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肥的动作却比他预想的快得多。
第二天中午,杨昆参加完运动会闭幕式,刚回到家,那个叫常三的疤脸汉子就找到了电玩城,说:“老肥找你。”
杨昆暗惊,说请他先走,自己这就过去,那汉子摇摇头,说:“他在影院等着。”
杨昆只好草草扒拉了几口饭,跟常三到李春城的游戏厅和老肥见面。
李春城不在游戏厅,可以理解,换成谁也不愿眼看着别人对本属于自己的财产挑肥捡瘦,哪怕他早已决心改行。
杨昆见到了老肥找来的几位“专业人士”,三男一女,简单一介绍,分别来自物价局、质监局、财政局和县工商支行,级别还都不低。
老肥的人脉之广,可见一斑。
专家就是专家,一个两个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各种专业术语更是层出不穷,听得杨昆满脸的敬佩有加,肚子里暗暗骂娘。
游戏厅旁边就是新华书店,门口有个小文具店,杨昆照着老肥的吩咐,去买了笔记本和笔,把专家们的评估意见逐一记录了下来。
大到游戏机、空调、彩电,小到桌椅板凳、零配件和电烙铁、螺丝刀等工具,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一番评估下来,日已西沉。
杨昆一边记录,一边心算,最后得出结论,按这帮“专家”的评估结果,要保持对半开的配股比例,他还得倒贴给老肥一笔钱。
他敢肯定,假如换上李春城在场,这帮人肯定又是另一番说辞。
狗入的专家!
老肥接过本子,大略看了看,笑眯眯地问杨昆:“几位领导辛苦了一下午,咱们是不是该意思意思,请大家吃顿饭?”
杨昆连声说:“应该的,应该的。”
老肥出言邀请,几位专家客气了一番,欣然前往。
酒足饭饱之后,杨昆一算账,总共7个人,喝了5瓶白酒,1箱多啤酒,几位专家临走时又各带了条好烟,连菜金在内,1千挂零。
在90年代,这绝对称得上大出血了,往外掏钱的时候,杨昆手都在打颤。
在酒店门口和专家们一一握手告别后,老肥还有些不尽兴,问杨昆:“看你光顾着端茶倒水了,
………………………………
第44章 :又见账本
听老肥说他家里常备着酒,杨昆便折回饭店,点了几个菜说打包带走。
几个人等菜的功夫,杨昆趴在柜台上和收款的大姐扯闲篇,左手无意间在柜台上一划,指尖被柜台角上包着的铁皮划出一道口子。
半醉的老肥指着杨昆笑说:“今天可真是大出血了。”
常三问他碍不碍事,杨昆用餐巾纸裹着血淋淋的手指头,说:“皮外伤,去旁边的诊所包扎一下就得,你们开车先走,我随后就来。”
民办诊所的大夫替杨昆清洗了伤口,拿绷带替他包好了,杨昆要求大夫给他打针破伤风。
那中年女大夫急着追电视剧,嫌他麻烦,说:“这点小伤,感染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杨昆坚持说小心驶得万年船。
大夫鄙视地白了他一眼,转过身去配皮试液,杨昆趁她不注意,飞快地弯下腰,朝摆放着药品的玻璃柜台里伸了下手。
老肥和常三拎着下酒菜过来找他时,杨昆正坐在椅子上等皮试结果,俩人就坐在旁边等他。
10分钟后,杨昆撅起屁股让女大夫插了一下,才呲牙咧嘴地提上裤子,坐进了蓝鸟车。
一边把下酒菜往石桌上摆,杨昆一边问老肥:“来家几次了,怎么也没见过嫂子?”
老肥哂了一声:“还在丈母娘肚子里呢,我这人自在惯了,有人管着,喝酒都不痛快,要娶老婆,再等十年。”
杨昆借着几分酒意开玩笑说:“憋得慌咋办?”
