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他的脸色变了。

    原来,原来居然是这样!

    张胖子看着他的脸色,知道他有了发现,焦急地问道:“怎么样?”

    叶枫木然呆立了片刻,没有回答他的话,却忽然一转身急切地对张胖子说道:“三哥,现在有件事必须劳烦你马上去办。”

    张胖子看他说得郑重,知道事关重大,正色道:“说吧,我一定尽力。”

    叶枫伸手从怀中掏出了汉王朱高煦的那块白玉牌,递给了张胖子:“三哥轻功出众,烦劳你带着这块玉牌去淇国公府见丘福,一个时辰之后把他带到皇城北面的玄武门,我们在那里会合,然后进宫面圣。”

    张胖子问道:“进宫面圣为什么不从南面的午门进去,偏要绕道去北面的玄武门?”

    叶枫道:“南面午门目标太大,京城巡防营必定会重兵封锁,想过去一定困难重重。北面靠着钟山,玄武门又向来没有什么人出入,防卫可能松懈一些。”

    张胖子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转而问道:“现在京城里都戒严了,你身体还没恢复,怎么过去?”

    叶枫一笑,指了指院子里的人:“这里还有这么多位高手,你还怕我没办法过去?”

    张胖子这才放心的笑了笑。

    叶枫看着张胖子,心里不由暗自想起了孤身前往京营的汉王朱高煦,不知道他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他那里能不能成功才是关键所在。如果京营军队一旦变乱,区区守卫皇城的禁军是绝对难以挡住的,自己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徒劳。

    再说解祯亮跑出了小院,脑子里有些迷迷糊糊的,就这么一路小跑着。

    一路上由于戒严已经看不到行人,他跑过了好几个空无一人的街区,所幸没有遇见巡防营的军士,就这么一直跑回了解府。

    一进门,就看见弟弟解祯应正站在院中,大约是外面街上忽然的戒严搞得大家都有些惶然,家中的仆役们都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

    就在这时解祯亮推开府门一溜烟跑了进来,大家都有些吃惊的看着消失了好几日,表情恍恍惚惚忽然冲进来的大公子。

    解祯亮看着弟弟的眼神有些发直,声音都有些颤抖的问道:“父亲在哪里?”

    解祯应有些没回过神来,不知道哥哥究竟遇见了什么事情,只是有些木然的伸手一指:“在书房。”

    解祯亮再不搭话,转头就朝着书房所在的院子飞快地走去,搞得弟弟一头雾水的呆站在院子里,心里兀自奇怪:大哥这到底是这么了?

    解祯亮走到书房门外,门紧闭着,。

    父亲在家经常会自己一个人呆在书房里,他一直喜欢神秘兮兮地关着书房的门,没有吩咐谁也不许靠近,没有人知道他究竟一个人在书房里做什么。

    解祯亮轻轻地拍了拍书房的门,低声唤了一声:“父亲!”

    不一会儿,门开了,解缙一闪身走了出来,返身又掩上了书房门。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几乎要让解祯亮怀疑在书房里还藏着什么人。

    解缙有些意外的看着低着头站在面前的儿子,有些奇怪的问道:“外面戒严了,你是怎么回来的?”

    解祯亮低垂着的头摇了摇,没有吱声。

    解缙好像预感到了什么,沉声问道:“你找我有事?”

    解祯亮突然抬起头,看着父亲的脸庞,那么熟悉的脸庞,现在却感觉有一些陌生了起来。

    他低声慢慢地把叶枫从雷胜那里得到了赵四私藏的密信的事说了一遍。

    解缙听完他的脸上有了一丝惊容:“你说那个常常给府中送菜的胜伯是大雷门的人?经常找我求字的赵四居然和陷害汉王的案子有关?”

    看起来,他很震惊,他对于这些毫不知情,连解祯亮都几乎要相信他的父亲了,只可惜,他已经看过那封密信了。

    他轻轻地对父亲说道:“我看过那封信了。”

    他的眼睛一直紧紧盯着父亲的双眼,仿佛希望能够从中看出他想要的答案。

    不过,他什么也没看出来。

    解缙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哦。”

    他看着儿子,似乎在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解祯亮开口道:“父亲知道这封信是谁的笔迹?”

