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世为人的他不再是从前那种得势不饶人的脾性,在易阳再嚣张跋扈,到了市区也会相应收敛一些,得罪过的人用一只手数还能剩俩指头。
转念一想,市区的分店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意,得先弄明白对方的目标是谁,才能对症下药。
假如不是冲他来的,那就有可能是徐丽娅的原因。
难道是……自己还没见过面的那位未来老丈人,看到前妻跟自己唱对台戏,气愤不过,特地找人来警告她?
想了想,杨昆又觉得不太可能。
抛开他小生意人的身份不谈,像这样肯为了一个外地打工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抛妻弃女的家伙,格局想必高不到哪去,充其量也就在区卫生局有点关系,还够不到市局的层面上。
百思不得其解,杨昆便不再为此事徒伤脑筋,耐心地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一直等到下午1点多,徐丽娅再次打过电话来:“挑了一堆毛病,下了张5万元的罚款通知单,三天之内必须缴清,不然的话,下一步就是停业整顿。”
杨昆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对于餐饮卫生和防疫问题,他一向极为重视,对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标准制订得相当严格,后厨人员执行得也很到位,论卫生情况,放眼全市、全地区,他都敢夸口无人能及。
这样也能挑出毛病来,那只能用吹毛求疵来形容了。
没办法,人家吃的就是这碗饭,卫生局的人要找饭店的麻烦,就跟交警挑三马车的毛病一样,信手捻来。
而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一个警告而已,自己这边不识趣的话,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动作。
沉默了片刻,他问:“他们的态度怎么样?”
徐丽娅说:“表面上看起来倒是公事公办的样子,留他们吃饭也不答应,我准备了几个信封,压根没机会往外送。”
………………………………
第534章 :怀璧之罪
考虑了一下,杨昆又问:“徐阿姨,以你看,他们的目的是……”
徐丽娅明白他的意思,“从带头的到办事的都很面生,肯定不是我这边的原因。”
杨昆再次沉默了下来。
怀璧之罪。
这是看喜羊羊生意太好,有人眼红了。
过了一会,徐丽娅问他:“这5万块钱怎么办,交还不是交?”
杨昆说:“要是能买半年太平,交了也无妨,就怕他们钝刀子磨人,隔三岔五的来找麻烦。”
徐丽娅想了想,建议道:“要不,跟报社、电视台打声招呼,把广告先停一停,分店推迟几天开张?”
杨昆说:“已经宣传了这么长时间,消费者差不多都知道了,说改就改,怕影响不好。”
徐丽娅说:“那这样,我找区卫生局的熟人打探下消息,先找出根源在哪,看能不能想办法解决。”
杨昆觉得眼下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说:“好吧,我这边也托托关系,保持联系。”
第二天是周日,下午,杨昆去市里接叶小换和孙研返校,先拐到邺钢大厦和徐丽娅见面。
她托的熟人是区分局的一位姓高的副局长,据他从侧面打听到的消息来看,下达突击检查命令的是市卫生局一把手严顺开,暂时还不知道他背后有没有人使坏。
还有个算不上好的好消息,经过高副局长亲自出面向严局长求情,对方还算给面子,把罚款降到了3。5万,缴纳期限也延长到了一周之内,前提是必须按规定整改。
杨昆和徐丽娅都知道,需要整改的不是店里的卫生条件、操作规程,而是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他们也都清楚,那位严局长肯手下留情,除了给手下人面子之外,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一个信息:你们就是我手里的菜,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市里的关系一直是徐丽娅在跑,杨昆基本上不怎么过问,他考虑了一下,问:“以前没上他门前烧过香?”
徐丽娅说:“没有,原来就是跟区分局的层面打交道,这尊大神层次太高,够不着。”
杨昆明白她的意思,她以前的饭店档次低、规模小,不入人家的法眼,喜羊羊就不一样了,自身层次提升太快,相应的人脉关系跟不上,就会出现这种不对等的局面。
杨昆问她:“对这位严局长,徐阿姨了解多少?例如为人、性格、爱好以及家庭背景什么的?”
