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真,他们没走多远,三狗就把房门给打开了,两扇门都大开着,即使冬夜的冷风吹进来让房间发冷,即使风把风灯吹得有点摇晃。

    守城光明正大地把机会给三狗,三狗也要光明正大地告诉守城,他和明月之间,自始至终,都是光明正大的,现在,也是如此。

    守城和明诚听到开门声,回过头来,看着三狗正经地坐在灯下,心里不由得对三狗竖起了大拇指。

    都是汉子,都是狗日的汉子。明诚越发钦佩这两个兄弟。

    ……

    明月也坐在桌子的另一头,看着三狗,死死地看着三狗,这张脸,已经一辈子都烙在了心里面了,可还是看不够。

    其实,按正常审美来说,三狗谈不上是美男子,算是中等吧,但他的气质,就是那么的迷人,不知道为什么,明月现在也能感受到几年前做少女的那种心悸。

    就是面对三狗的那种不能自己的心悸,让自己甘愿为这个男人去死的一种决心,一种飞蛾扑火的死心塌地。

    现在的三狗,脸上已经没有了几年前的青涩和稚气了,更多的是沧桑和成熟,这个气质融合着以前三狗年少的气质,更是要命了。

    三狗被明月盯得浑身不自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想起了他们四年前分开时明月对他说的一句话:

    “别走的不见人了,记住,这是你欠我的钱,无论如何,你得要当面还我的。”

    就是在临时不得不分开时候,明月把一条纸包好的大洋给到三狗手里,对着三狗说的那句话。

    这句话,三狗一直记在心里,多少次,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三狗掏出一沓钱,递给明月说:

    “这个…这个是我欠你的钱,现在用法币了,数额也差不多,现在…算我还给你了,这么久了,才…才还你……”

    三狗说的跌跌撞撞得,词不成句,甚至都不敢抬头看明月,低着头,像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在认错一样。

    “谁要你还了,再说,要你还,你还得清吗?”

    明月本来还沉浸在自己对三狗的好感里,突然见到三狗这样,一下子心里非常愤怒,心想,真有你的三狗,黄花菜都凉了几茬了,你现在来跟我说这个。

    你当我是个啥啊?就这几个臭钱吗?就想把以前的债还清了?告诉你三狗,你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这些话,明月没有说出口,但内心,确实已经很难受了,她是不会收这个钱的,哪怕再多的钱,也不会要的。

    三狗见明月突然发怒了,更是惊慌失措起来,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坐针毡一样,这钱拿在手上,不知道拿回去好,还是放在桌子上好。

    既然钱已经拿出了,就不能拿回去了,三狗只好把这钱放在桌子上,喃喃说道:

    “这是…这是你以前自己说的,说是要我还给你的,现在,你咋又不要呢?”

    明月狠狠地盯着三狗,恨不得拿把刀立马砍了他剁了他,真是气死人了,哪有这么气人的?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一文钱我都不会要你的了,你把钱收起吧,等下守城他们回来,不好的。”

    明月极力控制着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冷冷地对三狗说着这些话,那语气,比这冬夜里冷冽的风,还透骨。

    见到三狗不得不收起了钱,明月她再也不想见到三狗了,起身扭头就走了,回到自己的卧室里,连灯都不开,默默地摸上床,随手拉了条被子盖在身上,任决堤般的眼泪,奔腾着。

    ……

    没多久,守城和明诚他们就回来了,见明月不在,也没说什么,大家继续抽着新买来的纸烟,边继续聊起天来。

    不知道为啥,可能是时间也晚了,冬夜里的寒冷也开始慢慢浸透过来,大家都觉得有点意兴索然了,就匆匆洗了把脸,各自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和尚就过来找三狗了,约好的今天上午就回的,守城再也挽留不住了,三狗毕竟还是要回家的。

