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京仙-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玄玉说道:“按照上清道的规矩,你只能算是入了阁山派,不能算是上清道,上清道法传内不传外,我只能教你阁山派的法术。”
“哦,是这样啊,那我岂不是得不到师尊的真传?”
张闲故作失望,语气还有意强调得到师父的真传,意思是这师父不诚心教徒弟。
“……”李玄玉秀眉一挑,撇了一眼张闲,当然听出了这徒弟的语气,她说道:“上清道法的真谛,主要是先天境才能修练,你现在也学不了,若你能抱丹入道,自己悟透了玄机,也没人能奈何你,懂了么?”
“呃……”张闲一愣,心里暗道一声卧槽,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呵呵,懂了懂了。”
他连忙笑着应声,这意思是他抱丹入道了,李玄玉就偷偷的教他,他明面上说是自己悟出来了,上清道也只得认了,不至于就跟他以死相拼。
没想到这位美女师父,看似很严肃刻板,其实也很变通的,可惜他不敢去上清道,打定了主意要开溜。
李玄玉点了点头,这徒弟是真的聪明,一点即通,又说道:“我先教你五行术,上清道法的基础就是五行,五行分为:金、木、水、火、土。”
李玄玉直接开讲了,传授张闲五行的真谛:
“从表面来看,我们见到的所有物体,金属、草木,水流,火焰,土石,整个天地都归属五行,但从内里来看,天地万物归于五行,天地的运行,也就是五行规律,五行不是指单纯的物体,而是天地规律的法则。”
“例如草木,草木汲取土壤的养分,矿物,水,接受阳光的照射,阳光为火,矿物为金,水为水,草木转化这三者,成长壮大,最终枯老腐朽,化为养分矿物返归于土,土越返越厚,越厚越坚实,形成石头,土里的矿物凝聚,形成金属等等。
“土壤是承载万物,金石是土壤之精,木是生灵的转化,水与火是转化的元气与溶通……”
“再例如水,水受太阳的加热,变为气,气上升,形成风,风聚成云,云里生雷,返归为雨水,雨水落下,渗入土壤,草木汲水,矿物溶解……”
“再例如火,火焰看似有形,其实是无形之物,只是元气转化的一种表象……”
“再例如金……”
李玄玉一个一个的讲解,若是普通人,不了解这些自然现象,只怕是听得云里雾里玄乎其玄,不过张闲博览方仙群书,对这些自然现象一点即通。
道书曰,道法自然,五行就是自然的规律。
“五行之力是一个循环,以此与虚空共鸣,撬动虚空之力,可以修成仙家玄通,妙用无穷,不过这对你的境界来说,还差得太远,至少要练神返虚,学会虚空画符,方能初窥一点虚空玄妙,穿墙遁地、避水避火、须弥芥子等等,而要正式入门,还得抱丹入道。”
“在此之前,不要好高骛远,先修习五行符箓法术,可以驱邪斩鬼,救治病痛……”
李玄玉一直讲着,张闲听得很认真,而听到虚空玄妙这一段,虚空画符就能初窥一点玄妙,他不由得心里一喜。
………………………………
第四十六章 仙家不修小鬼术
张闲的境界只有练气化神,但李玄玉不知道,他开了重瞳,可以虚空画符。
不过重瞳是他的特殊能力,他不想让人知道,现在也不好显现,暂且练习五行符箓法术,把基础打牢,等出了涵关城,与李玄玉分路了,再尝试练习玄通。
入夜,李玄玉打坐入静,闭目养神。
张闲摆出笔墨纸砚,打坐冥思,观想李玄玉教的五行符箓。
五行符箓不是一道符箓,而是五道符箓组合,每一道符箓皆有妙用,他先练习金符。
金符,铸金为剑,斩妖除魔,参悟金的属性,金锐、坚固、锋利,锻炼念头像金属一样,化为宝剑,金锐、坚固、锋利。
他是读书人,读书人修习君子之道,君子如剑,文人的书房皆挂宝剑,以此修身养性,他早就明白其中之意,所以很轻松就观想出了金符。
“读书明心的人,不怕鬼邪,也是这个道理,万法皆是相通。”
他心有感悟,低念金符咒语,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画出了金符,清晰的感应到念头凝聚,开光显灵了。
继续观想,下一道是木符。
木是生灵,是活物,生机盎然,承载阳刚,转化五行,取其生灵阳刚之意,以生克死,以阳克阴,可以辟邪化煞,亦可以救治病痛。
他通晓医理,明白生灵转化的道理,又领悟了阳相生死的玄妙,木符对他来说也很简单。
下一道是水符,天下之精莫不溶于水,水至柔,可以交溶万物,疏通精气,润泽万物,水符主要是一些辅助作用,妙用诸多。
