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漫威-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塑形。
皮肤变得更好,如嫩葱,一掐就要滴水模样。最初进来的时候,些许皮肤上的瑕疵,早被消除一净。且身材亦更完美,更健美。该细的地方必须细,该大的地方必须大。
整个一座内宫,任何一个宫女,比她进宫之前,都更完美一个层次。
内宫是嬴翌的后花园,话说大婚经年,这内宫里妃嫔、女官、宫女计千人,大抵被嬴翌采摘了的,恐怕已接近一半。
这还是嬴翌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国家大事上。如果花费更多时间在生理享受上,这千把人恐怕早被采摘一空。
然而嬴翌对外的形象,无人说他荒银。实在是他效率太高。每次颠鸾倒凤若没有十个八个联手,决然是承受不起他的攻击力的。
体魄太强,端端也让人无奈。
正是五月中,气候怡人时。穿廊过门扉,走马花树迟。这后宫里花树氤氲,其中五色缤纷,分外靓丽。而绝大多数的花树,都是经由地稷仪改造过后的良品。
当然,这不是嬴翌的手笔。是内宫妃嫔们的山水画。
地稷仪本是针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元器,但在宫里早被当作一种娱乐设备。
譬如陈圆圆,早前将月季改造成日季,种在她的毓秀宫外,每天都会绽放一回。
许多妃嫔都对此很有兴致,陆陆续续改造出许多奇异的花树。把个内宫点缀的好似仙境一样。
譬如坤宁宫,整个已经被五颜六色的藤蔓缠绕住了。
梓娘喜欢藤蔓,于是也没落在人后。造成的结果,便是坤宁宫变成了一座藤蔓宫。
而这并非全都是好事。不计较环境的藤蔓扎根在宫殿上,对坤宁宫的结构造成损害。照眼前这样子下去,最多一两年,坤宁宫就该腐朽了。
除此之外,茂盛的藤蔓引来许多虫豸。也极令人讨厌。
因此梓娘计划着重新换一种藤蔓——防虫的。
嬴翌到坤宁宫的时候,梓娘正指挥着宫女扒藤蔓呢。
“好多虫子,真讨厌。”
灵妃嫌恶不已。
灵妃便是陈灵灵,当初陈圆圆的侍女。
梓娘白了她一眼,只道:“快些扒了,换不招虫豸的。”
“蛇!”
顿时一片混乱。
嬴翌哈哈大笑,走到梓娘身边:“这下吃到恶果了吧?”
梓娘轻哼一声:“换了就好。”
嬴翌笑而不语。
这边忙着扒藤蔓,嬴翌则轻拥着梓娘到坤宁宫外不远处的凉亭里。看热闹的几个妃子也跟着一起。
梓娘作为皇后,与大多数的妃子不同,她平素的爱好在元符当中。并且陆陆续续,还有些拿得出手的成果。
比如她怀里抱着的一只猫——金元合金铸的猫。
这猫能跑能跳,还会叫。比起真猫虽然不够灵活,极机械,但也足见梓娘的功底。
或许是因为一早在南阳的时候,就接触到这方面的事。因此她对元符的钻研极认真。加之还有一切天赋,能有这些成果也就理所当然了。
说起来,令嬴翌哭笑不得的,坤宁宫里好些日常用品都被梓娘给祸祸了。比如唤一声就到的椅子凳子桌子,放光的包着一圈金元合金的琉璃镜。可以自动伸缩大小、高低的床榻。甚至梳头的梳子、点缀的饰品、屏风,都逃不过梓娘的毒手。
坤宁宫最神奇,这是宫里公认的。
………………………………
三九四章 九二九五
嬴翌的性格并不擅长谈情说爱,而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主宰,谈情说爱这种东西,与他也基本绝缘。
他只是把内宫里的女人们一步到位,是自己的家人。
因此天子的生活说平淡也平淡,说滋味呢也不差。他自己乐在其中就够了。
不必赘言太多,已是翌日。
大朝会。
“军机府的战报昨日朕已下发易阁,想必众卿已心里有数。”嬴翌高高在上:“针对嬴洲的兵事已告落定。此战陆军大都督、辽东战区都督朱炳琨及海军大都督郑武主持,动用海陆正兵两个战区计九万六千人,后勤辅兵三万余人,总计十三万兵力。自四月初一宣战至今,占领嬴洲全境,俘获、斩首无数,时间恰好一个半月。”
