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血八旗-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这种“天下观”里没有具体的领土主权界限,一切视“文明开化”程度而定。

    康熙年间清廷将台湾纳入版图之后,其“理番”政策始终基于这种“天下观”理念——台湾全岛虽属版图之内,但其民众依受教化程度高低,被划分为民、番两级;“番”又分两种:一是“其深居内山未服教化者为生番”,二是“其杂居平地,遵法服役者为熟番。”前者属于“化外”,后者则须纳“番饷”,朝廷教化所及,“生番”也可以向“熟番”转化。

    这种编民为熟番、生番的分类治理的方式,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化外”、“化内”的政治话语体系,所依据的都是教化礼仪所及的程度与界限,而与疆界无关。故而,在清廷看来,将台湾东部“番地”描述成“未归王化”、“生番化外”,并无不妥,而且可算是一次很值得借鉴的“成功交涉”。

    但美国领事威尔逊却无法“见谅”,他理解不了清廷官员的“天下观”,只能将“番地未归王化”理解成清廷地方官的狡辩:“番地是中国领土,但中国对番人杀害美国船员不负责任”。在威尔逊看来,这种推托责任的方式,简直不可理喻。虽然美国也有印第安人这种国内的外国人存在,但是威尔逊还是不接受清廷的说法,他更倾向于理解为番地非中国领土。

    Rover号事件最终以威尔逊与台湾当地土番自行缔结约定告终,清廷自以为得计,在其中充当了面目模糊的“保人”角色。在大清看来这事他们干的非常漂亮,一分钱也没赔,就把弄死洋人的大事给了了。但是模糊台湾番地归属这种大事,大清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

    殊不知,曾强烈要求清廷承认对台湾“番地”拥有主权的威尔逊,在此事件之后,即着手开始炮制“台湾番地无主论”,多次进入台湾,按需搜集各种资料。威尔逊也算是个野心勃勃之人,准备为美利坚合众国在东亚在开辟一片领土出来。可惜当时的美国内战正酣,连国内的东商共和国都搞不定,哪有精力来亚洲侵略中国。威尔逊则在其计划得不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之后,转而成了日本的帮凶,把他辛苦考察回来的报告,转手就卖给了日本人。

    威尔逊在提交给日本政府的首个备忘录里,如此描述了自己的“台湾番地无主论”:“如果说中国政府自己发现了此岛,也可以说又由中国政府自己放弃了此岛。清国政府对一部分的岛民施以布政教化,那么按道理清国政府也应管辖另一部分,但清国政府却不能拿出事实上的有效证据。”这个歪理似通似似不通,但是日本人很喜欢。

    长期受中国文化熏染的日本,显然是了解清廷的“天下观”理念的,曾几何时,它也是这“天下”的一部分——明嘉靖年间,传教士沙勿略试图以基督归化日本,但却遭到了拒绝,日本人的理由是:“如果基督教确实是真正的宗教,那么聪明的中国人肯定会知道它并且接受它。”这使得稍后来到东方的利玛窦深刻认识到:要归化东方,必须先归化中国。

    柳原前光什么都明白,但他就是咬住了大清的这种模糊说词,你不承认番地归你管,那就是不是你的地方了,你不管,我们就替你去管管。
………………………………

第六百一十四章  侵台

    深悉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全面西化。这种身份在清廷面前于是乎就成了巨大的优势:他们了解西方的近代外交理念的同时,又深悉清廷传统“外交观”的种种漏洞,及其与西方近代外交理念的种种冲突之处。如何利用这种优势在清廷身上获利,成了明治政府维新之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征韩论与夺取琉球,之所以在明治维新之后甚嚣尘上,便是日本人深知大清在这方面的漏洞。

    在清廷,“置之化外,未便穷治”,是“天下观体系”下的政治词汇。日本人并非不知,但现实需要,他们故意将之放置到了近代“世界观体系”下理解,于是就成了:清廷承认台湾东部番地无主。

    此次交涉影响范围不大,但也引发了朝廷之外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又恰恰是日本所需要的。譬如副岛种臣来访半月之后,受北满州影响提前问世的《申报》,便刊载了署名为“岭南莲塘生”的一篇稿件,基本上可以代表当时大多数中下层士大夫们的普遍看法。“岭南莲塘生”说:“盖台湾一带,虽系中华之地,而台湾府属界,居海岛边境。至于生番,则又深居内地;虽统称台湾,实非台湾府属可管也。且生番蛮类,未晓人性,不入王化,非我朝百姓;与中土何碍焉!”