    三狗突然临时觉得,他还有一段假期的时间,可以让和尚多陪陪他家人,就让和尚暂时先回家,到临要回部队时候,再来叫他。

    和尚也没有说什么,把身上带的经费交给了三狗,就转身走。其实不管是和尚还是俗人,对于自己的亲生父母,还是有感情的。

    守城亲自送着大家走了好远的一路,可能冬天早上太早了,路上没见几个行人,明月和她的公婆也都没有起床,自然就没有出来相送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三狗最后把守城拉住,请他回去,同时,也偷偷塞给他一个红包,说:

    “你那么多的喜事,我都没有赶上,这次就一点意思,希望你一定手下。”

    守城开始还不想要的,但见三狗非常坚决,想想,自家兄弟,就不拘泥于这点小钱了,就收了下来了。

    送完三狗,回到家里,守城才见到明月起床了,就随手递给她一个红白,说:

    “这是三狗临走时给我的,说什么要我收下来,我就收了下来,你拿去放起来吧。”

    明月微笑着接过红包,对着守城说:“你们兄弟感情这么好,多收他点红包,也是应该的。”

    说完明月就把红包塞在口袋里出去了,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直接进了厨房。

    刚好厨房的火灶生起了火,正煮着一锅水,煮开了好下米煮粥,明月拿着个火笼子去夹点炭火,冬天的早晨实在是冷,有火笼子,可以暖暖手。

    见厨房里没人,明月把那红包拿出来,拆都没有拆开,直接就扔进火灶里去了。

    看着那红包在熊熊烈火里迅速地烧开,露出里面的钱,也马上变成了通红,接着变成了灰白色的灰烬。

    好像她对三狗的感情一样,从以前的通红,到现在的灰烬,最后变成虚无了,没了,什么都没了。

    连同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年少,一切都回不去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

980。 办厂安置烈士家属

            其实按三狗的情商和多年来历练出来的处世,昨晚那事,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但就是这么巧,就这样发生了。

    早上三狗见到明月没有起来送他们,心里就有底了,虽然有那么的一点小小的遗憾,但这事确实是已经成了。

    加上临走时候不知情的守城收下红包,三狗把最后一点担忧和事情,都处理干净了,从此,不用再回头了。

    哪怕是这里寄存着自己曾经的美好,哪怕是这里保存着自己曾经的年少和青春,就让它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这里吧。

    从此以后,她不会因为自己而牵挂了,甚至有一天,他就是战死在战场上,她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很难过了。

    在转过那个山岗,明月家就快要消失在背后时候,三狗也没有回头,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念着:

    “再见了,我曾经的美好!再见了,我的年少和青春。再见!”

    ……

    回到家里这些天,三狗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完全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头一点也不痛了精神得很。

    三狗让卫士小江陪着,拿着七连老兄弟们的地址,把全县跑了个遍,把给兄弟们捎带的书信、钱财,都一一送到各家各户里去。

    三狗也在去每家的半道上,都买了一些礼物,算是他送给兄弟们家里的东西,这些年来,身边的这些兄弟帮了他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老李头、秀才、竹竿、狗腿、打铁侬、大薯、萝卜等人的家里,牛牯的家里也去了一趟,见过嫂子,牛牯他的儿子已经满街跑了。

    特地去看了角蚤,角蚤在去年淞沪会战时候,被炮弹给炸成疯子了,三狗去到他家里,居然连三狗也认不出了。

    三狗心酸得留下了一笔钱,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虽然当地政府每月会有一些抚恤金或是福利金给到角蚤,但毕竟不多。

    顺着路,三狗同时也去了那些已经牺牲了的兄弟家里,比如大饼、大郎、周精良、陈家炳、李金仁、李广本、杨松林、朱明泰、张志光等人的家里。

    其实这些死去兄弟的家里,大都生活很一般,有的甚至是很困难,三狗此时才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穷了,希望自己再有钱一点,就可以给到他们家里多一点。

