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踪-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见了一片树叶打着卷儿落在地上的声音,在他听来竟如人咳嗽一般响亮。甚至听见了苦行僧的心跳声、呼吸声,犹如闷雷。但有一次苦行僧将他放下,打坐休息时,他却听不见苦行僧的心跳声了。

    还有一次,他看见对面山峰上的一块岩石上一只蝴蝶在扇动翅膀,翅膀上的纹图案也是尽收眼底,美轮美奂。正当他惊喜不已,哪知道第二次醒来眼睛耳朵又恢复了模糊不清,正当他懊恼沮丧,又一次醒来,眼睛耳朵又能够看清了,只是没前一次那么夸张。而脑袋的昏沉也好了许多,只是四肢还不能随意的动弹,这让他可奇怪不已!

    次数多了,他便知道,在自己眼力耳力超常之时,绝不能去看去听,否则自己便要昏倒。于是这时,他便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不去看叶不去听,只是专心持咒,渐渐的那咒音好像不是自己在念诵,而是自然而然在心里响起,回荡整个身心。

    ps:今天下午出门,提前更新。顺便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
………………………………

第十七章 心念力

    

    

    

    不必开口,只要心里一念生出,光明咒就在他心底开始响起,慢慢延展回荡到他周身,渐渐地整个身体都开始共鸣,分辨不出到底是他的嘴巴再念诵,还是自己的心里回荡的声音,倒是感觉是他用整个身心在吟诵这些咒语。让他的身心内外有一种十分舒畅通透的感觉!

    这种感觉渐渐让他全身渐渐温热起来,似乎每一个毛孔都被挠了个痒痒一样,让他忍不住的发出了一声舒服的低吟,竟然如龙吟一般。这一声不是普通的唇齿喉舌共振发出,而在他咒音震动全身,身心渐渐消融,浑然不觉之时。

    苦行僧被这龙吟之声惊动,赶紧寻了一个地方将陆正放下,却见陆正端背架之中,双目轻阖,兀自低吟不绝,在他周身回荡缭绕,徘徊不散。苦行僧注视着他,不敢惊动,双目中露出无比的讶异。

    好一会儿,陆正终于结束这低吟之声,缓缓睁开眼睛来,发出一声呻吟:“好舒服啊!”忽然看见大和尚正盯着自己,而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已经被大和尚放在了地上。于是问道:“大和尚,到了休息的地方了吗?”

    苦行僧不答,面色凝重,问道:“小施主,你得老实告诉我贫僧,最近身体可有什么异状?”

    咦,难道是被大和尚发现什么了,陆正脸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将自己这几日来眼睛、耳朵发生的种种异状都说了出来,他当然不敢说出自己的猜测,试探的问道:“大和尚,我的眼睛耳朵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不是因为持咒的缘故呢!”

    他问出这个话,满心期待着苦行僧给出肯定的回答,然后夸奖一番,提出要收他为徒。没想到苦行僧听说而来详细的情况,却是大吃一惊,脸色变得从未有过的严肃,说道:“小施主,你的眼睛和耳朵发生的变化,并不是持咒的效用。光明咒和清心咒在于养成菩提本心,并无这等功用,否则贫僧也不用万里迢迢带你去求医了。”

    此话一出,陆正却是愣在了那里,自己原先想错了?呆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道:“啊,不是持咒的缘故吗,那我不是完全想错了……那大和尚,我的眼睛耳朵怎么会变成这样,时好时坏的?”

    苦行僧欲言又止,低头沉思了会儿,指着对面山头上露出的一块大岩石,问道:“小施主,你先回答贫僧一个问题,那块大石头上面有什么,你能看得见吗?”

    两人所在之地乃是一座并肩峰,一座山上有着两个山峰,相隔大约有百丈之远,常人的目力是绝不可能看清楚的。但陆正依言看了过去,目光锁定那块大岩石,上下一扫,便收回了目光,道:“大和尚,上面有一队蚂蚁在搬家,我数了一下,大约有六十只左右,不过还在源源不断的排队爬过来呢!”

