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可惜,赵昱对此,不感兴趣。

    自从丹药逐渐在别院放开了供应,别院中的人们,修习武道就方便了太多。

    即便是才来不久的小乔她们,也都有了相当的火候。

    更不用说管亥他们这些除了练武就是练武的护院了,这段时间一来,陆陆续续,已经有七八人进入蕴气见神的高深层次。较之而言,连曹孟德麾下的大将们,也拿不出这么多蕴气见神的人物。

    毕竟外面的那些大将,虽然肉身资质一定比管亥等人强,但一来资源比不上别院内部。二来要忙这忙那,修习武道的时间,比不上别院里面的人,所以被落下,也是情理之中。

    “这一招,自上往下,如星辰坠落。要有个势,没有这个势,剑舞就失了韵味。这对剑舞的领悟和劲力的运用有相当的要求。不过初期可以用一个快字,体现其形。”

    赵昱握着大乔的手,将宝剑一晃,幻出道道明光,果然像星光满天坠落,令人心醉。

    大乔白玉般的脸上,涌起一抹又一抹的绯红,颇为羞涩模样。
………………………………

一三四章 护山神兽

    对赵昱而言,他既已默认多了四个妾室的事实,便不会再有任何扭捏。

    正视自己心中的欲望,是怎样就是怎样。

    当然,因为她们的年龄问题,只有糜贞已经被赵昱拿下。

    正贴身指点呢,小乔又风风火火从木院大门闯了进来,大呼小叫道:“生了生了!”

    “什么生了?”

    一旁孙仁莫名其妙道。

    “那个蛋!”

    蔡小妹跟着小乔冲进来:“姐夫,那个蛋生宝宝了。”

    赵昱忍不住笑了起来:“蛋生宝宝了!?”

    “嗯呢!”

    小乔喘了口气,使劲的点了点头:“生了个小猫,跑的飞快,我都没抓住。”

    赵昱闻言,恍然大悟。

    原来是那个蛋孵化了。

    都过去一个月了,除了每次炼丹的时候,赵昱会看那蛋一眼,其他的时候基本忽视。

    算算时间,也该是这几天孵化。

    蛋里的古生物长什么样子,赵昱比小乔她们清楚的多。当初刚刚恢复生机的时候,赵昱以灵识查看,就知道是什么模样。正如小乔所言,像一只猫,但并非真的猫,其脑门上鼓起一坨,分明是角,还有五条尾巴。

    五条尾巴长了角的猫,而且还是卵生,虽然那时还未孵化,但其成年之后的威武姿态,已经初现端倪。

    能生下海碗大小的蛋,可见其成年后,体型必定不会小到哪里去。五条尾巴,还有角,加上庞大的体型,恐怕也只一个威武暂时能够形容。

    “看看去。”

    赵昱大手一挥,往土院走去。

    昭姬她们听了,也来了兴致,跟着一路走。

    刚到土院,就看到土院大门的围墙上,蹲着的一只小猫。小白和虎熊两家子,在墙下面张望,好奇的盯着这小猫。

    小猫蹲在墙上,面对小白和虎熊这样的大家伙,也不见半点紧张。五条细小的尾巴悠然的摆动着,粉红的舌头在梳理着细薄的淡红色毛发。而其额头上的小包包,分明鼓起,比之当初赵昱灵识查看,凸显出更多的角的形态。

    “五尾而有角,这是狰!”

    昭姬望着这猫,忍不住讶然。

    “狰?!”

    小乔道:“我知道我知道,山海经西山经曰:章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说:四皇移位,天降赤心。逐天下,服四兽,然者‘狰’也。‘狰’者,上古蛮荒之神兽,出于钟山,阴烛之鼻息,日形于型,尾羽,腰生翅,首四角,琉璃眼,赤皮,生黑络。诶静伏于山间,首击石,狰狰之鸣,故名狰。”

    她露出极度感兴趣的神色:“不是说有翅膀吗,到底是四只角还是一只角啊?它能飞吗?”

    “这就是狰?”

