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血八旗-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现而已,它的伤一点也没好,药劲过了,依旧是还是刚才那个样子!”果兴阿也不想解释太多了,强力镇痛剂这个概念这帮人根本不懂。
“快给皇上用药!”肃顺只关心咸丰,拉着果兴阿就往咸丰的床前走,咸丰刚才实验的功夫,已经又吐出半碗血了。
“六哥,真不行,这玩意儿,真的有剧毒!”果兴阿虽然被拖到了床边,但是说什么也不肯用药。
“五弟,这么多人给你见证呢!你快用药吧!这是我的旨意,有什么我担着!”老实的皇后,为了丈夫终于硬气了一次。肃顺、懿贵妃纷纷作保,但是果兴阿还是犹豫不绝。
“老五,给朕用吧!是朕的旨意!”快咳死的咸丰,也说了话。
病人自己都要求了,果兴阿只能给咸丰打了一针吗啡,刺破龙体的事现在也没人在乎了。毒品也确有药到病除的效果,果兴阿这边刚把针收起来,那边咸丰就不咳嗽了,脸色迅速的好了起来。果兴阿不知道,吗啡除了镇痛之外,还有镇咳、止泻的功效,咸丰的症状,恰恰就是咳嗽和腹泻。
“肃顺送朕回烟波致爽殿吧!皇后早歇着,朕没事了!”在众人震惊的眼神中,咸丰居然稳稳的站了起来,好像一切的病痛都好了一样。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身后计
咸丰执意要回东暖阁,谁也拦不住,而且打了吗啡之后,咸丰几乎与正常人无异,大家伙也只能由着他。太医们开的药也在继续服用,但是果兴阿的吗啡却成了最重要的。果兴阿留下了注射器和一小**吗啡,特意交代了用法和用量,才退出宫去。咸丰安慰了皇后一会,也带着肃顺回了东暖阁。
一进东暖阁,咸丰便进了内室,在书柜里找了两个小盒子出来,贴身放在了怀里。然后便入定一样一个人坐在了床上,任由肃顺跪在他面前,却一个句话也没和肃顺说过。咸丰沉思了许久,眉头一直紧紧的皱着,肃顺有心劝他不要劳神,但终究是没有打扰。
“去!叫他们都下去,让侍卫守住大门,无论什么人都不能进来!”咸丰思虑了许久,才终于对肃顺下了一道命令。
“嗻!”肃顺以为咸丰有大事交代,所以答应了一声便准备起身。
“还有,就是皇后来了,也不能进来!……知道吗?”肃顺都抬起一条腿了,咸丰又补了一句。
“……嗻……”咸丰最后的这句话,意义非凡,他不是有大事要交代,他是要交代大事。面对要交代身后事的知己,肃顺几乎无法抑制心里的悲伤,犹豫了一下才答应,脸上纠结的表情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肃顺亲自和刘如意、陈胜文一起把宫人们都赶了出去,刘如意和陈胜文各负责一道宫门,将内外两道大门都落了锁。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了咸丰、肃顺、刘如意、陈胜文四个人,而且两个太监还都在看门,暖阁里就只有咸丰和肃顺二人了。肃顺回来的时候,咸丰正在暖阁里来回踱步,身体非常的轻盈。
“皇上,看样子果兴阿的药有用,圣躬大安了!”肃顺依旧在唱着喜歌,他对权利有着无尽的渴望,但是实在不忍接下咸丰的遗命。
“呵呵,唉!我自己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罢了!果兴阿说的对,他这药只能让人不觉病痛,实际没用的!”咸丰苦笑着摇了摇头,说罢便吐漱口水一样,向痰盂里吐了一口血出去。
“不,不会的!”肃顺心中万分的不忍。
“朕自己的身子,朕自己知道,也就是这几天了!朕不行了,这回真的不行了。”咸丰轻松的擦去了嘴角的血迹。
“皇上不要这么说,静养之后,还会康复的。” 肃顺心如刀绞,涕泪横流。
“不能了,朕心里有数。如果没有果兴阿的药,朕恐怕连坐起来都难了。朕与卿没有多长呆头了,别说这些了,朕还有大事和你交代!”咸丰只是摇头。
“嗻!”肃顺的眼泪又夺眶而出,只能强挺着坚持。
“朕知道你素日敬重皇后,将来你一定要不改常态,如朕在日一样!”咸丰在床上坐直了身子,拿出了一朝人王地主的姿态。