    解缙笑了笑反问道:“我应该知道吗?”

    解祯亮斩钉截铁地说道:“父亲当然应该知道。因为写那封信的人,”他顿了顿才接着说,“正是父亲您!”

    他说完双眼紧盯着父亲的脸,等待着父亲的反应。

    他以为父亲会吃惊,会否认,会反驳,甚至是得意的大笑他都想到了。

    可是他失望了,解缙的脸上完全没有表情,什么也没有,只是淡淡反问了他一句:“你相信吗?”

    解祯亮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不愿相信,可是父亲那熟悉的笔迹却是抹不去的事实。

    他哑着嗓子问道:“难道我还认不出父亲您的笔迹?”

    解缙看着有些激动的儿子,叹息了一声:“有时候,你亲眼看见的也未必是真的。”

    解祯亮不明白,如果亲眼所见的都不可相信,那么还能相信什么?

    解缙知道他没明白,柔声说道:“没关系,以后你慢慢会明白的。现在外面很乱,你先留在府中,等一切的变乱都平静了再出去不迟。”

    他扬声唤道:“来人啊!”

    立刻有两个家丁从院外走了进来。

    解缙吩咐道:“把大少爷带回房间去,好好看护,暂时就别让他出去了。”

    两个家丁应了声“是”,就一左一右押解似的扶着解祯亮往院子外走去。

    解祯亮没有说话,也没有反抗,任由家丁扶着自己走着。

    他回头看着父亲,他怎么会知道京中将有变乱?莫非真的一切都是他所计划好的?难道父亲真的就是那个在幕后策划了一切阴谋的那个人?

    解祯亮眼中父亲那熟悉的身影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陌生起来。

    解缙站在原地,一直看着儿子的身影消失了,才喟然长叹一声,转身推开门走进了书房。

    书房中堂里竟然真的坐着两个人,左边那个一脸和蔼,半含着笑的赫然正是吏部尚书蹇义。

    蹇义含着笑对解缙说道:“看起来,解大学士的大公子好像并不是太信任你。”

    解缙苦笑了一下:“犬子自幼疏于管教,粗鄙无状,让两位大人见笑了。”

    蹇义哈哈一笑,说道:“在下倒是无所谓,只不过嘛,”他转头向旁边坐着的面色有些阴沉的那位说道,“光大兄,你未来的亲家可是在说你未来女婿粗鄙无状,你就没点意见?”

    原来这个面色阴沉的人正是和解缙同为内阁七首辅之一的胡广!

    胡广和解缙素来交好,两人自幼便是同乡、同学,如今也是同殿为臣,皇上朱棣当初为他们俩的孩子指腹为婚的事也是尽人皆知,传为美谈。

    不过由于胡家小姐现在还未够年龄,所以还没过门嫁与解祯亮为妻,因此才称为是“未来女婿”。

    胡广这时冷冷哼了一声:“既然是未来的,那就还不是,与我又有何干?”

    蹇义碰了个软钉子,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解缙看着座上的两位大人,都是在朝中出了名的心机深沉,七窍玲珑之人,现在外面大乱,这两人突然齐齐跑到自己家里来,总不会真的是来谈什么“未来女婿”之类的吧?

    他在堂中的椅子上坐下来,看着眼前这两只老狐狸,含着笑问道:“不知两位忽然赏光来到解某府中,所为何事啊?”
………………………………

京师疑云 第七十九章   避祸

    蹇义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外面乱成这样,又是戒严,又是满街的军士,看起来就要大乱,我们俩这是到解兄家里来避祸来了。”

    解缙抬头看了看胡广,他低着头没言语,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一望可知是被蹇义生拉硬拽来的。

    解缙问道:“二位的家人此刻何在啊?”

    蹇义说道:“家中妻儿老小,连同仆役家丁,全数都送到了英国公府中,他统一调度,比较安全。”

    英国公张辅,就是张痴张胖子的父亲,军伍世家,战功赫赫,府中又有府兵护卫,家眷们在他府中确实比较安全。

    解缙皱了皱眉,问道:“那您二位为何不一道前去?要知道在下一介书生,府中只得几个家丁而已,如何能保得住二位大人的安全?”

