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乞与星皇-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这估衣铺的掌柜的是哪一门派的呢?

    淮南帮。

    这淮南帮在江湖中属于一支大帮。
………………………………

第四十六章 山西铁剑

    各位看官会问了,少林、武当之流算大帮派,怎么这淮南帮也算大帮?

    其实是帮与派并不相同。

    派讲宗,谓之宗派,入得我门,去俗名姓,按我派中取法名;或不去俗姓,名中亦要按本派中所传代数取名。宗派讲究修身,派中武技自有源渊,千百年来,自然博大精深。

    帮讲义,本从互帮互义而来,帮中各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只是为了利益而成,长不过百年。正所谓清心千载、利尽则散,这也是派与帮一个能久一个不常的原因,当然这也是题外话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帮中所持武技也自是各不相同,一半为名、一半因振帮为利,自不如宗派之专一精深。

    这淮南帮地处淮河流域,水路、陆路兼顾,所获之利如过江之鲫,每日价捞来,帮中上下两千余人,自是江湖中一大帮派了。帮中首领四人,老大伍仲明,善使一条竹节硬钢鞭,性格直爽、膂力过人;老二刘青风,使得一对判官笔,另有一门绝艺――盗术高超,江湖人称“一尺神偷”,矮挫子、细嗓子,说话诙谐、风趣,但为人狡诈;老三吴丰年,家传一口宝剑,吴氏三十六剑自得家门真传,念过书,为人足智多谋;老四张云峰,使一把钢刀,年轻气盛。

    四人号称“淮南四杰”,帮中财大气粗,所以也不用做响马、水寇之类的营生,偶尔兴致所至,倒做一些济贫、惩霸的事情,在江湖上没有什么坏名声。他们自封淮南四杰,虽然不是江湖人公认的,但也没人去计较、訾议。

    这段日子,刘青风提议出门游玩一番,说老呆在一隅屁股底下都快闷出鸟来。老四一听首先赞同,年轻人谁不爱四处逛逛、多一番经历。伍仲明也动了心,论起了三个兄弟还有时出门办事,在省外走动,自已是帮主,帮中一切大事都要自己照料,这都有四五年未出过远门了,现在帮中一切顺风顺水,手里有大把的银子,不拿着出去花在花都锦市,要这么多金银是留着陪葬呀!

    三人不约而同、心照不宣地希望吴丰年留下来。为什么呀?面面上是因为吴丰年能武能文,帮中留一下首领,万一碰到什么意外情况,老三为人稳重、计谋又多,可以独断;当然这是表面上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吴丰年这人性子又有些孤傲,弟兄们正在高谈阔论,他突然就会掉几句酸词拗诗,伤古慨今,悲风慕云,令另几个大为扫兴,他自己也因无人解意附和,自叹“曲高和寡,知音难求”。有时吃酒猜枚,叫手下去请老三,却推辞不来,一打听,却原来是请了几个所谓的文人名士在自家宅院里吃酒、吟诗、赏月。

    吴丰年多聪明啊,三人这点心思他还能看不出来。就说,大哥,帮中不可无人坐镇,既然大哥、二哥和四弟想出去游玩,那我就留在帮中暂时代为照顾,待你们回来后,再一应牌令交还大哥。

    吴丰年想,你们不想和我同去,我也正不想和你们同去呢。兄弟是好兄弟,就是太俗了,出门以后只知繁华市井、烟花柳巷,哪知道名山秀水之乐韵。待你们游玩回来后,我一人仗剑而游,看一看名山大川,访一访名士高人,悟一番红尘之道,岂不是乐哉、快哉。

    事情就这么顺顺利利地定下来了。

    三人此次出游,未骑马匹、未带手下,自恃武艺,自家的兵器也称手好携,只带够银两、银票就行。话也对,逢路雇车、遇水租船,有银子就可以了。往东南所去之地又是江浙繁华所在,身上的银票全国通兑,没问题。带手下干什么?带名妓优伶酒楼对饮、西湖泛舟,旁边站几个五大三粗的手下,多煞风景啊!嘿,这回倒知道点儿风雅了。

    过黄山,到得浙省严州府,在建德一地,三人于一酒楼吃酒阔论所行之处的风土人情。平行于他们靠窗另一桌,坐着三人,两个中年人一个年青人。两个中年人一个约四十多岁,面黑无须;另一个三十七八岁的样子,方脸长须;那个年青人面白无须。两个中年人只是沉稳吃菜、喝酒,颇有风范;那个年青人则神情佻脱,不时问两人一些问题,那两人或嗯一声,或答一句,并无多言。年青人一会儿就感觉无趣,但看得出来,他很尊重两位长辈,吃着饭或看一会儿酒楼上几桌客人众生相,或探头看一看外面市井风情。

