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漫威-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亥道出已降,徐和知道大势已去,不甘心之下要垂死挣扎,但在赵昱手中,怎么挣扎的起来?
被赵昱翻掌镇压,无论头目卒子,见过赵昱近乎仙家的能为,个个噤若寒蝉。
得知赵昱力保太平道圣女,徐和拔剑自刎,死前一片宁静。
至于城中一二十头目,被赵昱聚拢过来,将凶暴者一一诛杀,只余下三人而已。
这一切便在这里终结,原本守在南边的徐州兵马,大概发现兖州兵马动静,还有些骚动,可还没来得及实质动作,百万黄巾就降了。
“此间事了,我该回去了。”
赵昱对曹孟德道:“你这里有仲德兄、有元让、子孝、子和、文则帮忙,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曹孟德分外无奈。
赵昱想起了什么,又道:“我要先去泰山一趟,黄巾太平道的圣女就在泰山之上,我答应保她一命。孟德兄,日后无论那圣女,还是管亥等人,皆是我侍从,不会再作乱,你总要给我个颜面吧?”
曹孟德失笑:“有你看顾,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行了,你就别送了,都十多里了。”赵昱摆了摆手,噼啪甩了甩马鞭:“我先去南阳一趟,兴许我回濮阳,你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
“南阳?!”
曹孟德叫住赵昱:“先生去南阳做什么?”
赵昱道:“我需要玉石,量还不小,南阳有独山玉,我去看看。”
曹孟德听了,心下一转,也不多问,点头拱手道:“一路保重!”
赵昱拱手:“保重。”
与管亥、管明等二十多骑,马蹄敲开,转瞬已经远去。
曹孟德举目眺望,直到不见了人影,这才对左右道:“走。”
“道义,善恶,七情六欲,皆在人道之中。”
赵昱策马,目光悠远,神思泉涌。
虽说这一番,对他而言,好似只走了一遭,实际上所得不少。
那失了人性的贼匪,心有悔悟的管亥,死不回头的徐和,迷茫麻木的老弱妇孺,这苍天之下,后土之上,人的一切,展露在眼前,淋漓尽致。
人心往往在疯狂之中,绝望之下,才能显出出本质。在两千年后的和平时期,人披着面具,人道无比复杂。然而那都是表面的东西。如果发生战争,甚至人类面临灭亡的时候,什么假的都会剥离,而人真实的一面,人道真实的一面,才会显露出来。
人道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显得真实。
然而对赵昱而言,这仍然不够。
他只是看到的别人的人道,而不是自己的。
他在经历自己的人道,要完了人道,远远不够。
不过即便如此,于这真实之中,他也颇有体会。神魂愈发清明,法力颇有增长。
想想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快三年时间。他做了许多,看了许多,于人道之中打熬法力,磨练肉身,较之于刚到的时候,前进了不小的一步。周天数的穴窍,其中灵性还在孕育,但每一个穴窍,在神魂感应之下,都有长足的进步。更大、更坚固。而反映到肉身,便是精元更加浑厚,肉身更加强大。
加之法力的浸润滋养,使得肉身真正开始进入非凡的层次。
法力和精元,相互影响,在神魂统御之下,愈发的强大。
这样的修炼速度,在天衍镜幻境之中不足道哉,但在真实世界,这个凡宇宙的时空当中,赵昱却并不急切。
师父混空老祖说的好,人都没做好,怎么能做仙呢?
