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然剑神-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逍遥子迟疑了一下,说:“告诉皇上倒是很快,但是我们还要用这盆兰花引出杀害莹儿全家的凶手才行,不能就这样让杨家莫名地死了。”

    “师父!血洗杨府的杀手,一定是冷血。”夏芸一激动说漏了嘴。

    “你怎么知道?”逍遥子怀疑地眼神看着夏芸说。

    夏芸反应也快,没事就解释道:“这兰花是濮宁送的,濮宁是冷血的人。而且要杀皇后的也只有郑贵妃。杨府上下都是被专业杀手杀的,综合推断下来,必定是冷血无疑了。”

    “噢!对了,我们不是还抓了一个家伙吗?我们审审他就知道了。”熊倜忽然想起那个黑衣人。

    “倜儿!拿着兰花走。”逍遥子说着转身就走。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417 临终遗言

    风呼呼地吹着,卷起地上的泥沙,泥沙渐渐地往天空飞去,又飘落下来。天空灰蒙蒙地没有云,也没有太阳,紫禁城的上空有几只乌鸦在盘旋着。

    逍遥子和熊倜赶到牢房的时候,只看见那人口吐黑血,面色发青,显然是中毒而亡。

    “诶!”逍遥子感叹一声,“又晚来一步。”

    逍遥子一手握拳打在另一手的掌上,他感觉自己总被对手牵着走。自己明明就知道对手是谁,却不能亲手抓获他,为欧阳莹报仇,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无奈。

    自己在心里暗自自责,也怪自己当时太关心欧阳莹的伤势,一时忘记还有那么重要的一个人证。

    “诶!我们真是大意了。”熊倜看着这个死了的人证,心里也十分内疚,看着逍遥子,“师父,我们现在怎么办?”

    逍遥子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熊倜手里的那盆兰花,心想:事到如今也只有请皇上下旨捉拿冷血,惩罚郑贵妃,才能为莹儿报仇了。

    逍遥子从熊倜手里接过兰花,大步向乾清宫走去。

    逍遥子到了乾清宫,把他们查到兰花有毒,而兰花又是郑贵妃送去的,以及欧阳莹家的惨案都告诉了明神宗。

    明神宗看着兰花,咳嗽了一声,逍遥子以为是兰花的问题急忙把兰花拿远一些,询问道:“皇上,您没事吧。”

    “咳咳!”明神宗摇了摇头,握着逍遥子的手说:“其实,你说的这些事情,我早已经知道是郑贵妃做的事。”

    逍遥子一听,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说:“那?皇上为什么不制止她。”

    明神宗没有回答逍遥子,岔开话题说:“我已经多活了三十年,我知道我的大限之期已到,能宽恕的人就宽恕吧。再说,宫廷斗争,怎么可能不牺牲一些无辜的人。至于杨府的千金,你帮我好好照顾她,尽量满足她的需要吧。也算是慰藉杨太医的在天之灵了。”

    “这……”逍遥子想说点什么,还没有开口又被明神宗堵了回去。

    “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力保太子登基,说不定这宫中还会发生不小的事情。”明神宗有气无力地说着。

    他紧紧地抓着逍遥子的手说:“你一定要帮太子保住大明江山,保住大明江山。”

    明神宗睁着大眼睛看着逍遥子,这眼神让逍遥子有些害怕,有些惶恐,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好的预感。

    “你一定要帮我保住大明江山,不然我死不瞑目啊!”明神宗死死地盯着逍遥子,一口气上不来,终于倒下了。

    “皇上……”逍遥子看着明神宗死前还瞪着眼睛看着自己,背后不由得冒出一阵冷汗。

    明神宗临时之前,还让自己不要处置郑贵妃,自己怎么可以违背他临终的遗愿呢?

    但是,如果不处置郑贵妃,又怎么对得起欧阳莹,对得起杨府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呢?

    逍遥子一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打开门,大喊一声:“皇上驾崩了。”

    在门口的熊倜和夏芸一听,相互看了看,愣了一下,跑过去看着逍遥子。

    逍遥子又大喊一声:“皇上驾崩了!”

