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侠-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诶,对了,他呢?”魏泽也想见李选,追问道。

    “大概在茅房吧。”

    李秉看着情况不对,连忙岔开话题:“对了,我说个事情。明日父王和宫里的人要送当时的援军回‘潼关’‘陕州’‘耀州’还有‘岐州’。我也会跟着,去陕州一趟。”

    “去陕州干嘛?”盈澜儿刚问,又反应过来:“对了,是到了你说的,要赎回‘韬剑’的时候了吧。”

    “是呀!趁着现在还没有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我还能管住自己,就先去一趟。送韬剑回子午宗,也可以了了心结。”

    韩临渊终于暂时忘了那些烦心事:“要不要我们跟你去?”

    “不用。这几天你哪能走的开。就是去赎个剑回来,有府兵随行,没什么事情的。两天就回来了。”

    魏泽一耸肩:“我反正也没事,就跟你一起去好了。”


………………………………

第二章 掬菊居里

    天刚敞亮起来,长安的正东“春明门”,正西“金光门”的正门已经打开。

    今儿个,是送平叛有功的将士们回家的日子。鸿胪寺的吹鼓手把这仪式办的热闹,又有太子亲自出门相送以示隆重,惹来不少百姓驻足观看。

    “耀州”和“岐州”的两个队伍,由七皇子领送。襄王则送另一队回“潼关”与“陕州”,李秉和魏泽也随行。

    李秉倒还好,半年江湖生涯,脸上多了些刚毅和果决,领在军队前面,气势丝毫不输。魏泽特意换了一身纯黑劲装,隐去羸弱的富家公子慵懒风气,虽还稚嫩,倒也有几分俊逸。

    清早出发,三个时辰后到潼关,又一个时辰,才进了陕州地界,李秉、魏泽跟李僙打个招呼,脱了队伍,改走小道。

    两人都坐在高头大马上,同拉着一架马车。车里别无他物,八个一尺半的楠木箱子,里面都是黄金锭子。十万贯便是万两金,说起来不多,可等这些钱真正装在箱子里的时候,李秉也被吓了一跳,居然八箱才装下。

    “秉儿哥,我说你真的不会做生意。”从队伍出来,没有那么多拘束,闲来无事,魏泽又闲聊起来:

    “昨天知道这个事情,我还特意问了下堂里的管事。那把‘韬剑’虽然简直连城,但的确值不到‘十万贯’,你被人给宰了。

    一年前有一把“宝剑榜”拍在八十五的名剑被人拿到‘天演阁’唱卖,它比排在九十七位的‘文韬武略’四剑还要高几名。多少富贵人家抢着喊价收藏,最后也才卖了五万贯多一些。

    这可是单剑的价格,你那把韬剑还是四剑之一,说破天,最多也只值三万贯,你真的买贵了。”

    “哦?‘宝剑榜’上的好的东西,还有人会拿出来卖吗?是哪一把?最后被谁买去了?”这些刀啊剑啊的东西,李秉原本也不甚上心。可自从去了子午宗,又开始练武之后,每每听到名剑,多少都有些心痒难耐。

    “那剑比子午宗的‘文韬武略’可有名多了。是‘单传九门’之一,叫‘扼云’。”

    “什么!”魏泽说的轻描淡写,李秉却惊了一跳——这剑确实比韬剑要出名的多,甚至超越那剑本来‘八十五’的排名,只因为他是单传九门之一!

    李秉似有回忆:“我九岁那年,‘扼云’剑主来长安找传人,父王还带我去看了比试呢。当时夺魁的人,可是风光无限,全京城多少人羡慕。我还记得,他名叫‘什么玉堂’,比我大个五六岁。这才七年,都已经没落到要买剑过活的地步了吗?”

    魏泽嗤笑一声:“谁说不是呢。据说那个传人‘展玉堂’的师父去世之后,他成了烂赌鬼,欠了一屁股赌债,后来被黑道逼的卖剑还钱,之后就不知所踪了。哎!要不我老爹怎么说,这辈子什么都能沾,就是千万别沾赌。”

    李秉也觉得惋惜,不光是对“展玉堂”,也是对“扼云剑”,这么有名的一把剑才卖五万多贯,要是早点知道,自己买下多好,就算不用,放在家里收藏也好。

    “其实吧……我们原本也不用费这么多钱的。你父王都已经带兵从这里过了,你只要喊一声,不管什么庄子,这几千近万人给他一围,那人还不吓得屁滚尿流,乖乖把剑交出来?”

