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和动物一样,到孩子大了,该放手时候,就得要狠心的放手了。再加上家庭条件差,也溺爱不起。

    尽管如此,每次看着三狗吃饭、睡觉、甚至是看见三狗一个远远的背影、听到三狗一句简单的叫唤,为娘的眼里乃至心里都会溢出无限的爱意和得意。

    三狗去县城读书要住在学校,每个周日的下午,三狗要背上书包和做好的咸菜罐子,去学校,娘都会送出家门口,一直远眺着孩子远远的背影消失在村头转弯处。

    还没等你走远,就已经开始期待你的回来了;未说再见,便以怀念。

    每天计算着你回家的时间,到了周五的晚上,娘就早早准备好家里最好的饭菜,等待你的回家,好好补补你正在抽长身体的身子。

    三狗这孩子心思重,尽管喜欢明月,哪怕明月也喜欢他,三狗还是不肯说出来,为娘的,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看着这一对璧人一样的青梅竹马,既开心又担心,中间虽然经历了那些波折,但最终还是让母亲如愿以偿。

    如果时间停留在那里,那人生是多美的美好,但是,接下来的一连串的巨大变故,再次把娘打倒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拜了那么多的佛,念了那么多的经书,最后还是没有用,曾经最爱的最喜欢的儿子——三狗,只给了家里十七年的欢乐,最终,还是留不住。

    这个老天啊,到底要我怎么样?才能放过我啊?还不如先把我收走了,也不至于留在这个世上,受此煎熬啊。

    每次都想跟着三狗,一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或许真的能继续看到自己的儿子,那就满足了。

    可是不能,这里还有个家,还有同样爱着的四狗和春花,这个家不能没有自己;再难、再苦,就算是在人世间的修行吧。

    娘现在后悔莫及啊,早知道你没有死,就不该去死劝明月的,不该去劝她那么快、那么难受的,嫁给不愿意嫁的人。

    可现在,这一切,都晚了,儿子下半辈子的幸福,居然是葬送在娘的手里。

    娘害的,不止是儿子的幸福,还有明月的,如果不是娘,现在的明月,要是知道你还活着,那该是多么的快乐幸福啊。

    可现在,怎么让明月知道这件事?她知道了后,会怎样啊?这老天爷,不仅捉弄死娘了,也捉弄死明月啊,太让人委屈难受了,可怜的明月,干妈我,对不起你啊。

    “这是老天爷要捉弄我们罗家啊,闹这么一出,这都成什么事了啊?玩人也不带这么玩的啊,老天爷,你这个天杀的老天爷啊。”

    三狗妈诅咒着该死的老天爷,不知道是该继续开心,还是悲伤,总之,委屈死了,开这么大的玩笑,这让人怎么面对啊?

    ……。

    自从三狗“死”了后,或许是眼泪流的太多了,或许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三狗妈的眼睛模糊了很多,大白天的,经常看不清人。

    都不太敢出门了,路上远远见了人,认不出来,要到近处才看清打招呼,怕被人说大相(怠慢别人)。

    半夜里,睡不着,跟三狗爹商量,觉得三狗还活着这事,即使是确认了,还是先不能说出去,要是传到明月的耳朵里,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明月虽然只是干女儿,但是和亲生女儿一样亲,不能在她新婚不久里,又受此打击,影响她的家庭生活。

    还是等她安定下来再说吧,比如有孩子了以后,或许那个时候,三狗可能自己已经回家探亲了。

    三狗爹一男人,倒没有三狗妈那么感情细腻,除了刚开始知道三狗没死的那当口,会激动万分。

    现在基本上是冷静下来了,没有那么的多的伤心和开心,反而更多的是理智,倒是要多想想其他的事情。

    既然三狗没死,那坟里葬的到底是谁?有没有人去找过他的遗体?以后三狗还活着这事传开了,会不会有人来领这遗体?该怎么领?

    现在,这个坟地该怎么办?碑石上的三狗名字要不要锉掉?还有,闹了这么大的一个乌龙,以后该怎么对村里人讲这个事情?

