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宗师门徒-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武跑进来看见他坐在地上,嘴上有血,心惊道:“师傅,你怎么了?”

    铁拐李擦去嘴边的血迹,说道:“答应师傅,今天的事情不能跟任何人提起,听明白了没有。”

    小武一时慌张,但是见他一脸严肃,点点头,算是答应了。铁拐李喘了一口气,问道:“你怎么来了?”

    小武这才想起他来的目的,说道:“宫里的那个大太监・・・・・・张谦和去别院找师娘,说是她的什么义父!”

    铁拐李没太听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起身拄着拐杖,就向外走。

    小武想叫人抬着他,但是怕被人看出来,只能自己搀扶着他,快一步慢一步的向前走。

    回到别院,他已经气喘吁吁,见到张谦和,跪地就拜,叫道:“不知公公前来,请公公赎罪。”

    张谦和亲自上前将他搀起,说道:“索护卫,现在是丐帮的堂主,手下有几千人马,以后还是不要在行如此大礼,洒家担待不起啊!”

    俩人坐下,铁拐李还是一心挂记着宫里的事,问道:“现在宫里情景如何?”

    张谦和叹了一口气,说道:“几位太妃,整天疑神疑鬼,怕哪天袁世凯一翻脸,把他们统统都从宫里轰出来。”

    铁拐李问道:“难道他没有遵守优待条约,善待清室皇族吗?”

    张谦和说道:“说是这么个说法,但是,往往都会打折扣,宫里也是敢怒不敢言。”

    铁拐李又问道:“皇帝还好吗?”
………………………………

107 西南用兵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

    求票・・・・・・・求票!

    张谦和说道:“小皇帝被那群整天搞登基大典的人士,吵得都无心读书了,老想着往太和殿那边跑去看看,都被奴才们给拦下来了。”

    又说道:“你说说这算是那门子的事。”铁拐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的。

    见张谦和似乎有话要说,说道:“公公有话但说无妨。”

    张谦和说道:“在不知你下落之前,我已将莲儿收为义女。”

    见他脸上没有什么反常的表情,又说道:“我在宫外有一小宅,我也不常住,如果你不嫌弃,可以搬过去,那里总比这里好多了・・・・・・”

    他一直听着没有说话,张谦和也不知道他的意思,也没敢再往下说。

    铁拐李沉默了一会儿,见莲儿正在烧火做饭。这段时间,他被许多事情缠身,无暇照顾她们母女,她已经明显消瘦了许多。

    看着她那么辛苦,心中着实不忍。这时,妞妞跑过来,偎在张谦和身边,显得与他生分了。

    铁拐李心里一狠,说道:“那就有劳公公,多加照顾了。”

    张谦和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花,笑道:“你放心,莲儿是我的义女,我自当尽到为人父的责任,不会叫她们母女再受苦了。”

    莲儿一听,张谦和要接她们走,心里所有话要说,嘴上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张谦和不想在此逗留太久,起身告辞。

    送走他,几人围在桌前,看着她好做的饭,心里一时难受。

    小武吃着饭,问道:“师傅,真的要送师娘她们走吗?”

    这些天,有她在,他也不用再上街乞讨了。才吃了几顿饱饭,以后又要挨饿了。

    莲儿给他又呈了一碗,见铁拐李没有说话,笑着:“小武,你跟师娘在一起好吗?”

    小武吃着说道:“有师娘在,小武就不用挨饿,衣服破了还有人补。”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小声说道:“小武,不想让师娘走。”

    莲儿起身搂住他,安慰道:“师娘,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陪在你们。”

