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京仙-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嗯,明白了。”
张闲连忙点头,故作一脸的好奇,这法术真是玄妙,但他心思转得飞快,李玄玉留下一道符文,也意味着他逃不了,除非破除这道符文,或许……或许他可以试一下活死人术,活人入葬避灾劫。
出了涵关,与李玄玉分路,他有的是时间尝试,而现在嘛,既然拜了一位仙人师父,正好可以请教修行。
他摆出一副虚心求道的模样,问道:“师尊,能不能给我说一下修练的境界,我一直是自己看书,胡乱修行,也不知如何循序渐进。”
“嗯,你对道法的疑惑,皆可以问我。”
李玄玉点了点头,这徒弟的天赋不凡,若能如此虚心修行,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说道:“修行分为两大境界:先天与后天,又分为上中下三层。”
“先说后天境,意思是人出生之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的根骨就已经定型,例如《武典》里描述的九钧之力,这是后天凡人的极限,万事万物,皆有一个限度,人的根骨是人,根骨就决定了限度。”
“武学修练体魄气血,方仙修练精气神魂。”
“后天武学的下层是外家筋骨,中层是内家内腑,上层是化劲,内外合一,刚柔兼济。
“后天方仙的下层是练精,精力是人的基础,强身健体,固本培元。”
“中层练精化气,算是初窥门道,可以修练真言念经。”
“上层练气华神,这才算是道行小成,可以画符施术。”
“然,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武学与仙法皆是相通,下层外家,亦是强身健体,固本培元,养精蓄锐,中层内家,亦是从身体表面深入内里,修练一股心境心气,上层化劲,出神入化,亦是炼气化神,又曰至神至化,我观看你的日常动作,已经有几分化劲的韵律,你应该有所明悟。”
张闲一点即通,立刻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难怪他练习拳术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体会到了化劲,并且练习内功的时候,观想瑞龙,一练就会,原来境界道理是相通的,而李玄玉通过观看他的肢体动作,就看出了他的境界修为。
李玄玉接着说道:“达至后天上层,突破桎梏,便可踏入先天境。”
“先天者,顾名思义,人出生之前,乃是胎中一团血肉,这就是先天,先天蕴含性命的真谛,充满无穷变化,返归先天,以修行重塑自身血肉,脱去凡胎,修改根骨,打破后天凡人的限度,故曰为仙。”
“然,修行之道,乃是遵循人体规律,在先天境之前,还有一个过渡,称为抱丹。”
“抱丹有两个条件,一是身体气血,二是精神魂念,把这两者融合,道书曰:阴阳混成,后天圆满,谓之丹熟。”
“先说身体气血。”
“人体气血是由骨髓衍生,人在出生后的婴儿期,最接近先天,骨髓是鲜红之色,因为婴儿的性命生机最活跃,随着婴儿长大,身体根骨定型,年龄越大,性命生机越贫乏,骨髓会变成老黄之色。”
“通过修练,将身体机能活跃到巅峰,通过化劲,刚柔兼并,把功夫练入骨髓,让骨髓活跃,犹如返归婴儿期,衍生出婴儿一般的气血,取代身体贫乏的气血,这一步称为练髓换血。”
“莫非就是俗称的打通了任督二脉?后天修练十二正经,先天修练奇经八脉!”
张闲说话了,他精通医术,听着这境界,立刻举一反三,骨髓造血是背脊,背脊这一条中线,正是奇经八脉的任脉和督脉,这两脉的功能就是主理气血。
“……”李玄玉闻言,不由得默然惊讶,这徒弟的天赋,真是非同一般,已然明白其中道理:
“不错,练髓换血就是江湖俗称的打通了任督二脉,气血焕然一新,不仅是体力的增强,更重要的是身体机能的活跃,可以日食一羊,亦可十日不食,可以几天不眠不休,亦可像动物冬眠一般休眠长睡,可以不惧冰雪严寒,亦可忍耐酷暑不流汗,可以重伤一夜痊愈,可以五官六感清晰,可以白发转黑发,可以肌肤细腻如婴儿,可以年过六十而体力不衰等等。”
“达此境界,身体机能登峰造极,后天肉身已然圆满,还差精神魂魄的圆满,也就是练神返虚。”
“虚境,是将真意化为至虚至无,放空一切,得见真我,返归胎中一团血肉之时,孕育魂魄精神,至静,至虚,血肉混沌,念头无极,在这种状态下,精神念头达到最完美的运行,犹如返归胎中孕育,成长壮大。”
“练髓与虚境,二者相合,返归先天气血,返归先天念头,血肉念头混成一团,故曰阴阳混成,自身犹如一颗圆丹,这就是抱丹,你可以听懂了?”
