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乞与星皇-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葛尽忠倒不觉得什么,季宗却暗暗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戚继光故意叹了一口气,道:“唉,岑港一仗,我所带的亲兵所剩无几,纵有屠狼之心,却无屠狼之力啊!昨日见了义乌与永康人的一场拼斗,若能得象义乌人一样勇猛的兵士,何愁倭寇来犯啊!”
葛尽忠笑了:“戚将军是脖子上挂着锅盔喊饿啊!”
戚继光问道:“大掌柜的所言何意?”
葛尽忠笑道:“我们义乌人没事干架都舍得拼命,那要是打开倭寇了就更不用说了,戚将军现在就在义乌县府,招人就是了!”
戚继光击节道:“直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啊,我也有过这个想法,问题是我现在停职,哪里能够申拨饷银来募兵,枉看着倭寇胡作非为!心有杀敌意,手无屠龙刀啊,只能扮做书生出来转转以散郁闷!”
葛尽忠笑道:“哈哈,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要还是武将打扮,出来闲逛,就被人耻笑了!”
戚继光笑道:“言之有理!”
葛尽忠说:“招兵的事儿我可以帮忙,饷银我可以给你支三个月的,你看行不行?”
戚继光一听站了起来,抱拳深施一礼:“大掌柜的不愧名为尽忠,果然忠义两全,如此鼎力支持,于国于民功莫大焉,请受戚某一拜!”
葛尽忠忙站起来阻挡道:“不敢,不敢!受你大将军一拜,只怕要折寿五年!”
说得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戚继光说:“三月饷银足够,待我恢复了军职,向胡恩师申拨饷银,到时还了大掌柜的银两。”
葛尽忠一摆手:“诶,戚将军再不要说这见外的话了,你是拼了性命为百姓杀倭寇,我就出点儿酸银子,还跟我提还不还的话!我这人有个啥,除了一身臭毛病,再就是有些酸银子,臭毛病戚将军看不上,这酸银子你再跟我客套,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看!”
大家都笑起来。
季宗冲葛尽忠竖起了大拇指:“大掌柜的这钱才是花到了刀刃上!”
季宗又问戚继光:“戚将军,那你打算召多少人马?”
葛尽忠说:“那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戚继光说:“也不尽然,兵贵在精不在多!”
季宗点头道:“对,多了训练时难免有疏漏,到时素质还会参差不齐!”
戚继光说:“这是其一,再者现在倭寇横行,兵员一多,训练时间上势必要延长,只要三千兵足矣!”
葛尽忠说:“好,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写招募告示,我派人去张贴!”
茱丽笑着说:“那这事儿就只能有劳戚将军了,我们几个都是粗识几个大字,哪里写得了告示。”
我和茱丽虽然会说汉话,但是字确实写不了几个。
葛尽忠一睁眼道:“茱丽妹子这话就说得偏了,你怎么一棍子把人都打死了,虽然我识不得上千个字,也不能说就不能写字了!”
戚继光惊奇道:“上千个已是了得,就是识几百个也算粗通文墨,想不到大掌柜的竟是文武双全!”
葛尽忠这才哈哈大笑:“戚将军还把我的话当真了,我是和茱丽妹子开个玩笑,我满打满算也就会写十来个字,我要是粗通文墨了,那张飞也能穿绣花针了!”
说得大家又哈哈大笑。
戚继光说:“那就有劳大掌柜的取来笔墨。”
葛尽忠说:“不瞒戚将军,我这家里斧铖钩叉,十八般兵刃样样都有,笔墨这东西还倒真没有!”
戚继光想偌大的葛府,竟然连个笔墨也没有,不禁不些哑然失笑。
“不过不要紧!”葛尽忠说。
回头吩咐家仆:“这条街上就有咱家的铺子,到帐房先生那里取了笔墨过来!”
家仆刚要走,他又嘱咐说:“多带些纸来!”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不一会儿,那家仆取了笔墨过来,腋下夹了一撂白纸。
几人收拾了方桌上的东西,铺好了白纸。
戚继光站立着,提笔濡了墨,先写了题头:告示。正文笔走游龙、形神飘逸,端得一笔好行书。
写了一半,戚继光突然住了笔。
他对那个家仆说:“这张收了吧,不用!”
