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上带钱了没?”

    杨昆拍拍上衣内兜,说:“这两万块钱就没往家放。”

    王波拧钥匙打火,“现在去哪?”

    “公安局。”

    看过门面房的搬迁情况,杨昆很是向前租客们赔了阵子好话,撒出去几包好烟。

    就这样也没见到几付好脸色。

    对于大家有情绪,杨昆表示理解,换位思考一下,生意做得好好的,忽然被赶走,换了谁心里也不好受。

    公安局门口地段优越,租金相当不便宜,能在这做生意的人,或多或少都在县局内部有点关系。

    虽然仗着周学礼撑腰,杨昆完全可以摆出另一付趾高气昂的姿态来,不过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没必要四处树敌。

    到门岗问过,知道李主任没出去,杨昆和王波一块上楼找他。

    就在公安局的大办公室里,双方签订了正式的租房协议。

    记下对方的账户,约好改天转账,杨昆问起周学礼,李主任说他一大早去了市局,参加节前两防安保工作部署会议,便没多呆,闲聊了一阵子,和王波一起告辞。

    回到车上,看表已经11点半多,这个时间去建筑公司谈事情不太合适,杨昆问:

    “早晨没吃饭吧?”

    王波没好气地看着他,“你说呢?”

    杨昆又问:“我是不是该请你吃饭?”

    “你说呢?!”

    杨昆说:“我要是说不请,你会不会打我?”

    “你说呢!!!”

    杨昆拍拍胸口,说:“想吃什么,哥们今天有钱,只要易阳市面上有的,随你点!”

    王波白了他一眼,“这钱我也有份好不好,拿公家的钱穷大方,多亏你能说得出来,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你这么无耻呢?”

    杨昆仰头打了个哈哈,说:“那是你还不了解我,等你真正了解我以后,你会恨不得打死我的。”

    王波捂着脸说:“我现在就恨不得掐死你――酒劲这会还没过去,大鱼大肉是不想了,整点什么热乎的暖暖肠胃。”

    杨昆拧着眉毛,发愁道:“合着我昨天没喝多似的……现在闻到酒味就想吐。”

    王波干呕了两声,指着他的鼻子说:“再跟我提酒,我特么跟你急!”

    杨昆没再刺激他,拍着脑门,自言自语地说:“吃点什么好呢……”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忽然同时叫了起来:“羊汤!”

    王波一脚油门下去,驾车直奔菜市场的郭家羊汤馆。

    按照杨昆的标准来看,这家老店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最典型例子。

    之所以说是老店,在他的记忆中,郭家羊汤馆至少已经红火了十几年,并将在未来的二十年里继续红火下去。

    至于红火到什么程度……不用看饭馆里摩肩接踵的顾客,也不用看门口停着的各式轿车、摩托车甚至自行车,单只搭配着羊汤出售的葱花大饼,每天就要消耗至少300斤白面,这一天要卖出多少碗汤,便可想而之了。

    曾经16岁的杨昆,只觉得这里的羊汤好喝,价格便宜量又足。

    现在的他,想的是这家店一年能挣多少钱,琢磨的是人家成功的门道。

    成功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实惠,二是特色。

    抛开实惠不说,单说特色。

    传统的羊汤做法,是把羊筒子骨甚至整副骨架投到大锅里熬,再将切成陀的新鲜羊肉和杂碎一块扔进汤锅里煮熟、沥干、切碎,食用前再用滚水氽开,浇入滚烫的羊骨头汤,由食客根据自己的口味,酌量加入海椒面、花椒面、盐巴、味精以及葱花和辣椒。

    和普通做法稍有不同的是,这家店将羊脸、肚片、小肠、肺叶、血条等杂碎,和各种调味料一起提前放到大锅里,经过一夜的文火熬煮,不但完全吃进了汤汁和调料的味道,而且羊杂入口绵软,血条酥脆,口感极佳,最妙的是熬出来的汤汁呈褐黄色,浓香扑鼻,再叫伙计来一小勺带着浮沫的羊板油,馋的就是这股子羊膻味。

    对于饱受宿醉折磨的人来说,阴冷的秋日,挤在闹哄哄的小店里,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配上半斤焦香流油的葱花大饼,简直是莫大的享受。

    在厨房的窗口等着盛汤的功夫,杨昆忽然想起,金老爷子曾经在他的武侠小说里说过的一句话。

    一法通,万法通。

    做生意也是如此。
………………………………

第169章 :一拍即合

    挤在狭小的角落里,杨昆和王波唏溜带喘地吃得满头大汗,一斤饼没吃完,倒各自呼噜了两大碗汤下肚。

    抚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杨昆心满意足地呻~吟了一声:“舒~坦!”