这是抱丹入道的诀窍,但这些玄妙的道理,暗含了生理性命的规律,非一般俗人所能明白,李玄玉也有考验张闲,看张闲是否能听懂。
………………………………
第四十四章 生老病死看不透
“嗯嗯,听懂了,多谢师尊指点。”
师父询问是否听懂了,张闲赶紧点了点头,仔细记下抱丹诀窍。
“你真的懂了?”
李玄玉质疑了一声,有些不信,这些道理蕴含人体规律,并非单纯的悟性所能明白,需要有很深医理知识的积累,而这些医理知识,一般地方根本没有。
“呵呵,我真的懂了。”
张闲一脸的微笑,生怕李玄玉嫌他笨,又用法术电他,他说道:“师尊,你继续说,先天境界是如何?”
“……”李玄玉默然的看了一眼张闲,似乎在质疑这徒弟是不是真的懂了,然后才接着说道:“先天下层,乃是辟谷。”
“辟谷并非江湖流传的不吃东西,而是通过饥饿,消耗自身的血肉,清理后天杂质,饿瘦了,然后进补,例如服食辟谷丹,固本培元,养生调理,重新增长血肉物质,如此一消一增,肉身犹如重塑,易筋改骨,脱去凡身。”
“肉身换新,体能飞跃,精气神也焕然一新,打破后天桎梏。”
“切记,辟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急躁,需要循序渐进,缓缓消增,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几年,否则亏损自身。”
“后天中层,乃是阴神,肉灵合一,阴魂化神,古书里也称为元婴。”
“辟谷圆满之后,已是脱胎换骨,性命升华,得见阴阳,阴魂修练成阴神,而自身犹如一个丹胎,肉灵交融,孕化婴儿,以此比喻阴神,故曰元婴。”
“修成这个境界,可以阴神出窍,附体夺舍,夜游托梦等等,可以修练尸解秘法,肉身衰老时,尸解出窍,带出元神,飞入孕妇胎中,投胎转世,自行轮回,是为尸解仙。”
“切记,阴神属阴,被阳气克制,白天不可出窍,而尸解仙有胎中之谜,投胎转世后,前尘记忆全无,因果了断,全然是新生,所以在转世前,皆会做好布置,来世再踏仙道。”
“若是再踏仙道,在抱丹时,返归先天,就会得见自我,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前世今生相通,也就多一世的感悟和修为,传说十世轮回,可证大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据我所知,还没人可以转过三世以上,皆迷失了自我,堕入轮回不能自拔。”
“我与秦子韵,便是这个境界,不过我们的理念与尸解仙不同,我们不修尸解术,而是修天人极限。”
“天人极限?这是什么?”
张闲疑惑了,他是第一次听说“天人极限”这个词,不对,应该是第二次听说了,李玄玉与秦子韵斗法的时候,提到过天人极限。
李玄玉说道:“先天中层圆满之后,走过阴阳跷,达至阴阳维,乃是先天上层,由阴转阳,阴神修成阳神,可以白日显形,不惧太阳。”
“不过这个境界,我也只是窥视到一点门槛,并未真正明悟,具体如何,我也说不清楚。”
“至于天人极限,乃是突破先天境,天人合一,踏碎虚空,天人亦是天仙,天人极限便是天仙的极限之境,比喻道法的最高极限,这只是一种向往,具体如何,连上古大罗金仙也说不清楚。”
“哦,是这样啊!”
张闲恍然大悟,天人极限只是一种向往与追求,但听闻这个境界,不知为何,他心里莫名一跳,也充满的向往与追求。
李玄玉见到张闲的神情,不由得一笑,似乎看出了张闲的心思,说道:“你有这志向,不愧是我李玄玉的弟子。”
张闲反应过来,看着这位神仙师父的笑,真的很美,他说道:“尸解仙才先天中层而已,既然入了仙道,若不追求最高境界,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嗯,很好。”李玄玉赞许的点头,“你还有什么疑惑,皆可询问。”
张闲倒是有诸多疑惑,但一时间也说不上该询问那个,他想了想,好奇的问道:“武圣缙云拓,他是什么境界?”
