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漫威-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少而不敢出击,鞑子本就擅野战。
器械少而防御不力。
他一边遣人去宁远求援,一边遣人绕道去松山报讯,一边让斥候关注鞑子大军动向,一边令人严防死守。
正是晌午时分,忽就有斥候来报。
李辅明惊的一跳,连忙叫道:“鞑子大军已道何处?快快道来!”
那几个斥候,正是此前在山包小树林里与赵昱见面之后,先回来的几人。
这斥候不敢怠慢,将所见所闻,一一道出:“鞑子的大军已到了连山垭口外。有个汉子,说要送一场军功与总兵大人,我等不敢怠慢于是连忙回来。头儿还在那里,说是要看看这汉子口气如何这般猖狂。”
李辅明一听,并不在意那突然冒出来的汉子,只是焦急:“已到了连山垭口么?让连山堡的兄弟严防死守,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出连山堡一步!”
连山堡与塔山堡互为犄角,不过连山堡只是塔山堡外山上的一处哨所,其中只有二三百人。作为一个钉子的用途。
而赵昱拦截阿济格的地方,实际上距离连山堡本来就不远了。
李辅明下了命令,还是心中不稳,又道:“继续观察鞑子动向。”就把这些斥候打发走了。
却不过一刻时间,就又有斥候来报。
李辅明道:“快唤进来。”
就是那斥候头目几人,各自腰间挂满了头颅,冲了进来:“总兵大人,发兵吧!”
这一句突兀的紧,李辅明一听,微微一愣,先看了看几个斥候腰间的金钱老鼠尾巴辫子的头颅,道:“怎么回事?这些鞑子头颅是哪里来的?!”
于是那斥候几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刚才耳闻目睹的事一一道出。
只道是楚霸王降世,杀的鞑子血流成河,要溃了。请总兵大人率军出击,去捡个军功。
李辅明哪里肯信,喝道:“安敢欺我?!你们几个,如实道来!”
便是一顿板子打下来,却得到的信息,仍然不变。
李辅明将信将疑,那鞑子的头颅,总算是做不得假,细细一查,分明是真正的鞑子头颅,不是鞑子汉兵的头颅。这十来个斥候,每人带回五六个头颅,这就是五六十个人头。
凭着一队斥候,不可能毫发无损的杀死五六十真鞑子。别说一队斥候,就算他塔山堡三千大军齐出,也不定能杀掉五六十真鞑子。
心里就大略有些相信了。
但仍有疑虑。
就唤来一个家丁头领,命其带人立马去看看。
那家丁头目自也不信,却带着五十骑出城,一路紧赶慢赶,又是一刻钟,到了那垭口这头。便就小心翼翼,翻身下马,把战马藏好,爬上山包,翻过去一看,就看到垭口中血流成河。
然后,被山包垭口阻挡的喊杀声,登时充斥在耳畔。
家丁头目吃惊,连忙摸过去,到了另一头,就看见那远处旷野之中,鞑子的军队搅成一团!
遍地都是尸体,遍地都是失去了主人的战马。
隐约有一骑,刀光如山,纵横驰骋,杀的鞑子狼奔豚突!
其中又夹杂着弓箭爆射的声响,还有噼里啪啦爆豆子一样的火枪声。
箭雨嗡鸣,倒下的只是一骑骑鞑子的骑兵。火枪爆豆过后,倒下的也是鞑子的骑兵。那一人一骑,刀光抡圆,从箭雨、枪弹之中杀出来,如同地狱里出来的魔神,纵横不可挡!
家丁头目深深地吸了口气:“竟有如此猛将?!”
他镇住心神,大叫一声:“快,你们几个回去,告诉总兵大人,快快出兵!”
大明此时,真正的精锐兵丁,都出自将领的家丁。而正规军,已糜烂的不可思议。这家丁头目,也是随着李辅明打过不少仗,懂得许多战场上的东西。
只这一眼望去,就大略能够估算出那旷野中倒下的鞑子尸体――已有两千余!
整个鞑子大军,总共不到一万人,已被那盖世猛将杀掉了两三成!
那鞑子不论箭矢攒射,还是骑兵冲锋,乃至于火枪爆射,都完全奈何不得那盖世猛将。如果此时再猛然杀出一支军队,这鞑子必定崩溃无疑!