    看来真的要找明诚守城他们,一起搞一个工厂,做些棉布内衣和袜子啥的,可以直接供应到他们部队里去。

    反正这些内衣袜子等东西,部队的被服厂生产不多,因为太琐碎了,一般都是给津贴到士兵自己手里,让他们出去采购的。

    这就滋生了部队的一些腐败现象,一些黑心的长官,这点小钱也要黑,搞得很多士兵怨声载道的。

    有的长官不管这事,就把钱直接发给士兵,可很多士兵一拿到钱,要么大手大脚乱花掉,要么舍不得花,就算是自己去买的,也是质量参差不齐。

    别小看这点内裤和袜子,一旦质量不好,特别影响平时的训练和战时的作战,这个三狗以前就深有体会。

    那时还是在中央军校里,图省钱买了质量一般价格便宜的内裤,结果长距离的拉练时候,浑身是汗,内裤也湿了。

    结果痛苦要命,裆部被皱起来的内裤勒得受不了,大腿根都被磨出血了。袜子也很快被磨破,脚也被磨出血来。

    自那以后,三狗在内裤袜子的花费上,再也不敢省个半文钱了。可现在他手下还有一些人,为了省钱,一直穿着破破烂烂的内衣袜子。

    经常有人因此而磨破皮,甚至是感染和生病。没办法,这样逼着三狗要采取统一采购的方法来杜绝这种现象。

    由几个士兵代表和连队特务长或经理(当时部队里管后勤的人员),一起出去根据每个人的尺寸买回来。

    别小看这点小钱,每个月还挺多的,特别是一个营的人,四五百人,每个月的零碎花销,得有好几百元,多的时候有上千元,怪不得那些黑心的长官会眼红起来的。

    三狗记起在守城家里,守城说他以前在县城里的服装厂干过事情,当时心里就一动了,但觉得这事,还只是个念头,暂时先不方便说,等想好想多点在说。

    这几天去各个兄弟家的路上,三狗一直在想着这件事,特别是看到一些兄弟家里很困难急需用钱的时候,三狗想和守城一起办个服装厂的念头越发强烈了。

    等这一趟走完后,三狗立即找了明诚和守城,商量一起合伙办个服装厂的事情,生产由守城来搞,买卖由明诚来负责。

    三狗负责一部分的销路,就是把他手下几百号人的内衣尺寸、要求给到厂里,每二三个月就需要一批成品。

    三狗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要求,就是要厂里安置他七连老兄弟们的家属作为工人,特别是那些已经牺牲了的、家里很困难的家属。

    因为有这个不太合理的要求,三狗就负担起办厂的大部分先期投入的费用,现在三狗身上钱不多,回到部队里,可以先预支些过来。

    然后,三狗这一股的分红,他全部不要。如果每年分红多的话,就分出一部分,给那些七连兄弟们的家属,当成奖金发给他们。

    如果分红不多的话,就全部投入到厂里做继续发展的资金。

    毕竟厂里只依靠三狗手下人的销路,肯定是养不活这么多的人的,是需要打开其他更多的销路。

    不过在当时,服装的生意是很不错的,明诚的外婆和舅舅就在县城东街里做服装生意的,他很清楚。

    所以,见三狗有资金和部分销路,明诚和守城则是一拍即合,本来这几年来,他们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一直被家里老爹压着,要管家里一摊子事情。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们马上就开动前期的工作了,三狗只对打仗在行,这些还真的帮不上手,就索性交给俩兄弟去办了。

    ……

    看着三狗最近兴奋得忘乎所以,杨慕华也试着给三狗用简单的医疗器具做了几次测试和检查,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看来,估计这个脑袋的病,确实是可能会因为心情和压力而诱发的。

    但这战场上,是天底下压力最大的地方,哪能做得到没有压力或是好心情啊,只能是她,慢慢地开导他,多往积极正面的地方去想去看。
………………………………

981。 要早生贵子

    探亲假期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该走的还是必须要走,三狗逐一向亲友们做了告别,也留下了点礼物。

    这次还真的花了不少的钱,幸好侥幸地打下了一家飞机,有了五百元的奖励,不然,还真的不够花。

    杨慕华来三狗家时候,就在上饶那边买了很多礼物送给三狗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啥的。