    谁注意到了这三人?刘青风。他认识这三人?不认识。那他注意人家干什么?准确地说,刘青风注意的其实是他们桌上,放在两个中年人之间的一个锦蓝包袱。以这三人的穿着打扮,非富即贵,这两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又将之看得如此紧,非要摆在目所能及、不离一尺之间,肯定里面是非常重要的物件。刘青风绰号“一尺神偷”,自有他不同于常人之处。论起来现在锦衣玉食、钱粮不缺,但养成的“贼性”不改,碰到有意思的东西就不由自己地动心眼猜测。听他们只言片语,倒似山西口音。黑脸无须的那人端酒时臂肘无意中碰到了那锦蓝包袱一下,根据它移动的几寸距离,刘青风判断里面装的是个极轻之物。首先可以肯定里面是极贵重之物,若是一般之物,不可能两个江湖高手看得如此着紧,那交给跟随的年青小辈携带就好了。银票、房契?不可能!装怀里就是了。那是什么呢?孤本秘籍?刘青风越好奇越爱琢磨,你还别说已经让他琢磨的八九不离十了。那黑脸短须的中年人凌厉的目光突然扫了过来,刘青风忙端起酒杯、微垂眼睑,避开了他的眼风。

    那三人吃完了饭,叫来伙计会了钞,离席而走。

    刘青风忙招呼大哥、四弟离席。张云峰叫道,哎二哥,吃了晚饭只剩找客栈安歇了,我还没有吃饱,那么着急做什么!再说菜可以剩酒不能剩。。。。。。刘青风故意一沉脸,叫你走你就走,酒咋不能剩了,哪来那么多废话!张云峰知道二哥是和他开玩笑,嘻嘻一笑,端起酒杯又饮了一杯,跟着大哥二哥起身离桌。

    出了酒楼,外面街市上人多摊稠,那三人上了马缓辔而行,中途还停下来下马问一个路人什么。

    刘青风带着大哥、四弟有目的地跟着那三人,伍仲明和张云峰不知道啊,以为只是饭后逛街、散步,三人说说笑笑,只刘青风则不时密切注视前面三人的情况。

    那三人进了一家客栈,刘青风带大哥、四弟进了一家店,在里面故意左挑右选了一样东西,这才也来到那家客栈。张云峰不禁大为佩服,二哥,你可以啊!没听说你来过这里啊,带我们随随便便在街上一转,也不打听,就找到这么一家上好的客栈。刘青风要了两间上好的客房,离安歇还有时辰,就坐在大哥的房间里聊天。中间刘青风借口上茅厕,找了伙计一打听,前面进来的那三人住在哪个房间。三人竟只要了一间客房,刘青风更加笃信了自己的判断,那锦蓝包袱里一定是非常贵重之物。刘青风借口自己喜欢晚睡,随手摸了几钱银子,让伙计替他找本书,论语、艳谈不论。伙计一看,哟哟,这么一个矮锉子,其貌不扬,竟然还要看什么书。但一看人家出手大方,随手就是银子,在心目中刘青风的形象立马高大了起来。满脸堆笑,行行好嘞,分分钟就办好了此事。

    那么这三个人是什么来历呢?

    山西郭氏铁剑帮。

    山西郭氏铁剑帮,占据吕梁一脉。铁剑帮最早由郭、凌两姓组建成帮,郭氏回风剑法轻灵飘逸、中有绝艺,在江湖中排得上号。帮中人员向来只是郭、凌两姓,吕梁一带自有营生,帮下各营生中管事、朝奉、伙计均不算帮中之人,也不授予武艺,所以细算起帮中人数,倒称不上大帮。要论起来,称为门派倒是合适。

    铁剑帮人数上虽不是大帮,但一般的江湖帮派却轻易不敢招惹,为什么?因为其内修、外营分开,倒去除了一般帮派中的心有旁骛,只一心于武功上的修为,郭、凌两姓中人物出得江湖来,个顶个的都是好手,所以别的帮派有事求助的多、无事招惹的少。

    郭氏先辈在铁剑帮走上正轨后,大度地将要将郭氏回风剑法与练功心法传授与凌氏。凌氏武艺属杂学,全凭自身苦练才称得上是好手。要知道武林中人有一句名言:宁赠黄金百两,不授家学一式。凌氏先人感激郭氏的高谊,给后人定下了规矩,后世铁剑帮中唯郭氏马首是瞻,帮主之位由郭氏世代相袭,凌氏只居副帮主之位。
………………………………

