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圣踪-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觉得如对百里之外的高山。佛山虽现而难近,修行不足,终究无缘可及!
陆正道:“请恕陆正僭越,敢问尊者,修行何以能够成佛?”
金刚神听陆正问出这个问题,会心一笑,答道:“自然是因人有佛性。”
陆正不作评判,接着又追问了第二个问题:“那修行人何以尚未成佛呢?”
金刚神叹了口气,目光之中闪烁悲悯道:“贪嗔痴三毒不除,闇昧惑无明未断,所以不能成佛!”
“尊者!”陆正叫了一声,金刚神自然而然应道:“老僧在!”陆正趁机问出了第三个问题:“尊者,众生可以选择不成佛吗?”
此话一出,不只是金刚神一愣,在场所有的和尚都把目光投向陆正而去,有的是质疑,有的是震惊,有的直接就露出了不满之色,当然也有的是深思之色……面对这种种不同目光,陆正泰然自若,整个人凝然定然,如孤山**八风,又如礁石不避乱流,无一回应,但也无所不应,显出坚定之志。
金刚神的眼中是一丝敬佩之色,但同时又带着些迟疑道:“天地之主此言,甚为玄妙,若遇有志之辈,当因得闻此一言而得证悟。但世间众生不齐,倘若不明成佛修行之道,恐错认因果,迷离坠落,沉入苦海而不得超脱,更增天地之间的乱象,乃至妨害其他生灵。到此地步,又是奈何?”
陆正哈哈一笑,道:“前辈此忧确是事实,陆正也无力解答。不过幸好在下曾在日月庐中曾受两位先生教诲,得李先生一妙语曰‘但受来学,不行往教’,或可助前辈思索。有缘缘则正,无缘缘受邪,此为晚辈所解。”
“有缘缘则正,无缘缘受邪。”金刚神将此语念诵两遍,自语道:“佛祖所成之境界,名为诸缘不及,以为至境。天地乃因缘聚合而成,既然诸缘不可及,那岂不是说天地之间,是不可能成佛?老僧不解,天地何故如此拘束众生,不容佛存?”
陆正心中一叹,金刚神在此有迷惑,难怪最终会找上断慈山的妖物,是他之修行出了问题。他摇头道:“其实天地并未拘束众生,更没有不容佛存……尊者,以晚辈所见,是你心中无佛,所以才看不见天地之间的无量无数之佛!”
金刚神眉头大皱:“你说老僧心中无佛……”
陆正居然说一位佛山尊者心中无佛,可实在是大大的不恭敬了,简直就如诽谤一般了。嗔心和尚当即一怒,眉峰一跳,正要呵斥。不料那边知缘居士首先高诵一声,道:“阿弥陀佛,得闻天地之主此言,本居士得证无漏之无分别心,多谢!”
知缘居士的一双手臂在率意山被黑刀所发出的斩缘之力崩飞,到此为止一直都是无臂之人,双袖空空荡荡,但随着话音落下,他的一双袖子之中突然钻出了两只手,在胸前合十,冲陆正行礼。
半月和尚喜形于色,道:“师兄,你终于又找回你的双手了!”
知缘居士微微一笑道:“此时才知本不曾失去罢了,又哪里来的找回呢?”
半月和尚睁大了眼睛,满是迷惑,道:“师兄,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知缘居士道:“不懂?不懂就对了,我们两个就别聒噪了,静言吧!”
他二人的几句话都落在众人的耳朵里,荒未央首先笑了起来,道:“看来和尚之中,至少还是有两个明白人的。不过看某个尊者,好像就有点麻烦了!”
金刚神问道:“天地之主所言,是不要让老僧执相求佛吗?这等道理,老僧岂能不明白得?”
陆正听了,不置可否,再次伸手冲山下众修行人一指,道:“前辈既然明白,请问山下的是什么人?”
金刚神这回终于顺着陆正的目光看了过去,道:“老僧所见,是一众修行人?”
陆正问道:“为何不是众佛?”
金刚神双手合十,道:“因老僧所见如此。虽然这些修行人都有佛性,但无修无证,无佛之神通境界。纵使未来或能成佛,但此时终究不是佛。”
陆正此时也将双手合在胸前,道:“尊者如实所见,不作诳语,是真实语者。不过,请恕陆正无礼,以前辈方才所言,在下觉得前辈所问有误,不是天地与前辈之愿相违,而是前辈自身与己愿相违!”
