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黄四宇-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如现在,谁又能想到,***庆过后,众人经历的是天塌地陷一般的恐慌。

    第二天一大早,人们穿着过节时的盛装,来到提前打开的城门外,等待着一众法师的回归。

    可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人群之中,已有人开始小声议论取来。

    终于,在远处,出现了一个黑点。

    那黑点缓缓地接近;慢慢的变大。有眼尖的,已经看出,那黑点正是住在城外乱葬岗给人看坟的张家老太。

    此时的张家老太正缓缓地向城内赶,走了几步,张家老太还停下来缓口气,并擦掉头上的汗。看来她这一路上赶得很急。

    在此刻城中百姓的眼中,那张家老太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慈眉善目,变得如同地狱来的传令使者一般。她的每一步前进,都如同在宣告,你们这些人离死亡更接近一步。

    当张家老太来到城门口时,每个人望着她的眼神都是恐惧。

    虽然所有人都猜到她将要带来什么样的消息,但还是没有一个人敢去问……

    听到消息的人,有的已经开始回去收拾衣物,准备出城投亲靠友,待这事过去了再回来。而听到这事的县令与师爷,早已没了主见,根本不知该如何是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本无情。

    可是道无情,不代表绝情,对待万事万物,总会留有一线。

    就在所有人无计可施的时候,从城外来了一名商人,他听到这事后,便去对县令说,这可能是江湖中一些人在以普通人试毒。对付这种人,就必须要请江湖中人来对付,那些自称有高深法力的人是没有用的。

    县令忙问,有什么方法请到这些江湖中人。

    那商人道:“大人可发些榜文,贴到城中,邀请各路雇佣侠客、赏金猎人来除恶。当然,本城所管辖的村、镇也要贴。那些护送路过商人的镖师也每人一份,让他们带出去。这样一来,不仅能招到四方有识之士来为大人效力;朝廷也不会知道此事;同时大人也可博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美名。”

    这番话一说完,县令立即让师爷书写榜文,并亲自设宴在城中最好的红馆招待这位商人。

    当然,这位商人客气了几句,并以货物要定期送达为理由,连歇息都不用,就直接出城。

    或许他自己给县令出主意,但实际上也很怕成为其中一个倒霉鬼。

    榜文发出去半个月,便有十来个江湖豪客来诛杀这个以人试练邪毒之人。当然,榜文上所答应的高额赏金,也是他们来此的目的之一。

    在这十五天里,惨死的人已达五十人之多。而他们的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到了城外才出事的。

    这些惨死的人都觉得,那些惨死的人并非给什么江湖中人实验毒害死的。这世上哪有那么狠毒的人,在他们眼中,最恶毒的不过是那贪财的官员与山中的盗匪。

    所以这些人断定,杀害刘老实与那些法师的,一定是山野中的精怪。既然那些降妖的法师都收不了它们,所谓的江湖侠客就更做不到了。

    所以这些人才决定,先离开一段时间,等这事过去了才回来。

    自这些人离开以后,在这十五天里,城内再未出现有人突然失踪的事,似乎一切都回归到原样。

    而县令也有些后悔,后悔急着出榜文招纳那些江湖人士。若是这些人来了,发现什么事也没有,所承诺的赏金也没有,还不知会出什么乱子。

    要知道,这些江湖中人,可不是城外山头的盗匪可比的。

    因此,此时的县令,反而希望出一点事,好让这些江湖中人有事可做。

    果然,县令真的“心想事成”了。

    在第十五天清早开城门的时候,人们发现了这半个月来离城避难者的尸体。

    这些尸体跟最初两具一样,已成干尸,而且四个城门都有,似乎在告诉城中的人:谁也别想从这里离开。

    一时间,每个人的心中,都觉得背后有两个无常鬼在跟着自己,随时随地都会钩住他们的魂魄下地狱,受无尽的苦楚。

    就在发现尸体的下午,城中来了五六名江湖武师。

    这些人各个一身劲装,身体壮硕,持着各自的兵器,一进城就准备向人打听县衙门怎么走。

    但走进城后,他们才发现,这座“八方城”与传说中的完全不一样。用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已不足以形容,简直可说是死气沉沉。