    苦行僧眉头一皱,忽然拉起陆正纵身一跃,陆正尚来不及惊呼,只见半空中苦行僧一挥大袖,陆正觉有一股巨大的拉扯之力卷来,将两人稳稳送到了那块大岩石之上。甫一落地,陆正回头看来处,如此凌虚一渡,让他又是惊奇又是兴奋。

    “小施主,你再看看,看见刚才的蚂蚁了吗?”苦行僧在一边问道,原来他拉着陆正跳过一座山头,竟然就是要来看蚂蚁。

    陆正心里奇怪,不明苦行僧的用意,但还是大岩石上四下找了起来,奇怪的是刚才在对面看见的蚂蚁,现在连一只也没看见。

    苦行僧道:“怎么样,一只蚂蚁也没有吧?”

    陆正点了点头,疑惑道:“我刚才明明看见有……”

    苦行僧一摆手,打断道:“我们还是先回去再说吧!”说着又拉着陆正跳了回来,落地如羽,不闻任何声响。

    陆正等不及问道:“大和尚,我刚才明明看见好多蚂蚁,怎么过去就没了呢,难道那些蚂蚁会飞吗?”

    苦行僧叹了口气,道:“因为那儿原本就没有什么蚂蚁?你所见的一切都是幻觉!”

    这话可把陆正吓了一跳:“幻觉,这怎么可能?我明明……”他本想说自己是明明看在眼里的,但刚才自己明明看见了一对蚂蚁,为此大和尚还特地带着他跳过山头去看,却是一只蚂蚁也找不到,这话可就说不出来了。

    苦行僧看着陆正,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目光之中露出柔和之意,他道:“你刚才所说的你身上发生的异状,其实都是因为中毒的缘故所造成的幻觉,并不是持咒的功效。贫僧问你,是不是每次眼力耳力超常之时,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你就不自觉的会睡着?”

    陆正点点头。

    苦行僧道:“这就对了,因为这种幻觉最为消耗元气,你感觉累了自然就睡了。”他看着陆正仍旧是一脸迷茫,于是又继续解释道,“你一定还在怀疑,分明自己看得清清楚楚的,怎么会是幻觉。贫僧打个比方吧,这就有点像做梦,好比你在梦中看见什么、听见什么,甚至抓住什么,你一定觉得是真实无比的,但是等你醒了,就会发现那一切都是假的,并不是你真的看见了、听见了,抓住了,而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陆正忍不住道:“大和尚,你是说我看见的那些,听到的那些,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是我在做白日梦吗?”

    苦行僧道:“这个比喻倒也不算确切,人间之人,虽然总是心有幻想,爱做白日梦,可是那白日梦中,却也不可能像你这样做到纤毫毕现,无比逼真,甚至让你分不出真假。”

    陆正有些丧气道:“是啊,我以为我是真的能够看得那么远,听得见那些小声的声音啊!”

    苦行僧却道:“心生种种法生。要说幻,其中却有真。你所见所闻,其实也并不是简单的凭空想象,而是你的心念之力在弥补你一身的见闻觉触的不足!”

    陆正听不明白什么叫以心念之力弥补见闻觉触的不足,问道:“心念之力?这是什么意思?”

    苦行僧一笑,问道:“小施主,你梦到过吃鸡腿吗?”

    “当然梦见过,我和九哥最爱吃鸡腿了,可是又吃不到,就经常在梦里吃喽!”陆正不知道苦行僧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苦行僧道:“这就是你的心在弥补你的见闻觉触的不足啊!你想吃而吃不到,心里就会想象吃到鸡腿的滋味。同样的,你想见见不到的,想听听不到的,你的心也会通过想象去完成啊!这一切毕竟不是真实,所以称为幻。而这一切也离不开真实,比如你若是从来不知道有鸡腿,就不会去想象鸡腿了,所以其中有心念之真。此念有力能够造设幻境,所以称为心念力”

    听到这儿,陆正才仿佛有些明白,苦行僧的意思是自己所见所闻,都好比是自己想象中的鸡腿的滋味,是自己想去看,想去听,结果才由自己的心造出来这样的幻觉。要是这么说,他倒是想起来,自己第一次看清楚那只五彩斑斓的虫子,就是自己想去看清楚,然后才看见的。接着自己又想去看那座山,结果整座山的景物都涌进来了。

    这时,苦行僧又道:“其实要证明你那些所见所闻乃是幻觉,再容易不过了。”

    陆正问道:“怎么证明呢?”

