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宗泽头上。如今的长沙城已经坚守数月,城中百姓粮食将近,眼看就是摇摇欲坠的局面。但是最有希望击败钟相的韩世忠大军依然还逗留在鄱阳湖上,和湖匪李七周旋不定。
虽然暗情司的人一再声称,钟相钟天王也是一个英雄好汉。就是打下了长沙城,恐怕也不会伤害宗帅。但岳飞知道,钟相是好汉,杨幺却是个小人。宗帅一但失陷在他们手里,绝对落不了好。更重要的是,岳飞绝对无法容忍自己的恩师落到阿弥佗佛教手里。
所以在中原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岳飞立即着手南援。虽然不可能派大军前往江南。但派上三四千精兵,装成渡江的流寇,还是可以瞒过赵构眼睛的。反正此时的赵构正在大肆招安从中原过去的流寇,曹成戚方孔彦舟郦琼等人已经成了朝廷的正牌统制官。岳飞考虑了一下,决定派张用一丈青夫妻率领四千精锐,潜过江南,奔赴荆湖。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
就在张用带着精选的四千步兵,正要冒着如火炎夏千里赴援荆湖时,长沙城中的暗情司却用飞鸽传出了一个惊天消息:宗泽去世了。
“嘭”!岳飞在看清纸卷上的消息时,一拳击碎了面前的实木案子。“钟相,杨幺,杜充,汪伯彦,黄潜善,赵构,你们这群逼死宗帅的狗贼,岳某一个也不会放过!”
薛弼接过岳飞手里的纸卷,仔细地看了一遍,同样十分沉痛地说道,“大宋惟一的能臣重臣,竟然就这么死在了君王的猜忌和同僚的嫉恨之下,我为宗帅不值。”
不只是薛弼为宗泽不值,就连在千年之后的华夏,依然有很多人为这个老骥伏枥却壮志未酬的老者鸣不平。在另一个时空,这个大半生仕途不顺沉沦下僚的伟大老者在大厦将倾的靖康年间,几乎是只手挽回了天倾。他先是拦住了欲往金营求和的赵构,保住了赵宋皇室的惟一根芽,随后又集结义军,在诸路宋室大军皆远远观望的时候,从河北西路的磁州一路打向汴梁城下,以不足万人的军马,连败金人数阵,若非在相州城下被萌了异志的赵构拦住,说不定徽宗钦宗就能逃过一劫。
靖康乱后,宗泽坐镇汴梁,招集民军,又在宗翰大军南下时死战不退,以百万乌合之众,守住了汴梁和洛阳,以及河北西路的滑州,又在炎夏来临宗翰退兵时,挥军追击,一举收复了河北西路的绝大多数城市。在抵挡金兵的时候,宗泽也不忘催促躲到扬州的赵构还驾汴梁,一连上了椎心泣血的二十四封劝还都书,依然劝不回那个胆小如鼠的赵构。
不但如此,赵构还担心宗泽在汴梁坐大,派出搅屎棍杜充和郭荀到汴梁专门搅局,屡次破坏宗泽的渡河进击。最后年逾七旬的宗泽,忧愤成疾,终于在汴梁留守府中悲愤去世。临死之时,无一语言及家事,只是勉励身边,众人以抗金为重,并以手指北方,高呼三声过河而卒。死后,由岳飞和宗泽子宗颖扶柩到镇江下葬。
这个时空,因为岳飞在应天府的突然崛起,朝廷对宗泽的疑忌更重。不等金兵南下,就命令杜充顶了宗泽的职位,并极为阴险地只给了宗泽数十万民军,派往洛阳抵挡宗翰的中路军。朝廷本想用金兵的刀,杀掉这个在天下威望极高的老者,却没想到岳飞竟率大半护民军驰援偃师城,不但成功地歼灭了渡河的金兵沙古质部,还直接渡河而下,把宗翰的中路军打得寸步难进。