葛尽忠说:“咦,我虽不识得几个字,但看戚将军这一笔字写得洒洒扬扬,怎么没写完就不要了?”
戚继光说:“我突然想到这不是写条幅,能当兵的都是种地的或是粗人,告示还是写得好认写为好!”
几个人不禁佩服他的心细。
戚继光又濡了墨,这次写得大体楷书,工整、有力。写一张,那家仆就拿到一旁去晾干再收。
一连写了十五张,戚继光住了手:“人多地方张贴,这些也就够了!”
他刚要放下笔,葛尽忠说:“别急,再替我也写三张招人的!”
戚继光说:“好,你说,我写。”
葛尽忠说:“招人,顺得矿场招采矿工,管吃有住,每月银八钱,也可存于矿场,年底总结。条件,年龄三十到四十五岁。”
听到这里,戚继光忍不住停了笔:“大掌柜的,人家招工人都招二十到三十年轻力壮的,更何况你这采矿又是重体力活,怎么反倒要些中年人?”
葛尽忠说:“我矿上现在人手足够,我是再招些人来,矿上那些没结婚的小伙子,还有我那些看家护院的,我动员动员也就有几百人能参加你的队伍!”
戚继光这才明白了葛尽忠的意思,心下很是感动,只是没有说出来。
写完了,葛尽忠派人贴于城中热闹之处和城外几个要道路口。
又吩咐了人准备丰盛酒宴。
葛尽忠虽然有钱,但于吃的上并不是脍不厌细、食不厌精,还是那种认为大鱼大肉满桌,好酒满坛就是盛宴。
满桌的鸡鸭鱼肉,戚继光只捡些鱼肉和两样素菜吃,季宗和茱丽自然是酒茶相陪。
葛尽忠睁大了眼:“是我的厨子做得不好?”
戚继光说:“色味俱佳!”
葛尽忠说:“那莫非跟我客气?”
季宗不好明说,笑着说:“酒宴酒宴,酒字为先,喝好才为情谊!”
这一番话说到了葛尽忠的心里,不在计较他们吃多吃少,只一味劝酒。
酒过三巡,葛尽忠又说起了自己当年发迹过程中做得那些勾当,说到豪兴时,唾沫横飞、指天拍胸,几个人知道他的脾性,也不以为忤。
戚继光平日里常规律自己少饮酒,今日身上也没有军务、人又对脾气,且感谢葛尽忠的招兵资饷,所以也破例放开了自己,陪葛尽忠痛快豪饮。
酒是佳酿,季宗也同他们两人豪情佐酒。
其实三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只是戚继光和季宗说得少、听得多,葛尽忠话多,先谈往事,再说江湖、倭患,涛涛不绝、豪兴大发。
季宗也劝茱丽陪着喝了三杯。
茱丽呢,看到桌上鸡鸭鱼肉,想着这都是小乔爱吃的,平日里自己又不会做这些,再者在山上离市镇远,买着不方便,平日里给小乔常是青菜或野菜。今天小乔可惜没来,他要能来大快朵颐一番该多好。
她无意中提了一句,说者无心,葛尽忠却把这记在了心里。觑空招手叫过家仆,悄声吩咐了他,让厨房再做几样好菜装蓝。
这一顿午饭直吃了一个半时辰,主要是说得多、喝得多、吃得倒少。主客尽欢。
戚继光、季宗四人辞别了葛尽忠,离开了葛府。
茱丽手里提着给小乔带的食盒。
季宗本想在县里雇两辆马车,戚继光却说,天色尚早,咱们不如安步当车,也好消食、醒酒。
出得城来,正是早春时分,原野绿茵如毯、花枝点缀,江南景色,美如画卷。
柔风拂面,酒意微醺,戚继光不禁诗兴大发,口占一绝: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边花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茱丽笑着说:“戚将军,今天正是你江边花月笑平生的时候呢!”
戚继光说:“是呀,正因为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日子,所以象这两天这样的悠闲的日子更是难得啊!”
季宗不平道:“这也是朝庭昏庸,只听一些谗言,停了戚将军的职务;饶是这样,戚将军也是一刻未敢忘国事,招兵募饷,只知为国!不过也好,若不是有那些谗言,戚将军何来这悠闲时光游山赏水呢!”
戚继光虽喝得多,心内却是清楚,说:“季兄弟,不可妄议国事!”
