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方面,在农机销售这一行,杨昆还只是个没入行的新手,对方也不了解他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县农机公司却拥有多年销售经验和成熟的运营体系,孰轻孰重,不难选择。
另一方面,厂家可能也有和吴清江的想法相类似的顾虑,那就是怕把销售代理权转交给私营企业的话,在手续方面难免会被农机局卡脖子。
对于杨昆来说,厂家的第一层顾虑不是问题,几十万元的货款直接打过去,比什么话都有说服力。
问题的关键,还在农机公司以及其主管单位的农机局身上。
第二天中午,王波找到杨昆,把农机局局长的原话转述了一遍:“咱们农机局吃的就是这碗饭,不卖农机,还要咱们这帮人干啥?”
………………………………
第388章 :切身利益
人家的意思很明显,咱们卖三马车卖得好好的,外人凭什么过来插一脚?
厂家那边暂时谈不下来,农机局这边,也等于碰了个软钉子。
虽然王波做事很谨慎,没向传话的人透露已方的身份,不过杨昆认为,即便打出自己和吴清江的旗号,对方多半也不会买账。
想了想,他问王波:“咱老爷子能不能跟农机局那边搭上线?”
王波摇摇头,“不过是点头的交情,涉及到实际利益,难!”
决定和农机局接触之后,王波也做了些准备工作,主要是从他老爷子那里打听了一些相关情况。
往前倒推7、8年的话,农机局在易阳县算得上是有数的牛比单位之一。
易阳县是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农村人口比例,在全省都能排进前三位,90年代之前,易阳的农业收入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据着相当一部分比重,用举足轻重来形容亦不为过。
正因如此,和农业收入息息相关的农机销售工作也曾极受县级领导重视,相应的,易阳县农机局也不像一般的县区那样归当地农业局管辖,而是属于县政府直管的正科级单位。
在80年代,农机局最红火的时候,级别高、效益好、待遇优,也不知有多少外单位的职工削尖了脑袋想往里挤,哪怕一时半会搞不下来编制,也要先打着借调的名义,将手续留在原单位,自己厚着脸皮挂靠过来等机会。
长此以往,农机局本身的编制就变得越来越臃肿,各种编外人员也越挂靠越多。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方面的收入在易阳县财政中所占据的比例正在变得越来越低。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农机局及农机公司守旧、僵化的经营策略也明显跟不上形势,加上被过多的冗员分润了有限的效益,以前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其工资待遇已经沦落到跟林业局、地震局之类的清水衙门差不多的境地,就连傅青梅攻关各单位的双节福利业务时,都没把农机局计算在内。
眼看农机局日渐衰败,那些外单位的挂靠人员就想着再次挪窝或干脆回原单位,然而,时代在发展,各个单位也在不断进人,出来这么久,原来的坑早就被别人占了,现在想调回去,谈何容易,不得已,也只能依旧挂靠在农机局,混吃度日。
近几年,易阳县在城区规划、开发区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投入相当大,产出却不甚理想,连带着县财政也有些吃紧,给各直属局行的拨款比往年有着大幅度降低,以农机局现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得到的拨款更是有限,除了局领导和一部分正式职工的工资外,连发奖金的钱都要想办法自筹,更别说那些挂靠在局里的外单位交流人员了。
所以,农机局的相关领导如此看重农机销售这一块的利润,坚决不允许外人从中分润的做法,也就在情理之中。
杨昆觉得事情有点挠头。
原以为凭着自己的人脉关系,搞定一个小小的农机局不过是手到擒来,却忽略了人家的利益。
在切身利益面前,什么面子、关系都不好使。
看来自己还是把人性想得太过简单了。
见他沉思不语,王波就问:“我刚跟老吴见过面,打算今天晚上请农机局和农机公司的几个头头出来坐一坐,你有没有时间?”
杨昆为难地咂咂嘴,“我也约了人吃饭,尽量安排在一起吧,如果时间凑巧的话,就过去见个面,不然就算了,有你和老吴出面跟他们谈,效果一样。”
王波就问他:“你准备请谁吃饭?”
