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少师与松云真人见礼过后,坐下来笑道:“果然有事。这位漕运总督欲请晚辈往开封一行,去瞧瞧那位异峰突起之人,给他探探底。”

    松云真人一听,不禁笑了起来:“岂非正合你意?”

    少师笑道:“由是晚辈答应了。”


………………………………

一八九章 刘伯温

    原来张少师南来,并非只为云游。

    若为云游,以道人飘渺,未必答应史可法的请求。

    “我父观星望气,察觉天象有异,其异应在中原。恰逢嬴翌适时而起,晚辈静极思动,于是打算去看看。”少师道:“渡江以后,开封传来的消息,更令晚辈好奇。若史可法今日不来请我,我明日也要告辞而去。”

    松云真人闻言,惊讶道:“莫非此人有大运?天师道行高深,必定没有差错。”

    说着话,松云真人若有所思:“天下翻覆,大明气数已尽。老道原以为李闯有几分运道,没想到转瞬被此人诛灭。。。或许定天下者便是此人啊。”

    少师微微颔首:“前辈所言也是晚辈所想。”

    他顿了顿,道:“李闯行事恶略,虽有几分气数,却是空中楼阁,一触即溃。倒是辽东有气运升腾,原该是鞑虏运数,可效蒙元入主神州。然嬴翌此人乍起,天象变动,鞑虏运势骤止,已有颓意。”

    “当初朱洪武令刘伯温以斩龙之法行千秋万代之事,以至于神州龙脉断绝,天地元炁黯淡,诸夏气数骤减。大明亦没有千秋万代之运,灭亡是定数。龙脉反噬,诸夏万民还要代为受过,要受蛮夷压迫四百载方可再登巅峰,镇压世界。此一饮一啄,乃是天数。然天象骤变,匪夷所思,晚辈不得不亲自去瞧瞧。”

    听了这话,松云真人暗叹,道:“鞑虏入神州,万民之哀,诸夏之哀也。然老道虽知,却无能为力,区区道术不能与大势相抗,待时至,唯有隐遁山林苟延残喘。当初刘伯温所为,是对是错,不必置喙,今日听你所言,老道却是放心了。我诸夏之人,服诸夏之国!”

    少师默然。

    片刻后站起身来,稽首道:“若此人有那运数,晚辈归来之时,必当告知前辈。”

    松云真人把他送出门外:“若如此,老道便去投他,为这身血脉尽一份力,勿使九泉之下,令祖宗蒙羞。”

    少师拜别松云真人,借了两匹毛驴,与阎尔梅一人一匹,渡淮河,往北而去。

    两人一路无言,只满目沧桑,一片颓败,或枯藤老树,或昏鸦白骨,令人叹息。

    少师忽然道:“阎先生可知刘伯温?”

    阎尔梅一怔,这一路上少师不曾一句言语,此时开口,教他诧异,但回到:“一统江山刘伯温,如何不知?”

    少师颔首:“可知刘伯温斩龙?”

    阎尔梅再怔:“民间传闻耳。”

    少师摇头,叹道:“空穴不来风,哪里是传闻?刘伯温奉朱洪武之命,平天下龙脉,意千秋万代。如今看来若何?”

    阎尔梅瞠目结舌:“真有此事?”

    少师道:“当然有此事。刘伯温亦是修行中人,他的为人令人钦佩,修为更是高深莫测。便是当时祖上天师,也不是他的对手。否则便是有洪武支持,要平龙脉,亦非易事。”

    阎尔梅疑道:“为何要平龙脉?难道斩龙之后,真能千秋万代?”他指着满目苍茫的天地道:“大明病入膏肓,还不到三百载,千秋万代不过虚妄。”

    少师哈哈一笑:“你也知道千秋万代是虚妄。但刘伯温却做了。为什么?因为刘伯温是修道士。”

    他仰观天地,叹道:“有明以前,历朝历代,修道士多有出没,甚至影响、左右天下局势。大宋之亡,便有修道士的手段。当初不少修道士为扶龙庭,弃一身血脉不顾,助蒙元入神州。洪武深恨之。刘伯温深恨之。由是洪武立国,斩龙以绝修行之路,为的是避免后世重蹈覆辙。”

    阎尔梅听了,呆滞半晌,道:“原来如此。。。”

    所谓千秋万代,或为戏言。洪武所为,只是为了后世不再重蹈大宋的覆辙。

    但世事难测,再看如今,又能如何?

