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宗师门徒-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世凯扫了他们一眼,说道:“此事重大,还需召众人商议才是。”

    回到袁克定府邸,杨度心有疑虑,一直愁眉不展,袁克定看出来了,问道:“杨子,一路回来都不说话,这是为何?”

    杨度见他问自己,才说道:“这几日,我也在观察各国对此事的报道,多少还是有些反对之声,而大公子给大总统看的报纸・・・・・・”

    袁克定笑道:“杨子一双慧眼,我就知道什么事也瞒不住你。”说着拿来了两份《顺天时报》给他看。

    杨度拿在手里,认真比对,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许多反对之声,都或多或少的被裁减过。

    杨度一惊,问道:“大公子,这是怎么回事?”

    袁克定说道:“这是我命人从新比对原刊,‘校正’过后,呈送上去的。”

    杨度急忙说道:“一旦被大总统发觉・・・・・・”

    袁克定信心十足地说道:“杨子多虑了,我以与秘书处商议过,以后凡是外文,都要从新修正,多一些正面报道,少一些负面的东西,也好宽解一下大总统的心情不是。”

    杨度后背冒冷汗,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袁克定已经不是往日那个只会吟诗作对,爱逛戏园子的翩翩公子哥了。

    这一日,袁世凯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文武忠臣,商议这几日民众游行示威运动,但是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公开发表不同意见。

    谁都知道,谁敢说个不字,下场是及其危险的。

    站在人群中的蔡锷,抬头看见一脸狐假虎威的袁克定就站在他父亲的身边,一脸得意。蔡锷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笑意。

    蔡在北京诗酒风流,纵情酒色。北方冬季天气干燥,入冬后,蔡锷喉疾发作亦借病为名入住天津的共和医院。

    洪宪帝制正在密锣紧鼓时,蔡还在天津日本共和医院诊病,11月底袁特派人到天津来探视蔡的病况,同时加紧派遣特务监视蔡。

    蔡为了化除袁的疑忌,于是在袁下令称帝的当天,返回北京。

    12月12日是袁接受帝位推戴的一天,这天他在怀仁堂接见了简任以上文武官员200余人,这些大小官员纷纷向袁祝贺。

    文官在东,武官在西,排列整齐,向袁行三鞠躬礼,由内史监阮忠枢率领,公府大礼官黄开文司仪。

    袁世凯发表一篇简短演说,说是为了救国救民:

    “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日。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鲜有善果,平时一切学问职业皆不得自由,故皇室难期发达,予为救国救民计,牺牲子孙,亦不敢避。”

    12月19日袁才明令正式成立大典筹备处,大典筹备处正式成立后,第一项工作是改太和殿为承运殿。

    原来太和殿一直便是袁任大总统后办公的地方。殿内圆柱完全漆成红色,当中八大柱加髹赤金,饰以盘龙云彩。

    中和殿更名为礼元殿,保和殿更名为建极殿。皇帝的御座扶背各处一律雕龙,代价达40万元,上套黄缎绣龙,座褥也是一样。

    御座前有雕龙的御案,案的前面排了三座古鼎,三座古炉。

    御座的后面陈设了九面雕龙嵌宝屏风,屏风的左右两面是日月宝扇一对。

    皇帝的龙袍由北京最大的服装店瑞蚨祥承制,共有两套,一套祭天时用,一套登极时用。龙袍用赤金线盘织龙衮,通体缀以明珠,嵌上钻石。

    此外还有平天冠一顶,四周垂旋,每旋悬珍珠一串,冠檐缀以大珠一粒。

    新朝的御玺四寸见方,镌有“诞膺天命,历祚无疆”八个字;金印五颗。

    袁世凯正在准备做他的洪宪皇帝,而此时的蔡锷却想着怎么能溜之大吉。

    安大浪眼见着自己的这步棋算是走对了,把正在筹备登基大典的杨度请到了自己的府上,进门一脸地笑容,躬身请安,嘴里叫道:“妾身给先生请安了,先生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杨度知道自己有把柄在她手里,问道:“说吧,叫我来有何事?”

