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从教室开完会回宿舍时候,三狗开看见有一副长联:“生活的目的,是增进我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是创造其将来继续之生命”。

    很贴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整理内务,丁镇东区队长带领着大家回宿舍,教大家学习整理内务。

    “这有什么好教的,我们又不是那些学员兵,这些我们都会。”来自东北军51军的东北人熊祖德大大咧咧的说道。

    丁区队长转头瞄了一眼熊祖德,说:“你会啊,那就由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叠被子。”

    熊祖德也不客气,出列后,一个立正:“报告区队长,我是51军的熊祖德”。然后拿起床上的行军被一抖一甩,就开始按照竖叠三折、横叠四折的标准叠了起来。

    动作很快,没两下子就叠好了一床被子,只是卖相不好,鼓鼓囊囊的,像似他高大身材的上身疙瘩肉一样。

    “这就好了?”

    “好了,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熊祖德不以为然的回道。

    这把丁队长气得,只是碍着刚开始教学,不好发作,不然,才不管你们这些军官生呢。只好环顾四周说:“还有谁?可以叠得更好的,来示范下。”

    没人出列,谁都不想被人笑话,当然,笑话别人是可以的,来自南京战车营的上海人曹泽远被熊祖德的那憨样逗得,憋不住,一口喷了出来。

    丁队长看到曹泽远笑喷了,就抓住他了出列,命令叠被子,曹泽远没办法推辞了,只得硬着头皮出列,开始叠被子。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人家曹泽远毕竟是上海大都市出身的高知识分子(是战车营这种特种部队里的技术高手),心灵手巧爱干净。

    动作还是和熊祖德一样的动作,但效果明显就不一般,那被子,被收拾得,和豆腐块一样,有角有棱,刀切一般。

    把三狗都看呆了,更呆的是,这个曹泽远非常像以前的挑夫兄弟细毛,动作相似,神态更是,恍惚之间,还真以为细毛又活过来了,使劲揉啊揉眼睛,才相信这不是真的。

    丁队长满意的点了点头,命令得意的曹泽远归列,叫熊祖德仔细看看:“看看,知道什么是区别吗?人家这个被子是规整的豆腐块,你那个被子,像什么?我看像湖南的臭豆腐。”

    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没想到平时严肃的丁队长,也有幽默的一面。

    三狗不知道湖南的臭豆腐是什么东西,但可以想象,自己老家的做腐乳,也要先把豆腐放臭了才行,那跟新鲜的水豆腐,是没法比方正的。

    倒是熊祖德皮厚的很,嘟嘟囔囔的:“我们军人,又不是大姑娘,来学绣花了,把被子叠成豆腐一样,就能把敌人吓跑?敌人看见我们的被子,就会吓得投降?那还要枪炮、还要训练干嘛?”

    又把大家惹得一阵哄堂大笑,熊祖德因此而得意洋洋的。

    丁队长正等着这句话,要好好的教育大家一番:

    “下面我来告诉你叠被子的真实用途,首先,我们军人,先要磨自己的耐心,重复的做一件事情,目的就是让你沉的住气,这到了战场上的时候才不会自乱阵脚,乱了心神。”

    “其次,就是提醒各位,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先踏踏实实的做好目前自己本分的工作,不要总是心浮气躁想要去打天下,还口口声声说大丈夫应扫天下何居安一屋,实则是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另外把内务熟练了,在关键的时刻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比如上战场,你磨磨蹭蹭的就会浪费很多时间,遗误很多的战机,特别是我们这些需要作出最快反应的军官。但是你把这些平时做熟练了,关键时刻可以帮你节省很多时间。”

    “最后,叠豆腐块其实也在培养你做事情的态度,你能把被子叠好了,那说明你做其他的也不会差,但是你连一个被子都叠不好,你还指望能做什么?小事情都摆不平根本做不了大事!”

    “我知道你们以前大都是带兵的,以后毕业出去后,还要带更多的兵,你们也肯定不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兵,做事好高骛远、没有耐心、磨磨蹭蹭、态度不好、不听指挥的吧?”