    苦行僧感叹道:“人不可能去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比如你刚才看见的蚂蚁搬家,你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哪儿见到过那个情景呢?”

    此言一出,仿佛黑夜之中一道闪电,陆正忽然想起,可不是嘛,那蚂蚁搬家分明就是自己在城隍庙墙角看见的,当时自己还数了数,就是六十只左右,正要往下数,就被唐小九一阵取笑打断了。不止如此,还有那树叶的脉络,虫子的纹路,都是自己曾经闲得无聊,在阳光下仔细辨认过的,都被唐小九一一嘲讽过。

    想到此,陆正也终于不得不承认道:“大和尚,我想起来了,的确都是我自己以前见过的。真的是我的幻觉,那我该怎么办呢”

    苦行僧点点头道:“小施主,你每次进入这种幻觉,是不是都让你感觉无比疲累?那是因为这种幻觉最耗损人的元气。你千万不可再如此,以后你再遇见这样的幻觉之境,做到不去看不去听就是,心灭种种法灭,幻觉自然散去。若你沉迷其中,将导致生机元气被消耗殆尽,甚至提前冲破贫僧在你经脉中的封印,加速阴毒发作,将有性命之虞。”

    以心念之力造设幻境可是要消耗法力的,陆正是凡人自然没有法力,因此消耗的便是他自身的生机元气。时间久了,必然导致元气耗散、生机断绝,人也会因此出现早衰,甚至因元气耗尽而亡,更不用说陆正还有一身阴毒困扰。

    陆正见大和尚说得无比郑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呆呆的点了点头。原本自己还想得那么好的,结果根本就是自己的幻觉而已,自己还傻乎乎的以为大和尚要收自己当徒弟了呢,谁又会要这么傻的人当徒弟啊!

    他心里这么想着,一时间惊奇兴奋之心尽去,整个人沮丧不已。仔细想来,能看得远听得细微,也不是什么稀奇,能用来打妖怪?最多就是能够远远地看见妖怪,便早早的逃跑。何况还只是自己的幻觉,想到这些,陆正更是心灰了。

    原来苦行僧听见陆正那一声龙吟,就知道出事了。因为那根本不是什么龙吟,而是在陆正心念之中产生的一种幻觉,被苦行僧的他心神通感知到了,这样苦行僧才能听见那龙吟之声,也同时察觉到了陆正出了问题。而就在陆正告诉苦行僧他目力和听力的异常之处,苦行僧心里第一个浮现的念头便是――小神通!
………………………………

第十八章 两界山

    

    

    

    陆正居然触发了小神通,而且触发的是佛门六神通之中的天耳通和天眼通,但却并不是真正的天耳通和天眼通,而是在因缘际会修行心念之力小有成就,造幻景以弥补见闻觉触之不足,不能由心自主,消耗的是人的生机元气而不是神通法力,所以叫做小神通。

    这种小神通,便是一些凡人不经修行也会偶然情况下触发。比如说是用心十分专注,或者是经历一场大病,又或者是被鬼神附体,都会触发这样的小神通,只不过时间一久,随着身体康复或者心境变化,便渐渐消退。有的人甚至一生都不会认为这是小神通,只当是一些幻觉。当然,若不继续修行,其实也真的是一些幻觉罢了,但若是因此继续得到指点,加以修行,却是触发真正神通的基础。

    佛门六神通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其中前五种,是随着修行深入,便能渐渐获得的神通,其中有各层境界的差别,而最后一种漏尽通却号称只有成佛之后才能获得,也是佛门最为神秘的神通。这些神通,其实并非佛门独有,只是佛门修行内有历代相传这样的说法。即如天耳通和天眼通,在道门中也有相应的神通,只不过名字不同,称为千里眼和顺风耳。

    天眼通和天耳通开始的境界,就是能够看得极远和听得极微,而随着境界加深,往上则还有更高明、更不可思议的境界。如苦行僧,他的天眼神通便有无视障碍的透视之能,所以才能以天眼神通查探陆正体内的状况。

    而小神通则跟这些神通极为类似,但实际上却是由自己的心念之力去造成一种幻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模拟。可以说所有的神通,都有与之类似的小神通。因为跟小神通一样,那些真正的神通,也是基于心念之力,但却不是以心念造幻。

    但是陆正为什么会突然触发小神通呢?