    改朝换代,以人心论。人心即‘天心’,此天心,非天地之心,非天道,而是人道。

    无论有没有修道士,该改朝换代的还是要改朝换代。

    当初刘伯温斩龙,许多修道士反对,但也得到了许多目睹蒙元迫害诸夏的修道士的支持。加上洪武做后盾,刘伯温修为也最是高深,这才能成事。

    到如今,天地元炁黯淡,修行愈难,少师每每想起,心中也自复杂。

    刘伯温错了?对了?无用功?

    但若设身处地,却又能够理解。

    蒙元入主,中原沦丧,汉家子沦为四等奴隶,辉煌文明几近毁灭,何其令人义愤填膺?!

    两人皆是默然无语。

    驴蹄噔噔,旷野茫茫,偶见人,也是面黄肌瘦。

    张少师良久道:“你为史可法参赞谋划,想必也是机敏之人。这大明的天下可有救?”

    阎尔梅沉默,终于摇头:“大明的天下看不见希望。”

    “既如此,”张少师笑道:“你为何还要为史可法参赞?”

    阎尔梅道:“大河之南,满朝文武,除史大人,还有谁呢?至少史大人清正廉洁,一心为公。”

    少师道:“原来如此。不过依我看,史可法也只此一个优点了。”

    阎尔梅默然。

    少师道:“此番北去,开封或有所得。”

    然后不再言语。

    。。。。。。

    周王世子派了心腹亲随去见史可法,便一直按捺等待,七日不见音讯,十日不见音讯,半月之后,愈是焦躁。

    他哪里知道,史可法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把他的信使丢在一边问都没有再问。

    而开封这边,早已准备妥当。但没有外援,他哪敢擅动?

    见着开封秩序愈发井然,周王世子越来越不安。尤其那孙闻似乎闻到了什么味道,对张老等人的搜捕,越来越严苛。

    张老几人,已风声鹤唳。

    孙秀才的确嗅到了一些不寻常的味道——这些人虽然暗中行事,但涉及到的人手不少,露出一些马脚。

    不过孙秀才并不担心。有王轶胜坐镇,近三千精兵,便是有人作妖,也能反掌镇压。

    他更关心的,还是立法的事。

    御法衙门下两司,执法司沿用大明律执法,这不是长久之计。立法是必然,而且尽早的事。

    州牧衙门征募的官员,擅律法者,全部被他调集到立法司,共参历朝历代法令,意图编纂一部更完善,更严整的新法。


………………………………

一九零章 二牛

    立法事急,但又急不来。律法要森严,既森严,立法时便不可马虎留下明显漏洞。

    孙秀才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六分jīng力在立法,其他四分jīng力有三分放在铺设构建各级执法机构的事情上,只有一分jīng力用于执法。

    河南经过流贼肆虐,各地各县的官府机构多有破落,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朱炳琨还是郑五,皆势如破竹。

    军队在前面打,州牧衙门和御法司衙门就要无缝跟进。军队打下一个县城,州牧衙门就要在该县设立官署,任命官员。执法司亦然。

    因此两衙十分忙碌也亏得郑允芝、孙秀才等人早得政绩反馈,无论体魄还是神魂,都远超常人,jīng力充沛,一人抵得上十人,才能在人员极度匮乏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的跟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甩手掌柜的嬴翌也并未闲着。

    离开封,下南阳,入方城山。嬴翌带着盛放李闯人头的木盒,与李真人师徒来到碧波谷。

    蒋锡早去月牙谷,他作为墨事司的司事,眼下主要掌管的,就是方城山两谷。初为司事,无论是搭建墨事司的班底,还是其他事务,都没有时间耽搁。

    如今的碧波谷,已经完全走上正轨。

    谷中碧波湖波澜荡漾,过湖的山溪水量充沛,水利锻造之法已被利用起来,大大的增加的了碧波谷工坊的效率。

    在谷口处,山溪落差的位置,溪流左右两侧,类似于大水车一样的设施,各有五座,在充沛的溪水的冲刷之下,时时刻刻的转动着,通过一道又一道的齿轮,带动锻锤,锻冶钢铁。一声声锤打,节奏井然,犹如唱着一支永远没有尽头的昂扬的歌。