杨昆说:“我同学。”
王波觉得纳闷,“这事你同学能帮上忙?”
杨昆摇头,“两码事,明天会考,请几个学习尖子吃顿饭,进了考场也好照顾一下。”
王波憋了半天,骂了句:“靠!”
下午放学之后,杨昆约了刘小亮、韩学彬,以及几个和他同一个考场的外班男生,到喜羊羊开发区店改善生活。
昨天就拿到了准考证和考号,不出他的预料,没能和孙研、韩学彬分到同一个考场,虽然张玉清和高峻峰都表示会请监考的老师适当“照顾”一下,不过昆哥考虑到他那无限接近于零的文化课底子,认为还是多加一层保险的好。
吃到一半,他到三楼的单间里露了个面,和农机局的一正三副几位局长、以及农机公司的经理各碰了杯酒,好生客套了一番。
都是官面上的人物,农机局的头头们也听说过昆少的名头,见到本人时,表现得也很热情。
不过,从吴清江和王波的表情中不难看出,双方谈得应该不是很顺利。
这种情况也在杨昆的意料之中。
虽然只是清水衙门,不过作为县直管单位,农机局的级别却是不低,其一把手更是堂堂的正科级干部,单论职级的话,和县公安局长周学礼也能平起平坐,当然,各自手中的权限却是天差地别了。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好歹是一局之长,即便有吴清江亲自出面说合,可你交警大队长手中实权再大,在没有兼任县局副局长的情况下,也不过才是个副科级,在明面上却也无法压人家一头。
具体的情况,当着对方的面也不好细谈,杨昆小坐了一会,便告了个罪,回到楼下陪同学们吃饭。
吃饱喝足之后,杨昆找人开车将同学们送回学校,也懒得再到楼上应酬,自行回办公室等着王波他们散席。
过了一会,吴清江和王波喷吐着酒气,陪着农机局的头头们下楼,在店门口握手作别之后,回到二楼找杨昆。
关上房门,王波就开始破口大骂:“妈勒个比的,一帮子饿贼转世,连吃带拿,就是不吐一句人话。”
杨昆也不以为异,问他:“怎么说?”
吴清江抽了口烟,皱着眉头答道:“倒没说什么难听话,就是一口咬定农机局这一家老小全指着农机销售的利润吃饭,说咱们自己要卖农机的话,不免会影响到他们的业务收入,所以在上牌的时候,要加收200块钱的手续费。”
杨昆当时就笑了,“卖一台农机不过几百块钱的利润,他们连本钱都不用下,一张嘴就想拿走四分之一?”
………………………………
第389章 :暗度陈仓
卖农用三马车和卖摩托车的利润率差不多,刨去运费、人工等开支,净利润在整车价的10%到15%左右。
和20年后那些核定载重0。5吨,拉上5、6吨货依然跑得飞快的农用三马车相比,现在的车型和载重能力要小得多,售价也相对便宜,视具体的规格不同,大致在4000元到6000元之间,平均利润也就在七、八百元左右。
当然,不管三马车还是摩托车,和整车销售相比,配件和维修也是利润的大头。
抛开售后的问题不谈,单就眼下来看,拿出整车利润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来填农机局的胃口,实在有些不够划算。
将这部分费用转嫁到用户身上更不合适,一辆车不过数千元,中间有着200元的差价,傻子才会放着农机公司不去,跑到他们这边来买车。
吴清江掐掉烟头,问杨昆:“咱这级别不够,压不住人家,你看能不能请周局或刘县长出面,跟他们打个招呼?”