不是天地与自己相违,而是自己与自己相违?众僧听得这话,有几人不免思索起来,不可能吧,这天地之主真是胡说了,金刚尊者早已有知道境成就,岂能做出乱道自丧之行?这个陆正既无修证佛法,仗着炼化了天命花,便如此大言不惭,着实狂妄嚣张。他们都知金刚神之脱天境的神通法术来之不正,对他已有敌视防范之心,但听见陆正这话,还是不免大大不认同。
金刚神思量了一会儿,也忍不住问道:“天地之主,请恕老僧愚钝,既然你说是老僧自己与己愿相违反,敢问如何是不相违呢?”
陆正道眼既在,自然感应到众僧之中那些对自己颇有看法之人。但他并不在乎,自己不是佛门中人,也不是在场境界最高的,在这佛山之上大谈佛法修行,引来这些怀疑和轻蔑也最是正常不过的。就在金刚神刚问出这个问题之际,他便朗声回答道:“既然前辈愿众生见佛,那么前辈眼中所见当是佛才是,如此才是不与己愿相违。”
陆正的声音清爽洪亮,如清风吹遍佛山每一个角落。金刚神顿时叹了口气,脸上神色,如有所丧!刚才那些腹诽的和尚听见这句话,都不免脸上一红,有两个甚至立即开始念咒忏悔起来。
除此之外,梦和尚、灵王和尚等其余的和尚都有异相出现。首先是原本一直在梦不醒、微闭双目的梦和尚竟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随着他的眼皮打开,两道圣洁无比的神光从他眼中射出,令他周身迷离梦息尽数散去,整个人虽还是在地而卧,但已显出精神,好比是从阴天变作晴朗一般。
至于灵王和尚,他自身倒是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在他身后的那棵枝头满满,每一朵都开得正艳的花树之上,所有的花忽然无端坠落下来,还没等到落地便化成了黑灰,消散在半空之中。一树之花,尽皆凋谢,取而代之的是树枝之上竟开始绽出了一颗有一颗的绿芽,一望而知并不是花而是树叶。刚才金刚神一眼落花,灵王和尚便受轻伤,现在满树花落,但灵王和尚却并无异样。相反整棵树的气质变得更为真实而纯正,完全去除了之前繁华耀目的杂乱之感。
其余众僧也有各自变化,不可尽述。这时,金刚神带着一种惋惜之意道:“真是后生可畏,可惜不能早闻此言。”
陆正听得这话,只得默然无语,知金刚神已入魔境,是不可能因自己一言之所悟而改变什么了。知自己错也不思过改正,不要说是入魔的修行之人会如此。这就好比是人间的凡人,数十年养成习性之后,纵使被人点破,自身亦知过错,要想由此改正,也是极为不易的。倒并不是说没有人可以做到,而是在于以一念之悟要化转数十年习性积累,两力相较,实在太过悬殊。
金刚神又道:“老僧冒昧,听闻天地之主之言,足见佛法深湛,修持不俗,所悟佛法之深,远超老僧。但以老僧所知,你应该从未入及佛门,只是由当年老僧之弟子八苦传授了一些佛门密咒,难道你就只是仅仅凭借修持这些咒语,便对佛门修行有如此之深的领悟吗?”
金刚神问得很对啊,陆正的确是不曾修持过佛门修行,虽然白衣人师父给他道门种种法诀的时候,也同时给了他不少的佛门修持法门,只不过陆正却并没有真正修持过,甚至连用来参悟都很少。他唯一所修佛门之法,就是苦行僧所教的咒语,但如果只是这样也未免太惊世骇俗了。深修诸法却不及几个密咒修持,这是绝无可能的,金刚神当然会觉得怀疑,想问清楚陆正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学佛之途。
陆正本可以不答这个问题,因为这已经涉及师门之私。但他并不打算隐瞒,而是老老实实道:“不瞒尊者,若是今生所悟,陆正断不敢如此在前辈面前托大,其实刚才所言一切,只是因为在下的前身,曾经上过佛山,修持佛法甚深!”
