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乞与星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什么情况?这是怎样的战术?!
季宗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万分“敬佩”那个带军的将领。
倭贼们不是傻子,还不至于去追明军。他们从从容容地一件包袱不拉地向南逃去。
我晕!
这时,站在土坡上的那个将领取弓箭在手,张弓搭箭,一箭射出,一名倭贼应声而倒。他复又张弓搭箭,如此又连射两箭。三箭皆不空,射杀了三名倭贼。
我对那个将领由“敬佩”变为敬佩。
那个将领收了弓箭,侧脸吩咐了旁边的副将。副将将手中红角旗扬起又挥下,那些退到北面的明军呐喊鼓噪着,却没有人冲上来。
真是岂有此理,季宗实在看不下去了,甩掉了头上的斗笠掣刀在手、呐喊一声冲了上去。季宗很快赶到了倭贼的后面,毕竟第一次同他们打交道,季宗下手留情,两刀砍到了两个倭贼的腿上,两人痛叫一声倒在地上。有三名在队后的倭贼转身夹击他。季宗轻松闪过砍来的几刀,每出手必中,这三名倭贼也大腿中刀卧倒在地。
前面的倭贼已跑得有些远了,季宗想了一下,将刀还了鞘。
他转身正要走,山坡上的那名将领已快步往下走,招手高叫道:“壮士留步!”
季宗停步,转过了身来。
那名将领带着副将快步走到了季宗身前。
看他二十**岁年纪,长脸、高鼻、下颔一绺黑须,虽是一员武将,英气中倒带有几许儒雅之气。
他上下打量了季宗一眼,说:“看壮士出手不凡,敢问尊姓大名,是何方人氏?”
季宗一抱拳说:“我叫季宗,是这里山里金岭人!”
那将领眼神闪了一下,似有些不信。
副将说:“大人,此人是本地口音,不会错!”
季宗道:“敢问将军高姓大名?”
那将领也一拱手:“鄙人姓戚,上继下光!”
他又道:“看壮士面带异相,不知做何营生?”
季宗摸了一下自己的短发,笑道:“我非僧非道,就是一个种地的农人,现在流浪四方卖艺为生!”
戚将军虽还有些将信将疑,但并没有多问,微微一笑,说道:“季壮士,现在大明国泰民安,只是倭寇常袭我沿海各省,烧杀抢掠、多有恶行,鄙人不才倒暗暗发愿要荡平倭寇、还民平安;男人大丈夫生在世间当有一番做为扬名于世,季壮士何不助我一起完此心愿!”
季宗心想,我虽然也痛恨这些倭贼的凶蛮,但我并不是大明人,最主要的是我要找到茱丽,更何况现在身边还带了一个小乔真。
季宗笑着说:“戚将军说得有道理,只是我这个人长于偏僻之地,于这些名呀利的看得不重,所以将军恕我不能从命!”
戚将军说:“季壮士此言差矣,人生于何世不由自己决择,生于盛世文人喜武士愁,文人且喜文章传千秋,武士则愁刀剑锈鞘中、老死醉乡中;壮士有这等本领,若不出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往小的说虚度了人生年华,往大的说,身为大明人,看倭寇横行、枉为大明男儿!壮士请思!”
季宗承认他一番话讲得有道理,然而自己的一切他又怎能知道呢。
季宗思忖了一下,说:“戚将军,不瞒你说,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我要找一个人,找到这个人后,我还要等一位黄大哥。所以恕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戚将军惋惜地叹了一口气,说:“我手下兵将太弱,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不过人各有志,我不能勉强你!”
这时候戚将军手下那些明军都已从北面过来,散列好了队形。
戚将军转身,脸上又恢复了肃态。
他吩咐军士将那五个受伤的倭人绑了。
他叫住一个老成军士,道:“我问你,将在谋断,兵在什么?”
那个军士吱吱唔唔回答不上了。
戚将军喝道:“兵在令下不疑!”
他道:“我问你,为什么我下令你们往上冲,怎么万人对千人不战自溃贻笑大方?”