季宗笑道:“戚将军,你虽喝得酒多,却一点儿也不糊涂,原先只知道你勤研兵法,韬略战术因势而制,不拘泥于成文,阵法多变,却没想到戚将军却还有狡猾的一面!”
戚继光说:“噢,我怎地变成狡猾了?”
季宗笑着说:“你一步步地用话勾扯葛尽忠,不用你开口求他,反倒他慷慨助你更多,岂不是有狡黠的一面。”
戚继光感慨道:“季兄弟,葛尽忠虽是个粗人,但能从一个市井之徒混到江浙巨富,岂是等闲之辈!那是他心中有这一份忠义,才能如此慷慨相助;若是无心之人,你就是求他、拜他,他也会顾左右而言它,岂能理你这茬!”
季宗听了,觉得戚继光说得也有道理,不禁点头称是。
戚继光说:“季兄弟,且不说葛尽忠之事,该说说我求你之事,你可想好否?”
………………………………
第一一三章 未磨砺的宝剑
季宗看了一眼茱丽,对戚继光说:“莫说戚将军有求于我,更莫说黄大哥还在戚将军营中,只目睹倭寇残暴之行,我也早有赴阵杀敌之心,只是答应了茱丽,要带她游历大明山水,现在在这里羁留这么多时日,倒要劳烦茱丽常常替我照顾小乔真,若不践行,倒真负了承诺,对不住她!”
茱丽笑着说:“季宗,你不用考虑我,有什么想法,你只管照行就好了。”
茱丽越是这样说,季宗越是觉得对不住她。
戚继光早已看出。
他笑着说:“大明地势主要分南北,北方多是黄土漫坡之地,还有沙漠不毛之地,辟如如今早春时分,北地大多还僻冷,和南方之冬季相差不多。南人游北地,多感慨壮怀之景,游局地而可窥全豹;而北人游南地,山水俱佳,名胜游完,只曲径通幽之境都历览不完,所以常留连忘返。此南北景色、风土这差异也。”
季宗听完,点了点头,说:“这么说来,还是南方的景色好,我以为浙省处处美景,大明全境又不知多少奇境佳景,若北方是黄土漫坡、沙漠不毛之景,其实我倒是多见了!”
季宗看着茱丽,两人相视一笑。在恒思星球上,多是土坡之地,还有占了恒思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沙漠,确实是见得多了。
戚继光虽不知他们两人又没去过北方,又怎么倒见过北方之景,也没有询究,说道:“是呀,不是有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既已见过北方的风貌,我这段时间带你们领略一下苏杭的风韵,如何?”
季宗想着这样甚好,能陪着茱丽游览一下戚继光口中的苏杭美景,但想到戚将军虽是好意,但他重任在肩,自己怎能如此不识大局。
季宗下了决心。
季宗说:“戚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们都正年轻,来日方长,我意已决,先助戚将军平定了倭寇再说,以后太平之日清心游览天平之地,岂不是更好!”
戚继光一听大喜,说:“我就知季兄弟是深明大义之人,戚某感激不尽,请受戚某一拜!”
季宗忙说:“哎呀,使不得,葛尽忠说受你一拜怕要折五年寿命,我更承受不起,怕要折十年不止呢!”