    赵昱也颇为感兴趣,他分明感受到,这只狰与他有些潜在的联系。想来是他以自身精元之火孕育,有些联系也理所当然。

    那小狰看到赵昱,立刻站起来,果然发出铮铮的声音,然后一跃,极为矫健的划过三四丈的距离,扑入了赵昱的怀中。

    “蛮荒神兽,果非寻常。”

    左慈老道不知何时来到左近,见状惊叹道:“才出壳就如此矫健敏捷,神兽之名,名副其实。”

    那个蛋的事,左慈等人也是知道的,如今见竟是狰,也为之讶然惊叹。

    赵昱笑道:“我此前以灵识查看,只觉不是寻常动物,也不知是狰。不过这狰竟是卵生,实在是奇事。”

    “古之神兽,当然不与现在的凡兽类同。”左慈等倒觉得理所当然。

    小狰扑进赵昱怀里,摆起合适的姿势,闭上眼发出轻微的铮铮声,看起来颇为舒适模样。淡红色的身子,柔软的好像个毛团,五条细小的尾巴轻轻的甩动。头上的小包包如同玉石一样,有些剔透色彩。

    “给我给我。”

    小乔哪里还忍得住?

    伸手就抢。

    小狰一下子睁开眼,露出凶狠的神色。但可惜,它实在太小,凶狠不见得,反倒更可爱。让小乔心都化了。

    可惜这狰虽小,却敏捷的紧。小乔一把没抓住,被它一闪,就蹲上赵昱的肩,对着小乔龇牙咧嘴。

    小乔不乐了,嘟着嘴道:“它是我的!”

    赵昱失笑,反手逮住狰脖子上的皮毛把它提起来,笑道:“是你的。不过这小家伙还小,不能玩的太狠知道了吗?”

    “才不会。”小乔欢欢喜喜的抱起小狰,狰虽敏捷,但毕竟还小,力气不够,没能挣脱,就发出急促的声音。

    赵昱点了点狰的小脑门:“以后就跟着小乔。”

    狰果然安静下来。

    想想这蛋中竟孵化出一头山海经传说的神兽,连赵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山海经何时成书,没人知道。但无论其中的地理,还是描述的各种神兽妖魔,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不存在的。只当作一种传闻,类似于小说一样的存在。

    然而竟出现了一头狰。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是那么不能理解。

    虽然地球只是这个凡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但地球也已存在了无数年。

    在漫长的时光中,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存在。也许传闻中这些存在过的东西,被一定程度的神化了。但并不代表不可能。

    时间是最大的变数,什么都能被埋葬。

    不愿被埋葬,就只有超脱。

    这只狰能够重见天日,也是机缘巧合。

    如果没有那一粒灵物种子,那个蛋再神异,也毕竟只是凡宇宙的生物的卵,十年八年生机不绝,但不可能成为化石之后,还能保存生机。如果不被曹孟德送到赵昱这里,几百年后,也同样会成为石头。如果不是赵昱以五行元炁和自身精元之火蕴养,也同样不能破壳。

    种种巧合,再现了这一传说中的神兽。

    只可惜,只这一只。

    大略这只小狰以后死了,这个族类就再也不会存在了。

    不过这引起了赵昱的好奇心。

    他觉得,既然能有一头小狰,未必不能有其他的生物的卵还保留着生机。虽然渺茫,但如果能再找到一些,也是一件好事。无论如何,也算是给别院增添几种镇的住场面的东西。

    譬如护山神兽?
………………………………

一三五章 官渡

    “这便是山海经中所说的蛮荒神兽,狰?”

    曹孟德惊奇不已,伸手想要摸摸,却被小狰避过,顺便还了他一爪子。

    要不是曹孟德洗髓经已经修炼到相当的火候,非得被挠伤不可。

    “咦!厉害!”

    曹孟德摸不得这小东西也不以为意,只是道:“果然蛮荒神兽,爪子快的出奇。”

    小狰龇牙咧嘴,凶狠的瞪了曹孟德一眼,一溜烟在半空中划过一道淡红的影子,转瞬就离开了土院。

    赵昱笑道:“既然是蛮荒神兽,当然要有所不同。你这回来的正好,我早想跟你说呢。这狰是从你以前送来的一枚石蛋里孵化出来的,有一未必不能有二。”

    曹孟德了然,道:“原来如此。我会让下面的人注意的。”