    魏泽奸诈一笑:“反正你也说,拿你那剑肯定不是什么好人,说不定还跟融教有些关系。”

    “那不成土匪了?哪有那么容易。”李秉长呼一口气:“调动这么多人,总要有明目吧。别说现在手里没有证据他袭击武威衙门的人,就算有了证据,也得先报官才能师出有名。不然就这么滥用皇权,今日出兵不难,明日那些言官参我们父子的奏折就能堆成山。”说完,他连连摇头,似有不好的回忆。

    “你父王权势那么大,还有人敢参呢?”魏泽这话刚出口就觉得不妥,小时候因为李秉淘气,这襄王可没少被言官弹劾。

    “天底下最可怕的就是不要命的人。那些言官就是如此,巴不得哪天遇上个佞臣贪官,慷慨赴死,成全他们的千古忠名。我父王每次提起他们,都是一头包,打不得,又说不过……”

    魏泽听的连连点头:“原来当了王爷,也有这么多顾虑。这样一想,那还是花钱买划算一点。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十万贯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多,省了麻烦……”

    他们车里拉着的数目,一个寻常人,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不吃不喝也赚不到,对魏泽来说,却真也不算多。

    “其实也多亏有了这些人。”李秉话锋一转:“不然没人约束着皇权,朝廷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呢,别的不说,就说李选的几个兄弟,一个比一个混蛋。要不然这么两年,用来用去,不是太子就是睦王。其他十多个,没有一个堪用。”

    两人居然就这么随口议论皇子,也亏的这里偏僻无人,不然被听了去,不知道又要惹出什么事端。

    “咳。现在可不是睦王了,要叫李述……”魏泽开玩笑随口纠正,可看李秉的面色凝重,似乎他又想起了三天前那个夜晚。

    魏泽连忙换了话题:“刚才不是在聊剑吗?我看秉儿哥你现在用的这把剑也不错啊。”他指了指李秉马鞍上挂着的“倦尘”。

    这剑魏泽也见过不少次了。不同于韬剑外表的平淡无奇,这把剑的做工精细考究,只看剑鞘,就算不懂武学的人也能知道肯定价值不菲。

    取下剑递给魏泽,李秉又道:“这剑叫‘倦尘’,还是睦王,哦,不,是李述不久前送我的。原本是前朝大内收藏的名剑,是对剑之一,不过另一把遗失了,所以一直没有被取用。陛下赏给他,他就转赠给我。”

    “原来是对剑之一啊,怪不得看起来好像比平常的剑短一点。“魏泽抽剑比划两下,又听李秉道:

    “韬剑是标准的三尺长剑,而倦尘只有二尺一寸,剑身也瘦,用起来灵便些,似乎更适合女儿家,也不知道他最初的主人是谁。

    不过说回大小,还属那柄‘扼云’最厉害,双手重剑,纯黑剑身上有朱砂铭文,足有四尺一寸半长,宽剑身阔,没有剑鞘,只用一块黑牛皮包裹。虽然两边剑刃都锋利无比,但看起来倒是有些像钝器。这东西背在背上,可是有几分唬人。小时候见过一次,这么多年,一直没忘记。”

    两人边走边聊,顺着小路走不远,换了一条更小的路。如此几番之后,最后都算不得路,只是草里踏出来,一个一人宽的小径。这正是,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两边从宽阔平地,逐渐变成丘陵,最后成了山地。走了一个时辰,连小径也消失了,完全变成了荒地,马车走起来,颇为费力。

    “秉儿哥,我怎么觉得越走越荒凉呢?这怎么看都不像有富贵人家的地方,不是走错了吧?”

