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劫灰志-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众又哄堂大笑。

    华策云面不改色,转而对殷老大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想作甚么!”

    这声音不大不小,恰好给殷老大和汉开边听见,但围观的人群则听不清楚。

    殷老大还没反应过来,汉开边已觉察对方话里有话,当下便给杨盛使个眼色。杨盛飞步而出,魁梧身躯便把殷三郎和华策云隔开,道:“二位小壮士不要再打,不好看相!”

    陈剑此时也坐在那发声:“募兵有募兵的规矩,在这武斗成何体统!”

    那三个年轻人见陈剑厉声责问,不怒自威,竟全都不敢造次了。

    汉开边道:“这位华策云兄弟先拔头筹,大家都看得见,这十两黄金理应奉上。来,且来这记个名字。”

    殷老大这时也看出端倪,不敢放肆。华策云昂首阔步来到汉开边面前,接过笔,在名册上写下姓名,字迹端正有力,引得汉开边点头表示赞赏。

    汉开边又接着道:“你们二位也过来,写个姓名。你们是第二个、第三个,如此奋勇争先,实在难得。我决定一人各赏五两黄金,以鼓励壮士。”

    众人尽皆哗然。殷老大与殷三郎也是惊讶不已,汉开边让杨盛又取出十两黄金,这时候人群已经沸腾了。

    汉开边大声宣告道:“鄙人汉开边,是新任丞相百里大人的部曲募兵特使,奉命到此募集兵士,为丞相效力,为国家效力!我们保证赏罚分明,我们绝不欺压百姓,我们欢迎一切铁血儿郎加入,就像他们三个一样――年轻、热血、一往无前!”

    人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多是些年轻人的声音。一时间已有五六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从人群里挤出来,跑到汉开边面前请求接收。汉开边忙道:“别着急,慢慢来,排好队到陈大人那边记名!”

    殷老大与殷三郎各拿着那五两黄金,茫茫然不知所措。殷老大不知道这算不算他的赏金。汉开边看出他的疑虑,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在他耳边小声说道:“都是给你们的,收好吧。”

    华策云提着那十两黄金,站在旁边,却看不出多高兴。汉开边微笑道:“怎么?嫌少?”

    “大人,这笔钱太多,我受之有愧。”

    “此话怎讲?”

    华策云压低声音道:“我原以为大人此举是与他们二人事先说好,演一出戏,以此不费一两银子便要博取威信声誉,故特意抢先出来捣乱,让大人难堪。如今见大人这般慷慨,反倒是我小人之心了。”

    他果然是早就看穿了这条计策!幸好汉开边让杨盛及时阻止了那出闹剧,不然这戏演不成还得大跌声望。不过,此时汉开边心中对他更多了一份欣赏,不禁会心一笑,却还是得圆过去,便正色道:“别这么想,钱拿好,去买一身好点的行头。你看起来不是平民出身,为何这么落魄?”

    华策云叹气道:“在下原是将门之后。祖父死后家族没落,父亲为奸人所害,遭发配边疆。我不得已流落市井,靠给人打短工维持生计。苦于没有门路从军,如今见到大人真是太好了。”

    门路,多少人倒在门路这道坎上。门路有多重要,汉开边很清楚,陈剑也很清楚。

    “你有将才。”汉开边也拍拍他的肩膀,“跟着我们吧,你迟早会出人头地的。”

    华策云的眼里闪烁着感激的光芒,手紧紧攥着包裹金锭的布,整个身体似乎都在颤抖。

    天色已暗。

    一天内就有一百一十二人陆续入了伍。陈剑让报名的人回家准备,明天一早再到城郊的营地里报到。明天还要接着在这招募,汉开边他们坚信,会有更多人闻讯来投。

    华策云和殷家兄弟为表忠诚,并没有离开,他们已经正式成为汉开边的手下。经过一番攀谈,汉开边和陈剑显然都非常欣赏这三个年轻人,于是问殷老大道:“你们兄弟俩没有名字吗?”

    这问的也是废话,文允之前便是没有名字的。贫民大多是没有正式名字的。

    “父辈没有给我们起。我们虽然读过私塾,博览群书,但一直没给自己改名。改得太好听了也不好,不符合我们的身份。改得不好听,又不如不改!”殷老大道。

    众人都被他逗乐了,真没听过有人夸自己博览群书的,何况是一个市集里卖木雕的人。

    好在殷老大机灵,赶紧转移话题把尴尬化解过去:“如果大人不嫌麻烦,大可为我们取一个。”

    汉开边对陈剑和杨盛说:“怎样?”