    妞妞这时却说道:“不嘛,爷爷那里有好房子,好吃的,妞妞要去爷爷那里。”说着哭起来了。

    铁拐李背脊有伤,刚又一番打斗,这时,疼痛发作,难忍!大叫道:“走吧,都走吧。”说着起身走进了屋里。

    莲儿她们被他突然的怒吼,镇住了。搂着妞妞,默默地流着眼泪。

    袁克定自从见到了小凤仙,魂就被她给勾走了,兵站没事,就往凤还楼跑去。安大浪私下又给了蔡乃煌不少好处,他巴不得天天能去风流快活。

    小凤仙知道这一切都是安大浪一手安排的,她又不得不从。

    蔡锷在天津养病那一段日子,有一人去找过他,此人曾是他的老师,在杨度发表君主立宪制之时,就曾写出一篇文章加以反驳他。

    蔡锷很器重此人,此人就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中幸存下来的梁启超。

    17岁时蔡锷进入长沙时务学堂,这个时务学堂的学监是谭嗣同,总教习是梁启超,倡说新学。

    蔡在时务学堂为期只有半年,他三月入学,八月戊戌政变,时务学堂遂遭解散,乃走武昌,打算进两湖书院,只因他是时务学堂出身,因之被摒。

    18岁应梁启超的召约,东渡日本,入日本大同高等学校学习,后弃文从武。

    梁启超反对袁世凯称帝,又没有实力与之抗衡,看着杨度的主张一步步深入,民众为其蛊惑,不辨是非,只好铤而走险,冒险一试。

    看能不能说动这位思想开明,人称小周瑜的边疆大都督。

    蔡锷在京的一举一动,都在被监视着,在请愿团发起倡议之时,他也曾亲笔签下了大名。

    梁启超是借助医院日本好友的帮助,混进了他的病房。蔡锷看着他摘下口罩,一脸的不可思议状,见门外有看守在张望,只装不能言语。

    梁启超懂得一点西医,装着给他检查身体的时机,将一个纸团塞给了他,随后匆匆离去。

    他一人时,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道:松坡兄,国事艰难,杨度蛊惑民心,袁世凯有心为帝,国家前途之未来,旦夕祸福!请将军当思之,慎之。

    蔡锷却有苦说不出口,自己的那些人马,一群乌合之众,要是有一点办法,他也不会自己送上门来,给管制在京城。

    就在一月前,清早,北京棉花胡同的蔡宅门口,突然人声嘈杂,蔡这时刚刚起床,门口一个操天津口音的刘排长,推门闯入,厉声说,“检查!”

    蔡家的看门人挡不住这些如狼似虎的兵士,大声嚷着说:“这里是蔡将军的公馆,你们检查谁呀?”

    刘排长气势甚盛,一掌把看门的推在地上,呼喝说:“管你什么菜将军饭将军,我们是奉上头命令。兄弟们,快搜!”

    于是大伙一拥而入,在每个房间倾箱倒箧,结果除了破书若干卷而外,连衣服都没有两套,至于可疑的文件甚至所谓的违禁品也没有了。

    这些凶猛的鹰犬一无所获,带着失望的神情,悻悻而去。

    袁世凯为了能尽快将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等西南几个地方拿下,又开始施行军事上威逼,政治上说和,希望尽快能在北洋军控制之下,统一全国,好为他称帝找到一个更好的政治砝码。

    蔡锷回京后,知道安大浪参与了杨度的计划,称病闭门不出,尽量与此事脱离干系。想看看这出戏能唱出什么结果来。

    但是可苦了小凤仙得了相思病,每天还要装出一副笑脸陪着袁克定玩乐。

    一日,在京做参政的一个老友戴戡,来拜访蔡锷,并告诉他,袁世凯已经打他云南的注意了,软的不行,就要来硬的了。

    盘踞在广东沿海的***军队,根本就不是北洋军的对手,还没打,自己就先乱了,孙中山远走印尼。

    蔡锷一听这话,心里着实一惊,自己的老巢要是被端了,自己的小命也就不保了。
………………………………

108 蔡锷出逃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

    求票・・・・・・・求票!

    袁世凯是不会再留着他了。自己得想办法在云南还没有被攻陷之前逃出京城,就算回不去,也比留在这里束以待毙要强。

    但是怎么才能避开这丛丛耳目,不必人察觉呢?