    ……

    (本章完)


………………………………

112。 掰掰手腕

    没想到严肃而幽默的丁队长,还道理一套一套的,怪不得一个上一期的学员,就敢来做军官生的区队长,大家不由得另眼相看,不再请看这个没有真正在部队里历练过、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带过兵的毛头军校毕业生了。

    要知道,带军校生不易,带军校里的部队军官生更难,这帮吊吊的军官生,本来在自己原部队里就已经是军官了,最少也是个排长,管着几十上百号人,哪里会服你一个从没有带过兵的毕业生来管他?

    被部队送来的军官生,一是以前肯定没有念过军校的,也就不是高素质知识分子;二基本是从士兵通过战功升上来的,打过仗见过血;三是上司的心腹或是待培养对象。

    所以,这些个底层的低级军官,大部分都是居功自傲骄横的很,老以为在自己的部队里,仗着是上级的红人,头抬到天上去,不怎么正眼看人。

    这伙人来到一视同仁的军校里,难免会有点不习惯,也难免会看不起什么区队长中队长啥的,倒是班长,如果你够有实力,反而更服。

    比如三狗的班长秦远山,来自36师,36师虽然是去年刚成立的新部队,但人家有警卫军的血统,是由警卫军87、88师的补充旅部队编成的。

    警卫军是什么?是拱守天子的禁卫军、御林军,那是嫡系中嫡系,战斗力也是全军最厉害的。

    36师虽然没有一直拱守在南京,但在成军的短短一年里,也在福建战场(征讨福建事变)上屡立战功,打出威望。

    拱守在南京的警卫军二个师87、88师,一水的德械装备和德式训练,里面的军官百分之九十多是黄埔军校或是其他军事院校毕业的。

    剩下极为少数的下级军官,按现在说法,是各部队的“兵王”抽调上去,站住脚后,有非常优异的表现,才会在人才济济的御林军里升职。

    秦远山就是这样的佼佼者,从老家河南的杂牌部队一路杀出来,拼到36师的副排长,再也升不上去了,大量的正规军校毕业生都还在做排长副排长,你一个大兵,有个副排长位置已经够给你面子了。

    于是,极为赏识他的上司,力荐秦远山来报考黄埔军校,一来是人才难得,更是要着力培养,二来也替他未来考虑,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秦远山自己也争气,自己以前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一个半文盲,跟着人学、自学,硬是啃下了小学初高中的课本,这次一考即中,没给赏识他的上司丢脸。

    一进军校,兵王的素质马上展现出来,什么带着新生办理手续、帮着教官队长处理事情等,主动而有分寸,深的教官喜爱,马上任命为班长。

    即使有几个不服的,也在私底下较量了一番,初来乍到,不知底细,最简单的就是来个掰手腕。

    军人尚武,就以武会友,那些个不服的硬脚色,一上来就想把秦远山的气势给压下去,以后日子就好过一点,别被一个同级的人管着,多没面子啊。

    可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把秦远山手腕给掰下去,也没有一个人的手腕被秦远山掰下去,都是平手,但,大家全服气了。

    为啥,很简单,明显人家秦远山给大家面子,没有掰下去,掰过手腕的人清楚,一上手就知道对方的力量大概在哪里。

    人家秦远山的手腕力气源源不断,似是一浪盖过一浪,但就是在你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就慢慢停下来,控制住局面,平在那里。

    要知道,能把力量控制在平局的,那肯定是高几个级别的力量,才能做得到,不然,就算是旗鼓相当的,也控制不了平局,因为稍不留神,就会输了,必须得全力以赴才能不会输。

    军人尚武,军人也很简单,你比我厉害,我就服你,就一个照面,这个狗日的河南人秦远山,就让大家心服口服了。

    至于三狗,就免了,他在原部队是个“假军官”,甚至连个士兵现在还不够格,自己几斤几两很清楚,肯定是不会强出头的,只是跟在后面看看热闹。

    更难得是,人家秦远山还很谦逊,什么事都是商量来着的,从不会以下命令的方式来说话。

    就如叠被子训练一样,秦远山自己叠的已经算是上品了,还要精益求精,而且还抽出空来,手把手的教三狗这样的门外汉,省的三狗丢脸。

    对丁队长的训话道理也是响应不止,倒是战车营的曹泽远,心里却另有想法,认为这只是洗脑的第一步,进了军营,任何下级都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怎么培养下级服从命令,除了严格的纪律,就是在日复一日里的日常琐事里,不断的磨,把所有的棱角都磨掉,磨得只剩一个会听话、执行任务的机器。