就在岳飞率领护民军在黄河北岸纵横之时,朝廷却又把宗泽的洛阳留守卸职,贬往浙东路的金华任知州。宗泽在偃师城本就重病了一次,若不是庞神医下药,又被薛弼去了心病,也许早就离世。纵然如此,他年近七旬的身体也早已埋下了病根。从洛阳到长沙,千里迢迢,再加上忠而见疑,郁愤难解,宗泽在刚到达金华时,就已病倒不起。
钟相杨幺率阿弥佗佛教于洞庭湖畔起兵,不过一月,竟然席卷了大半个荆湖南路。赵宋的苛捐杂税本就让湖广百姓苦不堪言,而随赵构渡江的数十万大军在打仗上可能不行,但在祸害百姓上却是顶尖高手,湖广百姓忍无可忍,终于在钟相的一声号令下揭杆而起,数十路义军左奔右突,打得宋军顾此失彼。
此时的赵构却又想起了宗泽,于是又给宗泽下了一道急令,让宗泽驰援长沙。宗泽抱病起身,从金华到长沙,和被贬到此地的原河北西路招抚使,名将张所一起,招集了万余民军,凭借长沙坚城,开始了漫长的守城战。若是没有长沙城的坚守,说不定钟相杨幺早已席卷荆襄。
宗泽坚守长沙的心态却又和坚守汴梁不同。在汴梁,他打的是金兵,打得理直气壮,打得气壮山河。但在长沙城头,他打的却是宋人。每天看到无数头裹红巾的百姓冒着矢石进攻长沙城,然后被击杀于城上城下,宗泽内心既悲哀又无奈。他也明白这些百姓除了一部分阿弥佗佛教徒,多数都是被官府逼的没了活路。典型的官逼民反。
但是不管宗泽有多么同情这些百姓,他也不可能放任钟相杨幺席卷荆襄。因为朝廷虽然不道,但那些头裹红巾的教徒却更加恐怖。他们就像蝗虫一样,杀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一片废墟。宗泽不认为这些教徒可以拯救天下。
宗泽本就有病在身,每天坚守城头,病情更是一日重于一日。更要命的是,朝廷许诺的援军却迟迟没有杀来。韩世忠被江南西路的李七给缠住了,吕颐浩倒是率领三万大军来援,结果刚刚到达益阳,就被钟相麾下的猛将杨钦击败。杨沂中的大军则在常德被一支壮族起义军给拦住了。那支壮族义军的名字也叫杨再兴,骁勇异常,就算比不上相州杨再兴,但和杨沂中相比,却是没落下风。虽然义军的战力比不上御营军,但凭借地形,却也和杨沂中打了个不相上下。其实赵构为了击败钟相杨幺,一连往荆湖南路派了十几路援军。可是有的援军惧于钟相的军势,压根不敢前往。有的虽然前往了,却又被钟相杨幺手下的五虎将给拦住了。结果就是长沙城坚守了将近四个月,依然没见到一个朝廷的援兵。
宗泽的身体却撑不住了,终于在一天黄昏巡视城头时,吐了一口鲜血,就此昏迷不醒。张所大惊,他深知长沙城之所以众志成城,正是因为有宗泽这个擎天柱在。若是这个柱子倒了,长沙城转眼就会陷落。
正因为担心这个,张所一直隐瞒着宗泽的病情。宗泽在长沙府衙中躺了三天,自感油尽灯枯,当即把张所和呼延次升,还有一个貌似商贾的中年人喊到了床前。
三个人看到宗泽瘦得脱了形,不由各自垂泪。宗泽笑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今年六十九岁,也算是得享天年。惟一所憾者,就是没能率军击退金兵,收复我皇宋旧地,解救二帝回国。张所,呼延次升,如今长沙城粮食将尽,箭矢将尽,坚守也守不了太久啦。在我死后,你们就掩护全城军民人等,退往岳阳去吧。阿弥佗佛教徒们数月来伤亡惨重,早已经杀红了眼,若是破城,十余万百姓无醮类矣!”