    特别是长泰(明诚爹)那边,虽然欠他的丧葬费虽然大部分还了,但人家也只是说给三狗出的钱,没有说是给别人出的钱。

    看来,不管怎样,即使是帮别人下葬,即使是别人家属来认领遗体不出这些丧葬费,自己也要还清借的钱。

    只是,收了亲友和村里人的丧礼及钱财,没办法还给别人,这是很不吉利的,但又不能留人口实,让别人说是靠这个来收人家钱发死人财。

    也只能记好账本,等以后碰上人家有红白喜事时候,双份还给别人。

    还有,最头疼是明月那边,明月结婚的事,已在信里跟三狗说了,想一个后生(现在都十八岁的男人了),这点事,肯定能扛的过去。

    而是明月那边,她如果知道了三狗没死后,会怎么想怎么做?按照她之前的性格,会不会还闹出一番动静来?

    那就很麻烦很不应该了,这婚一结,就不单单是她一个人的事了,而是两个人、两个家庭、两个家族的事情了。

    看来,还是得要想办法,先跟长泰说明此事,然后大家一起商量个对策出来,以免以后措手不及。

    ……。

    (本章完)


………………………………

109。 黄埔军校第一天

    说回到三狗这里,笔试过了,复试(甄别考试)也没有问题,学校防止有替考作弊等现象,增加了复试,如果复试不及格的,就要去“入伍生团”进行文化补习及“入伍生教育与训练”;类似以前的大学预科班。

    最后是例行的身体检查,也就是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本来只是例行,学校军医处对三狗他们这些部队送来的军官生,更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例行了。

    按着陆军体格检查标准,这些军官生早就在部队里通过体检了,只是要建立健康档案,所以还是要对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听力等方面进行测试,排查无重大疾病、传染病。

    前面的报名考试,说过身高和体重标准;其中身高差不多最少要160cm,体重不能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超过标准体重25%的胖子,很多人都吃不饱,在部队里的,虽然是能吃饱,也是吃不好的,下级官兵也经常训练,所以几乎没有胖子。

    家境优渥的胖子,也不会让孩子去读什么军校和参军了,即使安排去军队发展,也不会呆在下级官兵这个层次里,等着做炮灰的。

    三狗身体本来就不错,从小在农村里翻山越岭上树下水的,在学校时候经常锻炼喜欢军训体育课,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挑夫生涯,那可是实打实的高强度拉练。

    英气勃发身体健壮的三狗(尽管在心里,还是不愿意做军人,想读个大学后,早点回老家谋一个职务,和明月厮守到老),顺利的通过了最后一个关卡,正式成为了一名黄埔军校入伍生。

    学员兵分在第一、二总队,三狗他们这学些军官生暂时编成第三总队,每个总队差不多是八百多人,属于一个团的编制。

    总队下面有大队,属于营的编制,中队属于连的编制,区队属于排的编制,最后是班,一个班十人左右,班长由队长从学生中指派优秀学员来担任,负责本班军事训练和内务管理等事宜。

    一个区队三十人左右,区队长由上一期的优秀学员担任,区队长主要负责各区队军事训练。

    一个中队一百多人,大队二三百人,总队八百多人,队长大都是由上好几期的老学员担任,也有教官担任的,比较少。

    三狗所属第三总队2大队1中队2区队3班,总队长易隆是黄埔的老学长了,挂少将军衔。

    大队长是黄埔四期的高家骏,挂中校军衔;中队长是九期的沈锦阳,上尉;区队长是上一期(第十期)的丁镇东,少尉。

    三狗所在的3班,班长是来自本地南京警卫军36师的秦远山,秦远山本身在36师是少尉排长,来这里做个二等兵的小班长,也没有什么话说,毕竟是来学习的。

    当然,一进了黄埔的大门,不管是军官生还是学员兵,都一视同仁,都是学员兵(二等兵),都要参加前6个月的新兵训练,训练结束后要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成为正式的军校生。

    第一年入伍生教育期满后,要参加分科考试,参加每年的末尾淘汰考试,到最后能毕业的才是不怕火烧的真金。

    三狗还不知道自己班有那些战友,就被通知去理发领物品,所有的男学员一律剃光头,像是一个大和尚庙里一样,三狗脑袋也被刨青光发亮的。

    领了服装(包括内衣裤)、洗漱用品,集体去洗澡,大澡堂子里,一溜的大白屁股,三狗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不过看大家都无所谓样子,也装着无所谓的样子。

    穿上新衣服,领了书籍、日用品等,找到宿舍的铺位,算是安顿了下来,三狗去找了原补充一旅的两个录取者,三狗原部队是补充一旅二团,一团的是郝冠英,三团的是傅连虎。

    三人在这里,算是熟人了,自然凑在一起,也互相询问了各自的队伍,大家都在第三总队,巧的是,三人都在同一个中队里,只是区队不一样,三狗在2区队3班,郝冠英在1区队2班,傅连虎在3区队1班。

    直到午饭后,二大队一中队长的中队长沈锦阳把大家集中起来,和所有新进的三大队学员们一起,在一个礼堂(中正堂)里开会,算是三总队的开学典礼。

    大会的主持人先讲了一通欢迎辞什么的,就请易隆总队长先发言,易总队长是湖南人,声音洪亮、精神激昂的演讲着:

    同学们,是风云,是际会,把我们召集在一起,我们要为我们在一起为未来奋斗的几年,鼓掌!