“哦!原来是命镜得宿识。”金刚神恍然,随即追问道,“不知天地之主前身为谁,有如此佛法修行造诣,还上过佛山,必不是籍籍无名之人。”r1152
………………………………
第三十九章 认凶
金刚神猜的一点儿也不错,三千前年的玄黄,当然不是籍籍无名,恰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满修行界,被称誉为佛祖和道祖之下第一人。所谓圣宗之意,正是‘其人也圣,诸法之宗’。但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圣宗居然会是妖物出身,而且其原身还是圣兽麒麟!
但金刚神问出这个问题之后,陆正没有回答,显得十分踟蹰,而包括嗔心和尚在内的所有的僧人都变了脸色,露出尴尬。在修行界之中,问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失礼的,而且根本不会有人回答。既是前世之身,等同他人,攀扯前缘,等同自陷。因此陆正沉默不答,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但金刚神却似不觉,一副不温不火,等着陆正回答的样子。
陆正看着金刚露出思索之色,他心知金刚神如此修为境界,绝无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还是不顾禁忌地问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陆正看了金刚神一眼,见后者目光散淡,并没有什么期待专注之色,反而似有些分心。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啊!金刚神怎么是这样漫不经心的神色……陆正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该不会是这位金刚尊者早已猜到自己的前世之身c↘就是圣宗了吧!
陆正越想越是有这种可能,紧接着又有疑惑,既然金刚神已经猜到这一点,那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呢?是想在自己这里得到亲口印证吗?还是有其他的阴谋呢?此时有佛门众僧在场,若是宣扬出自己的前生就是圣宗,到时候传遍修行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对金刚神又有什么好处?
圣宗在修行界享有大名,近来虽隐约也有对圣宗的质疑,有圣宗乃是妖物的谣传。但这种谣言在实际上并无任何意义。不管众人信或者不信,圣宗已是三千年的人物,和玄黄虽是一身,但意义并不同。玄黄乃是妖物,众人不知,但圣宗却是那个有大功德存世。千载颂扬之名而已。玄黄早已不在天地之间,而圣宗之大名损之难损,伤之难伤不说,而且损伤其名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就算是有谁想要针对陆正,所以先污却圣宗之名,然后坐实陆正是圣宗转世,借此造成所有人对陆正这个天地之主的恶感。这样做还不如直接对付陆正,伤其性命的,何必兜那么大圈子呢?
陆正想到这里。心中一叹,事情是另外一种可能了。金刚神的确是在向自己求证自己前生之事,但这不是他自己想问的而是另外一个人。不,或者说是,另外一个妖物!
有兴趣知道自己的前生是不是圣宗的,当然只有可能是前生为蚩尤的唐小九了!
看来不仅是自己知道了自己的前生,九哥也完全想起他的前生了。不仅如此九哥还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前生就是圣宗了,只不过他应该还不能完全确定。所以才会假借金刚神来询问。前生的圣宗炼化了天命之花,今生的陆正也是做了一模一样的事。两世天命眷顾,难怪引起唐小九的猜测!
陆正刚想到这里,神念之中也传来荒未央的声音:“陆正,老和尚是知道你的前生的,有妖物早就告诉他了!”
陆正一听,随即反问道:“这么说来。你也是知道的喽?而且是很早就知道?”
荒未央叹了口气,有些恼火道:“比你想象的要晚一些,真正早就知道的是我们家那个已经飞升的老头子。他叫我去天宗接近你的时候,就知道你的来历了!不过他一直都瞒着不告诉我,哼!”
陆正相信荒未央的话是真的。荒未央的确是带着目的有意接近自己,但没说带着目的就不能真诚相交。陆正心念通达,了解荒未央是什么样的人,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当然不会在意。只是涤玄天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来历呢?仔细一想,这其中因果应该是落在六龙佩,以及日月庐之中的两位先生上。当然其中内情,应该还与当年玄黄和蚩尤缔约转世的情形有关。但陆正并没有在命镜之中看见这些,只能是猜测了。
荒未央又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陆正道:“当然不会说,我又不是刚刚开始修行,还不至于如此糊涂吧!你眼前是我,他眼前也是我,我就是我,不是任何人。”
哪知荒未央却道:“我可不是问你这个打算怎么办,而是问你要拿那个人怎么办?”
荒未央故意隐去名字,只说是那个人,陆正愣了一下才明白荒未央说的唐小九。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无比坚定地道:“今生今世,我就是陆正,他就是唐小九,是我的九哥。不管他是人还是妖,我该怎么对他,就会怎么对他!”
