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血八旗-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位王爷……”博日图还想在哄哄这些王公,但是曹梦却有点不给他面子的打断了他。
“大将军军令如山,言出法随,今日之事但有允与不允而已,哪里有这许多的啰嗦。几位若想保全尊位富贵,听命行事便是,大将军又不会亏待了你们。若是执迷不悟,大将军麾下的健儿手中也有刀枪,自会完成大将军的任务!”果兴阿急需畜力发展农业,曹梦知道果兴阿着急,他可没耐性和这些一身横膘的家伙磨牙。
“你敢?你敢动我们?”多尔济等人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威胁。
“操!”曹梦一脚就踹翻了面前的小桌子,佩枪也拔了出来。
曹梦一翻脸,帐外的士兵也全都动作了起来。蒙古的侍卫们虽然勇武,但是训练上差了太多,还没拔出腰刀,一根根铁管子就顶在了脑袋上。没下马的骑兵,更是仗着自己的坐骑高大,开始冲击蒙古骑兵。距离太近,蒙古骑兵们猝不及防,他们的马匹又矮小,当即被轻骑兵团刚刚换上的顿河马给撞的人仰马翻,连王公们的大帐都被掀了。
“曹梦,你给我坐下!各位王爷也都息怒,有话好说嘛!”博日图赶紧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身子护住了几位王公。
大帐周围的护卫们都被赶开了,现在四周都是固安军的骑兵,寒光闪闪的马刀,看得几位王公脖颈子一阵阵发凉。博日图好歹还只是威逼而已,这个曹梦则是个混不吝,王公们也不得不收敛,不然惹急了曹梦,他们的身家性命可就没有了保障。
“北京城老子都打过,还能怕你们几条杂鱼!”曹梦收起了枪,愤愤的坐了回去,不过把话语权又还给了博日图。
“不过是为了些牛马,何必要兵戎相见呢!大将军出到市价的八成,而且给的粮米酒水,诸位王爷也不吃亏!”白脸已经由曹梦唱过了,博日图赶紧抓住机会唱红脸,不过曹梦刚刚连他的面子也驳了,让博日图非常的不舒服。
“你们王爷送来百万斤的粮食,我们立即交割牲口!”多尔济依旧是不清醒,不过态度上软了许多。
“这道路困难,哪里这么快送的过来,几位先交了牲口,大将军承诺明年立秋之前,粮食全都送到!”果兴阿就是要用这些牲口去生产粮食,然后在付账,现在当然是啥也没有。
“空手套白狼啊!我们凭什么信他,粮食到了再来要牲口吧!”朋素克受了不轻的惊吓,不过脑子更加的不清楚了。
“士兵枪口上的刺刀便是大将军的信誉,说明年立秋,就是明年立秋,牲口必须今年交割!”曹梦都快被这几个蠢货气出病来了,就连正在拿弯刀对抗火枪的蒙古侍卫,也觉得自己头人的脑子有些短路。
“好吧!不过得立下字据!”多尔济等人还想继续发傻,僧格林沁家里派来的老管家却拦下了他们,答应了果兴阿提出的无力要求。僧格林沁虽然爵位是新晋的,但是在哲里木王公中威望最高,他家的代表都同意了,多尔济几人也只能认下。
的确如果兴阿所料,解决了哲里木盟之后,锡林郭勒盟没有做任何无意义的抵抗,曹梦的大军未到,他们就乖乖的交出了牛马。昭乌干达盟也紧随其后,乖乖的按照要求交出了牛马。甚至果兴阿都没注意到的卓索图盟,也象征性的送了三万匹马,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友好。果兴阿受了马之后,理解回赠了卓索图盟二十五万两银子。卓索图盟可不比哲里木盟这样的蒙古盟旗,已经汉化的非常严重了。从他们手里交出三万匹马,简直是天大的面子,果兴阿必须得拉拢一下,所以按照市价付了钱。
牛马回来了之后,大部分都被分到村里开始干活,但是一部分正当年的好马却被果兴阿挑了出来。蒙古马虽然有耐劳,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耐严寒高温,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等种种有点,但是身形比起欧洲马还是有些矮小,无论是作为战马还是挽马都有些不够用了。所以上辈子见过中国培育的混血马的果兴阿,也要搞一搞马种改良,培育一些具备更多有点的混血马。