张所和呼延次升坚毅地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若不能护百姓离开,则与百姓俱死,绝不偷生。”
宗泽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商贾似的中年人。“赵万贯都头,我有几句话,麻烦你转给鹏举一听。鹏举数月来连破金狗三路大军,不但保住了中原的城池,还斩杀了金国的驸马蒲察石家奴,啼哭郎君完颜撒离喝,的确不负我之所望。如今中原虽有暗涌,但大局已定,只要护民军不犯大的错误,恐怕无论是赵官家,还是金狗大军,都别想染指护民军驻地。但请你把我的话告诉鹏举,请他不要忘了自己的军号。数千万百姓正在乱世流离,请鹏举以天下苍生为念。早日收复皇宋故地,完我金瓯。”
赵万贯点头说道,“宗帅放心,岳帅念兹在兹的,不只是我皇宋故地,还有燕云旧地。末将相信,用不了五年时间,我护民军的旗帜将会飘扬在长城之上,令诸胡亡魂丧胆。”
张所和呼延次升对望了一眼,这才明白这个经常来府衙的大商人原来却是护民军的暗情司都头。护民军和朝廷如今早已势同水火,没想到宗泽竟敢当着两人的面喊出赵万贯的身份。当然,无论是张所还是呼延次升,都绝对不会把这件事告诉朝廷。
宗泽忽然哈哈大笑,笑得满脸是泪,笑得气喘吁吁。笑毕言道,“好!果然是鹏举教出来的将领,豪气万丈。我相信总有一天,护民军的旗帜定会在长城之上猎猎飘扬。我也相信,鹏举定能像他词中所写那样,踏破黄龙府,灭金狗,救二帝,雪我靖康之耻。”
此时宗泽死灰色的脸上忽然回复了光彩。三人悲伤地对视一眼,都明白这是回光返照的迹象。宗泽闭目一会儿,好象终于下定了决心,方才大声说道,“赵都头,请你记住我下面的话。虽然徽宗荒唐,钦宗懦弱,当今官家也是个暗弱之君,让天下百姓吃了不少苦。但他们毕竟都是君王。若是鹏举有一日勒马江南,请他无论如何,饶过当今官家。弑君不祥。”
赵万贯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宗泽竟然认定了护民军将得天下。要知道此时的护民军虽然军威震于天下,但也只是占了中原的一半地盘,朝廷大军数十万,金兵数十万,可都对护民军虎视眈眈呢。不过赵万贯也相信岳飞定能成为前所未有的明君。
赵万贯点了点头,哽咽着说道,“宗帅,末将定把宗帅之言转给岳帅。岳帅视宗帅为父,定不会违背宗帅之言。”
宗泽心事已了,忽然长声说道,“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唉!”一声令人心碎的叹息之后,宗泽逝世于长沙府衙。
赵万贯磕头在地,大声说道,“宗帅放心。你的遗愿,岳帅定会替你完成!”
岳飞很快又在汴梁收到了赵万贯的几封飞鸽传书。原来宗泽逝世的消息一传开,天王钟相不但没有乘机攻城,反而出人意料地停止了攻击,并让长沙军民数万扶着宗泽灵柩从容出城。
钟相言道,“宗帅是大忠臣,也是抗金的大英雄,我钟相虽和宗帅为敌,却素敬宗帅。有敢拦截宗帅灵柩者,全族皆斩。”
岳飞见钟相竟对宗泽如此尊敬,不禁叹道,“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不过既然你没把事情做绝,将来我也会饶你一命。”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祭祀
宗泽是浙东路婺州义乌人。按照宗泽遗愿,长沙城数万军民撤到岳阳后,部下呼延次升扶着宗泽灵柩继续返回义乌,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岳飞视宗泽如师如父,本想亲自赶往义乌,却被众人死死拦住。开玩笑,若是岳飞奔赴义乌的消息传开,赵构估计会把所有的兵马派到义乌围剿岳飞,那样的话,只会让九泉下的宗泽感到不安。
最后岳飞经过斟酌,决定派亲弟岳翻护送宗磐去义乌。作为宗泽惟一的长孙,宗磐这几个月一直在应天府做事,充当应天通判。岳翻武艺虽不甚精,但加上三百精锐,也足以对付大多数流民草寇了。至于朝廷大军,只会冒天下大不违地对付岳飞,至于岳翻,在赵构的心里还不够份量。
宗磐从应天府到徐州,会合岳翻,然后沿长江水路赶赴义乌。与此同时,应天府也举办了一场持续三天的祭祀活动。就在烈士陵园的中心地带,岳飞给宗泽建了一个衣冠冢,在墓碑上用大枪亲自写了七个大字,“恩师宗汝霖之墓。”然后以子礼祭之,同时请了大相国寺的几位高僧,诵经唱诗,以安宗泽的在天忠灵。