“缙云拓以武入道,三十年前,大运王朝立国,他已是先天中层,从此天下无敌,很少再出手,谁也不知道他的修为有多高。”
“呃……才先天中层,就天下无敌了?”张闲听了个惊,缙云拓居然如此厉害!
李玄玉却是摇头,说道:“切勿好高骛远,能抱丹入道的人,普天之下也没有几个。”
“哦,知道了,不好高骛远,呵呵。”张咸笑了笑,又问道:“师尊,你也是先天中层,是不是也天下无敌了?”
“……”李玄玉默然不语,“修行不易,抱丹入道的人,无一不是惊才绝艳之辈,若无必要,不会以死相拼,难分胜负,更何况境界只是一个基础,并不代表战力。”
张闲明白了,意思是要打了才知道,抱丹入道的存在,皆是神通广大,而缙云拓被公认为武圣,因为大运王朝立国,缙云拓经历诸多大战,无人能敌。
不过提起了缙云拓,他不由得好奇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以及阴阳家,要知道他爷爷与缙云拓齐名,并称为大运王朝的文武二贤,道行也应该不低吧。
“师尊,能不能给我讲一下阴阳家的事儿。”
他说着,生怕李玄玉起疑心,又装作一脸无辜,说道:“我误打误撞的学了阴阳家的法术,阴阳家被朝廷剿灭,不知是什么缘由?我想知道一下,心里也好有个底,以后小心行事。”
李玄玉说道:“此事说来话长,牵扯到很多秘密和争斗,得从前朝宰相魏温说起,几乎是此人一手造成了这场动乱。”
“古书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
“魏温就是一位精通阴阳术的宰相,就是他蛊惑乾帝求长生,利用皇权,召集天下方仙的阴阳术士,一起研究阴阳术,寻找长生不老之法,由此建立阴阳家。”
“阴阳家借助皇权,搜罗天下道书和天材地宝,研习阴阳生死之奥秘,著成一部书,名曰《阴阳秘录》,记载了阴阳家们的研习成果,有诸多长生延寿之法,但大多都是邪术,阴阳家也由此出现分歧。”
“一派为正,认为应该遵守道义礼法,以张青阳为首,也就是后来与缙云拓齐名的文国公,另一派为邪,认为修行之人凌驾世俗之上,无视世俗礼法,甚至以活人为试验品,这一派就是以魏温为首。”
“乾帝为求长生不择手段,入了魔,十年不理国政,整日与阴阳家们求长生,致使天下大乱,张青阳等人辅佐广帝,推翻了乾帝,张青阳与魏温斗法,魏温死,张青阳伤了本命,没活多久也死了,阴阳家由张青阳的儿子张耳继任掌门,保管阴阳秘录。”
“大运王朝立国后,发生了很多风波,良弓藏,兔死狗烹,功臣大半都被诛杀,阴阳家功成身退,躲过了风波,但广帝遇刺身亡,阳帝登基,为了夺取阴阳秘录,在掌门张耳病逝后,剿灭了阴阳家,阴阳秘录在争夺中被烧毁。”
“如今阳帝已经三年不上朝,重用神霄派的古素风,也就是现任司天监的大司天,监管方仙各派,暗中搜罗长生不老之法,若是发现阴阳家还有的传承,必然会再起风波,并且方仙各派之中,也有很多人觊觎阴阳秘录里的长生延寿之法。”
“生老病死,实在让很多人都看不透,特别是方仙之人,更不甘心老死,也包括我们上清道,所以你到了上清道,切记不可让人知晓你会阴阳术。”
李玄玉叮嘱着,正是因为此事严重,她才把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
张闲听完,大为愣然,张青阳就是他爷爷,原来他爷爷也不是寿终正寝,而是斗法受了伤,这一切幕后,居然牵扯如此之深,甚至导致了这场改朝换代的动乱。
“我明白了,多谢师尊。”
张闲慎重的道谢,这次是真的感谢这位便宜师父,如果不是李玄玉告诉他,他还全然不知的乱用阴阳术,迟早要惹出祸事。
不过他又好奇了,问道:“师尊,修行仙道,也不能长生么?”