    其中的“不入王化”、“非我朝百姓”等言辞,正合日本人之心。但在“岭南莲塘生”的本意,却并不涉及国家疆域问题,所指均属文化层面。两套彼此交叉、互相矛盾的“世界认知体系”及其衍生出来的不同的外交游戏规则,被日本政府轻易地操纵于股掌之间,而清廷举国朝野竟毫无察觉。

    有了内外的一致铺垫,日本政府紧急通过了《台湾蕃地处分要略》,并不顾北海道的战火刚刚熄灭,加急组织了侵台军,名曰:“台湾生番探险队”。《要略》的重点便为副岛种臣使团所取得的“外交成果”:“台湾土番部落;为清国政府政权所不及之地。其证据具见清国自来所刊行的书籍之中;而当前任参议副岛种臣使清之际清廷官吏所作答语;尤其显然;故视之为无主之地;具备充分理由。是以报复杀害我藩属琉球人民之罪;为日本帝国之义务;而征番之公理;亦可于此中获得主要根据。”

    日本出兵台湾在即,台湾道在给闽浙总督的文件里却将此事的权重放置在“剿办彰化廖匪”一事之后,并称:“牡丹社系属番界,彼如自往剿办,在我势难禁止。”虽然担心日本人胜利后会盘踞番社不走,但给出的处置建议仍是消极的“一切惟以镇静处之”。这自然正是日本人所希望的清廷的反应,台湾地方官丝毫没有意识到此事关乎中国在台湾东部番地的领土主权。

    一切似乎都超乎想象的顺利,但是当日军讨“番”统领西乡从道将出兵台湾的照会直送闽浙总督李鹤年处时,却出乎意料地遭到了李鹤年的强硬反击。此后李鹤年更是多次照会西乡从道,其中名言:“本部堂查台湾全地,久隶我国版图。虽其土著有生熟番之别,然同为食毛践土已二百余年。……查万国公法云:凡疆内植物、动物、居民,无论生斯土者、自外来者,按理皆当归地方律法管辖。……据此各条,则台湾为中国疆土,生番定归中国隶属,当以中国律法管辖,不得任听别国越俎代谋。兹日本国中将照会,以台湾生番戕杀遭风难民,奉命率兵深入番地,殛其凶首,以示惩戒。在生番迭逞悍暴,杀害无辜,即按以中国之法律,亦所必诛,惟是台湾全地素属中国,日本国政府并未与总理衙门商允作何办理,迳行命将统兵前赴,既与万国公法违背,又与先时所换和约内第一、第二两条不合。”

    李鹤年态度的突然强硬,是因为西方几个看热闹的出声了。最先是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致函总理衙门,告知清廷日本出兵台湾一事,并在信中询问“生番居住之地,是否隶入中国版图”。稍后,英、法两国使节以及总税务司赫德也先后前往总理衙门,询问台湾生番所居之地是否中国领土。尤其重要的是,英国通过驻华使节,将来自英国驻日大使阿礼国获知的信息告知中国:“内称据东洋意见,台湾岛自某处迪南,皆不隶中国版图之内”。

    威妥玛强调,清廷对台湾番地主权等认定,与英国针对此事的外交态度密切相关。如果中国认为番地不属于中国版图,则英国政府对英国民众协助日本出兵台湾不做任何限制。如果清廷认定台湾属于中国版图,则英国政府将明令禁止英国民众参与日军出兵台湾一事。法、美各国所持意见,与英国大致相似。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变化,清廷正是明发上谕,声明:“生番地方,本系中国辖境,岂容日本窥伺。”并派沈葆桢带率领轮船军队,以巡阅为名,前往台湾生番一带察看,“不动声色,相机筹办”。李鹤年的强硬照会,与稍后的上谕精神完全一致。英、法、美诸国也均照会清廷,表示对日本的行为不予支持。