顿了顿,嬴翌道:“嬴洲地域狭隘,只及大夏一州治。然人口繁盛,预计有近两千万。且嬴洲丰富的金银矿藏,亦是帝国急需。如今嬴洲既下,具体如何处置,众卿畅所欲言。”
便有易阁天官宰辅郑允芝起身出列,拜道:“对嬴洲之处置,陛下早前已有大略说过。嬴洲之利,一在人口,二在资源。嬴洲地域虽狭,但人口繁盛,而大夏之发展,正是急需人力之时。可效朝州旧事,捕奴与徙民二策共行。具体的方案,民部和工部已有章程,稍后呈于陛下一观。”
又道:“而嬴洲多金银矿藏,尤以银盛产为最。金银乃金元合金必不可少的原材,金元合金又是帝国发展的基础材料。。。”
易阁一天之内,便已拿出具体的处置方案。在人口方面,效仿朝州旧事,以捕奴、徙民二策共行。捕奴的主要目标锁定在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成年男性身上,取男性总数的六到八成。次要目标才是女性,年龄阶段限定在十五至三十五岁以内,取总数的两成。
男**隶皆充入奴工营,少部分留在嬴洲本土负责基建、修筑冶炼工厂、船坞、码头等。大部分运至大夏,分配到各边疆区域,紧随帝国大军的步伐,疆域开拓到哪里,基建便进行到哪里。待五年期至,或就地为民,或迁徙他处为民。
女**隶则多用于发卖——是基于鼓励生育的基本国策上的一个计划。帝国需要更多的人口,需要百姓多多生育,因此将女**隶低价发卖至民间,有利于这项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
至于嬴洲的资源,集中在金银矿藏和海产资源上。金银矿藏不必多说,因金元合金之故,金银一类矿藏已是帝国的基石材料,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至于海产。大夏开国以来,在严谨之中鼓励商业。所谓严谨,便是有关于商业的律法和税务方面的律法的严谨,这方面抓的极紧。在这个基础上,帝国鼓励一切商业行为。
海产这个行业,在近一两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起来。及至于帝国交通体系的六条主干道建设完毕,海产行业进入热潮。东方、南方沿海区域出产的海产,因道路交通便利之故,人民富裕之故,其辐射的区域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繁荣。等到运输元器民用化,海产亦可辐射全国。如此一来,这个行业的未来便是可以预料的。
嬴洲虽然狭小,土地资源匮乏,但海产却是一个重大的特色。嬴洲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嬴洲附近海产丰茂,甚至超过帝国沿海。
嬴洲将成为帝国一个新的州治,因此迅速设立地方政法体系亦是当务之急。就在朝会上,嬴翌任命了新的嬴洲州牧,至于嬴洲下辖府、县等次级治区的具体划分和官员的具体任命,还需要几天时间落实。
建立统御体系是第一要务,地方的统治机构建立起来了,关于人口、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顺利进行。
捕奴并非随意滥捕,也要有章程。矿场的开设、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也同样要有章程。而章程出自官府。
所以建立官府体系,才是第一位。
针对嬴洲各项事宜的探讨,整整持续了一整天。除了中午稍歇,到下午黄昏才近散朝。
而散朝前,礼部黄宗羲照例给嬴翌上眼药了。
“自陛下靖平宇内,登临九五,大夏已见大兴之势。治隆汉唐、迈越三代实属眼前。古云:国虽大,好战必亡。陛下已破嬴洲,纳人丁数千万,于此于时,当思圣人之言,以厚德治国。”
一句话,嬴洲打也打了,得了这么多好处,该收收心了吧?
