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此刻的他更是心乱如麻。

    就在这时,有人来禀告,说看见京城巡防营统领李飞虎进入了东宫。

    自从得知街上戒严了之后,朱高炽就命令东宫卫士紧守各处,严密监视,以防有变。

    如今李飞虎却忽然来到东宫,他现在来做什么?难道是来报告关于茹云的事?

    不管怎样,自己原本就想要找他,他却自己上门来了。

    朱高炽抬手招呼两个贴身的内侍搀扶着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他自小患有腿疾,落下了病根,加上身体肥胖,行动不便,因此走路也需要有两个内侍在旁搀扶着才行。

    他就这么艰难地往正殿走着,刚过花园,远远的就看见李飞虎站在花园的一角,正在和什么人谈话。

    朱高炽心中一阵奇怪,这李飞虎来了东宫不去正殿候着参见自己,跑到这花园干什么来了?

    他心里隐约一动,莫非,他来东宫并不是要见自己,而是别的什么人?

    越走越近,朱高炽看见正在和李飞虎说话的那个人,背影怎的如此熟悉?

    那人察觉到了朱高炽他们的走近,一转身向这边望过来,朱高炽看清了这人,是他身边非常信任的太子洗马杨溥!

    自从太子册立,杨溥就被朱棣任命为太子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僚属,他精通文章,博古通今,朱高炽常常命他陪同读书。

    有一次读《汉书》,朱高炽很喜欢汉文帝时的廷尉张释之,称赞他严于执法,刚正不阿。

    杨溥却说道:“张释之纵然有才,如果不是汉文帝宽厚仁爱,恐怕他也无法施展抱负。”

    然后,他摘取了很多汉文帝宽厚治国的事迹,分类编好,呈给朱高炽,以求让他明白仁君之道。

    朱高炽非常高兴,此后也非常信任杨溥。

    可是他这个时候在这里和李飞虎在谈什么呢?他们认识吗?

    朱高炽怀着一肚子的疑问,走了过去。

    两人立刻跪倒参拜太子,朱高炽却没有像平常一样立即让他们俩起身。

    他看着地上匍匐着的李飞虎问道:“李卿忽然来东宫想必有要事吧?怎的如此闲暇,在此与我东宫中幕僚闲谈?”

    李飞虎头都没抬答道:“启禀太子殿下,臣昨夜带人在京郊一处废宅之中寻获了茹云夫人的遗体,因此今晨禁闭四门,戒严城中以缉拿凶手。”

    朱高炽斥责道:“京城之中没有皇上圣旨你竟敢封闭四门,实行戒严,你好大的胆子!你有几个脑袋?”

    李飞虎奏道:“只因茹云夫人死得蹊跷,凶手身份特殊,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

    朱高炽原本就想要询问此案的细节,此刻李飞虎的话中却分明表示他已知悉凶手身份,于是急切地问道:“你有凶手的线索?是何人所为?”

    李飞虎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昨夜有人亲眼看见汉王殿下也在那废宅出现过。”

    朱高炽心里咯噔一下,二弟?

    他想起了二弟和茹云之间暗通书信的事,难道二人真的有私?半夜三更两人在那荒僻的废宅果然是私会去了?

    可是二弟为什么会杀了茹云呢?难道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争吵?

    朱高炽的心更加乱了。

    他哑着声音问了一句:“此话当真?”

    李飞虎抬起头来斩钉截铁的答道:“千真万确。卑职已经派人查探过,汉王殿下本来被罚禁足,此刻却并不在府中。”

    他说得确定,可是朱高炽并没有听进去。

    就在他抬头眼睛和朱高炽的目光相逢的那一刻,朱高炽心中涌起了一个很确定的感觉,他在说谎!

    多年来朱高炽和二弟当年为了燕王世子的名分就开始争斗,现在为了太子之位斗得更加厉害。

    他们身边自然少不了拥护各自的臣子,加上多年来在父皇身边察言观色,小心翼翼,这些年朱高炽别的本事没有,观人之术却是炉火纯青了。

    刚才李飞虎说话虽然声音无比的肯定,但是他的眼睛却不自觉的瞟向一侧,眼光流离,有意无意躲开了朱高炽的注视。

    所以朱高炽非常肯定,他在撒谎!

