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为龙之道-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了。
云沧海修为、心境高深,不屑于灭杀它们,所以只是略施薄惩,没下杀手,但是这东海三圣还以为云沧海不是它们的对手而逃跑,只是有一件厉害法宝才暂时将它们困住,所以并不畏惧。
他们又实在是眼馋火玉珊瑚和“幻神罩”的威力,想要抢夺,这才召集了手下,开始在这片海域上进行拉网式搜索,用了一个月的功夫,才在今天找到了云沧海他们所在的船队。
;
………………………………
第二十二章 摧枯拉朽
第二十二章摧枯拉朽
这三个家伙大概是眼里只有火玉珊瑚和云沧海手里的法宝了,居然敢大言不惭的让云沧海投降,当然,这也可能是它们自认为已经将云沧海他们包围了,插翅也难飞,所以才将话说得这么满。
云沧海听了它们的话,却没有发怒,只是轻笑了一下,没当回事儿。一个人,会跟几只蝼蚁生气吗?显然不会,而三妖在云沧海的眼中,就是蝼蚁。要知道,修炼者集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逆转生死,追求大道,这需要何等强大的神通!所以,修炼者每个阶级之间的差距都是巨大的,而且修为越高差距越大!举例来说:
一个练气化神级别的修炼者,可以对付十几名炼精化气巅峰修为的修炼者,而一个炼神返虚级别的修炼者,可以对付几十名练气化神级别的修炼者!等修炼者渡过天劫,成就仙人业位时,更是可以对付上百名炼神返虚级别的修炼者,而再往上的真仙、玄仙、金仙等等境界,差距更是巨大!这不光光是真元方面的差距,还包括了意识、道行、反应、法术等等全方位的差距。
当然,这是指正常情况,而不是指被偷袭、围攻,还有如果手中有厉害的法宝,那就另当别论了,事实上历史上不乏高级修炼者被低级修炼者偷袭和围攻致死的例子,而一件好的法宝,可以上百倍的提升修炼者的实力。
而现在三妖一时没有偷袭云沧海,二是没有强大的法宝,而且修为又比云沧海低上一个级别,居然还敢对它叫嚣,又怎能不让云沧海嘲笑呢?云沧海是什么修为?那是人间顶级,虬龙巅峰,相当于修炼者炼神返虚巅峰修为的强者!灭杀三妖,真是如同掐死三只蚂蚁一般,不费吹灰之力。
三妖见云沧海居然敢嘲笑他们,登时大怒,喊了一声:“小的们,结成镇海阵,别让他们跑了!”镇海阵是由多人联手施展的一种阵法,能够封锁空间,防止包围中的人逃跑,威力很大,三妖的运气好,在道书中居然学到了这样的阵法。当然,阵法的组成不是瞬间的事,要不是云沧海存心想看看它们的手段,也不会任由它们组成阵法。
见小妖们组成了阵法,领头的巡海夜叉一摆手中钢叉,口中念咒,从海中引出了一道缭绕着电流的水柱,向云沧海打来;虾精也祭起了手中长枪,那长枪在空中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也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将云沧海和船队都笼罩在了攻击范围内;螃蟹精却是现了原型,乃是一只比船都大的红壳螃蟹,挥舞着双螯,冲向了云沧海,想趁它躲闪的时候袭击它。
“葵水阴雷、分身化影、真身攻击?散修就是散修,缺乏系统的修炼,竟然将道法练得不伦不类,哪有水柱一般大的葵水阴雷,失去了阴雷的快速和隐蔽性,只是片面提升了攻击力;分身化影使得到不错,但是你我修为相差这么大,我一眼就能看破这些枪影的虚实,失去了其应有的迷惑性;显出妖怪真身固然可以发挥出全部实力,但是体型太明显了,而且攻击手段实在单一,不合实际,不合实际啊!”云沧海一边躲闪着攻击,一边悠闲地点评着三妖攻击手段的缺点。至于冲向船队的攻击,他却没放在心上,因为船队外面那一层金光护罩是鉴真布下的,凭当前这些妖怪的实力,还不足以攻破。
“哼,只会躲躲闪闪和耍嘴皮子功夫,有本事就使出来对付我们啊!”三妖怎么都打不到云沧海,又攻不破佛光护罩,于是气的哇哇大叫。
“既然你们这么不知趣,那我也只有成全你们了,让你们看看真正的雷法吧,天之雷霆,水之不争,相辅相成,听我号令,葵水神雷!”云沧海见它们也使不出更多的手段,于是决定结束这场闹剧,就使出了正宗的雷法,葵水神雷。这葵水神雷是道家五行法术中很普通的一种法术,原理是将葵水灵气极度凝练,注入真元,以爆炸般的方式施展出来,给予敌人杀伤,因为与雷声相似,所以取名为葵水神雷。