杨昆想了想,觉得不妥。
一来,这种买卖上的事,不方便请刘运升或周学礼出面调解。
二来,即便刘运升看在他为之出谋划策的份上肯帮忙,可他不分管农业,也不好对农机局的业务指手划脚。
而且从农机局几个头头的态度来看,每辆车200元的“好处费”应该就是他们的承受底线了,毕竟这边真要横下心硬上的话,双方就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这边多卖一台,那边就要少卖一台。
涉及到农机局的切身利益,农机销售又是人家分内的工作,人家占着理,别说刘运升或周学礼了,估计就是请县委书记亲自出面都不好使。
表明自己的顾虑之后,杨昆问吴清江:“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三马车的牌照抓到咱自个手里。”
吴清江摇头苦笑,“这种政策上的问题,别说我了,就是陆支队也不一定能做主,至少也得上报省交警总队和交管局,还得跟省农业厅交涉,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定下来的事。”
杨昆知道其中的难处,也只是本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随口一问,见他作难,便不再提这个话题。
从历史本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用三马车的上牌、入籍的相关手续一直把持在农机局手中,直到千禧年后,由于本县道路交通、运输情况的不断变化,以及农用三马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有关方面才将三马车从普通农机里剥离出来,作为运输车辆划归交警方面管理。
现在的形势跟21世纪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想要从农机局手中夺权,难度相当大,也缺乏合适的契机。
釜底抽薪之计不可行,杨昆就琢磨着,能不能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说:“谈不下来,那就想办法绕过去。”
王波问他:“怎么个绕法?”
杨昆朝北边指了指,说:“沙店。”
吴清江眼睛一亮,“嗯……有门!”
王波仔细想了想,点头道:“我看行。”
易阳县位于整个邺河地区的最北端,从名阳村标准件市场往北走出3公里,便进入了卧牛市的地界。
沙店是卧牛地区下辖的县级市,早在撤县建市之前,便将包括原县委、县政府在内的各职能部门由城关镇整体搬迁到了和名阳村搭界的褡裢镇,87年建市之后,该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相当迅猛的发展,对名阳村标准件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沙店名为县级市,其地域面积和总人口还不到易阳县的三分之一,全市的经济体系以重工业为主,采矿、洗煤和玻璃加工业是该市最重要的三大支柱型产业,连带着娱乐业、服务业也日渐红火。
由于建市不久,经过市领导大刀阔斧的改造、裁撤,像农机局这种边缘单位早已被取消编制,加上该市的农业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其农用三马车保有量也相当少,连易阳标准件市场的零头都不到,相应的管理权也就落到了交警部门名下。
杨昆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把公司注册到沙店市,名义上在该市销售,针对的其实还是易阳的标准件客户群体。
你易阳县农业局不是卡着不给上牌照么,我帮客户在沙店市上牌,在易阳县照跑不误,车辆上路以后那可就是交警的管辖范围了,有吴大队长撑腰,你农机局能奈我何?
还有,厂家看在以前的合作基础上,不愿意撇开农机公司另设经销商,我以沙店市经销商的名义提出代理要求,你们总没有太多顾虑了吧?
听杨昆这么一分析,王波、吴清江均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当然,这样一来,虽然绕过了易阳县农机局这道关口,却要额外多出几道手续,一来需要吴清江出面做通沙店市交警大队的工作;二来需要曾芸的城信社和沙店市有关方面进行业务、账面上的沟通;三来嘛,则需要在沙店和名阳村搭界的位置重新选择销售场地。
三个人头碰头地仔细探讨了一下,都觉得这么做虽然要多费一些手脚,不过跟农机局那帮死要钱的头头们相比,其费用却要低廉得多,相应的,利润也更为可观。
确定了初步意向之后,三个人便分头行动。
王波开车去寻找合适的场地,吴清江回队里和沙店交警方面联系、沟通,杨昆给傅青梅打了个传呼,将大家的决定告诉她,并让她以沙店销售商的名义重新跟厂家洽谈。
挂掉电话后,杨昆又专程跑到城信社和曾芸见面。
听完他的改良计划,曾芸不禁哑然失笑,“让你这么一搞,农机局不但从新车上牌中得不到任何好处,自身的销量也会被你硬吃掉一大块,连今后的车辆年检、换证的费用也将锐减,摊上你这么一位竞争对手,也算他们倒霉。”
杨昆不以为意地笑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适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的事物,注定要被淘汰的,何况大家是竞争对手,涉及到各自的利益,谁也不用跟谁客气。”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有些期待,当自己的想法一步步付诸于实际时,传到农机局那帮头头脑脑们的耳朵里,他们的脸上会是怎样一种精彩的表情?
