰虽然经常要求动画制作人员按照他的要求完成工作,但他们从未感觉受到了讽刺挖苦或打击,只是感到他们的工作更加富有挑战性。

    在一般情况下,拉塞特每天早晨到动画电影制作间后,都要急匆匆地和光效人员―起开一次会议。在会议上,拉塞特要浏览每一个制作完成的动画场景,或者说基本完成的场景。浏览完以后,他就拍板决定,然后就可以制作成动画电影了。可以说在这里,约翰这位导演也成了一位极富有热情的完美主义者。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在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如果改变剧中人物的光效,哪怕只是稍微改变一点,都会影响到整个动画场景的效果,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或者传达一个与众不同的信号。

    在这个新的电影世界里,人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制订出一套规则把演员们集合在一起,然后让他们出演各种角色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用电脑不断创造电影奇迹的世界,所有的这些创新与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并不需要魔术师般的人物到处挥舞他们的“魔棍”,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电脑的强大动力在支持着他们创造电影界的辉煌。电影导演如果不成为导演,他们很可能在众多领域会取得成功,但一旦他们成为了导演,他们就会成为像“梅林”1一样的人物,依靠简单的话语就可以塑造一个新的世界:

    一位曾经参与拉塞特召开的会议的人士目睹了这样一件事。在拉塞特与光效人员召开会议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雨滴打在会议室的玻璃窗上。部分参加会议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窗外,这时候约翰就对他们讲:“每一个小雨滴都是一面镜子,它们能够反射出外面世界的任何东西。让我们再多增加一些这样的小雨滴,那么观众就不会错过任何美妙的电影场景了!”

    拉塞特认为,一部动画电影应该像真人电影一样真实,观众观看后有一种真实感。这就要求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细节问题。当然,他们这些制作人员也下了很大的工夫,搜集的资料和采用的道具、模型都是相当多的,集合起来就好像数座“污浊不堪的图书馆”,也好像卧室里印满小孩脚印而且磨损严重的墙裙一样。

    要完成制作步骤就要用到储存在电脑里的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计算机数字指令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进步,甚至它的一些发展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舒尔时期,当然数字指令的发展出现了更迅速、更复杂的发展趋势。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动画电影技术指导比尔・里弗斯解释说:“我们的动画渲染器功能太强大了,这些渲染器在以前只有几行代码,而现在它们的代码可以达到10到12页。”(动画渲染器可以在电脑上对物体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另外还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的反光度是多少。)

    一旦一个动画场景得到约翰的最终批准,那么这个场景就可以在“渲染工场”里进行渲染加工了,加工场里有300多台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工作平台。通过这些工作平台,每个动画场景的复杂图像就可以一张一张地被渲染成含有一定像素的画面,这些画面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以变成动画电影了。在《玩具总动员》这部动画电影放映时,35毫米的电影胶片要以每秒24幅画面的速度在放映机里放映,图片数量大约是11。6万幅。每一幅画面的渲染过程要经过5个小时,这就说明为什么皮克斯公司的动画渲染工场需要那么多的电脑了。

    按理说皮克斯公司已经取得这么好的业绩,史蒂夫应该高兴才对,但在他的心中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他的next公司还一直处在“风雨飘摇”的状态之中。史蒂夫还想着如果他能把曾经在微软公司做出过突出业绩的,市场销售天才迈克・斯菜德“挖”过来的话,并且由斯菜德出任next公司的销售主管,或许还能让next公司的销售走出困境。后来,斯莱德进了next公司,员工的士气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而且电脑的销售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原先的4倍,但终究没有改变next公司电脑销售的颓废状况。

    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next公司的电脑销售量是原先的4倍也不能使next公司走出困境呢?但情况确实如此。在1992年,next公司只销售出去了20000台电脑。假如皮克斯公司能够销售出去这么多的电脑,那么它的职员早就打开香槟酒庆祝了。但对next公司来说,这点销售业绩实在少得太“可怜”了。而在当时,苹果电脑的销售量一直比next公司高很多。

    当然,史蒂夫不愿意再把他自己的钱投放到next公司了,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会危及他的将来的。