    王波一边拿牙签剔牙,一边啧啧连声地说:“我怎么感觉这两块钱一碗的羊杂汤,比十几块钱一盘的涮羊肉好吃多了?”

    杨昆心虚地四下瞅瞅,说:“嘘~这话可不能乱说!”

    王波哈哈大笑。

    离下午上班时间还早,两个人回到车上,没急着离开,降下车窗,抽烟闲聊。

    杨昆把林老板的话转述了一遍,问王波:“过两天再去趟南方?”

    王波摇头,说:“跟人家差距太大,哥这脆弱的小心灵有点经不住打击,再说游戏机这玩意我也不懂,去了也派不上用场。”

    杨昆哈哈一笑,说:“这次不止是考察游戏机,我还想顺便提辆车回来,要不你也狠狠心,咱俩一人弄一辆?”

    三皮哥用一付看破红尘的口吻感慨道:“上次回来倒是跟老爷子提过一嘴,知道他怎么说的么,‘再好、再贵的车,还能有公车开起来威风?’”

    杨昆深感佩服,翘着大拇指说:“咱老爷子是明白人!”

    王波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老爷子一天不退,咱还不是想开公车开公车,想借私车借私车?不过说正经的,要是有进口摩托车的话不妨帮我弄一辆,哥平常不怎么出远门,天天开着工商执法车在县城里晃总不叫个事,国产的又实在看不上眼。”

    杨昆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公路跑车,还是太子?”

    王波说:“跑车看着威风,趴得时间长了太累,还是高把低座的太子开起来舒服,也有个性。”

    杨昆点点头,说:“行,到时替你留意一下。”

    磨蹭到下午2点半,估摸着李国元差不多该上班了,二人正打算去建筑公司谈房租,杨昆的呼机响了,是市区的号段。

    就近找公用电话回过去,檀雅卓在电话里问他下午有没有时间,她准备和贾工过来一趟,实地勘测一下分店的场地,好早点把装修方案和预算拿出来。

    杨昆知道,她这是心急了,怕有人暗地里撬墙角。

    肥肉再香,也只有吃到嘴里才算自己的。

    考虑到从市区开车过来也就二十来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里把房租谈下来的可能性不大,杨昆问王波:“卓越设计的人马上过来,等他们一会?”

    王波想了想,问他:“是那个大胸妞?”

    杨昆指着他的嘴角说:“先擦擦口水。”

    王波还真的用手抹了下嘴巴。

    杨昆被他打败了。

    将车开回公安局门口,等了一会,檀雅卓和贾工到了。

    现有的店面共12间,布局一模一样,门面宽3。5米,纵深7米,面积将近25平方。

    将中间的非承重墙全部打通的话,总面积超过300平,比之开发区店和建筑公司楼下虽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地段的特殊性,也是极为难得的宽敞了。

    就檀雅卓和贾工忙着丈量、计算、写写画画的时候,接到杨昆通知的刘全保也赶了过来。

    小施工队干活有点糙,但胜在工资和费用低,像拆墙、加盖卫生间这种粗活,自然还是要交给老刘来做。

    这边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檀雅卓问杨昆:“不是说还有另外一处场地么,趁人都在,过去看看?”