    谷中,金木水火土五个字号的工坊,按照对水源需求的大小,沿湖排开。各字号工坊,皆有两座。其中工匠人数,已经达到八百人。

    金字号、火字号四个工坊,占了八百工匠的五分之三。木字号、水字号、土字号六个工坊共分余下的五分之二。

    在远离工坊区的另一端,是工匠们的宿处,包括了连排的土木砖瓦院落以及一座公共大食堂。

    联排院落从相对工坊区的碧波谷另一头开始,向内出谷,在新建成的碧波谷…月牙谷大道两侧绵延错落,靠山傍路,十分便利。八百工匠的家眷,皆住在此处。

    在住宿区和工坊区之间,则是仓库区。从月牙谷或者山外运来的原材料,都储存在这里,制造的成品,也囤积在这里。谷后的盐矿,加工过滤出来的jīng盐亦然。

    整个碧波谷,除了工匠们的幼子,其他便是老人、妇女,也都有工作可做,也都有薪水可拿。盐矿、食堂、搬运,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当然,这不是强制的。愿意做的大有人在。

    新建成的道路穿过整个碧波谷,从住宿区到仓库去到工坊区,道路宽阔,可并行五辆马车。

    碧波谷就是道路的尽头。碧波谷的地势决定了便是碧波谷通往山外的道路,也无法从谷口修出去,那里有山溪,有落差,而且山溪有极大的用途,可以水利锻造。因此通往山外的道路位于谷后的盐矿处,与月牙谷方向过来的道路及延申到碧波谷内的最后一段道路,形成一个三岔路口。

    嬴翌从小王庄进山,踩着奴工营新建成的道路,直达这个三岔路口。他先去盐矿看了看盐矿的开采也已走上正轨,眼下整个盐矿有五百多工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妇女,是碧波谷工匠们的家眷。

    每天这里产出的jīng盐就有五千斤,一个月就有十五万斤。当然,盐矿走上正轨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听盐矿矿务执事所言,自盐矿开采至今,除开月牙谷和碧波谷自身消耗,已运送了五万斤jīng盐,分散到南阳三县贩卖,同时还囤积仓储了七万斤jīng盐,就在碧波谷中。

    嬴翌看过盐矿的造册之后,对此很是满意,予以鼓励之后,他才带着李真人师徒和张四、林根等随身亲卫,进入碧波谷。

    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高低错落的院落,一路过处,可以看到光着屁股的小毛孩在路边追逐,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老婆婆在溪边洗衣。

    整个一派,皆是安宁祥和。

    入谷处,在联排院落之间,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杂货铺。其中贩卖各种生活用品,粮食、盐、糖、布匹衣料等等。这是官办的杂货铺,月牙谷亦是如此。正是嬴翌当初提及。

    杂货铺的存在,既满足了谷中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达到了嬴翌回收银两金钱的目的。

    然后嬴翌见到了二牛。

    眼前的二牛,仿佛已变了个人。原本憨憨的脸庞,眉宇间已多了一丝jīng干。人是会变得,嬴翌让二牛负责碧波谷的事,无论他有没有经验,现实都会将他的潜能逼迫出来。

    嬴翌心下感叹。

    “二牛。”

    他捶了二牛一拳,二牛咧嘴直笑。

    想当初嬴翌初来乍到时候,饿的快死了,被张大哥所救。在小王庄最先认识的人之一,就有二牛。

    二牛为人朴实,没有心机,嬴翌那时才愿意跟他打交道。

    “嬴哥儿!”

    嬴翌失笑,久违一抹亲切。

    随后闲聊,发现二牛言语间,已是条理井然。

    “俺没有辜负嬴哥儿你的托付。这碧波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俺们门清。”二牛把胸脯排的咚咚响。

    他道:“眼下五个字号十座工坊,有工匠八百零三。其中一级工匠六百一十人,二级工匠一百五十人,三级工匠四十一人,蒲铁锤那老货和马牛兄弟手艺大涨,剩下两个就是他们,是一级大匠。”

    蒲铁锤和马牛,嬴翌当然是知道的。作为人道榜上有名的工匠,他们也做出了相应的人道功绩,得到过真灵反馈。无论是用来增强体魄,还是增强神魂,必定会对手艺产生促进作用。成为大匠,理所当然。