新中国三大良马培育地都在东北,但是其中最好的铁岭种育场却不在果兴阿的辖地内,果兴阿也不好意思去欺负特普钦,所以他自己挑了两个地方。一是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是吉林附近的平原,用以培育自己的良马。当然两地也略有不同,呼伦贝尔地区培育的方向偏重军用战马,吉林地区的则偏重于挽马。马种上果兴阿则不用挑选,有前世的经验在,直接杂交就可以。照理果兴阿前世一个城里人,又不是搞畜牧专业的,不应该知道这些知识。但是前世有一次果兴阿和老婆去吉林玩的时候,车坏在了半路,修车的时候,果兴阿见识到了村里的怪兽,一匹浑身肌肉足有一米七的巨马。回家之后果兴阿就开始收集关于东北挽马这种巨兽的信息,当然就都记在了心里。
良种方面果兴阿还真不缺,英国纯血马、夏尔马、德国汉诺威马、阿拉伯马、法兰西马,在和英法联军作战的时候都有缴获,中国本土产的汗血宝马、天马、蒙古马在北京果兴阿也都弄到了,北欧的布琼尼马、顿河马、比利时重挽马、奥尔洛夫快步马、丹麦腓特烈斯堡马则都由老毛子给凑齐了。果兴阿唯独却的就是摩根马、夸特马、阿帕卢莎马等美国品种,不过很快就有人来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马三的信送到了,彼得兄弟到了长春。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意大利总有福音
咸丰十年初果兴阿就离开了江南,现在已经是同治元年的六月,果兴阿和彼得兄弟分别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个混乱的时期,两年多可是非常长的时间,不过彼得兄弟的变化到不大,但也有点饱经风霜的意思。
小彼得两年来一直在上海和周边地区传教,他依旧狂热,结果也依旧悲催,除了收罗了几个地痞无赖,几乎没有发展出任何一个有意义的信徒。大彼得的经历就曲折了许多,果兴阿杀了他的主要竞争对手,走之前还给他结清了货款,让大彼得很是过了一段美妙的日子,在清军与太平军之间赚了不少黑心钱。
但是喜欢打白条的果兴阿一走,大彼得的好日子也到了头,江南的战局急转直下,李秀成横扫苏杭,在上海市区都比划了起来。大彼得也知道,李秀成如果进了上海,肯定没他的好果子吃,所以他断绝了对太平军的军火供应。可惜不争气的清军,被打得太惨了,也买不起大彼得的军火了,大彼得不得不过了一段坐吃山空的日子。熬了多半年,太平军终于被打退了,但是列强们的中立也取消了,各国开始以政府交流的形式全力援助清军。
正规渠道一打开,大彼得这个走私犯的路就算走到头了,人家每次交易都是以万为单位的,小打小闹的大彼得只能在一边凉快着。卖给太平军的路也彻底断了,清军和列强们全都开始大力查禁走私,大彼得以往的门路全都没了作用。最后大彼得只能告别了走私生涯,开始搞起了运输,在上海搞了个船坞,又弄了几条船,开始往日本跑。不过鉴于目前日本实在太穷,大彼得也赚不到什么钱,只能是勉强糊口而已。
所以当戴着八个金戒指和连个玉扳指的马三,出现在大彼得面前的时候,大彼得立刻想起了那个喜欢打白条的贵族少年。听说果兴阿在北方有了根据地,而且想找他聊聊生意之后,大彼得直接把从日本拉来的纸扇都给扔海里了,亲自开着船就杀向了东北。大彼得也有点迷信,他觉得只要遇见果兴阿就有钱赚,这次肯定还能发大财。他可爱的弟弟小彼得,也死活挤上了开往东北的货船,因为果兴阿曾经承诺过,小彼得可以在他的领地内自由传教。小彼得和大彼得一样,也是满眼金星,大彼得看到的是可能无尽的财富,小彼得看到了他可以肆意传教的垄断市场。毕竟遥远的北方内陆,肯定还没有其他的传教士,小彼得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得到百万信徒。
大海船开到了营口,然后彼得兄弟又换上了小船,出了盛京界又换了马车。大彼得越走越兴奋,因为他发现果兴阿的地盘非常的庞大,可能比意大利的国土都要大。小彼得却越走心越凉,因为他发现越向北走,居民就越少,他十分怀疑果兴阿控制的是一片无人区。
得知大彼得是开船来的,在上海还有自己的船坞之后,果兴阿以极高的规格,亲自接见了远道而来的兄弟二人。当然主要是接见大彼得,小彼得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打发到一边吃水果去了。
