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公称帝了!”

    “华夏立国了!”

    无数人呆滞片刻,然后欢呼鼓舞。农人放下了镰刀,士兵高举利刃,孩童争相嬉戏,连那妇孺老弱,也都走出屋门。一双双眼睛,望着遥远的钟声传来的方向,这一刻心中不知是如何的震动。

    雒阳皇城。

    曹孟德穿着一身玄黑金边白虎纹袍,头戴金玉旒冕冠,跨坐在一头庞然白虎的肩背上,缓缓从皇城而出。

    他精神勃发,在玄黑白虎袍和座下凶恶白虎的映衬之下,仿如从元古走来的共主!威严无双!

    无数人行着注目礼,目视着曹孟德从皇城而来,座下白虎托着他一步步走向广场中央的祭天台!

    在他的左右,有武道最强大的宿卫,有捧着三牲祭品的少女。

    天下大儒郑玄也随同一道,作为大典的前期主持。

    广场上,嘈杂越来越小,及至于鸦雀无声。

    曹孟德终于来到祭天台前,他从白虎肩背翻身而下,目四顾,步龙行。郑玄盛装上前,微微作揖:“请曹公登台!”

    郑玄声沧桑,并不大,却通过祭天台上的道纹,传遍了整个雒阳城。

    三五个呼吸,便山呼海啸层层叠叠:“请曹公登台!”

    偌大的雒阳城,上到文臣大将,下到贩夫走卒,如割麦子一样,躬身一拜。

    曹孟德正色颔首,仰望天穹一眼,深深的吸了口气。便见他大袖一拂,信步走上了台阶。

    身后,三牲祭品缓步跟随。

    他每一步,都坚定不移,每一步,神情就神圣一分。待得登上九丈祭天台,阳光映照之下,周身散发着熠熠金光,如同天神一般神圣!

    无数人的目光,愈发的虔诚,愈发的狂热和敬仰。

    曹孟德登上祭天台,亲手将三牲祭品摆上玉案,并点燃了玉案上的香炉,袅袅烟气,腾空而起。

    随同奉持祭品的少女随后快步走下祭天台,便只剩曹孟德一人。

    曹孟德在一旁玉盆中净手,微微闭目,静待片刻,心中沉淀,面目肃然,然后高声道:“今有曹氏孟德,侥天之幸,得仙之助,横扫寰宇,一统天下诸夏之后,炎黄子孙,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他缓缓于白虎榻跪坐下来,深深一拜:“一拜皇天后土,育我诸夏炎黄!”

    这一拜之后,他起身,又跪坐拜倒:“二拜先王祖灵,披荆斩棘,生我血脉后裔!”

    二拜之后,他再起身,再拜倒:“三拜天下万姓,造我华夏盛世!”

    他这一拜不起,五体投地,声如洪钟:“愿天命归我诸夏,愿华夏万世长存!”
………………………………

一六一章 紫气

    曹孟德祭音甫一落下,上一瞬还碧空无垠,下一瞬天象骤变!

    只见湛蓝高天深处,东天昊阳之下,突兀生出一点紫气,俄而壮大,作浩浩荡荡,遮天蔽日,瞬息之间便来到雒阳上空。其势至尊,其气至贵,变化万方,或为刀耕火种,或为四海八荒,或为兵锋战火,或为盛世安详!

    这一番变化,如在眼前,令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上古先王披荆斩棘、斗天斗地之时,又或始皇一统四海,武帝横扫八荒,油然一股子激烈自心中而生,不知是激动,是豪迈,是无畏,还是崇高!

    这紫气浩荡,尊贵无比,陡然化作一兽,如龙似虎,作无声咆哮状,便则合身一扑,从高天跃下,直奔祭天台而来!

    那兽初时庞然,越是接近祭天台便越小,却也越是神韵十足,如神兽活物。曹孟德此时,直起身子,神色里无比郑重,却无人看见的眼神中,分明有一抹笑意。

    紫气作神兽,临凡而来,至祭天台上,已不过丈余大小。此兽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仿佛在考量曹孟德,最后落在曹孟德面前玉案之上,张口喷出两样宝光莹莹的物件,最后化作一缕紫芒,投入曹孟德眉心消失不见。

    曹孟德身躯为之微微一振,脸上露出喜色,随后再拜了三拜,起身来,才见他腰部玉带左侧悬了一口宝剑,右侧挂了一方大印!