    蹇义笑了,脸上满是狡猾的意味,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京城一旦真的乱起来,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比解大人府上更加安全了吧?”

    解缙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蹇义话里的意思。

    看来这个老狐狸也在疑心自己。怪不得他要把胡广的家眷都送去张辅府上,硬拉着他来自己这里。

    他看着有些垂头丧气的胡广,这可是个朝中少有的聪明人啊,看起来也还是没能斗过蹇义这老狐狸。

    胡广和解缙从小就是同乡,解缙比他大一岁,自小两人又是同学,可是解缙从小名气在外,早在洪武二十一年就参加廷试中了进士,被太祖朱元璋看中,留在身边。

    可惜解缙当年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得罪了朝中不少官员,遭到了不少诬告。太祖皇帝认为他还缺乏涵养,需要磨练,否则容易成为众臣攻击的目标。

    于是太祖召解缙的父亲入宫,让他把解缙带回老家,闭门读书,修身养性。这一读书就整整读了八年。

    到建文帝朱允炆登基,解缙才被重新启用,外放河州,一直到了建文四年靖难之役接近尾声了才调入京城,入了内阁,成为首辅。

    而比起来,胡广则是在建文二年才在金陵殿试中夺得榜眼,却随即得到建文帝重用,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在解缙被贬回家读书期间,本来关系很好的胡广却一次也没有探望过,避得远远的。直到解缙回京任职,他才又重新以同乡故友的身份频繁走动,两家重新交好。

    趋利避害,胡广的聪明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燕王大军围困南京即将破城之前,胡广、解缙与同是江西老乡的王艮王敬止,一同在胡广邻居吴溥家中聚会。

    四位同是建文帝朱允炆看重的江西才子,在一起慷慨陈词,表示忠心。胡广更是涕泪纵横,声称一旦燕王破城,他就以身殉国,以报皇恩。

    四人中唯有王敬止一言不发,默默流泪不止。

    他们离开之后,吴溥的儿子认为胡广很忠义,吴溥却苦笑着说胡广绝不会死,会死的只有王敬止一人。

    话音未落,就听见隔壁院子里胡广在大声呼喝家人:“外面乱糟糟的,看好家里的猪,别跑丢了!”

    吴溥对儿子叹息道:“他连一头猪都舍不得,怎么会舍弃自己的性命呢?”

    后来果真如他所言,燕王朱棣破城,解缙胡广立刻便投向了新皇,只有王敬止自杀殉国。

    此事传出之后,满朝上下都知道胡广的人品,不过他自己却并不在意,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之常情。

    看来蹇义就是看破了胡广的弱点,把他的家眷都送到张辅府中为质,拉着他来找解缙。

    自从皇上给解祯亮和胡广的女儿指腹为婚后,满朝上下都认为他们两家是一体了。

    其实他们错了。

    自从被卷入太子汉王之争以来,随着解缙在皇上面前渐渐失宠,胡广也开始和解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蹇义带着他来分明就是为了制衡自己,可是这回,这个老狐狸恐怕失算了。

    解缙看着一脸得意之色的蹇义问道:“宜之兄此言何意啊?”

    蹇义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连解兄自己的儿子也在疑心,恐怕也不能怪其他人也有如此想法了吧?我二人来解兄这棵大树下面躲躲风雨,想必解兄不会介意的哦?”

    解缙苦笑了一下,蹇义的意思很明显了,如果真的是解缙设计了这一切的阴谋,导致了今日京城的乱局,那么乱兵自然是不会前来骚扰他这个幕后操纵之人的府邸。

    他摇摇头对蹇义说道:“可是宜之兄,我儿刚才说的那封什么信,的确不是我所写,对于现下京中发生的一切,我也确实毫不知情。”

    蹇义看着他的双眼,那眼睛里的神情坦坦荡荡,绝不像在说谎。

    蹇义的脸色有些变了:“你说的是真的?”

    解缙斩钉截铁地答道:“是真的!”

    蹇义看上去有些失望,又充满了迷惘,喃喃的念叨着:“除了你,京中还有何人能设计出如此巧妙复杂的阴谋来陷害汉王?谁有这么深的心机,这么大的本事?”