衣冠冢前,每天都有说不清的人前来祭祀上香。文人敬的是宗泽的风骨,乡绅敬的是宗泽的清廉。军将敬的是宗泽的铮铮铁骨,百姓敬的是宗泽的爱民如子。整个烈士陵园里,香烟袅袅,终日不绝。而在应天府内外,披麻带孝者大有人在。华夏百姓最实在,谁对他们真好,他们就会把谁供在心上。
扬州城中的赵构对宗泽疑忌有加,但宗泽一死,长沙城落在了钟相手里,阿弥佗佛教的声势震动江南,却让这个新天子有点不安了。特别是他得知连钟相都对宗泽的遗体礼敬有加,而应天府的岳飞则给宗泽建了衣冠冢,更让赵构既羞又怒。
他认为钟相和岳飞之所以假惺惺地敬拜宗泽,只是为了收买天下民心。因为这个宗老头在天下人的中威望实在太高。既然如此,赵构当然也不会吝啬一个谥号。当即派了重臣赵鼎为使臣,赶往义乌吊唁宗泽,并给宗泽上了一个谥号,谥曰忠简。为了显示自己对宗泽去世的痛苦,赵构还命令扬州城全体百姓为宗泽披麻三日,同时自己在宫中茹素七日。
可惜赵构表演的再好,天下百姓却也不是个瞎子。虽然岳飞并没有命令应天府百姓披麻,自己也没有茹素七日,但每个人都清楚,岳飞对宗泽的逝世极为痛心,而那个茹素天子却是极为痛快。
很快在中原大地上,一出全新的评书《宗泽传》就在说书艺人的口中流传出来。宗泽一生的不得志,也被用一个个故事表达出来。
“宗泽殿试斥朋党。”“宗泽馆陶任县令。”“宗泽大义救河工。”“宗泽登州救万民。”“宗泽怒斥林灵素。”这一个个根据宗泽平生经历改编的故事很快就在百姓心中流传开来。当然,浓墨重彩宣扬的,肯定是宗泽晚年的抗金故事。“战磁州,战相州,战滑州,战汴梁。”宗泽为了打披汴梁之围的四场战斗被大肆宣扬,同时在这些故事里,天子赵构则被宣传成了一个弃父兄于不救的小人,畏金如虎的孱头。
“我呸!那算个什么狗屁天子。自己的父兄不敢救,自己的母亲姐妹不敢救,就为了一个皇位,连良心都被狗吃了。”
汴梁茶楼里,一个酒客义愤填膺地说道。
另一个酒客则用更加鄙视的语气说道,“如果说父兄妨碍了他的皇位,那么救他渡河的船工李马可是救了他的命。但这个王八蛋为了神化自己,竟把自己的救命恩人毒哑,搞出个泥马渡江的神话。真是太毒辣太无耻了。”
原来赵构去往金营为质,虽然半路被宗泽劝回。但金兵追至,船工李马背负赵构渡河,方才逃脱金兵。赵构为了给自己罩上一层神秘色彩,却用毒药把李马毒哑,然后捏造了一个泥马渡江的神话。这个神话却蒙蔽不了当时的很多将领。
如今护民军和赵构已经不能并存,岳飞当然也不再客气,命令徐进士找暗情司能说会道者,把赵构的种种陷私一并用评书演说出来。老百姓最爱听的就是这些帝王丑闻。
而在护民军辖区之内,言论十分自由,可以说比仁宗年间更自由。虽然赵宋皇室相比他朝,自由度最高,却并不代表没有文字狱。苏东坡不就因为写了几首诗,就被人诬为犯上,差点死在狱中。岳飞不但在辖区内取消了跪礼,还大力宣扬不平则鸣,无论百姓文士,皆可自由议论天下大事。只要不触犯刑法,不对他人恶意人身攻击,则言者无罪。正因如此,本就言论大胆的中原百姓越发大胆的没了边。他们不但敢议论赵构的种种丑闻,甚至连岳飞的花边新闻都敢随意乱编。
比如岳飞的前妻刘氏,在护民军中算是一个忌讳,没谁会主动提起这个抛弃了岳飞的女人。但是百姓们却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一种群众的补偿心理。中原百姓虽然敬重岳飞,但看到岳飞如今娇妻在堂,大权在握,岳丈李八少又是应天首富,总感觉岳飞太受上天眷顾,所以就在日常谈话里寻找一点平衡感。
但是别看百姓貌似不尊重岳飞,但若是其他人敢说岳飞一句不好,当即就被会百姓们群殴。一个大理来的药材商人在汴梁酒楼里,因为见酒客们议论岳飞,只是插了一句嘴,说可能是岳飞抛弃了那个刘氏也说不定,当即就被满楼酒客一阵群殴,若不是巡待的护民军制止,说不定这位药材商就被打死了。
中原百姓的理论是,我们可以议论岳帅,因为我们和岳帅同乡同里,是岳帅的家人。你一个南方蛮子也敢议论岳帅,岂不是找死!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虽有一些儒士给岳飞上书,希望严禁底层百姓议论岳飞私事,却总是被岳飞一笑置之。岳飞对黄纵说,这些儒士们就是这样,他们总想把天下老百姓的嘴给捂住,只许他们自己说话。嘿,却不知防民之口如同防川。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反正在我制下,言者无罪。