    杨昆想了想,觉得现在就去测量场地有些不妥。

    虽然有八成的把握能把建筑公司一楼的大厅拿下来,不过人心难尽,要是给李国元看到自己表现得如此急切,怕他再有什么反复。

    他对檀、贾二人说道:“房租还没谈下来,改天再去不迟,整体敞开式的大厅,需要改动的地方不多,我先画个草图给你们。”

    先后去考察了好几趟,杨昆对该建筑的整体布局、内部使用面积、门窗和承重柱的位置早已了然于胸,接过檀雅卓手里的小型绘图板,歪歪斜斜地画了张简易的示意图上去,虽然比小学生涂鸦强不到哪去,好歹也能看明白各种数据。

    挤眉弄眼地看着自己的“杰作”,杨昆纳闷地想,都说艺术具有共通性,哥好歹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隶、楷、行、草都不在话下,怎么画出来的东西就这么讨人厌呢?

    檀雅卓憋了好一会,评价道:“有点抽象派的艺术风格。”

    杨昆一脸的羞愧交加。

    约好三天后到市里商议装修方案、费用,杨昆和王波与众人分开,驾车前往建筑公司。

    再次见面,李经理表现得相当热情,招呼他们坐下,敬茶,递烟。

    杨昆知道,塞给他的那两条中华烟起作用了。

    不用他们多费嘴皮子,李国元主动把房租让到了最低,一年3万5,每年一缴。

    他说:“真的没法再降了,不然的话,跟上头和下面的人都没法交待。”

    虽然比杨昆预想的要高出一些,不过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还是那句话,花花轿子人抬人,对方主动示好,自己再揪着蝇头小利不放,就显得有些不识相了。

    郎有情,妾有意,自然是一拍即合。

    私下里和王波交换过意见之后,杨昆同意了对方开出的价码,只是要求将租期延长至5年。

    从长远来看,这个价格其实是占了便宜的,他甚至想直接签一份10年长约,但对方不同意。

    李国元不傻,杨昆能看出来的,他自然也能看出来。

    他拿起内部电话,通知财务科长把事先打印好的空白租房合同拿过来。

    在他埋头填写合同内容时,杨昆注意到房租金额一栏填的是“人民币33000元整”。

    和王波交换一下眼神,二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逐字逐句地审查并签完合同,几个人抽着烟叙了会家常,刚过4点,受阴雨天气的影响,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

    杨昆起身告辞,李国元拉着他的手不放,执意要留他们吃晚饭。

    他说:“昨天没带贺礼,实在过意不去,今天给个机会,让老哥好好补偿一下。”
………………………………

第170章 :多点开花

    杨昆知道,名义上是对方请吃饭,最后还得自己掏腰包。

    他觉得已经让对方占了不少便宜,没必要再出这份冤枉钱,便和王波使了个眼色,以宿醉之后身体不适为由搪塞了过去。

    从建筑公司出来,杨昆赶在下班前,到烟草专卖局门口的对外营业处买了五条硬中华,又跑到糖酒公司买了两箱茅台酒,趁着夜色给胡科长送到了家里。

    火锅店开业时准备的好烟好酒倒还剩下不少,但这笔投资要算在分店的名下,一码归一码。

    王波问他:“送你回家?”

    杨昆想了想,说:“去影院拐个弯吧,看小刘在不在。”

    王波顺口问:“找他有事?”

    杨昆说:“想鼓捣个家电卖场,有没有兴趣?”

    王波纳闷地看了他一眼,说:“刚才你还说想卖烟酒饮料,这会又想卖家电,你小子属狗熊的?”

    杨昆仔细琢磨自己的近期打算,开分店、开杂货店、开家电卖场……虽然本意是想多点开花,充分利用资金,也确实有点狗熊掰棒子的嫌疑。

    他打了个哈哈,说:“开杂货店是老妈的心愿,我只管出钱,不管经营,让她和我堂妹自己瞎折腾着玩去,至于卖家电嘛,也是开饭店之前就有的想法,只是当时时机不成熟,资金也有压力。”

    王波问:“家电俩字太笼统了,有没有具体的方向?”

    杨昆说:“暂时以国产品牌的彩电主,这一两年,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相应也提升不少,尤其是大屏幕彩电这一块,我觉得市场挺大。”

    王波说:“真不知道你小子的脑子是咋长的,别人眼里普普通通的行当,在你眼里都成了好买卖。”

    杨昆笑笑,说:“忘了你自个说过的那句话了?吃喝玩乐,不管哪一行玩好了,都能玩出花样来,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一起玩?”

