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运河、水利水渠的修建,对这个民族,是怎样的巨大功劳?!

    较之而言,无论是蜀汉刘备,还是江东孙权,他们又做过什么呢?为后世留下过什么呢?

    这就是为何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扭曲混淆人们的观念之前,曹魏之后的朝代,普遍以曹魏为正统的原因。

    无他,因为曹孟德谋的是万世。而其他两家,嘿嘿

    就拿蜀汉来说,刘备入蜀的时候,蜀中人口数量不低。虽说烽火连天,然而蜀汉建立之后,往往是蜀国主动出击北伐,战火很少波及到蜀地。然而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为何蜀汉后期人口大幅度减少?这不是一句‘战争’就能解释的通的。

    战火没有波及蜀汉本土,而屡次战争蜀汉死了多少兵卒也有据可查,再综合人口的生育增长,而蜀汉总人口却大幅度减少。要知道,汉末乱世之中,波及最严重的是曹魏的领地,不论是黄巾之乱几百几千万人被波及,还是后来争夺中原时候各家诸侯之间的无数的战争——中原才是受害最大的区域。

    而江东也与蜀汉如出一辙。

    然而三家归晋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口分部,却都集中在中原。蜀汉和东吴则衰弱的不成样子了。

    他们完全没有考虑过民生。那被吹的神乎其神的诸葛亮,在蜀汉持续衰落的时候,还锲而不舍的连连北伐,可见他并不是一个谋万世的人。

    以一句匡扶汉室,就把蜀汉这个在黄巾之乱中都不曾遭到波及的富裕之地搞成那副模样,诸葛亮的贤名,名不副实。

    当然,这是赵昱的一家之言,他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他一到这个时代,就倾向于曹孟德,而不是以‘仁义’著称的刘备。

    而如今,曹孟德的所作所为,也没有让赵昱失望。

    即便在对外作战的时候,曹孟德也没忘记为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做应该做的事,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如今曹孟德击破袁绍,公孙瓒也不会是他的对手,整个中原地区、北方大地,已经没有敌手,可以说是羽翼丰满。等新纳入治下的冀州、幽州和青州全境安定下来,最多五年,其他的诸侯便是砧板上的肉,任凭宰割。

    “不需五年,三年足矣。”

    曹孟德意气风发道:“我只需三年,就能完全稳定北方三州,而且还要在这三年里击破匈奴,北却鲜卑,重定并州。如此一来,幽、冀、并、青、兖、豫、徐、司隶,连成一片。半壁江山入我手中。”

    他看着赵昱道:“凉州也跑不了。马腾、韩遂,土鸡瓦狗。我有吕布孙策,也只这一二年就能肃清凉州祸患,镇住羌胡作乱。”

    赵昱也不禁为他感到高兴:“这样就只剩下荆州、扬州、益州和交州了。”

    顿了顿,赵昱道:“至于汉中张鲁”

    曹孟德道:“张鲁小患耳。何况要取汉中,可兵不血刃。”

    “哦?”

    赵昱闻言,不禁脑海之想起当初去汉中时,在褒斜道外的那个胡家村来。

    却听曹孟德道:“张鲁以五斗米道立足汉中,五斗米道乃是黄老道派,我昨日从北方归来,文若说有汉中使者欲见我,言语之中拐弯抹角打探先生消息。以我之见,只需先生一句话,张鲁还不拱手让出汉中?”

    赵昱听了,暗道自己竟没想到。

    “是了,张鲁也是道人。”

    赵昱失笑:“我一时疏忽,竟是没有想到。对了,我记得左慈老道还曾跟我说过张鲁。”

    “那先生的意思是?”曹孟德期待不已。

    汉中因地形缘故,真心不好打。若能兵不血刃,便最符合曹孟德的意愿。

    反正有机会,曹孟德也不会硬扛着面子不用。那张鲁既是道士,赵昱真仙当面,还不纳头就拜?!