    便是曹孟德这里,也未必有多看重狰这样的古生物。连赵昱这样的仙家都存在,狰又算什么呢?多十头,多一百头,又能怎样?他只看重赵昱的需求,赵昱要,他就找。

    眼下已是盛夏,曹孟德有半年时间没来别院。却是这半年,忙着跟袁绍打仗呢。

    两人并肩走在别院的青石路上,曹孟德道:“忙了半年,总算可以歇歇气了。袁本初已败,如今狼狈去了幽州,寄于公孙伯圭之篱下。大概他也不曾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官渡仍然是官渡。

    年初开春之时,曹孟德挥兵出征。主力大军由官渡始,渡河北上,与袁绍集结起来的十余万军队,在邺城进行决战。

    此次战争,曹孟德出动的大军,总数在七万左右,占了曹孟德总兵力的一半。

    这些年来,曹孟德军力逐年见长,但并未大肆暴兵。所谓兵贵精而不贵多,在曹孟德这儿完全体现出来。否则以他如今的底蕴,休说十余万军队,就算二三十万,也养的起。

    主力战兵,曹孟德有十五万左右。但其地盘广大,要防备其他几路诸侯,因此能够动用的,只有一半。

    倒是许多大将,都被调遣回来,参与了这次决定整个天下大势走向的战争。

    比如南线的夏侯惇等几员大将,东线曹仁所部的几员大将。除了还在凉州对马腾和韩遂追亡逐北的孙策、吕布,其麾下主要将领,都被调遣回来,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之中。

    为此,曹孟德将程昱、满宠等人调遣至南线、东线,暂时接替夏侯惇等坐镇地方,防备袁术、刘表。

    袁绍兵多,曹孟德兵少。但曹孟德的军队,比袁绍的精锐了无数倍。无论是五行拳经在军中的普及,还是精良无比的各种装备,都不是袁绍所能比拟的。

    因此双方一场大战,邺城之下血流成河,袁绍只坚持了三日,近二十万大军便被曹孟德打溃。

    兵败如山倒,袁绍狼狈而走,一边调集各地余下的军队,一边退往北方。被曹孟德追到常山,又打了一仗,结果很明显,输光了家底。

    两战而定胜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冀州全境被曹孟德占领。而袁绍损失惨重,大将战死不计其数,投降者不计其数。他最后只带着万余残兵退入幽州,被公孙瓒接纳。

    一场大战到了这里,几乎算是告一段落。但曹孟德的兵锋,并未止步于冀州。不过这时候,曹孟德已经从前线退回。不是曹孟德看不起公孙瓒,而是公孙瓒实在没有那个力量,能让曹孟德重视。

    因此前线战争曹孟德一并交给夏侯惇督率,以戏志才等为军师,逐步推进。

    “我一回来就奔别院而来。”曹孟德心中很是畅快:“半年不来,实在想念的紧啊。”

    赵昱失笑:“我看你想念的是我的丹丸罢?”

    “先生果然英明。”曹孟德哈哈大笑:“一场大战下来,前次的丹丸几乎都赏下去了,手中没有余粮,心里有点慌啊。”

    赵昱笑着点了点头:“丹丸多的是,你走的时候,能拿多少是多少。”

    “好。”曹孟德一拍手掌:“飞车不大,千万粒能装得下!”

    “去你的。”赵昱笑骂:“你就是掏空了我的药库,也找不出千万粒丹丸。万八千还差不多。”

    自然是玩笑话,曹孟德点了点头:“这手底下人越来越多,什么东西都消耗的快。此番发了一笔战争财,从河北那边搞到不少草药,最多半月送来。”

    “有草药就行。有多少我给你炼了就是。”

    赵昱应下,却笑道:“我堂堂一个仙家修士,成了你的苦力,实在不爽利。你召集几位名医,送到我这里来。精元丹和养元丹等几种丹丸,用寻常的手段炼制虽然麻烦了些,但并非不能。”

    曹孟德一听,明白赵昱的意思,顿时大喜:“好,好!华佗华神医正在濮阳,若他知道能跟先生学炼丹,巴不得呢。”

    “华佗?”赵昱笑了:“这倒真是位神医。对了,荆州还有个张仲景,也非常了不得。好像还做过长沙太守,也是神医。”

    “张仲景?先生说的,可是张机?”曹孟德听说过此人,不禁颔首:“的确有所耳闻。”

    赵昱道:“炼丹的法子,说难不难,但说容易也不容易。寻常的医者大夫怕是很难学会。就要这样的神医,才能短时间有所建树。会炼丹的人越多,丹丸自然就有了。不过无论是养元丹还是精元丹等,都有相当的普及性。一旦炼丹之法能够传开,这药材的需求量恐怕就要暴涨。”

    “先生的意思是”曹孟德心头一转:“莫非要像种粮食一样种药材?”