虚情假意的追忆了一番往昔的友谊之后,果兴阿向大彼得开出了他的第一份订单,他要在海参崴兴建一座目前亚洲最大的船厂。这个前后投资将达到五百万两的大项目,第一期的技术引进项目,将由大彼得负责。果兴阿愿意以市价两倍的价格,招募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和船工,来完成船厂的设计工作,以及前几批的船只生产。当然除了设计和生产之外,他们还有义务培训北满洲本土的工人和设计师。虽然后续的各项供应工业,都将有北满州的本土企业完成,但是果兴阿还是在技术引进方面给了大彼得五十万两的预算,其中五万两是大彼得的私人佣金。果兴阿还是老规矩,干的好有奖,玩砸了就天涯海角追杀大彼得全家。
大彼得欣然接受了果兴阿的钱和威胁。他没准备辜负果兴阿,他见过果兴阿手下那种神出鬼没的杀人手法,知道自己根本跑不了,同时他也知道根本忽悠不了果兴阿,果兴阿好像什么都懂,弄些二线选手肯定会被果兴阿发现,所以他准备认真的完成这项任务。如果是以前他根本不敢接这个活,因为船的事他根本就不懂。现在则不一样,他自己已经跑了一年多的船,而且自己也搞了个小船坞,行业内吃不上饭的精英人士他认识一大批。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意大利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和船工,最近都被强大的英、法、美、德等帝国给挤兑的快饿死了,自己只要出得起钱,别说中国东北了,北极他们都肯去。而且这些人不止懂船厂和船,什么铁路、蒸汽机、数学、物理的他们都懂,肯定物超所值,绝对能让果兴阿满意。另外大彼得有个小算盘,他大概知道这些家伙的价位,果兴阿给的预算里,他还能再多赚五万两。只要写一些信,派人在亚洲和欧洲溜达一圈,就能赚十万两的好事,怎么可以放弃。
果兴阿心目中最佳的海军基地和造船厂都在旅顺,不过那里得给留学英国那帮人留着。现在黑龙江里有了一只小舰队,海参崴这种天然良港空着也是浪费,所以他才要花五百万试试水。大彼得又刚好有这方面的资源,就算搞不出海军,给内河舰队修修补补也好。而且还可以搞搞航运,训练一批合格的水手出来。
第二单生意则让大彼得有些意外,果兴阿不再找他买东西了,反而要委托他卖东西。果兴阿要卖他手里正在用的家伙了,亚麻弹药的“猴版”中正一式步枪,换上了*的进喜式各口径火炮,全都在他的出售清单上。因为兵工厂在兴建的时候,技术人员也没闲着,他们终于完成了论证,在理论上可以量产无烟*,也搞出了98k和中正式的合体――进喜二式五发弹仓无烟*步枪。以民二十四重机枪为蓝本的长春一式重机枪,也已经造出了样枪,固安军彻底的告别了加特林。最大的突破出现在火炮上,液压助退实验成功,果兴阿最熟悉的九二步兵炮已经生产出了三门样炮,实验效果非常的良好,现在已经开始实验大口径火炮的助退组件。果兴阿都有些许二十世纪的武器了,进喜式的各类宝贝,当然要大力出口换钱。
忽悠曾国藩、李鸿章的事,自然有马三去做,日本马三也能辐射,果兴阿希望大彼得打开的市场是欧洲和美洲,尤其是眼下正打得热火朝天的美国。见识了果兴阿出口武器的先进性能之后,大彼得没口子的答应了下来。这些先进的武器,在国际武器市场上绝对会大卖,大彼得凭借它们成为世界顶级富豪,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次他不用再当走私犯了,果兴阿给了他官方身份,他是北满州政府的官方代表,这种垄断的买卖最好干了。
不过当大彼得踌躇满志准备杀回欧洲的时候,果兴阿又提出了奇怪的要求,果兴阿希望大彼得优先向美国南方政府出售,而且大彼得要为果兴阿的各项产品在国际上申请专利。申请专利大彼得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样才能更好的赚钱,而且可以形成技术垄断,即便果兴阿不提醒大彼得也会这么干的。但是为什么要优先向美国南方政府出售,大彼得就弄不明白了。