而云沧海本体是螭龙,天生就有呼风唤雨、操纵雷霆的能力,再加上提前进化出了“雷霆怒蛟角”,对雷系法术的感悟更加深刻,所以使出这葵水神雷的威力也是格外强大,只见海面上立刻升起了密密麻麻,足有数千颗的深蓝色小圆球,云沧海大手一挥,从天上引下了几百道雷电,纷纷注入了深蓝色小圆球中。深蓝色小圆球吸收了雷电之力,体积顿时膨胀起来,外部也腾起一道道电光,接着就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向了海中的三妖和它们的手下。
三妖见到云沧海随手一击就有这么大的威势,齐齐变了脸色,它们也不算笨,立刻知道自己踢到了铁板,不尽心中大是后悔自己有眼无珠,被贪婪之心蒙蔽,这下算是栽了。不过它们还存有一丝妄想,想先扛过这一轮葵水神雷的攻击,然后水遁逃跑,所以齐齐大喝了一声,聚在一起,真元互通,合力使出了妖力护罩,又使出了一件暗绿色、四四方方,编制的好像一件席子一样的法宝照在护罩上,抵御云沧海的攻击。
谁知,云沧海见了那席子,立刻惊喜的叫了一声“咦?万年海藻编成的法宝,这可是能安定神魂,恢复元神损伤的好宝贝啊,居然一直被你们当做防御法宝?真是明珠暗投、暴殄天物啊。”说着,手掌一抓,三妖只觉得元神与法宝的联系一下子被切断了,再看那法宝,已经到了云沧海的手中,接着,葵水神雷已经撞在了妖力护罩上,炸了开来。
一百颗、两百颗、四百颗、八百颗三妖只觉得体内真元以飞快的速度消耗着,元神也虚弱不堪,光芒黯淡,口中流出鲜血,这是元神和内腑被震伤的标志,最后,终于支持不住,只听得“砰!”的一声,妖力护罩破裂,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
第二十三章 讲道
第二十三章讲道
三妖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云沧海、鉴真都没将其放在心上,擒拿它们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后,经过逼问,云沧海知道了它们乃是作恶多端、恶贯满盈之辈,虽然三妖乞求饶它们一命,并且表示愿意归顺,可是云沧海既然知道了它们的劣迹,自然不会收下它们,最后还是抹杀了它们的神志,由云沧海将它们的元神练成了式神,用于以后到了日本赏赐给手下。而三妖的肉身被挑出了有用的地方,用作炼器、炼丹,可以说是“物尽其用”了,这也算是三妖罪有应得。
当然,在抹杀三妖神志前,云沧海已经用搜魂大法找出了它们的洞府所在,并将其洞府席卷一空,再加上之前从三妖身上缴获的法宝和那一张由万年海藻编成的席子,总算是有所收获。明石有德这次可谓是惊喜交加,惊的是这趟旅程不是想象中那样风平浪静,反而出现了妖魔海怪袭击;喜的是云沧海大师果然是高人,片刻之间就将这些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妖魔降服了,自己得到了他的传授,那不是意味着自己未来也能像他这样厉害?不,明石有德不敢妄想自己像云大师那么厉害,只要能有他一成的本领就心满意足了。
他也是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不然也不可能被派来当遣唐使的首领。尤其是学了阴阳术之后,野心一天天的膨胀了起来,想回日本做出一番事业来。不过,他也知道,光靠他一个人孤掌难鸣,需要有人辅佐,云沧海与鉴真他自然不敢招揽,因为他没这个实力,不过他却把注意打到了随他一同来大唐的人身上,这些人都与他共事多年,互相也熟悉,而他在这群人中间也颇有威望,只要拉拢了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传他们一些阴阳术法,费些心思,不愁他们不就范。
想到就去做,于是,日子就在云沧海不时的外出寻宝散心、鉴真在船中打坐练功、明石有德四处拉拢人心的日子中一天天的过去了。