    我是我们三总队总队长易隆,以后我们一起风雨同舟杨帆共进,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我们黄埔军校的校史。

    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先总理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通称为黄埔军校,就是我们现在学校的前身。每年的6月16日,是我们的校庆日。

    刚开始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政治、教育、训练、管理、医学和补给。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当时,总理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总理还说:“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在这里,我插一句话,我希望,我们也能做到,入此门来,就不要存在升官发财想法,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还有当时总理为学校所作的训词,名扬天下: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黄埔军校迁校至武汉,同年九月,又迁校至南京;民国十八年(1929年),学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桃李满天下。

    民国二十年(1931年),黄埔军校改名为现在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但也一直通称为黄埔军校。

    ……


………………………………

110。 开学典礼

    在易总队长简明扼要的介绍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后,大会主持人请出教育长张志中将军给大家讲话,主要是黄埔精神……

    张将军一派儒将风范,说话不疾不徐,声音也不高不低,但娓娓道来,有时也会激励人心、感动大家。

    同学们,我们的校训很简单,就四个字:“亲爱精诚”,是我们的蒋校长亲自拟选,呈交国父总理核定后使用的。其目的乃在造就“顶天立地”和“继往开来”的堂堂正正革命军人,发扬黄埔精神。

    今天,蒋校长不在首都,我就代来给大家阐述下这个校训,也是蒋校长以前说过的意思:“亲爱”,是要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亲相爱”,“精”是“精益求精”,“诚”是“诚心诚意”。

    在当年,最初的广州黄埔军校生,因为时间紧迫,很多都没有读完三年的课程,大都缩短为半年一年多就毕业,派往各个部队去充实军官队伍。

    学习时间短,自然是学不到什么技能知识的,因此学校是以思想教育为主,强调黄埔精神,什么是黄埔精神?简单来说就是:献身革命忠于国家、不怕死,冲锋时候,军官带头冲。

    我们校园里有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形容的就是这个精神。

    正因为这样,我们当年的黄埔毕业生,在战场上牺牲比例是很大的,基本是百分之七八十都牺牲在战场上。(作者注:即使到了后来的抗战,牺牲率也是在百分之六十多。)

    也就是说,只要你进了黄埔军校的大门,十之七八,你会死在以后的战场上,十个同学里,包括自己,一般也就是留下二三个人下来。

    这些同学,也就在同窗时候,你多看几眼;因为,几年后,你活着,他们死了,看不到他们;或者,你死了,更是看不到他们了。

    张将军激动的说道,或许他已经有一些同学在战场上牺牲了,所以会如此的激动。将军全然不顾底下学生的表情,自顾自己大声激昂的说下去:

    你们来到这里,相信都看到了黄埔军校大门的对联,就在那写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咱们和尚头先说后剃,先明白告诉你,进黄埔军校,就要预着自己几年后死在战场上的,所以,想升官发财的、贪生怕死的,就不要进来了,另走他门去。

    也正因为,有这样一股黄埔精神,不怕死带头冲的精神,我们黄埔人,才能带领身后的千万士兵,冲垮强大的北方军阀,统一全国。

    正因为这样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精神,黄埔军校在全国打出了响亮的、震撼敌人的名声,我们向死而生,我们才能生!才能活!

    总理遗嘱说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不幸出生在这一个动荡的年代,连年战乱,国民痛苦。

    但我们也有幸出生在这一个年代,让我们有机会施展身手,施展才华,为国、为民谋平安。

    现在,我们就是要把侵略我国的帝国主义消灭干净,打下一个朗朗乾坤,好让子孙后代生活在平安、幸福的生活里。

    希望你们能在这里专心致志的下苦功,学上三年,学成之后,回各部队,建功立业,好男儿在世,就是要建功立业。

    ……

    大会空隙之间,三狗听边上的一个叫曹泽远的同学讲:现在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在军队内部都流传着一个词语:“黄袍加身”,就是讲从黄埔军校毕业出来的,属于黄袍加身的,在军内升职是最快的;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黄埔毕业生,自然是升迁的非常快速,毕业后几年升为团长师长的比比皆是,军衔为少将的都很多。