徐丽娅说:“据听说,这位严局长的为人比较强势,爱好嘛,不太清楚,我跟高副局长约好了今天晚上请严顺开吃饭,到时探探他的口风再说。”
杨昆略为思忖一下,说:“也只好这么办了,咱们自己这边,店里的卫生情况也要好好抓一抓,尽量别给他们留太多把柄。”
徐丽娅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昆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这么做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
谈了会生意上的事,徐丽娅去后厨通知大伙“整改”,杨昆则给自己点了支烟,倚坐在她那张宽大松软的老板椅上,沉思不语。
这还是自家开设的分店,才不过做到市一级的层面上,就有不相干的人为之眼红,要是生意发展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步,又会引来多少觊觎的目光?
这也是他一直保持克制,没有在全地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招收加盟商的原因。
他现在的影响力还只限于易阳一隅之地,没有够份量的靠山,没有强横到令人为之侧目的实力,没有相应的权柄和话语权,就不敢贸然开拓更大的领地。
权衡再三之后,他暂时放弃了请刘运升出面说情的打算。
在没有摸清对方的胃口究竟有多大之前,他不想搞得人尽皆知。
将烟蒂连同长长的烟灰一同扔进充作烟灰缸的纸杯里,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易阳开发区分店的号码:“叔,跟你商量个事,把卫哥借我用几天。”
周一,高二4班教室里,杨昆端坐在角落里,目不转睛地看着英语老师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板书,却是被店里的麻烦事搅得心神不宁,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等到第二节下课,依然没收到徐丽娅的消息,他干脆趁课间操的功夫溜出校园,到开发区店里给她打电话。
简单聊了没几句,杨昆就挂了电话,摸出香烟点上,眯着眼睛,隔着袅袅上升的烟雾,注视着对面的墙上的一块奖状大小的金属牌。
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牌匾反射着刺眼的金光,上面镌印着一排楷体黑字:“第三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特约赞助企业”。
这是花了5万块钱赞助换回来的。
5万块钱,相当于目前普通工薪家庭全部年收入的两倍还多。
5万块钱,可以变成刘副县长的政绩,可以换来税收、工商管理方面的优惠,可以为喜羊羊赢来扬名立万的机会,却远远填不满那位严局长的胃口。
当杨昆问起徐丽娅昨晚和严顺开接触的收效时,她沉默了好一会,只说了三个字:“不好说。”
从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里,杨昆听出了两层意思。
第一、那位严局长的胃口太好,好到难以承受。
第二、除了钱以外,他还有别的想法,令徐丽娅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想法。
至于具体是什么想法,像她这样一个漂亮、有钱的单身女人,会引起什么样的垂涎,不用明言。
强压着升腾的怒火,杨昆沉声问:“这个姓严的有什么背景?”
徐丽娅说:“听说他跟市委贡副书记走得比较近,再往上有没有关系就不知道了,对了,他是你们易阳人。”
听说是自己的老乡,杨昆并没有感到轻松多少,而是深深地吸了口气。
易阳人,姓严……他大概猜到这位严大局长的背景了。
十几年后,易阳市面上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谢家的地,严家的天”。
“谢”,指的是一位易阳乃至全邺河地区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严”,指的就是这位严局长所在的易阳严家。
谢家拿的地多,严家出的官多。
………………………………
第535章 :庞然大物
在十几后的易阳,白手起家的谢家拿了多少地皮,盖了多少小区,赚了多少钱,欠了银行多少钱,消息稍微灵通点的人都能数个差不多。
至于在易阳经营了几十年,根深蒂固的严家,究竟出了多少省部级、多少地厅级、多少县处级干部,却很少有人能数得过来。
像众所周知的那位迫于舆论压力而主动请辞的年仅29岁的正职县长,就是严家的子弟。