    还好,一行人没走一会儿,便遇到巡城的差官。

    而上前询问,众人更发现,这里的差官与其他地方那些趾高气扬的衙差不同。这些差官见到他们,就如同见到亲爹一般,迎接他们就跟迎接新上任的县令似的。

    而县令见到他们,更是像见到皇帝派来的钦差一样。见了面什么也不说,先在城中最豪华的酒楼摆上几桌。之后又是最好的青楼、赌场,就连住的客房,也是城中最贵的。

    这些江湖客,在武林中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他们自认为学了武功以后,就应该仗剑天涯、打抱不平。

    所以他们不愿给别人看家护院,又拉不下脸来打把势卖艺,只得做佣兵客、赏金人来赚些钱用来糊口,希望有朝一日,能有赏识他们这些千里马的伯乐出现在他们面前。

    城中的县令也许就是他们的伯乐,但这样的热情招待,让这些人心中都产生了疑惑。

    即使你县令是赏识我们这些千里马的伯乐,那也要见识过我们的能力再说吧。

    但这些人显然很吃这一套,县令对他们的态度,更显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气概。

    当然,这些人从没有把县令这种状态,往“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方面去想。他们只觉得,县令待他们如知己。士为知己者死,所以这些人决定,不管县令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全力以赴,以死回报。

    这些人都已年逾不惑,人生里又有几个四十年?就算再有,他们准备用几个这样的年华,去等待那不知存不存在的伯乐。

    他们已视这为最后的机会,他们一定要把握好。

    所以,在第二天早上,县令安排的早宴上,这些人已经坐不住了,纷纷请求县令给他们安排工作。

    县令一看,这些人这么热情,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说在早宴过后,会有一场歌舞表演,大家一定要看完了之后才开始工作。

    歌姬很美,舞也跳得很棒,但就是没有人有心思去看。这些人不知接下来县令会安排他们做什么;会不会有什么考验,这场歌舞会不会就是一场对他们坐怀不乱的定力考验?

    看到众人无心观舞,县令只得命人退下,对大家说道:“诸位大侠欲一展自己的才华,报效朝廷,对此本官感到非常高兴。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浪费大家的时间,请跟我来。”

    停尸房的特点是:通风、干燥、阴暗。

    所以当室内的灯被点亮,一排排尸体露出来的时候,众人还是忍不住一阵反胃。

    这些人现在终于明白,在早宴过后,为何还要安排一场歌舞表演。因为若非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任谁咋见这么多干尸,也会受不了的。

    众人适应了一会儿,才有人问道:“大人,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会有这么多干尸?”

    “诸位侠士,这正是我请你们来此的真正原因。”说着话,县令便将城中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以及所了解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给众人听。

    听完这些后,所有人都沉默不言,因为他们也没听说过能够将人变为干尸的毒。

    武林中,各种门派势力,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情报系统。

    那些有实力,无势力的人,则会从“武林三快”的口中换取情报。只是他们交换情报的条件不同,有的用金钱;有的以人情,有的则许下承诺。

    再次一点的,会各方结交朋友,从他们口中获得一点情报。

    如果要说比这还差的,就是到酒楼、茶馆、浴场。只不过这些地方情况复杂,情报有真有假。如果没有能力辨别真假,往往会被错误的情报引入歧途。

    而像这些被召集来的武师,因为他们有一份单纯的坚持。这份没有能力的坚持,使得他们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又哪来的钱去那些地方听取情报。

    所以说,他们是江湖中人,但真正对江湖之事,却知之不多。

    虽然对眼前诡异的事不了解,但他们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章完)
………………………………

第85章 十、生有果来死有因

    十、生有果来死有因

    这些看到“八方城”县令张贴的榜文而来的人,虽然对武林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江湖的经验还是不少。所以在看到这么多干尸,以及听到县令的描述之后,便提出自己的看法。

    武师甲,道:“大人,这很明显,是有人想以城中的百姓试毒,但不知是药力的原因,还是毒药研究没有完成。使他们不能大规模的放毒,而且中毒者似乎也不是立即死亡。”

    县令一听有门,立即问道:“这位侠士,你何以肯定这种毒不是立即死亡的?”