    那就是说,杀死茹云的绝不是汉王!

    朱高炽的瞳孔收缩了一下,或许,茹云的死和她的这个堂兄李飞虎脱不了干系!

    联想起进来京中这一连串的大案,以及早已传开的关于陷害汉王的传言,眼前的这个李飞虎的身份看来一点也不简单。

    他心里忽然一惊,李飞虎先斩后奏,已经对京城实行戒严之后再来向自己禀告此事,分明就是想要把这个黑锅扣在了自己头上,将来他可以说是奉了太子谕令才对京城戒严的。

    朱高炽心中虽然暗暗吃惊,脸上却是不露声色的说道:“李卿不必紧张,关于汉王那边本宫自会过去核实,你先把京城的戒严解除掉,以免惹祸上身。”

    李飞虎没吱声,连动也没动一下。

    朱高炽接着厉声说道:“如果你一意孤行,本宫现在就可以叫卫士拿下你,送御前治罪!”

    李飞虎还是没反应,却侧着头看着跪在一旁的太子洗马杨溥。

    朱高炽正在奇怪,却看见杨溥慢慢地站起身来。

    他对着朱高炽恭恭敬敬地施礼说道:“启禀殿下,这戒严现在决不能停。外面此刻乱纷纷的,汉王殿下又不知所踪,听说京营军队也有异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他抬起头来接着说道:“太子殿下此时不宜外出,还是留在宫中等待消息,外面的事就交给微臣与李将军办理,相信不久之后,必有佳音回报。”

    朱高炽听了心中剧震,看来杨溥和李飞虎是一伙的了。

    只是怎么会是他?他不是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吗?

    他们居然还敢动用京营军队,看来是早已谋划多时了。

    想起他那句“必有佳音回报”,这分明是要硬抬着自己上位啊。难道,他们想要兵变?

    朱高炽脸色大变,正要呼唤卫士前来拿下两人,却见杨溥一挥手,花园之中忽然出现了十余名东宫卫士,走上前来。

    杨溥扬声说道:“请太子回寝殿歇息,保护太子安全!”

    众卫士齐声应道:“是!”

    朱高炽心中一凉,看来东宫的卫队现在也已经落入杨溥他们的掌握之中了,自己已经无计可施。

    他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转身在内侍的搀扶下,慢慢的向寝殿走去。

    他背后,杨溥深深一鞠到地,高声道:“恭送太子殿下!”
………………………………

京师疑云 第八十一章  开始

    杨溥躬身看着太子朱高炽在东宫卫士的簇拥下走远,眼光里透出复杂的感情。

    一旁的李飞虎看着他,有些担心地问道:“如此行事,与幽禁太子无异,先生可曾考虑过今后?”

    杨溥转头看了看满面担忧的李飞虎,一脸轻松的表情:“无妨,只要今日事成,太子殿下登基之后,你我便是头功,小小冒犯,殿下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毕竟,我们如此行事,也是为了殿下的安全着想。”

    李飞虎一脸信服,点头称是。

    杨溥看着李飞虎,心中知道他的担忧,自己又何尝不明白。

    就算今日事成,他们的计划能够成功,太子能够登上宝座,可是他也需要为之前的桩桩命案,眼下京城的大乱,给出一个说法,给天下百姓,满朝文武一个交待。

    要不然,人心不服啊。

    而杨溥自己,显然是最好不过的交待。只要把一切罪责都推到自己身上,就能洗白殿下自己的清白,就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所以,从这个计划一开初,杨溥就已经非常清楚自己会是个什么结局了。无论计划的成功与否,他都是必死。

    可是他没有退缩,甚至从来就没有一丝的犹豫。他这个计划,并不是为了他自己,也不是为了太子,而是为了整个天下。

    太子朱高炽性情仁厚,胸怀广阔,可惜的是,他有点太过书生气了,甚至可以说有些懦弱迂腐。

    自从他当上太子以来,汉王一党处处为难,步步紧逼,让奉旨协理政事的太子根本无法正常处理政务,更不用说施展胸中抱负,去推行一些新政了。

    汉王朱高煦尤为过分,久居京城拒绝就藩,还联络支持他的朝臣,明里暗里常常进言讲太子的坏话,甚至支持太子的大臣们也遭到他们的陷害诬告,不是丢官获罪,就是外放离京,远离朝廷,搞得太子越来越孤立。