    安大浪见他一反常态,叫道:“这才几日不见,先生就向变了一个人似的。”

    杨度恢复常态,说道:“这几日忙的脱不开身,怠慢你了。”

    安大浪说道:“看来先生已经忘记了我们往日的情分了。”

    杨度不知道她又打什么鬼主意,说道:“你对我有大恩,杨度岂能不知。”

    安大浪笑道:“那先生能像往日那样称呼妾身一声,夫人吗?”

    杨度愣了一下,说道:“还请你能谅解杨度的苦处,我实在不安当。”

    安大浪说道:“不是不敢,只怕是先生不愿意吧。”又说道:“这才几日,先生就把自己的承诺给抛之脑后去了。”

    杨度不解问道:“你这是何意?”

    安大浪说道:“先生马上就是中华帝国开国第一首相,难道我配不上先生吗?”杨度后背发凉,没有说话。

    安大浪知道自己捏住了他的七寸,说道:“我叫人给先生从法兰西订制了一套宰相礼服!不知先生满不满意,特请来先生一试。”

    说着命下人取来,杨度见下人手捧一红色木盘,上面用红色锦缎盖子。

    安大浪揭去锦缎,双手拿起,只见一套咖啡色咔叽呢燕尾服,呈现在他的面前。杨度的眼神被华贵的礼服,深深地吸引住了。

    安大浪看在眼里,问道:“先生可还满意?”

    杨度急忙回过神,平静一下心情,说道:“国事繁杂,无心此意,恐伤了夫人的一片美意。”

    安大浪心里一乐,一声夫人,早已化解了他们彼此隔阂。

    送走杨度,安大浪又召来小凤仙,问道:“将军这几日,怎么不见来了。”

    小凤仙答道:“将军身体不适,又加上国事缠身,无暇分身。”

    安大浪看着她,心里想着,要是能把袁克定召来,强过一百个蔡锷。

    为此安大浪还做过精心调查,袁克定的原配为人内敛,不善与人交际,一向谨守本分,沉默寡言,毫无乐趣可言。

    后来袁世凯被朝廷从新录用,回到京城,才纳蔡氏为妾。蔡氏本为戏子出身,两人在戏园结识。

    现在他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谁要是攀上他,后半生又不尽荣华富贵。

    小凤仙是她一手捧红的,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想一睹芳容,都被她拒之门外。袁克定岂能不知,只是不好先开尊口吧了。

    这几日,袁克定的府门外又开始变成闹市区了,不管是什么人,都想早一步攀上这条龙脉。

    为了避嫌,他以杨度之计行事,尽量躲开人们的视线,住到了西郊练兵场去了,没事不回来。
………………………………

105 一曲东风破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

    求票・・・・・・・求票!

    而安大浪有蔡乃煌这条线,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知道时间久了,哪有猫不偷腥的,安大浪瞅准时日,邀请他来凤还楼。

    自从上次在府中一别,袁克定就对她念念不忘,蔡乃煌知道他的心思,说道:“大公子,不如让我来安排,您也去凤还楼坐坐。”

    又说道:“那地方僻静,一般人想去还去不了。”

    袁克定心里想着,这女人真够了得,能发动那么多**上街游行,可见她在京城的实力,以后少不了与她打交道。

    看了一眼蔡乃煌,说道:“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去见见这座名震京城的凤还楼。”

    袁克定一身便装,轻车简从,来到了凤还楼。安大浪亲自相迎,笑道:“大公子能来妾身这小院,那得是几世修来的福啊!”

    说着把他往里请,蔡乃煌尾随在后,与他眼神一碰,彼此心领神会。

    袁克定说道:“不急,都说你这凤还楼,只接纳当今之名士,今日我到有幸游览一番,不知夫人可愿意否?”