    这个消息无疑震惊了整个皇宫。

    郑贵妃盼着这一天,她听到皇上驾崩的消息,高兴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她急忙跑到梳妆台前面把她的首饰盒打开,取出里面的圣旨,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说:“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快!快去让福王到乾清宫。”郑贵妃一边换着丧服一边说,“快,快派人去看看,文武百官都有谁没有到?”

    说完就急急忙忙向乾清宫的方向奔去。

    郑贵妃赶到的时候,只有熊倜和逍遥子他们在,并没有其他人。

    郑贵妃故作镇定,走到逍遥子面前。

    大家看到郑贵妃来,不慌不忙地给郑贵妃行了个礼,说:“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郑贵妃掏出手帕,往明神宗身上扑,一边哭一边说:“皇上啊,你为何不等臣妾,就这样早早离去了。皇上啊!臣妾这就来陪你!”

    郑贵妃说着就要往柱子上撞,他身边的宫女急忙拉住她,劝导着说:“娘娘,使不得啊,使不得!”

    郑贵妃又故意挣脱她们的手,头往柱子上撞。宫女们又拉住她。

    逍遥子眼睛斜视了郑贵妃手上的圣旨,嘴角微微上翘。

    熊倜也看着郑贵妃手上的圣旨,然后又看了看逍遥子,逍遥子摇了摇头,示意熊倜先不要说话。

    熊倜也明白,此时最好不要说话,看看郑贵妃要怎么演这出戏再说。他刚才已经看到郑贵妃脸上藏不住的奸笑,现在又哭又闹地,只不过是做做戏而已。

    熊倜双手叉腰懒得看郑贵妃那哭丧的样子。

    “咳咳!”郑贵妃哭了一会,终于不哭了。她清了清嗓子,很庄重地说:“皇上驾崩,乃是我大明之不幸。不过,好在皇上已经立下继承皇位之人。眼下就等文武百官都来齐了,我好宣布圣旨。”

    熊倜看不惯郑贵妃那装模作样的样子,他的性子本来就很冲动,直接说:“贵妃娘娘……”

    逍遥子看到熊倜又要冲动了,急忙把话接过去,说:“那就请贵妃娘娘,先等一会,这样重大的事情,还是等人齐了再说。”

    过了一会,太监悄悄地在郑贵妃的耳边告诉她,大臣们都已经来了。

    郑贵妃站起来看了看,白茫茫的一片,文武百官都低着头,整整齐齐地站着。

    “大家都来齐了?”郑贵妃庄重地说。

    首府大臣方从哲,第一个站出来说:“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贵妃娘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就直说吧。”

    “我在这个时候有重要事情要宣布,我想大家应该都猜得出来是什么重要事情。”郑贵妃一边说,一边看着各位的神情。

    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其实大家也猜得出来,郑贵妃要说的究竟是何事。

    “自古以来,先王驾崩,太子继位。大家也都知道,皇上早已经立下太子。可是,我这手上有皇上亲笔遗诏,皇位让三皇子福王继位。”

    熊倜听到郑贵妃的话,直起身子,说:“我现在就去揭穿他。”

    逍遥子把他拉住了,瞪了他一眼说:“还没到你说话的时候。”

    熊倜不明白,逍遥子是什么意思?郑贵妃都已经说出福王要继承皇位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熊倜还没有说话,冷血先激动了,心想:什么?怎么是福王为太子呢?

    原来,他之前跟郑贵妃已经说好了。冷血帮郑贵妃除掉皇后,又杀了杨府一家,毁尸灭迹。郑贵妃就帮助冷血当皇帝。

    郑贵妃还告诉冷血,真皇位本来就是冷血的。郑贵妃当年怀着冷血的时候,明神宗就说过如果是个儿子,就封为太子。

    郑贵妃见到冷血之后本来不太相信冷血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谁知道,皇上却让自己和潜龙相认。

    郑贵妃就更加相信当年自己真的是被皇上骗了。

    可是,冷血和潜龙到底谁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自己也说不准。再说,不管是冷血也好,潜龙也罢,她分不清楚也不会枉然让他们任何一个做皇上。

    冷血是一直表示要当皇上,潜龙却一直以国家为重。这都说不定是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她怎么可能把辛苦经营的局面,拱手让给一个不相信的人。