    陈剑笑道:“殷老大就单名一个‘谦’字吧。”

    汉开边也笑了:“这是让你知道要做人要谦虚。这名你可喜欢?”

    殷老大连忙鞠了一躬,道:“使得,使得!从今以后我便叫殷谦是也。”

    杨盛道:“那三郎起个什么名?我看三郎是个堂堂正正的君子,但棱角分明,不够圆融。‘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不如就叫‘殷玉’吧。”

    这话刚说完,殷谦却紧张起来。他生怕自己弟弟性格耿直,一不高兴就开口拒绝,甚至顶撞杨盛,正欲抢在前头替弟弟答应,没想到三郎却自己说道:“这个名字,我很喜欢。”

    殷谦暗暗长舒一口气。杨盛听他这般回答,心里也极为高兴。众人一同找了家酒馆,吃一顿酒,也算是庆祝新人加入,按下不表。

    中都,夜已深。

    为了营造厉行节俭的新气象,晚饭后丞相府内早已熄灯,是夜中都多云无月,是以府内一片黑暗,只有书房犹是灯火通明。

    百里中正正在提笔书写一份提案。这份厚厚的提案从冬天时就开始起草,那时候他还只是皇帝的智囊,而如今当上丞相,提案也已到了收官阶段。这份提案是他的期望,他的抱负,他的夙愿。

    明黄色的灯光映着浓墨重笔书就的整份提案的标题。

    ――“咸无为令”。

    (本章完)
………………………………

第39章 咸无为令

    天还没亮。

    百里中正经过两个时辰的闭目养神,又恢复了精气,一番梳洗,穿好朝服,准备入宫上早朝了。

    他推开门,看着浓浓的晨雾,露出一丝忧虑神色。

    他的贴身护卫,枯山、焦水二人已为他备好了马车,打着灯笼立在一边听候差遣。灯光照不穿迷蒙的雾,显得并不如往常亮。周遭一切都是湿漉漉的,令人不快。

    “雾很浓啊。”百里中正喃喃说。

    “一直很浓。”枯山接话道。

    焦水则保持沉默,手里拿着一件靛蓝鹤氅,正是百里中正的那件。

    这两个护卫都身材削瘦,穿着宽大衣袍,看似弱不禁风,实则是剑术绝伦的道家高手,武功深不可测。

    山怎会枯萎?水又怎会烧焦?――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们起了这样的代号。

    百里中正没有披上鹤氅,直接坐上了马车。枯山负责驾车,焦水则在车厢内陪伴主人。

    长街如云路,重雾锁皇城。

    朝天街上,丞相的马车辘辘而行。这个时间点即便是中都的大街,也不会有多少行人,但由于能见度低,保险起见,行进的速度就变得很慢。

    这时候,枯山却一收缰绳,把马车停住了。

    “大人,前面好像有些不速之客。”枯山道。

    “哦?”百里中正在车内发声。

    周围在雾中陷入一片死寂。

    突然,两道身影自乳白色的雾中闪出,挥出两把寒光闪闪的柳叶刀!只见两名白衣蒙面人身法奇快,两步之间已来到拉车的骏马身前,动作简练、毒辣而且统一,挥刀就朝枯山的两肩削去――这是让对方无法同时招架,迫使对方离开马车,从而把身后的车厢门暴露出来。

    岂料枯山并非易与之辈,肩膀稍稍一晃,一斜,堪堪躲开柳叶刀,右手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把长剑,稳坐马车前座,“刷刷刷”已是三式连环,顿时两名蒙面客胸口已然染红!

    好快的剑!