那个军士说:“大人,我们听令上了啊,打不过那是真打不过!”
戚将军喝道:“胡言!我问你话你需如实回答,如实回答既使有错也不究,若有一句不实,就按军前违令立斩不赦!”
那个军士道:“大人请问,我一定如实回答!”
戚将军放缓了脸色,道;“好,我先问你,论身材、论人数、论公理,我军都优于倭寇,为何你们却一见倭寇不战自败,是何道理?”
军士道:“大人,我就实话跟您说,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都是家里有老小的人,当兵不过是混份饷,就是不当兵回家也能混得肚肚圆,那些倭寇就不同了,都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本浪人、武士,穷凶极恶之人,他们抢得了有饭吃抢不得就要饿肚子,你想犯得着跟他们玩命吗?再说这些家伙敢冒着丢三分命坐船飘洋来大明,摆明了都是一群不怕死的家伙,跟这些家伙拼命不值啊!”
他看了看戚将军,又说:“再说了,我们平时驻营只拿本份饷银,出来剿寇就奖双份饷银,这要真拼了命把倭寇全干光了,这以后想拿双份饷银到哪儿拿去呢?”
戚将军听到这里忍不住都要发雷霆之怒了,他生生地忍住了。
戚将军对那名老成军士挥了挥手,说:“你去吧!”
他命令副将:“收兵!回营!”
戚将军转过身来,对我说:“壮士,不瞒你说,这是我升任宁绍台参将以来打得第一仗,本以为谋定而后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定一击必中、凯旋而归,却没料到竟会铩羽而归,若不是壮士出手,又何能擒住一贼一寇!”
季宗说:“戚将军,我也略读过一点儿兵书,(季宗差点说成我其实也当过军人)戚将军的胆识过人,排兵布阵我也很佩服,只是手下这些将士我实在不敢恭维,正如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戚将军若能有一帮得力的手下,必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戚将军点了点头,说:“言之有理!”
他又叹息一声:“季壮士不能随我共事,实在是个遗憾啊!”
季宗笑道:“无缘咫尺天涯,有缘自会相会!”
戚将军点了点头,一抱拳:“后会有期!”
季宗也一抱拳:“后会有期!”
回到了营地,戚继光陷入了沉思。
………………………………
第六十四章 乍闻心喜若狂
一直以来,好些人都认为自己是子承父职,其实只是一介书生而已。自己并不以书生为耻,反而暗以为傲。只知抡刀砍杀的武夫最多只能做个大将而已,而要做一个帅才不读书是不行的。那些曾经跟他共事的武将们不知他暗地里付出了多少,他白日里温经书、攻兵书,月夜下练刀剑、习弓箭,他心中的抱负不是那些武夫所能理解的。想少年时自己也曾参加过武举的乡试,过试中了武举人。自己到北京参加会试,与全国各地优秀的武举人一比,才发现自己的武艺实在一般,考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与那些名列前矛的武举人私下聊了聊,谈话中他们对排兵布阵知之甚少,兵法谋略就更不用提了。可见天道至公,老天分配给每个人的时间是公平的,你在什么事情上付出得多,在这件事上你得到的就会多。一个人要比别人得到的更多,无非两点,一是这个人抓住了重要的事情去做,所谓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想学习的本领,要借此成名立业的本领;二是这个人把休息的时间挤出来用在学习中。
在武举京试中表现并不佳的戚继光在了解了这些高中的武举人“实力”后,反倒对自己有了信心。一个将帅绝不仅仅是靠高绝的武艺就可以的,将帅不是武林高人,不能凭一已之力平定天下,那样的话要那些手下的兵士有什么用?自己一直在学习,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也挤出时间来学习,所以落选的戚继光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有了信心。