    李秉摊开姬子桓给画的草图,指着眼前一片稀松的竹林:“应该没错,过了前面的竹林,应该就快到了。”

    果然呢,这竹林看着茂密,实际也只有不深的一层,看似其后无路,绕过这个山沟沟,眼前豁然开朗。

    两排整齐的行道树分列青砖道左右两侧,每一边都是腊梅和桃树相间而种,夏日有夭夭桃花,冬日有鹅黄腊梅,终于有了几分富家宅子的感觉。

    两人刚踏上青砖道,瞧着边上立一块石碑,写着:

    “零落成泥香消殒,不若摘花簪一支。”

    “哟,看不出来,这庄子的主人还是个风流雅士呢。”魏泽驾马过了青砖道,便是木拱桥,桥下都是鹅卵石和细沙,一泓浅浅溪流几乎干涸,想来夏日雨水多的时候,这里还能有些意境。

    下了桥,青砖道越开越宽,不多远就是一个院落,不算大,前后两进,大概七八间屋子,屋外种了不少柳树,角落还有一个小菜园子,除了几个简单的藤蔓架之外,里面长满了枯黄杂草。

    漆成素白的围墙和正黑大门放在一起,显得有些严肃古板。可门顶匾额上的“掬菊居”三个字,又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掬菊居这个名字倒是有趣。故意弄的这么拗口,倒是让我对他的主人有点好奇了。”魏泽翻身下马,瞧着台阶上的枯枝败叶,心道:这里并不像有人住的样子。不过还是敲了门。

    一连敲了四遍,一次比一次声音大,但却始终无人应门。李秉下马,拉着缰绳走到门边:“果然还是来的太早了。约好的时间是二月,我怕等不到那个时候,早来半个月,他果然不在。”

    “别急!”魏泽后退两步,站在院墙边上瞅了瞅:“要不进去看看?反正也没人,万一你的剑就在里面呢?我们直接拿走岂不更好,省了十万贯,还能再买两把‘扼云’!”

    李秉略作犹豫之后,刚想说好,忽然院子背后一声马嘶,高昂有力。

    有马就有人,还好刚才没有冒然翻墙进去,不然又要惹出些不愉快来。李秉心道如是,带着魏泽绕到庄子背后。

    那是一个破烂马棚,几根粗木简单的撑起个粗麻顶棚,正中漏了个大洞,看起来是有些日子没有修缮了。马棚里面拴着一匹马,全身雪白,高大健壮。

    “这写草料是新的,马槽里的水也是满的。一定有人在。”李秉走到马儿身边,拿起草料仔细看了看,正要走,忽然觉得这马背上的马鞍好熟悉。

    他轻轻摸了摸马鬃,而那马儿似乎也有回应——鼻腔猛的喷出一股热气之后,靠在李秉身边,左右扭头,扬了扬脖子上长长的鬃毛。忽的前蹄高高抬起,一声嘶啼,似要奔腾而起,拽的拴住的缰绳都是一紧,几乎要将这脆弱的马棚给扯塌。

    “啊~!”原本只是觉得有些相似,可马儿如此反应之后,几乎让李秉笃定,这就是曾经自己的座驾。它原本是法家“商君门”吕臻的坐骑,在峨边县,吕臻丧身之后,李秉就一直骑着,后来又在子午宗送给拓跋赤仁,助他逃脱融教的围捕。

    李秉实在想不通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一时间难以相信。他深情的捋了捋马鬃,重新去前门,一边敲门,一边高呼“赤仁”的名字,可一连又敲数遍,还是没人应门。

    他忍不住,二话不说,翻墙进去。魏泽武功稀松,只能等李秉进去开了门闩。

    这院子果然不大,前院左中右各两间屋子,正中是一个花园,没什么特别。后院更小,中间一个凉亭,四周有些简单的景致陈设,角落里两三个简陋房间,看起来是杂货库房。

    李秉在院子里叫了几声,还是没人应。只能跟着魏泽逐间房子,找一圈。

    整个掬菊居,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每间房子里的陈设虽然简陋,但却一切齐备,似乎不久前还有人住着。

    一片乌云挡住太阳,这山坳里的庄子瞬间变的清冷起来,一阵凉风吹过,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明明应该有人的地方,偏偏没有人。魏泽有些害怕:“你说这山谷里阴森森的……这地方有这么奇怪一个园子……不会是鬼屋了吧……一会遇到鬼打墙,我们就回不去了啊……”

    他越想越怕,不自觉的朝李秉靠了靠,站的更近。

    忽的,后院响了两声,吓得魏泽一个激灵。李秉连忙赶去,刚过了隔墙,就瞧着院子中出现一个人,宽阔的肩膀,厚实的胸膛,看着他浅浅一笑。

    “哈!赤仁兄!果然是你!”