    “正是。”赵昱笑道:“你看,五行拳经的粗浅层次你已经普及到了治下民间,由此便使得丹丸在民间也有了巨大的需求。你想想有多少人练武?等你一统天下,几千万人都要习武,那得多大的消耗?不大规模种植药材,怎么能够满足需求?”

    又道:“再则,这不但是一个巨大的财源,更能让许多人藉由种植药材而获利,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曹孟德听了,心中顿时描绘出了那种场面。

    这分明又是一个崭新的行业!

    他不禁抚掌赞道:“好法子,好法子!”

    道:“我回去之后,就着手此事。”

    赵昱道:“培育这几种丹药所需的各种药材的种植方法,我会给你整理出来,省了你摸索的时间,只管普及就是。依我之见,你如今若要让百姓种植药材,怕是不行,对新的事物,百姓往往存疑。倒不如先作为一种福利——给大规模种植药材定下一个规制,要政权允许,才能种植。你把这种资格,当作赏赐,也算是给你麾下的文武大将一些好处。他们都知道丹药的好,必定乐意。”

    “等到十年八年,一二十年后,人们都看到了种植药材的好处,就可以慢慢放开限制了。”
………………………………

一三六章 大仁

    武道的普及,决定了丹药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用品。

    就好像人有病痛,于是有了医疗行业一样。

    有需求,就有市场。

    而且这个需求,是巨大的。因此,市场是绝对巨大的。

    相当于凭空创造了一个涉及巨大的利益的行业。

    而一旦药材的种植普及开来,丹丸的价格随之下调,平民百姓也能用的起,那才是武道的盛世。

    通过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从而扭转历史,使得时空变迁。但赵昱是想明白了,历史在本质上的改变,不只在于几个大事件的变迁,而更在于最基础的社会层次。

    如果把这个世界改造成为一个武道繁盛的世界,武道与外道科技并存,那又是怎样的光景?

    符箓车船可以说是仙道之法在外道之上的削减运用,那么武道的普及,就是仙道基础于人在内在层面上的运用。

    内外合一,对真实时空的巨大震动,其中的变化,才是赵昱最乐意看到的。

    这事出自赵昱之口,对曹孟德而言,好处又是巨大的。不过就两人的身份地位,也不需要为此做多详细的探讨。一句话,曹孟德手底下的人自然会去做。

    随后曹孟德道:“如今冀州已在掌握,公孙瓒也挡不住我的兵锋,最多年底,幽州也要纳入治下。不过也因此,将与北方蛮夷直接碰撞。一则是并州,是必须要打下的,否则对不起祖宗。二则北地的乌丸、鲜卑,尤其是鲜卑,势力不小。我尚且记得先生对蛮夷的一些看法,此番来,就是想问一问先生,该如何妥善的区处。”

    赵昱听了,心中明了。笑道:“莫不是你怕了蛮夷不成?”

    “哪里的话。”曹孟德失笑摇头:“区区蛮夷,如何放在我眼中。我兵精粮足,要打蛮夷不在话下。关键在于击败了蛮夷该如何处置,那广大的北方草原大漠,又如何处置。这才是难题。”

    “如何不好处置?”

    赵昱道:“简单不过的事。”

    曹孟德道:“愿闻其详。”

    “那北方蛮夷,如今以鲜卑势大。不过自檀石槐死后,鲜卑一分为三,内部并不团结。这便不多说了。便是团结,也只土鸡瓦狗。当初武帝破匈奴,却也不曾把北方草原纳入治下。虽然内迁监视,却终归没有将其消化,如今反倒成了并州一大害。你所忧者,无非在此。”

    曹孟德连连点头:“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先生知我呀。武帝前车之鉴,我正是为此忧心。那北方蛮荒之地,又遥远无比,百里不见人烟,如鸡肋,食之无味。但若弃之不顾,未免百十年后,又有一个蛮族崛起而威胁中原神洲。”

    赵昱摇头笑道:“谁说那北方草原,便是蛮荒之地?”