家丁听令,连忙下山,狂奔塔山堡不提。
而此时,那战场上,赵昱一人一马一口刀,杀的是畅快淋漓!
“爽快!爽快!”
赵昱大呼连连,脸上红光暴涨,精神振奋到了一个极致!
此番以一己之力,敌近万大军,杀起来,比昨日那一千余骑兵,还要过瘾!
有箭矢攒射,有火枪爆鸣,如同一曲杀戮的音乐,是如此的美妙!
赵昱一口长刀当真是水泄不通,不论箭矢攒射,还是火枪爆鸣,九成九九,都被他拦下。剩下一分打在他身上,只把一身短褂打成筛子,却连油皮都不曾破一分。
越是杀戮,心中火气越旺,气血搬运之间,气力浑然圆满,除了肚子叫唤,大略是有点饿了,完全没有力竭的迹象。
只这一人一骑,先时,那鞑子还奋勇冲杀。待死了千人,就士气大降。又被鼓舞,与昨日一般,只道是等赵昱力竭。
待又死了千人,见赵昱仍是生龙活虎,鞑子终于胆寒了!
而就在此时,轰隆隆连续几十声炸响。
赵昱微微一怔,忙抬起头来,就看到一颗比拳头稍大的铁球当面飞来!在赵昱的目光里,那铁球在空气中擦出一溜子火花,瞬间就飞跃了数十丈距离到了赵昱面前!
而周遭,其余的炮弹,都擦身而过。
唯有这一颗,大略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刚好迎着赵昱的面孔,撞了上来!
赵昱神色登时肃然。
他早听师父说过火器的威力,尤以炮最甚。一炮打过去,人马具碎,跳起来还要碾出一条血路!
分明这撞上来的炮弹,也给赵昱带来的一些危机感。
但并不强烈!
赵昱心头有数,却把长刀一挽,瞬息之间就划出十几个圆光来,使出巧劲,手臂微微一震,气血一冲,长刀截住炮弹,向后弯曲,然后猛地一弹,那炮弹竟原路返回!
“倒也不是那么厉害!”
赵昱出了口气,将心中紧张尽数赶走:“师父也是危言耸听,什么人马具碎。这炮弹撞来,大略只有三百钧的力道,完全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
“不过若不挡住,任凭打在身上,怕是也要受伤”
念头转动之间,赵昱目光就钉住那炮阵杀奔而去。
赵昱是觉得这炮弹不过如此,却把个鞑子、李辅明的家丁,骇的不知所以然来!竟有人能以血肉之躯,截住炮弹还打回去,这是怎样的不可思议?!
太过骇人听闻!
………………………………
十一章 一千不多五百不少
这一场不对称的战役,在李辅明率军杀来的时候,便结束了。
鞑子的炮阵被赵昱毁去,那些炮兵一个个都跪地求饶,匍匐不敢动弹。其余骑兵也被赵昱杀散,四散溃逃不知所踪。
唯有火枪兵,因无战马可用,逃之不掉,被赵昱近乎杀掉一半,终于全数投降。
而此时,李辅明刚刚率军杀出垭口。
明军三千兵马兴冲冲杀出垭口,大略还能看到一些鞑子骑兵的背影。不过已经走远,追也追不上了。
好在遍地还跪着千余人,还有数千人尸首聊以慰藉。
家丁头目此时已在李辅明身边,将所见所谓,事无巨细,全都告诉了李辅明。
李辅明骑在马背上,遥望着那杀场中,静立望向这边的猛人,凉气止不住的吸。
连忙下令不得冲撞那位壮士。
然后就领着一队家丁,迎了上去。
这样的壮士,以一己之力,杀败万军,其凶横猛烈,李辅明也害怕。但他却知道,这个人,一定对大明没有恶意。
否则也不会专杀鞑子。
否则也不会让斥候给他报讯,说要赠他一笔军功。
所以他打起精神,撑起胆子,迎上去。
赵昱杀到现在,终于感到了一些疲累。他也不是铁打的,一人战万军,还杀败了他们,怎么可能不费力气?
不过要说力竭,却也还远。
恐怕把八千人都杀光,才会有力竭的感觉。
只是手中这一口长刀,又卷刃了。
即便是神兵利器,连续两日,杀人数以千计,也得卷刃。
就看见明军的将领策马上前来,遥遥抱拳:“在下塔山总兵李辅明,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赵昱道:“大兴堡,赵昱。”
李辅明便就来到了面前。
他一脸通红,兴奋的不能自已,一边却在暗暗观察赵昱,见他只是胸膛略微起伏,便就知道,这位骇人听闻的壮士,还不曾理解!
