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林雨潇潇-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板又让下人拿出两桶草料将马喂饱,并招待二人吃晚饭,等金、玉二人休息一晚过后第二天动身。
二人吃过晚饭,早早上床睡觉,养足精神,第二天好赶路。
第二天,天刚放亮,金、玉二人就起了床,带上包袱,跨上骏马,正要挥鞭动身,这时店老板走出来叫住了二人:
“二位英雄,你们到了大风口后,请两匹马交给我派去给你们赶车的岳老八即可,他会给我带回来。”
二人答声:“是!”马屁股上猛抽一鞭,两匹骏马像傍晚时分的两朵彩霞,一红一黑向前方急驰而去。
第三天,二人快马加鞭、马不停蹄。
第四天,除了在每隔五六十里地,有一个专供人、马休息的地方让马休息一会儿,人吃点便餐,马添点草料之外,一直赶路。
第五天,粗略算下来,这一天两人赶了四个驿站,有二百多里路。
第六天,中途找一个驿站休息一晚,第三天下午时分终于赶到了约定的大风口。
这大风口,其实是一个小镇,虽然远离闹市,但却比较繁华。
这是凤凰古城和西霞山庄所在地兴隆镇之间的一个大驿站,是连接两地的必经要道,商贾云集之地。
有一个很大的骡马市场,比想像中的边远小镇还要热闹。
二人到达小镇下了马,正要打听沈浪他们的住处,就见前边一棵大槐树下秦不移在东张西望,两人赶紧牵马走上前去和秦不移汇合一处。
原来秦不移也是出来寻找其他两组人马的。
两人跟着秦不移到了沈浪他们的住处——大风大浪旅店。
进去后只看到了沈浪一个人,一问才知道,另外三个人都分派下去寻找其余两组人马去了,三个人分别在三个路口等他们的出现。
没想到居然是最后从凤凰古城出发的金、玉二人先到。
沈浪安排金、玉二人先休息一会儿,秦不移继续回去等第二组人马,如果在傍晚还没有等来,那就到其余两个路口将叶迎风和叶迎松一起叫回来。
到了傍晚时分,秦不移、叶迎风、叶迎松三人都回来了,给沈浪反应,没有看见第二组影子,说好的第三天在大风口汇合。
金不换和玉临风一路赶来,也没有遇见第二组坐的马车,第二组的作用是为了接应。
第一组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第三组没有遇到什么麻烦,难道有这么巧的事,第二组在中间恰恰遇到了麻烦,大家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家商量再等一晚,明天早饭时候第三组还没有到来,那留一部分人下来。
其余的人回去找一下,看出了什么问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导致第三组马车中的四人没有及时跟上来呢?
金、玉二人一路上没有停留,能够提前的,他们尽量提前。一路上也顺利。金、玉二人按时赶到大风口和沈浪他们第一组汇合了。
第三天傍晚时分,还没有见到第二动身的马车中四人。
金不换和沈浪商量,第二天早饭时候,如果第三组还没有到来,那就留两人下来,其余都回去找一下,看这四人遭遇到什么情况。
现在大家还是放下心来去吃晚饭。
倒还方便,他们住的大风大浪旅店就有吃的,在这种驿道上,大部分旅店将吃住一齐给客人准备好了。
客人不消走远就可以有吃有住,开店的老板一次性投资,把吃住的设施都搞好,可以多赚一些钱。
他们选的这家旅店共有四层,上三层用来供客人住宿,底层用来供客人吃饭,主人住也在底层。
沈浪他们来时选择住的是第二层,这样更方便照顾自己的东西。
他们下得底层,要了一张靠后方的大圆桌坐下,各人点的一个喜欢吃的菜,打了五斤白酒,开始吃晚饭,边吃边摆龙门阵。
在席上,互相叙述了各组的见闻。
金不换先给大家叙述,他走最后找万东拐和吕歌星的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情况。
大家根据他的叙述,都一致认为叶迎松的鞭子不是万东拐和吕歌星偷的,另有其人。
这个“其人”应该就是千手观音阴三娘和不老道人阳三泰。
因为当晚实在没有其他任何人去过,没有其他人在他们吃饭的地方出现过,人不怪人道理也怪人。
沈浪也向大家叙述,他们第一组在追寻阴、阳二人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
其实要说这件事,也不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是发生在另外一些人身上的事,但是这件事和他们要找的鞭子也有关系。
前天中午他们赶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金鸡山。
也是一个驿站,是从凤凰古城过来第三个驿站,距离凤凰古城有一百五六十里。
这里也是热闹非凡,一行四人正在此处打尖吃饭,想到下午还要赶路,他们就在驿站底楼路边,找了一个可供四人就座的地方,随意吃点饭。
四人刚坐下不久,快的喝了两杯酒,吃了一点菜,慢的没喝酒,也最多吃了一碗饭。
这时从他们刚来的大道上过来四匹骏马,马上两男两女,年纪都不大,就在二十岁左右。
两个男孩高矮差不多,都是扎紧的长发,裤子都是黄色,衣服前者穿的是蓝色长袍,后者穿的是褚色长袍。
两男分别在第一和第四个位置。两个女的在中间,两人里面都穿青色紧身衣服,前者外面是一件红色披风,后者外面是一件黄色披风。
都是前一个四人满头是汗、灰尘仆仆,中间两位女骑手虽然用头巾扎住,但是脸上依然能够看见有灰尘,化的妆容已经没保留多少了。
虽然如此,但是两个女孩看上去还是非常漂亮,更奇怪的是长相几乎一模一样,异常甜美,脸上都有一对酒涡。
如果不是两人的披风不同,旁人根本无法将两位美女区分开来。
四人都飞身下马,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提着马鞭。
走在头里的男人一下马就向沈浪他们打听:
“请问几位朋友,看没看见两人从这里经过?”