    到了1993年1月,next公司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报告的年度销售额是1。4亿美元。史蒂夫也信心大增起来,他给公司员工鼓劲说:“我们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了良好的销售状况,现在我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一半,并且现在还在增长。我们公司还会一直挤占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销售市场,这样的好戏还在后头呢。”但事实上,史蒂夫只是盲目乐观,实际的情况并不见得有多好。史蒂夫只是从他的盲目和自欺欺人的乐观个性出发判断next公司当前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从现实的市场销售角度判断的。然而,nexi公司的这点销售业绩却给佳能公司的人员很深的印象,而且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公司投入的l亿美元资金就此“打了水漂”,于是,他们决定再向next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以确保其正常运营。

    佳能公司答应向next公司投入资金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佳能公司认为next公司出现的这种不景气状况,史蒂夫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如果要求佳能公司再次向next公司投资的话,那么史蒂夫就得把他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佳能公司选择的新任主管。这个条件对史蒂夫来说真是个“两难选择”。这种情况就好像当年他被约翰・斯卡利赶出苹果公司一样,现在这一幕又要重演了。但如果史蒂夫不答应佳能公司的要求,那么他的公司也就只好“关门大吉”了,他的员工会失业,他自己也会受到新闻界的羞辱与谩骂。万般无奈之下,史蒂夫同意了佳能公司开出的条件。

    一般员工都认为,在史蒂夫手下工作就好像做噩梦一样。然而,这些员工还是被史蒂夫的魔力吸引着,他们明明知道在任何一个时刻史蒂夫都可以炒他们的“鱿鱼”,但他们还是死心塌地地跟着史蒂夫干,他们对史蒂夫的这种忠诚度完全超过了对公司其他主管的忠诚度。从公司管理角度看,next公司多了一个合作公司指定的新主管似乎是一个好的管理思路,但这并不一定就能赢得员工的忠心。next公司的一些主要员工开始递交辞呈。市场部的副总裁离开了公司,然后是销售部的副总裁也离开了公司,紧接着公司的硬件开发主管,也是next公司最后一位公司创立人员,也离开了公司。

    可以说这一时期,史蒂夫的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但后来的情况变得更糟了。

    佳能公司刚投人的3000万美元资金很快就被用完了,但这家日本公司还是继续向next公司投资,据一份杂志透露,佳能公司又投入了大约有7000万美元,也就是说佳能公司的总投资额达到了2亿美元。到1993年,史蒂夫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如果不想让next公司关门的话,next公司的硬件产业就得停产。在这个决定对外公布的时候,一位记者采访了史蒂夫,这位记者发现史蒂夫显得非常脆弱、压抑,内心也很孤独。罗斯・佩罗特对史蒂夫的管理风格也失望了,他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投入的资金抽了出去。

    史蒂夫在他事业处于严重低谷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next公司开发的nextstation电脑操作系统软件,会成为他下一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这种操作系统是采用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技术的软件,给人留下的印象颇为深刻。

    约翰・拉塞特明白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有在迪士尼公司工作过的经验,所以约翰在员工们的心目中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动画电影制作者,即使迪士尼公司后来在动画电影制作方面一直裹足不前,但迪士尼公司毫无疑问是电影界的老大。电影观众已经对迪士尼公司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迪士尼公司的一些人员对待他们的合作伙伴皮克斯始终是比较友好的,没有那种命令式的家长作风,也没有俨然以恩人自居的态度,这从动画设计制作组的总裁彼得・施奈德的一席话中就可以听出来。“我们总是不那么积极主动,”施奈德说,“我们每一天都看着他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可以对他们提出要求,并督促他们完成我们提出的任务,当然有时我们是同他们进行协商的。”施奈德坚持认为这样做才能制作出好的作品。有一次,这位迪士尼公司动画制作组的总裁半开玩笑似的说:“我们不问谁在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最终要的是优秀的电影作品。”

    《玩具总动员》是约翰・拉塞特精心制作的动画作品,但约翰知道他还得让施奈德和卡曾伯袼高兴。因此,在这部动画电影制作的过程中,约翰和他的同事把为即将制作的场景而勾画的草图收集在一起,然后再通过摄像机制作成一段未经加工的电影画面。制作完成后,约翰专门乘飞机飞到位于伯班克市的迪士尼公司总部,把这段胶片放给卡曾伯格和施奈德看,在放映的过程中,约翰还会亲自示范,力图给他们展示一个精彩纷呈的场景。