    两名蒙面客连忙退开,三两下快步,又同时没入浓雾之中。

    “他们还没走。焦水,保护好大人。”枯山一跃,站上车顶。

    车厢内传来焦水的声音:“六个。”

    突听破空之声,枯山连忙拿剑格挡,却不想浓雾中竟是飞来一条黑色的绳索,剑刃竟被瞬间缠绕,挣脱不开。

    枯山定睛一看,这条绳索乌黑油亮,虽然很细,但韧度和强度十分惊人,想要摆脱恐怕很难。而绳子的另一头在浓雾中,敌人数目和位置都难以分辨,贸然沿着绳索杀进去显然太过危险。

    就在迟疑一瞬,枯山的左脚脚踝已被第二条绳子缠住。

    焦水再次开口:“两个,杀过去。这里有我。”

    枯山没有再犹豫,借着对方绳索拉扯的力量一跃,如闪电般窜进了浓雾之中。

    此时那两个持柳叶刀的蒙面客再度闪出,袭向车门。就在他们迫近车门的一瞬间,一道劲风自车内磅礴涌出,直把车门上的布帘掀了起来,蒙面客被那劲风一震,身形顿时滞缓,却见焦水如箭离弦一般冲出,双掌同时拍在二人胸口,只听一声闷响,二人没有被击飞,嘴里却喷出血来,把蒙面巾都染红了。

    “好厉害的寸劲,竟能……”蒙面客眼中满是惶恐,好像已经快要死去。焦水正欲把两人推开,二人却忽然丢了刀,各自伸手擒住焦水的手臂。

    焦水勃然大怒,又是发力催掌,二人再度呕红,手上却是死死抓牢。焦水情知有异,叫一声:“不好!”

    此刻车厢后方一条人影急速冲来,手里所持武器却是一条蛇矛!他竟是要用蛇矛从车厢后壁直刺进去!

    焦水已然感知到后方的事情,连续运劲发力,把那两个蒙面客的五脏六腑都震碎了,终于把二人甩开,再飞身越过车顶朝后扑去,只见蛇矛距离车厢只有三尺远近,但蛇矛客的咽喉已多了一道伤口。

    枯山冷冷站在一边,取下了蛇矛客的蒙面巾。显然,他已经把那边的敌人击杀了,又及时赶回来救援。枯山拿着那条蒙面巾擦拭着剑尖的血迹,嘴里问道:“为什么要托大?”

    焦水没有回答。枯山不依不饶道:“明明一掌可以震飞,偏要卖弄你的内力,徒增祸患……”

    “好了。”

    车厢内百里中正冷然打断了枯山的话,然后用坚决的口吻说道:“我们走,要快点了。”

    “可是还有一个跑了。”枯山已经返回到驾车的位置。

    焦水面带愧色,轻身钻上了车。

    天已微亮。

    大殿之上,朱雀大君公孙波的脸色很不好看。

    “这才几天!”公孙波拍案大怒道,“天子脚下,数日内竟然发生两起刺杀三公未遂的案子!猖獗之至,岂有此理!中都府尹和雁督都是干什么吃的?上次的案子到现在还没结,今天又弄出这种事!”

    中都府尹孟白恰好今日有事要禀,来上早朝,就在众臣列内,此刻吓得连忙跪下道:“中都内出现这等事体,确是微臣失职!求陛下给微臣机会戴罪立功,捉拿凶手!”

    这话虽是请罪,却也是在提醒皇帝,京郊刺杀大司马武奉的案子不归他管,而归那个没来上朝的雁督曹元序管。

    皇帝怒气未消:“还捉什么捉?没听丞相说刺客都被丞相的护卫杀了吗?你马上到案发现场调查取证,看看那些尸首还在不在,再来和朕说这些。”

    面对帝王之威,雷霆之怒,孟白只觉得口干舌燥,又有些窘迫,期期艾艾道:“臣……臣还有事……有事要禀。”

    皇帝想了想,口气稍微缓和一点道:“对,今天是你例行述职的日子。说吧。”

    孟白便把中都上个月的基本情况说了一说,治安稳定四个字哪里还敢提,避重就轻,重点讲的都是些财政税赋上的事情,心想反正税收很高,财政上一直有盈余,总不会被批评吧。

    听完孟白的报告,皇帝道:“嗯,刚好这方面跟百里丞相的议案有相关联之处。顺便就让丞相跟大家讲一讲那个提案吧。”

    “是。”百里中正出列,“依臣看,目前司隶的税赋太重,朝廷管的太多,无法真正还富于民、藏富于民,看似一片繁荣,实则是大大制约了发展。”

    群臣纷纷感到讶异。百里中正又接着说:“就拿孟府尹今天说的举例吧。中都衙门收了那么多的税,除了上交国库那一部分,还有大概十五万贯,去除建筑、水利、官吏俸禄等花费,还盈余六万贯,试问一个京城衙门拿那么多钱干什么?”