    赵昱道:“倒也可行。”

    他道:“然而汉中却也非张鲁一家之汉中。便是他愿降,他麾下的文武,可愿降?一旦此中出了差错,致使汉中大乱,毁坏民生,恐怕也不是你愿意看到的。”

    曹孟德点了点头:“先生所言不差。我与文若等也有过考量。汉中早有世家暗暗与我联络,不过顽固不化者也有。张鲁若愿降,却这些人不愿降,汉中便要乱起来。公达他们的意思是,先战一场,打折这些人的脊梁再纳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隐患。”

    赵昱微微颔首:“此老成持重之言。这样吧,我请紫虚老道亲自走一趟,他本来就是蜀中道家的领袖,与张鲁相近。有紫虚老道出面,不怕张鲁不愿意放弃权利。先让张鲁稳住汉中,然后使其麾下顽固不化者领兵出战,你只需将其拖住,张鲁就能放开手脚,如此便能如愿。”

    曹孟德畅快一笑:“我两路出兵,一路从关中出,过褒斜道直窥南郑。一路从南阳出,攻汉中东面”

    两人谈的正是爽快的时候,管亥飞身来报:“东家,曹公,文若先生来了。”

    赵昱和曹孟德微微一怔,赵昱道:“快去请文若过来。”

    管亥应喏,转身奔去。

    赵昱对曹孟德道:“文若亲来,莫非有事?”

    曹孟德斟酌一番,神色里略有明悟:“或是北方有变。”

    片刻后,荀彧快步走来:“主公,赵先生!”

    “文若不必多礼。”曹孟德连忙道:“可是北方有变?”
………………………………

一三八章 发芽

    荀彧作了揖,直起身子,正色道:“主公英明,正是北方有变。”

    “刚刚接到元让将军通过机关飞车传来的信报:袁绍与公孙瓒势穷,因之结连乌丸、东部鲜卑,合胡骑十万余人,南下来攻。”荀彧不带喘气,迅速道:“夏侯将军请示主公:该作何决断!”

    曹孟德坐飞车回来,到濮阳之后,又让人把飞车开回了北方前线。对曹孟德而言,飞车是他传递军情最大的依仗,至于自身乘坐,并非必须。他这次来别院,就是骑马过来的。

    幽州前线距离濮阳数以千里计,如果地面快马传讯,便是几百里加急,跑死几匹马也要几天的功夫,而且冀州初定,中途并不一定安稳。然而用飞车,不但安稳,且一刻钟都用不到。

    “原来如此。”

    曹孟德闻言,眉头舒展开来:“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蛮夷胡虏而已。”

    说了这句,曹孟德沉吟一番:“元让的意思我知道。如今刚刚击破袁绍和公孙瓒,新纳州郡还不稳定,他无法确定是该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应战。”

    荀彧顿首:“主公所言不差。夏侯将军所虑者,正是攻防之势。是该以守势应对,还是该以攻势应对。”

    “自然是攻势。”曹孟德厉色一闪:“区区蛮夷,安敢侵我?!”

    荀彧见状,知道曹孟德心意已决,立刻道:“此前臣下已让飞车回蓟,暂令夏侯将军收缩兵力,先以防御态势应对。既然主公已有决断,臣下这便回濮阳。飞车应该是回来了。”

    曹孟德道:“一道回去。”

    随后对赵昱道:“原想忙碌大半年,抽空在别院盘桓一阵,与先生畅谈几日。没想到事多,实在无奈。”

    赵昱道:“大事要紧。胡虏虽多,必不在话下,此番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攻入草原,掠来大量人口牲畜,以实己身。”

    曹孟德哈哈一笑:“合该如此!我便要让那蛮夷尝尝我曹孟德的厉害!”

    然后赵昱唤来管亥:“去请贞夫人过来。”

    等管亥去请糜贞,赵昱对曹孟德道:“如今别院一干杂务,皆由内子糜贞操持。孟德此去,便带些丹丸走吧。”

    曹孟德听了一拍额头:“差点忘了。”

    曹孟德此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毕竟势力越来越大,要操心的事越来越多,闲暇时光恐怕会越来越少。他这一离去,带走了上万粒各种丹丸,却也不知下次何时再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木院的桃林中,总有淡淡的氤氲萦绕,而且越来越显眼。

    小乔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桃林中生了一株苗。”她来找赵昱:“我说这几体不见小猫,找来找去它在桃林里面。”

    说到这里,小乔分外不乐:“它还龇牙咧嘴,不让我摸它!还挠我!”

    赵昱一看,小乔手背上隐隐有三道抓痕。

    也是小乔武道修为已经渐入佳境,小狰也没有玩真的,否则怕就不止这三道抓痕了。

    狰毕竟不是普通的兽类,如今体型越来越大,性子也越来越凶猛。赵昱也没有厚此薄彼,像小白一样,也引导它搬运气血修行。如今这小狰虽然才半大模样,但竟已隐隐不惧小白了!

