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先砍一刀-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开他吧!”

    王三娘走了过来,鬼哭松开了脚,王三娘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个衙役:“说吧,他让你来想给我带个什么口信?”

    这个衙役面带惶恐,吱吱呜呜了半天才说出来:“大老爷说,这只是个教训,让三娘守点规矩。”

    说完,双手一撑,翻身爬起就跑。

    鬼哭没有追,三娘也没有追的意思,大黑马打了个哈欠,有些懒洋洋的,脖子冰凉的眼泪鼻涕让它着实不爽。

    茶铺周围,原本很热闹,而如今整条街门窗紧闭,街道上,只剩下鬼哭和王三娘孤零零的两个人,周围除了呼啸的风声一片寂静。

    “是熟人?”鬼哭低沉的声音打破了这个寂静,王三娘身体晃了晃,嘴角一扯,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

    “一开始,我还没认出他,他的变化,实在太大。”王三娘幽幽的说道。

    这是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和尚、一个将军、一头母虎的故事。

    400年前,巴蜀大旱,民生凋零。

    无名山下,有一个村,三四十户人,村中人心惶惶。

    大山之中,外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村中本来人丁还算繁茂,但是因为一场大旱,数量急剧减少,三年大旱下来,人口少了一半,每家每户都有人死,每家每户,都办过不止一次丧事,还有好多人家,人都死绝了。

    幸运或者不幸,因为在大山之中,物资还算丰盛,就算是大旱,就算是大旱期间的蝗灾,也没能彻底摧毁这个村庄。

    山中有泉,有溪,有河,有池塘,在山中,总能找到水。

    树叶粮食都被蝗虫吃光了,野草野菜也没了,他们还可以吃老鼠,是山中饿死的野兽尸体,可以扒下树皮。

    三年的时光,总算度过,侥幸的是,没遇到瘟疫。

    但是,如今,旱灾已过,一场连绵的冬雨让大地复苏。就在村中的人们以为灾祸已经结束的时候,一头吃人的猛虎出现在了山中。

    村中只剩下了二三十户人,而那头猛虎身长数丈,随风出没,一巴掌就把一个村民脑袋给打没了,着实凶残,村民们不能对付。

    人太少,而且饿了三年,他们也太虚弱了。

    就在村民们惶恐不安之际,一个高大魁梧的将军和一个老弱的和尚来到了这个村子。

    将军实在太过魁梧,强壮的过分,一对铁鞭让人望而生畏。

    村民简直绝望,因为这个年头,士兵比土匪还要残忍,将军一个个简直是杀人魔王。

    一番招待,村民们惊喜的发现,这个将军似乎有所不同。


………………………………

第四十一章 恩断义绝

    将军性格豪迈爽朗大方,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村民们一说他们的困境,将军便立刻决定帮忙。

    村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他们并不清楚,并不是这个将军与众不同,而是那个老弱的老和尚真有本事。

    将军和老和尚是在战场相遇,将军奄奄一息,老和尚喝退了几个妖怪后,把将军救起。

    而后才发现,将军已经被煞气攻心,如果不管的话,这个世间,将会多出一个杀人魔头。

    于是,老和尚不但治好了将军的伤,还念佛经,帮将军消磨心中煞气。

    又带着将军游走天下,做好事,积阴德,将军的性格这才一点点的变好起来。

    本来,就此应该分别的。

    将军有感于老和尚恩德,欲拜他为师,从此皈依佛门。但老和尚以将军与佛无缘,拒绝了他。

    将军也的确与佛无缘,他爱酒肉,好美色,每到一地,必夜宿当地青楼,必吃当地最好酒肉。

    无酒无肉无色,对他来说,就是世间最痛苦的折磨。

    佛门的西天极乐世界,对他来说,形如地狱。

    尽管老和尚拒绝了将军,将军依旧跟在老和尚身边,细心照料。

    老和尚太老了,肉眼可见的苍老,尽管他走得比普通年轻人还要快,一走就是一日,体力好得超人,但也不妨碍他一个老过一日。只要看到这个老和尚的人都清楚,这个老和尚时日无多。