第四十七章 天纵英才

    六十多年前,铁剑帮中出了一位不世之英才,此人姓凌名天纵,天赋异禀,五岁学武,两年内已将回风剑法十九式起承转合的应变练得纯熟。

    有人就问了,这回风剑法一共只有十九式,有何难处?要练纯熟只怕几月就够了。岂不知这回风剑法中一招中又分十招应变之招,这应变之招中有防有攻,只算大数,已一百九十余招,要练会已是不易。这还不是难点,难点在于练招分先后,临敌时根据敌招瞬间做出变化,要将这其中的一百九十应变之招做到相机而动,非有十余年的苦功不可。

    凌天纵七岁即做到这一点。莫说铁剑帮,在武林中也一时难找这样的异才。

    回风剑法讲究轻灵飘逸,本来帮中郭、凌两氏弟子要等到十三岁,才开始逐渐传授其内功心法。遇此奇才,便破例于七岁开始传授他内功法门。这凌天纵也是聪明绝顶,一教即悟,一悟即通,十岁便将这法门要义领会于胸;十五岁在铁剑帮中已无对手,连当时的郭帮主见其与同辈中人过招,也在心中自愧不能胜,绝口不提与其“喂招”。

    这凌天纵生性孤傲,想到留在帮里,最终得到的也只会是副帮主一位,遂留下一封书信,只说要云游四海,自此离帮。十年间游遍名山大川,寻找高人切磋精进武艺,遇到一些不平之事自会拔剑而救,只是行为颇有些乖张,所以得了个“异侠”的称谓。

    那一年,福建兴化府一带,一夜之间连丢十三家家中少女,这十三家不是富贵之家就是官宦人家,一时之间惊动了整个福建。

    六天后的一个夜里,南少林寺主持慧真长老正在寝室木床上打坐,忽听房门有“剥剥”地轻叩声。

    此时会是谁来?若是手下弟子自会先叫“师傅”。

    长老说声:“施主请进!”

    门吱呀一声推开,进来一位翩翩公子,面如冠玉,手持折扇,只是神情漠然、孤傲。

    他持扇抱拳:“在下姓凌名天纵,特来冒昧拜访长老,长老果然高人,在下未发一言,已是夜深,却知在下不是本门中人!”

    慧真长老慈祥的面容带着微笑:“原来是凌少侠,虽然老衲远离世外,于凌少侠的大名也是早有耳闻!”

    凌天纵说:“我快意做事,别人的评价不值一哂!所谓名声不过是别人的口传罢了!”

    长老道:“于名声看之身外,凌少侠已得修行三味,只是这快意二字须三思,伸手一助,于弱者不啻重生;快意一剑,于非大恶者,身后寡母孤儿凄苦半生。”

    凌天纵嘴角淡淡一挑:“长老果是得道高人,又与我打起了禅机!”

    长老道:“阿弥陀佛,于入心者为知已善言;于聪颖者为禅机道语;于蒙心者如过耳浊风。”

    凌天纵一笑:“人生百年,不过如驹穿隙,人各有修为,莫道多活了几十载,就可处处以与夏虫语冰的口气说话!”

    长老微笑:“阿弥陀佛!”

    凌天纵:“长老,兴化府十三家千金小姐被掠一事你知道吧,不瞒长老,正是在下所为!”

    长老目中精光一闪而隐:“凌少侠倒也是坦诚之人!”

    凌天纵:“在长老面前自然坦诚,因为我做这件事全然是为了长老!”

    长老诧异:“噢,此言怎讲?”

    凌天纵:“我知长老注重清修,已十余年未与人动手,我劫走这些少女只是为了与长老月下切磋一番,胜负只有你知、我知,月知!”

    长老面色凝重未语。

    凌天纵一笑:“长老放心,我只是将这十三名少女关在一个山洞里,饮食俱全!并未对任何人有过非礼之举!”

    长老面容稍霁:“阿弥陀佛,凌少侠虽行为乖张,但仍称得上一个侠字,只是少侠虽说无非礼之举,只掠走一事其实已是非礼。”

    凌天纵:“长老是世外之人,怎么还拘泥于这些繁文俗礼,我与长老今夜比武,不论胜负,明日我都会放了那些少女归家,只是在下若侥幸胜了,有一件事须长老答应!”