“皇上,奴才如敢不敬主子,叫奴才天打雷劈,碎尸万段!”肃顺诚心诚意的对咸丰发下了誓愿。
“除了敬重皇后,还要保护皇后和大阿哥!朕是个昏君,只能留给你们一个残破的江山了,日后内忧外患,都要靠你来辅佐他们了!长毛祸患未熄,洋夷步步进逼,奕欣居心叵测,果兴阿桀骜不驯,难为你了!”咸丰说罢也落下了惭愧的泪水。
“奴才定然尽心竭力为皇后和大阿哥效命,只是皇上托付之语,奴才万不敢受命!”咸丰等于向肃顺托孤,但肃顺拒绝了。
“你是个揽权的人,怎么这时候却是这个样子,朕不是试你,而是真的把皇后和大阿哥托付给你了!”咸丰像老友一样拉着肃顺的手。
“皇上以知己待奴才,奴才粉身碎骨也难保万一,怎么会有不诚之心。只是皇上了解奴才,奴才更了解自己,奴才为人太过倔强跋扈,也不善于与人相处。皇上以大计托付奴才,是对奴才的信重,奴才岂能以托付不效对皇上。只是以奴才一身护持皇后和大阿哥,非但不能保全社稷,恐怕还会给他们招惹灾祸!”政客肃顺也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开始以政论与咸丰商议。
“你是有能力的!”咸丰也知道肃顺人缘不好,但他还是信任肃顺的能力。
“皇上若以大计托付奴才一人,奴才绝无法执掌大局,而且就算奴才稳定了朝纲,他日奴才必为鳌拜!”雍正已经承认了自己老爹康熙做事不地道,给鳌拜平反了,所以正史上鳌拜还是被认定为忠臣的。只不过这个忠臣太强了,已经压制了他的君主。
“载垣、端华、穆荫他们会帮你的!”咸丰不在乎肃顺做鳌拜,他知道肃顺是绝不会谋反的。
“皇上当依祖宗成法,以众臣辅弼幼主,而非专托于奴才一人!”
肃顺虽然威名赫赫,但是他的资历和威望,要想在朝堂上一手遮天,还是做不到的。必须找几个得力的助手,组成一个“大网”,才可能保证朝局稳固。而且一人顾命托孤,也与大清的祖制不合,大清一般都会同时指定多个顾命大臣来共同辅佐新君。当年道光皇帝驾崩,给咸丰指定的顾命大臣,可足足有十人之多。除了肃顺的死党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两人外,还有宗人府宗令(皇族的族长)定郡王载铨,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张阿、赛上阿、何汝霖、陈孚恩(也是肃顺的“铁杆粉丝”)、季芝昌(曾国藩会试时候的老师)以及总管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文庆。虽然此次名为顾命实为辅政,但是一人大权独揽还是不利*长治久安的。
“你有何建议!”咸丰好像没想到肃顺会放弃大权独揽的机会。
“奴才以为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为皇上当年登基之时的顾命,今时可继续托以大事。在承德的四位军机大臣,也是志虑忠纯之人,亦可为顾命之选!”肃顺推荐的当然都是他的铁哥们,而且在军机大臣一项上特意省略了留在北京的文祥。
“载垣和端华不堪大任,穆荫等人才具也是平平,名义上是你们七个,实际今后的朝廷要辛苦你和鸿举师兄(杜翰字鸿举)了!”咸丰其实对于自己的近臣很有几个看不上眼的。
“陛下还可以在添一人,御前大臣六额驸景寿!”肃顺也思虑了一下也觉得自己这份名单有点看不过眼了,赶紧拉进来一个闲人。
“好吧!你是找人挡枪啊!”咸丰一眼看穿了肃顺的用心。
“老五亦誴无心政事,老七奕譞少不更事,也只能辛苦景寿了!”肃顺到也实在。
“嗯,就这么定了吧!”咸丰认可了肃顺的名单,但是却没有落朱笔。
大事已定,肃顺又说了一些圣体定能康复的吉利话,才退出了宫去。咸丰则依旧坐在床上,把玩着从怀里掏出的两个印章。肃顺的反应与咸丰苦心想出来的结果差不多,人选上也和他之前的预计出入不大,只是老五亦誴变成了额驸景寿而已,下一步便是安置自己的两个女人了。