    而福王是自己亲生的,看着长大的,绝对是自己的血脉无疑,当然会选择福王做皇上。

    她手上那张圣旨本来写的也就是福王做皇帝,这是当年她求明神宗,明神宗为了安慰她,所以才写了一张诏书交给郑贵妃。

    郑贵妃还清楚的记得,明神宗当时还说,让她不要那么急拿出来,以免皇后不甘心,等他几十年之后归天之时,她便可以取出来了。

    郑贵妃却正好用这张遗诏骗了冷血,既然冷血也说了当年是明神宗把他掉包的这个故事,郑贵妃就正好利用他这个故事告诉他,这圣旨是当年她怀着冷血之时,明神宗下的圣旨。

    冷血看郑贵妃承认自己是她的儿子,又把圣旨给冷血看了一眼,就没有怀疑郑贵妃说的是假话。

    冷血这辈子从来没有相信人,唯一相信的也就是他自己认为的他的亲生母亲。

    此时,冷血听到郑贵妃说的是福王继位,马上就跳起来了。他激动地说:“怎么可能是福王继位?”

    实际上他想说:“怎么不是我!”

    他还没有说下一句,下面的大臣们听到郑贵妃的话也按耐不住了。

    首辅大臣方从哲第一个发出疑问,说:“贵妃娘娘,恐怕这诏书一定是伪造的,先皇身前确实宠爱福王。可是,太子之事一直没有更改过,继承皇位之人必定是太子无疑。”

    郑国泰听到郑贵妃这样一说,又看到她拿着圣旨,当然相信郑贵妃说的是真的。

    他急忙反对道:“先皇之前本来就说过要立福王为太子,只是当时碍于皇后,所以才没有立福王。如今皇后前几日已经殁了,皇上在此期间更改诏书是完全有可能的。而皇上更改之后,身体虚弱还来不及宣诏就龙御归天了。郑贵妃此时宣召合情合理。”

    郑贵妃一看有郑国泰撑腰,心里就更有底了。她很自信地说:“国难当头,祸不单行,我大明皇帝积劳成病,如山之崩。现在不是争论谁继位之时,而是应该辅佐新皇,好平定辽东战事。”

    郑贵妃说着,双手举着遗诏,跪下来给福王行了个礼说:“请吾皇登基!”

    “不行!福王绝对不可能是皇上。”方从哲又说,“微臣斗胆,请贵妃娘娘当众,宣读遗诏。”

    东林党的人也在下面吵着要看圣旨。

    郑贵妃根本不害怕,她拿出圣旨,打开一看,顿时惊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418 明神宗遗诏

    下面的大臣都在等着郑贵妃念圣旨上的内容,福王着急要做皇上,轻轻地拉了一下郑贵妃的衣裙,悄悄地说:“母亲,你赶紧念圣旨。”

    郑贵妃看着福王,心想,此时不博一把,等待何时。咬咬牙把圣旨一合,瞪了诸位大臣一眼说:“你们难道不相信本宫的话吗?”

    方从哲立刻就反驳道:“贵妃娘娘,是真是假,你拿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郑国泰看着郑贵妃那突变的脸色,就知道这圣旨必定有问题,灵机一动说:“先皇在世之时就说过要立福王为太子,先皇本来也很喜欢福王。太子比福王年长几岁,可是却是到要上书房的年纪才立他为太子,而后也一直说过要立福王为太子的话。太子体弱多病,皇上本来就不怎么看好太子,临时改福王为太子也是正常的。”

    “太子的生母只是一个宫女,身份低微,皇上本就不喜欢。再说,没有福王之前,当时郑贵妃怀着二皇子,皇上也说过要立二皇子为太子的话。可见,皇上并不想立大皇子为太子。”

    方从哲听到郑国泰的话,心里愤愤不平,反驳道:“郑大人此言差矣,太子乃皇上的长子,虽非皇后所生,但却是皇后娘娘的养子,皇后娘娘一直坚持立长不立幼的祖训。”

    “皇上之前迟迟不立太子,那是皇上的考虑,郑大人何故乱猜疑。太子确立之后,太子也没有什么错误,皇上为什么要废太子。更何况,贵妃娘娘手上是拿着立福王的诏书吗?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如果真是,皇上亲笔御书,微臣一定谨遵圣谕。”

    郑贵妃一听,方从哲这架势是非看诏书不可了。可是,这诏书怎么可能给他看呢?如果没有诏书的话,自己带着福王起兵造反又如何呢?她不由看冷血,冷血肯定不会再帮自己。说不得,还是自己亲自操刀好了。

    郑贵妃双目一瞪,手举圣旨,严肃地说:“圣旨就在这,福王登基在即。如若不服者,要看自己上来看!”

