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她走进楼门,杨昆好笑又无奈地看着孙研问:“大姐,你玩我呢?”
孙研也自知失言,粉颊微醺、眼神闪躲地说:“我也要去上自习了,再见。”
不等杨昆应声,她扭头就走,没几步又转过身来,补充了一句“好自为之吧你”,这才如受惊的小鹿般翩然走掉。
李颖送完东西下来,见只有杨昆等在台阶下,问他:“孙研呢?”
“赶着上自习,先走了。”杨昆左右瞅瞅,不见方书明的人影,就问:“你男朋友呢,不去听课么?”
“他们院里学生会有活动。”李颖还没有彻底原谅方书明,不想多提他,就接着刚才的话头问:“你在外面租了房子?”
杨昆说:“是。”
李颖是个聪明人,没深究他为什么刚上大一就在外面租房子,只是问:“在哪租的,贵不贵?”
被智商骤降的神队友孙研同学坑了一把,杨昆也没脾气,照实说了地址。
听说他租的房子就在学校东门对面的小区里,李颖的眼神有些复杂,说:“你帮我留意一下,看附近还有没有空房出租。”
看杨昆表情有点怪异,李颖怕他想歪,跟着解释道:“跟方书明没关系,是我自己事太多,学生会、广播站、各个社团安排的任务,还要主持各种娱乐节目,平时回寝室的时间很不固定,舍友们表面上不说,背地里肯定有意见。”
只当她在找话题,杨昆也没往心里去,随口答应了一声。
他却不知道,李颖这话不是心血来潮。
由于性格、能力和职务等原因,她在寝室里一直处于强势主导地位,几位舍友表面上和她亲近,内心却都有点不以为然。
能考上贸大的没有笨蛋,大伙谁也不比谁差几分,凭什么就得事事都听你的?
这些都还在其次,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某个舍友背着她替方书明通风报信的缘故,她向对方摆过一次脸色,对方也不甘示弱,俩人闹得很有点僵,连带着整个寝室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
自那件事之后,她就生出了去外面租房住的想法。
这想法却从来没对方书明提过。
事实上,方书明也早就想把双方的关系发展得更进一步,虽然没指望一下就跨越到租房同居的程度,却也不满足于只像现在这样拉拉手、谈谈心、一块上个自习什么的。
按他的想法,这跟普通同学又有什么区别?
面对他的种种暗示,李颖始终没放松自己的矜持和防线。
她是那种理性中兼具浪漫的矛盾性格,且早就制订好了自己的奋斗计划和人生目标,更知道大学时的恋情基本上难得善终,在确定双方可以携手共度一生之前,决不想随随便便地就把自己交出去。
何况现在的她已经对他有了看法。
至于她怎么会一时口快,把内心的想法告诉面前这个刚认识一个来月、严格地说根本没见过几面的大一新生,李颖自个都说不上原因来。
上课时间是7点45分,他们提前了半个多小时赶到地方,可以容纳200多人的大教室里已经座无虚席了,门外还围了不少学生,正跟两名负责维持秩序、查验学生证的学长交涉:“让我们进去吧,不占座,就在墙跟站着听……”
有李颖领着,两位学生会的干事没有刁难杨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把他放了进去。
结果一进门,看到乌压压的人头,他就觉得有点眼晕。
虽然早就预料到欢哥的课很受欢迎,但眼前的场面未免也太壮观了些。
看到李颖进来,坐在前排中间的两名女生就远远地向她招手,然后收拾东西,去后面重新找了座位坐下。
看着杨昆堂而皇之地坐到李颖旁边,就有不少人偷偷打量他,要是一普通学生也好,可你小子刚在校庆晚会上大出风头,教室里至少有一多半人都知道你是大一新生,跑大二的选修课上来蹭课,还霸占这么好的位置,你倒真好意思?