    就算是管亥这等修为在蕴气见神境界都有些火候的,遇到这小家伙,也有些吃不消。

    不过小狰自小被小乔欺负的老老实实的,怎么会抓伤小乔?

    但听到小乔说桃林中新生一株苗,赵昱就明白了。

    那粒灵物种子,发芽了。

    赵昱以前算计着要个三五七八年,灵物的种子才会发芽,但如今才不到半年时间就生苗了。转念一想,又觉得应该。之前的估算,是在之前的阵法的基础上。随着赵昱对五行四象阵的一番改造加强,使得别院中的天地元炁越来越丰沛。牵引滋养灵物种子的元炁,也以十倍增长。

    如此一来,时间大大缩短,也在情理之中。

    早前赵昱种下种子的时候,就觉得最初布置的五行四象阵快要不顶事了。

    要一刻不停的运转护持别院,又要为炉鼎制造核心动力模块储备元炁,还要滋养灵物种子。而且随着赵昱修为的加深,对天地元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改造、加强阵法就势在必行。

    当初曹孟德来了一趟,随后不久,赵昱就付诸实施了。

    新的五行四象阵,主要在于阵基的改造。以前用的是单纯的玉石制造的符箓作为阵基,而这番改造,却用的是以木中火炼化而来的灵材金玉为材料。

    同时,还将五行四象阵做了一番微调。

    将阵法的核心阵眼,设定为灵物种子。

    灵物在成长起来之前,要依赖于阵法提供充沛的元炁。而灵物一旦成长起来,就能滋生元炁。便可作为别院阵法的阵眼,镇压这座阵法,使得阵法更加稳固,元炁更加充沛。

    而作为核心阵眼位置的灵物种子,在阵眼中无比充沛的元炁的滋养下,发芽的时间大大缩短。

    赵昱微微一笑,法力拂过小乔娇嫩的手背,抓痕顿时被抹平一空,消散不见,笑道:“那是我种下的灵物种子。你的小狰能活下来,靠的就是那粒灵物种子。灵物种子年长日久的为小狰提供元炁,保存生机,在本质上,它们早已牵连在一起。就好像兄弟,或者血脉至亲一样。因此它不让你靠近灵物,害怕你伤害灵物。”

    小乔一听,咬着手指头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就是,就是那次那个黑石头?你说的灵物?”

    赵昱哑然失笑:“就是从小狰蛋壳外包裹的水晶化的外皮中炼化出来的‘黑石头’。走,看看去。”

    来到桃林,赵昱看愈发显化的氤氲雾气,见其中道道生机弥漫,不禁为之感叹。

    这灵物的种子才刚刚发芽,就能爆发出如此强劲的生机,便是千百年的老树,也不及其十分之一。

    “灵物果然是灵物啊。”

    对于小乔她们来说,只是觉得这桃林雾气浓重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是看不到的。大概也只有修为已经臻至蕴气见神境界的昭姬,稍稍能有所察觉。

    走进桃林,正看见小狰趴伏卧着,如同母兽抱子,把一株才只一寸高,生了两片叶的小苗牢牢护着。
………………………………

一三九章 学炼丹

    灵物初生,寸高两叶。每片叶子不过指头大小,叶肉嫩绿剔透,脉络却是墨绿墨绿的。

    就仿佛烙印着一些墨绿纹路的翡翠一样,散发着肉眼几不可见的淡淡荧光。

    狰环抱着这株初生的灵物,蓬勃的生机将二者勾连在一起,在赵昱的眼中,伴随着二者之间每一次生机的循环,灵物就勃发一分,狰的气血就强盛一分。

    仿如如双修。

    不知多少年前,狰就与这株灵物在根源上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狰的卵是因为灵物的种子,才能保证生机不绝。正如赵昱所言,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也难怪小狰会如此着紧灵物,甚至不惜冒犯小乔。

    这是它的另一半。

    藉由这株初生的灵物,狰能迅速成长强大起来。这对它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灵物初生,只两片叶子,还看不出整体模样。但其浑厚的生机,却分明预示着这株灵物非同寻常。

    当然,对赵昱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在别院,却必定是镇院的宝贝。

    小乔仗着赵昱在这儿,又要去抓小狰,但小狰不给她颜面。龇牙咧嘴,爪子从肉垫中伸展出来,闪烁着寒光。

    小乔恼怒异常,跺脚道:“你看它!”