    当然,在战争中的部队,肯定是需要这样纪律和效果,但作为有个性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

    但反过来说,想要个性,就尽量不要进军营,这个有个性,那个不服管,到真正打仗时候,怎么指挥,一盘散沙,捏合不了战斗力,那就等着被消灭了,岂不更是害人。

    这些东西想归想,肯定是不会说出来的,这点曹泽远自然明白,自己知道就可以了,还没傻到跟三岁孩子一样,到处分享自己的新奇想法呢。

    说不定人家也知道了,只是嘴巴不说而已,再者,这些话一旦说出口,后果很严重,马上会被定性为思想不纯、扰乱军心,以后肯定没得混了。

    所以,部队也不太喜欢曹泽远这样的高知识分子,想太多做太少,关键时候,还扰乱军心,实在是太可恶了。

    好在曹泽远是军政部直属部队战车营的技术大牛,一般的人还搞不定那些最新式的特种武器,只要这些高知识分子不乱说话,上面的也能容忍,或是也需要这样的技术干部。

    不管是什么原因,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该遵守的规则还是要去遵守的,既来之则遵之;三狗更是懵懵懂懂,啥也不知道,跟着大家学习整理内务。

    比如放置在床底的鞋子,要在品种、位置、顺序上统一,不常穿的衣帽鞋子都得按标准放在储物柜里,还有作战挎包、水壶、雨衣等。

    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放在牙缸里,牙缸要排列整齐一条线,每个人的位置不能变。毛巾统一晾在绳架上,也是有各人的位置的。

    暖壶至于学习用的课本、笔记、笔、墨水瓶等都在桌子上专有的位置上,都要用尺子量距离,跟刀切一般整齐。每人坐的小凳子,也是有专有位置。总之,一切都有规矩,不能破坏规矩。


………………………………

113。 军人就得要有军人的样子

    这个时期的国家,虽然内忧外患,但毕竟也是在困境中的黄金十年发展时期,各方面的实力飞速增长着,包括很重要的经济基础。

    所以,三狗他们的军校的装备供应,也算是很不错的,三狗进校后领到了黄绿色军衣、距膝约一拳的短军裤、棉布内衣各两套,布鞋、草鞋、皮鞋各一,皮带、绑腿一副,军帽一顶。

    十月份也有点秋寒了,一起发了长衣长裤、长袜各两套,还有白色衬衣两件,秋季军装都是呢料的。

    比较特别的是,军装领内钉有白领布,黄绿色的领口内露出一丝白领,显得格外整洁美观。

    第二天,丁队长集合大家后,没有急着拉出去训练,而是讲军容风纪,把长的最帅的成世杰给拉出列,给大家做示范。

    成世杰是山东人,高大威猛的山东汉子,来自税警总队,税警总队明面上是正规军队,但人家是最富裕的。

    最富裕的部队,肯定是装备齐全,啥都有,不说在其他部队里当宝贝使用的水冷式重机枪,在这里稀松平常。

    居然还有欧立根防空机炮,维克斯两栖战车,甚至还配备有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这样的豪华配置,在当年,连嫡系部队都不敢想。

    这个超级暴发户式的部队,自然工资也高,挑人也是跟挑姑爷女婿一样,按着仪仗队的标准去挑的,所以,像成世杰这样的兵在山东杂牌部队里,就被税警总队挑走了。

    首先是军帽的戴法,成世杰人高,丁队长即使也是北方的保定人,人也不矮,但手去够成世杰的帽子也有点费力。

    成世杰乖巧的小弯了弯腰,让丁队长去够,这态度,明显的比昨天好多了,丁队长也不客气,按着成世杰的头,跟大家讲了起来,看得大家想笑又不能笑。

    丁队长给成世杰带上一顶大檐帽(军礼帽),说:“戴大檐帽时候,帽檐前缘与眉同高,松紧带不使用时候,不得露出帽外。”