    曹氏立华夏新朝,开国之日,神兽临凡,天命赐宝。雒阳城中,不知多少人亲眼目睹。

    只道是天命所归,诚不欺也!

    这一番虽有装神弄鬼的嫌疑,作用却无可替代。镇住人心,凝聚人心,这才是人道的玄妙之所在。

    于人而言,有人定胜天之说。又说人心即天心。又说人心齐泰山移。

    一个文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稳了,天下才稳。

    这才是赵昱这一番所为的用意之所在。

    他并未现身,却比驾云现身还要来的妙。

    深藏于高天之上,行走于空间之中,赵昱操作完这一番天象,便则落入皇宫深处。

    皇城外,开国大典尚未完结,皇宫内几无人烟。便是宫女宦官,也皆去了皇城城墙之上观礼。赵昱缓步行走在空旷寂寥的宫室中,一路雕梁画栋,自不必多言。

    片刻后来到一幢宫室,大门大开,赵昱走进去,迎面看见一个落寞身影。

    刘协轻抚盘龙柱,脸上有一丝留恋,有一丝不舍,抬头看见赵昱,还显青嫩的脸上露出一抹惆怅苦笑:“原来是仙家。”

    赵昱打量刘协,微微颔首:“看来这十年,孟德并未亏待于你。”

    刘协笑了笑:“确未亏待。曹公新帝一向礼仪周全,平素用度从不欠缺。连五行拳经也全部传授于我,丹丸也不亏欠。说来我也该是满足了,可为何为何”

    他便已流下泪来。

    赵昱摇头,道:“祖宗基业,一朝失落,自然难以心安。然则此乃定数,无可更改。若你先辈帝王能有些英明,若你有超世之才,未尝不能延续。可你没有。”

    刘协艰难的点了点头:“是啊,自明帝以降,历代渐孱弱,民生渐凋敝,及至于黄巾之乱,人民流离,刘氏既为天下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天命已去,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又道:“没想到这最后时候,仙人还能来见我一面,实在是”

    赵昱道:“你尚年轻,虽失天下王,却也担负延续刘氏之责。孟德不会亏欠于你,好生为未来着想罢。”

    刘协拭干眼泪,默默地点了点头。

    那历史之中,王朝更替,前朝皇室王孙,必定要倒大霉。然而在曹孟德这里,却不是。便是没有改变过的历史当中,这最后一位汉天子,也是寿终而终。

    何况如今曹孟德之势,也完全不必担心前朝皇室如何作乱。加之刘协又娶了曹孟德的两个女儿,因此必定不会亏待于他。

    见了刘协一面,赵昱便离开了这座宫室,来到皇宫正殿之中。

    此时正殿,除有甲士羽林郎护卫,内中空无一人。

    还要待到建国大典结束,曹孟德才会在这里召开华夏新朝第一次大朝会。

    这殿宇之中,上首数级陛阶,阶上一尊天子榻。赵昱目光扫过这尊天子榻,落在旁侧孤零零一尊榻上。赵昱知道,这尊座榻是曹孟德为他准备的。

    陛阶之下,左右座榻整齐而列,乃是文武百官之榻。

    殿中梁柱矗立,有蟠龙纹,有飞凤纹,更多的是白虎纹。其精致之处,已臻至于技巧之极。

    又有钟鼎林列,屏风华贵,将这里衬托的无比威严。

    赵昱在殿中转悠,在他的眼中,看到一股气,在这里酝酿。这股气肉眼不可见,却紫意深深,是人主之气,是国家之运。

    这股人主国运愈发浩荡,化作一尊凶猛无比的散发着森白之光的虎,最后俯卧在天子榻前。

    一种新生的勃勃生机,一种向上的力量,油然勃发。

    “人道啊”

    赵昱似有所悟,便则走上陛阶,在天子榻侧的那尊榻上盘坐下来,微微闭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不知过了几时,殿门轰然大开,曹孟德龙行虎步走了进来。

    赵昱睁开眼,正好与曹孟德对视一起。

    “先生!”

    曹孟德躬身一拜,却没能拜的下去。

    赵昱拂袖打出法力,将他托住,站起身来笑道:“你今已为天子共主,独尊天下,何必再与我拘礼?”

