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京仙-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隆”一声炸响,雷霆劈向佛业剑,劫莲法尊也再次凝聚法力,法相显现,虚空扭曲,莲火凝结,护持住佛业剑,雷霆炸开,莲花破碎,抵抗雷之威。
张闲身不停歇,连续挥剑,雷念不是真雷,消耗远远没有真雷那么大,一念接着一念,夜空连续劈下雷霆。
“哈哈哈,辈,看你的法器还能支撑多久!”劫莲法尊却是一阵大笑,他有神位法宝,愿力庞大,法力浑厚无比,源源不断,也一念又一念的结出法相火莲,抵抗雷之威。
张闲连续劈了几雷之后,也清晰的察觉,斩凡法剑的威力变弱了。法力是念头凝聚,当然也会消散退化,任何法器法宝都不是永动机,使用之后,需要再次祭练加持,维修法力的饱满。
张闲心里无奈,只得停手,眼看着佛业剑飞走。他的境界不够,消磨完了斩凡法剑的法力,不能再加持,斩凡法剑的威力就倒退了,最终与自己的境界平衡,他还是留下一点法力,危机之时可以保命。
不过这时,莲花寺的房顶上,武云瑶已经把所有人都打了下去,心念一动,眉心符文传念:“宗,为我指引方位。”传念话的同时,武云瑶挥手一抛,打神锏飞上空中,张闲立刻会意,锁定已经飞出几百丈之外的佛业剑,念头一动,通过武云瑶眉心的符文,直接与他的念头连在一起,武云瑶立刻看见了他的视觉幻象。
打神锏飞出,在武云瑶的控制下,其中蕴含力量完全发挥,速度之快,威势之强,远远超越不能全力施展的佛业剑,激起破空声作响,
“咻”的一声划过夜空。劫莲法尊只觉得一股威势袭来,再次凝聚法力,却被打神锏一击破灭,打在佛业剑上,
“铿”的一声金刚撞击声音,佛业剑的阳神念头被武圣念头撼动,劫莲法尊的念头被震碎,佛业剑弹飞,从空中掉下,
“呛”的一声插在一块青石上,青石不堪重负,像龟甲纹理一样裂开。打神锏在空中一转,也随之降下,悬浮在佛业剑的上方,一股无形之力镇压住了佛业剑。
“宗,速去取剑,滴血清洗,驱散劫莲法尊的念头烙印。”武云瑶一声轻喝,张闲立刻动身,手捏印决,脚下一动,神行飞跃,以最快的速度赶去,残影闪烁,从屋顶一晃就过去了。
在重瞳的视觉里,只见满红光笼罩,至刚至阳,至阳至圣,镇压阴阳两界,稳稳的压住了佛陀不能丝毫动弹,而在打神锏的镇压下,劫莲法尊的念头也不能突破这一层的气场。
三个呼吸的功夫,张闲就到了城外,找到了佛业剑,距离靠近了,他清晰的感受到虚空压抑,有种连呼吸都喘不上的窒息感,打神锏的威力,真是厉害至极。
“缙云拓的一件武器就是这般厉害,那么缙云拓的真人,会厉害到了什么程度?”张闲心里忍不住惊叹,武圣之威,真是非同寻常。
他不敢耽误,割破手指,滴出鲜血抹在剑上,书写符箓,血气渲染,洗去剑上的烙印,握住剑柄拔出了佛业剑。
打神锏的威势也随之一收,他立刻闭目凝神,诵念咒语,祭练佛业剑,劫莲法尊的念头也趁机进入,但已经晚了,他的血气精神已经渲染透了剑身。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玉京仙》,微信关注
“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庇护人道真圣贤
“哈哈哈,辈,本尊记住你了!”佛业剑里,传来劫莲法尊的念头大笑,笑声透着一股暴戾的杀气,随即就消散了,彻底被张闲的血气渲染,洗去了劫莲法尊的烙印。
劫莲法尊没有再缠斗,即便被杀了两个得力弟子,还被毁掉一个鬼仙的肉身,还丢了大梵六宝之一佛业剑,莲花教也没了,但劫莲法尊依然没有过多的显漏实力,可谓是隐忍至极。
当然,劫莲法尊也没想到,这两个辈如此厉害,确实的,是这两个辈的后台太厉害。
劫莲法尊的神位法宝还没祭练圆满,玄通尚未修成,不想显漏太多的手段,只得避其锋芒,等到收集圆满了香火愿力,修成封神玄通,定然要复仇。