不完人道,就炼不成元神。
不是小说中所说,被雷劈一劈,神魂就能蜕变元神,也不是随便修炼成什么功法,元神就成了。而是要破妄红尘,历经人道,神魂在红尘之中熬炼过后,才有资格成就元神。
………………………………
三十六章 独山
现下赵昱刚走出第一步。
神魂已孕育灵识,展露出一些非凡的能力。
至少,他能望气了。
早前刚来的时候,是没有望气的能力的。
看曹孟德,顶上青气澎湃,隐隐孕育有一道紫气腾空,作蛟龙状。
其他如程昱、典韦等,气多赤色,隐隐有些青气孕育。
人的气,只四色,寻常百姓,普通人,绝大多数都是白色。气呈赤色的,都是人杰,万里无一。人杰于人道之中,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于人道有推动作用,才呈青气。至于紫气,是人王之气。
曹孟德有人王之象,却还不是人王,因此青气孕育紫气。典韦、程昱等,皆人杰,正于这大争之世,登上人道舞台,尚未功劳圆满,由是赤气孕育青气。
再看管亥等人,其气则色泽混沌,不白不黑,赵昱知道,这是因为这些人被他收为随从,与他这位仙道中人有了关联,其气不再纯粹。
赵昱自己,气呈天青,与曹孟德顶上的澎湃纯粹的青气、程昱典韦等赤气孕育的青气颇有不同。
但他于人道,完人道,自身之气,已逐渐在朝着纯粹青气演变,等到他人道圆满,就是纯青,再完了人道,脱出人道之时,才会再变。
若赵昱有意人王之位,并为之付出努力,也能孕育紫气,但他没那心思。
离开梁甫之后,赵昱与管亥、管明等二十余人,直入泰山,在泰山上的一座道观中,见到了太平道的圣女。
圣女唤作张灵。
张灵年不过二十,她并不是张角三兄弟的后人,而是张角收养的义女。其貌平凡,其气淡然,唯独一双眼睛,清澈明净。
听说黄巾俱降,张灵只是点了点头,好像与她无关。
她更在意道观中的几十个孩子。
这都是她自己收养的孩子。
赵昱说此后要她随侍身边,张灵淡淡点头。
然后就让管亥、张灵等,带着这些孩子去梁甫,交给曹孟德安置,让他们随后自行回濮阳。至于赵昱,则独身一人,下泰山,往西去南阳。
赵昱要去南阳,目的正是玉石。
如果曹孟德之前没有让典韦回濮阳找他,说不定赵昱已经去了南阳。
虽说赵昱有混沌珠小世界培育药材,但别院那里,同样也不能少了些手段。布置阵法,势在必行。研究了一段时间过后,赵昱发现,还是需要玉石这种能够纳聚天地元炁的材料,用以炼制阵基符箓。
至少在找到替代品,或者修为达到一定程度之前,玉石大概是必不可少了。
玉石产地不少,但在这个年代,大概就两个地方产出的玉石比较出名,一个是关中蓝田玉,一个就是南阳独山玉。至于西域的和田玉,或者幽州的岫玉,都暂时不在考虑。
关中如今还在西凉荼毒之中,而且距离更远,所以南阳就是首选。
赵昱打算去南阳采集一些品相纯粹的好玉储备起来,留待以后慢慢使用。
至于让曹孟德搜集,这也是可以的。不过赵昱是静极思动,在濮阳窝了两年多,出来走走也是不错的。
赵昱单人独骑,倒也乐得逍遥自在。
一路往西南,穿过兖州,倒也平静。虽然曹孟德还在收编黄巾,但并未把兖州的政务放在一边。就算在军中,曹孟德也要每天处理快马报来的政务,夜半才能入睡。
刘备成功,在于屡战屡败,不气馁,是坚持下来的。
而曹孟德并不输于刘备。这世上,能成大事的,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曹孟德两者兼备。
赵昱并未路过东郡,而是从鲁国、山阳、济阴,西南走直入豫州颍川郡。
颍川如今大概在袁术的势力范围之内。
或者说,豫州如今还在袁术的大概掌控之中。
袁术的基本盘,是汝南,也是袁氏老家。此前讨伐董卓,袁术原本还觊觎荆州,使孙坚一路南来,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再杀南阳太守张咨,但荆州世家抗拒,袁术难以得逞。
而且董卓反应极快,王睿一死,立刻派了刘表入荆州。刘表单人独骑,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很快坐稳荆州,袁术也无可奈何。