这一天,明石有德趁着云沧海还在甲板上眺望大海的时候,壮着胆子来到它身边,小心翼翼的问:“云大师,我有一个请求,不知您能否应允?”“嗯?”云沧海头一转,双眼直视明石有德,目光似乎要看透他的灵魂。明石有德全身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冒了出来,哆哆嗦嗦的不敢面对云沧海的眼睛,但是刚才那凌厉的一眼却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中,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那黑白分明的眼睛,好似一瞬间变成了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大海!而蔚蓝的大海又在狂暴后恢复了平静,突然转化成了湛蓝的天空,碧空如洗,云卷云舒。一天过后,黑夜降临,天空渐渐变化成了浩瀚的星空,那一颗颗星辰滑动着玄妙的轨迹,演绎着一种然人无法用语言形容、只会有流泪冲动的东西(等到修为高深后,明石有德才知道,这就是“道”)。突然间,天翻地覆,群星坠落,整个世界都在咆哮、轰塌,一片灰蒙蒙的雾气笼罩了整个世界,等到雾气散去,留下的只有空虚、茫然,还有让人感到无助的寂寥。
最然只有一瞬间,但明石有德感到好像过了千万年一般,好像经历了几生几世的轮回,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时,耳边传来的云沧海悠然的话语:“你的来意,我已知晓,你回去准备吧,除了你的那些同伴,把船上的其他人也带着。”明石有德大喜过望,连连向云沧海磕了几个头,就急急忙忙的去通知其他人了。
原来,明石有德这次是想请云沧海允许他将阴阳术传给他的手下,最后能亲自教导他们,毕竟这阴阳术是云沧海传下的,没有它的首肯,明石有德还不敢做主,而且他自知与云沧海的水平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云沧海能亲自教导他们,哪怕是只传授一点儿本领,也够他们终生受用不尽了,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对推动这一切的明石有德感激不尽,以后也会成为他的势力,对他忠心耿耿。
云沧海用读心术从明石有德的脑海中知道了这一切,也不由得暗夸这个日本人也有几分脑子,但是心胸还是太过狭隘,只想到了自己的利益。云沧海本来就不是小气的人,不然也不会轻易就将阴阳术传给了明石有德,况且这本来就是三流的修行方法,就算被他人学去了也不心痛。他想到的却是可以趁此机会,对这几十人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讲道。
修炼,可不是只闭门苦修就行的,那只是打基础、修理论,完成基础和理论后,就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使道法更实用,更正确;为了找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完善道法,提高境界,古往今来的修炼者找出了各种方法,有的去红尘历练,磨练心境;有的去挑战各路修炼者,提升实力;有的转世投胎,在来世修补自己早年所犯下的不可修复的缺陷等等方法不一而足,而讲道,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要知道,讲道,不光是把自己领悟的道法讲给他人,而且还要在这过程中梳理自己对“道”的理解,将自己以往的一些没有解决的、困惑的、一知半解的问题以自己的理解对他人讲出来,然后再做出解答,这可以说是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光他人,就连自己也会受益,这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的高人总是不乏喜欢到处讲道的,就连鉴真,每年只要不是闭关或太忙,都会巡游四处,为众生讲解佛法,这不光是为了扩大他的影响力。普度众生,也是一种修行。
而云沧海就没有这个机会,一,是因为:他本尊真正的身份,是一条龙!这可是不能轻易让别人知道的,否则想来“降妖除魔”,顺便将它他筋扒皮、取内丹收元神的人绝对大有人在,要知道,龙的一身都是宝啊!所以,他在拥有绝对实力前,是决不会太过招摇的,虽然他的实力已经很强了,但也没必要自找麻烦不是?
二,是因为:他明面上的身份,只是鉴真的亲戚,他没有鉴真那么崇高的声望,就算要讲道也没有多少人会理睬他,所以在中土神州,他也懒得干讲道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要知道,讲道乃是听的人越多受益越大,君不见,上古时期,那些神仙圣人,佛祖大圣,一次讲道就会聚集成千上万的人来听吗?