火符,天下之神莫不溶于火,火看似有形,其实无形,火是元气升腾转化时的表象,其真谛是内在的升腾转化。
土符,土承载万物,万物归于土,取其承载之一,厚,重,沉,
以他的基础,再有李玄玉的讲解,领悟五行符箓很轻松,冥思了一番,一学就会,画出了五行符箓。
不知不觉已经夜深,他画完符箓后就睡觉,进入活死人境,修练化龙术。
张闲睡着后,李玄玉睁开眼,看了一眼他画的符箓,不由得惊讶,这徒弟的天赋是真的太高了,她只讲一遍,居然就学会了。
不过李玄玉的惊讶,并非张闲画出了五行符箓,以张闲的底子,画符不难,但关键是张闲所画的五行符箓,深得五行真意,蕴含了自然规律的变化,已经具备修习正宗仙家法术的基础。
正宗仙家,不修驱邪捉鬼之术。
对正宗仙家来说,驱邪捉鬼都是不值一提的小术,仙家不修小术,而修玄通仙术,道法自然,有三十六般大神通。
阁山派弟子修习五行法术,一般也不得真意,只能驱邪捉鬼,不明五行自然,即便练神返虚,也只能驱邪捉鬼,难以窥视仙家玄妙。
李玄玉讲解的五行变化,少了鬼邪之说,更多是自然规律,想要引导张闲成就仙道,却没想到张闲一学就会,若境界再进一步,练神返虚,虚空画符,那么仙家玄通便是水到渠成。
“这徒弟今后的成就,真是不可限量。”
李玄玉自言自语的称赞了一句,闭上眼,继续入静休息。
第二天早晨,两人几乎是同时睁眼醒来,李玄玉没去一人去晨练,而是陪着张闲一起,指点张闲练武。
先热身小跑了十里,李玄玉让张闲按照平常的练习,一个一个的指点,讲解武学内在的规律和道理,还传授了一套阁山派的剑术,名曰五行玄法剑,以及一套内修功法,名曰五行洗髓功。
五行玄法剑,顾名思义,取五行之意,有五种运剑的套路,可以配合五行法术,剑斩妖魔,斩除鬼邪。
五行洗髓功,对应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连通四肢手脚的十二正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等等,内外合一,练通全身,最终练髓换血。
不过方仙武学,不称练髓,因为方仙的主要精力是用来修练法术,对武学讲究一个巧劲,与真武的强横风格不同,方仙练髓是配合丹药的养生调理,壮大骨髓的活力,祛除骨髓的沉杂,故曰洗髓。
顺便还告诉了他洗髓的丹方,让他到了上清道,自己抓药调理,从现在就打好基础。
下午,李玄玉带着张闲抵达了涵关城。
涵关是一座关隘,位居中州的东面边界,悬崖峭壁,地势极其险要,只要一条出路,厄住了中州南面的大门,出了涵关就是南洲了,来往的客商多不胜数,都要经过涵关城,涵关城因此繁华,乃是中州的几大重镇之一。
此地还驻有了三万精锐大军守关,统兵将军是镇关侯谢元庆,人称谢侯爷。
张闲对这个谢侯爷还有些了解,因为与文国公府有恩怨,这牵扯到绣夫人。
当年,绣夫人还未嫁到国公府的时候,绣夫人的娘家何国府,与谢家关系亲密,绣夫人与谢元庆之间有一些流言,而阳帝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让绣夫人嫁到了文国公府,谢元庆还为此大闹一番,被阳帝下令贬了职,后来又被阳帝提拔为了镇关侯,有意让谢元庆与文国公府作对。
绣夫人嫁到文国公府后,一直表现得贤良淑德,大家也就没在意了,认为是谢元庆一厢情愿,毕竟是年轻人,这些打闹纠葛的事儿很正常。
张闲以前也没怎么在意,不过这次来到涵关城,突然想到了这位谢侯爷,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绣夫人暗结珠胎,必然与人有私,而刘伯被害死,以绣夫人的心机城府,不可能动用明面上的势力,也就是说,绣夫人的背后有一个暗中势力。
刘伯这样的高手,身边还带着很多侍卫,绝非一般江湖匪寇难以靠近,如今阳帝沉迷方仙,三年不朝,各方势力拉帮结派,招兵买马,贪图名利的高手,几乎都接受各方权贵的招揽,不贪名利的,也根本不会出来做事儿。
也就是说,暗害刘伯的人,一般江湖匪寇没这个实力,只可能是某一方权贵,很可能就是这个谢元庆。
因为谢元庆与国公府有恩怨,就算被国公府查出来,也只认为是平常的针对,不会怀疑其它事,因为此事的真正意图不是刘伯,而是绣夫人要除掉他。
“这些都是我的推测,除非能看一眼谢元庆的面相,以我现在的眼力,如果张景是谢元庆的种,一定能看出面相。”
他心里思量着,既然来了涵城,顺便查证一下此事。
“逍遥,你在想什么呢?”