“哎……”李玄玉叹了叹气,一直冷淡平静的语气,却多了几分哀伤,似乎伤感人生的苦短:“修行之道,性命升华,可以延寿,但寿命有限,即便抱丹入道,修成先天仙人,也只是多活几十年罢了,除非是上古大罗金仙,否则天人也会天人五衰。”
张闲闻言,看着神仙师父的哀伤,不知为何,他心里莫名的失落,似乎是不愿见到如此风华绝代的美人儿老去。
不过提到了大罗金仙,他想到了衣兜里的葬尸衣,他猜测这书就是用大罗金仙的人皮做成,如果真是大罗金仙的人皮,那么书里的九转生死化龙术,一定是大罗金仙级别的修练秘笈,或许他能修成大罗金仙,追逐天人极限。
不知为何,他突然说道:“师尊,我若得了大道,修成大罗金仙,一定渡师尊也修成大罗金仙。”
“嗯……”李玄玉的秀眉挑了一下,这徒弟突然的语气,让她有些不习惯,不过这徒弟的心意,她明白了,淡然一笑:“罢了,今晚就到这里了,天色已晚,我要入静休息了。”
话完,李玄玉闭上眼,返虚入静,气息至虚至无。
张闲铺好草席,裹着杯子,也闭上眼睡觉了,静心观想识海里的瑞龙图相,进入活死人境,修练九转生死化龙术。
然而张闲不知道,他睡着后,李玄玉却睁开了眼,疑惑的看向了张闲……
………………………………
第四十五章 行路问师求道法
“这徒弟入睡的气机,好生玄妙,气息入静,静到极致,竟然像死了一般,莫非这就是阴阳家的阴阳生死术?”
却说张咸睡着后,李玄玉察觉气机,不由得疑惑,目光一凝,眼里闪过一丝雷光,仔细查看张闲的状况。
“这徒弟无师自通,自学修行,也不知是如何学会这入睡的功法?小小年纪,道行却已小成,丝毫不在上清道年轻一辈之下,难怪连秦子韵也起了点化之心。”
其实张闲自己不觉得,并不知道十几岁就能修出道行代表了什么,上清道乃是仙人世家,世世代代修习方仙,子孙从小就受熏陶,但即便如此,十几岁就达到后天上层,这也是少之又少。
方仙与武学不一样,武学的门槛很低,而方仙的门槛太高,下层养精固基,中层才能念经,上层才能画符开光,并且这些道书玄语,一般人的悟性不够,即便有师父讲解,也难以领悟其中真意。
一般人修习方仙,几乎都是四五十岁才能修出道行,悟性高的,也得三十多岁,能在二十几岁修出道行的,各大方仙流派加起来,也是屈指可数。
然而想要抱丹入道,至少得在二十出头就修出道行,然后用三五几年的时间练神返虚和洗髓换血,抱丹年龄不能超过三十。
因为年龄越大,性命就越老化,三十还没抱丹,几乎就是终身无望了。
所以能跨过抱丹这条门槛的人,无一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名副其实的人中之仙,普天之下也没几个。
张闲这个年龄就修出道行,放眼全天下也是凤毛麟角,因此秦子韵见了,才会想要点化一下,因为高处不胜寒,能抱丹入道的人,实在太少了。
也正因如此,他与丹阳子交手,丹阳子直接忽略了是他,默认他不可能有道行,而是认为他背后有人,向秦子韵汇报情况的时候,也根本没提到他,否则秦子韵已经知晓他会阴阳术。
第二天,天色朦胧亮。
张闲感应天时,经脉气血运行,自然而然的醒来。
李玄玉也几乎同一时间睁开眼,皆是感应天时,李玄玉服食了一颗辟谷丹,淡淡的说道:“我去晨练,你自己上路,不必等我。”
话完,李玄玉纵身一跃,一步就两丈开外,身法轻盈,快若御风,犹如传说中的轻功飞行一般,几个起落就不见了人影。
“呃……”
张闲无语,这神仙师父也太随心了吧,说走就走,转眼就不见了,丢下他一个在这里,不过看着李玄玉的身法,他忍不住羡慕,如此来去如风,这才是真正的潇洒自在。