不过,这次是去海外,而身边唯一一个知晓自己底细的鉴真却又不会对自己不利,而且明石有德正好有这个意思,所以云沧海的心思就活动了起来。他也是准备在海外大干一场的,讲道乃是扩大自身影响力最好的办法,所以也有心在这段时间练习一下,以免到真正要向成千上万人讲道时出丑,所以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明石有德。
不过明石有德的心胸还是太狭隘,只考虑到了他和他的手下,而云沧海却认为,反正是讲道,干脆所有人都来听,他也有心从这次讲道中解决一些自己的问题,所以就连鉴真都被他拉来听讲。
等明石有德将一切都准备好,已经是第二天了,甲板上黑压压的盘坐了一片人,有日本的遣唐使成员,有随同鉴真和云沧海而来的大云寺僧众,就连那些开船的水手、做饭的厨子、打扫卫生、伺候人的仆役全到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条船上的所有人加一起也有二百多人。现在这些人在领头的鉴真和明石有德的管理下,全都不敢大声喧哗,那些知情的僧众和明石有德的手下还罢了,那些下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下面窃窃私语。
众人的前面有一张木床,简简单单,半新不旧,上面放着一张橙黄色的蒲团,显得很是朴素。蓦地,一团青气从天而降,直落在木床上,青气散去,露出了云沧海的身影,此时的云沧海与他平时的打扮可不一样,身穿青色道袍,头戴青阳之冠,手持三尺拂尘,面色平和,盘坐于蒲团上,他向众人扫视了一圈,除了鉴真,没人敢与他对视,他手挽拂尘,对鉴真轻点了一下头,唱了声道号,便讲了起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云沧海一开口,并没有讲解任何道法,而是将《道德经》挑选其中的几段,讲了一遍,每讲一段,他都会停顿一会儿,紧锁眉头,好像在思考什么。而在这过程中,方圆十里的天地灵气仿佛受到了什么吸引,纷纷向云沧海所在的大船处聚拢,并在他头顶形成了一团五色彩云,随着他讲道的深入,灵气越来越浓,后来,他每讲一个字,五色彩云中都会飘落一片金色天花,这金色天花都是有浓郁之极的天地灵气凝聚而成,落到哪个人身上,就会凭空为他增加一年的修为。
那些听到的人,都在云沧海讲了第一句话时就纷纷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境界中,心无他物,只有在蒲团上讲道的云沧海和他所讲的道德真言,连后来天上飘落的金色天花也视而不见,而每个人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有的听得面带微笑,飘飘欲仙;有的激动地热泪盈眶,浑身颤抖;有的记得抓耳挠腮,牙关紧咬;种种神态,不一而足。就连鉴真也是听得连连点头,经常会露出心有所悟的表情,显然大有收获。
云沧海慢慢的也渐入佳境,讲道中间的停顿也越来越少,面色越来越舒畅,渐渐的,讲到的范围也不光集中在《道德经》上,开始向佛、道、儒、法、墨等等各大学派扩展,随着他讲道时间的推移,云沧海身上也开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先是青、白、赤、黑、黄五行之色,而后是金、银、蓝、紫等等无穷光、无量色,最后,所有光芒形成了一团形如琉璃,闪耀着各种颜色的光圈,虚浮于云沧海头上。
时间过得飞快,等到云沧海停口,种种现象才一一消失,而那琉璃色的光圈也引入了云沧海的头部,在额头形成了一个浅浅的肉色印记。众人也纷纷醒来,云沧海观看了一下天象,不由得也很是惊讶,这次讲道,竟然足足进行了九天九夜!
当然,由于讲道过程中天地灵气的补充,众人都没有感到饥饿,倒是纷纷恳求云沧海下次再为他们讲道,云沧海这次显得很好说话,微笑着当场就答应了,这也是因为云沧海此时的心情很好,因为,这次讲道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
;
………………………………
第二十四章 收获与抵达
第二十四章收获与抵达
云沧海这一讲道,就持续了三个月。就是这样,云沧海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呢,可是不能再讲下去了,因为那些听讲的人的接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再讲他们也听不进去了。云沧海一看,觉得这次讲道也算是成功,就宣布此次讲道到此为止。
当然,这三个月的讲道不是持续不断的,而是每讲几天就暂停一段时间,期间是让听讲的人消化和领悟所听的内容,而云沧海也可以巩固一下讲道的收获和准备下次的讲道。在讲道期间,他也将以前积累下来的问题解决了不少:
将自己的修炼体系再次完善了一遍,纯化了自己因为所学甚杂而显得有些驳杂的真元,梳理了自己从修道开始到现在对“道”的理解,随着讲道的深入,他在以前修道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矛盾也纷纷领悟贯通,茅塞顿开,境界也连带的提高了不少。
而且,由于此次他讲道囊括的范围极广,可以说包容万有,不分正邪,即使是一只小鱼、小鸟,甚至时虫豸认真听了以后也可以从中受益,可以说是有教无类,符合大道之下,万物平等的天地至理。所以轻微的激发了天道感应,天降一丝天地功德,融入了他的头顶,并且融合了他对自身道法的领悟,形成了道果光圈。
这道果光圈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修成的,所谓“道果”就是修道的成果,修道成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修炼的成就,主要在精神领域,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感觉得到的。不管是哪种修炼者,修炼都是按部就班、修为提升到了一个境界,并且将这个境界修炼圆满,才开始感悟和突破下个境界,而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辛苦,因为这是他们所修“道”时所遇到的“瓶颈”,就像修路铺路,修一段,铺一段,在反复勘察一阵,然后再修、再铺,再到遇到下一个需要勘查的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