    最可怕的是皇上居然对汉王的种种恶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还把身边的禁军天策卫赐给汉王作为护卫,这对于朝中众臣来说,无疑是个明显的信号。

    太子朱高炽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天下刚刚从靖难之役的战乱中解脱出来,已经乱了太久了,朝臣们,天下的百姓们都渴望着和平,渴望安定。

    而汉王朱高煦这样行事鲁莽,脾气暴躁的人,以及他身后支持他的军中悍将们,一旦真正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那天下无疑又会陷入到血雨腥风、杀戮纷乱的战火之中。

    百姓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大明天下的根基就会被动摇!

    只有像太子朱高炽这样的仁厚之君登上大宝,才能让天下像当年“文景之治”时期那样,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让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居乐业的一个太平世道。

    所以杨溥早就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太子,一定要让太子登上大宝,不计任何代价,纵然是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里,他胸中顿时充满了一种“我以我血荐天下”的豪情。

    他抬头看着面前的李飞虎,这些东西,这个出身行伍的粗人是不会明白的。

    李飞虎和他师兄铁无情不同,铁无情已经年近六旬,前途和权力什么的对他已经失去了诱惑力。所以尽管他有些妇人之仁,但是他还是同意杨溥的观点,愿意不计代价保住太子,因为他的心中也有着天下。

    可惜的是最后他还是因为他的妇人之仁破坏了即将成功的计划,哪怕杨溥已经预见到了他的软弱,给他下了毒,也没能阻止住他。

    李飞虎不一样,他还正值壮年,未来的前途和地位对他来说要比虚无缥缈的所谓理想和天下要重要得多。

    他不是铁无情,可是他是真的无情,完全没有他师兄的妇人之仁。

    多年的铁血军旅生涯,让他显得尤为心狠手辣,就算要下手的是从小一直关系很好的堂妹,他也毫不犹豫。

    他很好用,也很好控制。对于这个头脑简单的人,只需要向他许诺太子登基之后论功行赏的美好前景就足够了,在杨溥看来,这远比让他理解和认同自己胸中的远大抱负要容易得多。

    可是杨溥心中知道,这个还在幻想着今后那风光的地位,锦绣的前程的李飞虎,其实下场不会和自己有什么不同。

    他是整个计划里的执行者,是刽子手,是一把血迹斑斑的刀。计划一旦成功之后,这把刀也就不再有价值了,所以他的结局是注定的,也许比他师兄铁无情的下场还要凄惨。

    不过现在,杨溥还不想惊扰了他的好梦,因为计划离成功还有最后一步,还需要李飞虎去继续走完这一步。

    最后的一步。

    他看着李飞虎,沉声问道:“外面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飞虎说道:“我手下的巡防营军士已经全部集结完毕,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马上行动。”

    杨溥对着李飞虎说道:“你记住,在午门前只需要设立一支疑兵,多设旗号,把禁军主力都吸引到宫城南面的午门防守,你按计划从北面的玄武门进入皇宫。”

    李飞虎的脸上有一丝犹豫之色:“毕竟我手里巡防营只有一万人马,皇城之中防卫的禁军有好几万,真的能那么顺利吗?”

    杨溥胸有成竹的微微一笑,说道:“你放心,玄武门本就地处偏僻,背靠着钟山,平时少有人走动,防卫松懈。再说那边我早已安排好了,你们不会遇到任何麻烦。禁军都在南面的午门一带防守,宫城之内几乎就是一座空城,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看见李飞虎脸上的担忧之色略减,又说道:“我今早已经派人去通知京营了,今天日落之前,孙殿臣他们就会带着京营的军队入京,到时候,对付区区几万养尊处优惯了的禁军,还不是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听到这里,李飞虎才真正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他对着杨溥一拱手:“先生神机妙算,早已洞察先机,末将及属下全凭先生号令。”

    杨溥抬头看了看天上有些西移的日头,叹了口气:“到日落之前,希望这一切都能结束了。”

    他霍然转身对李飞虎斩钉截铁地说道:“开始吧!”