    曹孟德精神一振:“请先生教我。”

    “蛮夷的人口,是顶好的劳力。你无论是修路筑城,还是开挖河渠,都能用得着。而且还不用俸禄,免费的劳力,不好用么?”赵昱道:“你只击破蛮夷,将其壮劳力抓来做工,妇女孩童内迁,三五十年便能完全融合。再说草原,将其划分成块,用以作畜牧,不需十年,这天下便不缺肉食。何况草原之上,也有铁矿煤矿,甚至金矿银矿,怎么能说没有价值呢?”

    曹孟德凝眉道:“先生所言虽然不差,但却有两个难点。其一,要开发北方草原,人手哪里来?北方历来是蛮荒之地,几无人愿去。莫非要强制不成?其二嗯,没有其二了。是我想差了,等到符箓车船普及,能飞天入地,北方虽远,却不在话下。”

    “知道就好。”赵昱笑道:“距离不是问题,便能够统治。至于需要人口去开发,强制当然不行。但却可以利诱之。”

    “哦?”

    “正如我此前与你说的药材种植之事,先从上层入手,等到百姓看到好处,再慢慢放开就是。你拿下草原,便让你曹家或者夏侯家招募人手,去草原圈地畜牧。一二年,便有大批牛羊可卖。你这些年来,治下民生愈盛,百姓有了钱,自然吃的其肉,不怕卖不出去。就算暂时百姓还没有更多钱用来吃肉,却也可以供应军队。而一旦赚了大钱,就不怕别人看不到。到时候无论是那些商人,甚至一些脑子灵活的百姓,自然就会找上门来。是时该怎么作,还用的着说?”

    曹孟德不禁恍然:“先生说的太对了,是我这脑子没转过弯来。对头,就这么做!”

    他顿住脚步,来回踱了几圈,拍掌道:“把蛮夷的人当作苦力来用,只需要一些粮食,就可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把水泥道路修通。我之前还跟文若商量着将鸿沟等水利水渠重新联通,甚至打通大河、淮水和大江之间的水系,联通南北。正愁人力呢,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仿佛自言自语:“这些年战火频频,许多城池都作了废墟,也要人力整修。我完全可以用蛮夷的人力来做此事啊!”

    赵昱笑眯眯的看着曹孟德,等他回过神,才笑道:“繁重的劳役,往往让百姓不安。而如今却可以嫁接给蛮夷。轻松的,重要的,汉人自己来。繁重的,没有技术性的,就让蛮夷卖命。只要规划好,最多十年,就能修成东西南北几条主干道,贯穿整个神洲。至于旁支,以后慢慢来。如运河,水渠,是一样的道理。若能将大江大河连成一体,甚至将通过水道将北方贯穿,这绝对是个壮举。不花费一分钱,只要一些粮食,也不必承受百姓的怨怼,就能作到这样的事,你说好不好?”

    “唉,”曹孟德长声叹道:“许多事似乎就是一张纸,往往看不穿,就做不到。而看穿了,就能作到。”

    “鲜卑、匈奴、乌丸、羌胡,甚至更遥远的西方,南方,有着无数的免费劳力。”赵昱道:“你的兵马,随时可以出击,随时可以掠得大量的劳动力。以蛮夷的血来养神洲大地,非为不仁,而是大仁。”

    “是啊,大仁!”曹孟德眼中,闪烁着凌厉的光。
………………………………

一三七章 意气风发

    实际上赵昱最初来到这个时代,第一选择就是曹孟德,并非是毫无理由的喜欢。

    在原本的历史上,曹魏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为后世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

    不曾改变过的历史上,曹孟德主掌中原和北方大地期间,单在水利工程上,就有很大的建树。他从黄河修通了一条水道直通幽州,这是京杭大运河北段的原型。并重新将已经废弃的狼汤渠也就是鸿沟,以及江淮的刊沟修通。鸿沟是中原的地区极为重要的水道,而刊沟则是京杭大运河南段的原型。

    都说隋炀帝修造运河功在千秋,然而谁又知道,这条运河的原型,在曹魏时期就已经形成?!

    这些运河、水利水渠的修建,对这个民族,是怎样的巨大功劳?!

    较之而言,无论是蜀汉刘备,还是江东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