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消息像风一样传到了三狗家里,四狗和春花正拿碗筷放桌子上,等爷爷和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吃中饭。
听到大哥三狗回来了,四狗差点把手里的碗丢了,一把扔在桌子上,和春花话都不说,一阵风冲出大门,往村口这边赶了过来。
三狗妈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差一点跌倒在地上,虽然前几年和三狗互通书信,已经知道了这个最心疼的儿子还在这个世界上。
但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再见到,实在是太煎熬了,还不能把这番心思表露在脸上,只能经常默默地看着村口,希望那个熟悉的身影能回来。
三狗妈现在脚发软,站都站不住了,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竟然止不住地流起眼泪来了,三狗奶奶也是如此,大孙子终于回家了,太好了,太好了。
四狗和春花一路狂奔过来,大老远就死命喊道:哥!哥!哥!
三狗一听到四狗春花的声音,再也矜持不起来了,马上从人群中冲了出去,一把把已经长高了一大截的弟弟妹妹搂抱了起来。
三狗一手一个,紧紧地抓住弟弟妹妹的手,一路往家里走,一边走,一边问起了家里的事情。
三狗还没到家门口,就远远看到了母亲正倚在柴门上,遥遥地眺望着自己,三狗眼中一热,马上撒手冲了过去。
“妈,我回来了。”
三狗哽咽着一膝盖跪了下去,跪在母亲面前,嘴里还说着:“妈,我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三狗妈一肚子的话,此刻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得一把抱着儿子,也是眼泪直下,语无伦次地安慰这三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
………………………………
973。 拳打三狗
回到家里坐定后,三狗奶奶差人去地里叫三狗爹和爷爷赶紧回家,三狗也给奶奶母亲介绍了杨慕华、和尚、江忠汉几个人。
三狗奶奶和母亲一边一个,拉着杨慕华的手,像似看着龙王送来的宝贝一样,欣喜万分,这个就是三狗信里说的杨慕华,现在可是我们罗家的媳妇了,太好了。
看着端庄秀丽大方得体的杨慕华,三狗奶奶和母亲的脸都笑得成一朵花了,刚才还哭哭啼啼的,现在马上心情变得大好。
大家一边等三狗爷爷和父亲回来,一边说着话,时不时有左邻右舍的人过来庆贺一番,倒是隔壁王明诚一家没见人来。
一问之下,原来他们家今天不巧全都出门了,好像去嵩峰的明月家去了。
四狗小三狗四岁,现在还是个十七岁的大孩子,正缠着江忠汉,玩一把退掉子弹的驳壳枪,春花则是紧紧依偎着嫂子杨慕华。
很奇怪,春花也是十五六岁的姑娘了,对生人或是不熟的人很羞涩,但对这个初次见面的嫂子,却是很相熟的样子,或许是杨慕华的气质使然吧。
看着这一家子,三狗觉得好像生活在天堂上一般,真希望时间能停止不前,就永远定在这个时候,满眼望去,到处都是幸福的影子。
不过这个时刻还是阻止不住地过去了,因为父亲回来了,见到爷爷和父亲回来,三狗急忙从凳子上溜了下来,抢上几步,一膝盖跪在了地上。
爷爷赶紧就过来拉大孙子起来了,这个孙子,从小看着长大的,现在成一个成熟的汉子了,再不能见谁就跪的了。
倒是三狗他爹,一边礼貌地向生客们打着招呼,一边对着三狗不冷不热地说道:“你跟我来一下。”说着就往后院的厢房里去了。
大家有点面面相觑,不过三狗还是言听计从地跟着父亲往后面走去,三狗妈为了避免尴尬,就招呼大家吃茶吃点心啥的,问起大家在路上的事情。
三狗跟着父亲来到了后院的房间里,后脚刚进房间,就听到了父亲不疾不徐的声音:“把门关上。”
三狗乖乖地关上了门,转过身来,看到了父亲已经坐在房间中间的一把椅子上,对着三狗说:“跪下!”