真是一个怪兽!
他心中暗道,却欣喜不已,这样的人物,就算不是军中之人,但只要是与鞑子作对,那就是好处哇!
就高兴道:“原来是大兴堡的赵兄弟!”
言语间,就拉近了距离:“我家原在大福堡,与大兴堡相邻,赵兄弟,老乡见老乡啊!”
赵昱闻言,也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的确,大福堡就在大兴堡北边,不过十来里,与赵昱家的村子,都在女儿河畔。
赵昱好像还记得,外公家就是大福堡附近的。
听李辅明也是大福堡的,就有一股亲切感。
“我母亲亲族也是大福堡附近的。”赵昱笑了笑。
明了来历,李辅明心中更见高兴。宗族、乡党,盛行于此时。往往有宗族乡党相连的,多是一个派系。
李辅明见这凶横无比的人物,竟然是家乡人,心里就暗暗盘算。若能让这位赵兄弟与自己坐上同一条船,那得多好哇!
就邀请赵昱去塔山堡一叙。
赵昱也不拒绝,正好借助这李总兵的名位,去见见那辽东督师。
正是一拍即合。
于是便就到了塔山堡。
赵昱一身血迹,卷刃的刀口,喘气的战马,还有腰间的两颗人头。所过之处,都是无限敬畏的眼神。赵昱的壮举,已然传遍整个塔山堡。
这不是谣传,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那数千颗人头,那血海一般的杀场,数千人亲眼目睹。
李辅明不曾遮掩赵昱的战绩,一来怕得罪赵昱,二来正是要借赵昱的凶横,来鼓舞士气。
有这样一个以一敌万、超越楚霸王的猛人在塔山堡,能不让人安心么?
就到了总兵府,先就有丫鬟侍女要服侍赵昱洗漱换衣。赵昱自是不习惯,将丫鬟侍女赶出去,自己洗漱一番,换了身衣物。
实则以赵昱对劲力的把握,萤虫不落,羽不加身。血液直接溅射不到他身上。可衣服上面却无法避免。
一番洗漱,果真神清气爽,便就换了一身短褂布鞋,在家丁恭恭敬敬的引领下,到了客厅。
本是一套锦袍,可赵昱却传不惯锦袍,那家丁只得拿了短褂、布鞋。这才让赵昱满意。
客厅里,李辅明也换了衣物,正坐在太师椅上。见赵昱转出,连忙起身,把赵昱请到八仙桌一侧的另一张太师椅上坐下。
李辅明虽然是个军官,可嘴皮子着实也不错。
从家乡人开始拉起关系,鸡毛蒜皮这一说,就愈发亲近了。
赵昱听他说起大福堡、大兴堡以前的一些事,不由略略出神,眼前就回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
有些温暖,最后定格在鞑子屠村的画面上,戾气登时冒出来,将这中温暖压了下去。
李辅明察言观色,已经肯定赵昱就是大兴堡附近的人。只是有些东西,好像不太了解。大兴堡的一些有名的地方,好像没去过。
不由叹道:“自鞑子屡屡进犯,大兴堡、大福堡早被攻破,我也有很多连不曾回过家乡啦”
就道:“看赵兄弟的年纪,怕还不及弱冠。我记得十年前,大兴堡被鞑子攻破,那时候赵兄弟应该还不大吧?”
赵昱默默的点了点头:“我家住在大兴堡北边,女儿河畔。是个小村子就是十年前吧,”
赵昱挫了挫牙齿,露出一抹恨色:“大概就是李总兵说的,十年前大兴堡被攻破的时候,有一队鞑子来到我们村子”
他看了眼李辅明,眼中露出一抹恶色:“我亲眼看到我父我母,被屠杀在村口。”
李辅明听他说的平静,却分明能感受到那种复杂的感情。有憎恨,有厌恶,有杀气,有悲痛,有思念。
憎恨自然予鞑子的。看这位赵兄弟杀鞑子的手段,就知道他到底有多恨。
而厌恶李辅明知道那是对自己,或者说多朝廷,对朝廷大军的厌恶。军队是保护人民的,而他们没有保护到。合该被厌恶!