张闲提起佛业剑,神行飞跃,身若御风,快速返回城里。此刻,城里正是一片哗然,莲花教的信徒们,以及被声势惊醒的普通人们,全部都看见了这场斗法,虽然有些东西是肉眼不可见,但也有很多肉眼可见的,打雷、威龙、金光火莲、太子法相等等。
并且莲花寺里,教众围杀武云瑶,全被打死,寺内除非这些教众,还有很多拜莲花太子的达官贵人,亲眼见到这打杀的场景,无不吓得脸色大变。
而众人迷信莲花太子,以为是太子菩萨渡劫,被妖魔袭击,正好武云瑶身披兽面吞头赤金甲,灯笼的烛火昏暗,乍一眼看去,真像一个兽首人身的妖魔。
至于张闲,众人没有看到他,只看见了寺庙屋顶的武云瑶。此刻,教众全死了,无人主持场面,莲花金光也消失了,彻底没有了动静,众人都以为是屋顶的那个妖魔得逞了,一时间,众人无不惊恐畏惧,惊叫有妖怪,全城都是一片大乱。
“云瑶姑娘,你去把莲花寺的仓库收了,我去把莲花教主的尸体找回来。”张闲的念头传话,指引武云瑶去收莲花教的仓库,他通过傀儡化身,早就看清了莲花寺的情况。
武云瑶也不多言,收回打神锏,纵身一跃跳下屋顶,按照张闲的指引去了仓库。
张闲则是遁入地里,把莲花教主和红莲尊者从地里拉了出来,莲花教主已经死了,红莲尊者原本还有一口气,但这会儿也已经死了。
并且他发现,这两饶已经阴阳过界,魂飞魄散,被劫莲抽走了元神。尸解仙可以在肉身衰败之时,元神破壳而出,这两人还没到尸解仙的境界,自己不能元神出窍,但劫莲法尊用了什么秘术,剥出了元神。
尸解仙可以继承前世的道行基础,因为修习尸解之法,舍弃肉身,道行根基凝聚于元神,转世重修,相当于两世的根基叠加。
莲花教主和红莲尊者的这种情况,没有修习尸解之法,道行根基没有凝聚于元神,转世不能继承前世道校不过元神继承,转世之后,定然是赋不俗。
张闲最近学习孟家的传承,明悟了灵性的道理,隐约已经知道尸解转世的弊端,其实一切都是因为灵性。
道家元神,是指肉身与魂魄的根源之灵,俗称灵性,血肉与灵魂,也就是肉灵,修为的境界越高,性命升华,肉灵越强,但一切灵性的基础都是物质,肉灵的基础就是血肉。
尸解仙转世的时候,灵性溶入胎儿血肉,但血肉是灵性的基础,血肉变了,基础也就变了,这是无可更改的,不过尸解仙的灵性强大,占据了这团血肉的主导权,出生之后几乎真我不变。
然而看似不变,其实肉灵已经变化,只是变化不明显而已,转世一次还看不出太多,但转世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就越来越明显,肉灵混乱,完全失去了自我。
莲花教主和红莲尊者的元神还很弱,转世之后,必然会有大变,完全成为另一个人。
不过对劫莲法尊来,无所谓什么变化,这些弟子都只是他的棋子而已,只要继承元神的灵性赋,从加入莲花教,洗脑引导,又是两个得力的棋子。
张闲找回两具尸体,又往另一个方向去了,去找护法尊者的尸体。他看见了护法尊者的真身,就隐藏在这城里,他迅速的找到,把尸体带走了,回到莲花寺里,武云瑶也收了仓库,两人一起离开了。
片刻的功夫,两人就出了城,来到城外的一处高地,居高临下,看着城里一团混乱。
“哎……莲花教算是被铲除了,但这烂摊子,不知如何收场?”张闲叹了叹气,莲花教祸害一方,这些普通百姓被迷在其中,家破人散,整就拜莲花太子,依靠莲花教的施舍活在,如今莲花教倒台了,没有施舍,这数以万计的普通百姓,岂不是要饿死。
“宗阁下不必担心,我已经传信给了司监,朝廷和方仙各派,很快就会来人。”武云瑶一边着,一边拿出锦囊里的葫芦,倒出一个箱子,道:“这是收缴莲花教的东西,这一箱是珍贵药材,宗阁下拿去吧,其余财物,我会交给朝廷处理,用来赈济百姓。”劫莲法尊的行事非常谨慎,寺内的仓库只存放了一些药材和财物,其余贵重物品,另有藏地。
“朝廷和方仙各派,他们能处理好么?”听闻要交给朝廷,以及方仙各派,张闲心里却有些无奈。