    但李鹤年显然仍对领土主权为何物不甚了然,其稍后的一道奏章又回到了“天下观”里“番地不属界内”的老调:“惟念边衅易开不易弭,番地腹地,究有区分,如果倭兵扰入台湾腹地,自当督饬镇道鼓励兵团,合力堵剿。若仅以戕杀琉球难民为名,与生番复仇,惟当按约理论,不遽声罪致讨,以免衅开自我。”

    这种“番地”、“腹地”的区分,难免又被日本曲解成“番地无主”。故而,总理衙门再次发布上谕,严厉强调:“番地虽居荒服,究隶中国版图,其戕害日本难民,当听中国持平办理,日本何得遽尔兴兵,侵轶入境。若谓该国仅与生番寻仇,未扰腹地,遂听其蛮触相争,必为外国所轻视,更生觊觎。衅端固不可开,体制更不可失。该督惟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以敦和好,不得以番地异于腹地,听其肆意妄为也。 ”“天下观”里的“番地”、“腹地”概念必须服从于“世界观”下的领土主权,这是清廷对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最清晰表述。

    两边声明走了一波,西乡从道还是带着他的探险队出发了,不可衅自我开的清军还是选择了克制,居然让西乡从道在琅峤登了陆。已经完成了军事改革的日军,打一群只是勇武的生番,自然是皇军武运长久,牡丹社酋长阿实禄父子等一开战便战死沙场,让日本人报了琉球难民之仇。然后日军便开始了臭不要脸模式,以龟山为中心建立都督府,准备赖在台湾不走了。

    清政府得知日军侵犯台湾消息后,立即向日本政府提出质问,并派福建船政大臣沉葆桢率军直赴台湾。沈葆桢等到达台湾后,一面与日军交涉,一面积极备战,不过迟迟没有开火。日军由于不服台湾水土,士兵病死较多,日本政府也知道不能立即军事占领台湾,不得不转而寻求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六月初夏生番出草,十月初九两边就又在北京谈上了。日本派大久保利通为全权大臣,到北京与总理衙门谈判。大久保利通此行带了不少国际法专家,准备用国际法与中国辩论台湾“番地”的主权问题。谈判长达四十多天,中日共举行了五次会谈,均是讨论“番地”主权问题。大久保利通频繁援引《万国公法》,总理衙门诸大臣尽管在“番地”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但对《万国公法》,却自始至终采取回避态度。恭亲王给大久保利通的照会中说:“本王大臣未能详悉泰西公法全书精义,不敢据以问难。”文祥也在问答中说道:“至大久保所说《万国公法》,并无中国在内,不能以此责备中国。”

    清廷以软(谈判)硬(备战)两手迫使日军撤离台湾,保全了台湾领土主权,但仍是事件中的大输家——日本内务卿大久保利通曾欢呼此事的了结:“呜呼!此诚为古今所罕有,终生所无的大业!” 因为清廷与日本签订了结此事的《北京专条》里有这样两条不是人话的记载:其一、“兹以台湾生番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 日本国本意为该番是问; 遂遣兵往彼; 向该生番等洁责。”——这等同于承认了之前被台湾番民杀害的琉球民众属于日本,为日本吞并琉球留下了口实。其二、“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清廷只求日本撤兵,余概不问,是非之颠倒莫此为甚。而且日本人也像果兴阿一样,利用不得不的撤兵,讹诈了大清足足五十万两白银。

    “诸位,可以开始谈判了吗?”合约刚刚签过字,大久保利通正满心欢喜的准备回去庆祝的时候,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从大堂门口传了过来。

    大久保利通不认识这个一身大清官服却没有辫子的家伙,但是恭亲王奕欣以下的所有大清官员都认识他,这个人正是北满州驻北京公使栾玉。台湾事件折腾了半年,北满州一个字都没有说过,现在他们突然冒出来,这个意思可就有点深了。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撕废纸

    台湾事件北满州一直没搀和,可不是北满州放下了国际搀和主义精神,而是因为果兴阿误判了。穿越者果兴阿个别时候会沉迷于自己的金手指,这次台湾事件就是一个个别的时候。果兴阿清楚的记得日军侵台是在同治的最后一年,所以这次肯定只是一次小规模的试探而已,绝对不会真的搞起来,他可忘记了自己引起的大扑棱蛾子效应。