当岳飞的话传出之后,很多酒楼茶馆都特意在显眼地方贴了四个大字,“言者无罪。”以示对岳飞的大力支持。
正是因为一方面控制言论,一方面放开言论,在宗泽去世的这件事上,护民军把所有的同情都争取到了自己这边。因为朝廷的宣传总是把赵构放在首位,而护民军的宣传则把宗泽放在首位。不要说赵构,连岳飞在宗泽传中也只是一个陪衬。这样人物鲜明的评书最受百姓喜欢。
当宗泽的遗体在义乌那边隆重下葬时,天下百姓也随着《宗泽传》的流行,把这个铁骨铮铮的老人刻在了自己心上。
哪怕赵构在扬州的皇宫里暴跳如雷,依然成了毒杀李马的忘恩负义之人。同时江南一带很多有心杀敌的豪杰也开始把投军的目的地从扬州转到了汴梁。没有人愿意跟随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宗泽对岳飞不过教导数月,提携数次,岳飞就以父礼事之,这样重情重义的大帅,才是豪杰们愿意跟随的。
“岳飞就是一个再世的王莽,虚伪透顶。他若是真视宗汝霖为师,就不该乘着恩师去世的时机,来肆意抹黑于我。”当赵构得知自己毒哑李马的消息已在天下传开,不由恼羞成怒,在皇宫里愤愤不平地说道。虽然岳飞并没有抹黑赵构,只是把赵构做过的事如实公布了而已。
当时在皇宫里陪侍的只有秦桧一人。短短数月,秦桧凭借自己的表现,已经成了赵构最信任的臣子。看到赵构气得扭曲的脸,秦桧微微一笑,跪地说道,“官家何必生那个逆贼的气!不管他再怎么抹黑官家,天下人依然是奉官家为正朔。不管岳逆再能干,他也是官家手下的一个臣子。至少名义上是。如今炎夏时节,金兵退往燕云,河北西路处于权力真空,王彦将军不可坐守磁州,微臣听说岳逆的部将梁兴赵云占了大名府,毕进占了抱犊寨,闯先生占了卫州,整个河北西路尽是岳逆人马,王彦将军必须主动出击,就算拿不下那个牛皋,但总要拿下一二处州郡,方不负官家重托吧。”
赵构丧气地说道,“这个王彦,枉我如此看重于他!他不是两河第一豪杰吗?怎么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牛皋都对付不了呢?”
秦桧劝谏道,“官家不用生气。王彦虽然没击败牛皋,但也阻止了牛皋的势力扩张。主要是河北西路民生凋敝,城池残破,没有足够的粮草兵甲,王将军纵是神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想让王将军有所作为,官家要么再送几批粮草给王将军,要么调泾源路大帅曲端东下,凭借天下精锐的西军,击溃河北西路的岳逆人马。”
赵构精神一振道,“不错。既然那个曲大胆前些日子要求调兵东进洛阳,围剿完颜娄室。如今朕就准了他的请求。完颜娄室虽然不再洛阳了,但岳逆却在洛阳。我明日就给曲端下旨,让他准备率军东进。”
秦桧阴阴地提了一句,“官家须提防这个曲大胆抗旨不遵!”
赵构冷冷说道,“他敢!”
原来曲端为人桀傲不驯,一身铁骨,向来不为赵构所喜。完颜娄室奔袭洛阳时,曲端派人给朝廷上书,想率大军东进陕州,截住完颜娄室归路。结果被期待完颜娄室歼灭岳飞的皇帝来了个冷处理,一直没有回复。如今看到金兵奈何不了护民军,朝廷的兵力又在中原太过单薄,若等到冬天的金兵进攻,也许整个中原人心已尽归岳飞了。所以赵构决定给曲端飞鸽传书,命他东进。
但让赵构意想不到的是,曲端竟然真的像秦桧所说的一样,抗旨不遵。曲端在回书中说,“而今西夏强虏十余万虎视陕西,末将若率兵东去,陕西不复归皇宋所有矣!陕西百姓皆成西夏牧羊奴矣。且当炎夏,长途行军,无异自寻死路。为皇宋天下计,为陕西百姓计,为麾下兵将计,臣不敢奉诏!”
赵构收到回书的第一刻就把御案给掀翻了。“逆贼!都是一群逆贼!我赵家养了你们百余年,如今却个个反噬我赵家,统统该死!”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相国寺扑买大会(上
炎夏如火。六月十五,太阳刚一出现,地面上的尘土已热得冒出了腾腾烟气。金水河畔的杨柳丛里,刚刚脱壳的蝉对着清晨的阳光,亮出了自己的第一声嗓子。蝉鸣声惊醒了栖息的林鸟,很快蝉鸣和鸟鸣混在了一处,清亮异常,似乎要唤醒整个汴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