    解缙叹了口气:“宜之兄,你身为太子詹事,经常与太子见面,连你都不知道,我们又如何得知呢?”

    蹇义神情一凝,说道:“不错,此人必定是太子身边之人,才能掌握太子的行踪,把整件事安排得滴水不漏。我怎么先前没想到?”

    解缙点点头,看来蹇义这只老狐狸想通了,太子当日进宫面圣本就事出突然,如果不是太子身边的人,怎么可能掌握他何时进宫,何时回府,从而安排杀手在半路伏击,假意刺杀?

    所以此人必定是太子极为亲近的身边之人,或者,或者就是太子自己?

    蹇义摇摇头,不可能,这个想法太可怕了。

    太子从小敦厚仁孝,所以百官才会大都支持他,他绝不会干出此等阴险狠毒,谋害手足的事情的。

    绝不会!

    蹇义脸上刚才的得意之色此刻已经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惊惧与惶恐,自己一直在竭力支持太子,为了稳定朝局,为了江山的安定,太子的性情和人品都是不二之选。

    可是,自己真的了解这个太子殿下吗?

    他感觉额头上沁出了颗颗冷汗,抬头看了解缙一眼。

    解缙仿佛能猜出他此刻心中所想,面色平静地对他点了点头。

    书房里一时安静了下来,没有一点声音。

    过了许久,蹇义忽然摇头道:“不对啊。”

    解缙问道:“有什么不对的?”

    蹇义一面沉思着一面缓缓说道:“解兄你当初为了册立太子,仗义执言,因而得罪了汉王一党。这一年多以来,你又因数度参奏汉王久居京城,不去就藩,有违建制,从而引得皇上不悦,恩宠日减。满朝皆知,你是一心维护太子的良臣。”

    解缙点点头,表示他说的不错。

    蹇义眉头皱了起来:“既然你和眼下陷害汉王的阴谋无关,如此说来,刚才令公子提到的那封密信也绝非解兄手笔,自然是有人苦心伪造,以此嫁祸解兄?”

    解缙还是点头道:“正是如此。”

    蹇义双眼满是疑惑的说道:“如果策划构陷汉王阴谋的人是为了太子,他又怎么会伪造这封密信来陷害同样是维护太子的解兄你呢?”

    解缙看来也被问住了,摇摇头一脸的茫然。

    一直没说话的胡广这时抬头说了一句:“是不是因为私怨?”

    要知道,解缙为人恃才傲物,经常参奏他人过失,得罪了朝中不少的臣子。要说有人因私怨而设下此计报复解缙,也不是没有可能。

    解缙笑了笑,心中暗想,我当然没有你胡广兄聪明。

    这胡广平时为人小心,行事缜密,参奏他人从不在殿前当着众人之面,总是等到散朝后私下见皇上密奏,于是多年来朝中上下竟无人知道他与皇上究竟说了些什么。

    或许,这位同乡又是同学的胡广老兄,在背后也参过我不少呢,解缙忍不住这么想。

    可是蹇义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藏在背后策划阴谋的这个人既然穷其心力,策划了这么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计划,就是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因私怨而陷害对太子鼎力相助的解缙呢?

    这无异于在朝中断了太子的一条臂膀,实在不合情理。

    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时解缙忽然幽幽地说了一句话:“也许我们都想错了。”

    蹇义眉头一挑,问道:“哪里想错了?”

    解缙叹了口气,说道:“我们都以为设下毒计,做下这一连串惊天大案的如果不是汉王一派,就必定是太子一党。”

    他抬头看着蹇义缓缓地说道:“如果是我们都猜错了呢?”

    蹇义听了全身一震,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些阴谋背后,其实还有第三股势力?”

    一旁的胡广满面惊容,脱口而出道:“你们说的,莫非,莫非是赵……”

    解缙和蹇义同时看向他,他自知失言,一把捂住了嘴,硬生生把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

    蹇义长叹了一声:“不论真相如何,如今这京中的乱局已经远非你我之力能够阻挡得了,我们还是先保全自己,静观其变吧!”