    中国不再是果兴阿前世记忆中的那个中国,日本也已经不是果兴阿前世记忆中的那个日本了。日本的这次倒幕,因为果兴阿的搀和,搞得是艰难无比,而且中间还被北满州给讹诈了几次。所以日本政府比历史上的明治政府更具有危机意识,也更加的急躁,他们迫切的需要摆脱果兴阿阴影,自然也就更加急于向没有果兴阿的地方扩张。

    大久保利通对栾玉的到来非常意外,大清的官员们却都觉得很正常,因为台湾府北满州也有一份。台湾已经被大清朝廷让给了北满州,但是这是他们之间的内部协议,当然不会公告全世界,所以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不知道。朝廷之所以一直出面和日本交涉,是因为北满州只接受了高雄一个港口,台湾其他地方仍在朝廷治下,所以朝廷才很有主人翁意识的接手了谈判。如果祝永清也像特普钦一样移交了全部权利,朝廷早就让日本人去长春找果兴阿了。

    “这都是什么呀!”栾玉拿起恭亲王和大久保利通签的合约看了两眼,然后直接就给撕了。

    “这位大人,你这是做什么?”大久保利通肉疼的要命,栾玉撕毁的不是合约,那是他的功业啊!

    “哦!自我介绍一下,鄙人是北满州驻北京公使栾玉,我现在正在撕废纸!”栾玉一点也没有顾及大久保利通的感受,而且撕的更来劲了。

    “番地之事与北满州并无关联,这是我大日本帝国与清帝国之间的事,贵国何以无故插手!”大久保利通气的要死,北满州是穆桂英吗?怎么阵阵落不下,哪都有他们。

    “荒唐!我北满州虽然自治,但我辈仍为大清子民,我北满州大将军亦是大清皇帝的臣属,大清之事岂会与我北满州无关!”栾玉就是给自己找个搀和的借口,但是奕欣等人听了却满面红光,这话他们太爱听了。

    “再说,朝廷已将台湾府划归我北满州治下,你方入侵的是我北满州大将军辖地,此事岂会与我北满州无关!”看着奕欣等人得意洋洋的样子,栾玉有点后悔,他应该捞干的说,大字眼用多了,朝廷这帮人又该多想了。

    “番地无主,生番屠戮我日本难民,即便台湾归属贵国,贵国也应赔偿我国损失!”北满州在台湾修筑了高雄港,日本方面也是知道的,不过他们一直以为北满州只是占了一个港口而已。大久保利通与清廷谈判四十多日,多少也听说了朝廷让出台湾一事,不过北满州一直没出面,他也就乐得装糊涂,现在栾玉打上门来,他知道在台湾归属上纠结没有意义,干脆认下了台湾是北满州辖地。

    “这个说法不对!首先,被生番杀害的难民是琉球人,不是你们日本人,琉球也是我大清藩属,所以此事是我大清内政,轮不到你们来评头论足。其次,你方的那个什么“台湾生番探险队”,是对我北满州辖地的军事侵略,他们已经在事实上入侵了我北满州领土,即便现在要谈赔偿,也是你方赔偿我大清和北满州!”栾玉把四十天的谈判结果全面推翻,更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两边谈的事情。

    “番地无主,我大日本帝国所为,乃是为民复仇的义举!”大久保利通冷汗都下来了,这个栾玉绝对不是来谈判的,可是北满州到底有什么阴谋呀!

    “好了,我再说一遍,台湾是我中国领土,你们那些番地无主的歪理就不要再提了。而且我在强调一次,琉球是我大清藩属,琉球人不是你们日本人!”栾玉根本不和大久保利通玩什么理论游戏,管你什么国际法还是天下观,老子说了是我的就是我的。

    “琉球为我大日本帝国藩属的时间,比大清立国的时间都要久,当下更是我大日本帝国鹿儿岛县治下的藩国,琉球人就是日本人!”大久保利通也不在番地无主这事上纠结了,他发现栾玉是要倒打一耙,台湾日本占不到便宜,这琉球好像也要丢。