几个人听了哈哈大笑,戚继光也就做罢。
回到山上,天又已黑尽。
小乔今天回来倒较早,原来他早晨出门,到午时就在林间打得一只糜鹿,只割了一条后腿,没吃完就饱得不能再饱。剩下的整鹿,置于鞍前,骑马到了义乌县城,将之卖于肉铺。得钱后找了一家酒楼,倒不思肉食了,要了好酒、两样小菜,自斟自饮、自得其乐,逍遥快活。
饭后,打马回山,其实那时季宗、戚继光几个刚离别了葛府,小乔和他们相隔了南北一条街,也未遇上。
茱丽见了小乔,打开食盒,在他面前逗趣、馋他一番。
小乔见茱丽做客不忘了自己,心下也是暗暗感动。
他是乖巧之人,虽肚腹饱胀,为了让茱丽开心,却故意装出垂涎欲滴之样,和茱丽追逐打闹,哄得茱丽很是开心。
待茱丽要将食盒中的肉疏给小乔热温之时,小乔又说,今天馒头、米饭吃饱了,晚上空一空腹,留到明天再享用才对得起这美食。茱丽也就遂他的心意。
却说葛尽忠派人将告示贴于通衢往来人众的地方,城外岔口要道也张贴了,这没有十天的时间,竟有四千余人赶来报名。原来告示中说,饷银每月十二两,这比在家种田要好十几倍,更何况江南人多、地少,好多人都是租种大户员外之地,这更要多出几十倍来;既使比起工钱最大的葛尽忠矿场,这饷银也高出八钱银子的工钱许多。
这也多亏是葛尽忠财雄势大,派人在矿场又盘了十几口大炉灶,只每日这米面供应、三餐炒做,没有几十人忙碌供应不上。
戚继光见人员这么快地召集而够,心中喜忧交加。喜自不必说,忧的是时间紧迫,葛尽忠能提供三个月的军饷,已是天大的面子,若三个月内不能将这支新军培养、训练成一支虎狼之师,到时只怕一番心血就要付之东流。
再说,倭寇这段时间的横行也不允许他再放松一点儿时间。
戚继光和季宗两人开始精选人员。
本来挑兵士就要挑强悍、凶狠之徒,但是义乌人的血性这一点不用多虑,两人反倒在里面将一些面相凶狠或奸猾之徒摒除。这是戚继光分析、商量过的。原因是忠厚之人听话,训练容易带出来。军队讲究纪律,令出必行是头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还有一个未说明的原因,这次葛尽忠确实是全力帮助了戚继光,将矿上的一些青壮矿工和手下二百人也都送来报名,摒除的这几百人大都是葛尽忠的手下打手和小部分矿工,总不能让人家出了钱、出了力,再把人也出上吧。
戚继光问季宗:“时不我待,季兄弟是觉得就地训练好,还是带回营地训练好?”
其实两面差不了什么,这是戚继光尊重季宗。
季宗想了一下说:“其实就地训练完还是要带回营地的,就地训练吃饭方便些,但搭的简易草棚碰到下雨就不好了;回营地虽伙食一时有些照应不周,但军械齐整,更好一些!”
这里吃饭是葛尽忠在照应,其实戚继光也不想再麻烦葛尽忠,就说:“那好,就听季兄弟的建议,带新兵回营训练。”
季宗是如实分析,其实心里还有另一个想法,心中不知道黄大哥生死存亡与否,实在想早到军营一探究竟。
季宗和戚继光两人专门来辞别葛尽忠。
茱丽和小乔留在山上归整东西,其实也没有多少要带走的家当。
葛尽忠这段日子因为戚继光的事情,也没有外出游猎。
见了葛尽忠,两人说明了来意。
葛尽忠说:“既然你们已经决定好了,我也就不挽留了,戚将军请放心,每月的饷银,我到月底自然会派人送到军营!”
戚继光说:“大恩不言谢,待日后戚某但凡取得寸功,定会上报朝廷,以彰显葛大掌柜之功!”
葛尽忠摆手道:“诶,都说了不言谢,又说这些干什么,我要是图名,花钱捐个知府当当,不是更过瘾!”
季宗说:“大掌柜的,我来时带了我提炼出来的一些镝片,就先暂存在大掌柜的府上,待日后有了时机,我再取了提炼。”
这也是季宗想过的,这些镝片带在身上不放便,倒不见得安全,倒是放在葛尽忠府上最是放心。再说日后提纯之事,还得葛尽忠帮忙找匠人。
葛尽忠哈哈大笑说:“季教头请放心,你炼出的‘银子’我一文都不会动,只等你日后来取!”