严家的根在严家堡,位于县城名阳村标准件市场以东十几公里处,全村两千多口男丁全姓严,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所谓的严家,指的不是其中的一门一户,而是整个宗族。
和一般的同姓宗族出了五服之后就少了来往不同,严家的几大分支里都有从仕而优的佼佼者,其中有不少人已经跳出了易阳这个小圈子,在市里、省里甚至部里扎下了根,算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
表面看起来,这种家族结构有些松散,但在共同的利益诉求下,各分支间的相互联系非常紧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能把一个不满30岁的小辈捧到县处级正职的位置上,其能量可见一斑。
这样的庞然大物,一般人惹不起,不一般的人也惹不起。
所以,当杨昆猜到严顺开就是那个严家的人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抄起电话,准备给卫双龙打传呼。
犹豫了好一会,他最终还是把电话放了回去。
在十几年前的今天,严家还不是后世那个开枝散叶、姻亲遍地、关系网错综复杂的严家,他也再不是十几年后那个混迹在社会底层的平头草民。
即便如此,严家的势力也不是现在的他所能硬扛的。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硬杠,如果用钱能摆平的话,他甚至想借机攀上这根高枝。
可现在的问题用钱摆不平。
那位严大局长不但想要钱,还想要人。
当然,身为堂堂的正处级干部,严局长不可能初次见面就提出这么无视的要求,最多也是隐晦地暗示一下而已,同时也不能排除徐丽娅有会错意的可能。
然而,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不得慎重对待。
在杨昆眼里,叶小换是他的恋人,她的母亲,就相当于他的家人。
再世重生的他,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保不住,就是再活两辈子又有什么意义?
即便不考虑徐丽娅的问题,单就杨昆一手创建的喜羊羊本身来说,这是他的生意,他的投资,他也不允许任何人对它不利!
虽然已经习惯了富家翁的安逸生活,不过杨昆骨子里的狼性却并未就此消失,真要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不介意向任何人亮出他的尖牙和利爪。
本着有备不用的原则,杨昆并没有阻止卫双龙的动作,而是决定在此下策的基础上,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
摆在他面前的是喜羊羊成立以来所遇到的最大的坎,能迈得过去,以后的路不一定能一帆风顺,可要是迈不过去,他就只能趁早打道回府,守着易阳这一亩三分地混饭吃了。
盘算了半天也没个主意,杨昆就去找人商议。
先找到王波,他也没辙。
在公职部门混了几年,他对严家的了解比杨昆要深得多,也认识一两个严家子弟,不过都是刚工作不久的小年轻,在家族里没有什么发言权,跟严顺开这样的正处级干部、同族长辈说不上话。
大眼瞪小眼地对坐了几分钟后,王波说:“不行的话,就破财免灾呗,万一能借这个机会搭上严家这条线,以后办事也方便的多。”
涉及到徐丽娅的声誉,杨昆没有细说对方的条件,只是摇头道:“人家等到现在才下手,看中的就不是邺钢大厦这一家店,这张嘴大太,填不满,也填不起。”
王波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找到吴清江,老吴的回答更干脆:“转让吧。”
杨昆郁闷得都想砸玻璃了。
郁闷归郁闷,他也不打算就这样束手待毙。
火锅连锁店是他手中最大的现金奶牛,在市区发展受挫的话,损失的不仅仅是当前的利润,连今后的钢材销售生意也要受到严重影响。
事态紧急,他也顾不上在乎面子和影响了,或打电话,或亲自登门,发动他能发动的一切关系,拐弯抹角地找严大局长求情、说和。
然而,这种病急乱投医的举动丝毫没有效果。
无论是谁的关系、谁的面子,找到严局长面前,他都是笑眯眯地澄清:“不可能、不可能的,这么优秀的民营企业,咱们照顾、扶持还来不及呢,何况咱们还是老乡,我怎么可能在政策上拉他们的后腿呢?至于检查、罚款嘛,咱们职责所在,总要为广大消费者负责任对不对?再说咱们不是主动降低了罚款金额么?”
接二连三地收到相同的回复,杨昆心里就有了某种不详的预感。
29号晚上,他正在徐丽娅的办公室里,就已经筹备完毕的4家分店要不要如期的问题跟她争论时,一楼大堂的领班打过内线电话,惊慌失措地说:“徐总,有人闹事!”