    约翰和卡曾伯格彼此都非常尊重对方,约翰认为卡曾伯格富有经验和创见力,而卡曾伯格认为约翰富有动画制作天赋和创作才能。卡曾伯格和史蒂夫的关系则比较固定,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作关系。,卡曾伯格曾经对这位皮克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非常尊重,也很欣赏他的才能,甚至他还邀请史蒂夫到他家吃晚饭。

    但现在杰弗里・卡曾伯格却有一件烦心事――他总感到这个动画故事有些情节不怎么样,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加以调整。当约翰他们还在费力构思动画故事情节的时候,卡曾伯格就感到这个故事有点不对劲了,他说了一句平时很喜欢说的一句话:“他们正在制作‘爆米花’呢。”(意思是他很厌烦这些东西。)

    故事情节这个问题卡曾伯格不便于插手,而拉塞特也不愿意承认不合适,因为这牵涉到这部动画片根本的东西。拉塞特构思的这个动画故事主要是源于他对充满生命力的玩具非常着迷,从《顽皮的眺跳灯》开始,他制作的以这种有生命力的玩具为主题的动画片赢得了很多赞誉。

    《玩具总动员》的编剧之一,电影剧作家安德鲁・斯坦顿(andrewstanton)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各位剧作家的头脑里想的都是《玩具总动员》里巴斯光年和伍迪这两位主角――伍迪属于那种旧式的牛仔形象,而巴斯光年有着宇航员特有的品质。“在这部动画片中,他们这两位主角为谁更优秀而争论不休,”斯坦顿说,“后来他们迷了路,为了能够找到回家的路,他们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努力。”

    但《玩具总动员》的剧本创作组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却走入了歧途。伍迪和巴斯光年应该被塑造成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这是好的剧本应该具有的特点。这整部动画片中,伍迪和巴斯光年这两个人物在努力对付共同的敌人和面临的威胁时还应该加入一些他们个性和目标相冲突的镜头,因为这是戏剧冲突所要求的,这种人物冲突的特征在“兄弟电影”中是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但为了使这部动画片具备冲突元素,剧本创作人员明显地受到了其他类型电影的影响,比如他们受电影《致命武器》(lethalweapon)的影响,对主要演员梅尔・吉布森(melgibson)在剧中的表演风格吸纳了不少,但这些人物特征放在伍迪和巴斯光年的身上并不一定合适。虽然大人们看过《玩具总动员》后可能觉得这部动画片非常幽默,剧中人物伍迪傲慢的个性也非常好玩,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部动画片并不能激起他们多大的乐趣。

    在1993年年中,当杰弗里・卡曾伯格允许把《玩具总动员》的剧本拍摄成动画电影的时候,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高兴了好大一阵子,但现在,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卡曾伯格还是显得闷闷不乐。约翰每次去见卡曾伯格的时候都把一些新的想法说给他听,但哪一种想法也驱散不了卡曾伯格那种烦闷的心情。卡曾伯格也像好莱坞早期的“风云人物”一样,他对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有着非常高的敏感度。如果哪部电影存在着什么同题,他能很快地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而现在对约翰他们来说,最麻烦的是卡曾伯格说不出这部动画片到底该如何去调整。

    11月17日,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把这一天称做是“黑色的星期五”,就是在这一天皮克斯公司被正式通知:迪士尼公司将停止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迪士尼公司的拍摄组认为这部动画电影的剧本显得太“幼稚”了,缺乏那种“明快,成熟”的电影风格。迪士尼公司动画制作组的副总裁汤姆・舒马赫代表公司提出了这部动画片的制作缺陷,同时也责怪了皮克斯公司动画制作人员的做法。“我们给皮克斯的自由太多了,”他说,“他们把我们的要求理解错了,从而使得这部动画片太粗糙了。这部动画片已经失去了它的引人之处。”虽然皮克斯公司完全接受了舒马赫的责怪,但迪士尼公司还是不批准制作这部动画片。