荒未央一听,不置可否,道:“嗯,既然是这样,那我告诉你一件事,他也来了,就在佛山之上!”
陆正一惊:“什么?”
荒未央却撤回了神念,没有继续说下去。陆正心中犹如掀起了万丈波澜,九哥,他真的就在佛山之上吗?要上佛山,可是精纯的佛心,或者是莫大的机缘,他是怎么上来的?现在又在哪儿呢?为什么自己一点儿也感觉不到!
陆正在佛山之上不敢放肆,并没有展开神念查探四周情形,但他是天地之主,只要是天地之间的一切变化,在他立身之处,他总是有所感应的。但是现在他却是什么也没有感觉到,这样说来九哥是故意藏匿起来了吗?他来佛山是要做什么呢?
金刚神仍是看着陆正不说话,陆正也始终不回应,平时最爱闹事的荒未央也出奇的一言不发,连个笑容都没有,只有一双眼珠滴溜溜转着,不知在想些什么。场中气氛渐渐尴尬起来,终于有人忍不住亢声道:“尊者,这是该问的吗?”
陆正循声望去,正是听泉和尚。他为苦行僧化作石像之遭遇伤怀,语气很有些不客气。
灵王和尚也出声道:“尊者此问确实不该,还请收回才是!”
随着这两个和尚一说,凝滞的气氛松动,其余众僧也纷纷附和起来。但金刚神仍是毫不理睬,反而追问道:“天地之主。莫非是不愿意告诉老僧吗?”
听泉和尚登时开始直接大声斥责起金刚神来,言语甚为不恭。嗔心和尚见状,只得强自反驳道:“尊者境界,天地之主机缘,岂是我等所能窥测,其中玄妙在其自身。贫僧以为,诸位师兄弟还是不要妄意干关为好,就让天地之主和尊者自行应对才是!”
“嗔心!”听泉和尚听得大怒,大声直呼嗔心法号。喝道,“你究竟是何居心!金刚尊者所问分明就是违戒之问,确凿无疑,这与修行境界何干?你偏偏要巧舌辩说玄妙,按照你说我等不识玄妙,难道偏偏你就知其中有什么玄妙了吗?若真有,便请道出;若没有,就请闭嘴!”
听泉和尚这一问令嗔心自悖。难以圆说,一时无法争辩。只好闭口。这时一凡命和尚也道:“听泉师弟所言不差,贫僧也想请问尊者,尊者既言己愿未成,请问脱天之神通法力何来?”
此言一出,大部分的和尚都向金刚神望去。嗔心和尚大是着急,刚才这些和尚一个个都是闷声不吭。现在却一个个接着争锋相对而来,看来局势已悄然变化,若再不想办法,他们可就要联合一道针对过来的。到时候,那些私下里投靠过来的三僧们。不仅不会在暗中相助,只怕也要为势所屈,倒戈相向了。
当前就是一个节骨眼,必须逆转其势,否则往下之情形绝不容乐观。嗔心和尚看了一眼金刚神,却见金刚神对周围一切都是无动于衷,只是淡淡地看着陆正。见金刚神如此成竹在胸,想起还在恐怖挂碍小路上的那位,登时镇定下来,扬声道:“各位师兄弟,且听嗔心一言。刚才听泉师弟和灵王师兄所问,一为金刚尊者之言,一为金刚尊者之修行,都是尊者自身之事,并非眼下急务。大家别忘了是为何来到佛山,是因当下修行界之危乱,需要先再立佛门世间尊,统帅佛门以对抗妖物。众人应先决定此事才对,岂能取小舍大,本末倒置呢……”
嗔心和尚说到此,那边九心和尚插口道:“嗔心师兄所言极是,但话虽如此,八苦师兄已然坐化,倔师弟更是身陨不测,不知凶徒为谁,眼下十山三僧不齐,依照佛门之戒,是不能选立世间尊的。”
嗔心和尚慨然道:“九心师弟说的不错,但佛门立戒是护恒常,以正修行。如今妖物将兴,劫数将至,乃是变乱非常之时,贫僧以为不可拘泥故规,当效仿当初昙华尊,兴大雄之力,舍戒就变,行非常之举!众师兄弟以为如何?”