孙坚当初在袁术的支持下,与董卓大战,甚至打到雒阳腹地。在收拾雒阳废墟的时候,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退兵之后,袁术又让他攻打荆州,就在去年,也就是191年,孙坚战死于黄祖之手。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带着残部,仍然在袁术手下做事。
袁术如今,目光着眼于扬州,在政治层面,与袁绍斗的很激烈。袁绍任命一个扬州刺史,袁术就派人杀了他,自己任命一个。如今已将治所移居寿春。
所以说豫州大概在袁术的势力范围之内,但实际上,控制力并不强。
袁术一边与袁绍斗,一边着眼扬州,一边还觊觎荆州,很忙。
颍川在诸侯讨董之时,乱过一阵子。如今稍平和。毕竟这里,有不少世家大族,比如颖阴荀氏,还有郭氏陈氏等好些大族,都立足颍川。只要没有强大的诸侯干涉,一些毛贼匪类,是不敢在颍川乱来的。
赵昱在颍川治所阳翟驻留了两天。
他还记得,郭嘉似乎就是阳翟人。
不过想想此时郭嘉,应该与荀彧一样,在冀州。袁绍已经拿下冀州,他两人都在袁绍手下做事。说起冀州,还要说一说原冀州牧韩馥。也是死的憋屈。他被袁绍夺了冀州,又害怕袁绍加害于他,于是南下投奔陈留张邈。而袁绍遣使者,与张邈商议结盟,以抗拒袁术,韩馥得知之后,以为是袁绍派人来杀他,惧怕之下,就躲在厕所里,自我了断了。
想到能令赵昱有些兴趣的人,现在都不在,赵昱也没了兴致,在阳翟逛了两天,打听到一些消息,就往南阳而去。
颍川这里,因为世家大族的缘故,消息很是灵通。
赵昱才得知,董卓已经死了。
回想起来,还真的。董卓的的确确,是该死了。
随即又想到,怕是要不了多久,关中就该乱起来了,或者现在已经乱了。
毕竟史书上,细节方面,没有太多的描述。
只是说司徒、尚书令王允与朝中大臣合谋,结连吕布、李肃等,诛杀董卓,重掌朝政。但那都是虚的。吕布兵少,而董卓虽死,却有四方兵马还在。李傕、郭汜等守边大将,麾下十多万精锐西凉大军,哪里是吕布所能抵挡的住的?
何况其中还有个贾诩?
心里想着这些,赵昱已到南阳。
南阳是荆州最北边的一个郡,而且是天下大郡。是光武刘秀的起家之地,也是汉家的钢铁中心,天下一等一的大郡。在黄巾之前,这里民丰物阜。黄巾起事之时,南阳黄巾势大,神上使张曼成几乎攻破宛城。在黄巾溃败之后,南阳就衰落下来,如今刘表掌荆州,重心已不在南阳。
其缘故,在于袁术。
袁术讨伐董卓之时,自己便在南阳。如今虽早已移居扬州九江郡寿春,但为了不刺激到袁术,刘表只派遣了一个小吏看顾南阳,把个天下大郡荒废了。
曹孟德评价刘表是守户之犬,就是说刘表畏战。
只能守土,而不能开疆。
说来也不怪刘表,刘表本身是个文人,如今才入荆州不久,刚刚站稳脚跟,就算与孙坚恶战,也不想直接怼上袁术。
何况南阳北面关中,又有凶恶的西凉军阀虎视眈眈,连武关都掌握在西凉军手中,随时都能出关攻打南阳,所以南阳实在是个险地。
于是刘表干脆着眼汉水以南,以汉水为天堑,襄阳为中心,暂时稳住局面。
赵昱到南阳,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和萧条。
刘表如今不管,袁术占据的时候又不是个治政的人,南阳在这两人夹缝之中,哪里能得一个好?
然而乱世之中,这也只是等闲。看的多了,赵昱也有些麻木。他又管不了,只能等曹孟德打下南阳,再来好好治理。而且他此来的目的,是独山玉。
独山就在宛城以北十多里,赵昱一路问过来,到了独山山脚。
这里有座村子,隐藏在山间密林之中,竟如桃源一般,显露出不一样的平和。
赵昱打算进村再问问。
几个总角孩童在村口嬉戏,见赵昱这个陌生人到来,也不怕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上前问道:“敢问长者是什么人,来我们村子做什么?”
赵昱微微一奇,觉得这孩子还真礼貌,笑道:“我叫赵昱,我想问问,你们这里就是独山么?”
这孩童道:“我叫韩树。这里正是独山。”
孩童韩树转身指了指村后的大山,道:“先生找独山做什么?”