    史蒂夫・乔布斯,这位在计算机产业界满载盛誉的“天才”,因为next公司问题而遭到了新闻界的无情责骂。史蒂夫在这之前还想着能够借助《玩具总动员》挽回一些面子,但现在面对这种情况,史蒂夫已经准备好了再次面对新闻界的“批判”。可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因为在开始的时候,《玩具总动员》的失败并没有对外公布,一旦公众知道了这件事,即使再怎么假装也无济于事了。史蒂夫又一次失败了。现在,史蒂夫・乔布斯的“产业帝国”就像一块块碎布一样已经破损不堪,看起来也没有再次恢复的可能了。

    伴随着令人眩目的美式橄揽球决赛的商业广告,麦金托什机推向了市场,而10年之后的1994年,不论对艾斯纳和迪士尼公司,还是对史蒂夫・乔布斯来说,这一年都是失败而令人伤感的一年。

    19914年4月,一架直升飞机失事了,有4个人遇难,迪士尼公司的总裁,也是排在艾斯纳之后的第二号人物弗兰克・韦尔斯就在4位遇难的人中间,随后,这一年4月举行的复活节滑雪项目也突然中止了。这件事对迪士尼公司来说损失巨大,因为在短期内很难找到可以替代韦尔斯的人选。弗兰克・韦尔斯是艾斯纳最得力的助手,在经营日益庞大的迪士尼公司上,他分担了艾斯纳很多的工作压力。可以说韦尔斯就像艾斯纳的“过滤器”和“传声筒”,他能够把艾斯纳那些不成熟的商业理念转变成可以操作的现实策略。好莱坞的很多观祭人士认为,如果弗兰克・韦尔斯能够活着,即使迪士尼有其他人死于那次飞机失事,迪士尼公司也会照常“平静如水”,而且在迪士尼公司以后的发展中也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同题,也不会出现由那些问题引起的混乱局面。

    对迪士尼公司来说,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顶替韦尔斯的位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时间之长,花费之巨,情况之复杂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至少是迈克尔・艾斯纳的想象。

    在此后不久,艾斯纳就痛苦地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他要立即接受心脏手术。他告诉他的妻子简,万一他手术后不能再掌管迪士尼公司,那么应该由谁来担任迪士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提到了两个人:其中一位是巴里・迪勒,当艾斯纳成为迪士尼公司总裁的时候,迪勒是福克斯影业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另一位就是著名的caa艺术创作经纪公司的总裁迈克尔・奥维茨。

    简就像对待她的家庭成员一样马上打电话给奥维茨,告诉他艾斯纳即将接受心脏手术的事情。另外,简还叫奥维茨到艾斯纳做手术的医院,也就是位于洛杉矶的塞德斯一西奈(cedanssinai)医院接受艾斯纳的任命,并听从艾斯纳的吩咐。简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种极度紧张的气氛中,任何入的妻子都会这样考虑的。为艾斯纳做手术的时间是原先预计的4倍,手术做得很成功。在手术过后,奥维茨要求除了艾斯纳的直系亲属、精神治疗医师和律师以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接近艾斯纳的病床。当迪士尼公司的总顾同斯坦福・利特瓦克拿着一份新闻稿要求由正处于恢复阶段的艾斯纳批准时,奥维茨(虽然他并不是迪士尼公司的人员,而且也无权替艾斯纳做出决定)却拒绝让利特瓦克见艾斯纳,奥维茨的这种做法让利特瓦克非常生气,但也没有别的办法。最后,奥维茨代替艾斯纳批准了这份新闻稿。奥维茨接管艾斯纳的“大权”对简来说是对她的一种帮助,但这也在迪士尼公司行政主管那里播下了“和奥维茨背道而驰的种子”,这种不和谐的关系在迪士尼公司以后的发展中始终困绕着奥维茨。

    史蒂夫・乔布斯始终也不愿相信《玩具总动员》拍摄计划就此中止了。因为他的手里还有―份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协议书,而且迪士尼公司已经为这部动画电影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在好莱坞里,史蒂夫慢慢了解到,电影制作组有时会中止一些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电影制作。但如果这些问题被解决了,那么中止制作的电影也有可能继续运转。迪士尼公司不是不满意他们创作的剧本吗?那好办,就让电影剧本创作者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史蒂夫这样想。

    当然并不是动画电影剧本创作人员不想尝试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时,他们都能很快就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很明显的,但现在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他们不能改变伍迪的性格特征,因为如果改变的话,伍迪那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