老肥指指他,说:“国道和环城路边那么多小饭店,30块钱一炮,随便打,别说你没去过。”
杨昆咂咂嘴,说他还真没去过。
老肥瞅瞅他裤裆,问他不会是那货不好使吧。
杨昆嘿嘿一笑,说:“费劲巴拉出一身汗,把人家侍候得舒舒服服,到了还得给她们钱,不划算。”
老肥哈哈大笑,面瘫似的常三也忍不住咧了咧嘴。
荤素不禁的玩笑一开,彼此间的关系似乎一下拉近了许多,连日来的对峙情绪也稍微淡化了些。
老肥去小屋拿了2瓶二锅头和酒具出来,杨昆说这玩意度数太高,他喝不惯,自己跑街上买了几瓶啤酒。
老肥就笑话他,说:“老爷们喝酒就得喝二锅头,蹲着尿的才喝啤酒。”
杨昆说:“只要别让我喝那玩意,你就笑话我是趴着尿的,我也认了。”
老肥喝酒很爽快,常三比他更爽快,脖子一仰,七钱的大酒杯一口就闷了,几轮酒互相敬下来,拎起小酒壶晃晃,里面所剩已经不多。
杨昆抢过酒瓶,从常三手里接过酒壶,说:“数我岁数小,斟酒、倒茶的活归我。”
掀开壶盖瞄了瞄,他拿酒瓶朝里面续酒,三两多的小酒壶,一瓶酒续上几次就见了底。
他看看醉眼惺忪的老肥,问:“肥哥,看你差不多够量了,明天还有事,就不喝了吧?”
爱酒之人有个通病,喝得再多也不会承认自己醉了。
老肥喷吐着酒气,挥着胳膊说:“瞧不起哥哥不是?盖城关镇打听打听去,我老肥是啥酒量,啥时候因为喝酒误过事?”
杨昆拿眼看常三,常三朝他抬了抬下巴,示意不碍事。
第二瓶喝到还剩个瓶底,算上先前那顿,老肥已经喝了近2斤白酒,杨昆又劝,老肥酒意上来,执意不听,说:“这点酒还放不倒我,不信你问三儿,昨夜一直喝到天亮,你今天见我时,像是酒还没醒的样子?”
到了,杨昆还是没劝住,常三到小东屋又拿了瓶白酒出来,刚打开喝了没一会,老肥摇了摇硕大的脑袋,说:“上午没睡够,困了。”
常三也觉得眼皮直发涩,站起来要走,老肥说:“你那破宅子荒了十来年,连点人气都没有,还是在这凑合一夜。”
杨昆见状,起身告辞,老肥也不拘留,把他送出大门,说:“明天早点过来,赶紧把主意定了,咱哥们再好好喝一顿。”
杨昆答应着往巷子外走,听见身后咣当一声,老肥从里面插住了门。
悄悄绕到屋后,耐心地等了半个小时,屋里的灯也没灭。
杨昆心里没底了,安定加白酒,还放不倒这俩货?
考虑到老肥体重超出常人一倍还多,常三也是个彪形大汉,而他担心安定融到白酒中会有怪味,只敢在每次续酒时偷偷地放上一片,加到一起的剂量并不算太多,倒真不一定能起作用。
大着胆子攀上后窗朝里瞅了一眼,常三正仰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电视和吊扇都开着,老肥不在堂屋,由于角度问题,看不见里屋的情形。
杨昆天人交战了好一会,对自己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这时,他早把劝诫自己不能轻易冒险的话抛到了脑后。
绕到东墙外,捡了块砖头扔进院里,凝神倾听,半分钟过去,里面没有反应。
杨昆朝左右瞅瞅,翻上墙头,抬眼看见歪坐在罗圈椅上的老肥,吓得他差点一头倒栽回去。
定睛看时,才发现老肥脑袋歪在椅背上,已经睡得人事不醒了。
长出了一口气,杨昆翻身跳进院里,踮着脚尖走到酣睡中的老肥面前,伸手指轻轻戳戳他的肩窝,“肥哥,肥哥,醒醒?”
连戳几下,力道由轻至重,老肥始终没有反应。
杨昆猫腰就蹿进了北屋,朝同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下的常三瞥了一眼,挑帘进了卧室,开始蹑手蹑脚的翻箱倒柜。
卧室里翻遍了,一无所获。
杨昆心里纳闷,那么重要的东西,不在卧室,难道放在客厅里?