以他游云江湖的经历,见识了灵符道与朝廷一丘之貉,他实在没什么好感,但这烂摊子,数以万计的百姓,似乎除了朝廷,也没别的办法了。
“哎……”武云瑶也叹了叹气,听出了张闲的意思,她身为皇族之人,当然最明白这其中的关系,不由得沉默了。
如今朝廷的风气如此,皇祖父一心痴迷于长生不老,想要永世统领江山社稷,手握大权不愿传位,却又不理朝政,整日在后宫里醉心于修练和炼丹,召见方仙术士,迷信长生。
她的父王,以及几位王叔,各自拉帮结派,意图掌控朝廷,而朝廷的修仙之风盛行,方仙各派肆意妄为,旁门左道妖言惑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
莲花教胆敢如此放肆,必然也是在朝廷有人支持,或许就是她的其中一位王叔。
武云瑶道:“这次是事情颇为严重,可能牵扯到一些朝廷的幕后之事,以及正邪各派的争斗,一旦介入,至少明面上得把这个烂摊子收拾了。”张闲闻言,也明白了过来,事情没捅出去,也就没人管,一旦捅出去了,大家都来管,明面上全都是一派正气,谁也不敢疏忽大意,但暗地里是个什么情况,普通人就不知道。
俗话得好,官有十条路,民有九不知道,这是朝廷一惯的作风。
“云瑶姑娘,你手持打神锏,应该就是武圣的亲传弟子缙云清瑶吧?”张闲试探的询问,打神锏是缙云拓当年征战的武器,很多人都见过,在书里图文记载,他看过写缙云拓的书,当然也知道打神锏。
缙云拓作为下敬仰的武道圣人,德高望重,又是当今阳帝的皇叔,朝廷如此乌烟瘴气,他想打听一下武圣缙云拓是什么态度。
“缙云清瑶已经是过去了,我已出家,现在我是武云瑶。”武云瑶没有否认,语气却是复杂惆怅,联姻之事尘埃落定,她也算是报了父母之恩,已然看破红尘,远离世俗,潜心修校张闲看出了武云瑶的心念惆怅,道:“出家与不出家,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出家是我,不出家亦是我,出与不出,其实没那么重要,秉持一颗真我之心,无论身处何地,皆是真我。”
“嗯?”听闻这话,武云瑶心有所悟,有种豁人开朗的感觉,没想到这位宗,竟然看得这么通透,反倒是她有些执着了。
张闲直言问道:“如今朝廷乌烟瘴气,不知武圣是如何行事,为何不出来管一下?”这问题,武云瑶曾经也询问过,但皇曾祖的境界太高,看到世俗的观点,早已超脱了世俗,她道:“在皇曾祖的眼里,这些世俗纷争,就像厚厚的史书里的其中一页,皇曾祖的心境已经跳出了书页,除非有危害壤的邪魔出现,皇曾祖才会出手。”
“所以,就算下再度大乱,就算缙云氏覆灭,皇曾祖也最多出手救一两人,延续缙云氏不灭族,仅此而已。”
“而我虽是皇曾祖的亲传弟子,但已经出师,皇曾祖赐我打神锏,就算我遇到危险,皇曾祖也不会出手,大道无为,顺其自然,在皇曾祖的眼里,我也只是缙云氏一个有赋的晚辈罢了,皇曾祖只是点化我入门,一切都得看我自己的造化。”听了这话,张闲不由得心生敬畏,缙云拓的心境,竟然如此超凡入圣,大道无为,顺其自然,不干预世俗凡事,只针对危害壤的邪魔,这等心境,庇护壤,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圣贤。
也难怪广帝遇刺,缙云拓却没有以武圣念头什么的出手相救,只是事后追杀门,因为门的乾帝,这就是危害壤的魔头。
他又好奇的询问:“武圣前辈的心境如此高尚,但传闻皇族之中,武圣前辈亲自教了很多人,甚至把真传留在皇族,不知是真是假?”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玉京仙》,微信关注
“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武圣之道无人传