    武师甲:“大人,面前这一具具尸体,都是今天上午放到城门四周的,但据大人所说,他们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了。如果他们早已被毒死,为何不早点把尸体送到城门口,那么多尸体放在一起,难道不怕被人发现嘛?”

    武师乙接着道:“如果说这些尸体堆放在城门口,是为了向我们示威,不让我们管这件事,而故意在同一天放在城门口。那么,头两位案子的死者的尸体,为什么没有处理。一定是他们向死者下毒后,观察死者的身体反应。等到死者真的死了,他们再想处理尸体,已然天亮了。为防止看坟人发现,他们只得弃尸荒野。”

    “等等,有些不对劲。”另一个武师打断他们的分析道。

    “有何不对劲?”县令连忙问道。

    “他们那些人要找人试验毒药,必然要找一个绝对无人打扰的秘密居所。因为死者中毒后未能立即死亡,必然痛苦挣扎,到时候定会惊动周围的人。而且下毒之人能捉住那么多人,为何不将看坟的老夫妇毒死,还要让他们来报案?”

    县令也不笨,显然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说道:“侠士的意思是,看坟的张家老头老太便是真凶。由他们来报案,便没有人怀疑他们了。”

    “大人英明。”

    “大侠也是心思缜密,我这就派人将那下毒害人的老夫妇捉拿归案。”

    “大人。”看到已有人得到县令的赏识,其他人也觉得该表现一下,便抢着开口道:“那对老夫妇既然能将那么多人捉住试毒,其手上必有些功夫。我怕大人派去的人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不如由在下前去亲自捉拿。”

    “嗯。”知县一摸胡须道:“大侠若亲自前往,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不过大侠,如果那两个人若是负隅顽抗,那到时候便是就地正法,也是可以的。”

    这句话,表示县令已经放权给你了。

    但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抓活的更能显示自己的能力。

    那张家老夫妻被抓到堂上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想到会这么容易。不过他们拒不认罪,却是意料之中的。

    但为了不将事情往后拖,以免被上层官员有所察觉,县令便以证据确凿,不必再审为由,将两人立即处决。

    看着两人被杀前不断的大喊冤枉,一些人觉得不忍;一些人觉得老夫妻两如此狠毒,死有余辜;但更多人并不认为他们就是凶手,可潜意识中希望两人一死,这事就终了了。

    无辜的两人被杀,可惜事情没有完。

    第二天,又有人死了,尸体是在乱葬岗被发现的,尸身干枯,如同以前的死者一样。

    县令急急忙忙把众人召集来,面有不悦地问道:“诸位,你们昨天分析的理论一个比一个精准,我也听从了各位的建议,将那对老夫妇斩首。可为什么,今日还有人死?”

    “大人,那对老夫妇没有武功,就算能制出如此恐怖的毒,也没能力将那些人制服,再下毒。他必定有帮凶,我们兄弟几个,今晚就去乱葬岗守着,将罪犯一举擒拿。”

    “好,我祝几位马到成功。”

    虽然此时县令的脸色已经缓和了些,但却不是前两天那种和颜悦色,礼贤下士。众人都明白,这种人只是在利用自己的能力。

    但已经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再拍拍屁股走人,他们可做不出来。

    就算真的一走了之,得罪了这种富得流油的官,以后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

    既然对方在利用你的能力,自己又何不可拿对方作为跳板呢。既然脚下有了踏足的跳板,自己只有用力的跳,才有可能被更高层的人看到。

    这位大人或许并不懂得赏识人才,但只有好好的表现,才可以在这城中打响名声。而只有在城中有了名声,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才有可能被经过此地的四方商人所熟知,被更有才识的人赏识。