“我想采集一些独山玉。”赵昱笑眯眯道。
他看这孩子,又望了望这座小村,心下觉得,这村子可能不是普通百姓的村子。普通百姓家十来岁的孩子,怕是数不出几个能跟眼前这孩子相比的。
“哦。”
韩树稚嫩的脸上,露出恍然之色:“原来长者是为了独山玉。”
然后露出可惜之色:“我听祖父说,以前还有开采,但现在好像没有了。”
赵昱理解的点了点头。
乱世烽烟,谁还有那心思去开采奢侈品?
何况南阳一直不稳,官府形容叙述,而民间则没有那个条件。
………………………………
三十七 韩树
“你知道山上的玉坑在哪儿么?”
赵昱问韩树:“你带我去,我可以付出报酬。”
“别去。”
没等韩树回话,旁边一个孩子使劲打眼色:“树哥,山上野兽凶恶”
赵昱不禁笑了起来,这些孩子还真是早熟。明明因为赵昱是陌生人,却以有猛兽的借口来拒绝。
“我带长者去。”
韩树却答应下来。
赵昱好奇问他:“为什么要答应呢?我是陌生人,你不怕我对你不利?”
韩树摇了摇头:“我看长者气度平和自然,一定不是个坏人。长者来到我们这里,是客人。作为地主,应该予以帮助。”
赵昱抚掌笑道:“真是个好孩子。”
“长者稍待。”
韩树像模像样的做了个揖,把几个伙伴叫到一边,嘀咕耳语几句,这才过来跟赵昱道:“长者请跟我来。”
等两人绕过村子上山,其他几个孩童连忙进村去了。
赵昱之前听的清清楚楚,韩树与他们耳语,是告诉他们立刻回去把这事告诉村老。多余并没多说,但赵昱却看了出这孩子的聪慧。
他并不真是傻兮兮人家说什么就答应什么的懵懂小孩,而是能全面考虑到一些问题的少年。有礼有节,但并不死板,如果能好生调教,将来长大了必定不会太差。
“你应该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吧?”赵昱一边走,一边笑眯眯道:“我见过不少寻常百姓的孩子,没有你这样的。或者也有聪明的,但都不及你。”
“长者谬赞了。”韩树低头,有些羞涩,道:“我只是只是多读了一些书。”
赵昱点了点头:“叫我赵先生吧。能读书,就不是寻常百姓家。你姓韩,你们家有什么来历吗?”
韩树听了,昂起头,小脸上露出一些自傲:“先生可知道韩骞吗?这就是我的高祖。”
“韩骞?”
赵昱想了想,歉然道:“我孤陋寡闻,大概不知道尊高祖的名讳。”
韩树立刻道:“高祖韩骞,曾为河南尹,伪新朝时为避祸,举家迁移至南阳。”
“河南尹?”赵昱笑道:“那你倒是家学渊源了。”
河南尹这个官职,不小。如果放到两千年后,就是京都市长兼市高官,位高权重。能做到这样的官职,看来这位名叫韩骞的人物,也非同等闲。
世家大族的诞生,大概在西汉末期逐渐形成。而东汉,也就是光武刘秀再兴汉家,地方豪族予以了巨大的支持。世家是学术和权利的集合体,往往祖上有人位高权重,从此以诗书传家,在地方盘踞下来,如果历代都能出几个学术或者政治上的能人,就会成为天下大族。汝南袁氏就是这样形成的。
世家有高门和寒门的区别,寒门也不是平头百姓,同样以诗书传家,只是衰败了而已。如果赵昱没有猜错的话,山下的这个村子,应该就是韩氏寒门。
在西汉时期,平头百姓还有上升的出路,而到了东汉,世家豪族的兴起,有了门阀之别,平头百姓就逐渐趋于完全禁锢,人道趋于固化状态。
知识和学术的封锁,朝中无论军政,大权都被世家大族把持,所以东汉不曾真正诞生极度兴盛的时期。
在西汉,如千古冠军侯霍去病、大将军卫青,这些出身甚至的奴隶的,都有那样的成就,但在东汉就绝不可能。
世家豪族织就了一张巨大的网,网罗了一切,使得人道固化,活力逐渐消失。
依着赵昱的计较,汉末三国,你来我往上百年,实际上其中也夹杂了百姓与豪族之间的争斗。但最终,还是豪族取胜。于是两晋社会完全固化,再也没有丝毫活力,因此颓败至斯。
这是汉人的第一个黑暗时代。
而在这之前,哪怕是宗周春秋战国,诸侯乱战几百年,也不曾让蛮族把诸夏苗裔逼迫到五胡乱华那样的程度。就算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前,也没有那样黑暗。