    王波想了一会,摇摇头,说:“贪多嚼不烂,再说我手头活钱有限,又不想拉下脸去跑贷款,还是先顾电玩城和火锅这头吧。”

    杨昆说:“那你以后别埋怨我,说挣钱不带你玩。”

    王波不以为意地哂了一声,说:“县里那么多卖家电的,挣钱的确实不少,却没见有谁发大财的,就算你捎带着卖点水货,也不过比别人挣得多点,哥懒得跟你瞎折腾。”

    杨昆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肯定瞒不过他,翘着拇指夸道:“三皮哥英明。”

    说话间,车行至影院广场,刘学锋的维修店关着门,从外面落了锁,看样子是出去了。

    瞅瞅左右的店面都关着门,也没地方打听小刘的去向,杨昆伸了个懒腰,说:“算了,也不急在这一天两天,回头再找他吧。”

    王波踩离合、挂档起步,问他:“现在上哪,哥今天发发善心,送佛送到西。”

    杨昆撩着眼皮想了想,说:“回学校,上课去。”

    王波朝他甩了根中指,说:“脑子有病!”

    脑子有没有病不知道,不过今儿整整一天,杨昆干什么事都有点提不起劲头却是真的。

    他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心理上的“不应期”,就像啪啪啪之后的疲软一样。

    持续紧绷了个把月的情绪在昨天的开业庆典上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想要再兴奋起来,就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

    在杨昆看来,最好的心理休养方式,莫过于窝在教室里和同学们聊天打屁,没心没肺地瞎混日子。

    走进教室时,还没打预备钟。

    听着此起彼伏的口哨声、起哄声,杨昆才想到,自己很有段时间没在教室里出现过了。

    双手抱拳,嬉皮笑脸地做了个罗圈揖,他迈着八爷步走到座位前,瞬间转笑为怒,仰着脖子嚎了一嗓子:“你大爷的,谁把我凳子搬走了?”

    一片哄堂大笑。

    3号一大早,杨昆家楼下再次扯起了招聘员工的红条幅。

    受火锅城试营业期间的爆满和开业时的热闹场面影响,不用刻意宣传,来应聘的人就差点把门口挤爆。

    把人员招聘、筛选、体检等一系列的麻烦扔给二叔和堂妹晓丽,连两家分店的相关手续都推给三皮哥负责,杨昆猫在教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愿会周公。

    中午回家吃饭时,从王波口中得到信的刘学锋到家里找他。

    上次听杨昆透过口风后,小刘一直在等着他的具体动作。

    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伙计,杨昆没跟他拐弯抹角,直接告诉他,自己准备开家电卖场,问他感不感兴趣。

    从事了好几年家电维修工作后,在家电销售这一块,小刘算得上是半个内行,杨昆的想法可谓正中他下怀。

    杨昆说:“我个人的想法,咱们自己开店的话,前期不妨以彩电为主,打开局面之后,再逐步引进其它家用电器。”

    小刘点点头,说:“现在正是彩管技术更新换代的时期,传统的小屏幕平面直角彩电正在逐渐退出市场,各国产品牌纷纷推出25吋、29吋乃至34吋大屏幕彩电,个别厂家如高路华甚至把29吋彩电的零售价直接压到了3000元以内,眼下倒是介入销售市场的好机会。”

    顿了顿,他又说出自己的担心:“只是家电销售周期长,加上单位价值比较高,资金占用相当严重,而且市面上好多品牌其实就是组装车间,拿现成的线路板和彩管往壳子里一拼,贴个牌子就敢推向市场捞钱,不但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连基本的质量都没法保证,所以在代理厂家和品牌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搞不好就可能砸一堆破烂在手里。”

    听到他这番话,杨昆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抛开运气的成份不谈,单论做生意的想法和眼光,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刘比之何平要强得多。

    至于他顾虑的问题,对于杨昆这个重生者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论起对于未来国内家电市场大致发展趋势的了解,对这个行业再精通、再有前瞻性的专家学者站到他面前,也只有跪下唱征服的份。

    (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回来晚了,抱歉,晚上两章正常更新。)
………………………………

第171章 :优先考虑

    杨昆拿过纸笔,在上面写下几家国内家电生产厂商的名字,说:“优先考虑这几家。”

    小刘接过来一看,念道:“康佳、创维、tcl、长虹……你怎么知道这些品牌靠得住?”