这就是黄宗羲的意见。
嬴翌闻言笑道:“黄卿之言于历朝历代皆有道理。然时移事易,放在当下,却不然。”
黄宗羲道:“陛下已登九五,大夏蒸蒸日上,乃飞龙在天之象。飞龙于天,当思亢龙有悔,不可太过,过犹不及啊陛下。”
嬴翌哈哈大笑,道:“好,黄卿说的很好。飞龙在天,当思过犹不及。于人于国皆如是哉。然朕却有不同看法。”
黄宗羲梗着脖子道:“陛下以《易》立道,臣倒要听听陛下有什么看法。”
嬴翌微微颔首,俯瞰群臣,缓缓道:“朕以《易》立道,一部《周易》翻来覆去不知通读几百遍。祖宗圣贤,将事、物发展的一切道理融入其中,越读越觉博大进深。何为‘易’?易者,变也。天地寰宇,遵循一个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变。众卿皆文豪之士,想必无人不曾阅过此百家之源,文明之端。譬如黄卿,诚乃饱学大儒。”
“易在于一个变,顺应天地之变,顺应四时之变,顺应朝代更迭之变,顺应人生经历之变。既如此,黄卿为何不变?”
黄宗羲道:“臣如何不变?”
嬴翌笑道:“朕非历代帝王,大夏非历代王朝。大夏承继炎黄薪火,却又非只承继,有独属于自己的变化。历来天子九五,飞龙在天。放在前朝历代未尝不对。但在大夏,则不然。”
嬴翌说着,缓缓站起身来,伟岸的身躯有着无穷的威严。
“朕登大宝,非九五,乃九二。实见龙在田之象,非飞龙在天之时。大夏立国,非巅峰。而只是一个开始。历朝历代,天子登极即为九五,实乃时代所限。”
………………………………
三九五章 打破上限
“诸夏之族,承炎黄祖宗之血脉,斗天斗地开拓进取。然自秦汉至今,历朝历代疆土未尝有大的变化,人民未尝有大的变化。此非无开拓之心,实无能为耳。”
嬴翌声音洪钟大吕,响彻宫殿:“地产不奉,粮草不足,此为其一。交通不便,信息不利,此为其二。体魄不强,气血不厚,不适环境,此为其三。技艺未进,手段不足,此为其四。”
他横扫一眼:“历朝历代,兴盛衰亡,更迭频繁,皆限于此而不得脱。”
“而朕,非历代帝王。大夏,非历代前朝。大夏有人口万万,历代可有?大夏有十石良种,历代可有?大夏有精兵强将无所不破,历代可有?”他目如昊阳,照耀万方:“大夏有元器,历代可有?!大夏有元符,历代可有?!大夏有朕,历代可有?!”
最后道:“朕破时代之限,历代之上限已非大夏之上限。历代之九五,亦非大夏之九五。”他大袖一拂:“展露头角,尚未峥嵘,何谈飞龙?时代在变,尤以如今为最。众卿,顺‘易’而变,适应时代的变更,才不会有错。鉴之,勉之。”
嬴翌已然转入后殿。
大殿之中,一片鸦雀。黄宗羲缓缓拜下,语气颤道:“陛下圣哉,陛下圣哉!”
嬴翌的气魄,嬴翌的雄心壮志,没有任何一刻比得上此时清晰。那种豪壮,令人心折,更令人振奋难当。
郑允芝深深的吸了口气,走到殿中,道:“诚如陛下所言,众位同僚,鉴之,勉之!”