    曹孟德哈哈一笑:“先生说的是。”

    便也上了陛阶,精神振奋的在天子座榻上跪坐下来。

    随后,才有文武百官、德高耆老,亦步亦趋,迤逦而入。

    这一番果真大朝会,曹孟德在朝会之上,定下了五年以内的基本国策,以内壮民生为主,以外战蛮夷为辅助。涉及军事、政治、农业、经济等方方面面。

    文武百官有条不紊,各抒己见,与新帝坐而论道。

    最后,华夏新朝既立,自要为功臣加官进爵。
………………………………

一六二章 新朝华夏

    华夏新朝的政治制度,在曹孟德一统天下之后,便已经在着手革新。只不过此前因不曾开国,一直沿用前汉规制。此时既已开国,便则要全然替换才是。

    曹孟德因与赵昱相交,太和别院当中的许多藏书,尤其是赵昱从现代时空带来的一些书籍,早被曹孟德翻烂。

    因此华夏新朝的制度,在保证君权集中的前提下,汲纳了不少现代时空书籍当中的精华。

    去三公,而设左中右三衙,左衙主立法,中衙主司法,右衙主行政。三衙之首为左中右三位丞相。而此时以右为尊,由是右衙乃三衙之首。而军权独立于三衙之外,设兵主衙。

    以荀彧为右丞相,掌右衙,主宰天下行政。以田丰为中丞相,掌中衙,主司法刑事。以程昱为左丞相,掌左衙,主立法之事。

    这三衙,以右衙为主,右衙下设九部,九部之首为九卿。分责教育、经济、农业、户籍、税务、工业、商业等九大权责。

    中衙下设两部,一部主缉拿巡捕,一部主审判定刑。

    左衙同设两部,一部为天下巡查,一部为律法整修。

    而兵主衙门,则为天子亲掌,下分四部,一部为参赞谋划,一部为物资后勤,一部为调兵遣将,一部为战功统计及军法施行。

    一概开国功臣,皆入三衙、兵主衙,为各部之首,各据其职。

    在军政四衙之外,还有内府衙,这个衙门的职责,主要为天子服务,另外还兼有天象观测、宗教管理、史书编纂等职责。

    这一套制度当中,夹杂了许多私货,但整体看来,是极为完备而且先进的。赵昱在一旁听着,偶尔也微微颔首。

    在革新制度之余,又有贵族勋爵制度同时施行。

    仍沿用秦汉时期的二十级爵位,以列侯为最。

    爵位的获取,以军功为先,但同时,也向民间德行高深的耆老、文才鼎盛的大文学家、甚至于国有功的商人、农户开放。

    这一番朝会,除开中午进餐,一直开到日落之时,才算是完结。

    如此定下基调,整个华夏新朝,便焕然一新了。

    至于赵昱,曹孟德要给他个国师尊位,地位与天子并列,却被赵昱拒绝。他无意于此,拒绝便也拒绝了。

    晚上自是一番大宴,觥筹交错自不用提。

    宴会当中,赵昱与熟识的文武大臣都有交谈,至于不曾熟识的,皆踟蹰不敢来打搅。

    对于赵昱的身份,虽然曹孟德并未直接表明,但这满朝文武,谁人不知?

    那可是真正的仙家中人!

    大宴持续至深夜,将子时之时才散去。

    最后只剩下曹孟德和赵昱两人。

    没了旁人,两人便也随意了许多。并肩行走在内宫花园,皆是有些感叹。

    “回想当年,那时我领兵追董卓,于荥阳外被徐荣伏击,差点死在战阵之中。先生从天而降,救我一命。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而至于有如今气象。”

    曹孟德面露回忆之色:“又是高产良种,又是水泥,又是精钢,到后来的符箓治河,符箓车船,军阵之法,五行拳经,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只觉心中感慨,难以言喻呀。”

    他说到这里,叹息连连:“若非有先生,我哪里有如今?”

    赵昱闻言,不禁失笑摇头:“你胸有大志,又有超世之才,便是没有我,虽然可能会经历波折,也毕竟能有一番成就。”

    曹孟德摇头道:“我自忖有些能耐,可天下群雄并起,如江东孙氏,亦或者被先生所杀的刘备,皆非寻常人物。大泽生龙蛇,我也料不定能走到那一步啊。”

    “不说这个了。”赵昱笑道:“都是过去的事,何必再提。你我至交好友,些许鸡毛蒜皮,不必挂碍。”

    曹孟德为之苦笑,这些,算是鸡毛蒜皮吗?