这一路进城,李玄玉就察觉到张咸分心了,走路的步伐运劲有些失神,不由得询问。
“呵呵。”张闲立刻反应力,一脸的微笑,随口就是胡扯,说道:“出了涵关,师尊就要去办别的事儿,有些舍不得跟师尊分开,要不师尊带着我一起。”
“真是舍不得跟师尊分开么?”
李玄玉质疑了一声,但这话一出口,又觉得哪里不太对,习惯了一个人的冷清,还有些不适应身边多了一个亲近之人。
思绪一瞬而过,李玄玉淡淡的语气,说道:“以你的天赋资质,安心修行,不要耽误了年轻的时间,等你抱丹入道了,再跟师尊一起吧。”
“哦,明白了,我一定早日抱丹入道。”
张闲一脸的憨实执着,语气信誓旦旦,装得跟真的一样。
不过若能抱丹入道,跟着仙女师父一起逍遥自在,似乎也挺好的,可惜他的身份不允许,不得不想办法开溜。
但他又好奇的询问:“师尊,天门是什么门派啊?能不能给我讲讲,我被秦仙子盯上了,若是以后遇到,心里也好有个底。”
“……”李玄玉没有回答,而思索了一会儿,说道:“给你讲讲也无妨,天门就是以乾帝为首的前朝余孽,乾帝为求长生入了魔,当年在皇宫之中,阴阳家只是其中一派,另外还有很多方仙人士。”
“广帝攻陷皇城时,乾帝与这群人逃脱,继续研习长生不老之法,又召集了很多旁门左道的人物,逐渐成立天门。”
“原来是前朝余孽!”
张闲闻言,大感惊讶,这乾帝也是真的入了魔,江山社稷都玩没了,居然另起炉灶,继续求长生,这得有多执着啊。
李玄玉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广帝遇刺身亡,就是天门所为,当时缙云拓出手,带领真武殿的高手追杀天门,乾帝身亡,天门全灭,被连根拔起,彻底剿灭了这群余孽。”
“但最近几年,阳帝痴迷方仙,大行册封,方仙各派兴旺,乱象也不少,又有天门的行踪出现,司天监邀请各派高手追查此事。”
“以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当年,乾帝留有后手,阴魂不散,现在转世投胎归来,重建天门。”
“这……”张闲愣了愣,这乾帝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居然还没死透,不过算一下时间,他问道:“师尊,推算时间的话,乾帝转世,现在顶多才二十岁,已经有实力重建天门了?”
李玄玉说道:“具体不清楚,不过乾帝这个人,虽然昏庸无道,却也非常的深不可测,并且此事还牵扯到一件上古神物。”
“什么上古神物?”
张闲赶紧追问,越听越来劲了,这可比他在书里看的那些玄闻故事有趣多了。
………………………………
第四十七章 扳牛举鼎掷大象
“什么上古神物?”