心怀大志但为人却很低调,戚继光知道,要别人信服是靠做事情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争论出来的。机会来了,庚戌之变发生了,自己表现出色,一封《答俺答书》洋洋洒洒,不但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然而,身为武职,那些武将同僚们并不以为然,反而撇撇嘴,更认为他是一个另类,笑他既已承父职做了武将还不忘腐儒的酸习。自己确实是一个另类,武将们聚在一起猜枚饮酒,自己觉得浪费光阴,不屑参加。其实自己知道多参加这样的聚会有利于拉近关系,但有一次就有两次,计较利弊,莫不如用这些时间来看书、习剑。
朝廷设置宁绍台参将一职,多少人趋之若骛、想得到这个职位。有贿赂上级的,有托人进京拉关系的,甚到有人变卖家产,声称博得此职不出两年财产俱会收回还有余。
然而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最后得到这个职位的竟会是戚继光,这中间多亏了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大力推荐和保举。多少人私下纷纷猜测吴宗宪得到了戚继光多少好处,因为人们都知道胡宗宪这个人很贪。但是这次大家都猜错了,这次胡宗宪没有收到戚继光一文钱,既使戚继光倾家荡产也比不上某些人呈送给胡宗宪许诺事成后的礼单。
胡宗宪没有想到,自己一次的不贪,竟然给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
戚继光感激万分,并没有涕零,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回报胡总督的知遇之恩。
这一次得到了这批千余人的倭寇在浙省登岸,沿路烧杀抢掠的消息后,他觉得机会来了。自己第一次带兵御寇,本来带四五千人足矣,因为是第一次,为了取得全胜一战成名,自己几乎倾巢出动,带了万余人,又提前派了十几个快马前哨去探报消息,可以说做到了知已知彼。在龙山一带,自己在得到倭寇向这边赶来,准备回海船上收藏所抢得的财物,自己带将士埋伏在地势占优的土坡上,一切的一切都安排得天衣无缝,既使自己的书本老师孙武再生,怕在这件事上做得并不比学生更好了。然而,然而。。。。。。
戚继光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深思之中。
季宗带着小乔在慈溪一带卖艺。
卖艺是为了更好的打听茱丽的消息。
卖艺的表演季宗又加了水泼不入的节目,其实只摸顶知心的节目季宗就每天收获颇丰。但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依然没有茱丽的消息。
在季宗的心里,茱丽现在就是自己活在这个星球的全部意义,再想不到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季宗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好多人看他说的表演项目,都觉得他很难做到,再加上上场后赢了就可得一两银子,所以许多围观的人都跃跃欲试。
但大部分的人都仅限于跃跃欲试而已。为什么?因为输了要掏三十文钱。季宗告诉大家,如果想上前来试一下,只要告诉我一件他所知道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就可以不用给钱。
小乔悄悄扯了一下季宗的衣袖,待他弯腰附在他耳边说:“师傅,不妨把两样的价钱都往高抬一点儿,反正我相信你的实力!”
季宗点了点头。
于是他又告诉大家,如果能做到的人,可以得二十两银子。季宗取出那两锭十两的银子放在当场,又说输了愿掏钱的人输一两银子,讲故事的人分文可以不掏,当然故事要是真事且稀奇古怪。
这下,想上场的一下拥上来十几个。只好轮流而来。
并不是大家一下都有钱了,而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有故事的人。
一个木桶放在场中,满满一桶水,上面一只木瓢。
季宗抽刀站在场地中央,上来的人从木桶里舀水,离两米往季宗身上泼水,若能水透季宗的刀网,让他身上有湿,就算上场之人得胜。
季宗只是刚将钢刀拔出,还未说可以了,那个就已经兴奋地、迫不急待地舀起一瓢水泼来,看他脸上兴奋的表情,倒象个小孩子。
看他泼得住不了手,连他身上和一旁小乔身上都溅了水。小乔冲了过来,拉住了那人的手。
小乔说:“大叔,可以了!”
那人说:“咦,昨天不是都泼一桶水吗?”
小乔问:“那您是输了掏钱还是讲故事?”