。。。
………………………………
第841章 :声东击西
被大伙有些不善的眼神盯得发毛,杨昆就掩饰性地翻开笔记本,掏出笔,在上面漫无目的地写写划划。
李颖问他干嘛。
杨昆心虚地瞅瞅四周,说:“写遗书――我怕一会犯了众怒,被大伙的唾沫星子淹死。”
李颖就笑着捶了他一拳。
方书明走进门口,恰好看见她的动作。
看他一脸阴沉地走到跟前,李颖就奇怪地问他:“你不是说有事不来了么?”
我故意考验你的!方书明在心里恨恨地答了一句,硬压着熊熊燃烧的妒火,强笑着说:“事办完了,看时间还早就想过来陪你上课,不过看样子,似乎我来得有点多余?”
方书明不是那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杨昆的眼睛,等着看他的反应。
进门看到杨昆的那一瞬间,他就打定了主意,假如这小子不识相,他不介意当着几百个同学的面,在全校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上爷们一把。
可惜杨昆根本没给他表现爷们气概的机会。
没等他的怒火烧到临界点,杨昆就很乖巧地站了起来,“我就是跟着过来蹭课的,学长你坐,我去后面站着听。”
方书明的脸色一下子舒缓了好多。
勉强向他挤出一丝笑容,等他收拾了东西走向教室后面,压低了声音问正扭头盯着杨昆背影看的李颖:“他不是才上大一么,怎么跑这凑热闹来了?”
方书明声音太小,李颖又有点分神,压根没听清他问的是什么。
以她的八面玲珑,哪能猜不到方书明是在玩声东击西的把戏。
换成别的场合,她早拂袖而去了。
之所以没有当面发作,除了顾忌到课堂秩序外,也是想看看杨昆如何应对这种突发状况。
坦白地说,杨昆的反应有点出乎她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看似有点懦弱,却很好地压制了方书明的火气,控制住了场面,将一场可能的冲突消弭于无形。
等方书明又问了一遍,李颖才不满地白了他一眼,“刘老师欣赏人家的艺术天分,钦点他过来旁听,你有意见?”
方书明当然有意见,但他很理智地保留了,只是时不时地回过头去看杨昆一眼。
杨昆就觉得比窦娥还冤。
哥只想安安静静地听堂课而已,真没动什么花花肠子。
不过看周围人的表情,明显不是这么想的。
特别是方书明不时回头看过来的眼神,更是让他如坐针毡。
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杨昆开始东张西望。
离上课还有20多分钟,教室里已经座无虚席,连墙角旮旯都站满了,还有不少学生在陆续往里进。
杨昆就很好奇,这么一间小小的教室究竟能挤下多少人?
大约5分钟之后,欢哥来了。
衣着朴素,样式普通,左手捏着他那从不离身的小烟斗,右手捏着几根粉笔,没带任何教案、教材。
看到黑板上有上节课留下来的板书,他就放下粉笔,拿起板擦开始擦黑板。
一个高个男生上去想要帮忙,被他笑着拒绝了。
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细节,使他在杨昆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
对比后世那些名气不大、派头不小、吃饭都恨不得让人喂到嘴里的歌手,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擦完黑板,欢哥看看表,走到讲台一侧,掏火机点上烟斗,美滋滋地嘬了起来。
虽然这个时代在课堂上抽烟的老师不算稀罕,在欢哥家搞作品时也见识过他的烟瘾,不过他这种率性自然、不拘一格的风格,还是令杨昆为之大开眼界。
与此同时,另一个想法也适时从杨昆脑子里冒出了头。
人家舍弃了周末休息时间帮他完善作品,还在校庆晚会上不遗余力地提携自己,不表示一下似乎说不过去。
只是他一直没拿定主意,不知道该送点什么礼物才合适。
送礼是门大学问,选对东西,能有效地拉近彼此的关系,加深交情,不能投其所好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
以欢哥的名气地位,过于物质化的东西人家看不上眼,更别提直接给钱了。
看着他叼着烟斗、怡然自得的样子,杨昆自觉有了主意。