    孟白暗地叫苦连天,谁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例行公事上个早朝也不得安生。这时候又不能不回答丞相的问话,便敷衍应付道:“储备着以备不时……”

    “不时之需?什么不时之需?请大人回答清楚。”

    孟白又得搪塞道:“这个月盈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亏损了。”

    “很遗憾,我查过京城近三年的账目,没有一个月是亏损的!”百里中正冷冷道,“孟大人的妻舅在京城购置了数十处田地房屋,民间皆讽刺孟大人‘腰缠万贯’,依我看应是‘腰缠六万贯’才是……”

    孟白这才明白百里中正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一下子急了眼了:“这都是他自己经商所得,与我概无关系,丞相大人莫要污蔑下官!”

    “经商?孟大人在任三年,你的妻舅三年前白手起家如今就能在天子脚下买了这么多地,莫说百姓不信,我也不信,就不知道皇上信不信了。”百里中正说完向皇帝施了个礼。

    皇帝的脸色本来就没有多好看,此刻听罢便说道:“朕这几年南征北伐,极少有时间待在中都,对这边的事情并不十分了解。但听丞相之言,孟白家族的财富确实来路可疑。乌台御史――”

    御史秦傲立刻出列:“臣在。”

    “你马上对孟白的家族财产进行清查,然后三天后给朕一个答复。”

    “臣遵旨。”

    秦傲虽然才四十出头,却是个出了名的刀笔吏,两年前开始执掌帝国的最高监察部门,大臣们都惧怕他,背地里呼他作“食人鸦”,即使是原来的丞相祝援,见面也要让他三分。他也是西国大将秦一啸的堂兄。秦家位列八大家族,秦傲作为现任当家自然举足轻重,能获得这样高位不算奇怪。

    “微臣愿配合接受御史大人的调查,以证自己清白。”孟白此刻只能强作镇定,作此表态了。他有意无意看了看百里中正,却发现对方根本没在理会自己,好似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不由分说,便顿生挫败之感。

    孟白不是出身世家,却是世家的女婿。三十七岁就当上中都府尹,这背后都是仰仗祝家的力量。他是祝援的孙女婿,百里中正所言“妻舅”便是祝援最小的孙子祝珑,这祝珑是个纨绔子弟,不喜读书,是祝家唯一一个从商的子孙,为的就是借助家族势力大肆掠夺财富,又反哺家族。孟白受祝家恩泽,对这位小舅子也只能言听计从,三年间在中都不知道攫取了多少私产。祝援交出相位之后,孟白寝食难安,怕的就是皇帝的清算,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来得那么快,令他措手不及――他实在是想不到新任的丞相居然能这么快就把自己的事情弄得这么清楚。

    孟白忐忑不安,也无心上朝了,依旧回到位置上若有所思。

    皇帝当然不会去顾虑他的心思,此刻回归主题:“丞相请接着说刚才的话题。”

    “是。”百里中正道,“目前司隶税赋沉重,几乎十二税五。而且税目繁多,据我遍访司隶各地所得,大小税目竟有七十五种!税目制定不是靠朝廷,而是各地官府,混乱无序,给地方官苛捐杂税的权力,朝令夕改,且官员以上交国库的税金为政绩,一味压榨百姓,百姓负荷过重,如何还富于民?反观商业繁荣的东国、南国却没有这样的情况。而且官府对商人与商业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强行干预贸易之事屡见不鲜,官商勾结之情况遍地皆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除了司隶也只有西国了。”

    皇帝点了点头。这个举动尤为重要,臣子们就在等着揣摩圣意,看见皇帝点头肯定丞相所言,就得有大批墙头草迎风倒了。

    “臣以为,农商皆本,只有民富、商富,才能有更多税收,国库才能充盈。因此,司隶的改革势在必行,臣所呈之‘咸无为令’便是改革的具体方案,朝廷与官府应该无为而治,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也。天下咸无为,则垂拱而治。”

    百里中正这一番慷慨陈词,不仅让皇帝脸上露出微笑,也着实得到不少大臣认可。

    但要真正实施,还得等皇帝跟他手下的决策班子联合开会议定后才能开始。

    (本章完)
………………………………

第40章 不可胡来

    百里中正在早朝之上抛出一套道家理论,博得了不少大臣的赞誉。很快,这消息就传出皇宫,传到寻常百姓家。彻查贪腐、减轻赋税这两条自然让百姓们拍手叫好,“新任丞相”这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也逐渐清晰了些——这位丞相也许真的是个好人。