………………………………
第390章 :以德服人
元月9日上午,傅青梅结束了邻省之行,带着新鲜出炉的代理协议,驾车返回易阳后,便将这些非本职工作抛给杨昆,开始为全县各公职单位的春节福利进行攻关。
这一天,全省高中生统一会考正式开始,考试时间按科目不同分为一个半到2个小时不等,上午、下午各考2门,会考期间,全校放假。
身为高二学生,杨昆要参加物理、化学、政治和生物四门考试,本来一天就能考完,不过中间要穿插高一的历史、地理和高三的语、数、外等会考科目,才会相应延长至三天时间。
叶小换也要参加会考,就没回市里,杨昆嫌她们宿舍人多,想让她到家里住几天,也好安心复习,只是小妮子想到上次险些被他“破门而入”的羞人场景,依然心有余悸,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杨昆也只好由得她去。
上午8点半,杨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考场。
开考之后,全场人都在忙着埋头答题,昆哥却老神在在地趴到桌上开始睡觉。
事先得了张玉清的嘱托,监场老师们也不去管他。
一个小时后,几个纸团分别从不同的方向飞到了杨昆桌上。
将几份大同小异的答案摊开放到桌上,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昆哥大笔一挥,刷刷刷刷,15分钟抄完,交卷,拍拍屁股走人。
上午一连考了两场,下午就没高二学生的考试任务,杨昆找到王波,叫上虎子一起,去看他们昨天找到的场地。
沿着国道一路向北,刚过易阳和沙店的交界处,往前走了不到200米,王波就吩咐虎子靠路边停车,“到了。”
房东事先接到电话,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会了,和他们打过招呼,拿钥匙开了铁栅栏门,“看看吧。”
杨昆在院里粗略转了一圈,地方倒是不小,总有5、6亩地,院墙齐全,还有两间小房可供人住宿、做饭,地面也挺平整,就是散落着满地碎砖块,不免要费些手脚收拾一番。
踩着一块半截砖看了看,颜色和形状与普通的粘土砖有异,杨昆就问:“这里以前是卖耐火砖的吧?”
房东朝他一竖大拇指,“行家!”
沙店市玻璃制造业发达,相应的经营耐火砖的商户也不少,据房东介绍,自从沙店市政府将市内的大小玻璃厂全部迁往城东的开发区后,这附近经营耐火砖和炉料的商户也跟着搬了家,这里就荒弃了下来。
留王波在院里跟房东谈租金,杨昆叫上虎子,回到门口去看周围的环境,地处市区边缘,旁边有商店也有饭馆,不远处还有个小型的菜市场,生活上倒没什么不便,问虎子:“等到生意开张,以后少不了要在这过夜,会不会觉得不习惯?”
虎子咧嘴一笑,“又不是荒郊野外,有什么不习惯的,就怕自个本事不行,耽误了你和三皮哥的生意。”
杨昆笑笑,“没有谁生下来就会做生意的,多想、多看、多问,慢慢的自然就出师了,等架子搭起来之后,给你这边也配辆车,来回走动时也方便些。”
虎子乐了,“那敢情好,对了昆哥,要是带李丽回来过夜,不会碍事吧?”
杨昆哈哈一笑,“只要把摊守好,你爱带谁回来,我管不着,可有一样,何平的教训在那摆着,自个留点神,可别搞出人命来。”
虎子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我知道,其实对这种事,平哥一向都很注意的,怎么就稀里糊涂地种上了呢?”