拉开茶几下面的小抽屉,杨昆哑然失笑,人造革面的厚皮日记本,厚厚的一摞,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躺在里面。
看来他还是有点高估老肥的警惕心了。
他拿起最上面那本,纸页侧面粘着一排抠取式标签,上面写着一个个人名。
随便挑了个标签翻开,纸页间夹着两本存折,一叠银行回执单,一张借据,纸面上写着一笔笔记录:时间、地点、中间人、存、支款金额、利率、还款日期、利息、抽水,比杨昆预想的还要详细得多。
杨昆在第三个日记本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寥寥数语,那张他亲手写的借据就夹在中间。
拿起借据,犹豫了几秒钟,杨昆还是把它原样放了回去。
重新拿起第一份账本,杨昆掏出下午买的纸笔,趴在茶几上奋笔疾书。
一边竖着耳朵留意院里的动静,一边模仿着老肥的笔迹抄抄写写,一边还要留神近在咫尺的常三,杨昆只恨自己怎么没多长俩脑袋。
值得庆幸的是,一直把几本账全部抄完,老肥和常三都没有醒转的迹象。
照着原来的样子把账本放好,杨昆抬眼看了下表,已经凌晨1点多了。
蹑手蹑脚地走到大门口,他又想起件事,转身回到葡萄架下面,把半壶残酒和用过的白酒杯拿到水池边倒掉、洗清,放回到桌上,又拿酒瓶往里面续上些新酒,这才拉开门,消失在夜色里。
回到家里,杨昆惊讶地发现,母亲的屋里还亮着灯。
迟疑了一下,他走过去轻轻敲了敲门。
刘素芬拉开房门,闻到杨昆身上的酒气,皱眉问他:“都几点了,怎么才回来。”
杨昆这才知道母亲一直在等他回家,歉然解释道:“运动会开完了,班里拿了总成绩第一,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请大伙吃饭。”
这倒是实情,只不过他没参加而已。
刘素芬看着儿子,似乎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只是叹了口气,“睡吧。”
………………………………
第45章 :心有不甘
杨昆答应了一声,回到卧室,躺在床上,静静地想着心事。
账本到手了,下面的问题就是怎样把它交出去,以及交给谁。
在脑中设想了几种可能,反复权衡利弊,还没得出最终结论,晨练的时间到了。
汗流浃背地坐在双杠上,杨昆眯着眼睛注视着西看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脑子里依然在设想,那本仿照老肥的分类账炮制出来的流水账丢出去,能溅起多大的浪花?
严格地说,老肥从事的私人借贷业务虽然违法,但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有关方面如何定性,据杨昆估计,一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是跑不了他的,至于有没有集资诈骗行为,由于时间关系,他没有详细研究那本流水账,暂时还得不出结论。
单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一项,按账面上的金额来估计,保守地估计,六个月到三年,考虑到老肥的背景关系,假如有人从中力保,从轻判处甚至免于刑事处罚的机率相当高。
对于他这样的老江湖来说,这种处置方式完全是隔靴搔痒,除了给他添些额外的麻烦外,无伤筋骨。
除非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让老肥背后那些金主不敢保他,反过来,为了保全自己,还要狠狠地踩他,踩得他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但是,怎样才能在不会暴露自己的前提下,把事情闹到无法收拾却地步呢?
老肥的情况和赵一民不同,违规借贷牵扯面虽广,该管的部门却不多,不能像上次那样广撒网,乱捕鱼。
他想到了吴清江。
对于正处于事业低谷期的老吴来说,这应该算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吴的胆子够不够大。
这种事,猜是猜不出来的,只能当面锣对面鼓地问清楚。
下早自习后,杨昆去吴清江的单位找他。
在早点摊上,又碰到了韩学彬,这次他是一个人。
韩学彬问他去不去看录像,杨昆想了一下,说:“你先去,我一会就来。”
城关镇派出所就在影院以南,一条幽深的小巷子里。
刚过8点,老吴还没上班,一个年轻民警问清他的来意后,把他带到了指导员办公室。
半小时后,吴清江来了。
见到杨昆,有些诧异,打了声招呼,他摘下帽子挂在衣架上,没往办公桌后面走,直接搬把椅子坐到杨昆对面,问他有什么事。
这个透着亲近的举动让杨昆心里多了一分把握。
他问吴清江:“吴指导认识赵立东这个人不?”