    换了顶普通的作训帽子,帽口下缘离眉一指位置;帽子外面加上钢盔,或直接戴钢盔,也是一样,只是戴钢盔时候,尽量要系上固定带子。

    不管什么帽子,都不准跟痞子一样反着戴;另外,如果进入室内,需取下帽子,必须用左手把帽子前沿超前端平,如果手要拿东西,可以把帽子夹在左腋下,或是放在挎包里,不能乱丢,在宿舍里也是一样,有专门放帽子的架子或柜子。

    成世杰被丁队长按着,一直半小弯着腰,一会就满头大汗了,大家幸灾乐祸的笑他,陈队也就换了个笑的最猛的唐成亮出来,替成世杰下去。

    这个唐成亮是湖北武汉人,在13军89师,属于中央军嫡系部队(原来的教导3师改编),尽管他们的汤恩博长官自己邋里邋遢的,但对下属的衣着可是要求很严格。

    所以唐成亮也是一身光鲜的,丁队长很满意他的衣着,解开唐成亮的风领口,给大家讲解,里面的衬衫和外衣穿着。

    这个衬衣内衣下摆必须扎进裤腰里去,不得外露,衣领不得高于外衣领,领口扣子必须扣上,领钩也要扣上,腰间扎的皮带不能松垮。

    外衣外面不能穿披便服,不得披着外衣、敞怀、挽袖、卷裤脚等不雅现象;平时作训时候穿草鞋,礼宾时候穿皮鞋,皮鞋要刷干净。

    平时的布鞋凉鞋以黑色、棕色为主,包括洗澡时候的拖鞋,不得有其他鲜艳的颜色;平时不得赤脚,和赤脚穿有鞋帮的鞋子。

    讲完后,丁队长又拉了个白净的杜秉文出来,杜秉文戴着个眼睛,很斯文的样子,是南京本地人,没想到的是,是警卫军88师的,真的是人不可貌相。

    丁队长掰着杜秉文的头说:“我们军人,是要有军人的仪容,第一,你看这头发,要光头,以后可以留一点头发。”

    看着杜秉文取下帽子白花花脑袋,丁队长赶紧给戴上了帽子,在太阳底下,晃眼睛。接着讲解下去。

    我们军人,不能留长发、大鬓角、胡须,头发不能露出帽子外面,为的是什么?除了严肃的仪容外,更主要是在战场上,如果头部受伤了,没有头发比长头发更好处理伤口。

    “杜秉文,立正!”丁队长突然一声断喝。

    “是,长官。”杜秉文条件反射的一个直腰,啪的一声,双脚一碰,一个标准的立正就出来了,果然是警卫军出来的,不能光看人家文静样子。

    丁队长满意的点点头,说:“我们军人,必须举止端正,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得袖手,兜裤兜,天气再冷,也不能。”

    “不得边走边吃东西、吸烟、勾肩搭背、嬉笑打闹,出去更是要遵守社会公德,树立军人形象,你在外面,不单单是你自己的形象,更是代表了全军官兵的形象,更是要注意。听到没有?”

    “听到了。”全体吼道。

    “我们军人,必须严以律己,不得酗酒、赌博、打架斗殴,不得出入酒红灯绿的地方,我们校内,有宪兵随时检查大家的军容风纪,在外面也有宪兵,一旦抓住,从严处理,知道了吗?”

    “知道了。”全体吼道。

    “好,解散,十分钟后集合,吃饭。”

    吃饭前要集合,排着队唱着校歌军歌进入食堂,三狗还不会唱全,也只得滥竽充数张张嘴巴,跟着唱几句。

    在值星班长的一声令下,大家按每个方桌八人坐下,一声“开动”后,大家拿起碗筷,开始吃饭,十分钟为限,十分钟一过,值星班长一声令下,全部站起来,不得再多吃一口。

    平日三餐,早餐主要有稀饭和馒头酱菜等;早上稀饭烫嘴巴,大家只得使劲吹着碗面,一边哗哗啦啦的吸着滚烫的稀饭,一边啃几口馒头,偶尔夹点咸菜调味。

    午饭和晚餐主食主要是米饭,也有照顾北方人的面条馒头,菜一般是萝卜、豆芽、白菜、土豆等。

    偶尔也有点猪肉,一般是定量一人一块在盘子里,夹了一块,不能再夹了,不然得有一个人没得吃了,不过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因为大家一上来就是先夹肉的,太馋人了。