    “李秉兄!好久不见!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还想问你呢。”

    李秉走近,赤仁一把拥在他肩头:“大恩不言谢,若是子午宗时没有你,我今天可活不到这里。”

    “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赤仁……”李秉大方的介绍两人认识,他曾将这半年的江湖故事说给魏泽和马学文听。对他,魏泽多少也有些印象。

    “你是怎么找到我的?”赤仁一头雾水。

    “我来这可不是找你的……这次来,是跟这个庄子的主人买一把剑…。倒是你,怎么在这?”

    赤仁一愣:“买剑?”这一提醒,他才幡然想起那件姬子桓顺嘴一提的事情,尴尬的大笑出声:“哦!原来是你啊!子午宗!韬剑!子桓说的冤大头,原来是你!”

    他拍在李秉的肩头:“来来来,跟我下去,你就明白了。”

    三人推门走进后院一间杂货房,屋内左右两边都靠墙立着个柜子,没有门,柜子里空空如野。赤仁碰了左边柜子上的机关,又走到走到右边,取下最底层的隔板。

    一条黄土阶梯出现在三人面前,还没下去,就看着楼梯底下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白面书生,眉清目秀,鼻梁高挺,一身白绸衣,碧水带,青玉配,正是和第一次见李秉时,一模一样的打扮,很是精神。这人正是融教鹮尊者——姬子桓。

    另一人皮肤棕黄,和赤仁一般健壮,皮肤紧绷,一丝多余油脂也没有。但性子似乎更加阴冷,一对浓密的剑眉下,目光凶狠,死死盯着李秉,显然是个杀伐果断的人。而他便是姬子桓的舅舅,正在被融教追杀的,东四堂堂首——豹尊者!

    ————————————————

    最近点击惨淡,又没有推荐。。。如果有人在盗版网站看,还请来纵横支持一下!留个书评,发个月票,给点鼓励。

    爱你们!


………………………………

第三章 姬家宝库

    且说李秉和魏泽满脸吃惊的看着这条密道。在下面的豹尊者同样的惊异看着他们,似有猜忌。

    李秉和豹尊者虽然都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却没有见过面,现下也猜不出对方的身份,只知道他救了赤仁。

    姬子桓笑的开心,“哈哈,还真的是你,我几乎都忘了你要来赎剑的事情。赤仁之前跟我说在小海的故事,没想到救他的人居然是你,这世界可真小。”

    赤仁先下了楼梯,刚到一半,看李秉和魏泽愣着,回头招呼他道:“先下来吧,我慢慢跟你解释。”

    李秉略微犹豫,还是跟在他身后走下去,倒是魏泽更加谨慎,迟迟不肯动身,看豹尊者的神情,总觉得他不是一个易与之人。

    “这位兄弟,你也先下来吧。现在是特殊时期,在上面不安全……”姬子桓朝魏泽喊道:“赤仁是我的生死之交。你们救了他,自然是自己人。否则我也不会把开我的密室给你看,没什么不放心的。”

    瞧着李秉对自己微微点头,魏泽终于还是动身。

    等两人都下来,姬子桓拉了拉一条从密室顶端垂下来的绳子,只听“咯噔”一声,刚才密道的仓门又重新封闭,严丝合缝。

    “来介绍一下,你们已经见过面的。这位是我的至交好友姬子桓,他旁边这位是子桓的舅舅‘乌衣候’。这位是我的救命恩人李秉。旁边这位兄弟是……”

    赤仁介绍了一圈,唯独不认识魏泽,李秉连忙补充:“这是我结拜兄弟,魏泽。是跟我一起来买剑的……”

    魏泽不甚专心,不住的打量这个地下密室:密室三丈见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左边贴着墙壁一排三个柜子,柜子上有不少托座,其他地方都空着,只零散的放着几个瓷器古董,做工不错,似乎值点钱。

    右边散乱的放着》书评区留言啊。

    爱你们!


………………………………

第四章 另有传说

    “扼云”的剑匣被姬子桓打开,烛光照在漆黑的剑身上,映出一抹流光,剑脊边的赤红铭文在其照耀之下,沉稳厚重的剑身上,多了几分瑰丽色彩。

    李秉也被这剑身所吸引,正要伸手去拿“扼云”,腕子却被姬子桓一把抓住。

    “别碰。这东西有些邪乎,摸不得!”他松开李秉,又道:“买剑的时候就感觉不太对,这么好的剑,居然没几个人出价。后来拿到手,生了一连串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跟这把剑有关系。”

    李秉盯着那剑,浮光闪动,让李秉更觉得他配得上“稀世宝剑”这个名头:“具体是什么事情?”