三狗往前走了几步,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听话地跪了下来,默默地低下头来,不敢看父亲一眼。
突然,三狗的肩膀遭受了一计重击,三狗挫然不防,一个跟头翻到在地上,原来父亲居然举起了拳头,冲着他打了一拳。
三狗躺地上,有点愕然,没想到父亲会来这么的一出,正愣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候,父亲又不高不低地开口了:“跪下!”
三狗反应过来,又立刻连爬带滚地过去跪在父亲面前,父亲接着又抡起一拳,狠狠地击打在三狗的肩膀上,三狗这次即使有心理准备,还是止不住地被打翻倒在地上。
“跪下”“跪下”“跪下”
三狗再次被打翻,再次跪下,如此几番之后,三狗爹终于开始累得喘气了,三狗即使肩膀发疼,也不敢喊半个疼字出来,只能默默地翻滚着起身跪好,摆好姿势给父亲打。
终于,老父亲的力气使完了,打不动了,坐在椅子上喘着气,不说话,只是定定地看着三狗,三狗见父亲不开口,他也不敢开口,也只是定定地跪着,低着头,默默。
“你小子还有脸回来?”父亲终于有力气开口了。
“”,三狗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敢回答。
“你差点把我们老罗家的脸丢尽了,现在当了个官,就好意思回来了?我呸!”
“”
“你知不知道,你妈差点给哭瞎了,她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整夜整夜地流泪,还不是你给害的。”
三狗一听到这里,立刻就憋不住了,眼泪直流,举起手来,狠狠地抽自己的耳光,可手却被父亲一把给抓住了。
“你也不用打自己的脸了,等会还要出去见客人的,我也不打你的脸,我们老罗家,还要点脸的。”
“爹,我对不住你们,我后半辈子,做牛做马,来还你们。”三狗终于开口了,带着哭腔。
“唉!”
父亲长叹一声,扔给了三狗一条毛巾,说到:“你后半辈子,也不用还我们,把自己过好就可以了,我们在这里,过得挺好的。”
“你也别哭了,把脸擦干净,等会还要出去见人的。”父亲接着说。三狗赶紧止住流泪,用毛巾胡乱地擦了把脸,还是继续跪在地上,等着父亲发话。
父亲站了起来,对着三狗也说道:“你也起来吧,我们出去。”
父亲把门打开,吓得门外的四狗飞快地溜一边去,四狗是母亲指使过来的,母亲知道乌狗可能要打三狗了,生怕下手重了,就偷偷地叫四狗去看着,万一有事,马上喊她过去。
可四狗过来时候,几乎听不到房间里有什么声音,就贴在门缝上听,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点说话声,但听不清,直到父亲来开门了,吓得他跟狗一样,飞快地从侧门溜走了。
三狗跟着父亲,装着没事一样,出来到厅堂里,一起招呼着客人们,大家才坐下来吃饭。
刚才就有左邻右舍的女人们过来,帮着三狗奶奶一起多做了几个荤菜,来客人了,特别是罗家媳妇第一次上门,得要有点荤菜招待。
这几年,三狗寄了不少钱回家,家里的生活水平还行,三狗爹就拿三狗的钱顺着家房子边上再盖了一个房子,类似联排的两个房子。
农村人盖房子的标准,一般是以儿子来计算的,几个儿子就盖几个房子,即使家里孩子多,也要这么做,除非实在是没钱盖。
这个倒不是要显摆,而是有实际要求的,因为儿子长大了要娶媳妇,没房子,在农村是几乎娶不到媳妇的,或是娶不到好媳妇。
这也正常,人家嫁过来,你连个房子都没有,住哪里去?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天天窝在公婆家里,不管什么时代,大部分的女性都不愿意。
三狗家有他和四狗两兄弟,即使三狗在外面做了大官,几乎是不可能回家住了,但作为父母,还是要再盖一个房子。
这个房子以后给四狗住也行,自己老头子就住老房子了,分开一点点距离住,大家相敬如宾,又可以相互照顾到。
因此,这次三狗他们四个人回来,也有房子住了,三狗和杨慕华住新房子的一间,另外一间和尚和江忠汉住。