    赵昱不禁为之失笑:“灵物对小东西大有好处,你就别去烦它了。小白还不够你玩的呀?”

    “小白太听话了。”小乔撇嘴道。

    赵昱摇头不止:“灵物初生,正是生机勃发的时候。小东西呆在这里有益无害。等过个三五月,灵物生机稳定,小猫自然会来找你玩。”“真的?”

    “真的。”

    赵昱点头,随后嘱咐道:“这株灵物是别院的阵眼,记得不要坏了它。”

    小乔闻言,大眼睛一转:“那我给它做个篱笆!”

    然后风风火火就跑了。

    这株灵物刚刚发芽,还没能与阵法真正结合在一起,无法得到阵法的保护。只有等到其成长起来,真正成为阵眼的时候,才会不惧意外。因此赵昱随后便去嘱咐了昭姬一声。

    。。。

    后山上的凉亭中,赵昱悠然闲适的坐在藤椅上,昭姬在抚琴,悠远空灵的琴音,从她指尖飞出,而大乔正翩翩起舞。

    伴随着琴音,大乔的身姿婉若游龙,似从天而降的鸿鹄仙子。

    琴音在昭姬的指尖荡漾,如同实质一样,在空气中掀起淡淡的波纹,这些波纹或作山峦,或作流水,或如花鸟鱼虫,美轮美奂。这等技艺,可谓是出神入化。

    当然,这不止技艺两个字能够完全形容的了的。

    没有深厚的武道修为,便是伯牙子期,也不可能以琴音化出如此景致。

    这别院当中,除开赵昱,要说武道修为,实属昭姬第一。这不是昭姬修行有多刻苦,要说刻苦,管亥、高顺,哪个也比昭姬用功十倍。昭姬修为臻至开辟穴窍的境界,一身精元饱满,业已重开三个穴窍,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在赵昱身边。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赵昱作为仙家修士,他的身边就是福地,就是道场。年长日久的亲密接触,使得昭姬在潜移默化当中,铺平了武道修行的路。

    而且昭姬颇有灵慧,将武道修行与自己喜好的琴艺结合起来。由是才有这样的手段。

    与昭姬一样,大乔在赵昱身边,虽然时日不长,也因为年龄不大,赵昱并没吃她,却也修为进展迅速。分明已有内壮神勇的境界。那仙舞翩翩,其中许多动作招式,都不是寻常的人能够做得到的。

    于凡人而言,神乎其神的武道,在赵昱这儿,没有丝毫秘密。除了应小乔的要求创造了一套剑舞,赵昱从没有创造过任何一套搏杀之法。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搏杀之法是精髓,在于对劲力的运用。一分劲力,能用出一分半、两分的威力,在凡人中,便是高手高高手。就比如一身气力有千斤,一拳打出能爆发出一千五百斤甚至两千斤的效果,这就是招式的用途。

    其根本,就是劲力。

    武道在蕴养精元开辟穴窍之前,壮大己身和对劲力的运用,几乎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力量而不懂运用,那是莽汉蛮子。而只懂招式运用却没有力量,那就是花架子。

    实际上,如果不把一身气血壮大到一定层次,想要把力量运用出花来,那是不肯能的。

    而如赵昱身边的亲近的人,要让她们对劲力的运用说出个一二三来,恐怕有些难。但她们就是懂得运用。因为对劲力运用的方法,她们在赵昱身边,潜移默化当中,懵懵懂懂就会了。

    一道琴音弹出,怎样运用劲力,将其显化于空气当中,对昭姬来说,逐渐似乎成了一种本能。

    而如何将一个动作作到完美无瑕,作到美不胜收,对大乔而言,也逐渐成为本能。

    而这种本能,可以用作观赏,但也同样可以用作杀伤敌人。

    修士的修行,从筑基层次开始,率先从劲力入手,这是为其日后运用法力、搬运神通,打下一个根基。连劲力都不会运用,何谈运用法力?!