李辅明想到这里,也心中暗叹。
眼前这位赵兄弟,有这样凄凉的身世,他李辅明又能差到哪里去?当初大福堡被攻破,他一家老小,逃出来几人?!
与那鞑子,也是不共戴天呐!
若非如此,早前数次鞑子劝降,他又如何会坚决反对!?
父母之仇,苍天之下,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李辅明神色有些暗淡:“好教赵兄弟知道,那一次,我父我母,也”他咬了咬牙,目中闪过一抹泪光:“我没什么本事,打不过鞑子,可赵兄弟,你有这个本事,我父我母的仇,请你一定要帮我报了!当牛做马,我李辅明都心甘情愿!”
赵昱才知道,这位塔山总兵,竟然也有相同的身世。不由一时之间,生出同病相怜的感觉。
赵昱道:“我被师父救出,在山中过了十年。这次出来,就是报仇来了!我定要取下鞑子皇帝的人头,回我家乡,祭奠父母!”
李辅明不由吃惊,才知道赵昱竟是这般想法,道:“那鞑子皇帝身处万军之中,怕不好杀呀!”
赵昱点头:“自是不好杀。我在锦州外盘桓过几日,杀了两千鞑子,可看那鞑子大营严密森严,也不敢莽撞冲进去。于是我就打算见见辽东督师,这才一路东来,半道上撞上了阿济格的军队。”
“我悄悄抓了一个鞑子汉兵,一问才知道,领兵的鞑子皇帝的兄弟,目的就是塔山堡,就一直跟到那垭口。”
说着,他不由道:“我的那两个人头呢?”
“当是腌制妥当了。”李辅明道:“赵兄弟带着这两个人头”
“阿济格是鞑子皇帝的兄弟,有资格祭我父母。至于另外一个,乃是昨日在锦州城所杀的鞑子将领,我也不知其人是谁。毕竟金甲金盔,与这阿济格着装差不多,应该也是条不小的鱼。”
“原来如此。”李辅明顿时明了,拍着胸脯道:“赵兄弟放心,这头颅我给你腌制好。毕竟天气不小,容易腐烂。”
赵昱这才颔首。
又道:“不知辽东督师何在?”
李辅明刚刚听他所言,便就知道赵昱的打算,道:“洪督师十三万大军尽出,已扎营于松山堡。”
“哦?”赵昱微微一顿:“难怪这阿济格率军绕道来攻打塔山,原来是督师大军尽出。那好,李总兵,请给我一道手令,我立刻赶去松山,见一见督师。”
“不急吧?”李辅明道:“赵兄弟一番好杀,当也是累了。不如我遣人去松山报讯,赵兄弟先休息翌日,明天再去也不迟。”
赵昱一想也对,便道:“依总兵所言就是。”
他心中想来,就算有李辅明的手令,也不一定能立刻见到洪承畴。倒不如李辅明先与洪承畴报了讯,洪承畴必定惊奇,倒是要见他还不轻而易举?
却又道:“好教总兵知晓,我杀鞑子,每次都得换一口兵刃。见了督师之后,一旦大战,我要杀鞑子皇帝,就少不得一口好兵器。不知总兵可有?”
又补充一句:“勿须神兵利器,只要一个重字。”
“多重?”李辅明听赵昱要兵器,先是有些为难,他自无神兵器。又听不要神兵利器,只要一个重,就连忙道:“一百斤足够?”
赵昱摇头:“一千斤不嫌多,五百斤不嫌少。”
李辅明张大了嘴巴。
………………………………
十二章 骇人听闻自不信
祖大寿被围锦州之时,洪承畴屯兵宁远,欲以稳打稳扎之法,应对鞑子攻势。然则因河北、河南蝗灾之故,流贼复起,声势日隆,崇祯皇帝便欲使辽东速战速决,好调兵回返,镇压流贼。
于是下旨催促。
洪承畴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率军出宁远,浩浩荡荡十三万,奔松山,遥望锦州。
黄台基于是遣阿济格率军八千,绕松山奔塔山,欲断洪承畴粮道、退路。随后又亲率正黄旗、镶黄旗精骑五千,至松山外,查看明军兵势。
松山堡外,左右各有近十座哨堡、炮台,呈掎角之势,立在大大小小山头之上,拱卫松山。然则大明势衰,军队屡战屡败,心气早破。任凭那黄台基銮驾大摇大摆,却不敢与之相抗。其中守军望奴生畏,狼奔豚突。
黄台基于是摆驾山头,居高临下遥望松山。
此时,松山堡内,洪承畴正召集麾下众将议事。
其端坐主位,堂下左右各有吴三桂、马科、王朴、虎大威等总兵将领分列。
洪承畴道:“建奴骄狂,黄台基亲率大军至堡外窥我兵势。眼下锦州被围,祖将军求援日急,陛下又连连下旨催战。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悍将,不知可有计策教我?”