这边农村的房子一般是三直,也就是中间是厅堂,左右两边是厢房,前面是院子,后面是厨房,出后面是厕所和猪牛羊的圈子。
………………………………
974。 回家,回到梦牵魂绕的家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三狗心情大好,免不了和一群群赶来的亲友们喝酒聊天,本身三狗独特离奇经历,就让大家非常感兴趣了。
三狗面对这些老乡亲友,谈心甚浓,几乎是有问必答,从离家后做挑夫,到军校去读书,一直到这一年来和鬼子打仗。
只不过把一些酸楚的、血腥的、残忍的事情都弱化了,甚至是一笔带过或是不说,即使是这样,对于几代人几辈子都不出这个山窝窝的人来说,也是比戏台子上面的戏还要精彩。
本来三狗的病还没见全好,是不能喝酒的,但从昆明到上饶这几天看来,三狗好像一点事都没有了。
杨慕华作为医生和妻子,都跟三狗说了,喝酒可以,但千万不能喝太多,因为这个头疼病,很容易被酒精诱发的。
三狗自然也是知道,但在热情似火的亲友面前,既然开了口喝酒,就不能太拘谨了,不然会被人说是摆官架子的。
只能是自己尽量不寻酒喝,杨慕华听不太懂三狗他们老家的土话,这种话以中国古语为基础,辅以本地几千年演变下来的各种俚语,外人听起来,完全像一门晦涩的外语一样。
对于这种自动加密的语言,杨慕华和三狗相处了这么多年,还是学不会,即使是有兴趣学,只是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只能学一点皮毛,稍微能听懂一点日常用语。
因此,杨慕华大部分的时间是和三狗妹妹春花在一起,春花现在和四狗在罗城中学里读中学了,国语还是能说的,虽然说起来很拗口,但能沟通。
相对比杨慕华那一口京片子的字正腔圆范,三狗的国语就很一般了,不过他经过这么多年在外面的闯荡,接触了大量全国各地的人,国语相对来说,还能过得去。
春花则就显得很业余了,没办法,这里的老师都是用土话教学的,读诗读课文都是用土话读的,可以想象一下,是个什么样的画面。
因此,两人找到了彼此的需求,就是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竟然两人都上瘾了,乐此不疲,遇到好笑的,就笑成一团。
四狗是男孩子,对学语言没有什么兴趣,倒是整天缠着三狗的卫士江忠汉,问这问那的,都是部队里事,还有打仗的事。
两个人的过于都是乡音浓郁,小江是湖南人,江西湖南挨得近,两边的方言倒是有一点相通,还能交流得起来,不行的话,就手脚乱划来辅助想要表达的意思。
还有是对枪弹有着极为浓郁的兴趣,一把退掉子弹的驳壳枪,现在都被他拆成个鬼样子了,装不回去,可一到人家小江手里,瞬间就像变戏法一样,一把整枪就出来了。
这个更是让四狗受不了,两人凑在一起,把一把驳壳枪都要玩脱皮了,后来四狗不满足于空枪,想要打真弹来试下,但这个小江死活不同意,部队纪律还是要有的。
和尚则是一直跟着三狗,三狗他们也没有说他是出家人,再说现在和尚一点也看不出是出家人了。
穿戴和三狗他们一模一样,都是便装,头发也长出来了,平常吃饭,只是告诉别人不喜酒肉烟等东西。
但真有人布菜,比如三狗奶奶这样辈分的人给他夹肉,他也不推辞,也能吃一点,遇到三狗喝多了,也会帮着三狗挡点酒喝一点。
他是本地人,能说本地土话,交流不成问题,只是很少说话,大家以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也就很少找他说话了。
到了晚上,都快要关门睡觉了,明诚一家回来了,本来他们今天是不回家的,但三狗回来的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十里八乡的。
他们在嵩峰傍晚时候就听人说了,马上就匆匆吃饭往回赶了,到了快九点时候才到,那时候的农村人晚上没有电没有什么娱乐,都是早早入睡的。
特别是秋冬季节,晚上温差大,冷,都早早上床暖被窝了,也节省一些点油灯的油。以前人条件艰苦,能省则省。那句“不是省油的灯”,就是以前的油灯衍生出来的。