    一方面来说便是陆正修行心念之力小有成就。心念之力即是触发小神通的基础,若是心念无力,是根本不可能去造设幻境的。陆正生性心思单纯,没什么杂念,他因为悲伤唐小九被害,心神内敛,不关心任何外界的情况,正好契合了修行初步入静的心境关窍。而跟着苦行僧学习持咒之后,迅速掌握持咒精要,更是大幅增强了心念之力,不久即得小成,使得他有能力去随心念而造设幻觉。

    另一方面,苦行僧猜测,应该还是与陆正所中的阴毒有关,他在陆正闭目入幻发出龙吟的时候,就以天眼神通探察,发现陆正体内的六个阴毒气团都发生了变化。陆正体内的这六个气团并不是静止的,如漩涡一般流转,但原本却并不与脏器连接,只是盘踞在脏器之上,但此刻却都已经笼罩在陆正的五脏和泥丸之上,还有着无数的细细丝线将之与脏器紧密连结在了一起。

    原本盘踞在他肝脏的白色气团倒还是白色,但盘踞在肾脏的气团之前就变成了淡淡的黄色,现如今已经是整个都是黄色;而在脾脏的气团则由原来的白色隐隐透出青色之后,现在已经全然变成了青色;在肺脏的气团则变成了火红色;在心脏的气团则变成了浓黑色。至于泥丸宫中的白色气团则竟然变成了透明之状。

    苦行僧发现,在这六个气团漩涡运转中,陆正的五脏显出一种衰竭之态,泥丸更是蒙上一层浅浅的灰色。他知道这是被那五个气团抽离了脏器内的神气所导致,因此苦行僧才猜测,陆正的眼睛和耳朵出现这些变化,应该便是这些阴毒气团导致的,但究竟是怎样一种因果联系,苦行僧却也不能明白,因此只是猜测。

    究其原因乃是苦行僧修行的是佛门一脉的金刚不坏不灭神通,虽然也讲究锻炼肉身,成就金刚不坏体,与道门传说中的紫金琼玉身一样,都是号称万劫不坏。但是金刚不坏体的修炼与紫金琼玉身却有着大大的不同,并不同于修炼紫金琼玉身一样先要了解到肉身一切变化,然后加以引导强化,一步步达到五气朝元、三花聚顶,最后到玄元归真的种种境界。反而是以五蕴色空之法,讲求以四大皆空之空观忘弃肉身,随后以心转物,在如如境中成就金刚。这样一来,自然不如修炼紫金琼玉身来得对肉身变化有着足够的了解,但是修行精进却要比修炼紫金琼玉身简捷的多。

    因此苦行僧并不了解陆正肉身发生的种种变化将导致什么问题,虽有一身神通法力也是束手无策,因为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目前只能以神通法力助他稳固心脉,助他调理经络元气,不至于因为经络阻滞、五脏衰竭而死。

    但不幸之中的万幸,就是陆正的那块雕有六龙的玉佩。那块六龙玉佩不仅源源不绝的散出那白色光华,护住了陆正的心脉,不受阴毒入侵。更神奇的是,那白色光华进入陆正体内,还能尽数转化成了元气,滋养陆正的五脏、泥丸以及肉身,这才让陆正得以存活下来。

    一件护身之器尽然可以转化出滋养人身之元气,这不是一件普通的护身法宝能够做到的。苦行僧暗自揣测,这件玉佩在陆正身上,却不是什么巧合,甚至隐隐透露出一种安排的感觉,似乎这块玉佩的出现就是为了帮助陆正度过这个劫数,否则一块这样的玉佩怎么会在一个小乞丐的身上!

    苦行僧心中还在担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阴毒气团颜色的转变,显然是吸收了陆正五脏和泥丸中的神气变得更为强大,而且随着颜色的加深,吸取的元气比之前更多了。玉佩不断转化生成元气滋养补益五脏和泥丸,但那些阴毒气团却不断的吸取,这样一来,其实无异于是在饲养一只幼虎。

    虽然目前玉佩所提供的元气和阴毒气团吸取能够维持平衡,但是随着那些阴毒气团逐渐变得更为强大,倘若有一天,玉佩提供的白色光华转化的元气抵不上那六个阴毒气团吸收神气的速度,或者那玉佩中的白色光华耗尽,那到时候这头被喂养的越来越强壮的老虎得不到满足,就会一跃而起将陆正整个吞吃掉!