军火想要不停的赚钱,就必须得有大规模的战争,果兴阿眼前最大的两场战争就是中国没完没了的内战和美国内战。挑动自己同胞内战的事,果兴阿还干不出来,挑唆美国内战,果兴阿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美国能够起家,靠的就是一战和二战的时候不停的卖军火,吃了上家吃下家,现在也该让他们提前付点利息了。美国内战本来就是北强南弱,果兴阿若是卖先进武器给北方,用不了多久这仗就打完了,所以当然要卖给南方。只有让弱小的南方有了武器优势,这场大战才能旷日持久的打下去,果兴阿的军火生意也才好做。
而且美国南方这帮卖棉花的,可是相当的有钱,大彼得就算卖高价,他们也绝对买得起。同时果兴阿也不局限于金钱,先进的机器设备,钢铁、煤炭等物资都行,只要是北满洲能用得到的东西,什么都成。而且果兴阿在军工上也有瘸腿的地方,所以大彼得也有谈判任务,如果美国南方政府能够把他们的船厂和相关技术转让给果兴阿,那么果兴阿也会为南方政府制造军舰。果兴阿相信大彼得肯定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因为南方的仗打得很不容易,海岸线都基本被北方给封锁了,如果能有果兴阿这个远方的海军基地,他们肯定愿意接受。虽然果兴阿距离美国足有一个多月的路程,但是起码安全稳固,做个大后方还是不错的。
世界各国还多要顾忌北方政府的感受,面子上维持个中立,但是果兴阿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果兴阿心里认定了,美国就是自己未来的头号强敌,当然是怎么膈应人怎么来,反正关系也好不了,还要那些虚头巴脑的面子有什么用。
第三项生意就比前两项小的多,果兴阿委托大彼得在世界各地帮他收集一批优良种马,大彼得只是顺手的事,连价格都没有谈。
计算好了需要雇佣招募那些人,带上了各类军火的样品,大彼得扔下弟弟,再次扬帆出海,去为了自己的财富打拼。当然出海之后,大彼得再次鄙视了一下中国人。中国人走到哪里,做什么事都喜欢托关系,连果兴阿这样的人也不能免俗。一个叫陈三河的家伙就托了果兴阿的关系,在大彼得的船上放了很多叫做四号的特效药,据说能治疗包括神经病、哮喘、肺炎等在内的多种疾病,而且是吃上就好。大彼得很讨厌这些药品,不过出于给果兴阿面子的考虑,他还是把这些东西带到了欧洲和美洲。
不久之后,在欧洲和美洲都出现了一种能治疗多种疾病的特效药。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药品,效果非常的好,很快就风靡欧美,许多咳嗽总不好的孩子,都用上了这种特效药。不过他们没有人知道,在特效药的原产地北满州,这种药被列为特等违禁品,除医疗使用外,凡私人贩运一律处以死刑。
………………………………
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毛子办军校
大彼得远赴欧美,除了船厂技术引进、军火销售、采购种马之外,还有一项不是生意的任务,他要替果兴阿去招募世界各国的优秀教授。果兴阿不分学科,不挑国籍,只要是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除了欧美文学艺术类的,只要是实用学科,有能耐的人,果兴阿来者不拒。待遇优厚是基本的,只要肯来北满州任教,条件可以随便提。
虽然已经去招人了,但是北满州各地已经有点模样的学校里,却依旧连个鬼影子都没有,既没有任教的老师,也没有半个来就读的学生。唯一有点样子的只有军校,教导大队的主体直接改成了陆军学校,负责培训排以上级别军官,分支则继承了教导大队的名称,专门在部队中训练新兵。为了给将来的扩编储备足够的军官,陆军学校还被分成了两部分,即设在哈尔滨的,入门的级别的陆军士官学校,以及设在吉林的,深造级别的陆军军官大学。刚刚通过考试的士官学员及回炉深造的将校们,让这两所所学校成了整个北满州少见的人丁兴旺的学校。
为了两所学校的全称,果兴阿和皮润民等人争了很久,最后在一片不解中,果兴阿独断专行的定下了陆大的校名。按照内阁官员们的想法,同时也借鉴了欧洲的一些叫法,准备将两所学校分别定名为满洲帝国陆军士官学院和满洲帝国陆军军官大学。但是果兴阿有一些别人没有的历史知识,一看到满洲帝国这几个字,果兴阿就想在前边加上了一个伪字。一直被称为满洲的东北,为什么改叫东北,果兴阿弄不清楚,但是满洲尤其还帝国,绝对是非常不吉利的。