。。。
或许可以说是一次统一思想的朝会。
在此之前,如黄宗羲一般,认为大夏已至九五,当思过犹不及的朝臣不在少数。
却是受古来历朝历代的影响,旧有的认知。
却浑然忘了,大夏绝非历代前朝。
如今被嬴翌点醒,细细一想,果然如此。许许多多崭新的从未出现过的东西,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一切。顺应时代的定义,大夏建国的确才只一个开始。历朝历代的确受限于时代,远不及大夏。
上限的拔高,统治阶层的眼光必须要随之拔高。
前朝历代,统治阶层的眼光受限于社会生产力的时代限制,只能局限于神州这片土地。没有更多的能力和手段,去继承炎黄祖宗开拓进取的精神。
而大夏已经打破了局限。
第一代元器交通工具,便可在一日之间横跨东西、贯穿南北。这是历朝历代如何也比不上的。只此一点,便决定了大夏开拓进取的步伐不会在这个时候停止。
更遑论元炁殿隐隐传出的飞天元器即将定型,还有嬴翌在这次朝会上没有提起的人道通讯体系。
帝国的一切基础建设,都是为拔高上限打破时代局限而做出的基础工作。陆地的道路交通体系、元器级运输工具、元器级战舰海船、飞天元器、及时到一瞬间的通讯体系,一步步的抬升帝国的上限。
而新的教化体系的普设,更是从根本处为此夯实地基。
嬴翌的苦心孤诣,终于开始显露出伟大的力量。
在这方面来讲,统一思想比破灭嬴洲的战果更重要无数倍。
对嬴洲的处置,很快进入实际流程。帝国新任命的嬴洲牧在朝会过后第三天便带着上百官员、吏员启程前往嬴洲。相应的,易阁下各部的工作也会迅速跟进。
根据计划,嬴洲牧在三个月内完成嬴洲治区的划分和基本统治框架的搭建,然后在军队的配合下,开始着手捕奴、徙民及与之共同进行的土地等相关政策实施。
如今是五月中,到年底开年前夕,嬴洲的统治机构必须要构建圆满。
同时,军队大部将会撤离,尤其是陆军。
当然,不会全部。嬴洲必须要驻扎一支陆军,人数不需要太多,一个部将级三千人足矣。而海军将会在嬴洲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并成立第三个海军战区,嬴洲海军战区。
这是早定的计划。
帝国的徙民政策,从立国前后便一直持续着,到现在仍然没有停止。打下嬴洲,必然是要迁徙一批汉民过去的。人数不需太多,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八月中,也就是三个月之后,从大夏本土迁移百姓至嬴洲定居将和运送奴隶共同进行。
依照嬴洲地域所限,嬴洲最多将保留五百万人的丁口。也就是说,近两千万倭人,将有四分之三被抓捕或迁走。
不过这都是小事。
元炁殿的元器民用化已即将上线。无论是海运元器还是陆地民用化元器,都将在近一个月内上马量产。
并且帝国的第四、第五元器工业区也即将建设完成——长安元器工业区、锦官城元器工业区。一个在关中,一个在川蜀。
如此一来,帝国的元器工业区分布,便显得合理了。北方京师通州元器工业区、中原河南南阳元器工业区、江南松江元器工业区、关中长安元器工业区及大西南的锦官城元器工业区。
伴随着第四第五元器工业区的建立,元器的量产进入更高层次。自然,元器民用化便理所当然。
以元器的运力和效率,徙民、运奴都是轻而易举。比如松江元器工业区的造船厂即将上马的民用级海船就是一种巨型海船。其前后有百丈之长,宽二十丈,上下有七层,一次性可以运载上万人!如果再苛刻一些,把奴隶不当人看,运几万也不难。当然,这种巨型元器海船运载能力够强,但却是建立在速度的牺牲上的。
其速度自然远不及战舰,只有战舰的三分之一。但比起当前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船只,也足够快。
按照嬴翌的要求,这种巨型运输海船一次性要量产二十艘。如果全部下海,一次性运输的奴隶就可以达到几十万之众。倭国人虽多,也经不起多少次。
当然,南北两个造船厂,登莱船厂和松江府的船厂要全部下水二十艘这样的大船,即便以元器生产线的高效率,至少也要到明年去了。
较之而言,即将上马的陆地运输类民用元器,在乾丙型运输战车的基础上进行大改,主要集中在型态上。乾丙型运输战车是军用战车,有攻击性。民用的自然就不需要了。而且以运输为基准,民用的运输元器运载量比军用战车还要强。
当然,民用的运输元器坚固程度就不比军用了。其结构除了必要的地方,也就是沟通元炁的位置,其他的都用普通的钢铁或木材。
………………………………
三九六章 泰西来使
所谓元器民用化,其进程并非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第一批上马的民用化元器,仍为官方属性。