瞅瞅杨昆的脸色,他犹豫着补充了一句:“我听李丽说,这事很可能是小宋自己做的手脚……”
杨昆也早猜到了这方面的可能,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咱们背后不论人是非,你自己留神就行。”
虎子唯唯诺诺地答应了下来。
转过天,王波又去了一趟纺织厂。
这一次宋远胜不在场,宋长胜的口风也有些松动,他告诉王波,赔偿的数目可以谈,前提是让杨昆把那张欠条还他,并保证不翻后账。
“把欠条还他,再赔他8万,这尼玛跟10万有区别?”听王波转述完经过,杨昆气笑了,“小算盘打得啪啪响,把欠条还给他,就光剩下他抓着咱们小辫子了,到时还拿什么跟他讨价还价。”
随后他又问王波:“见到小宋了没?”
王波摇摇头,“老宋说她情绪不好,不愿意见人。”
参考李丽的话,杨昆估计情绪不好什么的多半只是托辞,其实是怕小宋跟他们见面后,被劝得再改了主意。
听完他的分析,王波有些担心地皱起眉头,说:“这事一直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咱们能等,小宋的肚子可不能等,万一老哥俩等得不耐烦了,真跑到县局去闹,也是个麻烦事。”
杨昆想了想,说:“等我考完试,咱们一块再去一趟,多少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还怕拿捏不住他们?”
说着话,忍不住又踹了何平一脚,“哥放着市区上百万的投资不管,整天操心你小子这点狗皮倒灶的麻烦,你说你办得这叫什么事?”
何平:“……”
11号上午,几门科目全部考完,吃过午饭,杨昆和王波一起开车去纺织厂,想到上次把老哥俩挤兑得不善,也怕万一说僵了挨揍,又特意拉上姜涛帮忙镇场面。
姜涛早就知道这事的前因后果,听完杨昆的顾虑,他乐了,“屁大点事,告他个寻衅滋事,拘到局子里噼啪一顿暴揍,别说赔他钱了,连那把老骨头里的油渣都能给他挤出来。”
杨昆摇摇头,“咱们是文明人,讲究以德服人,仗势欺人的事不干。”
姜涛当时就笑喷了,“你小子仗势欺人的事干的还少了?”
纺织厂位于县城西郊,连厂区带生活区,占地面积不下200亩,比一般的行政村规模还大,只是由于停业的缘故,厂区看起来萧条得很,蓝鸟车刚一驶入对面的生活区,立刻引来了无数闲人们关注的目光。
敲开宋家的大门时,宋长胜正和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小院里的树下粘信封,看见杨昆跟在王波身后进门,眼皮子就是一阵猛跳,想到这是在自家的主场,底气才足了几分,站起来沉声问道:“你们又来干啥?”
………………………………
第391章 :当面对质
面对宋长胜的质问,杨昆并没有马上作答,而是饶有兴趣地朝矮桌上看了一眼。
一筒浆糊,里面戳着两根筷子,旁边放着一摞刚折好、还没来得及粘起来的牛皮信封,桌下的报纸上则摆着两捆用猴皮筋扎好的成品。
只是一眼,杨昆就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了。
粘信封,邮局的外包活,粘一个信封挣1分钱,两口子分工合作,手脚利索的话,一天能粘几千个,比在工厂做工挣得也不少。
杨昆家有个邻居也在干这个,这些情况也都是听邻居说的。
别小看这几十块钱,邮局没有门路的话,这活也轮不到他们来做。
就这活也不是天天都有的,由可见宋家的情况窘迫之处。
宋长胜沉着脸又问了一遍,杨昆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债主上门,连茶也不给倒一杯,倒也罢了,这位县局刑警队的姜队长跟你们可没什么过节,你好意思让人家也站着说话?”
宋长胜这才注意到穿着便装的姜涛,虽然不知道杨昆是不是在虚张声势,不过看他的表情和作派,倒像是公门中人,勉强挤出个笑脸,拿马扎请三人坐下,暗自给他婆娘使了个眼色。
他婆娘会意,先去厨房拎了暖壶出来,给客人各倒了杯白开水,说要上街买菜,就推门出去了。
猜到她多半是去叫亲戚过来帮忙撑场面,杨昆也不说破,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宋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