“我也要认真修行,一定要抱丹入道。”
他自言自语的说着,喝了水,吃了一颗辟谷丹,也开始晨练,收起草席被单,背上背篓,小跑赶路活动筋骨。
跑完了再练剑术拳术,练力气,这些都是每天的必修课。
他感受着又一个周天的增长,修为每天都在进步,不过他也发现了,增长幅度的速度变慢了,不像前段时间那样突飞猛进了,而是变得更平稳了。
应该是修为越高,增长就越难。
做了必修课,他烧了一堆火,烤热面饼和肉干,吃完后静坐消食,然后练习自己领悟的内家太极。
他不急着赶路,有意拖延时间,专心练习,等着李玄玉回来。
一直练到了日上三竿,李玄玉才回来,两人继续上路。
李玄玉的性子冷淡,一直走着无话,张闲也不好搭话,直到中午的时候,李玄玉主动说话了:“修行之道,需要作息规律,我们歇息一会儿,你吃了东西再走。”
“哦。”张闲应了一声,这是提醒他该吃饭了。
他赶紧去生火,烤热饼子和肉干,一边喝水一边吃着,心想找机会搭话,但李玄玉不吃不喝,完全是不沾人间烟火,一直闭目养神,他也不好打扰。
吃完东西,继续上路,李玄玉说道:“坐卧起行,皆是修行,走路的时候,集中心神,用心走,注意身体的发劲,走路也是一种修练。”
“哦,明白了。”
张闲赶紧点头,一脸老实听话的模样,心里也是肃然起敬,这师父不愧是修成了仙,每天无时无刻不在修练之中。
其实他也领悟了坐卧起行皆是修练的道理,但走路的时候,下意识的就忽略了,现在李玄玉一提醒,他立刻注意,集中心神,把随意的走路,走得像练拳一样细心运劲。
李玄玉见状,赞许了点了点头,这徒弟的悟性之高,她只是提一下,立刻就走得有模有样了。
“徒弟,你真名叫什么?按照规矩,我该给你取个道号,而你拜我为师,我也该知晓你的家境情况。”
李玄玉一边走着,一边主动说话了。
“这个嘛……”
张闲的语气迟疑,心里苦笑,他可是堂堂文国公,玉京第一美人缙云清瑶的未婚夫,现在还是阴阳家的少主,但这些事儿,哪敢告诉李玄玉,得想办法糊弄一下。
他心思一动,立刻有了说词,故作一脸坦然:“我是逃婚出来的,既然已经离家,入了仙道,从今以后便斩断世俗,一心修行,追求天人极限,不再挂心世俗,师尊就叫我逍遥子吧,我愿从此仙道逍遥。”
“……”李玄玉默然不语,心里惊讶,这徒弟小小年纪,居然能说出如此透彻的话,看破世俗,道心赤诚。
不得不说,张闲这胡扯的本事之高,随口就是一套一套的,并且他从小装疯卖傻,演技炉火纯青,秦子韵和李玄玉这样存在,竟然也看不出丝毫破绽。
在李玄玉眼里,张闲就是一个赤子少年,虽然年纪轻轻,却天赋超凡,还书卷气有礼,更为难得的是心性纯正,行医治病,超度妖邪,实在太难得了。
“逍遥,以后就叫你逍遥吧。”
李玄玉展颜一笑,一直冷淡的语气,多了几分婉柔。
“呵呵!”
张闲也笑了,笑得一脸的憨实,但面对李玄玉,以诚待他,他却满口谎话,莫名的有点负罪感,他这样糊弄美女师父,似乎不太好,但他也是无奈了,实在不敢说出自己的底细。
不过话又说回来,貌似神仙也挺好骗的,秦子韵被他骗了,李玄玉也被他骗了,若是论忽悠行骗的境界,他也该是先天境了吧,呵呵呵!
“师尊,我阴阳家的法术不能用了,你能不能教我些上清道的法术?”
他一脸好学的样子,心想,既然拜师了,得多学些师父的本事,否则这师父就白拜了。
李玄玉说道:“按照上清道的规矩,你只能算是入了阁山派,不能算是上清道,上清道法传内不传外,我只能教你阁山派的法术。”
“哦,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