    千百年来,大国州百姓们的要求通常都比较简单而且朴素。他们要的仅仅是日子过得更舒服些,无论执政者是姓甚名谁,能让大家过好日子的执政者就是好执政者。

    两天后消息传到荆城,民众对“首辅亲军”更有好感了,很快,汉开边就招募到五百兵丁。这批兵丁全都安置在汉官仪安排好的营地里,“老刀”西门仰很快就把兵丁排好班次、队列,告诉他们基本的规章制度。

    建立一个组织,第一步就是明确组织纪律。但丞相方面却并没有任何指示,任由汉开边他们自由发挥。可陈剑是何等人物,一个晚上便把军法制订好了,总结起来便是约法三章——令出如山、奉公守法、精诚团结。毕竟给士兵定规矩,首要便是简明易懂,绝不能啰嗦。

    校场之内,汉开边一袭白衣,腰悬单刀,站在高台上检阅这批士卒,激动之余,心里多少有点紧张。他现在什么职衔都没有,该让士卒们怎么称呼他?大家都说不清楚。

    幸好这个愚蠢的问题并没有困扰他太久。

    “报——”一个哨兵飞快跑进营内,“丞相府使者求见。”

    汉开边不敢怠慢,飞步下台,喊来陈剑一同接见使者。使者见了两人,寒暄几句,道:“这次是带来丞相大人的正式任命,孔雀令与委任状在此,诸位听封。”

    二人连忙下跪伏身,听候宣读委任。那使者字正腔圆念道:“经朝廷裁定,兹委任汉开边为首辅亲军统领部曲督,拜翼卫将军;陈剑为监军,拜翼卫护军。命二人节制亲军,即日于荆城着手练兵,原地待命,不得有误。”

    二人拜谢,送使者出营。看着使者走远,官仪、杨盛、陆英等人再难掩饰喜悦心情,纷纷围上前来道喜。陆英问道:“翼卫将军是个什么官?”

    陈剑正欲回答,却听一人在后边答道:“应是个从五品杂号将军,现在武官的等级变动频繁,大多就是个称谓。”

    众人一看,原来是新兵华策云。陈剑不禁投去赏识目光,语气却仍冷淡道:“你倒是对时政稔熟。将军不是让你们自行歇息么,你私自离开队伍来此是有何事?”

    华策云道:“禀报大人,殷玉闹着要与文队长比试武艺,我看情况不太对……”

    文队长便是文允。汉开边把五百人分成五队,一队一百人,五个队长乃是西门仰、林震、杨盛、李炎、文允。殷玉正好分配到文允队内,想来是不服气,因此闹起事端。

    西门仰一捋胡须,开口道:“老夫还以为留下李炎和文允便足够应付,没想到竟有人敢视军法如儿戏!老夫这就去把他捉起来军法处置!”

    “且慢。”汉开边阻止道,“还是我亲自去看看吧。”

    众将随汉开边赶回校场。那五队兵士们显然是看见华策云离开,知道要出事情,于是大多在原地坐着休息,若无其事。只有殷玉不依不饶,站在文允面前打着拱手,道:“队长若不能胜我,何以服众?”

    文允道:“你没看见第一队的华策云跑出去了吗?快回队里去,免得等下汉先生怪罪,你要受罚。”

    “私底下切磋,何罪之有?”殷玉似乎是没听懂对方的话。

    旁边第四队的队长李炎苦笑着摇头,转过身去。

    文允也是无奈,又劝道:“你快归队,我等下还能替你说情……”

    “说什么情!”

    忽听身后风声响起,文允一惊,扭头一看汉开边却已在身旁。

    “汉先生……”文允没想到汉开边竟有如此惊人的速度,一时说不出话来。

    不只是文允,包括殷玉在内的其他兵士都对汉开边的突然出现讶异不已。他们怎会知道汉开边的御风术法早已纯熟,踏风疾走只是家常便饭。汉开边正是故意露这一手,以这超乎寻常的身法来让他们感到敬畏,树立权威。

    “你怎么就那么喜欢跟人比试?”汉开边道。

    殷玉肃立昂首道:“回禀大人,一样是贫民出身又年纪相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