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劫灰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猛道:“老子在此,你就是管事的么?”

    那校尉怒道:“好个不知好歹的汉子,你可知道我是谁?我是高虎胆将军帐下校尉,你有甚本事在此罗唣!”

    徐猛冷笑道:“原来是什么高虎胆的手下,老子当年在镇西将军梁庆手下当差,什么鸟人没见过,你算个屁!”

    那校尉哪里还能忍,大叫一声,手中马鞭立刻刷向徐猛。徐猛不慌不忙,竟接住马鞭,任那校尉拉扯,纹丝不动,稍一用力,把那校尉拖下马来,跌了个满嘴泥,好不狼狈。校尉爬将起来,怒道:“你这厮倒有些力气,叵耐要来寻死!”说完手一挥,身后十几人拔刀出鞘,一拥而上,朝徐猛砍去。

    徐猛冷笑一声,虎步向前,一扭腰一闪身,手如闪电,已夺过一口刀,暴喝一声,震耳欲聋,刀如雪花乱舞,不费多少力气便把众人手中刀纷纷击落。众人哪敢继续向前,那校尉更是见势不妙,早跨上马逃走。徐猛把刀往地上一插,回头对汉开边道:“如此可好?”

    汉开边点了点头。没过多久,那校尉带了百十号人,个个手执长矛,把徐猛团团围住。徐猛冷眼观之,笑道:“百来人也想捉俺,未免瞧不起人。”话音甫落,徐猛一声长啸,抽起刀便扑向兵士,刀锋过处,长矛两断,左冲右突,无人敢当。那校尉见状,竟策马来取汉开边等人,一枪刺去,岂料被林震单手抓住枪杆,一把夺过来,倒转枪杆扫去,那校尉措手不及被打飞落地。徐猛把众兵士惊退,回身过来,把校尉劈胸一把提起,举在半空,笑道:“俺割下的敌首、打死的虎豹也不知有多少,你们算个鸟!”

    校尉连声求饶,徐猛又道:“俺放你下来,你带俺们去见东海王!”

    此时一员将领骑马赶来,喝道:“休得无礼!我乃高虎胆,有事且与我说便是!”

    汉开边上前对徐猛道:“莫要太过,不然不好收拾。”徐猛听了,轻轻把那人放下来,对高虎胆抱拳道:“高将军须是个管得了事的人。”

    这高虎胆面如满月,眉目细秀,膀大腰圆,笑容可掬,不似个搏杀疆场的武将,却像个富商大贾。只见他笑着对徐猛道:“壮士好气力!却不知何故拿陈校尉出气?”

    “这厮无礼,却不知俺是谁。俺徐猛本是梁老将军手下将领,与梁家三兄弟情同手足,后来归隐山林,此次闻皇上与梁老将军有难,特来投奔东海王,欲助一臂之力,不知高将军可否引荐引荐?”徐猛道。

    “原来是梁将军的人,怪不得如此英勇!高某不才,也算是东海王手下大将之一,若壮士不嫌弃,可到我营中任职。”高虎胆微笑道。

    徐猛道:“也好,但须依俺两件事。”

    “但讲无妨。”

    “第一,俺要马上协助将军平定叛军,方好立下战功;第二,俺要见一见东海王。”

    高虎胆笑道:“这有何难?”于是高虎胆领着众人到了东都王宫门外,让门卫前去通报,等候良久,才获准入内。只见宫内朱门碧瓦,亭台楼阁,水榭假山,甚是精致雅韵,少几分皇家气派,多少许世俗审美。守卫不多,却个个装束华丽,多是着绫罗,悬古剑,眉目俊秀,举止亦是优雅,令人啧啧称奇。汉开边悄声对汉官仪道:“这王宫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造价不菲,却格外精美而自然,这东海王之性情喜好可见一斑。”汉官仪却道:“好华美而少威严,大商做派,与你却颇有相似之处,宜自警之。”

    汉开边道:“我是少时太穷苦,如今有了钱便要花个痛快。”

    左转右转,方才到了一处大花园之内。只见一个中年男子,面容清瘦,几绺胡须,身穿青衣,脚踏布鞋,坐在池塘旁边的亭子里,斜靠朱栏,手捧书册,好似个寻常儒生,其实却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东国大诸侯公孙良惠。高虎胆在那亭外台阶下跪道:“末将参见东海王。”那中年男子转过身来,稍稍一抬手,道:“不必多礼。”随即目光投向高虎胆身后五人,道:“这几人便是前来投军的壮士么?”