肃顺走后,咸丰便叫陈胜文去请皇后了,皇后自然也是无心睡眠很快就到了东暖阁。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咸丰不知道的小插曲,陈胜文去请皇后的时候,懿贵妃还没走,竟然也有跟着来的意思。毕竟咸丰没有皇贵妃,皇后以下就只有她一个贵妃,懿贵妃又是大阿哥的生母,位置已同副后。因陈胜文知道咸丰是要托付大事,所以挡了懿贵妃的驾,懿贵妃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了些波澜。
皇后到了东暖阁,也和肃顺一样,认为咸丰是要好了,咸丰只能把回光返照的话又说了一遍。一听这话皇后立时心如油烹,虽然不想给咸丰增加苦恼,尽力控制着悲痛的心情,可眼泪依旧好似断了线的珍珠,洒满了胸前。
“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听朕对你说。朕和你说话的机会不多了,有几句话你要牢牢记住。” 咸丰让皇后坐在床边,拉着她的手柔声说道。
“臣妾接旨!”皇后越是压着越是抽泣的厉害。
“朕大行之后,你就是太后了,要好好铺佐载淳为君。叫他克勤克俭,多施仁政,切不可像朕这样荒唐无能。”咸丰这句话说的十分郑重。
皇后已经不能答话,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你天性懦弱,忠厚老实。有朕在,你不受气。朕要不在了,你是非受气不可。望你刚强着点,泼辣着点,太窝囊可不行。别忘了,‘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呀!”咸丰本想说说他们大婚的时候,皇后是如何怯懦,但又怕让她更伤心,终究是没提。
“臣妾记住了!”皇后努力的说了一句。
“懿贵妃是大阿哥的生母,将来是要和你并尊为太后的,她这个人心重手长,颇有计算,有什么事你可以与她商量。朕指定了肃顺等八人辅政,他们对朕是绝对忠心的,自然也会忠于你们。不过肃顺这个人太过跋扈,心底到是不坏的,遇事你们要尽力容让于他,如果他做的过火了,你们姐妹自可以太后的身份惩戒他!唯独朕没给你们安排好的就是老六,奕欣被朕压制了十年,现在羽翼渐丰,不好对付,你们一定要当心。”皇后过于仁厚,咸丰不交代的仔细些是不行的。
“嗯,臣妾知道!”皇后呆呆的点了点头。
“还有,你是嫡母,懿贵妃是庶母,嫡庶有别,你不可自降了身份。懿贵妃是个极要强的人,你一定不能事事由着她,让她爬到你的头上来!”咸丰的药劲有些过了,五脏六腑都疼了起来。
“不会的,不会的……”皇后一直摇着头,也不知是说懿贵妃不会对她不敬,还是她不会让懿贵妃做大。
“朕不管会不会,朕要她不能!”咸丰拿出了点决绝的气魄。
“这方金印,是乾隆爷留下来的。上镌阳文‘御赏’二字,乃朕心爱之物,作用与国宝相同,赐给你吧。朕也会给大阿哥留一方印信,交由懿贵妃代管。大阿哥亲政之前,便以此两方印信代行国宝。懿贵妃若有逾矩之处,你可凭此宝,以嫡位之尊,制裁于她!”
咸丰终归是担心皇后将来被懿贵妃欺负,所以早做了准备,只要皇后活着,懿贵妃就永远只能听命于皇后。不过咸丰忘了一件事,懿贵妃不一定非得压住皇后,她可以忽悠皇后。皇后却没想这么多,跪受了这两样东西之后,她念起夫妻间的恩情,只是愈发悲痛了。咸丰安慰了皇后一阵,便让她跪安了,他还要见另外一个女人。
………………………………
第三百三十章 父爱(二更)
懿贵妃刚刚想跟着皇后一起来,被挡了驾之后,除了心中恼怒,也知道咸丰必然是有大动作。所以她进到东暖阁的时候,走的小心翼翼,一直在偷偷的打量着坐在床上的咸丰。用了吗啡之后,咸丰已经大好了,懿贵妃也猜不出,咸丰到底有什么安排。
“臣妾给皇上请安,恭喜皇上圣体康健!” 懿贵妃轻轻的跪在了床前的拜垫上。
“杏儿,朕要与你永别了!”有伉俪情深的皇后和美艳动人的丽妃挡在前面,懿贵妃并不算咸丰的宠妃。但既是夫妻,岂会没有感情,咸丰还是亲切的叫起了懿贵妃的乳名。而且是把杏贞二字,叫成了亲昵的杏儿。
“皇上用药之后,已是龙体大好了,切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懿贵妃也和前两人一样,也认为咸丰见好了。
没办法的咸丰,只能把回光返照之类的话,又说了一遍。咸丰已经有点烦了,他很想发一道公告,告诉所有人,老子其实没好,老子要死了!