显然是心里太急,问话问不清楚了。
沈浪他们一桌人全都抬头看住他,沈浪问道:
“兄台所说两人?穿什么样?骑什么样的马?”
这时旁边的红披风女子抢着说道:
“是两个人,两个男的,一个特别瘦,两人都穿长衣,胖那个男的穿灰色衣服,另一个极瘦的好像穿的也是灰色衣服。
好像又是青色衣服,是骑马,骑的是炭红色马。不知几位看见没有?”
“还真的有这样两个人,两个男的,对,其中一个很瘦。”
沈浪想了几秒钟,突然回忆起确实有这样两个人,瘦的穿什么衣服已经没有什么印象。
大致也是灰色衣服,男的穿灰色衣服有印象,特别是那匹炭红色马匹,这个印象比较深刻,他对这四人说道。
“多谢!”站在前面的男子双手抱拳施礼说完,四人几乎同时翻身上马就要追赶。
这时沈浪想到这两人说不定也是自己方要找的两人,一起去多个帮手,于是站起来叫住四人,说道:
“四位朋友不要慌,我们也要找两个人,说不定你们要找的人,和我们要找的人是同一伙,不如我们结伴同行去找,多个帮手,有个照应如何?”
四人听了沈浪的话,也觉得是个道理,又圈转马头说道:
“那你们不着急?要就快些,我们一起追。”
“好,秦兄,两位叶兄,我们东西也不必吃,就和他们一道出发,如何?”
沈浪站起身朗声说道。
其余三人得知这个消息,也是异常兴奋,所以都一起站了起来,沈浪把账一结,八人跳上骏马,风驰电掣般向前驰去,马蹄踢起的尘土卷成一条长龙,向前翻滚而去。
在路上,双方互相之间交流,才知道对方是为什么要找这两个人。
沈浪先将他们要找这两个人的原因向对方讲了,对方也讲了为什么他们要找这两人。
原来对方要找这两人的原因是这样:
他们都姓田,是福建武夷山名剑山庄人,也是接到了西霞山庄的请柬,来参加这次比武招亲大会。
这名剑山庄座落在福建武夷山。
庄主叫田名山,他还有一个弟弟叫田名水,这四个年轻人,两个女孩分别叫田春和田秋;两个男孩分别叫田夏和田冬。
两个女孩是名剑山庄庄主田名山的双胞胎宝贝女儿,两个女孩都是二十一岁。
红色披风的女孩叫田春,黄色披风的叫田秋;两个男孩是田名水的儿子,年龄都相仿,男孩一个二十二岁的二十岁。
………………………………
第五十五章 看你吹
在一个半月前,他们从福建武夷山出发,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好玩,没有多久到了凤凰古城。
在凤凰古城住了一晚,第二天田夏就催促大家动身,前天四人坐马车从凤凰古城出发,到了一个驿站叫沙田沟。
田春和田秋就不想走了,两人觉得在凤凰古城没有玩够,在旅店磨磨蹭蹭,后来田夏和田冬没有办法,又只得在沙田沟旅店休息了一晚。
在吃晚饭的时候,两位姑娘就不停地说凤凰古城是如何如何的漂亮,为了让两位妹妹早一点动身。
田夏和田冬就和两位美女辩论,究竟是武夷山漂亮还是凤凰古城漂亮。
吃到中途,田冬喝兴奋了,借着酒力,像说书般吹起了武夷山的景色: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九百九十九点七五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武夷山称福建第一名山 ,是天下第二名山,除了泰山天下就数我们武夷山,它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武夷山又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
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
传说孔子、孟子、吴道子都来讲过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这里住了整整十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武夷山的名气。
我认为我们大福建要把朱熹顶礼膜拜才对得起他老人家。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拥有二千五百二十七种植物物种,近五千种野生动物。
武夷山还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来历你们不知道吧?