十几分钟之后,欢哥又看了下表,在讲桌上磕了磕烟斗,捎带着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其实从他一进门开始,大家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他身上了――“大家安静一下,咱们现在开始上课。”
今天讲的是莫扎特的
杨昆发现欢哥讲课很有特点。
一是不点名,不查考勤,当然,也没必要,抢还抢不到呢,谁舍得缺课。
二是不看教材,讲课却连贯而流畅,人名、生卒年、曲名工工整整地一笔笔写到黑板上,各种轶事、典故信手拈来,内容丰富而有条不紊,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三是对音乐的熟习和对音乐语言的驾驭令人叹为观止,凡讲课内容涉及的人名、曲名,除了用中文讲授外,还会根据其背景,分别用英语、法语、德语或意大利语原文来表述、板书,讲到莫扎特创作的经典歌剧《唐璜》时,还即兴用意大利语演唱了其中的一小段选粹。
四是谈吐幽默,感情充沛,讲课感性而投入,引得大家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心潮难平,特别是讲述到莫扎特英年早逝时,欢哥更是情绪激动得眼圈都有些发红,嗓音也开始颤抖:“……下葬那天,雨很大,打算送他到墓地的朋友走到城门就只好回家了……除了他的小狗,没有人送他到墓地……后来,没有人找到莫扎特是葬在什么地方……”其发自内心的悲悯、惋惜之意,令人情不自禁地随之扼腕。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也是令杨昆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其对音乐的独到见解。
讲到莫扎特的创作风格时,欢哥用了一句“风格简洁但乐曲意蕴隽永”来概括,并引用了一段典故加以说明:“莫扎特30岁以后的创作不能被当时的贵族理解,当时有个贵族对莫扎特说:‘你的创作很好,但音符似乎多了点。’莫扎特却平静地说:‘不多,就七个。’”
。。。
………………………………
第842章 :价比黄金
“不多,就七个!”欢哥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莫扎特的原话,并加以分析道:“一流的艺术是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二流的艺术是以复杂的方式达到一般的效果,三流的则是以最复杂的方式达到最差的效果。”
接下来,他又以当前大红大紫的《小苹果》为例说道:“这首歌之所以这么受大家欢迎,就是符合了‘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一规律,或许有人觉得它太通俗了,太热闹了,不够高雅,不够艺术,可什么是最好的艺术?受到观众欢迎的艺术就是最好的艺术!”
杨昆就觉得这段话总结得简直太精辟了。
底下就有学生起哄:“刘老师,给我们唱一段小苹果呗?”
欢哥连连摆手,“你们还是饶了我吧,我唱的歌都属于那种比较‘正’的类型,这么欢乐的歌我唱不来,再说我也反复强调过课堂纪律,站在讲台上,我就是个普通的老师,不是歌手,你们不能对我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知道吗。”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声。
杨昆能理解他的意思。
舞台和讲台的情景、意境、感觉都不一样,舞台是靠音乐去打动人的,讲台这个地方则完全是靠自已掌握的知识去传授,需要准备的素材、需要传递的理念、需要表达的情感都截然不同。
正因如此,在舞台上,欢哥可以把歌唱得磅礴大气、慷慨激昂,却不善言辞甚至惜字如金,到了讲台上,则表现得谆谆善诱、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博古通今,真要请他唱首歌吧,却反而有点张不开嘴。
对比如此鲜明的角色互换,引起了杨昆强烈的共鸣。