    将军只是想送这个老和尚最后一程,至少,不能让他孤零零的走。

    两人不是师徒身份,胜过师徒。

    老和尚教将军佛经,让他每日诵读佛经,消磨心中杀意,改善他的性格。将军照顾老和尚的起居,把老和尚当作老父。

    两人相依为命,便来到了这个村庄。听到村民请求,将军二话不说就习惯性的答应了下来,当夜就出村寻找猛虎。

    好一头猛虎,一声咆哮就刮起腥风,出场便摄人胆魄三分。

    但将军更强,一对婴儿臂粗的铁鞭势大力沉,开碑裂石轻而易举。战场的杀戮,磨练了他的技艺,让他勇猛难当的同时狡诈如狐。

    好一场争斗,枯黄的落叶被劲风吹起,蝴蝶般的翻飞。一人一虎斗做一团,两道影子交错。

    大树剧烈抖动,咆哮声此起彼伏,村民们远远的看着,手中武器抖动,嘴唇哆嗦,面色毫无血色的惨白。

    终究,还是将军更强。

    一铁鞭砸得猛虎筋断骨折,负伤而逃。

    将军穷追不舍,在猛虎的哀嚎中一铁鞭打碎了它的脑壳。猛虎晃了晃,倒在了血泊之中,气绝身亡。

    但是将军没有就此罢休,战场磨练出的能力让他感觉到了这头猛虎身下似乎还有一个生命。

    他弯下腰,从血泊中捧起了一只小虎。

    小虎浑身湿哒哒的,血淋淋的,还闭着眼睛,嘴里哼哼唧唧。

    很可爱,但将军是个心如铁石的人,他抬手就要把幼虎摔死,来个斩草除根。

    但是,紧随而至的老和尚救下了这头幼虎。

    老和尚年龄太大了,走不动了,于是决定留下来,在山上盖一间佛庙,作为自己临终之所。

    将军自然也留了下来,村民们为此欢欣鼓舞。

    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孤儿,作为自己的弟子,为此,将军闷闷不乐,于是带着诱虎出去捕猎。

    十年后,幼虎长大,当年的小和尚也长大了,老和尚愈发苍老,将军头上也长出了白发,但依旧威风强壮。

    将军是个耐不住性子的人,开始出门四处游历。

    而他养大的那头曾经的幼虎却性格温和,喜欢佛经。每当老和尚诵读,它就会趴在一旁,慵懒的侧耳倾听。有它和小和尚在一旁照料老和尚,将军也放心。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将军回来又走,走了又回来。老和尚一天比一天苍老,曾经的那头幼虎天赋实在是高,渐渐的,居然学会了吞吐日月精华,然后化形成了一个女人,自称王三娘,当真令人咋舌。

    化作了人形的王三娘不适合呆在庙中,于是就下了山,在山下居住,只是每日总要带些东西上山。

    更加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山中无岁月,不知过了多久,曾经老和尚收养的那个小和尚老死了。

    于是,老和尚又重新收养了一个小和尚。

    而往日的村庄,自从老和尚来了之后就风调雨顺,一天天的壮大。

    外面又升起了波澜,一伙乱军从大山外来到了这里,他们闯入了佛庙中,还没等他们行凶,就遇到了王三娘。

    王三娘摇身变作猛虎,杀死了所有的强盗。

    而这一幕,被老和尚新收的小和尚看到了,因此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这样的言语一代代的传了下去。

    老和尚终究老死了,王三娘永远住在了山下,将军在老和尚死后又一次离开,而这一次,再也没有回来。

    往日的村庄越来越壮大,后来,渐渐的成了一个县城。

    王三娘开起了茶铺,闲的无聊,每日早上开始念起了佛经,因此吸引了一群精怪,渐渐的,精怪化形,于是茶铺有了固定的客人。

    这些客人虽然称呼王三娘为三娘或者老板娘,但其实心中,却把她当作老师,十分尊敬。

    这样的日子真的很美好,但是谁能料到,一场北风,摧毁了一切。

    然后,将军回来了。

    他,开始变得和往日完全不够。

    狡诈,阴狠,眼中被残暴填满。

    因为他们之间的交情,双方还算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这一次,小和尚不问却成了导火索。

    王三娘神情低落,摇头道:“我从未想到他居然变得如此不讲情面,多听(不问师傅)很可能死在他的手上,不闻又被他变成那副模样。如今,不仅想毁了不问,还杀死了我众多弟子……”