按照武云瑶所言,缙云拓的心境超然,应该不会刻意的把真传留在缙云氏,而是传给能够真正能继承道统意志的人。
武云瑶又说道:“皇族之中,皇曾祖亲自传授武艺,点化过了很多人,这是皇曾祖作为长辈,对自家晚辈的照顾。”
“众人传闻,皇曾祖的真传留在皇族,其实不是,皇曾祖对每一位弟子,皆是诚心传授,只是他们看不透世俗,身在荣华富贵之中,手握权势,小有成就之后,便不能静心了,修为停步不前了。”
“没有抱丹入道,根本谈不上真传,而武道不像方仙,不能尸解转世,寿元有限。”
“凡人之命一甲子,抱丹辟谷两甲子,肉灵无漏三甲子,阴阳维系四甲子,天人五甲子,即便修成天人境,也只有五甲子的寿元,然而修成天人之境,自古少有。”
“甚至再进一步,修成上古天神之境,也只有十甲子的寿命,这已经是极限,但天神之境,连上古时期也少之又少,更何况是现今。”
“至于打破极限,修成大罗之境,传说万寿无疆,长生不老,然而这个境界的存在,皆是如今供奉在香案上的天帝或仙祖,试问这天下间,有几人自信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所以,皇曾祖的几位抱丹入道的弟子,都转修了尸解仙,无人继承皇曾祖的武道。”
“不是皇曾祖把真传给谁,而是没人愿意继承皇曾祖的真传。”
话到这里,武云瑶的语气叹息,身份越高,修为越高,就越不甘心老死,或是争斗身亡,可以元神尸解出窍,投胎转世,所以执着于寿元,看不透生死,
张闲听其中的缘由,也不由得错愕,原来天人境之上,还有天神境,天神境之上才是大罗境界,而万人敬仰的武圣,居然没人愿意继承真传。
不过他恍然大悟,缙云拓以武入道,原来也是走的天人之路,但天人之道,寿元有限,天神才十甲子,除非修成大罗金仙。
可是大罗金仙这个境界,皆是上古天帝或仙祖,已经属于上古神话的存在,仔细一想,自信与上古神话比肩,确实也没几人,所以都选择成为尸解仙。
虽然尸解仙有弊端,但相比成为神话的难度,这弊端也不值一提,更何况这些尸解仙,似乎都不怕弊端,至少尸解仙已经证实,可以转三世不变,一世活一百年,也足有三百年了,堪比天人了。
至于三世之后,虽然变了,但没有死,也算是苟且偷生,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也难怪尸解仙会成为方仙的正统练法,天人之道则是逐渐失传了。
张闲沉默了,他也扪心自问,自己有自信与上古神话比肩么?
见张闲不说话,武云瑶还以为张闲没听懂她说的是什么,又说道:
“上古时期的正宗修行,称为天人道法,肉身成圣,魂魄成神,武道与仙道乃是一脉相承,性命双修,不分彼此,后来逐渐偏向修练神魂,也就是尸解鬼仙,如今还修练天人之道的,已经少之又少了。”
“天宗阁下,你的法器,似乎就是一件修练天人道法的法器,蕴含了阳刚之气,也称为阳圣法器,对鬼仙多有克制,不知里你是从何而来?”
张闲回过神来,说道:“这是师尊传授于我,我也怕死,想要多活几年,所以我选择走天人之路。”
“嗯?天宗阁下,你居然是得了天人道法!”
听到这边,武云瑶不由得惊讶了一下,如今修习天人道统的太少了,没想到她就遇上了。
不过天宗子这话,却颇有矛盾:“天宗阁下既然怕死,为何不走尸解仙的路子?或者说,你有自信修成上古神话里的大罗天帝?”
张闲说道:“我乃一介凡俗,眼界有限,尚且不知道天人是何等的境界,更不知道天人之上是如何,不敢夸言可以达到,不过在我眼界之内的境界,我还是自信全力以赴。”
“至于尸解仙,看似三世不变,其实第一次转世,肉灵就已经发生变化,只是这些尸解仙们看不透而已,失去了真我,一切修行都没有了意义,天人道法才是正宗大道。”
“更何况尸解仙未老先衰,一副老态的模样,这不是我向往的仙道。”
闻言,武云瑶不由得一笑,她以为只有女子才会害怕一副老态,没想到这位天宗子也怕老。
“云瑶姑娘,你会选择天人之道么,继承武圣的真传?”