杨昆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怒意。
跟着徐丽娅下楼,他在楼梯口停下脚步,站在几名吓得花容失色的女服务生身后冷眼旁观。
一楼大堂靠窗的位置,横七竖八地坐着六、七个一脸凶相的小年轻,有光头也有长毛,一个袖子挽到手肘,胳膊上满是烟疤和纹身的平头汉子正指着领班的鼻子破口大骂:“草尼玛的,给老子说清楚,你们这火锅里究竟涮的什么玩意?什么鸡扒黑店,不承认是吧,叫你们老板出来……”
杨昆皱起眉头,朝周围瞅了一眼,看情形应该是刚刚闹起来,邻桌的客人们正神色惊慌地从餐桌旁离开,有的在服务生的引导下到别的区域就坐,有的干脆直接到收银台结账走人,还有些胆大的则站得远远地看热闹。
徐丽娅拉开几个气得满脸涨红的男服务生和厨师,走上前去将六神无主的小领班护到自己身后,沉声问道:“不好意思各位,我是这家店的经理,请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
第536章 :栽赃陷害
“你是这里管事的?”那个脸上长了不少麻子的平头汉子似乎是这伙人的头头,上下打量了徐丽娅几眼,吹了个响亮的口哨,朝他自个面前抬抬下巴,“喏,自己看吧。”
杨昆朝他面前的餐桌上瞅了一眼,见杯盘狼藉的桌面上高高地摞着几只茶碗,最上面的瓷碟上,摆着一只湿漉漉的死老鼠,皮毛上沾满了麻酱和汤汁,令人望之作呕。
他敛起眼皮,仔细打量那只烫得毛开肉绽的死老鼠,不像是在熬底汤的大锅里煮过好几个钟头的样子,再看看旁边堆得小山似的餐盘和歪三倒四的酒瓶子,便不难猜到是吃喝完以后才扔进去的。
类似的场面,他上辈子已经见过太多,很明显,这帮人不是在借酒闹事,更不是因为饭菜质量问题闹事,而是单纯地为了闹事而闹事。
唯一不能确定的是他们闹事的原因,究竟是为了讹点小钱,还是受人指使。
杨昆也不去留意徐丽娅和他们交涉的过程,低头考虑了一会,吩咐身边的女服务生:“打110报警。”
一般情况下,像这种消费纠纷,如果没有直接证据能表明这帮混混是有意栽赃,警察也不好秉公处理,只能劝双方私下调解,杨昆报警的用意,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证实自己的猜测。
跟着女服务生回到二楼,她去收银台后打电话,杨昆则回了办公室,先联系了一下冯庆华,然后分别给虎子、常三、王波等人打了个传呼。
连打带接,忙活了十来分钟,再次下楼时,警察还没出现,场面仍在僵持。
低声问过服务生,原来徐丽娅已经跟对方谈妥了条件,除了免去这顿餐费外,另赔偿他们500元“医药费”,那个平头汉子本来已经点头答应了,可不知为什么又突然变了卦,这个嚷头晕,那个喊肚子疼,什么毛病都有,就是赖着不肯挪地方。
给这帮人这么一闹,别说后来的客人了,就是先前在大厅就餐的也走了不少,徐丽娅开了十来年饭店,胡搅蛮缠、耍赖撒泼的混混遇得多了,知道今天晚上肯定没法好好做生意了,任凭对方如何诋毁、谩骂也毫不着恼,只是耐着性子跟对方扯皮。
几分钟后,三辆捷达、两辆面包先后驶进停车场,常三推门下车,挤进门厅,踮着脚尖在人群中搜索了一番,看见杨昆站在楼梯口的第二节台阶上,稍稍举高手掌向他示意。
杨昆看看窗外,见几辆捷达都换了假牌照,知道他们是有备而来,微不可察地向常三点点头,比了个手势。
常三会意,不动声色地退出人群,回到捷达车上,对后座的王波说:“他的意思,别在这动手。”
何平在旁边咂咂嘴,“一帮小混混,三拳两脚打发了得了,跟他们墨迹个蛋,小霞还等着我送她回家呢!”