在北京和奕欣说组建自治政府的时候,奕欣等人想的名字就是满洲自治政府。一则柳条边沟以外的地区,从大清建国以来就一直叫满洲,二则表明了满洲这个身份,可以让果兴阿没办法和朝廷划清界限。果兴阿当时就膈应的不行,他提议就叫东北自治政府,但是奕欣等人却死活不干,必须得有满洲字样。奕欣等人怕果兴阿抛开满洲字样搞分裂,果兴阿则是实在受不了这个伪政权的名字。最后只能折中,满洲是留下了,不过前面加了中华清帝国的字样,而且果兴阿还强调了一下自己是北满洲不是满洲。
学校称谓上的事,其实又回到了这个问题,果兴阿发自肺腑的膈应伪政权的名称,但是别人都理解不了,他们连溥仪是谁都不知道。皮润民等人想叫满洲,是因为满洲的地域其实比果兴阿的控制区大一些,如果叫满洲,将来可以把盛京也弄过来。果兴阿也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他就是接受不了满洲这几个字。最后的方案只能还是加前缀,两所学校的名字变成了,中华清帝国满洲地区陆军士官学院和中华清帝国满洲地区陆军军官大学。除了果兴阿之外,就没有人不嫌麻烦的,所以简称还是满洲陆军士官学校和满洲陆军军官大学。果兴阿不得不承认失败,因为他一个人膈应某些事,是无法改变整个民间的习惯的。
除了教导队改编的陆军学校之外,果兴阿也有了海军学校,比较扯的是,这个海军学校居然是陆军用一群俘虏办的。果兴阿要在海参崴设立造船厂建设海军的消息传出来之后,阿克敦就派人开始重点维护海参崴港口。办学风兴起之后,阿克敦又与谭绍光接洽了一下,搞起了地方海军学校。海参崴海军专科学校,实在是有点硬凑的意思,所有的教职员工全部是原沙俄内河舰队的战俘,他们自己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海军,最多能算是水兵。学员也是硬拔出来的,来这里上学只有三个考核项目,认识字、会游泳、不晕船。因为内河舰队的那几艘俘虏船,实在没办法开到海参崴来,所以海军专科学校的同学们,只能自己造小船训练。
俘虏授课,渔船训练,任谁也不相信这里能种出海军的种子来,但这里还真有奇迹的可能。首先是老师们都非常的认真,不只是倾囊相授,而且连一些仅仅是他们听说过或者在书本上见过的理论,也都敢拿出来实验,每天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劈涛破浪也是真的拼了。这些教职人员在沙俄混的也不咋的,不然也不会被打发到西伯利亚来,被俘之后他们也受了不少的虐待,谭绍光几乎是天天找理由收拾他们。但是自从开始让他们教人开船,他们的待遇有了极大的改善,不用当苦力了,吃喝也有酒有肉了。而且因为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自从他们当了老师,所有人都对他们非常的尊重,他们基本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回国也是继续喝风,还不如留在这里当老师,起码待遇好。所以他们在授课的同时,还找阿克敦等人谈过入籍的问题。因为贫穷,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实在没啥感情,到是有酒有肉的中国不错。
其次学员们也是非常的积极,他们都在军队里受过各种的政治教育,全都是立志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洋鬼子能欺负中国人,靠的就是船坚炮利,陆战上大将军已经击败了洋人,现在就要再去海上打败他们了。所以能成为海军的学员们,全都斗志昂扬,准备去海上为国争光。
而且因为谁也不知道海军该是啥样,所以学员们也不知道洋鬼子老师教的对不对,凭着一腔热血就是干。老师们也都挺含糊,他们自己掌握的知识其实很少,所以很快就教完了,剩下的就只能是实战。因为老师和学生全都没文化,所以他们的想象力几乎是没有限制,渔船扛着小口径陆军炮,在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