    长老:“何事?”

    凌天纵:“久闻南少林寺有一本达摩一苇心经,是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后彻悟,佛法授予有缘弟子,是为了普惠与众;武艺也是这样,所以特意用汉文写了这本达摩一苇心经留与后世!”

    长老:“正是这样!”

    凌天纵:“老实说,我以轻功自负,但也只敢说一苇渡河,渡江倒也不敢称,所以很想见识一下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心法要诀!”

    长老:“以凌少侠这样年青竟有如此修为,已是奇才,行千里在于积硅步,世事皆是如此!”

    凌天纵说:“那长老,你是比与不比?这十三名女孩子放与不放全在于你!”

    长老微一思忖,说:“阿弥陀佛,凌少侠请庭院中。”

    院中,皓月当空。

    慧真长老合什与凌天纵对向而立。

    凌天纵:“长老,我用剑,据闻长老盛年时一条禅杖千军莫近,敬请取用!”

    慧真长老:“阿弥陀佛,壮健时不用禅杖却须臾不离身,年迈需拄用时却寻找不见!”

    凌天纵一笑:“长老,我心中只有目标,可不与你猜什么禅机!”

    凌天纵拔剑在手,月光下,宝剑化做一匹银练已到慧真的面前。慧真轻身撤步,如虹宝剑不离慧真面门。两人一退一进,在庭院中蜻蜓点水般绕行,宝剑的银光此处还没有消退,已在另一处泛起。

    凌天纵在于占得先机,又手持兵刃,

    慧真不仅这两点吃亏,还因凌天纵是前行他是后退,所以一开始落了下风。

    看似两人身行飘逸,其实其中凶险万分。

    一圈后,慧真与凌天纵的剑才将将拉开了一点儿距离,当然这距离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慧真出掌反击,掌带劲风,渐渐两人各有攻防。

    凌天纵身形飘逸,慧真步伐稳重,只见凌天纵绕着慧真一道剑光如蝴蝶穿花。慧真浸淫武学五十余年,功力已臻化境,见这年青人宝剑或顺力荡开,或借力反削,应变迅捷,且不拘于剑招,倒不似一个少年侠士,竟似一个武学上研习了几十年的绝世高手,心中也不由得暗暗喝彩,赞少年了得。岂不知凌天纵十年来遍访高手,于高手对决中暗悟百家之长,融入剑招之中,天纵之才,于武学上的造诣已超一般一流高手。

    凌天纵见慧真掌力雄浑,所罩范围渐长,手中无剑竟胜有剑。遂宁下心来,不再一味求快,心中空明,形随势去,意由形生,剑随意走。

    一百余招过后,凌天纵见慧真头顶虽渐生白雾,但气息悠长,掌力之雄浑不减半分,本以为他老迈,气力会减退,照现在看来,自己游走于外,慧真脚踏乾坤,步伐变化在内八卦之中,这样下去,最后自己反倒会气竭落败。

    想到这里,凌天纵突然加快了步伐,只见一条银练裹着一道白影在慧真身前身后游动。

    电光火石之间,凌天纵觅得自己想要的一个机会,突然轻啸一声,宝剑不刺反拍,拍在慧真反掌所发掌力之上,提气再借力,越过慧真掌力所控圈内,剑前头下脚上,如青鸟刺鱼般向慧真顶门而来――一切只是发生在刹那之间。

    慧真反手一掌,待转身抬头一看,剑光只离自己眉心有几寸远,慧真本能地真气灌入双掌,只有一招,只能用这一招,之前只是用了六七成的掌力,这一掌要用上毕生所修十成的掌力,一掌击碎凌天纵的天灵盖,掌风带偏剑形,豁出去损失一条臂膀。

    月光下,慧真看见凌天纵那张年轻的脸带着一丝微笑,不由在心中轻叹了一声,闭上了眼睛。
………………………………

第四十八章 达摩一苇心经

    刹那,只在一刹那。只见凌天纵身形侧翻,慧真只感觉臂膀一凉。眼开眼,半片袖布削掉飘落,裸露的胳膊上一条长长地细细地伤口,血正慢慢地流出。凌天纵剑尖擦地,与青石地面溅出几点火花,他借力轻巧飘逸地一个后纵,站立在了慧真的面前。

    凌天纵俊美的面上带着微笑:“长老,你输了!”

    慧真长老双手合什:“阿弥陀佛!”