    原本,这件事要是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了,这些人只怕成了大人府上的一名食客,此后再难有机会被重用。

    但这事还没完,自己还有机会,只要能破了这奇案,便可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于是乎,所有人都想把握这个机会,纷纷要求去守夜。到最后没办法,只得抽签决定。

    幸与不幸,从来都不是自己在不用任何手段的情况下,由自己决定的。

    有些人用了点手段,他抽到了签,所以他幸。那些没抽到的,没有表现的机会,自然属于不幸。他们只得呆在住处,等着别人名利双收。

    既然人为的可以选择幸与不幸,那么反过来,幸与不行,是不是也可以选择。抽中签的,未必是幸,抽不中的,也可以不是不幸。

    当看到昨天抽中签,并信誓旦旦说要将毒害无辜百姓的凶手绳之以法的人,如今也成了干尸的一员的时候,这些人再也找不到理由了。

    他们确实没有多大本事,凶手不是他们能对付的。

    这些人很想请辞,但却因面子问题,没人愿意第一个开口。所以他们在等,等待县令发怒,赶他们走。同时也在等待有其他武师来到八方城,或许他们有办法对付凶手。

    县令没有说他们什么,甚至没有开口。

    事态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县令不知道,但如果炼毒试药的人不够,对方会不会来城中抓人?会不会抓到自己?有这些江湖中人的保护,自己会不会安全一些。

    这些问题无从细想,他只能下令,不断的下令。这些门客与差官分为两批,昼夜不停的保护他。全城开始戒严,在解禁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城。另外,这件事也不可隐瞒,要立即上报。

    虽然上面一定会对他进行处理,但只要多花点钱就行。可呆在这里没有援兵,迟早会成为一具干尸。

    下了这几道令之后,县令便躲在房中不出来,食物、水,都要别人先尝了,等没事,再自己用。到了晚上就由这些江湖门客在外守着。

    就这样,这一天一夜,县令都无事。但,还是有事情发生了。那个出去报信的差官,变成干尸,丢在县衙么口。

    这个结果,就使得城内变为死城,就算是大白天,也没人敢出门。

    而与之成对比的,则是城门口,反而每天都有人来,因为发出去招贤纳士的榜文已经起到效果了,那些本事不大,却又想有些作为的,纷纷前来。

    结果呢,干尸越来越多,不得不处理。

    为了能给这些人立个碑,县令特意让师爷在城门下摆个台,专门记录前来武林人士的名字。这样,到时候就算死了,也有个名,不会做孤魂野鬼。

    城内虽然死了不少人,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把消息传出去,所以一直没有官方出面。

    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还是传到江湖上,只是没有那么大动静。因为有两件事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一件是武林盟主候选人了心被杀;一件是朝中忠臣王阳明被贬流放。

    候选人被杀,使得武林正派不停地追查凶手。王阳明的被贬流放,使得邪道武林与六扇门精英不断地斗智斗勇。

    即使听到消息前来,有门有派的,也只是遣些小人物,为的也不过是能提高写声望,根本没拿他当一回事。

    只有城中的百姓,才一直认为是妖怪作祟。

    四月二十九日,吴斌来到八方城第二天辰时方才醒来。

    若在平时,吴斌在卯时便已经起来了,绝不会到现在方才醒来。

    一来,赶了这么多天路,餐风露宿,人确实疲乏。二来,他一直想着昨晚小二和他说的话,因此睡得有点迟。

    了解了城中所发生的事,吴斌就觉得,这跟他前不久遇到的事有关。毕竟,不久前他看到了一个大活人,变成了“僵尸”,再成为一具干尸。

    这城中的事,会不会也和他们有关系。

    起床后,吴斌准备让小二打点水来洗漱。但打开房门,却发现大厅里什么人也没有,反而是外面,有很多人说话的声音。看来一定是出事了,想到这他立刻下楼观看。

    还没来到大门口,就听到有人说道:“这一定不是人为的,人怎么可能将人变为干尸,这一定是山中精怪干的。我纵横江湖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毒,能一夜之间将人变为干尸的。”