    比如现在的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胡忠南胡长官,民国十三年(1924)黄埔第一期生,四年后(1928)即成少将旅长,再三年后(1931)成中将师长。

    作者注:据史料记载,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26年时间里,涌现出了40名**上将;担任过**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50余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位元帅中,有5人出自黄埔;10名大将中,黄埔出身的占3位;57名上将中,有黄埔师生8人。此外,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也有近40人。

    可以说,黄埔军校直接缔造了中国近现代的军事领导力量,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

    ……

    接下来,三总队的全体师生在政训处处长腾杰的带领下,全体起立,集体背诵总理遗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

    这个总理遗嘱,三狗在中学里,就经常背诵过,全校师生也经常在各种纪念日里背诵过,这次考军校的国文试卷里,也有默写此遗嘱,所以,大家对此很熟悉。

    ……

    背诵完总理遗嘱后,一起宣读总理训词: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

    这些,三狗以前在中学时候也是倒背如流的,也会唱,学校经常组织唱。因为总理训词后来被改编为“三民主义歌”,大家经常在各种纪念活动里唱。

    后来也成了所谓的“党歌”,这是三狗所不知道的,也成了当时的“国歌”,只是那个时候,对这些概念不是很清晰,只知道要唱。

    接下来一个环节是入校誓辞,也就是学生公约,大家也是全体起立,所有学员一起对着黑板的字,大声念出来:

    我,身为陆军军官学校学生,坚持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窃的荣誉信条,也不纵容他人违反;立志成为允文允武、术德兼备的军事领导人才;具备领导管理、解决问题、语文沟通及持续学习四大能力;信守国家、责任、荣誉、牺牲、团结、勇气、自信的核心价值;发挥“亲爱精诚”校训;确定“我是最好的”认知;贯彻尊师重道、存诚务实的要求。

    最后的一个环节,一个叫关易之的教官带领下,一起学唱黄埔军校的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最后,各中队在中队长的带领下,列队走出礼堂,唱着校歌,一路高吼,回各个教室继续进行分队开会。

    (本章完)


………………………………

111。 叠被子能打败敌人?

    在各个教室里的,各中队进行是各个区队及各班学员的自我介绍,都快一天过去了,很多同学还不认识。

    不过这些个学员,不是普通从中学或社会上考进来的学员,都是在部队历练了的下级军官。

    所以,站起来介绍自己,没有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不管官话说的准不准确,还是乡音浓厚,但都是憋足了劲说出自己的名字、原部队番号、原来职务等。

    三狗很少见过这样的场面,虽然内心有些紧张,但一再告诉自己,不能输给他们,他们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没缺什么,怕个吊。

    跟着大家一通吼叫的自我介绍后,三狗粗略的认识了本班的一些同学,比如那个最高个叫洪大彪,来自西北军的30师;那个粗壮黑脸汉子熊百魁,来自平津的38师。

    还有白净小生杜秉文,来自本地警卫军88师;巧的是,另一个白净小生邓炳春,也是本地警卫军的,不过是87师。

    包括区队的同学,其他的还有来自13军89师,35军,52军25师,9军54师,18军11师和67师,54军98师,广西的48军,四川的20军、18师、122师,广东的4军、66军、83军,10军第3师,96师等等。

    甚至还有南京战车营的,税警总队的也都有,大家不断的、骄傲的报出名字和部队番号,三狗记性再好,也不能全部记下来,后悔来开会时候没带笔和纸来,这样,就可以一一记下来了。

    不过,估计大家也不能一一记下来,留到以后的日子,去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肯定能记得一些人的。

    还有一个三狗不知道,这些部队很多是嫡系的有名部队,大多数人以自己部队的番号为荣,也几乎无人知道三狗郝冠英傅连虎他们的补充一旅。

    郝冠英和傅连虎觉得有点抬不起头来,反之三狗,倒是没有觉得是啥,大声吼出:“补充第一旅,罗志成。”

    在座的很多人,都蒙圈在那,这,补充第一旅是哪个部队?怎么没听说过啊?也是三狗刚进部队,不了解别人部队的光荣历史,不知道自己部队的初建;所以,无知者无畏。

    ……。

    在从教室开完会回宿舍时候,三狗开看见有一副长联:“生活的目的,是增进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