……
明诚没有跟他家人先回家,而是直接就来敲三狗家的门了,见到三狗,两个大男人,竟然死死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这一哭,又惊动得全村的狗都叫了起来,好像为他们伴奏一样,后来,明诚爸妈及明诚的媳妇也过来了。
三狗见到明诚爸妈就要下跪请罪,毕竟四年前带着明月私奔(实际上是明月逼着三狗私奔的)这件事,对两家人的影响太大了。
不过还没有跪下,就被明诚和他爹给拉住了,这事,本来就是不是三狗的错,当晚明诚家就清楚了,全都是明月闹出来的动静。
最后,这事还牵累到三狗,他们王家也觉得挺对不起三狗的,现在三狗总算在外面闯荡出点气候出来,算是宽了两家人的心了。
因此,三狗要下跪请罪,特别是对着众人面前,是绝对不行的,明诚都喊道:“三狗你要下跪,那我也下跪,我也要向你们罗家请罪。”
最后大家把这事算是过去了,不能再提了,因为有三狗的媳妇杨慕华在场,即使人家是外地人听不懂土话,但这事还是要少提为好。
后来,为了不耽误大家的休息,明诚把三狗拉到他们家去借着聊,还跟嫂子杨慕华打趣说:“今晚要借三狗一用了。”
杨慕华大方地笑了笑:“你们是从小到大的兄弟,想用多久都没有问题,拿去,还都不用还了。”
大家在哈哈中,散了休息,三狗和明诚一起到了明诚家,两人接着聊起了这些年分离后的事情。
三狗才知道了当初他走后,家里因为他而发生了那么多的大事,虽然之前在书信里稍微了解了一点,但没有这么详细。
三狗觉得自己挺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有明诚及他们父母,最对不起的是明月和守城。
四年前的那晚,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明月和三狗“私奔”被明诚他们追到后,三狗还挨了明诚一顿结结实实的打。
现在明诚提起那事,还挺不好意思的,三狗没记在心里,反而宽慰明诚,假如自己妹妹春花被人拐跑了,他也会去打,打得要比明诚还狠。
………………………………
975。 有“错”正常,关键怎么看待
那晚明诚把明月“抓”回家后,村里人还不知道明月和三狗“私奔”这事,但问题是,最关键的人知道了。
那就是明月的未婚夫郑守城,自那以后,守城再也没有来王家了,明诚他们王家也很不好意思去找郑家。
如果按此发展下去,只要三狗回来,那王家明月自然就和罗家三狗结为夫妻了,三狗这一辈子就会在小山村里,安稳幸福地度过了。
可王罗两家等了一个暑假,没等到三狗回来,等到的是三狗的“尸体”,也就是三狗挑夫队里的细毛兄弟。
这就麻烦了,三狗一“死”,这门亲事就只能吹了,棘手的还有明月,一直不出家门,要出家门,就说要出家,去做尼姑。
这可把明诚家给愁死了,最后还是多亏了郑守城,有情有义,亲自上门来接着提亲,不提三狗那出事。
也亏了三狗妈,死劝明月嫁给了守城,才算把这件事给摆平了,可摆平后,三狗在军校的信就寄了过来了。
这世事无常啊,让三狗父母无可奈何,一边欣喜儿子还活着,一边惋惜明月已经嫁出去了,看来三狗和明月就是没有缘分。
也好,现在看这个杨慕华也不比明月差,人家还是大城市的姑娘,军医的医官,也是个官,这就让三狗父母宽心了不少。
明月结婚后,明诚也结婚了,他的媳妇是十五都一家大户的女儿,姓杨,三狗今晚也见到了,不错,大家闺秀,对明诚父母很孝顺。
今晚他们全家是从嵩峰明月家回来,明月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前年生了一个儿子,这次是老二的周岁,他们全家赶过去给外甥“过周”。
本来是准备在那边呆上几天的,让明诚媳妇多和明月两个儿子多接触一下,明诚媳妇自结婚二三年来,其他都很好,就是没有生育。
这可把明诚妈急得,农村里对这事很看重,迟一点都等不了,此外还有说让女人多和小孩子在一起,沾上点孩子气息,就会生育的。