那就是武夷山还有一组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多少文人墨客来写文章,多少名人、传人、领导人来题词 。
我再问问大家,武夷山的来历你们知道吗?
(讲到这里,田夏从坐的凳子上站了起来,双脚一纵,跳到了凳子上,口溅唾沫的继续吹)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
当时此地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
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后人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脉叫做‘武夷’。
武夷山还有两大神奇的传说,天游峰传说和水金龟的传说,这两大传说我以后再给你们讲。
四大景点,水帘洞、大红袍景区、九曲溪、天游峰。
你还嫌玩够了,你知道有多少外地人做梦都想来我们武夷山吗?
还有还有武夷山四季分明地处中亚热带,武夷山四季气温较均匀、温和湿润……”
当晚在这家店同时吃饭的有三桌客人,在他们的后方有一桌客人,表达出了不满的情绪,有的装作咳嗽在提醒。
另外一桌在眼神中满是鄙夷。
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第四桌客人,是一男一女,两人年纪约六十岁,穿着打扮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女的特别瘦。
这时,这个男的将筷子重重地在桌子上拄了一下,对女的说:
“夫人,这天上要掉馅饼了。”
“怕地上要长黄金,没事你又寻我开心;是吧?”
女的一脸狐疑看住老头,觉得老头子在胡言乱语,抬头看了看天花板,白了老头子一眼。
“这天马上要出现一个洞,你说不掉馅饼吗?”
“天上要出现一个洞?我说你的脑袋才要开一个天窗,你这叫脑洞大开,异想天开。”
“我听说,除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将上天捅一个洞之外,人类吹牛也能将上天吹破一个洞。你没见过吧?”
“我没见过,你说了我相信。”
这下,女的才听懂了老头子话外之音。
“夫人,这天下的好玩地方我也去过不少,我没发现这武夷山不仅出美景、美人。还出吹牛大王。有机会我要看看。”
说完,这二人有意无意盯了田夏他们四人一眼,就离开了。
虽然当时名剑山庄的四个年轻人觉得可能会有麻烦,但当晚也没有看见这二人的身影,也没发生任何事情。
第三天,一行四人到了下一个驿站——马鞍山驿站。
第四天,四人将马车找了个地方放好,让店家给马加一点草料,然后就在旅店底楼靠近大路旁,找了一张桌子吃午饭。
第五天,吃了不到两分钟,从大路上走来一个讨饭的老人。
第六天,这个老人走到他们这一桌旁边,口里“呜呜呜”地说。
第七天,大家才抬头看他,见这个老人,穿一身破旧的灰衣服,约七十岁,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手里拿了个粗碗,看上去饱经风霜。
第八天,他没走到田夏他们的面前,就站在离他们五米远紧靠大路边的地方。
第九天,一条裤子看上去大了一个号,风一吹他的裤管,裤管不停随风来回摆动,感觉老人要被风吹倒,在秋风中老人瑟瑟发抖,干枯的手好像拿不稳手里的碗。
这个老头边呜呜说话边打手势,一会儿指向他们的桌子,一会儿指自己的粗碗。
大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从手势勉大家强明白,是说自己又臭又脏,不好意思靠近他们,让他们送一点东西过去。
最先看到老人的是田夏,因为他的座位正好对着大路方向,但他瞧了一眼后,只管自顾自的吃东西,后来四人都看到了。
田春和田秋作为女孩子,同情心更多一点。
田春将一个装回锅肉的大碗加上两勺米饭,又把其它菜分别夹了一点在饭上,对坐在旁边的田冬说:
“冬弟,将这一碗饭送过去。”
田冬极不情愿地站起来,做出不耐烦的样子,朝地上吐了一口痰,才朝老人走去。
正在这时,从刚才他们来的方向驶来一匹炭红色快马,到了老人站立的位置,突然减速,在老人旁边停了下来。
这时田冬也刚好将饭送到老人面前。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人口中骂一声: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狗眼看人低!”
然后将手中的破碗向田冬一砸,这一动作完全出乎田家四人的预料。
就在田冬躲避的瞬间,快马上一个长得极瘦的男人将手中鞭子一挥。
田冬脖子上的项链就不见了,极瘦男子轻喝一声:“上马!”