    实际上最先一批上榜的工匠,手艺都今非昔比,三级工匠能达到四十一人,与此息息相关。嬴翌相信,随着每月初人道气数统计,功绩反馈的次数的增加,他们的手艺会越来越强。


………………………………

一九一章 祭奠

    方城山两谷,计有工匠一千七百多人。这一千七百多人在嬴翌打下开封之后,皆已上榜。

    暂时三万个上榜之人当中,军队占了两万七,文官吏员实际上最少,只有一千二百多人,剩下的都是工匠。

    工匠的意义,对嬴翌来说,十分重大。日后元器的制造,离不开他们。

    人道,以人为本方是道。文明和知识,都要依托于人而存在。元器神妙,却也要人来制造。

    当然,制造元器有诸多前提,元符是其一,制造方案是其二。但都要依托于工匠,人才是基础。

    当前的工匠们还没有制造元器的资格,他们还不懂得元符的奥秘,不知道怎么去组合元符制定方案,但嬴翌会慢慢引导。

    元炁方案是一个浩大的体系,嬴翌一个人是不成的。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兼顾。必须要培养出相应的人才,而工匠们,就是嬴翌培养人才的首选。

    而培养的第一手段,就是人道功绩的真灵反馈。

    只要体魄强度、神魂强度达到相应的层次,于元符一道入门,应该是不难的。

    闲话休提。

    嬴翌这次回来的第一件事,不是什么国家大事。但对于嬴翌而言,却是很重要的事,了结恩怨。

    带上李闯的人头,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嗜好,而是作为祭品,与李过一道,祭奠当初小王庄遭难的乡亲,张大哥,张大嫂,小丫,还有那些音容笑貌仍时不时浮现在嬴翌面前的父老。

    从二牛口中听完碧波谷的详细情况,嬴翌没有多说,只道:“带我去见李过。”

    二牛一怔,本来高兴的面孔随之沉了下来,点了点头:“嬴哥儿跟俺来。”

    在一间又湿又暗的阴冷地窖里,时隔月余,嬴翌再次见到了李过。

    当初这贼子也算是意气风发,如今却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痨病汉。头发覆面,枯黄泛白,一身好似腐烂,蜷缩在角落里。

    嬴翌很清楚,李过在这里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但当初把他放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二牛他们发泄心中的怨恨。

    自得其所。

    小王庄的乡亲们可没有得罪过谁。

    “李过。”

    嬴翌居高临下,好像一尊巨人,把地窖门口的光全部都挡住了。

    李过微微动了动,干枯头发下掩藏的眼睛里,浑浊无神的目光落在嬴翌身上。

    嬴翌打开木盒,将一颗人头丢在地上:“看看是谁。”

    李过缓缓看去,忽然嚎啕大哭,哭的缩成的一团。

    “杀。。。杀了我。”

    李过以头抢地,把李闯人头抱在怀里。

    嬴翌摆了摆手:“带走。”

    。。。

    小王庄。

    根据当初嬴翌的意见,军服织造从月牙谷搬到小王庄。而如今在小王庄外形成了一个物品的集散地。

    从外界运送物资原材料到山里,会在这里歇息,从山里运出来的货物,也会在这停留。

    织造坊除了用藤麻织造军服,也逐渐涉及民用,生产一些布料卖出去。加上精盐逐渐开放供应,一些商人嗅到商机,或是设立货栈,或是开了酒馆,逐渐繁华起来。

    不过小王庄原本的地方,仍然幽静。

    谁都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发生过什么事。

    村口一大一小两座坟,大的是当初遇难的全村父老,小的是张大哥一家三口。

    嬴翌从来都没有忘记。当初张家嫂子自尽以后就地掩埋,等嬴翌起势,就派人去迁了回来,将他们一家三口葬在一起。

    竖碑、攥文,坟以石砌,古拙厚重。栽上松柏,四季常青。

    短促的一声惨叫,一腔血渍洒落坟前,李过人头落地。嬴翌提起李过的人头,又将李闯人头摆上,点上一炷香,就这么默默的看着。

    良久,躬身一拜。

    一瞬间,心里最后一点挂欠终于落地。

    “走吧。”