有的人还特地去抱养一个孩子,马上就会生育了,这可是事实,多少这样的人,抱养了孩子不久后,马上就怀孕生孩子了。
所以,明诚妈就想着能不能说服亲家,趁着明月有了二儿子,就把明月的大儿子接到外婆家,让儿媳妇带上一段时间,看能不能沾上孩子气,早点怀上生一个大孙子出来。
可这事还没有跟女儿明月说,就听到了三狗回家了,不得了了,三狗和儿子明诚可是穿开裆裤的兄弟,他马上就坐不住了。
开始嚷嚷着马上就要走,可人家亲家说,现在已经到了晚饭的饭点了,哪有不吃饭就走的,多少要吃点再回家。
于是明诚熬着性子,匆匆扒拉了几口,就催着大家回家了。
守城也是三狗的好兄弟,他们三人小时候是铁三角,又叫“铁三成”,因为三个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g”音。
本来他也想着要不要和明诚一起去看三狗的,但这话一时开不了口,也是因为明月那事,觉得现在去见三狗怪怪的,万一三狗还记挂这事,就不好了,所以暂时就没有说出口。
其实明诚从守城的眼神里就看出来了,多年的好兄弟,而且这事他最清楚了,自然是知道守城为难的心事了。
不过在守城送大家出来时候,明诚逮住个机会,对他悄悄说:“守城,你先在家等着,我先去看看三狗怎样子,如果可以的话,我逮他过来,亲自跟你请罪。”
“你千万可不要这样,人家现在是大官了,我们不能这样子的,只要他还认我们是兄弟就行了。”守城对着明诚直摆手。
“你个狗日的,就这么点出息,他当大官是他的事情,不关我们的事,他要是敢对我们摆半点架子,哼,我也不会理他的。”
守城虽然是明诚的妹夫,但大家从小在一起长大,是过命的好兄弟,现在走动的也多,两人之间没有半点隔阂。
“嘿嘿,其实我也是挺想念三狗的,明月也是,我们有时候都会一起说起我们几个打小的事情。”
看得出来,守城是挺想见三狗的,毕竟当年关系那么好,要不是四年前那个“私奔”的晚上,现在还是个铁哥们。
再说,那个“私奔”其实也不关三狗的事,三狗和明月两人之间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甚至连手都没有拉过。
按理说,三狗还是个“受害者”,这一切都是明月造成的,但这事绕了一圈,最后明月还不是按照既定的时间嫁给了守城他了,也就把这事慢慢看淡了。
现在大儿子都能打酱油了,还惦记着这点事,就说不过去了,可守城自己没把这事当事,但不知道三狗是怎么想的,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所以,还是等着明诚先过去,摸摸三狗的底,看看三狗怎么看的,然后再说。
因此,今晚明诚特地把三狗给“抓”到自己的书房里,让媳妇自己先睡,和三狗长谈了起来,最后也探了探三狗的口风。
说起守城,三狗一脸的愧疚,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对不起他,甚至是没脸没胆去见他,自己这么好的兄弟,居然还要“抢”他的未婚妻。
这事,放哪都说不过去。
明诚见三狗这样,就放下了这个心了,心里就有了打算了,开导起三狗,说他和守城经常谈起他,其实守城也挺想见他的。
三狗一下子五味杂陈,低头含泪,觉得既然守城都这样了,自己再不去见他,那自己太不是个东西了,于是就答应了明诚的话。
趁热打铁,明诚马上就约三狗明天就去,还能赶得上守城和明月二儿子的“过周”喜宴,三狗也是急于见到守城,马上就答应了。
明诚见这事告成,就立刻催促三狗回家睡觉去,一来明天可以早点去嵩峰守城家,二来三狗这连着赶了这么远这么久的路,身体也累。
最关键的是,听说三狗脑袋受了战伤,还是不能太劳累着了。
就在三狗告辞了明诚,就要迈出王家大院的门槛时候,发现了明诚爹正拿着个旱烟管在天井里,一明一暗地抽着烟。
“长泰叔,你还没睡啊。”
三狗本来正想着要不要跟明诚爹告个辞的,又想着夜已深了,还是算了,不打搅长辈的休息了。
可现在见着了,还是必须要打声招呼的,顺便也告个辞再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