老头子飞身一跃,上了极瘦男子的快马,极瘦男子马屁股上狠命抽打一鞭,炭红色快马如飞而去,只留下一路灰尘。
田冬感觉脖子被轻轻勒了一下,伸手往颈部一摸,脖子上的金项链已不翼而飞,马上对着炭红色快马飞驰的方向叫道:
“快,他们抢了我的项链。”
等大家明白怎么一回事,那快马已去得远了,四人赶紧结账,将乘坐的马车退掉,换成快马,一路追了上来,但始终没有见到这两个男人的影子。
所以追上沈浪他们后,有此一问。
原来这两个男子,就是千手观音阴三娘和不老道人阳三泰装扮的。
装作去讨饭那位就是阳三泰,后来骑快马那位是阴三娘。
她这一次女扮男装,将自己化装成一个老头,只是身材太瘦,所以给他们留下极瘦的印象。
他们是和田家四人同在沙田沟驿站吃饭的时候,听了田冬不着边际的吹牛,听不下去。
二人就商量一定要收拾一下这几个年轻人,尤其是吹牛那小子,当然不知道他叫田冬。
所以说,牛皮是不能乱吹的。牛皮吹大了是要受到惩罚的。
当晚他们租了一匹快马,并和店家约定,让他先将马车赶到第三个驿站银鸡山等他们二人。
他们一到,快马还给店家,换乘马车,并且不直接走去大风口的那条大路,先绕到另一条道——大田口不规则去大风口。
第二天他们夫妇二人化装好后,一直尾随这四人到了马鞍山驿站。
阴三娘看田冬端了饭,马上从大路一方冲过来,将从叶迎松那里偷来的鞭子,卷走了田冬脖子上的金项链。
两人纵马过了金鸡山到了银鸡山,换乘马车向右方拐入大田口方向。
沈浪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换乘马车,是继续骑的炭红色快马,所以沈浪他们有印象。
但他们二人已经化了装,沈浪一行人并没有认出他们,后来自然追不上了,他们根本没有在这一条路上行走。
沈浪和田家一共八人,从金鸡山驿站追到了大风口驿站,都没有发现这骑炭红色快马人的影子,当真是人困马乏。
沈浪一组想到现在着急也没有用,还是先休息一晚再说,关键是他们三组有一约定,要在大风口汇合。
如果他们这一组贸然追下去了,后面两组前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就会走散。
结果是沈浪他们住了下来,名剑山庄田家四兄妹继续追下去了。
第二天,还没到早饭时后,果然第二组人马到了,大家都责怪化不少、钱不多、谭不拢和牛渔樵四人,为什么现在才到,第三组都提前半天就到了。
第三天,边吃早饭,化不少才将他们一组为什么来迟的原因说给大家听。
………………………………
第五十六章 走一遭
原来,当时他们出发的时候,已经交涉好,店家派人赶车到大风口,然后由赶车人将车辆和马匹一起带回去。
开始也是这样做的,店家派了一个手下人赶车到马鞍山驿站。
吃过中午饭,钱不多以前学过赶车,就主动给赶车人商量,让赶车人去睡觉,剩下的路程由他来赶,到时不会少他的一分工资。
赶车人何乐而不为,又得到耍了,工资又挣到手了,也去做一回甩手掌柜。
从马鞍山开始就是钱不多来驾车,也没出什么差错,就过了金鸡山驿站,到了银鸡山驿站,银鸡山驿站走过三里路,就到了一个岔路口。
前面是两条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左边有一块用布做成的牌子,但由于布被风吹裹起来了,看不清楚上面的字。
右边路口也有一块牌子,上面有三个字“大田口”,风也是吹得那块布不停摆动,字虽然看得见,但不注意也会弄错。
钱不多到那里时,三个人加本来的马车夫都睡着了。
他也是没太注意,看见有大什么口的牌子,以为向右走就是往大风口的大路,就马的缰绳一带,马儿就向右方飞奔而去。
就在这个岔路口走错的。马车跑了六十多里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时大家也醒了,派来赶车的马车夫一看,吓了一大跳:
“我的天,你怎么走这条路?你知道这条路是通向哪里吗?
这是死人的专用道,这是赶尸人走的路。”
那个马夫边说边打冷战,他的表现让同车的四个人都不禁毛骨悚然。
难道这条路真的只能是死人走,活人一走就要变成死人?每个人心里都发毛。
隔了一会儿,胆子较大的钱不多说:
“现在回去也不行,天也马上黑了,平时一个个都说自己胆子大,怎么现在都怂了,枉称自己是武林中人。
今天我们就要看看,究竟这死人走的路活人能不能走。不怕的跟我走。”
大家也没有办法,回去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走一遭了。
这条路由于大家口口相传是赶尸人走的路,所以极少有人走这条路,连马夫也没有来过。
大家只能继续前行。又走了四五里路,前面又是一条四岔路口,向左一条要宽阔一些,另外两条呈一个u字形,远远的伸向远山之中。
距离这个路口五十米的后方有一座庙子,庙子左侧还有一个亭子。
其中右方的大路就从亭子下经过,亭子不大,隐藏在几棵柏树和杂木之间,由于天色变暗,看得不十分清楚。
大家也累了,都仗着胆子走到庙子里去先休息一晚再说。
五人将马车就停放在大路边,这鸟不拉屎、阴森恐怖的地方谁会来找晦气?
没人会来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