张闲询问道,抱丹圆满,辟谷之后,才开始修练尸解仙,以武云瑶现在的道行,肯定能抱丹圆满辟谷。
武云瑶洒脱自信的说道:“我也害怕一副老态的模样,而我有自信修成天人,五甲子的寿命,整整三百年,也很漫长了,至于天人之后的境界,不敢好高骛远,先修成天人,一切顺其自然。”
“天宗阁下若是能坚持天人之道,我们今后不妨保持联系,一起交流心得,相互学习。”
莲花教已经处理了,也意味着该分道扬镳,这会儿的谈话,或许就是最后的谈话。
“哈哈,如此甚好。”
张闲爽朗的笑,应下了这事儿,他也想与武云瑶保持联系,毕竟武云瑶是缙云拓的亲传弟子,而他现在可以断定,缙云拓必然已经修成天人境,他与武云瑶交流心得,可以增长眼界。
“不过莲花教的事儿了结,我要闭关一段时间,潜心修行,专心抱丹,希望早日圆满入道。”
武云瑶点了点头,心情大好,说道:“我也要专心闭关抱丹,天宗阁下,我们不妨比试一下,谁更快抱丹圆满。”
“好啊,那么我们抱丹圆满之时,在联系吧。”
张闲说着,也心情大好,不过这要分路了,他心里还有一事,忍不住想问一下这位未婚妻。
他故作平常的语气,询问道:“云瑶姑娘,听闻你从小与那位文国公定亲,如果那位文国公没有失踪,你会嫁为人妇,放弃修行么?”
提起这事儿,武云瑶不由得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父母之命,不容忤逆,其实嫁给他也挺好了。”
“呃?”张闲一愣,如果他不逃跑,武云瑶真的会嫁给他?他有些不信,又说道:“云瑶姑娘已经抱丹成仙,真愿甘心嫁给一个傻子?”
“哎……”武云瑶叹了叹气,说道:“我因为与那个傻国公联姻,从小就被周围人谈论嘲笑,被大家孤立,我也曾经心有怨气,但联姻是父王订下,不容忤逆,我对人对事也就心灰意冷了,只得一个人寄情于习武,才会有如今的成就。”
“后来长大了,明白事理了,其实还得感谢他,如果不是与他联姻,我不被嘲笑孤立,也不会看透这么多,或许我现在也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皇族郡主。”
“嫁给他,他虽然是傻子,但也没有心机,我能保他平安,一起平淡度日,而我顺从了父母之命,也算是偿还了养育之恩,心念通畅。”
“皇族的女子,似乎就只是为了嫁出去,顺了他们的心里,也顺了我的心念,这何尝不好呢,所以能嫁给他,这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
听了这话,张闲愣了愣,居然还有这一说,但仔细一想,似乎还真是这样,嫁给他这么一个傻子,反而解脱自在了。
“可惜他遭遇不测了。”
武云瑶的语气有些惆怅,没能保住这个未婚夫,她心里挺遗憾的,说道:
“他的爷爷,与皇曾祖是好友,有很深的交情,当年并称文武二贤,辅佐缙云氏登上大位,而他天生痴傻,其实也是因为皇祖父的过错,皇曾祖对此心有愧疚,也希望我能保住他,让好友的子孙有一线生机,如今尘埃落定,我也就离开了。”
张闲闻言,心里对缙云拓肃然起敬,原来这事儿的幕后,还有缙云拓的安排,但缙云拓已经超凡入圣,不干预世俗凡事,而他逃走,已经被视为遭遇不测了。
思绪至此,他不由得愕然,如果他没逃,在国公府再坚持半个月,等到武云瑶嫁过来,那么他现在的情况,岂不是立马翻盘了,怀里抱着美娇妻,踏上仙道,推翻绣夫人,重掌大权,从此逍遥快活!
但这念头一起,他心里又苦笑,若是忙于争斗,哪里还有心思清修,或许也落入凡俗了。
不过武云瑶的话,似乎透出一些秘密,他的先天不全,居然是阳帝造成的?
他不动神色的问道:“那位文国公的痴傻,怎么是当今阳帝的过错?”
武云瑶没有回答,只是神情更加惆怅了,当年辅佐缙云氏登位,却落得这般下场,这些争斗的事儿,是是非非,实在让人心寒,甚至连一个傻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