    袁克定有些乐不思蜀了。这天,小凤仙陪袁克定喝花酒,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他看出她脸有愁容,随意问道:“难道我还比不上那个小周瑜。”小凤仙斟酒的手抖了一下,酒洒在了他的衣服上。

    小凤仙急忙赔罪,掏出手巾为他擦洗,袁克定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酒气冲冲地,吼道:“他有什么好的,只要我一句话,随时都可以杀了他。”

    小凤仙被他攥疼了,叫道:“大公子,你喝多了。”

    安大浪听到下人的禀报,急匆匆赶过来,笑道:“这是怎么了,怎么惹大公子不高兴了。”走上前去劝阻,袁克定见她来了,松开了手。

    安大浪急忙解释道:“大公子息怒,小凤仙这几日身体不适,怠慢了您。我陪您喝几杯。”说着把小凤仙支走了。

    袁克定感觉自己是有些醉了,笑道:“安老板来的正好,我有事想与你商议。”

    安大浪笑道:“大公子有事尽管吩咐就是了,只要妾身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袁克定说道:“那我也就不与你绕弯子了,西南战事迟早是要打响的,现在家父最为担心,就是怕蔡锷的那些军队投向****加大战事,不能尽快统一全国。”

    安大浪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问道:“不知妾身能为大公子做些什么?”

    袁克定神秘一笑,反问道:“你知道宋教仁是怎么死的吗?”

    “妾身不知。”安大浪脸上随挂着笑容,心里却一丝也不敢掉以轻心。

    袁克定向她招招手,示意她靠近点,安大浪把头伸过去,袁克定小声说道:“你能帮我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了蔡锷吗?”

    安大浪心里一惊,脸上却平静无常。

    她看着他一脸的严谨,笑道:“大公子说笑了,蔡将军不是拥护大总统的嘛!您这是・・・・・・”

    袁克定说道:“他毕竟不是北洋军出身,又与那些革命党走的太近,不能不防万一有个闪失!”

    安大浪推诿说道:“他人在京城,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的乱子来的。”

    袁克定却进一步威逼着,说道:“这只不过是他使的障眼法,缓兵之计罢了。好换取有整顿兵马的时间,一旦时机成熟,他必反。”

    又说道:“此人就是魏延,后脑长有反骨。”

    安大浪不敢轻易答应他,问道:“此事杨先生知道吗?”

    袁克定说道:“这种事,还是不要让他知道为好。”

    安大浪一时想不明白,他这是有心试探她,还是说真的。安大浪说道:“这些事,妾身恐怕做不了。”

    袁克定笑道:“就知道你会推辞。”

    又说道:“在京城这地面上,谁不知道你的本事。我现在就可以答应,只要你能把这件事办好,以后你提什么要求,我都能满足你。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安大浪心里一想,看来他是说真的,不是在说醉话。

    小凤仙并没有走远,她还一心挂记着,袁克定说的是不是真的,现在一听他们的谈话,吓得她心惊肉跳。

    她是知道安大浪是有这本事的,蔡锷要是不设防,取他性命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天,安大浪带着小凤仙亲自来到蔡锷的府邸,来看望他。蔡锷装病,卧床不起,看见她们来了,想起身迎接。

    安大浪见他一脸苍白,连忙上前阻止,一脸的关怀表情,说道:“多日不见将军去凤还楼,才知道将军有病在身,妾身特来看望。”

    看着一眼小凤仙,说道:“姑娘知道将军不适应北方气候,,亲自为将军熬制了一碗清肺润喉下火的雪梨汤。”

    蔡锷看了一眼小凤仙,咳了几声,说道:“有劳安老板,多谢姑娘了。”

    小凤仙为他呈了一碗出来,亲自送到他的嘴边,见安大浪在她身边,说道:“这个病,医生说了会传染的,还是我自己来吧。”

    说着伸手去接她手上的碗,小凤仙却说道:“我身体挺好的,不妨事儿的。”蔡锷看着她认真细心的样子,也就不好回绝。

    安大浪见他们两人,卿卿我我的,主动退了出去。

    小凤仙见就他们两人了,看着蔡锷,小声说道:“将军快走吧,袁大公子想对将军不利・・・・・・”

    刚喝到嘴边的汤,一声咳嗽,又溅洒了出来,他看着她双眼含情默默,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凤仙说道:“我偷听到他们两人的谈话,袁大公子想让她对你下毒手。”蔡锷一言不发的看着她。