    说罢,王三娘双眼通红,额头王字若隐若现。

    对于将军,王三娘心中复杂。将军杀害了她的娘亲,却也教会了她捕猎,那种勇猛的姿态,深深的刻在了她的心中。在她化作人形的时候,还曾一度想要嫁给他,只是他对她的情意视若不见,因此一直没能成。

    拳头被捏得咯咯作响,王三娘咬牙道:“如今看来,是该斩断这份孽缘了。”


………………………………

第四十二章 割肉喂鹰

    长发简单的束着,浓眉大眼,身体还算健壮,个头不高不矮,手上提着一根哨棒,身穿破旧长袍,袖口紧紧扎着。

    他是不闻,带着十多个人走在山道上,前往山上的寺庙。

    同行的,都是像他一样的壮年男子,有胖有瘦,手中的武器也五花八门。

    有的拿长矛,有的拿弓箭,有的拿着简陋的盾牌,另一只手提把斧头。

    虽然人多,看起来却一点也不威风,相反,很是狼狈。

    在山道上走得久了,衣服上、头发眉毛上结了一层白霜,一个个冷得直缩脖子,打着摆子。

    “我说不闻,还有多久能到?”

    有个提着把屠刀的汉子有些不耐烦的问道,他着实被风吹得够难受的,越往上走,这邪门的风越大,冷到骨子里,寒流直往心窝钻。

    吸一口气,鼻子里那叫一个酸爽,让人忍不住热泪直流。鼻涕也控制不住了,狼狈的淹没了嘴唇,手一抹,一会又流了出来。

    不闻双眼发直,有些麻木的说:“再坚持一会吧,这才走一半呢!”

    “我去tnd,还有一半。”顿时,大伙儿都瞪大了眼睛,一脸绝望。

    路旁的树林中,金色的身影一闪而逝。

    ……

    茶铺中,鬼哭帮忙收拾了尸体,王三娘看着鬼哭道:“你该走了。”

    “不会这么绝情吧?”鬼哭笑着道:“看着我这么帮忙的份上,怎么也应该请我吃一顿才对。”

    王三娘摇头:“你迟早会害死自己的。”

    “我的命很大。”鬼哭认真的说:“一直都很大。”

    天色暗了下来,外面的街头,一片寂静。

    但在寂静之中,一些鬼鬼祟祟的身影始终徘徊。

    王三娘看了外边一眼,道:“我没胜算,就算加上你,也依旧没有胜算,我们面对的,可不只是他一人,还有小半个县城的人,而这个县城,大大小小至少还有五百户人,簇拥那个家伙的,有两百户左右,就算每户拿出两个人,他都有四百个壮丁能够驱使。”

    “不止四百个。”鬼哭道:“就依照你所说的情况,他能让老人变年轻,能让小孩长大,这种本事,让他手下能战的人起码翻上一倍,更可怕的是,因为这种能力,他的手下,恐怕不乏有狂热之徒。”

    “那你还要留下来?”王三娘道。

    “我也想走啊!”鬼哭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腿:“但是它不让我走,我有什么办法?”

    有些东西,总能让人上瘾。比如说游戏,比如说抽烟,比如说喝酒,还比如说——拯救。

    小到拯救一条人命,大到拯救世界,那种经历艰难险阻,终于完成拯救,享受他人的敬仰的感觉,让鬼哭充实不已。

    他从来都不是什么道德十分高尚的人,他不是因为看到别人的苦难而选择拯救,只是,因为拯救他人之后的那种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该死的功德,该死的地狱!

    对此,鬼哭很是头疼,因为功德和地狱,不知何时,他居然多了一种瘾。

    ……

    “鬼哭?”

    佛堂中,盘坐在蒲团上的和尚手中念珠微微一顿,然后缓缓开口:“暂时不要去招惹他。”

    “诺!不过,王三娘呢,她违背了大师的旨意。”

    “她已经得到教训了,如果不再触犯贫僧的旨意,就由她去吧。”

    “是!”