吴清江想了想,问:“老肥?”
杨昆点点头。
吴清江皱了下眉头,又问:“他找你麻烦了?”
杨昆说:“差不多,他看上我那游戏厅了。”
吴清江双手十指交叉,搁在肚皮上,盘算了一会,说:“这事不好办,老肥这人不简单,实话实说,我在他跟前说不上话。”
他抬手向上指了指,又说:“那位还差不多。”
杨昆笑了笑,说:“我没打算跟他说和。”
吴清江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向前倾了倾身子,低声问:“你想动他?”
杨昆学着他的样子向前凑了凑,低声说是。
吴清江仔细地审视着他,过了好一会才问:“有把握?”
杨昆从后腰掏出那本流水账递了过去,说:“下面的话,哪说哪了,出了这个门,我可不认账。”
吴清江眼皮了抽搐了一下,接过去,在手里拍了拍,翻开看了起来。
杨昆仔细地注意着他的表情变化。
吴清江逐字逐句地看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半晌,他合上本子,闭着眼睛思考了几分钟,才说:“你这是把我往坑里推。”
杨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他,没有答话。
吴清江和他对视了几秒钟,突然问:“这东西哪来的?”
杨昆半真半假地说:“昨天在他家里喝酒,老肥喝醉了,我见他桌上扔着本这玩意,就顺手拿了出来。”
吴清江问他:“知不知道这东西见了光,会有什么后果?”
杨昆点点头,“大概能猜到些。”
吴清江摇摇头,指指他,再指指自己,说:“不是老肥倒霉,就是咱俩倒霉,倒大霉。”
杨昆说:“他想谋我的财路,就不能怪我断他的活路,机会难得,过期不候。”
后面的八个字一下子打到了吴清江的心窝里。
调到现在的位置已经一个多月了,不甘于平庸的他上下活动,得到的答复都是“等机会”。
机会就摆在眼前,只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后者占的比例还更高些。
他没有怀疑这本账的真实性,也知道杨昆不敢拿这种事开玩笑。
他也没有问杨昆为什么找到自己头上,在他眼里,杨昆只不过是个比普通同龄人稍微狡猾那么一点点的半大小子,跟老奸巨滑几个字不沾边。
他敢肯定,杨昆这么做,绝对是出于周学礼的授意。
他最近走背运,周学礼的日子过得也不会太顺心。
同级倾轧,属下掣肘,是每个空降官员都会遇到的难题。
他到易阳县局任副局长已经半年多了,越晚打开局面,越容易给上级留下无能的坏印象,顺利上位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所长帽子被撸的那阵子,痛定思痛之余,吴清江就猜,这只是投石问路,周学礼后面肯定还有大动作。
这不,大动作来了。
看着账本上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名,吴清江就是一阵阵的心惊肉跳。
随便哪个人站出来,要捏死他这个小小的副科指导员,跟捏死只蚂蚁差不多。
周副局长这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啊。
对于他拿自己当枪使的举动,吴清江并不觉得反感,甚至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系统内常见的御下之道。
问题是,这枣甜是甜,就是个头太大了,一口吞不下去的话,很容易被噎死。
吴清江摩挲着薄薄的笔记本,怎么看它都不像是颗甜枣,而是像颗地雷,随时会炸的那种。
自从退伍后进入公安系统,日复一日地如覆薄冰,十几年熬过来,也只熬了个小小的副科,要说没有野心是假的。
是甘当周副局长的马前卒冲锋陷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还是守着现在的一亩三分地,做个平平淡淡的小官僚?