大夏帝国将成立一个新的部司,掌管海陆交通运输。首批民用元器自非民间个人所有,而归属于这个部司。
这个部司呢,是帝国易阁两院之下的第十部,交通部。地位与民部、商部、墨部、工部等齐平。主掌帝国的交通运输体系。
在道路交通体系进入流程之后,这个部司就进入搭建程序。如今已经开始运作。
这是元器民用化的第一步。由帝国主导、引导的第一步。
如今大夏帝国每走一步,都是历史性的一步,都是崭新的一步。崭新,意味着没有旧例。没有旧例,便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地方。必须要由帝国官方引导出一个合理的体系,并且元器的产能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方能在民间全面铺开。
一段时间之内,元器运输将由帝国主导。等到时机合适,才会逐渐向个人开放。
一片新的领土,方方面面都是空白的。对嬴洲的处置,说来就人口和资源两个大项,但细化下去数都数不清。
不过大夏在这方面极有经验,处置起来倒也不难。无论是此前的漠南草原还是朝州,都积累了许多经验。
一个国家是否达到九五的标准,实际上从对外战争就能轻易看出来。能否发战争财,这是很显著的标准之一。
历代王朝从开国之君起势,逐渐扩张,便是一个发战争财的过程。等到他发不了战争财,打一仗没赚头,甚至亏损的时候,那么这个王朝必定已经达到他的极限,没有能力继续拔高,继续扩张了。
帝国打嬴洲,完全是大赚。动用兵力十四万人,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而收获的是一片州级的领土、近两千万人丁、金银矿藏等资源无数。无论怎么比较,都是赚,而不会亏。
战争是有必要性的。要么是利益所向,要么是被逼的。而没有利益,也未曾被逼迫,那才应该称之为无义之战。这里应该解释为没有意义的战争,而不是没有道义的战争。
对嬴洲的处置,中枢拿出方案,嬴翌便不再过多理会。嬴洲牧具体怎么做,嬴翌只看结果。做的好,自然有功。做的不好,自然有罚。
而几个使团的联袂到来,将帝国中枢的目光,从对嬴洲的处置上移开。
华夏纪三年九月上旬,广州牧急奏中枢,言泰西欧罗巴诸夷遣使来访,于广州登陆,正在广州驿管等候。
帝国交通体系的建立,大大缩减了地方与中枢之间的空间阻隔。而元器民用化的开始,更是将空间阻隔缩减到一天之内。
头天中午泰西使团抵达广州,今日中午广州牧的奏报已在嬴翌手中。
当然,嬴翌本身对此还是不满意的。不是对广州牧不满意,而是对通讯延迟的不满意。中枢元灵天眼刚刚拿出了铺设人道通讯体系的具体方案,但还没来得及实现。
“如果实现了,广州发生的事,便可及时传报中枢。”嬴翌放下广州牧的奏报,对一旁的阎尔梅笑道。
作为人道监的监事,阎尔梅可以说是距离天子最近的官员。因此许多事,他比郑允芝知道的更早。比如人道通讯体系。
“陛下,很多时候臣都有身在梦中的错觉。”阎尔梅道:“若说道路交通体系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人道通讯体系臣便一头雾水了。”
嬴翌哈哈大笑:“用卿也钻研过元符、元之妙。如何一头雾水?”
阎尔梅道:“只是新旧交替,变化太快。陛下。”
嬴翌颔首:“适应就好。”
然后才道:“泰西诸国遣使来访,用卿对此有什么看法?”
阎尔梅道:“无非试探而已,陛下。”他道:“陛下雄心壮志,帝国扩张的脚步未曾有一刻停止。如今于漠北、西域、藏地、南越及南洋诸地,帝国与各方势力衅缠。尤以南越、南洋和藏地以南的身毒,乃泰西诸夷势力触角之所在。大夏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坐不住。”
嬴翌颔首笑道:“不错。泰西与神州虽远,但历来都有交流,前朝时候还曾教他们吃过亏。他们对神州,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也许不详细,但必定知晓神州并非南洋那些岛上的土著可以比拟。因此心中必定忌惮。心中忌惮,路途又遥远,便不敢直接开战。但朕的大夏损了泰西诸夷的利益,则又不能不管,由是要先试探一番,看看朕的态度,摸一摸大夏的根底,再来决定如何对待。”
阎尔梅道:“陛下英明。”
嬴翌失笑:“他们既然来探底,那就给他们好好看看吧。”
然后道:“拟诏,告诉广州牧大方一些。”
阎尔梅心领神会:“遵天子令。”
。。。
驿站体系是帝国最初的通讯体系,所谓十里一驿,在大夏主要用于传达信息、递送信件、给过路的客商、行人落脚、住宿之处,并非只为官方服务。
驿站体系很早就建立起来了。前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