    他微微吸了口气,转身就走。

    二牛和四嫂子默默的,李真人师徒亦是无言。

    时隔数月,回头来似乎过了许久,心中唏嘘,无法言语。

    走出小树林,如同一个小镇子的集散地就在眼前,嬴翌没有进去。这个地方的发展方向,嬴翌早有打算,日后会逐渐建设起来,作为方城山两谷的前站。现在看似有些繁华,但实际上远远没有达到嬴翌心目中的标准。

    沿着五辆马车可以并行的碎石路,嬴翌缓缓的走着。

    忽然他说话:“回想当初,真是有些唏嘘。真人或许不知,我原本亦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倒是苟且偷安居多。世道艰深,我本将饿死荒野,是张大哥救了我。就此我在小王庄落户,平日里打打猎,或者帮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报收留之恩。”

    他仿佛自言自语:“那一日我进山,深入数十里,一夜不归。待我翌日归来,入目惨状噩耗,几欲狂。满村上下,老老小小,是死不瞑目啊。亏得秀才捡回一条命,我才知道是流贼恶行。就是那李过!”

    “这个畜牲,猪狗不如。”

    “我张大哥多好的人?小王庄乡亲多好的人?我那侄女小丫才十来岁!不是畜牲,又怎能做得出这等令人发指的事?”

    “我便与秀才连夜追踪,追到前面路口,我让秀才去叶县县城,我自己一路追到叶县南几十里外,才缀上李过那贼子。可恨当时不能杀他,这畜牲挟裹了一些乡亲妇女,我要救人,没有办法。否则早潜进去,割了他首级!”

    “待我悄悄将人救出来,再返身去杀他,还是被他逃掉。可怜我那些乡亲,我张家嫂子,却因无颜而自尽。我于是欲北上,怎么也要杀了他,才能消去心头之恨。”

    “便在叶县,因缘巧合,逐渐走到现在这一步。”

    “人生难测,实在是。。。呵呵。。。”

    李真人听嬴翌说,脸上也不免露出唏嘘之色,道:“际遇说来巧合,但亦是必然。大人说苟且偷安,并非大人没有气魄胸襟,只是藏在深处。所谓金鳞非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化作龙,诚哉斯言。天下丧乱,龙蛇并起,大人有真龙之姿,又怎会淹没尘埃?便是没有李过此贼,依贫道之见,大人早晚也会趁势而起。”

    嬴翌闻言,不禁笑了。


………………………………

一九二章 见闻

    随嬴翌一道,自入南阳以来的所见所闻,那种秩序与平和,令李真人心中震动。

    无论是路过叶县时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还是碧波谷热火朝天的工坊,熙熙攘攘的集市,还有来来往往的百姓商人,那种勃勃的生机,向上的昂扬,都令人心中感动。

    李真人心悦诚服。嬴翌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从一个能征善战一往无敌的悍将,真真正正成为能够定鼎天下的明主。

    时势造英雄,非无英雄,而是英雄因时势而起。嬴翌不是没有野望,不是没有气魄,一时的苟且偷安,算不得什么,在大争之世,终归是要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路再过碧波谷,至月牙谷,谷中也已井然有序。

    较之于碧波谷,月牙谷的面积大了许多。十余个谷地,大大小小,加起来几千亩。除了最里面的四个谷因为人道台、八方塔和地稷仪的关系,没有动土。其他的十来个谷,全已被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建筑填满。

    五行字号的工坊,在这边更多,每个字号就有三个工坊,而且面积更大——虽然这边的工匠人数与碧波谷差不离。

    除此还有组装坊、打磨坊、修理坊若干,加上仓库若干,车马放置区若干,满满当当之中,井然有序。

    自然,也有生活住宿、办公区——中间面积最大的谷地就是。嬴翌的院子,也在这里。

    碎石大道从小王庄那边过来,在碧波谷外分三叉,这一条至月牙谷,一路穿过月牙谷,好像串糖葫芦,将诸多谷地串联在一起。

    蒋锡早回月牙谷,此时正在组建墨事司的班底。墨事司主工业和技术,其中的班底怎么组建,嬴翌并不过问。

    在嬴翌看来,他只需要给下面的人一个框架,任命主要负责人即可。具体班底的组建,不需要理会。怎样组建,效果怎样,日后会在人道榜上一目了然。

    不行的再慢慢更改,绝不至于一摸黑。

    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