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
第一一四章 军营相会
戚继光和季宗带了招得的三千新兵起程。所驻营地在余姚慈溪之间,离义乌近三百里。
他们决心从第一天开始就从严治军,备好了干粮,规定路上不能踏坏农人之青苗、睡觉不得借百姓的草垫、被褥。违者轻则扣饷,重则军法处置。
戚继光和季宗身先士卒,步行走在队列之前。
每日除中途吃干粮、睡眠六小时外,行军不辍。
到第三日到得了营中。
先安排好了新兵住宿的营帐,戚继光又拿出了部分银两交给了营官,请他代为安排新兵伙食之事。
带兵打仗不光是简单的对垒、厮杀,每一个军队后面都有一系列的琐事要操心安排。
季宗呢,一来就让茱丽和小乔跟着戚继光,听他忙完安排营帐。
自己呢,打听得戚继光原先的亲兵住在左近,忙过去打听。
一打听有人就知,有人帮忙去叫黄通。
却不巧,黄通和一个亲兵去了附近村镇喝酒,还未回来。
季宗谢了那人,心中不以为意。
现在已知道了黄大哥还活着,人无恙,这比什么都好。
季宗只坐在营地里静等。
到得下半晌,黄通喝得微醺回到了军营。
话说这军兵怎么平日能出去喝酒呢?更何况又是以严格著称的戚家亲兵。
原来自岑港一败,亲兵营仅剩这五百来人,初败又是大败,看着身边的兄弟大都死在了沙场,士气上很低落,再加上戚继光又被停了职,继而又外出不见了人,从心理上也很失落。
这黄通想着昔日的戚家亲兵威风凛凛、每战皆胜,自己也是每战必先,凭自己的能力从普通士卒升到了管十人的小旗,又从小旗升到了管五十余人的总旗,正当跟随戚将军奋勇杀敌之际,谁知突遭此役。看眼前之情景,想自己壮年从军,一心想建功立业,看来前途又是茫茫,又听得倭寇又四起抢掠,更是心怀忧闷,手里还有几个闲钱,所以这段时间常无时出去喝个解闷酒。
黄通回到营中,听说有人找他,一听描述就知是季宗,心中不由又热又喜。
喜自不必说,热的是季兄弟说他要和茱丽妹子游历大明,想着怎么也得三四年后方可再见,谁知他这么快的就来找自己,心下很是感动。
当下迈开踉跄大步,径来找季宗。
季宗远远看见黄通走来,站起来,心中一热,不禁眼眶潮湿。
黄通也看见了季宗,笑着大步踉跄而来。
两人心情又不一样。
黄通是知道季宗平安无事,相别再会,心中只是喜悦。
季宗呢,是知道黄大哥生死未卜,现在见到他,心中自生澎湃。只控制住了自己情绪,微笑地看着黄通走来。
季宗抱拳道:“黄大哥别来无恙,想死小弟也!”
黄通过来一拉季宗胳膊,哈哈笑道:“季兄弟一别许久,跟谁学得这么文绉绉的,走,跟俺找一僻静之处,咱们好好叙一叙!”
季宗本想带黄通先去见戚继光,见他要相叙,不忍拂他意,再加上他酒气冲天,怕见了戚将军倒不好看,遂跟他来到营外一处僻静之地。
两人在草地上席地而坐。
季宗先问了黄通别后之形。
黄通遂把自己来到戚继光军营,被人带引参见了一名百总,考较了武艺,那百总大为赞叹,上报了把总,就将他留下,编在了营中。后面跟着戚继光南征北讨,小仗无数不算,大仗一十三场连胜。黄通也因作战勇猛先升为带十二人的队长,后又升为管近四十人的旗总。
说到荣耀处,黄通心情激动、豪兴大发。后又说到岑港之败,忍不住虎眼泛泪、叹声连连。
季宗听完了黄通别后的经历,也是随着他的情绪感慨万分。
季宗说:“黄大哥,你能无恙,这就是最好的了,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材烧!”
黄通说:“是,俺只是中了两箭,算不得什么!”
季宗忙问:“那现在怎么样?”
黄通说:“不过是臂上、肩上,都已结痂,快好了!”
季宗说:“那就好!”
黄通稍平复了心情,又问别后季宗的经历。
季宗遂把自己在义乌碰到了独居石,又怎样与葛尽忠先相斗又相帮,之后的种种大略讲了一遍。
黄通这时酒也醒了好些,听到葛尽忠其人其事,不禁很是向往,说:“何时能见到这样一个有性有义之人,也是一件快事!”
季宗笑道:“黄大哥这有何难,到时我自会给你引见!”
听到了戚继光的种种,黄通说:“俺们以为戚将军新败又被停了职,负气离营散心去了,没想到他心里随时想着抗倭、处处留意勇士,看来俺们是误会他了!”
季宗说:“黄大哥,我已答应戚将军留在军营之中辅佐他,以后就可以和黄大哥常常相见、时时相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