    她们走后,派人请来戴戡,请他秘密与云南取得联系。

    几日后,蔡锷亲自来到凤还楼,一是答谢安大浪的看望,二是相邀小凤仙一起出游。

    安大浪一时还想不出什么办法来,索性就成全他们,也算是他们最后一段时间在一起了。

    两人来到龙潭湖。此湖有几座山峰组成,层峦叠嶂,湖水绕行于四周,有几帘瀑布奔流而下,山间有亭,有林,风景甚是优美。

    蔡锷取悦于她,问道:“你知道此处为何取名为龙潭湖吗?”

    小凤仙那有心思游玩。见他一脸笑意,说道:“还请教将军。”

    蔡锷随性说道:“相传此处乃是五龙聚集的地方,古时常年闹水灾,有五条恶龙盘踞于此,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这时有一男子勇敢地站了出来,与五龙恶斗,最后,五龙被男子杀死了。”

    讲到这里,他回头看着她。

    小凤仙好奇地问道:“那位英雄后来怎么样?”

    蔡锷接着讲:“男子杀死了恶龙,自己也已经满身是伤,最后精疲力尽,倒在了这里,被五龙流出来的血水吞噬了。后人为了祭奠他,将五龙血水汇成的这一潭湖水,取名龙潭湖。”

    小凤仙听到这里,有点听出他的来意了,问道:“将军难道也想学那位壮士,解民于水火?”

    蔡锷咳了一声,说道:“现在此五龙以盘踞于庙堂之上,还想着腾空九霄,我随有心,却力不足啊!”

    小凤仙却说道:“将军若是有此心,我可助将军一试。”蔡锷看着她,久久无语。

    小凤仙大胆说道:“我一个风尘女人都不怕死,难道将军胆寒了。”

    蔡锷随口问道:“你能有什么办法,帮我脱困?”小凤仙拉着他的手,来到假山背后的龙吟亭,耳语了一番。

    蔡锷趁看守他的几人,只是在远处张望,没有近前,紧忙与她以计行事。

    过了一会儿,只见小凤仙在下人的搀扶下先走了,而蔡锷却坐在亭子里,久久望着湖面,一动不动。看守们没有疑心,只是在远处张望。

    坐在亭子里的“蔡锷”他在等时间,等着天上的太阳能早点散发出普照大地的光芒。

    这时,他站起身,向湖水走去,只见他轻身一跳,跃进了湖水里。看守这时才急时搭救。人是救上来了,但是不是蔡锷,而是小凤仙。

    这时的蔡锷早已经溜到北京的东车站,悄悄地上了三等车,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

    安大浪知道是她放跑了蔡锷,对她大发雷霆之怒,一顿毒打,关进了地牢。

    安大浪知道此事,袁克定一定会向她兴师问罪的。她一时慌了神,没了主意,叫人请来了杨度。

    杨度一听,蔡锷被小凤仙偷放出京了。也是一惊,想了一会儿,说道:“四川刚刚被说和,现在西南要是起战事,那些革命党一定会兴风作浪,从中挑起事端的。”

    安大浪才不管这些呢,只想到眼前这一关,怎么能度过去再说,急切地问道:“先生,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杨度比她冷静多了,说道:“事已至此,只能静观其变了。”

    安大浪害怕,说道:“您能不能去向大公子讲明此事的原委・・・・・・”杨度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杨度急中生智,说道:“那你将那些照片销毁・・・・・・”安大浪没想到自己也会栽跟头。

    杨度见她迟迟不答应,索性甩手走人。他还没走出院子,就被叫住了。

    安大浪只好拿住底片,在他的面前焚毁。杨度看着那些***被大火吞噬,像是一把时刻悬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被摘掉了。

    杨度既然敢答应她,自然有他的方法,他亲自跑到了袁克定府邸。

    袁克定正在为此思索办法,见他来了,叫道:“杨子,来的正好,我正为蔡锷的事苦恼。”

    杨度随机问道:“皇上,可知道此事?”

    袁克定说道:“那些看守,早早地就报上去了。”

    杨度故意问道:“那这事与大公子有何干系呢?”