    看来这毒又有改良了。吴斌心中想到,至少听小二所说,那时候的毒还不能很快的将人变为干尸。

    那人的话一说完,就听一人不屑道:“就你,还纵横江湖,别说笑了,纵横赌场还差不多。”

    “对,对。”旁边立即有人响应道:“对,纵着走进赌场,横着被人抬出去。”

    这一席话引得众人放声大笑,将刚才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但那被说的人,却气的脸通红:“你……你们,那你们说,这事怎么会事?”

    对方一笑,说道:“说你除了赌钱,其他的还会什么?我来告诉你,有一个成语,叫做‘请君入瓮’。是唐朝时的一种刑罚,乃是将人装进瓮中,在下面用火烧。犯人要是受不了了,就会招供。我想,那杀人凶手,定是以此方法,把人变为干尸的。如果这个推测不错,那凶手定是一个极度凶残的变态,他杀人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炼制毒药,而是单纯的以此为乐。”

    这话说完,一时间竟再无人反驳。因为这样的分析,确实有说服力。而且遇到这样的凶手,众人心中都有一股寒意。

    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声音说道:“不对,凶手并不是以此方法让死者变为干尸的。”

    说话期间,吴斌已挤进人群,发现说话之人正是他昨日关注的两人其中一个――那个已达到真力自动护体,不必主动施放或外力刺激的高手。

    听这人一说,刚才那自以为是,分析得头头是道之人立马不高兴了,反问道:“你说他们不是用大瓮将人烤干,有何证据?你若说不出来,便是信口雌黄。当然了,你如当时在场,自然可以说清楚他们为何变为干尸。”

    这一来,反倒把那位高手说僵了,因为他如说不出理由来,便是自打嘴巴。若是他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就证明他与这些凶案有关。

    但那人听了这些话,也不生气,而是成竹在胸地说道:“你说这些人是被装在大瓮之中活活烤死的,那想必当时的火一定非常大,如此方能将人烤成人干。可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头发、衣物为何没有被火所烤的状况?”

    不错,这两具尸体头发有些凌乱,但没有遇火而焦的情况。身上的衣服也没有因遇到高温而烫破的现象。

    “那……那是因为凶手把他们的衣物脱了,再把他们装进瓮里,上面盖上盖,用火在外面烤。”

    那人听了,一笑,说道:“说得这么详细,我都开始怀疑,你是不是当时也在凶手行列?”

    “你……你……”

    那人没有在意对方的反应,而是自顾自的分析道:“这些尸体身上的水份流失,肌肉皮肤都已僵硬。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给尸体穿上衣服,免不了损伤尸体的完整。纵观所有的干尸,都没有关节转动导致皮肤开裂的痕迹。

    而且凶手既然已经把他们的衣服给脱了,又何必再为他们穿上?如此多此一举,难不成是不想死者曝尸在外。再有一点,死者是被装进瓮中,必然四肢不得伸展。但你们再看这两具尸体,他们身体平躺,手脚笔直,完全没有弯曲的样子。所以,你所说的请君入瓮的方法,可能性不大。”

    “那你说,对方是怎么把他们变成干尸的?看你说得头头是道,一定知道原因。”

    “我只是从现场的情况,判断他们不是被火烤成人干的,并没有说他们变成这样的原因我已知道。当然了,你想证明你说得是对的也可以,只要你找到可以说服大家的理由。或者你也可以找到证据,比如那口烤人的大瓮;那凶手烧人的火坑。”

    “呛啷”一声,那人由于说不过,再加上咽不下这口气,依然拔出腰间的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