众将皆知督师策略,无非扬长避短,以守代攻。明军善守,不善野战。以守势消磨鞑子兵锋,再徐徐图之,此乃良策。
可皇帝催促日急,圣旨都下了数道,洪承畴虽为督师,却也无可奈何。
其中种种,众将皆是心知肚明,闻听洪承畴开口,俱默然无以对。
见状,洪承畴心中叹息。
若给他足够时间,不说能击败鞑子,至少能让鞑子无功而返。可皇帝高坐金銮殿,哪里知道前线艰辛?
不过洪承畴也知道,今年河南河北蝗灾浩大,流贼复起,皇帝心急,也无可厚非。
毕竟如今这大明朝,可用之兵,大略也就辽东这一支军队了。
但洪承畴却知道,流贼虽势众,却多为乌合之众。眼下建奴,才是朝廷之大患!若不能挫败建奴,便是剿灭了流贼,又有何用?
对此,他只能哀叹。
见洪承畴神色低沉,那众将虽各有心思,却也感同身受。山海关总兵马科犹豫片刻道:“黄台基只有五千兵马,不若大军出城,将其扑杀?”
此言一出,众将皆翻白眼。
吴三桂道:“马总兵此言差矣。黄台基虽只五千兵马,却都是精锐,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想走就走想来就来。”
余者众将也皆颔首,深以为然。
“或可设计作彀,将其引来,合围剿灭?”大同总兵王朴想了想,开口道。
“谬矣。黄台基何等人物,怎么可能轻易上当?”虎大威连连摇头:“此贼诡诈多端,设计不成,被他反算一把,到时悔之晚矣。”
你一言我一语,闹哄哄如同菜市场,却没个结果。
洪承畴眼底闪过一抹无奈。
这些总兵大将都是老兵油子,竟没有一人有点血性,实在是让人心生悲凉。作为这样一支军队的统率,洪承畴几乎可以预见到自己的下场。
他拍了拍太师椅扶手,正声道:“诸位听我一言。鞑子凶猛,不能正面相抗。可陛下下旨催促日急,锦州祖将军处也已被围近月,矢尽粮绝就在眼前,不得不救。我意大军倾巢而出,以多压少,以势压人,迫鞑子撤兵。本督已有详细计策,各总兵将官须得依计行事,突进不得过,非传讯而不得退。”
说到这里,洪承畴官位浩荡,目光横扫:“若敢违抗军令,军法处置!”
一时间,厅中鸦雀无声。
正此时,厅外传来长长一声呼门:“报,督师,塔山总兵李辅明遣人前来,有要事禀报!”
“塔山?”
洪承畴神色一动,瞬即骤变。
他虽是文官出身,却擅军略。闻听塔山来报,当下心中一跳,就想到许多,不由一下子站起来:“快快报来!”
就有塔山来的信使入了厅中,先是一拜,然后奉上书帛一封。
左右侍奉连忙将书信呈上,洪承畴打开来,一目十行,迅速阅读。堂下左右众将官也皆分外紧张的望着洪承畴,见他先是面色一变,眉宇间露出一抹灰气,随后灰气散去,又露出一抹惊色,最后只剩下疑惑。
放下书信,洪承畴沉吟半晌,这才对信使道:“李总兵信上所言可有虚假之处?”
“不曾有半分虚假。”信使正色道。
洪承畴顿了顿:“那那赵壮士果有其人?”
“真有其人。”
“阿济格果然授首?”
“果然授首。”
“八千鞑子斩首近半,投降两千?”
“首级就在城外,降兵就在塔山。”
洪承畴深吸一口气,轰然起身:“众将随我出城一观。”
众将官深表疑惑,但洪承畴不说,他们也不好问,于是各自对视一眼,便随洪承畴一道,出了督师府,各自策马扬鞭,奔城外而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