佛门历来重戒,佛祖更是留下戒刀以示。而到了第七代世间尊昙华藏之际,戒刀虽失,他却以极大魄力开创佛门佛山刑塔,使无相之戒,化为有形之刀,内则约束弟子,外则护法降魔。
嗔心和尚此言一出,一凡命和尚立即反驳道:“嗔心师弟此言差矣,想当初昙华尊设立佛山刑塔,乃是为了护戒,并非为了舍戒。佛门之戒,传自佛祖,以佛祖之智慧,怎能不知后世之变,但仍传下戒律,正要弟子以戒自守而应变,其意深矣。我等乃是佛门弟子,岂能做出违背佛祖之事。此外,嗔心师弟言为因变而舍戒,此论尤为不可。应变者是人非戒,人不自戒,反舍戒以行。如此一来,只怕不出百年,佛门已无戒可守矣!变乱之中,更需人守戒以立,否则,还不如废戒。”
半月和尚一听,当即大声喝彩道:“一凡命师兄说得好,就是这样!有戒不守,等于放屁不认。”
知缘居士失笑问道:“师弟,你这类比是怎么个解法?”
半月和尚道:“这还需要怎么解,屁是不得不放,但要是不认,该让谁脸红去!”
“哈哈哈!有趣有趣,佛门还有这样的妙人!”一直不吭声的荒未央笑着冲半月和尚点点头,随后一闪身,瞬移到了陆正的面前,挡住了金刚身的目光,笑嘻嘻地道,“尊者,刚才让你向天地之主请教得失一问,怎么都问到人家的前生了,你可跑题跑的太远啦,说了那么多废话。不行,该罚!不过我这人从来都是慈悲为怀的,不像你那么坏,挑个简单的,就罚你回答我一个问题好了!我这个问题也没你的那么复杂,你只需要回答是还是不是就行了,很方便吧!”
荒未央刚才可是被佛门大阵困住的,没想到短短时间他就突破了。金刚神叹了口气,不得不开口道:“未央天请问吧!”
荒未央嘻嘻一笑,伸手一指地上的倔和尚尸身,道:“我只问你一件,这和尚是被你所杀,是或不是?”(未完待续。。)
………………………………
第四十章 魔罗
荒未央居然会指认金刚神才是杀害倔和尚的凶手,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吧?众僧都是吃了一惊,但神色之间却都是将信将疑的。荒未央的不才子之名在修行界是出了名的,他的话可没有那么容易取信于人。但是陆正却露出深思之色,他知道荒未央说的肯定是真话,这倔和尚一定就算不是被金刚神亲手杀死,也必定是死于他之授意。只是金刚神为什么要杀倔和尚呢?这可有些说不过去啊?
荒未央刚说完,嗔心和尚神情一凛,上前一步就要为金刚神斥辩,不料前方的金刚神淡淡一抬手,止住了他。嗔心和尚着急道:“尊者!”
金刚神不理他,平静地对荒未央说道:“不错,倔和尚的确是死在老僧手上!”
金刚神居然就这么直接承认了,语气之淡,好比是在说一件自己刚刚念了一遍经那样平常的事。佛顶之上顿时一静,众僧大多愕然不知如何反应,随后知缘居士、火首龙、大如知藏三僧不约而同地念起了佛号,声透悲悯,隐含淡怒,冲开静谧的流风。
“不对!”嗔心和尚大喊一声,仓皇解释道,“尊者,分明不是你做的,你何苦要认?”
九心和尚一听,也道:“嗔心师兄,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将师弟搞糊涂了,贫僧也不相信是尊者所为。同为佛门弟子,双方既无怨恨,也无旧怨,而且倔师弟素来与尊者交往甚少,要说是尊者杀了他,贫僧实在是难以置信?再者说来,尊者召集十山三僧乃是为了再立世间尊,如果他杀了倔师弟。岂不是反而使得立尊之举不得而行,如此自相矛盾,难道不是很奇怪吗?”
陆正听得这话,暗暗点头,他心中所感到疑惑的也正是这一点。正如九心和尚所言,杀了倔和尚。再立世间尊之举便不得而行。若金刚神真是与断慈山有所交易,必是通过再立世间尊之举来分化佛门,应该不至于做出这样有损自己目的的事来。
九心和尚的话看似只是说出心中质疑,但言语之中隐约也有为金刚神辩解的嫌疑,引得其他和尚多看了他一眼。九心和尚丝毫不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