    身后之人退去,缓缓的关上了大门,和尚睁开了眼。

    他的眼睛十分纯粹,是一种极致的冷漠,冷漠到——残酷!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和尚,身材十分魁梧,高大,如同一只人形的灰熊。

    他满脸横肉,脖子比头还粗,脸上全是钢针一般的胡须,肆意张狂的直立在脸上。

    他的眉毛很粗,就像是毛笔画上去的一样,又黑又浓。他的眼睛很大,眼珠却很小,再配合着这张脸,能够吓哭小孩。

    他外面穿着僧袍,而里面穿的铁甲,稍稍一动,甲叶摩擦,就会哗啦作响。而那粗壮的脖子上,缠着两圈粗大如小孩拳头的佛珠,佛珠漆黑,就像是染了墨一般。而那张大手上捏着一串小佛珠,小佛珠却洁白如玉,和那大手格格不入。

    而他身体两旁,分别放置着一根铁鞭,儿臂粗,四尺长,上面遍布竹节,漆黑森冷,泛着幽光。

    这个和尚,便是王三娘口中的将军。400年了,终于回到了这里。

    400年的时光,他戒掉了色,戒掉了酒肉,有了一颗慈悲之心,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合格的和尚了。

    于是他在县衙后院之中,建起了一个佛堂,在这里,剃度为僧,法号无缘。

    “阿弥陀佛!”无缘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抬起头来,看着面前这个扭曲的佛像。

    佛像由血肉堆砌,如心脏般跳动,一根根血管如蜘蛛网遍布大半个佛堂,邪恶而又血腥。

    然而,在无缘眼中,它却是如此的圣洁。

    佛门有一个故事,叫做割肉喂鹰。

    而如今,这尊肉佛以年岁为食,长出血肉,割下以喂众生。

    让这个饱经痛苦的偏远县城得以生息繁衍,让小孩渡过艰难危险容易夭折的岁月,又让那些有用的老人得以暂时恢复年轻,渡过痛苦的岁月。

    又因为种种神奇之处,众生少了痛苦,佛法得以传播。

    无缘相信,百年之后,此处单位地上佛国。

    在这里,没有生老病死,在这里,没有权贵与贫苦,在这里,将会——众生平等!

    年轻时,你献出一点时光,我献出一点时光,年迈时,你得到一点时光,我得到一点时光。该去的时候,含笑而去,没有半分痛苦。

    这样的地方,不是西方极乐世界,还是什么?

    想到这些,无缘的瞳孔愈加纯净,生命在他眼中,更加犹如数字。

    殊不知,这样的纯净,是何等的可怕,在有正常头脑的普通人心中,是何等的残忍。

    若是当年那个老和尚能够复生,肯定会后悔,后悔自己教导无缘,结果教出来了这么个半吊子。

    无论是佛门还是道门,最怕的就是这种半吊子,有着可怕的天赋,对于佛法或者道法的理解却是一知半解,往往曲解其中意思,造成了极其可怕的后果。

    “咚咚咚!”叩门声响起。

    无缘的思绪被打断,他也不恼,开口道:“进来吧!”

    门被轻轻的推开,一男一女走了进来,他们的眼中都带着狂热,而女的大着肚子,分明身怀六甲。

    男人和女人同时跪下,男人试探的问:“大师,我妻已怀孕,不知她腹中的孩儿是否有幸得以贡献香火。”

    无缘脸上带起了笑意,他为佛法的传播满意,点头笑道:“自然可以。”

    脸上横肉抽动,因此笑容显得狰狞,但在这对夫妻看来,这笑容却是如此的和蔼,让人忍不住亲近。

    不愧是活佛!

    这对夫妻在心中想到,脸上愈发的狂热。


………………………………

第四十三章 活佛活魔

    肉佛动了,它张开了大嘴,嘴中无牙,犹如肉袋,一口便把怀孕的妻子吞了下去。

    丈夫跪在地上,念着佛经,神情举止虔诚无比。

    无缘一手竖在身前,一手捏着洁白如玉的佛珠,满脸的横肉也柔和了许多。

    肉佛肚子膨胀收缩,发出咚咚的声音,如同擂鼓。

    遍布佛堂的血管愈加通红,鲜红的血液在里面飞速流淌。

    呕!

    伴随着呕吐声,妻子被吐了出来,大着的肚子,肿胀的身材,恢复了怀孕之前的模样,只是眼角多了一丝皱纹。

    丈夫连忙扶起了妻子,然后这对夫妻充满期盼的看着这尊肉佛。

    呕!

    又是一声,肉佛低下巨大的脑袋,接着,一个光着身体的男人被吐了出来。

    他迷茫的睁开了眼睛,看着这对欢欣的男女,叫道:“爹?娘?”

    “诶!”