那人不言语了。
当然是讲故事了。
这桶和瓢是租人家的,一桶水是两文钱,赚人家三十文钱还可落二十八文,你要讲故事我们不是还要赔钱吗。小乔的心里清清楚楚。
小乔大声地宣布,凡是讲故事的人只能泼十瓢水。
那人忙绕过地上的水渍,来到季宗跟前,季宗的衣上干干爽爽、没一点儿水渍。
于是这两天季宗和小乔听到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有说某地一头母牛生了一头小牛,生下来就说了几句人话,然后再没有说过,不对,是出声,甚至到挨了鞭子后连叫都不再叫了;有说自己半夜起来到院内小解,见一神仙坐在自家院内种瓜的细藤架上,正举着葫芦喝酒、赏月,自己只见了一面,那神仙就一下不见了,再以后自己哪怕半夜躲在屋里窗后偷看都再没见过;有说一户人家生了个三只眼的婴儿,怕不是二郎真君爷转生;等等等等、不一枚举。这些人讲这些奇事的时候无一例外是不肯季宗再摸着他们的手的,因为知道他会摸手知真假。所以季宗感应不到他们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这些可气又可爱的浙人。
直到有一天,在一个集镇上,季宗听到的一个故事让他怦然心动。季宗马上收拾了随身所带的东西,留在店里的东西都没要,只留下一圈意犹未尽、不明其意的观众。
季宗带小乔向南边一个叫苍悟的小山村赶去。
其实他们听到的这个故事比起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显得平淡无奇。
有个人告诉季宗,在南边一个叫苍悟的小山村,几个月前,有个农妇傍晚从地里回家,突然碰到了一个赤身裸体、眼睛碧蓝的女子。农妇吓呆了。那个女子制住农妇后剥去了她的外衣裙衫、却没有伤害她。农妇惊慌失措地回到家后,她的丈夫认为受到了污辱,立刻带领着族人去找那个女子,结果七八个壮男却被那个女子打得落花流水。那个女子就住在山上一个山洞里,后来又抢了另一个农妇的衣衫,但因为有前面的例子,这次却再没有人敢去找她了。
………………………………
第六十五章 天堂是什么样子
要到那个小山村要翻一座岭。
季宗弃了马。
小乔跟不上季宗的大步。
季宗背了他。虽然背了一个人,但可以放开步伐全力地奔跑。
虽然是上岭,小乔也能感到师傅全力奔跑时所带来耳旁的风声。
季宗上得岭来汗已湿背。
下岭的时候尤见惊险,但小乔一点儿也不害怕,只有未从体验过的兴奋,他甚至在季宗背上挺直了身子、张开了双手,享受飞翔的感觉。
那个小山村已经清晰可望。
季宗伸出的触角已经感应到了茱丽的电磁波,也感应到了茱丽惊喜、惊讶的讯息。
季宗一言不发,不视不见那些路上碰到的那些村民吃惊的目光。
他们闪避着季宗。
季宗只知向传来茱丽讯号的方向飞奔。
到了一座山下,季宗已有些疲累。
小乔也看出来了,拍了拍季宗的肩:“师傅,让我下去吧!”
噢!季宗都忘了背上还有一个人。
季宗顺着农人和牲畜踏出的上山路径大步向上登去。小乔加速紧跟,饶是如此,也跟不上师傅的步伐。
茱丽的信号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近了。
山坡上一个人影一闪,一个人正从上面飞奔而下。是茱丽!穿着对襟布衣、襦裙的茱丽!
季宗又不知从哪里生出的的力气,向上飞奔而去。
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季宗说:“茱丽,我再也不会让你离开我!”
“我要你永远在我身边!”季宗在茱丽耳边轻轻而又坚定地说。
过了许久,茱丽才红着脸轻轻地推开了季宗,她美丽的蓝色眼睛里还含着湿润的泪光。
她打量着季宗:“哈,你现在穿成这样,变成这样子,我都不敢认你了!”
季宗微笑着说:“你再怎么打扮,我只看你美丽的眼睛就知道是你!”
站在一边的小乔仰着头微笑地看着他们,虽然听不懂他们一句话。
茱丽看见了小乔,问道:“他是谁啊?”
季宗笑着说:“是我收的一个调皮、机灵的小子!”