    未等高虎胆答话,徐猛便上前一步施礼,朗声道:“草民徐猛,先前乃是梁庆将军帐下武将,后归隐山林,今闻国家有难,特来投奔,只想尽绵薄之力,救回梁将军,万望王侯录用。”

    东海王见徐猛声如洪钟,又生得虎背熊腰,浓眉锐眼,心中暗自称奇,便道:“既是武将出身,料你知晓兵法,且问你几个粗浅问题。”徐猛点头道:“尽管问便是了。”

    东海王边看着手中书籍,边念道:“何谓兵家五事?”

    徐猛答曰:“道、天、地、将、法。”

    “何谓‘天’?”

    “天者,阴阳四时也。顺天而行诛杀,应时而动刀兵。”

    “何谓‘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何谓曲制?”

    “曲者,分左右、前后,一人为独,五人为伍,二伍为伙,十伙为队,二队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裨,二裨为师,四师为军,共一万二千八百人。设伍长、伙长、部曲、校尉、裨将、主将、大将,分级节制,令出如山。又有旌旗号角,擂鼓鸣金,指挥进退,辨明方向,是为制。”

    徐猛对答如流,东海王大喜道:“果然不假,真是个熟练将校,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你可留下做个主将,归在高虎胆麾下。却不知你身后四人是何许人也?”

    “末将这四位兄弟,各有所长,皆是胆略过人之辈,可以为将也。”

    东海王道:“这四人便归你节制,今后须尽心效忠。”

    徐猛称谢,又抱拳道:“末将愿率军平定叛军西门仰,恳请王侯下旨,让末将出战。”

    东海王叹气道:“那西门仰勇不可当,如今宜凭借大江天险固守,待其粮尽,可不攻自破。”

    徐猛道:“非也。叛军声望日盛,宜速破之,否则愈发壮大。李小寒必率部与之战,东国须从旁协助,使其腹背受敌,胜利可期。”

    东海王没了主意,转过脸去看了看高虎胆,指望高虎胆给出意见。

    正是:过往不看平戎策,从来尽是学陶朱。

    却不知高虎胆作出怎样答复,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

第9章 南策士 北名将

    只听那高虎胆道:“末将以为,徐猛所言有理,可依其计行事。”

    那王侯沉吟半晌,终于下定决心,道:“也好,传我指令,命陈龙春、熊懿、卢翔三人立即进宫,商议讨逆之事。”

    陈、熊、卢三将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即入宫。东海王已带着众人来到内殿,准备好了酒菜。东海王自然高高在上,四大将则依次入席,陈龙春居首,高虎胆、熊懿次之,卢翔居末,皆跪坐在柔软的貂皮坐席上,面前是一张檀木小几,旁边有热酒的小炉。徐猛等人被安排在另一个地方,好酒好菜伺候,此刻自然是轮不到他们议事的了。徐猛已把计策告诉了高虎胆,得到高虎胆的认可。当东海王宣布作战计划后,高虎胆便起身把这计策献了出来。

    “叛军如今团结一致要攻下东都的野心,已是人尽皆知。但他们终究是流民、囚犯集合而成,并非坚不可摧的铁军。我们可以放出风声,说皇帝已经凯旋,大军将在东国登陆,回国平叛。这样一来,叛军内部势必军心动摇,我们便至少多了三成胜算。”高虎胆道。

    东海王问其他三人道:“你们觉得如何?”

    这一问,其实等于在问陈龙春。因为熊懿不会反对高虎胆的意见,而卢翔基本上只听陈龙春的。然而陈龙春是个忠厚长者,并不会为争权而故意唱起反调,他捋捋胡子,点点头道:“末将以为此乃上策。”

    所以其余二人也随声附和。这是高虎胆意料之中的事情。

    高虎胆又道:“放出风声之后,我等须大张旗鼓,耀武扬威,夸大出征人数,展示必胜决心,让叛军更加相信东国已经得到了强援,他们没有半点胜算。接着与李小寒将军取得联络,争取让他突击叛军,与我军前后夹击,如此叛军必败无疑。”

    东海王对这个计划显然非常满意,陈龙春却道:“据我得到的消息,李小寒跨境南下只带了一千五百骑,而且他的部队只能参与拱卫中都,是不可以跨入东国一步的。但叛军却在不断收编残部,如今已有六千余人。末将怕李小寒不敢进攻,到时候我们的计策被看破,主力军便可能被叛军……”

    东海王失色道:“什么!六千!”