只是上山这一条路上,赵昱就想到了许多。
“历史上,曹孟德大肆启用寒门,还发布招贤令,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实际上曹孟德是看到了世家豪族垄断一切的危害。但没用。就算是寒门,实际上也是世家。曹孟德不敢直接启用平头百姓,只敢退而求其次,以寒门与高门相互钳制。但饮鸩止渴,寒门本质上也是世家,寒门崛起,又是一个高门。换汤不换药而已。”
“或许我可以在这方面,为曹孟德谋划一番。”
“赵先生,前面就是矿坑。”
韩树稚气的声音把赵昱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抬头一看,远处一片山崖少了一半,虽然崖壁不新,但却能看出开采的痕迹。
韩树这时候小脸通红,呼呼地喘着气。
这一路上山,毕竟不近。十来岁的孩童,有些吃力。
赵昱仔细打量一番,笑道:“多谢你了,小韩树。”
一式摸头杀,赵昱又道:“我大概会在这里停留半月一月不等,你带我来,我说了要给你报酬。如果你愿意的话,每天早上辰时到这里来,我教你一些东西。”
韩树做了个揖:“先生是客人,我不能要先生的报酬。不过我认为先生不应该一个人在山上。山上有野兽,还没有吃的,赵先生不妨每天下山到村里来。”
赵昱笑着摇了摇头:“我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而且也不便打搅。我的话,就是这样。你来,我就教你。”
然后道:“快快下山去吧,你父母长辈应该在担心你了。”
“告辞,赵先生。”
看着韩树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山路上,赵昱摇头笑了笑,便准备在这里立一座小屋,暂时存身。
所谓报酬,也不过是赵昱临时的想法而已。他觉得韩树这孩子,可堪造就,不妨给他个机会。不过也要看他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不来,赵昱也不会强求。
依着赵昱的本事,要搭建一座小屋,易如反掌。
不过半个时辰不到,崭新的木屋,就在矿坑外拔地而起。
大概类似吊脚楼模样,实际上如果在山里建造小屋,多半会选择这样的方式。一来是避免地气伤身,二来是避开蛇虫鼠蚁。
赵昱精气神圆满,循环往复之下,至少区区赶路不会让他疲惫。因此在建好小屋之后,赵昱就开始采矿。
赵昱采矿,也不需要什么工具。
就站在崖前,抬手一拳,劲力精微奥妙,噗的一声,崖壁没见动静,但实际上方圆十米,深七八米的一片石崖,已被他这一拳打散。
在灵识的窥探之下,拳劲避开深藏在山石之中的玉石,只把无用的石头打成的齑粉,而玉石分毫不损。
随后探出手掌,作抓拿状,窸窸窣窣之中,石粉滑落,法力如同无形的手,把其中深藏的玉石摄拿出来。石粉从崖壁上滑落,留下一个光滑如碗底状的半球形大坑。
实际上,这片高不过二三百米,宽不过一两百米的石崖,赵昱一拳就能打崩。但没必要。
他需要的是藏在山石中的玉石,而不是为了打崩一片石崖。而且神魂刚刚孕育的灵识,只能深入石崖七八米,笼罩范围十米左右,因此一拳只能开采出这样一个矿坑。
不论什么东西,人也好,物也罢,都是好的少,而寻常货色居多。
这一拳下去,上百平米、深七八米的山崖之中,只采出十多块大大小小的独山玉,但品相好的,一块也没有。稍稍能入眼的,也只一两块。赵昱并不失望,他知道好东西之所以好,就是因为稀少。
就这样,在普通人看来无比艰难的采矿作业,在赵昱这里,却如同过家家一样。
一拳一坑,为避免崖壁垮塌,赵昱并没有乱采,而是从下至上一道道的采。在崖壁上犁出一条条竖着的光滑的由半球状的坑洞组成的连体葫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