咸丰的一番话,好似利刃刺进了懿贵妃的胸膛,恩爱、怨恨、委屈、凄凉、可悲、可怕,一齐涌上了她的心头。她再也无法控制了,趴到床上,放声大哭。咸丰鼻子一酸,也流下了眼泪,而且咸丰还想起了丽妃,想起了那些曾经带给他欢愉的女人们。在圆明园,在民间雅舍,咸丰是多么风流快活呀!他有些后悔当这个皇帝,他就是被这个皇位逼上了绝路。
“身后大计朕已有安排,不过世事无常总有变化,朕的安排也难保没有疏漏。你是个要强的性子,论权谋手段皇后远不及你,以后就靠你辅佐她了。人之将死,其言亦善,鸟之将亡,其鸣亦哀。看在多年恩爱的分上,朕大行之后,请你一定要尊重皇后,切不可争权谋势,自取其乱,你们一定要相互扶持。朕不想对你说重话,就当朕求你了!”哭了一会,咸丰越发的难受,急忙收住了泪水,开始交代懿贵妃。
“皇上放心,臣妾记下了。我一定尊重皇后,决不敢擅职越权。”懿贵妃心里多少有些不满,但嘴上还是痛快的答应了。
“这就好,这就好。”咸丰满意地点点头。又从枕头底下取出一方玉印,上镌刻着阳文“同道堂”三个字,递到懿贵妃面前让她看了看。
“这是朕留给大阿哥的,将来由你代大阿哥掌管。“同道堂”啊!望你和皇后同心同德,帮着皇后把祖宗留下的这个家看好吧!”咸丰比较了解懿贵妃的性格,一直是好言抚慰,甚至用了央求的口吻,懿贵妃正好就吃这一套。如果是强压,怕是不会立时跳起来,将来也必生祸患。懿贵妃就是这种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可惜咸丰忘了把这件小事告诉肃顺。
“臣妾遵旨!”懿贵妃恭顺的把玉印奉还给了咸丰。
“还有这个,你看下!”咸丰又拿出了两道谕旨,递给了懿贵妃。
懿贵妃看过之后,只觉得一直以风流示人的咸丰,变得有些高深莫测。因为这两道内容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谕旨,其中蕴含着一场阴谋。第一道是说某人劳苦功高,所以加封兵部尚书并入职军机,让其成为中堂宰辅之一,而且要依照乾隆朝福康安的成例,晋封他为郡王。福康安的郡王是死后追封的,还是大清开国以来的唯一的一人,而且还闹出了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谣言。这个人却是活着就要封郡王,而且还有宰相的高位。而第二道旨意却是完全相反的,直斥此人包藏祸心,狂悖犯上,罪该万死,立即革除一切官爵,还要赐死。
“皇后宅心仁厚,没有杀伐决断的魄力,所以朕把这两道旨意留给你。一剿一抚,你临机自决吧!希望你永远用不到这两道谕旨!”咸丰深情的看着懿贵妃,有点好自为之的意思。
“臣妾明白了!”懿贵妃点了点头,郑重的答应了咸丰。
咸丰又把丽妃母女托付给了懿贵妃,二人又叙了一会情分,谈了谈他们的儿子,懿贵妃才跪安离开。咸丰一个人躺在了床上,病痛开始一点点的归来,让他的思绪也陷入了痛苦之中。他穷尽了自己的心力,却不知,他的安排能不能保证儿子将来的安泰。咸丰为了儿子的江山稳固,为了儿子将来能够顺利亲政,可是把一辈子的英明神武都用在了身后的安排上。
咸丰的安排,吸取了历朝历代的各种经验教训,把能威胁到他儿子的因素都考虑在内了。大清立国的时候,出现过两位幼主,便是顺治和康熙父子。两位幼主分别选择了两种辅政方式,顺治为亲王辅政,康熙是顾命大臣,不过结果却都不如人意。
顺治朝的多尔衮搞掉了和他并列的济尔哈朗,又解决了有威胁的豪格,成了他一家独大的局面。近支亲王辅政的弊病暴露无疑,多尔衮当政的七年间,要他篡位的呼声此起彼伏,就连后世也不乏为其叫屈之人。而且就算多尔衮没有篡位,顺治也被他挤兑的够呛,多尔衮名义上差点没成了顺治的后爹。所以咸丰绝对不会选亦誴等近枝宗室亲王辅政,当然咸丰的头号政敌奕欣更没有机会。
康熙朝的四大臣辅政也不完美,前期分属不同派系的四个人掐来掐去,差点便宜了外人。后面索尼老病,遏必隆认怂,苏克萨哈被鳌拜干掉,又变成了鳌拜一人独大。虽然鳌拜是忠臣,但是对皇上的威胁也太大了,逼得康熙很不地道了解决了鳌拜。所以咸丰虽然选择了顾命大臣,却一口气搞了八个出来。