    李飞虎躬身应道:“是!”转身大踏步向着东宫外走去。

    看着李飞虎坚定的步伐,杨溥心中不禁暗自感叹,等到残阳如血的时候,京城中这浸透了血色的一天,只希望不会流太多的血。

    就在杨溥对李飞虎说开始的时候,小院里的叶枫他们也准备出发了。

    和淇国公丘福相约一个时辰之后在玄武门相见,也不知张胖子有没有顺利地把口信带到。不过以他卓绝的轻功而言,叶枫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这一个时辰里,他坐在房中把前前后后的事情全部捋了一遍,很多原本没能想明白的事情,现在都已经豁然开朗了。

    到了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了。

    叶枫站起身来,走出屋外。

    看见他走出来,院子里剩下的三个人都站了起来。

    叶枫对他们微微一笑:“如今京中大乱,此番去皇城还不知道要面对什么样的情形,诸位实在没有必要一道去冒险。”

    他本来还要说下去,可是很快就闭上了嘴因为他发现根本没有人在听他说话。

    黑鬼赫连铁脸无表情地径直走到他身后,那样子摆明了是你到哪儿,他到哪儿。

    少林了凡大师本来坐在院子里打瞌睡,这会儿也睡眼惺忪地站起身来,走了过来,对他的话毫不在意。

    常无义依旧冷着一张脸,冷冷的哼了一声,虽然没有走过来,但是那坚毅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他的决心。

    叶枫于是没有再说下去,他已经不必再说什么了,他的心头感觉到了一股激荡的暖流,在拍击着他的胸膛,冲击着他的喉咙,他也说不出话来了。

    就在这时,小院的门忽然被推开了,一个娇小的人影冲了进来。

    叶枫抬头一看,是一直住在黔国公沐晟府上的程念真!

    程念真心急火燎地跑进来,一眼看见了站在院子里的叶枫,这才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叶枫心中奇怪,开口问道:“程姑娘你怎么过来了?外面已经戒严了,到处都是军士。你是怎么过来的?”

    程念真喘息着,明显她是一路跑过来的,脸上浮现在两团红霞:“军士?外面乱糟糟的,都说要出大事了,可是这一路上跑过来,街上一个士兵也没有啊?”

    叶枫一愣,一个士兵也没有?

    自己回到京城的时候,明明满大街都是巡防营的军士在驱赶行人,封锁街道。现在怎么会一个都不见了?

    片刻之间,他的脸色变了,军士们不见了,一定是集结起来准备做更重要的事。

    看来大乱很快就要来临了,刻不容缓。

    他顾不上别的了,对程念真说道:“程姑娘,我们现在有很重要的事要出去,你先回沐公爷府上,那里比较安全。”

    程念真对着他白了一眼:“我要跟着你。”

    叶枫一怔:“你说什么?”

    程念真没好气地说道:“沐公爷昨晚就突然离京回云南去了,今天外面一乱,府里的下人们纷纷都跑了,如今的国公府就是一所空宅子。你觉得空宅子还能安全吗?”

    叶枫想想她说得也是,可是自己如今这一趟实在是凶险万分,程念真又不会武功,怎么你那个带着她同行呢?

    想了想他回头对常无义说道:“常总捕头你有官职在身,走这一趟恐怕不太合适,不如你留在这里保护程姑娘的安全,她不会武功,一会儿一旦真的乱起来,我实在有些不太放心。”

    常无义脸上明显有些不情愿,但是他知道叶枫说得有理,没有拒绝,还是点了点头。

    程念真也知道自己不会武功,如果同去势必会成为叶枫他们的负担,也不再坚持,只是幽幽地对叶枫说道:“千万要小心啊!”

    叶枫看了眼她关切的神情,双眼明目盼兮,心里一动,可是他此刻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对程念真点了点头,迈步就往外面走去。

    他身后紧紧跟着神情紧张的黑鬼和依旧一副慵懒样子的了凡大师。

    无论前面等待着的是怎样的刀山箭雨的凶险,这一趟必须要去闯!