和欢哥的情况多少有些类似,在社会上,他昆哥可以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逐利奸商,可以是为博红颜一笑不惜豪掷万金的暴发户,可以是为哥们义气不惧两肋插刀的江湖混混,但只要一进校园,置身于这些渴求知识、进步和自我提升的莘莘学子当中,他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内心对于青春飞扬、单纯乐观的校园生活的渴望与满足。
这种心灵上的自我涤荡、过滤与净化,才是他不惜代价也要混入大学校门的根本原因。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过于短暂,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做完下次课程内容预告后,欢哥宣布下课。
有不少同学就走上讲台,拿着笔记本、海报或磁带封皮请他签名,场面却没有演唱会上歌迷追星般的热闹与喧哗,大家表现得都比较随意、自然,更多的学生则直接收拾东西走出教室,和听完其他老师的课也没什么两样。
杨昆本打算找机会向欢哥咨询一下工作室的装修、布置等细节,看到他被学生们“围追堵截”的场面,也只好暂时作罢。
跟着人流向外走,经过原来的座位时,他诧异地发现,李颖和方书明都坐着没动。
杨昆不想故意撩拨方书明,礼貌地点头笑笑就想敬而远之,李颖却开口叫住了他:“杨晓昆,等我一下,有事找你商量。”
杨昆都不好意思去看方书明的表情了。
看在这小子还算识相的份上,方书明心中虽怒,脸上倒也没表现出来,强笑着问:“什么好事,说来听听,让我也跟着高兴高兴。”
李颖瞟了他一眼,说:“我们商学院的事,跟你们交流学院没关系,你先走吧。”
见她当着杨昆的面毫不客气地向自己下逐客令,方书明肚子里的火气腾地一下就蹿了起来。
当然,能考上贸大,能从李颖的众多追求者中脱颖而出,他也不是那种一根筋轴到底的憨货,整整一节课,李颖都没有跟他作任何互动,特别是看到她那平静如水的眼神,他就知道今天的举动又一次触碰到了她的底线,一个处理不好,俩人就此分手也不是没可能。
前思后想,他自己便把刚进门时的幼稚想法抛到了一边。
心里再这么窝火,也不能当着她的面给杨昆架难看,都在同一所学校里上学,要警告、点醒甚至教训他,机会多的是。
话说回来,不是校友的话,还不一定能惹出这些烦心事来呢。
眼皮子跳了好几下,方书明压着火气,警告似地剜了杨昆一眼,站起来说:“好,我去外面等你。”
杨昆极力控制着不露出躺枪的冤枉表情,问李颖:“学姐,有何吩咐?”
李颖没跟他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我想邀请你加入咱们院的学生会,有没有兴趣?”
杨昆蒙了,“学生会?”
还有这么好的事?
能加入学生会,甭管对于老生还是新生来说,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评优秀、评先进、保研、留校、就业推荐,这些还都只是一般大学能享受到的优待。
贸大不是一般大学。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国家对于大学生已经不完全包分配了,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双向选择,各种国企、研究所、机关等单位到学校来选择人才,各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也择优选择自己中意的单位,当然,也有不少单位其实是定向招聘,即个人和单位已谈好,只是同样算到分配的大盘子里罢了。
与十几年后不同,当前流行下海经商,流行自主创业,换言之,这个时代的国企、政府和事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并不高,只有那些最没出息的家伙才会选择这些朝九晚五的工作,除了自己当老板之外,高收入、高福利的外企才是最热门的选择,就连发达地区的民企的吸引力也比国企巨头要高得多。
在这种大背景下,最近这一两年中,各地人才市场的求职大学生也是people-mountain-people-sea,这其中最吃香的、最牛的毕业生,贸大敢说第二,清华都不一定敢说第一。
大家都知道贸大的毕业生很牛,牛在哪?