    现在要走了,就把身边多余的一些钱,全部偷偷塞给了三狗母亲手里,也叫婆婆了,但杨慕华叫不出口,也是叫“妈”。

    有这么懂事能干的儿媳妇,可把三狗娘乐得晚上做梦都能发出笑声来,每次听到杨慕华用好听的国语叫她妈,心里就好像要熔化开一样的幸福。

    有好几次,三狗娘偷偷把三狗落在一边,叮嘱三狗这个…这个什么时候生孩子啊,要早点生,要是没时间带,可以送回来家来,娘给你们带。

    这种事情,也得看缘分的,三狗和杨慕华俩没有计划,估计是在战争年代的部队里,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加上两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所以,一直没有怀上,也是正常。

    三狗对娘只能是歉意地笑笑,说如果有生了,会和慕华商量的,到时候估计是会送回老家带的。

    这可把三狗娘又高兴的,差点睡不着觉了。又想着三狗他们多留几天,最好是过完年才走,这样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够长了,应该是可以怀上的。

    可这部队的探亲假,是有时间规定的,本来现在战事紧张,几乎没有任何的战士甚至是军官,能请到这种长假的。

    三狗只是打着看病休养的旗号,有了师部野战医院的证明,才能享受到这样高级的待遇,现在假快到了,更不能拖着不回去。

    三狗跟娘解释了这些东西,他娘虽然一下子听不太懂,但儿子的事业为重,还是必须的,他们全力支持。

    本来还有件事,三狗爹娘准备给三狗和杨慕华在举办个婚礼,但被三狗给拒绝了,原因还是那个看病休养。

    三狗可不想让人知道,他打着看病休养旗号回家大办特办喜事,再说,国难当头,也没有什么心思在这个婚礼这种事情上面。

    不过三狗爹妈觉得既然结婚了,还是要摆个酒席,宴请一下亲友,三狗最后妥协成就叫一些走得近的亲友一起坐了下吃个饭,私下庆祝一下。

    就这样,守城自然也要来的,明月推辞说要带孩子,不方便走动,就没有来了,三狗还真希望明月不要来。

    因为杨慕华好像知道了一点三狗和明月的事情,不知道她从哪里知道的,可能是三狗那帮七连的老兄弟们那次说漏嘴了。

    不过杨慕华就算是知道了一点这个事情,也没有特地去问三狗,甚至连旁敲侧击都没有,她觉得,三狗认为可以告诉她时候,就会告诉她的。

    不然,时候未到,就是强问,会让两人很不愉快的,再说,这种事情都过去了,三狗现在是她的人,就无需再提了,也无需想知道详情了。

    ……

    大家临走时,有一点小小的麻烦,是四狗,这个四狗,死活要跟着三狗一起走,说也要去打鬼子。

    这简直的胡闹,四狗才十七岁,现在还在读中学,三狗也死活不让四狗跟着他走,怎么可能,战场上不是他们嘴巴里说的那么火爆浪漫美好的。

    真实的战场,是血腥残忍的,是难以忍受的,是随时都会丧生的地方,四狗他哪里知道这些东西。

    最后,在三狗和三狗爹两人恶狠狠的臭骂下,四狗才死了这条心,但也要求中学毕业了,就要跟着三狗出去。

    三狗为了急于赶路,就敷衍了他几句,心想着等到他中学毕业了,估摸着这仗也早就打完了,到了那个时候,跟着他,也可以。

    但还是要求四狗最好是考上大学,不要愁钱的事情,他会给家里寄的,不要急着老想着上战场,读好书,比上战场更有用。

    摆脱了这个难缠的熊孩子后,三狗他们一行人,才得以成行,拿着部队里签发的路条子,一路同行。

    加上现在好像赣北地区敌情紧张,这边的军事运输很繁忙,三狗他们轻易就搭上了火车。

    这一次的趁病假探亲,一走就一个多月了,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三狗回到长沙驻地,立刻就投入到新的训练当中去。