    食堂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有节假日重要纪念日时候,会杀一头自己养的猪,给大家打一次牙祭,那个时候,每人会分到一两大块的肥猪肉,只吃的嘴巴里满是油,过瘾。

    菜盆饭碗都是搪瓷的,每人专用的,用后自己去洗刷干净,将碗口向下重叠放在菜盆里置大厅桌上,既卫生又整齐。

    (本章完)


………………………………

114。 军礼无声

    眼看着别的中队区队都已经开始进行新兵训练了,比如基础的队列训练;特别是那些九月就入学的学员兵,一个个方队的,已经在操场上喊声震天的走方队了。

    可三狗他们这个区队,节奏很慢的样子,丁队长还是没有半点叫大家上操场的意思,今天还是去大教室。

    今天是军礼课,都已经是军官几年了,谁还不知道军礼啊,但是现在是学生,不得不要遵守课务的安排和课堂的纪律。

    几个心急火燎的想早点学专业技能和战术指挥的急猴子,比如洪大彪、熊百魁、李彦丞这几个火爆性子的,还是强按着心急,耐着性子,按部就班的上学。

    丁队长眼睛很尖,早就发现了他们这几个急哄哄的了,反而更是要磨一磨他们的性子,慢条斯理的讲起军礼。

    还特地把李彦辰叫出列示范,经过几天的相处,三狗逐渐了解到了大伙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个李彦丞,他所在的原部队很特别。

    怎么个特别法,他的湖南人,很多湖南大兵都是炮筒子,直来直去的火爆性子,这算不上是特别的事情。

    真正特别的是,他是湖南嘉禾人,他所在的23师,居然从师长李必藩到士兵,绝大部分全都是湖南嘉禾人,是一支现代的湘军。

    他们师里说话联络全是用老家话来说的,随便在军营一走,不时的碰上个叔伯堂兄弟的很正常,经常是一个村的一个排,一个乡的老乡组成一个连队。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见由乡情亲情连在一起的部队,战斗力是非常彪悍的;大而化之,西北军、川军、桂军、粤军、滇军等,也是由乡土情连在一起的部队,战斗力不容小觑。

    当然,像23师这样的一个县的部队,这也只是很少见的。一来普通的一个小县城,很难聚集起一个整师是力量。

    二来上面不是很愿意看见有很多这样的部队,试想,这种部队的人事肯定是铁板一块的,上面的别想插手染指,你想安排个外地人进去,还不是被挤兑死。

    要是部队的主官师长军长觉悟好,还行;如觉悟一般,这样的部队,很容易成为私人的军事力量,发展大了就是抵抗中央的一方军阀。

    这是上面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所以,当部队的主官到了一定的级别,就必须经常职务对调,上调或平调到别的部队去,就是怕你搞私人武装,不受中央的控制。

    但是,上面能容许23师这么搞,也是很特别的事情,不过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年,中央不力,全国四分五裂,军阀四起。

    大的军阀都没有搞定,正头疼着呢,那些小的,就暂时先放在一边吧,能表面上听从中央就可以了。

    话说回来,这个李彦丞大马金刀的站了出来,丁队长示意他像上级敬礼,他双脚一靠,身体一挺,啪的就来了个举手礼。

    动作看起来,还挺标准的,丁队长举手回了个礼,指出一些应该改正的地方,比如:

    敬礼时,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卷檐帽、无檐帽或者不戴军帽时微接太阳穴,约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上级呼唤自己,应当敬礼并立即答“到,长官”,收到上级的命令后,应立即答“是,长官。”

    每天第一次遇见上级时候,应当起立敬礼(举手礼),上级回礼;同级因事接触时候,也应该互相敬礼;卫兵交接班时候,互相敬礼;敬礼之间的距离以5…7步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