王波伸手在他头顶敲了记爆栗,笑骂道:“就你小子有事?我家那大肚婆还等着我回去给她泡脚呢,少跟这唧唧歪歪的。”
笑闹之间,见一辆喷涂着“站前派出所”字样的面包车慢吞吞地驶到店门前停下,大伙都下意识地闭上了嘴。
三名民警跳下车,分开人群走进店里,“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吵什么呢?”
看见他们进来,麻脸平头汉子赶紧收起翘在桌面上的双腿,站起来笑脸相迎,“哟,张所长,贺警官、李警官,什么风把您几位给吹过来了?”
张所长瞅了他一眼,皱着眉头问:“麻五,你小子刚放出来才几天,不找活干,在家好好呆着也行,到处惹是生非,皮又痒了是不是?”
麻五点头哈腰地赔笑道:“哟哟,瞧您这话说得,这次您可真是冤枉兄弟我了,哥几个知道我出来,特意凑了钱帮兄弟接风,谁料到这顿饭竟然吃出只死耗子来,您说我能不窝心么?”
邺钢大厦属于站前派出所的辖区,徐丽娅平时打点得到位,张所长对她挺客气:“徐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丽娅是小生意人出身,思维敏捷,口齿便给,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又丰富,既不加油添醋,也不刻意撇清自己,简明扼要地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叙述了一遍,言辞之间却句句不离这伙人栽赃陷害的意思。
正在交涉时,冯庆华也赶了过来。
他在反扒大队干了不少年头,和站前派出所的民警都是老相识了,张所长见他满脸红光,就笑着问他:“冯支队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示啊?”
成功破获邺钢特大盗窃案之后,老冯这几天可谓风光无限,领导、同事轮着班地请客,今天也是被杨昆从酒桌上临时拉过来的,见他向自己摇头示意,就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他打招呼,笑着和张所长握手,说:“徐总是我朋友,听说她这出了事,特地赶来看看。”
说着话,朝一帮混混脸上扫了一眼,冯庆华就乐,这帮游手好闲的混混整天在车站附近扒光阴,跟他也算是多年的“老交情”了,“哟嗬,猴三、拐驴、麻五……人都凑齐了,有个案子想找你们了解点情况,正愁没地方找呢,今儿个可是赶巧,有一个算一个啊,都给我站好了,那谁,那位小姑娘,帮忙往市局刑侦支队打个电话,就说我冯庆华说的,让值班的派两辆车过来拉人!”
包括麻五在内,这帮混混都被老冯修理过不止一次,站前派出所的好打点,这位反扒大队……不对,是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可不吃他们那点小恩小惠,不过他们此行是有备而来,也不会被冯庆华的虚张声势吓到,一个个赔着笑脸、叫着撞天屈,一口咬定饭店的火锅里吃出了死老鼠,求冯副支队给他们申冤做主。
现在是下班时间,他喝了酒,人家派出所按正规程序出的警,碰上这帮二皮脸,老冯也是浑身有劲没处使,只得把主动权交还到张所长手里。
张所长平时受了徐丽娅不少好处,自然倾向于替她说话,加上看老冯的面子,就来了个糊涂官办糊涂案,责令双方各让一步,饭店免了他们这顿饭的单,麻五等人马上收拾衣服滚蛋,这件事到此为止,互不追究。
………………………………
第537章 :你知道么
杨昆眯着眼睛,看着麻五等人披上外衣,一摇三晃地出门,所经之处,顾客、员工无不纷纷避让,畏之如虎。
这场闹剧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整个一楼大厅空了一大半,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整个过程中,杨昆始终站在人群外围袖手旁观,只能看出派出所的民警应该跟这事无关,至于这帮混混闹事的原因,他还不能确定。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只是个开始。
这帮混混都是属蝗虫的,即使今天只是临时起意,并没有人在背后指使,但这次尝到了甜头,下次肯定还会再来,他们不来,也难保别人有样学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