    安大浪笑道:“能得大公子大驾光临,妾身求之不得。”

    袁克定拱手说道:“那就叨扰了。”说着,自己在园中随意欣赏,此时,真是隆冬交寒,景色不是太诱人,把玩一番,就向主楼走去。

    登上楼顶,眼前一片雪白的瓦砾,远处皇城煤山,一眼望不到边,感慨道:“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一片雪中美景。”

    安大浪在身后,说道:“江山如画,引多少英雄豪杰向往。”

    袁克定笑道:“夫人有此雅斋,我应该早点来拜访才是。”

    安大浪说道:“大公子什么时候来,都不迟,妾身随时恭候。”又说道:“这里风大,我已经命人备下酒宴,还望大公子赏脸。”

    袁克定说道:“那我就品尝一下凤还楼的美食佳酿。”说着在下人的搀扶下走下楼梯。

    袁克定坐在首位,看着一桌丰盛的菜肴,说道:“有夫人作陪,这些菜食显得更加的美味了。”

    安大浪为他斟酒,说道:“大公子说笑了,妾身已是半老徐娘,哪能经得起大公子的一番说辞。”

    袁克定举杯品了一口酒,说道:“这是陈年的女儿红,少说也有五十年了,纯而润口,甚是爽口。”说着举杯喝下。

    安大浪见他雅兴正浓,说道:“妾身陪大公子喝酒太没意思了,不如叫人来为大公子唱上一曲,一祝酒兴。”

    袁克定放下酒杯,直接说道:“不瞒你说,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听人唱上一曲了,快快叫来。”

    安大浪见他已有几分醉意,说道:“妾身这就安排。”说着,叫人请来小凤仙。只见她手持琵琶,眉目含羞,不敢直视他。

    袁克定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给吸引住了,吃在嘴里的菜,索然无味。

    小凤仙坐在他面前,躬身请安,问道:“不知大公子喜欢听什么曲儿。”

    袁克定这才收回心神,说道:“就唱一首,姑娘最喜欢的曲子吧。”

    小凤仙坐在圆凳上,调好琴,说道:“那奴家就唱一首苏轼的词。”

    袁克定叫道:“甚好,甚好。”只听她悦耳的琴声,缓缓而来:

    分飞后

    荒烟漫草年头

    篱笆古道曾走

    枫染红尘谁看透

    琵琶一曲东风破

    人幽幽琴幽幽

    仍记总角幼不解时候

    岁月流离

    谁家琵琶东风破

    花开却错

    三春如梦向谁偷

    水向东流酒暖思谁瘦

    君去后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烛火空留

    夜半清醒泪

    旧地重游

    月圆寂寞

    人未走奄奄门后

    孤单窗前自鬓头

    袁克定几乎没有怎么听她唱的是什么,就听着她那小女子般娇美嗓音,已经是魂归九霄了。

    而安大浪却从她的琴声中听到了缕缕情丝。

    琴声落,袁克定却还沉浸在其中,安大浪见他直直地看着小凤仙,叫道:“大公子・・・・・・大公子。”

    袁克定这才有了反应,赞道:“姑娘一曲东风破,真是绝妙之极啊!”

    小凤仙起身怀抱琵琶,躬身行礼,说道:“谢大公子夸赞,小女子担当不起。”

    袁克定说道:“京城人称小凤仙才艺超群,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

    安大浪见此说道:“还不坐下来,敬大公子一杯酒。”

    小凤仙不敢不从命,将琵琶交予下人,举杯说道:“凤仙在此敬大公子一杯。”

    袁克定举杯相迎,笑道:“好好好。”说着满饮此杯。

    张谦和现在一切都明白了,眼看着袁世凯就要坐上金銮宝殿了,他得给自己找个晋升的阶梯。

    打听到莲儿母女已经被铁拐李接走了,他要想办法接近杨度,就只有走铁拐李这条路了。

    这天,张谦和一身便装,走进了皇家别院,看着往日皇家的园林,被一群乞丐给霸占了,心里无限感慨,大清真的完了。

    来到别院,守卫这里的乞丐看着一个托着花白发辫的老头,带着几个随从近前,问道:“你是什么人,来此干什么?”

    张谦和闻不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酸臭味,用手绢捂着口鼻,叫下人回答他的问话,下人说道:“这位兄弟,我家主子是来看望他的女儿的,请行个方便。”说着拿出几个铜板给他。

    乞丐看他出手大方,问道:“谁是你的女儿?”