    第二天,听说那十三名女子出现在了市集上,被惊喜的家人领回了家。

    没过多入,听说南少林遗失了一册珍贵的达摩一苇心经,慧真长老引咎辞去了方丈一职,入寺后清源山中清修。

    凌天纵得到了达摩一苇心经,回到了铁剑帮,自到吕梁山中一处独居。达摩一苇心经书上名注:一苇心经。

    心经前半部是经文,后面分两部,一部是练气要诀,凌天纵看遍要诀,虽说旨明要清,但是讲究正元归位、自本而修,练完本气倒是醇厚,但只怕没有十年八年不得而成。比起本门气功心法,虽不如其法正本,但演变增添了一些精进之法,凌天纵觉得比起本门心法来也好不了许多。

    最后末篇是外练之法,先从负重开始,再到卧凳、悬绳,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在凌天纵眼里,更是不值一哂。看来诀窍就在于前面的经文。好在是汉文不是梵文。

    凌天纵一心只钻研心经,帮中事一概不管,中间帮中发生了两次大事,凌天纵也是不予理睬,最后铁剑帮帮内靠自已的能力度过了两次危机。

    五十年倏而过,凌天纵由一个冷傲少年变成了一个清矍的面有慈色的老者,也未参透前半部的经文隐含的内义。外界传言他终生未娶这倒是真的,但传言他为了练一门神功而走火入魔疯了的传闻则不属实。

    一天,凌天纵正在树下舞剑,有铁剑帮弟子来向他禀报,说帮中最近新立帮主,本来传位于郭亦欣,就是前面说的铁剑帮三人中的黑脸短须中年人,郭亦欣认为弟弟郭亦喜武胜自己、又能舞墨能谋,硬是将铁剑帮帮主之位让予了弟弟。郭亦喜上位后,宣布了一件事,后任帮主不拘于郭氏一族,郭、凌两氏后辈子弟,有能力者、有德者、对本帮有大功者,都可有资格竞选帮主之位。这两件事本是帮中之大事,但帮中人知对凌天纵这位前辈来说,这都算不了什么的,所以等到新任帮主即了位,一切诸事顺利后,才派人禀报于这位前辈,也就以示尊重,走个过场。

    凌天纵听完这消息,并没有象从前听到所谓的大事淡淡地说一句“你回吧”,他继续舞着剑,其实心却不知怎么有所动,想到自己十五年岁时因为帮中凌姓最多只能做副位,自己离帮云游,一走经年;回帮后又在吕梁山上求解一苇心经,侄孙辈们懂得互相谦让,不再拘泥于两姓谁主帮政,我一生修为,又为帮里何曾做了一点贡献?凌天纵纵身跃起,一招“叶落归根”十九式顺手使出,在身旁、头顶挽出十九朵剑花,剑气所过之处,树叶纷纷落下,凌天纵身同落叶,轻轻旋转而落,头脑中突然想起了自己从天而下刺向慧真长老那一剑,现在想来以长老化境之武功,既使不能躲开,也能拼个玉石俱焚。一时间灵台通明,虽有些惭愧,更多的是悟道。轻落于地,哈哈一笑。

    凌天纵让来人将郭亦欣、郭亦喜、凌意平三人叫来,凌意平就是前面所说方脸长须的那个中年人。先恭喜郭亦喜荣当帮主。

    按理帮中之人不论年纪大小,见了帮主均要行礼,郭亦喜知道这位长辈性情孤傲,他辈份又高,是他们师祖级的人物,岂敢让他行礼,抢先行了晚辈礼。

    凌天纵心中更是感慨后辈知书明理,自己孤傲一生,其实于已于世又做了什么可书可论之事?

    凌天纵告诉三人,以后帮中有什么需要他出手的事,自己不会坐视不理的。三人听了喜出望外。

    凌天纵要三人每隔十天上山一次,要将自己平生所学授予三人,三人一听,比之前语更是心喜。其实凌天纵平生所学多是因为他天资异禀,郭亦欣三人不过普通人也,就算倾囊相授也达不到他的高度,不过他所悟的一些变化之道、心法要诀,对三人来讲却是大有裨益,日后武功更是精进不少。当然这是后话,这里就不提了。凌天纵最后要求他们做一件事,他先讲了自己五十三年前在南少林寺的那件事,让他们派人将那本达摩一苇心经归还福建南少林寺。其实慧真长老早于三十年前就涅槃成仙了。三人一听,这才明白原来南少林寺遗失的达摩一苇心经原来在凌师祖这里,这么说来那些年听说有的地方谁找到了一苇心经,却原来是招摇撞骗,徒惹得倒招来杀身之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