张闲正听得来劲,但话到这里,李玄玉却打住了,憋了一眼这徒弟,不由得摇头。
“这些事儿,知道多了也无益,反而扰乱心思,以后遇到天门,切记不可轻举妄动,念着我即可,我会以阴神救你。”
又说道:“我们先去客栈住下,我要停留几天,这几天再教你一套雷法,雷法乃是仙家的第一法门,与其它法术截然不同,能够领悟多少,就看你的悟性了。”
一听这话,张闲不由得大喜,雷法在方仙法术之中的地位,他还是知道的,三大方仙正宗,分别代表了仙家的三大最高玄通,分别是:
上清的五行大洞,太清的三昧真火,玉清的五雷正法。
其中以雷法为首,号称仙家第一法门,而三大方仙正宗是同出三清一脉,法术也彼此有相同,李玄玉修习的律令雷法,虽然不是五雷正法,却也是属于仙家雷法。
不过李玄玉先前所言,要他抱丹入道后,才能偷偷的教他上清道的法术,难道这雷法不是上清道的?
李玄玉看出了徒弟的心思,说道:“我教你的雷法,与五行法术一样,是属于后天境的部分,阁山派弟子之中,设有执法弟子,负责戒律,惩罚那些不守门规,滥用法术的弟子,他们皆是修习律令雷法。”
“不过他们不得雷法的真谛,只修成一个雷形,而上清道虽然有阐述雷法真谛的道书秘笈,但如同天书一般,即便是我,也看得云里雾里。”
“哦,是这样啊。”
张闲恍然大悟,阁山派作为外门,修习的法术,其实就是上清仙术的后天部分,不过这雷法,真有如此玄妙么:“师尊,连你也看不懂,那是如何修成的?”
李玄玉说道:“看不懂,是因为不明白雷电为何物,天空中的雷电,一闪而过,远在天上,无人知晓雷电的本质,我阴神出窍,飞入雷云之中,雷劈阴神,差点生死道消,方才看清了雷电的模样。”
“并且,虚空之中,天地之间,雷电无处不在,稍有不慎,便会引雷劈身,遭受天打雷劈之险,天雷轰顶,生死难测,一定要记住雷法的种种忌讳和弊端,否则反害自身。”
“这……”
张闲反应了过来,雷法居然如此凶险,果然万物皆有阴阳,相生相克,有利有弊,雷法号称第一法门,弊端凶险也这么大。
“雷法与众不同,能领悟多少,就看你的悟性了。”
说话间,两人走过大街,来到了一家布店,李玄玉买了一定青纱垂帽,这是女子在外行走常用的,戴在头上,青纱垂下遮住容貌,行事更为方便。
其实以李玄玉的境界之玄妙,不戴帽子,走过大街时,也没引起旁人的注意,至虚至无,清净入静,融入环境之中,就像路边的一块石头,人们从石头旁边经过,谁也不会在意石头,转眼就忽略了。
普通人见了李玄玉,根本记不起李玄玉的模样。
出了布店,两人来到一处大客栈,李玄玉拿出一锭金子,前台的掌柜赶紧笑脸相迎,出手就是金锭的人,必然是大富大贵。
李玄玉要了一间小院,吩咐每早送一只药膳炖羊来,炖羊用的药材辅料,皆有清楚的吩咐,又问张闲的食量,意思是把饭食安排好,这几天都要呆在小院不出门了。
张闲一愣,一只药膳炖羊已经够吃了,还问他什么食量,但接着反应过来,这炖羊不是给他吃的,而是李玄玉自己的,他连忙说了自己的食量,大概四人份。
李玄玉闻言,不由得诧异了一下,这徒弟的食量居然这么大?