    丈夫连忙上前,脱掉外衣,裹在了看起来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儿子身上。

    真的可以,这对夫妻狂喜万分。

    这尊肉佛当真是尊活佛,而无缘,在他们眼中,则是伺候佛陀的菩萨,是守护众生的金刚,是斩妖除魔的罗汉。

    生儿育女,是何等的危险,稍不注意,就是一尸两命。

    然而如今,有了活佛,往日的危险,便不再是危险,不仅没有危险,反而赚大了。

    无缘说出了他们期盼已久的话:“等会儿,贫僧先割点肉。”

    说着,拿起来供奉在佛座之下的屠刀,在肉佛身上割了起来。

    一共,割了三百斤肉。

    “多了,大师,多了!”丈夫叫道。

    “一共三百斤。”无缘浑身染血,笑着说道:“刚好。”

    “可是……”妻子道:“不是只有200斤吗?”

    18岁以下,100斤。12岁以下,200斤。

    规矩如此,多了,会让肉佛难以承受。

    “他可不是12岁以下的孩子。”无缘指着刚出生百多斤的孩子说道:“他尚未出生,就来到了这里,所以有三百斤肉。”

    如果只靠夫妻二人,难以拿回去,但是现在多了一个强壮的儿子,自然可以拿回去了。

    他们扛着鲜血淋漓的肉,千恩万谢出门而去。

    无缘面带笑容的看着他们,肉佛身上血流如瀑,大片大片的鲜血在地上蔓延,丑陋的脸上却同样满是慈悲,看着一家三口离去的方向。

    “阿弥陀佛!”无缘道了一声佛号,大门缓缓合上。

    ……

    夜色苍凉,一行人终于登上了山,累得够呛,也冷得够呛。

    然而,到了这寺庙的大门前,他们却踌躇无法前行。

    一股莫名的威严,从心头诞生,是如此的沉重,以至于他们迈不动步伐。

    “怎会如此!”不闻双目圆睁,鼓起浑身的力气,双腿却慢慢的软了下去,然后跪在了地上。

    该死!

    所有人不由得冷汗直冒,浑身肌肉颤抖,齐刷刷的跟着跪在地上。

    “不闻,该死的,怎么回事?”

    “不知道啊!”不闻急得泪都流出来了。

    “混蛋,这寺庙中曾有真佛的传闻该不会是真的吧!”

    有人如此叫道,一下子,所有人心头一跳。

    原本,他们是不相信这世间有真佛的,但是现在,他们是相信的。

    寺庙很简陋,出了大堂,院墙,以及用来休息的寮房之外,就只有一座佛塔了。

    佛塔又低又矮,经历风雨,坏了又修,一遍一遍,虽然有定期打扫,挺干净的,却依旧显得破败。

    而就在今夜,这座佛塔顶上迸发五彩光辉,灿烂的光辉之中,一个老和尚坐在上面,若隐若现。

    “真有真佛!”

    不闻眼眶泪水迸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脑海中,一声声的佛音不断回荡,让他头痛欲裂。

    不只是他,其他的人也抱着脑袋凄厉的嚎叫。

    往日种种,一幕幕浮上心头。其中罪恶,如万千锋锐利剑,穿身而过,刹那间,身体就犹如破漏的筛子。

    大地不再是大地,而是苦海,苦海之上,无舟可渡,只能沉浮其中,苦海之水灌入口中,原本就痛苦的身躯愈发痛苦。

    似癫似狂,如疯如魔。

    一行十几人,头如捣蒜,阵阵惊叫惨嚎,被大门死死挡住。

    藏在林中的金毛猴子呆住了,它第一天才知道,这座寺庙是如此可怕。

    这也是为何王三娘放心将小和尚安置在这间寺庙的缘故,这间寺庙的那座佛塔,上面供奉着那个老和尚的舍利。

    即便死了,他也要世世代代的庇佑着自己门下徒孙。

    光辉消散,灿烂的舍利重新变回了原样,古朴无华,平平无奇。

    不闻十几人仿佛被夺去了魂魄,双目无神,形如僵尸,摇摇晃晃的朝着山下走去。

    而林中,金毛猴子手中的棒子落地,盘坐在地,双手合十,闭上双目的一瞬,浑身的金毛愈加璀璨。

    它决定,不走了。

    它要留下来,学那佛经,修建那渡人之舟,度过这漫漫的天地大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