    下人说道:“就是你们堂主的夫人,莲儿姑娘。”

    乞丐好奇问道:“怎么没听我们堂主提起过,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张谦和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走上前,说道:“这位小哥,你进去通报一声,不就知道了。”示意下人再给他一些钱财。

    乞丐得了银元,心里美滋滋地,说道:“你们在此等着,我进去问问。”示意其他人看住他们,不许他们乱动。

    莲儿正在院中缝制过冬的衣服,听他这么一说,又一番形容,知道来的真是自己的义父。

    紧忙出门迎接,看到张谦和亲自来了,紧忙请安,问道:“义父怎么会来这里?”

    她搀着张谦和往里走,他说道:“去大公子府上看你,才知道你们已经走了,我可是担心死了,到处打听,才知道你们的下落。”

    莲儿赔罪,说道:“莲儿出来匆忙,没有知会一声您老人家,让您担忧了。”给他找个地方坐下。

    张谦和用眼睛一扫四周的景色,一副衰败的样子,说道:“这地方怎么能住人呢。”

    莲儿站在他身旁,说道:“有个住的地方就轻好的,莲儿已经知足了。”

    张谦和一听这话,说道:“也是,一家人能在一起比什么都好,可怜我这孤老头没人惦记了。”说着擦起了眼泪。

    莲儿宽慰他说道:“义父不要挂怀,但凡一有时间,莲儿就去看您老人家。”

    张谦和一听这话,看来她还是有心啊,说道:“怎么没有看见妞妞呢,我好想我的乖孙女啊!”

    莲儿说道:“她和小武出去玩了。”一看天色,也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说道:“我想他们快回来了。”

    说着小武拉着妞妞跑回来了,嘴里叫道:“师娘,饭好了没有,我都快饿死了。”

    小武看见一个老头坐在那里,很眼熟,走近他一看,不由吃惊,叫道:“你不是・・・・・・宫里的大太监张谦和吗!”

    莲儿见他,直称名讳,训斥道:“小武,不得无礼,还不给义父行礼。”

    小武看她一脸严肃地表情,不想惹她生气,只好给他鞠个一躬。张谦和笑道:“多日不见,你可长的越发的机灵了。”

    莲儿又拉妞妞上前给他请安,妞妞问道:“爷爷,给妞妞带没带好吃的?”

    张谦和起身抱起她,笑道:“爷爷可想死你了,让爷爷好好看看。”

    他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说道:“是比以前长高了,也长的漂亮了。”

    他向下人一招手,下人打开了一个锦盒,妞妞看着一盒的酥饼,叫道:“都是给我的吗?”

    他笑道:“当然是给我的乖孙女的。”

    妞妞伸手拿起来就吃,看见小武站在一旁,直咽口水,叫道:“师哥,你也来吃,可好吃了。”

    小武看着她手上的酥饼,楞在那里没动。莲儿推他,说道:“还不谢谢义父。”小武还是不敢去接,转身跑走了。

    莲儿见叫不住他,赔礼道:“他与师傅从小在一起,没人管教,不懂礼数,还望义父谅解。”

    张谦和知道他是去找铁拐李了,笑道:“小孩子嘛,淘气点没事儿。”说着拉着妞妞的手,进屋去看她们的生活过的怎样。

    自从丐帮开始**示威,铁拐李的名号一下子在京城各界传遍了。

    武林同道中人,有人来向他下挑战书的,也有人索性直接找上门来,想会会他这位丐帮新任的堂主。

    但凡来请拳,较技比武切磋的,他都要仔细挑选,辨别来人的目的。

    请拳的无非是想借着他的大名,在武林中打出自己的名号。

    这里面就又分几种,一种人是想借此打通杨度这层关系,给自己某个富贵;

    还有一种人是想镇住他的势力,不能让丐帮在京城这块地面儿上太耀武扬威了,把其他帮派不放在眼里。
………………………………

106 武林较技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

    求票・・・・・・・求票!