    这次三狗的生病和不在部队,错过了一些比较重大的人事安排,51师因为在万家岭围歼战中表现突出,师长王耀祖升任74军副军长,兼任51师师长。

    原来的153旅旅李天侠,外调回来,担任51师副师长,153旅旅长还是由张灵武担任,没有变化。

    但地下几个团长的人选,都有所变化,刘光羽伤愈归来,继续当人305团的副团长,但由于原团长唐胜海伤没好,就由刘光羽代理团长,军衔还是中校。

    最早的306团老团长邱伟达回来担任151旅副旅长,同时兼任301团团长,原305团代理团长常孝德去151旅做了302团的团长,151旅旅长还是周治道。

    卢星做了306团代团长,卢星追随张灵武时间最长,才十几岁的卢星就在担任连长的张灵武手下当文书。

    后来张灵武投奔王耀祖的第51师,卢星在302团当营长,长沙大火之后,张灵武把他调到了自己的手下,先是出任306团中校团附,后升任代团长。

    305团三个营,一营长还是陈传军,二营长为谭实章,三营长原来为刘光羽,现在三狗因为不在和有伤在身,只是给三狗一个代理营长的职位,实职为三营的副营长,军衔没变,还是少校。

    三狗的身份和刘光羽在305团差不多,即使底下的兄弟们有点不服,但三狗不以为然,自己还年轻,才22岁不到。

    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个军校毕业生的副排级见习官升到现在的代理营长,已经是坐火箭般的升迁了。

    虽然其他部队也有更年轻有为的人,听说有二十二岁的营长、二十五岁的团长,当然,大多数是能人中的能人了,而且战功显赫的。

    三狗也是因为战功显赫,才能如此快速地升迁,但岁数不大,不能再快了,再快,会引起其他人不服的。


………………………………

982。 抗战最为难熬的阶段

        毕竟是在中央军精锐部队里,到处都是能人,都是战功赫赫的人,凭什么你这么年轻就能升得这么快。

    凭什么,除了能战敢战外,三狗直接上级的人没有变动,从师长王耀祖到旅长张灵武到团长刘光羽,这条主线的人没有变动,所以三狗就会一直跟着水涨船高。

    现在上面也是考虑到怕别人不舒服,就让三狗代理三营营长,其实这个代理,只是个名义,实际上的权力,三狗已经是营长了。

    三狗在休假前,早就把三营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四个连长都是自己人,那些班排长也都是老七连的人,只有几个见习官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其中一整个九连的人,都是打铁侬从宝华山带来的人,其他三个连虽然是补充进来的新兵和黄埔毕业生,但这些新兵,现在还是个蛋子,啥事只能听上级的。

    这样的三营,除了三狗能指挥得动,换谁来都不好使,虽然大家在明面上不会在部队里搞小团伙,部队也三申五令不准搞团伙。

    但在军队里,在战场上,没有自己人,真的能快速拧成一条绳?真的能坚决执行命令?那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在残酷险恶的战场上,可开不得这样的玩笑,不是三狗成了官迷,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得不要部队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他的上级也是这样过来的。

    比如以前的老团长邱伟达一到151旅,就到处搜罗原来自己带过的部下,毕竟他在南京突围时候重伤后,离开51师太久了,现在回来已经物是人非了。

    他以前的手下,不是战死就是调离了,现在空降下来一个人,只能一边慢慢培养,一边去找以前的部下了。

    本来他一个团长,对三狗这样在战争中快速升起的小连长,记不太起来的,但在南京,也就是三狗带着手下救了他,所以他一直记得三狗这个人。

    所以,他还特地到305团来找三狗,想三狗回到301团去做正营长,可三狗不想自己单身一人去。

    但这305团三营的一整营的人,是不可能带过去的,那样的话,305团和306团两个团会干起来的,所以只能暂时不去了。

    宁愿在305团做个代理营长,也不愿意回老部队306团去做正营长,也正是出于控制部队的想法。

    ……

    这次74军在长沙,一边整训,一边救济大火灾的灾民,帮助他们清理街巷、盖房子、营生起来等。

    74军严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