吴指导员陷入了两难之中。
许久之后,他长出了一口气,说:“东西你先带回去,等我考虑一下。”
杨昆知道不能逼得太急,站起身来,说:“先放你这里吧,交出去或是烧了它,你来决定。”
从派出所出来,杨昆一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去哪,也不知道眼下该干点什么。
把东西交给老吴到底是对是错,现在已经来不及考虑了。
眼下能做的事情就是等。
茫然无措之余,他干脆跑到三皮的录像厅,找到韩学彬,昏天暗地地看了一天录像。
晚上回到家,问过刘素芬,才知道整整一天过去,居然没人找他。
吴清江在犹豫,不奇怪,老肥为什么也能沉得住气?
他不可能知道自己私抄账本的事,除非吴清江把自己给卖了。
杨昆心里像揣了十几只兔子,抓心挠肺,惴惴不安。
第二天,他老老实实地在教室里坐了一上午,刘小亮大呼奇怪,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孙研没说什么,只是偶尔瞟他一眼。
中午,在店里听到一个小混混说起,杨昆才知道,老肥住院了。
………………………………
第46章 :探视病情
杨昆的第一反应就是:药物中毒?
他懂的医学常识不多,却也知道安定这种镇静类药物一般都有较明显的副作用,过量服用有可能引起血压降低、心跳减慢、呼吸抑制乃至昏迷、抽搐等症状,情况过于严重的话,还可能诱发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甚至……
杨昆不敢想下去了。
他只想保住自家的生意而已,要是为此闹出人命来,那可真就摊上大事了。
他承认自己有些贪财,有点自私,也称得上唯利是图,但自认做人还有些底限。
危及他人性命的事,杨昆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哪怕是无心之失,也足够让他为之惶恐不安。
忐忑了好一会,杨昆的心情也无法彻底平静下来。
多想无益,他决定去一趟医院,借探视的名义,打探一下虚实。
谁都知道他这几天和老肥走得近,老肥住院,他去看望一下,合情合理。
还没出门,何平来了。
他把捎回来的佳能单反相机交给杨昆,说:“德国的不好找,只有日本的,就这也不便宜。”
杨昆暂时没精力考虑这个,把相机放到卧室里,问何平:“要不急着回家的话,跟我去医院看个病人?”
“看谁去?”
“老肥。”
何平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问:“你借他那钱还没还呢?”
杨昆摇头,说还没到期限。
何平不以为异,只是叮嘱他,手头宽裕的话,能提前还最好不要往后拖,老肥那人不好惹。
杨昆看看他,从其神情可以判断出,这番劝说是发自内心的好意,不是虚情假意的撇清。
他心里多少好受了些。
在医院门口买了点水果,在导诊台打听到老肥的病床号,杨昆二人找到了内科住院部。
轻轻敲了敲门,推门进去时,老肥正闭着眼睛躺在病床上输点滴,斜倚在旁边床上假寐的常三闻声睁开眼,向他们点头示意。
杨昆把果篮放在床头柜上,见老肥除了左手背上扎着针头外,身上并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管子、电极,再看看常三的脸色,紧绷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他轻声问常三:“怎么会这样?”
常三怕打扰老肥休息,朝走廊摆摆头,当先走出病房,才说:“医生说像是酒精中毒,先输两天液看看情况。”
杨昆又问他是什么时候的事。
常三说他一直睡到昨天下午才醒,怎么叫老肥都没反应,才打了120,县医院的夜班医生给他打了一针,又输上液,凌晨时醒了一回,神智还算正常,就是说话吃力些,喝了点水又睡着了。
杨昆心里一轻,掏出烟来分给他和何平,问:“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尽管说话。”
常三想了想,说:“有没有带钱,先借我500,老肥身上只有百十来块钱,不预先交费,医生连脑ct都不给做。”
杨昆摸摸兜,也只有一百多,掏出来塞给常三,说:“我这就回去拿。”
常三点头,拍拍杨昆肩膀,说:“够意思。”
杨昆笑笑,说:“肥哥有你这样的朋友,是他的福气。”
走出医院大门,何平半开玩笑地问:“以你跟老肥的关系,犯不上这么热心吧?”
杨昆把前段时间发生的事简要说了一遍。
何平收起玩笑的语气,一本正经地警告他:“老肥这家伙见钱比爹娘还亲,你要当心他。”
杨昆心里一暖,点头说道:“我有分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