    卢翔道:“叛军集结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而且李小寒决不敢违反军法,那可是杀头的罪名!”

    东海王有些慌乱,露出了犹豫的神色。高虎胆忙道:“若不尽快击破叛军,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至于李将军方面,只要秘密行事,我等不去告发,应无大碍,或许可以用重金求他相助。”

    东海王紧紧攥着手中的书卷,额头冒出汗珠浑然不觉,他紧张地挥挥手道:“以本王名义,告诉李小寒,以三十万两黄金为酬谢,借他武力一用。且出了任何事,皆由本王承担。”

    高虎胆道:“我军四千余人,加上李小寒的一千五百人,可以一战。”

    陈龙春也抱拳道:“王上,末将愿与叛军一决胜负,高将军所言有理,任其壮大乃是坐以待毙。”

    东海王拍案而起,大呼道:“速行高虎胆之计,快!”

    四大将同时起身领命,各自出发。

    虽说集结了四部人马,但声势并不浩荡,拢共四千余人,每部千余人,着实可怜。战马不多,武器盔甲还算过得去,大部分是时新的款式。东海王站在城门楼上观看,亦是满怀无奈之情,自己素来主张偃武修文,大兴商业,本无多少兵马,皇帝东征带走了他仅有的两千亲兵,沿海防线的军队又不归他节制,手下四大将肩负护卫东都之任,也只能拥有一千余人。他开始对自己一贯坚持的理论产生怀疑――自己是否没有尽到一个诸侯对子民真正的义务?

    抚摸着腰间的佩剑,他感到愧疚。

    诸侯之剑,到底是怎样的?

    这一战如果败了,自己将彻底无法面对皇室宗亲和东国万民,这柄镶满了宝石的金剑也就折断了。

    他并不是不知道四大将之间的问题,当初提拔卢翔便是为了压制声望过高的高虎胆,让忠厚的陈龙春来协调各方,维持住大将权力的平衡,无法对自己构成威胁。但没想到对外打起仗来,这四大将也相互掣肘,导致头一阵就被西门仰所率千余人打得大败。

    那么如今再战,能打得过么?

    作为主张“民富”的诸侯,东海王自己带头严禁赌博,但这一次却不得不下了重注。

    而且这颗骰子是掷出多少点,他完全猜不到。

    只见“高”字旗迎风展开,高虎胆率部作前军,登上巨大楼船,在江面上昂扬推进。按照部署,他作为先头部队,陈龙春为后应,卢翔由于先前损失人马较多,现只剩下七百多人,负责左翼,熊懿负责右翼。

    汉开边和汉官仪在船舱内不断讨论作战计划。西门仰所领叛军的位置并不明确,但大体应在江对岸,他们绝不会轻易现身决战,而是会不断在成州平原上游弋,伺机突袭。先前一战,卢翔便是渡江后在平原上埋锅造饭,遭遇了叛军的突击。而熊懿和高虎胆两部渡江后分散开进行搜索,等到卢翔派人求助,二人才缓缓引军驰援,最终导致卢翔部损失惨重,直到被陈龙春率部救回。

    “四大将可能已互相结怨,战场上各怀鬼胎,所以应把每一部的人马单独计算,甚至还要打个折扣。”汉开边分析道,“李小寒应已抵达东国边境线,林震带着东海王的信件出发了吗?”

    “早就渡过江去了,东海王还把自己的坐骑‘绝尘白’给了林震。单骑抄小道,绕过泰城,直达司隶,只要不被叛军拦住,后天可以抵达李小寒的大营。”汉官仪道。

    汉开边道:“凭林震的本事,这点小事不成问题。散播谣言是你和杨盛的任务,进行得如何?”

    汉官仪道:“杨盛的商队已经把皇帝凯旋的消息传开了,都城里张灯结彩,宰杀牲畜准备犒劳返国的军队。商人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黑道上,叛军的细作也会马上回报此事,所以叛军预计三天内会中计。”

    忽听一人道:“如果此计被西门仰识破,又当如何?”

    汉开边与汉官仪回头一看,原来是高虎胆。高虎胆面色凝重,压低声音道:“你们的计策虽好,但如果失败,损失谁来担当!”