    杨昆反问道:“你不看质量万里行的?”

    小刘被他蒙住了。

    杨昆又说:“资金方面,我来想办法,你要确实感兴趣,就抽空把这一块操作起来,等你拿出具体的方案之后,咱们再谈合作入股这些细节。”

    刘学锋点点头,说:“我先找人打听一下,摸摸底。”

    杨昆指指他手里的名单,说:“同行相轻,从商家口中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我的建议,不妨直接跟这些厂家的省代或分公司接触一下,摸一摸对方的底,争取拿下一到三家品牌的区域代理权,实在谈不下来的话,特约销售也能接受。”

    刘学锋说行,又问他:“先透个底,准备搞多大,我顺便考察一下场地和租金。”

    杨昆想了想,说:“一开始不用考虑上规模的事,先把国产品牌的架子搭起来,捎带着卖进口彩电,以水货为主,等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后,再琢磨向别的视听产品延伸。”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次被专政的经历让小刘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他担心地问:“水货利润是高,只是……风险会不会太大了些,你以前不是一直劝我不要沾这一行么?”

    杨昆笑了笑,说:“此一时,彼一时。”

    在现阶段,他真正的打算是,以国产品牌专营为名,行销售水货之实。

    借国产彩电的价格优势,低价甚至保本抢占市场份额,迅速打开销路,提升影响力。

    水货彩电的高额税差,完全可弥补这方面损失的利润。

    以前不敢碰这东西,是怕人背后捅刀子,当他攀上周局长这根大腿,在各个行局也有了一定的关系后,谁要再想动他,就得先掂量掂量后果。

    从长远来看,杨昆真正看中的是vcd和手机的庞大市场。

    受时代所限,他并没有对小刘明言,但可以让他先把前期工作做起来。

    一个人精力有限,除了资金和发展方向之外,杨昆并不打算过多插手,而是尽量放权给刘学锋,以尽展其经营方面的才能。

    至于小刘心里那点小聪明,杨昆并不放在心上。

    上次被抓的经历,已经足够使他认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的人脉资源不是他能够比拟的。

    更重要的一点,自己的先见之明很好地向他证实的,论生意眼光,昆哥起码甩你8条街。

    小刘是个聪明人。

    如果他够聪明的话,就应该明白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对于一缺资金二少关系的他来说,抱紧昆哥的大腿,才是长远之计。

    下午放学后,杨昆招呼刘小亮、韩学彬去吃烧烤。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了好吃的,总得带死党们一块嗨皮嗨皮。

    本打算叫上郑俊鹏、魏令军等人一起的,只是考虑到牲口们惊人的胃容量,为免把何平的小心脏吓出什么毛病来,他觉得还是分批分期地比较好。

    听完杨昆的提议,刘小亮看着他,欲言又止:“那个……那谁……”

    杨昆没好气地看着他,说:“不管!”

    刘小亮双手捧心,可怜巴巴地叫:“昆哥~”

    杨昆翻了个白眼,说:“受不了你!”

    韩学彬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直到看着杨昆推开三班教室的门,径直朝孙研走过去,才恍然大悟,“噢~”

    刘小亮恼羞成怒地踹了他一脚,“噢你大爷!”

    孙研正在写作业,觉得旁边光线一暗,抬眼见是杨昆,没出声,只是敛着会说话的眸子看着他。

    杨昆指指窗外,说:“一块出去吃饭,来不?”

    孙研眨眨眼睛,问:“这次收不收票?”

    杨昆哈哈一笑,说:“我请客,对了,上次没穿帮吧?”

    孙研不答反问:“前天小叶不是去你家了,她没告诉你?”

    杨昆挠挠头,“她没说,我也忘问了……”

    孙研情不自禁地捂住了脸。

    杨昆嘿嘿一笑,问她:“那个……那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