    “好,好,你承认就好!”栾玉冷笑连连。

    “琉球是我大日本帝国的领土!”大久保利通咬牙坚持,他在准备承受冲击,栾玉肯定会拿出一些东西的,大久保利通努力的稳住自己,猜想着会面对什么的威胁。

    “琉球与越南、朝鲜素为我中国三大亲藩,你方居然将琉球纳入什么鹿儿岛县,这就是*裸的侵略,没什么好说的了!”栾玉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有说出任何威胁的话。

    “琉球早在明万历年间便已臣服于我大日本帝国,你们……”大久保利通还想强行讲理,琉球是同时向大清和日本进贡的,日本又比大清早一些,这事大久保利通觉得自己能说明白。

    “无需多言了!说是我大清藩属,就是我大清藩属,这没什么好争执的。你也不用说什么大明年间的事,我大清继承中华道统,凡是中国的礼教疆域,我大清一体承袭。琉球为我中国藩属久已,岂是你们比得了的,我华夏文明璀璨之时,你们天皇还在富士山下采蘑菇呢!”栾玉的话已出口,大清的官员们立时哄堂大笑,大久保利通却是青筋都爆出来了。

    “贵使无礼太甚!”大久保利通愤然起身,栾玉辱及天皇,他说什么也不能忍。

    “无礼你能怎么样,不服出去单挑,我八旗健儿还怕了你日本武士不成!”栾玉把一个帝国主义者的嘴脸演绎的淋漓尽致,大久保利通除了嘴上抗议,他也干不了什么。

    “贵使就不顾及国家的体统颜面了吗?中国堂堂礼仪之邦,贵使行径却无异于市井无赖,贵使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大久保利通还是很文明的回击,真出去单挑,栾玉一个文人还真就未必打得过正经武士出身的大久保利通,可是大久保利通是来谈判的,他必须得克制。

    “你跟我说礼仪,派遣间谍,暗行离间,这不就是贵国的礼仪吗?我北满州对于这样的国家,自然是没有好话听的!”栾玉忽然说起了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事。

    “无稽之谈!”大久保通利矢口否认,不过眼神却有些闪烁。

    日本政府基本平定内乱之后,便致力于开化革新,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军事。打出日本列岛这个事,日本人想了几千年了,虽然每次都被中国人给按了回来,但是他们依旧不死心。想要再次走出去,军队肯定是第一位的,而且如今外敌环伺,日本也急需一支强军来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整军经武四个字说着容易,做起来做起来可就难了,英国买的装备,德国请的教官,日本人都用上了。本来日本政府还觉得自己的皇军不错,可是在二本松和佣兵们过了两招,他们就发现自己不够看了。满洲佣兵打他们的百胜之师,就像戏耍小朋友一样,皇军几无还手之力。

    日本人花了大价钱,终于套出了一些欧洲陆军强国的真东西,但是日本人现在也不好糊弄了,他们可见过佣兵是怎么打仗的。两相比照之后,日本人得出了一个结论,法德的什么世界第一、第二陆军强国,完全是靠上百个师的数量拼凑出来的,战术战法上完全不如满洲军,英国人也说真正的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应该是中国。北满州的技术装备和战术战法,再加上大清的兵力,这才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

    整明白谁是世界第一强之后,日本人便想向满洲学,但是北满州对日本的态度非常不友好,别说军事学习了,连普通贸易他们都设置了各种限制。但是聪明的日本人很快找到了办法,浅野的佣兵师团急需兵员补充,所以浅野一直在日本国内招募失业武士,总数高达近两万人。幕府和东北诸藩大量的破落武士,以及一些衣食无着的浪人,都报名参加了浅野的佣兵师团,这便是日本人的机会。日本政府加紧安排,弄了一批忍者和忠于天皇的武士,趁乱混入了佣兵师团,成功的进入了北满州。

    这些人混入佣兵师团之后,便可以接受减配版本的满洲军事训练,学习到满洲先进的军事知识,将来潜回日本,便可以将北满州军事军事知识带回日本。同时他们也可以趁机向北满州渗透,窃取北满州其他领域的技术和情报,弥补日本在各领域的不足。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日本政府还安排了一些高级间谍,他们的任务不是窃取情报而是策反。

    满洲佣兵师团,是一支完全由日本人组成的军队,大量的骨干士兵和指挥官都是日本人。这些人的心里肯定多少还有忠君报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