牛在贸大毕业生薪酬水平全国第一,牛在毕业的时候四大等外企恨不得拿卡车来拉人,牛在各大外企、牛逼国企、金融单位的群面现场上,你都能看到贸大的本科牛人们砍瓜切菜一样碾压那些所谓名校的研究生们,牛在那些出国帮每年拿offer拿到手软……
以贸大毕业生高得离谱的留京率而言,进入学生会,基本上就算是拿到了京城户口。
以贸大毕业生高得离谱的就业率而言,进入学生会,基本上就算是一只脚迈进了外经贸部或各大跨国公司或各大金融机构的大门。
以贸大毕业生高得离谱的出国率而言,进入学生会,基本上就算是一只脚已经迈出了国门。
全看你个人如何选择。
杨昆的选择是……没有选择。
以上这一切,都不是现在的他所追求的目标。
看他的眼神有点游移不定,李颖就耐心地解释说:“院学生会文娱部的部长刚去了美国当交换生,现在由我暂时担任部长的职务,本届校学生干部也即将改选,我准备竞争校学生会文娱部长的位置,这样一来,院学生会就空缺出两到三个干事名额,以你的文艺天赋和交际能力,我觉得应该能够胜任这方面的工作。”
杨昆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意思。
承蒙您抬举,哥们虽然不才,好歹手底下也有那么几家不成器的产业,管着那么几百号员工,每月收入虽然不高,总也有那么个千儿八百万,像院学生会干事这份工作,似乎、勉强、应该也能胜任得了?
李颖虽然聪慧,却也猜不到他心中所想,只当他顾虑别人的看法,不愿接受自己的好意,进一步补充道:“当然了,文娱部虽然缺人,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就算的,我只是起个引荐的作用,具体能不能录用,还需要通过正规程序考核,不过话说回来,作为院文娱部的代理部长,我的意见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杨昆明白她的意思,俗话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学生会其实就相当于半个企业,以她在院学生会的地位及上升空间,所谓的“一定的作用”基本上就等于“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李颖万万也料想不到的是,这个在别人眼中价比黄金的机会,在杨昆眼里却是一文不值,或者说,他根本志不在此。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李颖谈话的时机选择得很恰当。
假如刚认识的时候,她对他提出这个邀请,杨昆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一口回绝。
当然了,刚认识还不了解的情况下,人家也不会邀请他。
在共同经历了好几件事之后,杨昆对这位热心的学姐还是挺感激的,特别是今天晚上帮他占座,就已经让他觉得又多欠了她一个人情,其男友因此产生误会,更是令他心生亏欠,想拒绝都有点张不开口。
所以,最后他还是婉拒了李颖的好意。
只是在方式和语气上就显得婉转得多。
似乎早料到他会有此回答,李颖毫不气馁,微笑着说:“好吧,既然你对学生会的职务不感兴趣,我也不好强求,不过凡事可一不可再,现在我以个人的名义,诚挚邀请你加入我们刚成立的国贸学社,你应该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吧?”
。。。
………………………………
第843章 :移情别恋
看到李颖眼中狡黠的神情,杨昆就有种跳坑的感觉。
敢情加入学生会神马的全是铺垫,邀请他加入国贸学社,才是对方的本意。
也有可能学生会是本意,后者是备选。
不管怎么说,李颖的心思和手段都令杨昆叹为观止。
两世为人,除了在孙研面前屡屡吃瘪外,这位笑起来很好看的学姐是最令他感到束手束脚的一位。
这还是在双方才刚刚认识一个来月的情况下。
看到他左右为难的样子,李颖就笑眯眯地说:“事先声明,我邀请你绝不是出于私心,想拉你进来当苦力,咱们这个国贸学社是国贸院的几位学姐、学长共同倡导成立的,我只是帮着敲敲边鼓而已。”
杨昆有选择地忽略了她以退为进的说辞,只是就事论事地问:“你说的这个国贸文学社和沃野文学社有什么区别?”
“是国贸学社,不是文学社。”李颖纠正道:“和那些单纯以文学交流为目的的社团不同,国贸学社的宗旨在于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经济动态的窗口,一个共同探讨经贸问题的空间,一个发表经济见解的园地,从形势来讲,更加偏重于实用性。”
看杨昆有些意动,她继续向他“施压”道:“说到实用性,我们会不定期地举行一系列的、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例如延请名师、经济学家开办股票、期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等经济类学术讲座,组织社员们走出校门,参观证券交易所外贸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帮大家初步了解一些实际中的经济运作、经济动态、研究经济等问题,对于今后的成长和就业,我个觉得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