第一,八个人基本都属于肃顺团体,外患紧迫的时候,他们不会内斗。第二,因为人数众多,不用担心出现索尼一病,顾命团队就塌腰的情况。第三,虽然肃顺跋扈,但是他为人有问题,必须借助其他人才能成事,其他人又能力都不是特别强,不用担心一人独大。第四,这个团队因为没有近支宗室,所以先天不足,肯定会陷入和奕欣为代表的宗室势力的斗争,可以相互制衡。
还嫌不完美的咸丰,又安排了自己的两个女人,以她们制衡奕欣和肃顺两方势力,保证君权控制在自己家人的手里。当然咸丰也不是没有顾虑,唐朝出过女皇帝,宋仁宗时有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元朝虽然没有太后临朝,但是皇后直接出来了好几回,明朝也有万历他妈李太后操控大局。所以咸丰留下了两个握有权柄的太后,两人遇事可以商量着来,皇后钮祜禄氏还可以压制有野心的懿贵妃。外廷又有顾命的八臣,以及贼心不死的奕欣,绝对能够杜绝女主临朝的事出现。
咸丰在承德虽然一再被奕欣逼迫,搞得他狼狈不堪,但是他已经给奕欣安排好了结局。对于奕欣势力的分化已经初步完成,威胁最大的胜保和他的军队已经被调走了,回銮已经没有了危险。将来顾命大臣和太后回銮之后,便可以像自己当年收拾奕欣一样,以大义的名分继续分化奕欣的势力,然后将奕欣再送回家闭门思过去。
咸丰的整个设计就是一个稳固的三角,三方相互牵制,谁都难以威胁皇权。借以保证将来儿子能够顺利亲政,再次君临天下。虽然三方中的奕欣势力会被干掉,但是只要奕欣不死,便是一柄利剑时刻挂在其他两方的头上,依旧牵制着他们。咸丰也知道会有两方势力合流,不过他想的是自己的老婆和亲信们联手干掉奕欣。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老婆会和自己的敌人搅和到一起去,然后干掉了自己的亲信,彻底摧毁了他构建的政治格局。当然咸丰现在也没时间想这些了,他已经耗尽了最后的精力,仗着最后的一点药力,躺在床上昏然睡去。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二日的晚上,大清将来的政治格局已经敲定,但是大清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君王,一时还舍不得他的天下,舍不得他的如花美眷们。咸丰还是以一天五针吗啡的用量,顽强的活着,不过吗啡已经无力支撑他了。他再没有了恢复的时候,吗啡也不过是能缓解他的痛苦而已,咸丰又卧在了床上再也动不了了。
果兴阿这边没有对咸丰的离世,做任何特别的准备,这场政治盛宴他不准备参加了。有些事是必然的,肃顺的性格和懿贵妃的性格注定不能共事,他们一定会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一切都证明肃顺的失败不可避免,果兴阿能做的只是以自己的实力,保全肃顺的性命。果兴阿要去建设国家,所以他只等着咸丰咽气,哭一鼻子之后,他要尽快去遥远的东北老家。果兴阿不想掺合双方的政治斗争,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政变发生之后,他会安排人把肃顺这个嚣张的老大哥,弄到他的地盘上去。他对于咸丰离世之后的准备,也仅此而已。
不过有些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咸丰还在坚持着的七月十六日傍晚,懿贵妃和皇后把果兴阿给招进了宫来。意思倒也简单,她们担心步军统领衙门的人里,有奕欣的人。一旦发生意外,或者说在咸丰咽气的当口,出来个什么人,带兵宣称兄终弟及,她们可没法应对。懿贵妃出于对果兴阿的绝对信任,说动了皇后,要求果兴阿也调兵进入行宫,保证内廷的安全。或者说她们想通过果兴阿的大军,保证大阿哥能够顺利登基。
果兴阿当然没问题,不过调兵之前,果兴阿需要咸丰的圣旨授权。果兴阿可是曾经和咸丰动过手的人,现在咸丰随时驾崩,果兴阿带兵进行宫可是有嫌疑的,所以果兴阿必须有咸丰的圣旨。咸丰之前也表示过对于调果兴阿入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