    汉开边微微一笑,道:“还请高将军放心,鄙人的计策万无一失。”

    东国边境,一骑人马飞速越过浅浅的溪流,溅起一阵水花。白马金蹄,一骑绝尘,铁臂豪侠怀揣王公密信,朝着西面疾驰。

    林震凭借汉官仪的指示,奔波了两天两夜,终于看到了远处两面高高的白色长幡,但见幡上书“塞外攀云无双士,关山守月有心人”两句,林震暗道:“此处应是李小寒之所在!”于是快马加鞭往那边奔去,果然来到一处营寨门前,只见守门兵士执刀问道:“来者何人?可知道此间乃是李将军大营!”

    林震亮出一块青碧色的玉石令牌,道:“我乃东海王密使,前来送信,十万火急!”

    那兵士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门卫,一看那令牌的蛟龙纹形便知是诸侯级别的信物,青碧色则代表着东国,当下不敢怠慢,忙叫两个卫士护送林震入营,自己快步赶在前面通报。林震一进大营,暗叹道:“这大营内,军容齐整,别无杂声,一片肃杀氛围却正气沛然,果然是上将之风!”

    只见正中大帐之内走出一人,二十来岁年纪,面容英俊,神色端正,身穿银色鱼鳞甲,背披一袭靛蓝披风,别无杂色,身姿矫健,威风凛凛。他迎向林震,行礼道:“见令牌如见诸侯亲临,在下李小寒有礼了!”

    林震吃了一惊,他久闻这些上将个个飞扬跋扈,哪怕见了诸侯也是傲慢姿态,而今见李小寒如此尊礼,才知其不同,一时间却也语塞。好在李小寒看出端倪,道:“密使前来必有要事,请入大帐细谈。”

    林震便随之进入大帐内,只见帐内摆设简单,却别有古雅感觉。一桌一席,一香炉,一茶炉,有笔墨,有纸砚,有茶盏,皆是佳品,闲情逸致,与外面氛围全然不同。不过林震对这些不感兴趣,倒是倚在武器架上的一杆丈八长枪引起他的注意。

    “好枪!”林震忍不住叫好道,“碧蓝枪杆,盘龙雕纹,枪尖寒芒闪动,真是神兵利器。”

    李小寒笑道:“阁下取笑了。此枪名曰‘雀舌’,乃是在下唯一的趁手兵器。”

    林震这才回过神来,忙道:“恕小人无状,本不该对将军物品评头论足。东海王有一封密信在此,请大人亲阅。”说完双手把信递上去。李小寒接过来,看了看蜡封,检查仔细,再拆开信封,取出信纸观看。看毕,抚掌大笑,道:“既是东海王吩咐,李某自当前往,只不过有事想请教阁下。”

    林震问道:“何事?”

    “我想知道,这条计策是谁出的。”

    “乃是汉开边、汉官仪二人所出。”

    “原来如此,很好,我自当拜会此二人。还有一事……”

    “请讲!”

    李小寒正色道:“阁下目光深邃,浑身劲道暗藏,乃是不可多得的武者,李某素来喜欢切磋武艺,阁下可愿意赐教一番?”

    林震惊道:“小人怎敢……”

    李小寒也不给他讲下去的机会,立即真气凝聚,出手便是快掌如风,直扑林震面门。林震避无可避,右臂一抬,硬生生架开李小寒之掌,岂料李小寒双掌轮转,招招凌厉,林震只好施展自家武功,以“卧波”绝技对敌,双臂硬接硬挡,把李小寒的攻势全然化于无形。李小寒喝彩一声,往后闪退,道:“你双臂浑如铁柱,果是上乘武学‘卧波二十四手’,须是好好对打才是!”说完手一抓,雀舌枪自架子上忽然飞起,落入李小寒手中,当下招式展动,一枪刺向林震咽喉,究竟林震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

第10章 幼驹勘破计策 老骥决死奇袭

    大帐之内,李小寒快枪如影,如电,如幻,朝林震咽喉刺去。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林震铁臂一摆,竟以血肉之躯硬挡枪尖之锐!只听铿锵之声,林震毫发无损,反而出手抢攻,一招“春风十里”,一改刚猛路数,身形转动,避开长枪,双拳直打李小寒胸口,气劲磅礴。李小寒不慌不忙,堪堪避开,收转枪势,犹如盘尾神龙,护住周身,密不透风,二人又是攻防数招,枪杆与手臂不断互相交击,叮当作响,火星四溅,打了四五个回合,李小寒猛然一抖,劲力迸发,把林震硬是震开了三四步。

    “在下只是开个玩笑,阁下切莫见怪。阁下武功虽然了得,但终究是江湖上的本事,在下不才,可这一身戎马武勇,你是决计敌不过的。”李小寒收了架势,微笑着说道。

    林震一听,虽有些怒气,但念头转动,不敢乱来,只是恭恭敬敬施礼道:“小人哪里是将军对手,多有冒犯,还望将军恕罪。”

    “你可知道,我为何要见出此计策之人?”