    对赵昱来说,这都是浮云。闻琴观舞,偶尔抿一口茶,才是享受。

    片刻后,琴音暂歇。

    却有余音,大概能绕梁三日而不绝。

    昭姬双手平放在琴弦上,轻轻拂过。大乔停下舞姿,笑脸微红,袅袅走来坐在赵昱身边,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

    昭姬道:“夫君,妾身和大乔妹妹打算学一学炼丹术。”

    大乔温婉的点了点头。

    赵昱奇道:“怎么突然想起学炼丹术了?”

    昭姬道:“蔡伯前日里跟我说,药田中有不少药材因为丰沛元的滋养,发生了一些神妙的变化。何况别院闲适,空闲不少,学一学炼丹术,可以打发时间。”

    赵昱笑道:“这是好事。你们如果学会了炼丹,我就懒得动手了。”昭姬闻言,白了赵昱一眼。

    别院建立,细数起来,已有六七年时光。从最初开始,别院中除了种植粮食和蔬果,其他大片的山坡都作了药田。引元丰沛,年长日久下来,不少的药材产生进化,有了一丝灵药的性质。

    这样的药材,炼制的丹丸,比普通药材效果要好上三五成不止。而且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别院中的药材进化程度越来越高,炼制的丹丸效果必定越来越好。
………………………………

一四零章 奥妙

    赵昱没料到昭姬竟想学炼丹术,不过这并非坏事。

    说起来因为对丹丸的需求越来越大,赵昱用在炼丹上的时间,也越来也多。

    然而对现在的赵昱来说,炼制精元丹、养元丹或者锻骨丹等适用于凡人的丹丸,已经全然没有了兴趣。非但没有兴趣,也没有了作用。早前炼制这些丹丸,是为日后炼制入品的适合修士的丹丸打基础,但这个基础,已经足够牢实。

    现在炼丹,则便如一个炼丹机器了。

    堂堂修士,成了炼制不入品丹丸的炼丹机器,这是何等的丢脸?

    本来赵昱打算等到培养出炼丹的人才,也就是上个月被曹孟德送到别院的华佗以及十多位其他名医学会炼丹术之后,就直接放手不管。不过现在既然昭姬和大乔要学,那赵昱也乐的教。

    好歹以后别院本身所需的丹丸,不用赵昱强忍着无聊自己来炼了。

    不入品丹丸的炼丹之法,赵昱已经完全了然于胸,再无丝毫秘密。如果材料足够,赵昱现在完全可以着手炼制入品的丹丸,也就是适合修士服用增进法力或打熬肉身的丹药。

    然而可惜的是,即便有混沌珠小世界,赵昱在入品丹药的钻研上,仍然举步维艰。

    要研究出任何一种丹方,都必须要有极为深厚全面的相关等级的药材的药性作基础。混沌珠小世界中,虽然培育出了几种灵药等级的药材,但还远远不够。就譬如人要修仙,从凡俗超凡脱俗成为修士,需要根性一样。一种药材,要成为灵药,也要有相应的潜力。

    能从凡俗药材中培育出几种灵药,已经足够不可思议了。

    更多的,则是如昭姬之前所言的这种,有一丝丝灵药的药性,却仍然不是灵药。再怎么进化,也有个极限,永远在灵药之下。

    不是说人参种植一万年,成为万年人参,它就是灵药了。那不可能。它包含的药性,是有极限的,药性的品质,只在凡俗等级。

    灵药的稀少,使得赵昱即便有天衍镜幻境中的一些真真假假的经验作参考,也仍然无计可施。如果有十种以上倒可以一试。但只两三种,不够。

    因此对入品丹药的钻研,就暂时按捺下来。

    “基础炼丹之术,至少在凡俗阶段,其根本在于药性的搭配。”

    赵昱说教就教,口中娓娓道来:“古有神农尝百草,就是对药物药性的体会过程。知道了药物的药性,然后实验其搭配之法,找到最合理的方式,将药性发挥到极致。”

    两女极为认真,把每个字都记在心中。

    赵昱道:“但要炼制丹药,知道药性是基础。炼制的过程,同样重要。几分药材搭配几分药材,谁多谁少,寒热配比,火候拿捏,时机的把握,每一条都能把人难住。”“譬如我炼制精元丹,一炉要炼三十三粒。需要各种药材每种多少。先放什么药材,这种药材要炼制几个呼吸才放第二种药材。火候要文还是要武,什么时候转换,等等等等。”

    昭姬和大乔这么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