    解缙这时却微微一笑,淡淡地说道:“也许我们不用过分担心,皇上毕竟还是皇上。”

    他这句话听上去有些没头没脑,可是蹇义看着他的眼光里却渐渐变了,他能感觉出,解缙的这句话里,只怕是大有深意。
………………………………

京师疑云 第八十章   东宫太子

    太子朱高炽坐在东宫之中,心里说不出的烦躁不安。

    东宫其实并不在皇城之内,本来按制应该在皇城之内指定一所宫殿作为太子东宫的,但是一来朱棣实在是不怎么喜欢这个“子不类父”的肥胖儿子,二来朱高炽也确实打心眼里畏惧这个父皇,所以只是把他册封太子之前的府邸,翻修了一下,就改名作了东宫。

    如今的东宫虽然是太子居所,但是无论占地大小、景致精美还是屋舍的豪华,设置还比不过那汉王府。

    不过朱高炽并不在意这些,他深深知道这个二弟在父皇心目中的分量。他这个太子当得实在是有些意外,全天下都知道父皇曾经对汉王有许太子之意,可是最后在解缙等一众文臣的力保下,自己还是坐上了太子之位。

    身为皇长子,要说没有想当太子之心,那一定是假的。可是自己这个强势的二弟汉王朱高煦早就对这个位置有了觊觎之心,连那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三弟赵王朱高燧好像对这个位置也有想法。自己的这个太子真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本来是一母而出的三兄弟,竟然为了一个太子之位搞成现在这样的局面,朱高炽心中实在有些不安。

    好在除了朝中文臣之外,母后徐皇后也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这才让朱高炽的心里略略安定了一些。

    可是现在,他的心里又是心乱如麻。

    他现在坐在妾室茹云的房间里,呆呆的发愣。

    茹云是靖难之役后父皇钦点让他纳进门的,她父亲是京城中的名儒,声望颇重。

    当时父皇刚刚得了天下,而京城中甚至天下的文人儒生大都同情支持那位建文皇帝朱允炆,为了收服文人士子之心,父皇想了很多办法,甚至后来任命才名满天下的解缙住持编撰了《永乐大典》,都是为了笼络这些人的心。

    朱高炽和茹云的亲事自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也是这两年,朱高炽才知道,原来这个茹云还曾经与二弟朱高煦曾经有过一段过往,甚至直至今日,二弟还在偷偷收买了自己东宫的下人,暗中帮他送信给茹云。

    朱高炽不是不喜欢茹云,她人很漂亮,又精通诗书,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有一种寻常女子极为少见的任侠之气,让朱高炽很是钟意。

    可是在他心中,女人是远远比不上手足,更比不上天下的。他不愿意因为这个女人而激怒二弟,引起兄弟争斗,导致朝局不稳。

    不过她毕竟已经成了自己的女人,又是父皇钦点的,总不能休了她吧?于是他只有违心的疏远冷落了茹云,甚至对朱高煦和她之间的书信往来故作不知。

    他不愿激化自己和二弟之间的矛盾。

    直到今天早晨有人来报告说,京城巡防营的军士在京郊一座废宅之中,发现了茹云的尸体。

    茹云死了?

    朱高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茹云暗中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她会莫名其妙的死在郊外一座破旧的废宅里?

    他只知道茹云已经死了,今后再也无法见到她明目皓齿的如花面容了,再也不能与她谈论诗书,听她讲起那些跃马江湖,任侠天下的故事了。

    朱高炽坐在茹云房间里的床边,回想起曾经有的种种温存,心里感到一阵阵的伤感。

    他想要派人去唤京城巡防营统领李飞虎来问个究竟,毕竟他是茹云的堂哥,可是下人们回报说,从今天一大早,京城里居然无缘无故的突然戒严了。

    京城了满大街都是巡防营的军士,行人归家,门户紧闭,到处乱做了一团。

    如此大事,居然没有圣旨,没有诏书,甚至都没有衙门的人来通知各处府邸,难道是京城巡防营私自所为?他李飞虎有这么大的胆子?

    联想到此前京城中发生的一连串案件和各种传说,朱高炽心中隐隐感觉到,要有大事发生了。

    所以,此刻的他更是心乱如麻。

    就在这时,有人来禀告,说看见京城巡防营统领李飞虎进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