    别外一种人,才真正是来以武会友,看他有没有资格在武林中占一席之位。所谓高处不胜寒,盛名之下,难保能全身而退。

    铁拐李可以拒绝前两种人,但是,后面的这一种,他就只能接着,因为他现在是丐帮堂主,他要为丐帮担起这天下第一大帮的威名,不能在武林中有损丐帮的名声。

    这时,城隍庙里正在上演一场武林大比武,来人早以下过拜帖。怕莲儿他们担心,连小武他都没有告诉。

    小武匆匆忙忙跑来,看见门外守候了许多人,他想进去,却被拦住了,问道:“我要见我师父,为什么不让我进去?”

    守卫说道:“堂主吩咐了,谁也不能进去。”

    小武不解问道:“为什么?”

    守卫看着他,说道:“这是武林规矩,但凡较技,不得允许,旁人不得观战,以免分心。”

    小武这下听明白了,师父这是在与人比武。

    听师父以前说过,但凡武林各们各派推选出新一任掌门人,都要知会武林同道一声,一是为了给新掌门传名,二是为门派立威。

    这时就会有人站出来向新人挑战,看你能不能得到武林同道的认可。小武干着急没办法,在门前转来转去。

    屋里,来人年岁不大,正是而立之年,自报姓孙,名存周,武林人称小孙拳。

    铁拐李一听他的来历,着实一惊,此人拳法,他早有耳闻,一身拳技,皆来自家父传授,少小就有威名。

    但要是提起他的父亲,那就更是武学大家,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孙禄堂。

    看来他已经惊动了北方武林,才会有今日之战。

    此战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他要是击败了对手,自然保住了丐帮的名声,但是要是失手败在了这一个年轻人手里,那岂不让人笑话。

    看来是有意用此人,来试试他的身手。

    来人脱去大衣,露出一身短打简装,一身结实的筋骨,拱手说道:“铁堂主,您现在是京城赫赫有名的人物了,都说您身手了得,晚辈想斗胆一试。”

    铁拐李拄着拐杖,说道:“多谢武林同道的赏识,给我这个老乞丐一个机会,还望大家能够可怜我们这些叫花子,赏我们一口饭吃。”

    孙存周说道:“前辈即以接任丐帮,大家自然会行方便之门,周济丐帮兄弟们,这也还要看您能给他们赚来多大的面儿了。”

    铁拐李听明白他的意思,今天这一关,是非过不可了,说道:“那我们就按规矩办。”说着摆开阵势。

    孙存周是来请拳的,他首先就要行拳礼,各种拳法,都有它已定的礼法,只见他拱手在前,双腿微蹲,这是形意拳中的劈挂拳的招式。

    铁拐李还是拐杖在手,你不动我不动。

    孙存周看他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大叫:“前辈,看招。”说时迟那时快,一步崩拳直向面门击来,铁拐李拐杖轻抬,一个侧身,躲过。

    孙存周见一招不灵,连发快拳,上下兼攻。

    铁拐李见他招式猛烈,开始不想与他硬拼,在见他不退反进,举起拐杖护着身前,击当他的一番快打。

    孙存周不解地问道:“前辈为何不出招?”

    铁拐李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看来你是要试试我,有没有资格与你交手。”孙存周的一番打斗,但占不得便宜,就想激怒与他。

    铁拐李还是一副平静样,孙存周又使出十二式拳法,此拳法是从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中演化出来的,招招巧妙。

    铁拐李见他技法精湛,不由的赞道:“小子好俊的拳法,再打下去,我可就真的要输了。”

    孙存周见好就收,退出阵外,说道:“前辈能接我如此多招,而不漏破绽,已经领我佩服。”

    铁拐李说道:“我只不过比你年长一些,看的多了而已,拳法上还是只有招架之力啊。”

    此时,外面寒风阵阵,但他们两人已经大汗淋漓,孙存周穿好衣服,拱手说道:“多谢前辈赐教,晚辈领受了。”

    说着开门往外走,铁拐李拄着拐杖没动,看着他走去城隍庙,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原来,自从与东北虎的那一战,脊椎被银针所伤,到现在也是时好时坏,内力无法贯通全身,力道发不出来。

    一旦他出手还击,身法跟不上,自己小命不保是小,丐帮又要内乱是大。自己只能拖住一口气,能撑多久是多久。

    小武跑进来看见他坐在地上,嘴上有血,心惊道:“师傅,你怎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