    苦行僧并没有告诉陆正关于他体内的六个阴毒气团的事,也没有告诉他自己对六龙玉佩的猜测,一来是他自己也对这个情况不明所以,二来也是怕增加陆正无谓的担忧。但如此饮鸩止渴的情形,到底能维持多久呢?

    陆正目前又触发了小神通,极易损耗元气。虽然自己严重告诫他不要动用,沉溺在幻觉之中,但是收敛心神,不为幻景所动,得不动不摇之心境,又岂是那么简单的,那几乎已经是修行入门的初步成就了。尤其是对于一个小孩子,展现在眼前的那种种微妙绝伦的景象,又如何能禁受那种好奇!

    苦行僧心中暗暗着急,不由加快了脚步!

    这天傍晚,陆正在背架上醒来,自那日明白自己所见所闻都是幻觉之后,却也难以控制自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那幻觉可不是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就可以避免的,那是自心而发的幻觉。他越是想控制自己不去看,不去听,反而看见的越多,听见的越细,终于导致浑身元气剧烈消耗,人也昏迷了数日。

    此时醒来,精神似乎有些好转,他四下随意一看,远方天际一轮金阳遍染长空,火烧万里红云,云层在日下拉成一条条白线,无比壮阔。陆正精神一爽,远眺来路,却见山脊上一,逶迤远去,看不见尽头,而整个山犹如竖立大地上的一道屏风,岭陡俊无比,十分狭窄;目光回近,旋即看见自己脚下正是万丈悬崖,下方一道激流依傍而去,涧水湍急,冲撞岩石,翻飞无数白浪。

    原来自己两人就是行走在这一道屏风般的绝岭之上,脚下仅容得下几人立足而已,左右皆是万丈悬崖,飘风呼啸激荡。苦行僧僧袍鼓涨,在风中猎猎作响,背着陆正点地疾行,起落如跳丸一般。陆正看清处境,只觉得腿下抽搐,裆部发寒紧紧的抓住背架,手心已然冒出汗来。

    “小施主你醒啦,咱们到了两界山了。这里风大,且稍作忍耐吧,过了这道山岭便可以休息了!”感觉到身后动静,苦行僧的声音从风中传来,他一边说话,脚下却不放慢。

    原来这如长龙一般蔓延的万丈绝岭叫做两界山。这名字倒是贴切,犹如一扇巨大的屏风一样,隔开了左右两边的大地!这山岭似乎就是某个神仙的屏风,不知怎么落在人间,化成了山,分开左右为两界。

    陆正冒了一头冷汗,说不出话来,点了点了头,又醒悟自己在这和尚背上,对方哪会看得见,鼓起勇气开口说道:“大和尚,我没事的,你专心走路就好,不必跟我说话。”

    苦行僧知道他的心思,笑着道:“你放宽心,此地虽险要,对贫僧而言,却如平地一般无二……今天可感觉好些了吗?”

    “好多了。”陆正对这和尚已经很是信任,听他这么说,想起他的能耐,自然放下心来,不再那么惊慌,忽然想起一事,忙又道:对了,大和尚,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隔了这么多天,他终于记起来问苦行僧的名字。

    苦行僧举步跳至一块大石上停住,把陆正放下来,那背架做得巧妙,放在地上就是一张椅子一般。苦行僧这才答道:“出家之人,戒行跟一般人有所不同,没有世俗的名字,只有法号。贫僧在白虎寺修行,法号八苦。我们歇一阵,小施主不妨欣赏一番这两界山风光。到了两界山,我们就快到修行界了。”

    陆正“哦”了一声,他不知道“白虎寺八苦”这个名字在修行界的分量,心里却想道:“八苦,嘻嘻,原来他真的名字里带着一个苦字,难怪叫做苦行僧。这名字倒是好玩,若是九哥在,必定又会好好取笑八苦这个名字。不知这个大和尚那么大本事,还为什么感到苦?”想起这个,他几乎都看见唐小九那一脸坏笑,不由微笑起来,但又立即想起唐小九已经被妖怪吃了,心里又觉得自己如此开心欢笑是犯了错一般,忍不住眼睛一酸,心中黯然,嘴里念了几遍:“八苦,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