戚继光去拜访了恩师胡宗宪。
他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
胡宗宪也很重视他,推掉了别的应酬接见了戚继光,并没有因为他第一仗就无功而返就冷淡地待他。
戚继光很感激,他说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说:“大人,学生总以为将帅讲究的是谋略,现在学生才明白了,没有一支精兵强将再好的谋略也是无法得到贯彻执行的!”
他补充道:“学生原来一直不明白,以大明堂堂之军队,怎会让区区几万、几千的倭寇横行于沿海府县,直驱上百里如入无人之境,经龙山一役,学生这才明白了个中原由!”
胡宗宪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戚继光说:“学生决定先训练一支作风强硬的军队,兵不在多贵于精!”
戚继光满怀信心地直视着胡宗宪的目光:“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学生相信在学生有生之年一定可以荡平倭寇!”
胡宗宪到底在浙省当总督多年,他并没有受戚继光的感染。
胡宗宪淡淡地道:“江浙一带富饶,如果江浙兵也能变成强兵勇士,那兵谁都都能带了,这宁绍台参将的职务也就用不着你来做了!”
他话风一转:“不过你的想法是对的,就照你的想法去做,需要我支持的地方,就禀报上来!”
戚继光把胡宗宪的话当成了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多少年以后,他还敬佩胡宗宪的睿智。
其实当时胡宗宪只是说了一句大实话,一句普普通通的大实话。
季宗和茱丽暂在这座山上住了下来。
茱丽一直在一个山洞里安身。
茱丽的山洞很美,绿色带着花朵的藤萝被茱丽扯过来吊长在山洞两侧,象掀起分开的绿萝帘。洞内茱丽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季宗笑着说:“你就想在这座山洞里住一辈子啊?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有趣、有多热闹!”
茱丽告诉季宗,她也曾想到外面去找季宗,可是一次大雨让她胆怯了。
当时茱丽正在山上采摘吃的东西,看到天上的乌云渐渐压顶,茱丽忙带着采来的一些果实、根茎回到了山洞里。她刚回到山洞里雨就“哗哗”地下起来,这场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好在洞有五六米深雨水洒不进来,她采摘的果实和根茎也够她食用。茱丽在恒思星球从没见过下了三天三夜的雨水,让她觉得去外面去找季宗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现实。
季宗告诉她,这里的雨水没有腐蚀作用,而且比起皇宫里的湖水味道也不逊色。
茱丽睁大了眼睛,蓝色的眼睛那么清亮:“真的?”
季宗笑着点了点头:“真的!”
茱丽一拉季宗的手:“你来!”
她带着季宗出了山洞,向山上跑去。
小乔不知两人说了什么,见两人说了半天,突然手拉手跑了出去,也忙跟了出来。
见两人正往山上跑,小乔叫道:“喂,师傅,等等我!”
季宗边跑回头招手道:“你跟上来!”
小乔不满地想,你们俩跑得那么快,谁能跟得上!这师傅,有了伙伴就不管我了。
季宗被茱丽拉着手,心里面充满了甜蜜。
他问:“带我到什么地方?”
茱丽说:“先不要问,等会儿就知道了,一个神奇的地方!”
两个人用了一柱香的工夫登上了山顶。
茱丽松开了季宗的手。
季宗看了看自己那只幸福左手。
茱丽招呼季宗来到山顶边。
远处,平静宽广的大海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那一望无际湛蓝的海水那么宁静、那么迷人。
季宗被这生平第一次见到的美景惊呆了,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茱丽看看季宗、望望远处的大海,脸上带着孩子般顽皮的笑容,那神情似乎在说,怎么样,我没骗你吧?”
季宗沉醉在这壮观美丽的景色中。
茱丽完全理解季宗的感受,因为当她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时的迷醉并不亚于季宗。
茱丽轻轻地碰了一下季宗。
茱丽说:“季宗,我第一次见到这么一望无际的湖水,也是象你这个样子!”
第一次,茱丽猛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看见这壮丽如仙境般的景色,当时自己是赤身裸体的。她的脸红了。
季宗缓过神来,告诉茱丽:“这叫大海,比湖水不知要大几百倍!”
茱丽偏过了头来:“真的?”
季宗点了点头:“真的!我听那些人说过,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