    “先生仙家中人,不意凡尘,超凡脱俗,真是令人羡慕啊。”曹孟德道:“待得天下稳定,人民富庶,我便也要卸下担子。不知先生的别院,可欢迎我?”

    赵昱大笑:“你若来,我大开中门,欢迎之至。”

    两人闲聊之间,天上月色愈明,如薄暮银沙,洒下来,给人披上一层银装。

    赵昱道:“如今华夏初立,正是蓬勃向上的时候。今日朝会之上,你所立制度,皆已先进,文武大臣,天下万民,也必定人心凝聚。大展拳脚,是好时机。你要退休,也不知要几十年。”

    又道:“时至今日,想必你也心中有数。这符箓道纹之妙,已构成神洲华夏的根基。”

    曹孟德点头:“先生所言不差。符箓道纹,玄之又玄,确确已为天下之基。并还有许多妙处可挖,甚至能遍及至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如今做的还远远不足。”

    赵昱道:“是啊。今日开国,我铭刻传音道纹,能将声音传遍千百里。而这,只是其粗略的应用。甚至可以用到单人对单人之间。或许数十数百年之后,人手一个物件,运用道纹之妙,千万里也能对话传音。”

    曹孟德听了,不禁道:“这传音道纹,卷宗里面不曾记载,这”

    赵昱笑眯眯:“我会花些时间,将各类基础道纹都记录下来。”

    曹孟德嘿嘿直笑。

    当初为制符箓车船,赵昱整理出的基础道纹,并不全面。其用,多在符箓车船上。要将道纹的妙用,普及到全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完整的基础道纹,才的最重要的。

    如今曹孟德已立国,这个时空已经在发生扭转,赵昱暂时也无事可做。至于去星空一行,他还没下定决心。既如此,便抽些时间,把道纹整理全面也是好的。

    又说起今日新得的两件宝贝,曹孟德道:“不知这佩剑与大印,如今又有何等玄妙?”

    他非常好奇。

    赵昱早说要给他一个惊喜,因此此时发问。

    赵昱笑道:“那口佩剑乃是取圣道之剑轩辕剑的传说,炼制而成。是拥有六层法禁的法器。不但锋利无比,无物不破,还有五行阵旗的全部妙用,凌驾于五行阵旗之上。”
………………………………

一六三章 炼器

    “至于天子大印,有慑人心魄之妙,养气颐神之能。”

    赵昱粗略几句,将两件法器妙用道出,又道:“此后五行阵旗,于征战之中,便可赐予统兵大将。只需得手握轩辕剑,五行阵旗便要为之所制。至于轩辕剑与天子印,此前我已将之为你初步炼化,不过你还须滴上精血,才可操之如臂使指。日后也只你血脉后裔,才有运使这两件法器。”

    之前开国大典,装神弄鬼之时,那一道紫芒入曹孟德眉心,便是赵昱顺手助他炼化之举。

    “这两件法器,比五行阵旗高妙许多,而不必每隔三五年拿去别院蕴养。我这些年来,修为日深,炼制法器已颇为顺手,皆有打入纳元禁法,可时时汲纳天地元炁,除非遭到外力破坏,否则法器玄妙可保不失。”

    曹孟德闻之开怀大笑。

    两人在御花园中寻了处幽静所在,相对而坐,侃谈至天明时分。其间说药材丹丸普及之事,说武道修行之事,说家长里短之事,偶尔发出几声大笑,静夜中颇为突兀,让跟随在远处,藏身于黑暗之中的典韦、许褚挠头不已。

    及至于日出东方,赵昱飘然而去。

    曹孟德目视濮阳方向,面上感慨连连。

    回到太和别院,不几日,剑胚便送来了。

    送来时,被封在一口厚重无比的金玉箱子中,却仍难掩其煞炁锋芒。护送剑胚而来的将校兵卒,皆面色铁青,分明为煞炁所侵。

    赵昱收了剑胚,为将校祛除煞炁之害,打发走了他们,便着手潜心炼制这口飞剑。

    十年以来,连年征战,这口剑胚辗转战场,不知经历几多杀伐,汇聚了多少铁血煞炁、死炁。原本晶莹透亮的剑胚之中,清晰的盘绕着一红一黑两道煞炁。

    黑红的毫芒隐隐透出,与剑胚本身的锋芒交织在一起,寻常人等若看上一眼,便要被坏了双目,甚至损伤神魂。

    赵昱取出剑胚,托在掌心,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昱要炼制的这口飞剑,全然不是所谓五行阵旗、轩辕剑等所能比拟。此前炼制诸般法器,因予凡人所用,考虑到曹孟德的能力,虽也各有数道法禁,却都是删减过后的削弱版本。