    “太多了,我也说不上来,总之你别碰就对了。”姬子桓不想在说,一手关了剑匣,拉李秉到一边,取下韬剑,递到他手里:

    “我的家藏也都给你看了。这韬剑你拿着,我们出去吧。带你到另一个溶洞去。那里才是真正的’玉珑宝天’。”说话间,他满眼兴奋。

    李秉拿了剑,终于又重新摸到了这熟悉的剑柄。原本就想把韬剑送回子午宗,更何况现在已经有了倦尘,虽不如韬剑趁手,但应该是从一品的剑无误。现在自己身上内功的事情还未解决。等回长安之后,要尽快找人把剑送回子午宗才好。

    这一下他又想起了安子。自从他始终之后,大唐之内,各个州府张榜找人,三五天过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李秉兄?”赤仁看着李秉摸着剑柄愣神,才提醒道:“我们先跟子桓下去吧,带你去瞧个好地方。”

    李秉叫上魏泽一口答应,又想起来:“对了,约定好的钱,我已经带来了,在庄子外面的马车里。一会……”

    不等他说完,姬子桓便打断道:“不必了,钱你带回去吧。

    这一来,这剑本来就是你子午宗的东西,算是物归原主。

    二来,韬剑虽宝贵,但也值不到十万贯,我当时为了显摆,就是随口一说。

    三来,我和舅舅要跟着赤仁,迁往室韦,自己的钱已经要带不完了,多出来的还要封起来,就算拿了你的钱,以后用不用的上还不知道。万一回不来中原,岂不是浪费。于情于理,你拿回去吧。”

    李秉不知如何回答,赤仁也道:“你就别推辞了。子桓可不是缺钱的人。”说完又道:“不过说起来奇怪,这把剑是他从武威州的节度使府上找到的。你们子午宗世代相传的宝剑,怎么会落到官府手上?”

    赤仁并不知道李秉丢剑的经过,也不知道他和融教在小海之前就有过节,只以为是子午宗的东西被武威节度使夺了去。

    “不是落到官府手上,而是知道了‘休屠祭坛’的秘密,被抓起来了吧。”一直沉默不做声的豹尊者忽然说话,声音低沉且缓慢:“那天若不是我和子桓去武威大使府,你和你身边这位小兄弟,估计也逃不出来。”

    这话没头没尾,姬子桓、赤仁以及魏泽都的云里雾里,但李秉心中却一震,因为他一直知道姬子桓就是融教中人,这么看来姬子桓的舅舅“乌衣候”也是融教中人,而且已经看穿了自己的底细。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把魏泽当成了安庆方。

    看着李秉惊愕的表情,乌衣候又道:“你不用猜了,我就是融教东四堂的堂,你所知道的豹尊者。休屠认祭坛里那一张《幽冥黑经》是在你手里吧。当时我们在大使府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就猜还是在你手里。

    后来你在‘千花杏坊’大杀四方,是不是练了那一页上面的功夫?东四堂解散之前,曾经收到‘追杀你、夺帛书’的命令,只不过第二天,东窗事,东四堂就散了。不然你现在也不会这么逍遥。”

    豹尊者缓缓说了自己的想法,不过他却猜错了两点。其一,李秉的功夫是《阳月剑诀》,虽然也是《幽冥黑经》的一部分,但却并不是休屠人祭坛那一页。

    其二,现在‘休屠人祭坛那一页’现在也并不在李秉手上。在丰州时,被鸢尊者“倪裳”拿走了。李秉手里依旧只有《阳月剑诀》和《白雪内经》两页。

    “别怕,我没有恶意。”乌衣候看着魏泽警戒的样子,反而难得露出一抹笑意:“我现在被融教追杀,早已经回不去了。之前的事情,不想再管。”

    说完,他又看着李秉:“我们虽未谋面,但是你出现在武威、鸡鹿州、还有小海的时间,都正好对的上。所以赤仁告诉我你在子午宗救他的经过的时候,我就猜到你是那个前后坏了我两次计策的人。鼠尊者曾经见过你,跟我说过你的相貌,也大致对的上。不过你身边这位小兄弟,似乎与鼠尊者说的,气质并不相同。”

    怪不得,原来是鼠尊者告诉了乌衣候李秉身边有个小兄弟,以至于他把魏泽当成了安庆方。不过李秉不知乌衣候说这些的意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