    袁克定本想说出,他与安大浪合谋之事,一听他这话,心里一下就明白了。

    现在说此事以无关紧要了。

    他害怕一旦被外人传言出去,是他逼走了蔡锷是小,要是被说成袁克定强夺小凤仙,而蔡锷一怒为红颜,起兵造反,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公告:笔趣阁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

109 众叛亲离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

    求票求票!

    他只有先不去理会安大浪,小凤仙也就不见为好,最好撇清与此事的干系。

    杨度见他在发愣,猜到他与安大浪之间一定达成了某种利益互换关系,却没想到小凤仙对蔡锷动了真情,帮他脱离京城。

    民国5年元旦袁世凯登基改元,穿上皇帝新衣的袁世凯在中南海居仁堂里接受了“百官朝贺”。

    开始按公、侯、伯、子、男五个档次封授爵位,刚好四十岁的杨度成为最高一级的“公”,且单享“文宪公”的称号。

    其地位远高于一些握有重兵的封疆大吏后来当上大总统的曹锟,当时只是十二个伯爵里的一个日后做过大元帅的张作霖排名更低。

    “子爵”还是“二等”。

    再后来不可一世的吴佩孚,起初连爵位都没有,过了一阵子才被追授了个“三等男”。

    杨度坚信自己会是“中华帝国”的首任宰相。

    云南首义于民国4年12月25日打响,随即福建唐继尧,江西的李烈钧,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广西陆荣廷,广东的龙济光

    各省不管是自愿还是被形势所迫,都纷纷宣布独立。

    这时候,袁世凯又想到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北洋军队,而段、冯两大将的态度却显得很暧昧。

    段祺瑞在北京装病,而冯国璋不肯去北京,也称病南京,拒绝北上。

    这时他身边已无大将替他主持征滇军事,而他自己呢?

    既要做中华民国大总统,又要做中华帝国大皇帝,既要管外交,又要管内政,既要筹钱,又要管军事。

    云南讨袁军突起后,袁只好把全副精神都用在对云南军事上,一方面命政界减薪,一方面以金钱和爵位鼓励前方将士。

    有功者男爵加封子爵,少将升为中将,旅长升为师长,或者赏食双俸。

    但往往开的只是空头支票,难以兑现。

    各国使馆见形势不妙又退还改元的公文,因此袁的登基把戏一再延期,2月23日,袁有明示延缓登基之令:

    “近据各文武官吏、国民代表以及各项团体、个人名义,吁请早登大位,文电络绎,无日无之,在爱国者,亟为久安长治之计,而当局者,应负度势审时之责。

    现值滇、黔倡乱,犹惊闾阎,湘西川南一带,因寇至而荡析离居者,耳不忍闻。

    痛念吾民,难安寝馈!加以奸人造言,无奇不有,以致救民救国之初心,转资争利争政之借口遽正大位,何以自安?予意已决,必须从缓办理。

    凡我爱国之官吏士庶,当能相谅。此后凡有吁请早正大位各文电,均不许呈递。特此通令知之。此令。”

    谁也没有想到局势会发展的这么快。杨度也一时不知所措。

    安大浪本想将小凤仙交予袁克定处置,但是杨度出面后,就没有下文了。

    袁克定也不来了,明显要与她疏远关系。现在见南方战事,正在焦作状态,局势不明,她也开始为自己想退路了。

    留着小凤仙,说不定哪一天见到蔡锷,也好有用。她又把小凤仙从地牢里放出来,好生养着。

    战事一起,战火边沿的穷苦人都纷纷向北逃来,京城外围一下子多了许多难民,铁拐李为此头痛不已。

    本想着能天下太平,现在反倒好,战火又燃了起来。帮众兄弟们的心开始动摇了,纷纷指责当初不该听杨度的唆使。

    袁克定的新军,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只能作为预备队留守下了护卫京都。

    蔡乃煌也在时刻关注的前方的战局,要是真的打过来,自己该怎么办,袁氏父子,是不会想到他的,得给自己留条后路才是。

    当云南起义后,江苏将军冯国璋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果说北洋军系的实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