    就好比轩辕剑,虽有六道法禁,然比之真正蕴含六道完善法禁的法器而言,威力差距数以十倍。

    至于五行阵旗,不过是初期炼器的练手之作,更是低劣许多。

    眼下这口飞剑,乃是赵昱当初心生行走星空之意时,才决定炼制的极品法器。无论是材料,还是炼制手段,都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器胚已成,第一步就是要炼入更多的灵材,增其品质。

    十年环球,赵昱搜刮了不少材料,其中还有铁母、玉母这等真正的灵材。

    铁母玉母,赵昱不会全部用在区区一口飞剑上。在不破坏铁母玉母的生生之性的前提下,取一些边角即可。另则便是将一些高品质的半灵材精炼一番,按照炼器之法,一一炼入剑胚。

    炼制法器,材料是其一,禁法才是玄妙所在。

    极品法器,要以禁法钩织出三十六层法禁,该如何钩织,这才是最艰深的地方。

    飞剑以杀伐为主,因此炼制之时,以增其杀伤及锋芒为首要。以战场煞炁蕴养剑胚,便是第一步。其后添加各种材料,或是增其坚,或是增其固,或是增其锋,皆是围绕这一个核心而作。

    然而上乘的法器,非只坚固锋利而已。所谓过刚易折,要炼的刚柔并济,才是妙处所在。

    赵昱在天衍镜幻境中一番经历,虽真真假假,但其阅历之深,令人难以揣度。天衍镜幻境中,仙道历经发展,在炼器一道上,延伸出许许多多的分支。

    赵昱一番思忖推演,结合天衍镜幻境中的阅历,以自身如今的道行底蕴为本,打算将这口飞剑炼成虚实二元。

    要将实炼作虚,使得这口飞剑能在虚实之间如意转化,单凭赵昱如今的法力境界,还做不到。但却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代替——比如空间玄妙。

    将这口飞剑炼的可以穿梭虚空,虽非真正的虚实如意,却也算得上刚柔并济了。

    若得飞剑一发,弹指间穿梭空间,霎那便至敌手身旁一绕,斗大一颗头颅咕噜噜便搬落双肩。

    若敌手抵御,飞剑便可时隐时现,不与其硬刚,正是刚柔之妙也。

    而要实现这一念头,关键在于禁法。

    这一番炼制,单单第一步炼入灵材,便耗去了赵昱三年时光。给器胚炼入灵材之时,有许多要紧的地方。不是说随意炼入灵材精华即可,那便是堆砌起来的铁石,全然没有用处。炼制之时,须得遵循五行阴阳之妙,灵材之间的属相,要生生相生。否则炼出废物铁石不说,甚至灵材之间冲突,产生元炁爆炸也是等闲。甚至会坏了器胚,前功尽废。

    由是耗费三年时光。

    待得剑器初步炼成,原本不过巴掌大小的器胚,如今成丈余长短,如同一块门板一般。

    随后才开始第二步炼制——打入禁法,钩织法禁。

    极品法器的第一个表象,便是大小如意。当然,这个大小如意,也是有限制的。区区极品法器,大不过百丈,小不过半寸,与法宝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是极品法器的表象,也是其根基之所在。

    因此,第一层法禁,便是如意禁。

    炼入这层法禁之后,这口飞剑便有了大小如意的性能。器成炼化之后只需念头一动,便可大可小。

    如意禁说来简单,但实际上在赵昱整理出来的都天云箓禁法的基础禁法层次,属于最高深的一类。其中涉及到法力、元炁、物质之间的相互刺激和转化,复杂无比。

    而这个转化的过程,就需要法禁来实现。

    单单这第一层法禁,就耗去了赵昱五年时光。

    从取回剑胚,到炼成第一层如意禁,转眼便是八年。

    这八年当中,赵昱炼器乏了的时候,也抽空整理基础道纹,早已在数年前,将基础道纹全面完善,并令管亥送到雒阳,交给了曹孟德。
………………………………

一六四章 长生

    赵昱炼器,几不分心,别院春秋轮转,其外是如何变幻,赵昱一概不知,也从来不问。

    便是这八年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