虽然在路上也有注意,这徒弟挺能吃,每顿至少一斤饼子一斤肉干,够两个汉子的份量,这会儿到了城里,这徒弟的食量翻倍了,原来在路上还是省着吃的。
李玄玉帮张闲吩咐了饮食,药膳、菜肉、米饭等等。
安排好后,两人就住进了小院里,李玄玉说道:“坐卧起行,吃饭,睡觉,皆是修行,记住刚才的食谱,以后按照这样饮食,养生调理,补充营养。”
张闲赶紧点头,他精通医理,懂得养生之道,只是没怎么在意,全凭喜好吃喝,现在师父这么一指点,他立刻肃然起敬,不但要规律作息,还要规律饮食。
李玄玉又说道:“修道难,养道更难,犹如每天修习的必修课,三天不练就手生了,若有松懈,修为就会倒退,我会停留七天,这一轮的辟谷周期到了,辟谷与进补,相互调理,方能巩固长久。”
“逍遥,我离开后,每隔几天会托梦给你,一则是加持你眉心的符文,以免法力衰退,被秦子韵有机可乘,二则是检查你的修行,不可懈怠。”
“哦,知道了。”
张闲心里挺感动的,这师父是真的把他当成弟子照看,但是可惜,他还是得想办法开溜,不过他也抓到一个重点,故作一脸担忧的问道:“师尊,我眉心的符文,怎会法力衰退?”
“这世上哪有不衰朽的东西?”李玄玉说道:“法术是一股魂力念头,当然也会随着时间消散衰弱,一般的符箓,十天半月就失效了,我留下的念头,虽然维系的时间很长,但秦子韵的修为非同一般,稍有衰弱,她便有机可乘。”
“你不必忧虑,每个人的生理阴阳是不停的变化,肉身与灵魂的气机也会随之变化,她只能记住当时你,过一段时间,你的生理阴阳变化了,自然就找不到你了。”
“嗯,明白了。”
张闲心里一喜,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原来是肉灵联系,别忘了,他可是精通阴阳术,师父一提醒,他立刻就懂了。
肉身阳魄与阴魂灵性,血液、指甲、头发等等,皆是施术的媒介,肉灵联系犹如藕断丝连,这种看一眼就记住的法术,就是记住肉灵,看他一眼的时候,相当于捕捉了一丝联系,一直掌握在手里。
明白了这其中真谛,他已经有应对之法了。
也就是说,只要他祛除了眉心的符文,美女师父也找不到他了。
入夜,李玄玉躺在床上入静了,张闲倒是意外了一下,他还以为美女师父都不睡床的,只打坐就可以了,原来也要睡床的。
他也睡觉了,进入活死人境,修习化龙术。
第二天,天色朦胧亮,两人依然是同时醒来,在院子里晨练。
练完了每天的必修课,天色大亮,店小二正好抬着早饭过来了,一只药膳炖羊,以及其它饭菜,都是厨子天不见亮就起来开小灶做的。
在涵关城这样的繁华大城里,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弄到,这大客栈的办事也非常周到,只要客人给钱,什么好吃好喝都伺候着。
李玄玉日食一羊,也让张闲看了个呆,先天境的食量,可是远远超过他。
他不由得好奇的询问:“师尊,我看书里记载,缙云拓可以日食三羊,也可以三月不食,不知是真是假?”
李玄玉说道:“如果缙云拓想吃,日食一牛也可以,而如果休眠入静,一直躺着不动,犹如动物冬眠,三五几年不吃不喝也可以。”
“这么厉害!”张闲大为惊讶,原本以为书上写的就很厉害了,没想到比书里更厉害。
他又好奇的问道:“后天凡人只有九钧之力,那么先天境有多大的力气?”
李玄玉说道:“先天境的力气太大,没有那么重的实物衡量,一般用扳牛和举鼎来衡量,不过真武殿养有西域佛宗的大象,缙云拓可以与大象比力。”
“与象比力,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掷象之力!”
张闲听得大感新奇,大运王朝的大象很稀少,关于大象的传闻,几乎都源于佛宗。
他没见过大象,只在书里看过图文描述,大象是地面最大的动物,力大无穷,西域佛宗奉大象为圣兽,以掷象为神圣,还有一个掷像的玄闻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佛宗僧人,乘坐大象,前来东土传道,路过乡间,村人没见过大象,以为是妖怪,敲锣打鼓想要吓走大象,大象受到惊吓乱跑,僧人担心大象伤到村人,就抱住大象的脚,猛然一掷,把大象推进了田里。
这就是掷象之力的由来,这位僧人,就是东土佛宗的祖师爷,名曰释迦摩罗。
没想到缙云拓的力气,居然强横到了如此程度,与像比力,堪比佛宗祖师爷释迦摩罗,真乃神人也。
至于扳牛和举鼎,这两个是常有的比喻。
扳牛就是把牛扳倒在地,乡间农村都养牛耕地,书里常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