    “不知。”

    李小寒神情一变,冷眉怒目道:“出此计策之人,不是蠢货,就是奸贼!”

    林震脸色一变,道:“你何出此言!”

    李小寒“哼”了一声,把信纸朝林震展开,道:“虚张声势,动摇军心,原则上没有错,但西门仰何等英雄,决不会轻易上当。依我猜测,他必定识破你们的计策,加以利用,令你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此二人若是刻意为之,则极有可能是叛军内应,到时候东国兵败,无论他们是忠是奸,东海王都岌岌可危!”

    林震惊道:“怎会如此!那如果西门仰无法识破此计呢?”

    “我与他交过手,此人虽已年老,但刀法雄奇神秘,兵法诡异多变,更兼一身好气力,有勇有谋,能与我战成平手,全身而退。我看得出这个计策,他会看不出么!”

    “那现在该怎么办?”

    李小寒道:“我即刻启程,你带路,我要先斩了这两个狗贼,解除东国内患。再由我来对付西门仰!”说完冲出大帐,骑上白马,呼喊集合点兵。林震紧跟在后,默然不语。他没说明自己和汉开边的关系,也没有替汉开边辩解,心里另有盘算——他要找机会阻止李小寒,保护汉开边。如果先让李小寒知道了,凭自己的能力,保护汉开边二人就太过困难了。毕竟敌人不仅有名动天下的李小寒,更有一个令李小寒忌惮的西门仰。

    但只要朋友有难,林震只会两肋插刀,是决不会退缩一步的。

    这就是草莽的义气,哪怕对手是千军万马,是天下名将,他也会用双手去打出一条血路。

    东国的平原上,一支轻骑兵刚刚渡过虹河浅滩,正在急速行进。这支队伍可能只有一千人,甚至更少。他们每个人都手执单刀,身着轻便的皮甲和藤甲,每个马鞍上挂着一叠天蓝色的符箓,每张脸上涂抹着大片的墨迹。领头的人格外醒目,他穿着一身素白色的战袍,骑在一匹杂色的骏马上,一顶破旧的斗笠盖住了他的眉目,风却吹起了他那雪白的长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肩膀上扛着的那柄大刀,虽然包裹着厚厚的麻布,但那夸张的比例仍让人感到惊叹——刀柄两尺长,刀身竟有五尺长、一尺宽!放眼整个大国州,恐怕也找不出第二把刀能与之相比。

    这个人就是西门仰。

    烈士暮年却是壮心不已,这名年过六旬的老将,仍然能扛着一把四十余斤的大刀,驰马纵横,冲锋杀敌,实在是惊为天人,若是年轻时候,那该有多厉害?理应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猛将吧?

    然而,出身将门的李小寒却看不破他的来历。按理来说,像西门仰这样的武者,即便大器晚成,也该小有名气,可是李小寒却全然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交手后也看不出其武功派别,而西门仰却好像十分了解李小寒的招式和战术,应对起来游刃有余,令李小寒十分头疼。

    西门仰制作的天蓝色符箓名作“玄冰符”,是北国部队经常使用的一种作战用符箓,这一点引起了李小寒的注意。玄冰符在北国之北,常常用于配合寒冷气候,凝水成冰,可以制作巨大的冰盾,抵御敌人的进攻,又或者把掺了毒的水冻结成冰锥,用作箭头,射中敌人,一遇热血则毒入经脉,因此此物乃是寒气冷冻之法。除却常年寒冷的北国边境,没什么地方会使用玄冰符,因为过了冬天就没用了。李小寒自然感到不安——倘若此人与北国有何牵连,追究起来就麻烦了。

    所以,李小寒必须尽快将他抓获,避免他落入别人手里。

    西门仰突然勒住马,他身后的部队也连忙停了下来。

    “将军!”一旁年轻英俊的骑兵统领薛峰急切地问,“我们这是去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