    叶枫感觉到一股热血在心口激荡。
………………………………

京师疑云 第八十二章   兵变

    叶枫他们来到玄武门的时候,日头已经略略有些西斜了。

    这一路上,果然没有遇见一个京城巡防营的军士,整座京城好像忽然不设防了,满街只有扶老携幼,大包小包地想要逃出京城避祸的百姓。

    从这些百姓口中打听到,京城巡防营已经集结在宫城正门的午门之外,旌旗招展,正不知有多少军马,和守卫宫城的禁军形成对峙之势,眼看大战一触即发。

    看着这些仓惶奔逃的百姓们,了凡大师长叹道:“这些金陵百姓们经过靖难之役后,刚刚过了几年的太平日子,想不到如今又要面临兵祸,真是可悲可叹啊!”

    叶枫点点头,不知道天下百姓什么时候才能永久的过上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不再像如今这样流离失所,慌不择路的东奔西逃。

    他心里也暗暗觉得有些奇怪,京城巡防营充其量不过一万人马,怎么敢于和守卫皇城的数万禁军面对面的交锋,居然选择强攻午门?

    李飞虎这样做简直无异于以卵击石,难道他脑子坏掉了?

    正想着,前面就到了玄武门。

    玄武门在宫城北面,初立时也唤作“厚载门”,其名取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平时官员们进出都是从宫城南面的正门午门和旁边的左右掖门进入,车驾人马也大都从宫城两侧的东西华门出入,这玄武门地处整个京城的北面,靠近钟山,平时就鲜少有人出入,只是一些为宫城内拉货品的马车经由这里,相对僻静。

    这也是叶枫选择这里和淇国公丘福相见的原因。

    可是今天,叶枫却隐约觉得有些不对。

    宫城在皇城之中,乃是护卫宫殿的最后一道屏障,历来是守卫森严。

    这玄武门就算是地处偏僻,少有人出入,平时也是布满了守卫的禁军士兵的。

    可是如今的玄武门却大门洞开,只有几个手持长枪的禁军士兵值岗,连平时沾满了人的宫城墙头之上居然都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守卫如此松懈,这让叶枫心中隐约觉得有一丝不安。

    来到玄武门前,值守的禁军士兵看他们三人有僧有俗,黑鬼又生得面容古怪,感觉形迹可疑,端起长枪上前拦住他们喝问身份。

    叶枫从腰间摸出锦衣卫的腰牌一亮,对他们说道:“本官乃是锦衣卫百户,与淇国公相约于此见面,故而在此等候。”

    禁军士兵看了确是锦衣卫的腰牌,施了一礼,便回到门前守卫,不再理会这三人。

    叶枫抬头看了看天色,估摸着张痴和淇国公丘福这会儿也差不多该到了,可是却依然不见踪影,也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心里不由得担忧起来。

    一回头,却看见了凡大师在门前的御河边坐了下来。

    宫城的周围环绕着御河,了凡大师就靠着御河的石栏,随随便便地坐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油浸浸的布包。

    打开布包,居然里面是半只焦黄肥嫩的烧鸡,了凡大师旁若无人的一手握着鸡腿,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看得叶枫和黑鬼有些目瞪口呆。

    他不是少林寺的和尚吗?怎么能吃荤腥之物?

    了凡大师抬头看见两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嘿嘿一笑,问道:“怎么,没见过和尚吃肉?”

    两人一齐摇头,这酒肉乃是佛门第一大戒,少林寺门规森严,门下弟子更加严守清规,不知这了凡大师如何胆敢破戒?

    了凡大师叹了口气,说道:“老衲自幼家贫,为了生计才入了少林做了和尚。可惜这嘴始终不争气,戒不了这口腹之乐,偏偏就好这一口。所以后来被逐出少林门墙,也是为了这张嘴啊。”

    口里说着惋惜,可是他脸上却没有半分可惜之色,张嘴又咬了一大口鸡肉,满嘴流油地嚼着,一脸的满足。

    叶枫摇了摇头,回头扫视了一下空无一人的宫城城墙,心中忽然一动,迈步就向门口值守的那几名禁军士兵走去。

    来到士兵身边,他开口问道:“你们是禁军哪一卫的麾下?”

    士兵答道:“玄武门乃是金吾卫负责守卫,我们都是金吾卫左指挥使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