    她说着把福王扶起来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国泰立刻符合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几个郑贵妃的党羽当然也随即符合。“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太子一下就慌了,看着逍遥子说:“逍遥大侠,你看这下怎么办?”

    逍遥子很淡定地说:“太子先别着急,我们先看看这些人的嘴脸再说。”

    太子越看越着急,已经耐不住性子了,激动地说:“眼看这福王就要当上皇上了。我们还要等到几时,再等下去皇位就不是我的了!”

    熊倜也在旁边着急地说:“是啊,师父,再不说就晚了。就不能先宣布了之后,再看吗?”

    “宣布再看那就没戏了,你怎么能看清楚谁是真心跟着你,谁又是墙头草呢?”逍遥子不慌不忙地说着。他看着太子忐忑不安的表情,说:“太子稍安勿躁,是你的终究是你的,急不来。”

    大臣们看到郑贵妃的党羽,都已经承认是福王是皇上了。如今皇后也已经死了,东林党的人又被皇上削权的削权,外派的外派,朝廷上能得势的大多是郑贵妃的人选,保驾太子的也只有方从哲和王姓旧臣。

    朝中实际上能掌权的党羽,现在基本都是郑贵妃的人。

    大臣们看看势头不对,也随即纷纷跪下,跟着郑贵妃的党羽一起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栋一看,大部分的官员都已经归顺郑贵妃了。他怒斥众大臣说:“你们这是怎么了?都没有看到郑贵妃手上的圣旨是真是假,怎么就相信她了。”

    郑国泰瞪着王栋说:“王大人,福王是皇上,郑贵妃现在就是太后,你竟敢冒犯太后,该当何罪!”

    “郑国泰,你别太嚣张。事情是怎么回事还没有查清楚,怎么福王就是皇上了?”王栋大骂道。

    “来人!把这个冒犯太后的狂徒抓起来。”郑国泰马上就下令。

    王栋怒视着在场的士兵,大吼道:“我看谁敢动!”

    郑贵妃也很有底气地说:“削了王栋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利,拖出去乱棍打死。”

    她又看看一旁的冷血,本想说让冷血担当锦衣卫指挥使,一来不知道冷血是否愿意,二来还真不好给众大臣说这冷血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正在郑贵妃犹豫之时,方从哲站出来说:“郑贵妃,你这是要干什么。你不把圣旨给老臣看,老臣就算做鬼也不会相信你说的话。要杀,你就连老臣一起杀了。”

    “还愣着干什么,把方从哲也给我抓起来!”郑贵妃急煞地下令道。

    方从哲看着默默无语的大臣们,气冲霄汉地说:“你们是怎么了?这明显就是假的,你们为什么不起来为太子鸣冤啊!”

    “赶紧把他们拖走,福王今日就登基!”郑贵妃气势越来越强。

    郑国泰又命令道:“没听到太后说什么嘛,赶紧拖走!”

    士兵们也只好把王栋和方从哲拖走。

    熊倜一看,再不说就真的晚了,他急忙跳出来阻止士兵说:“慢着,此事未见分晓。贵妃娘娘还是把手上那张圣旨拿出来看看再说吧。”

    郑贵妃把目光投向熊倜,心想:怎么把这个家伙给忘记了。这可是个难缠的家伙。硬不得,软不得,轻不得,重不得,关键不知道他会出什么招。

    郑贵妃又看了看旁边的夏芸,凑到她耳边说:“夏姑娘,熊倜听你的话,你是不是……”

    夏芸一听,瞬间觉得自己的身上又多了一份担子。可是,这事情原本就很难办。她本来也就心里本来就希望朝廷是越乱越好,怎么会让熊倜不要追究这件事情呢?

    更何况,现在的熊倜已经不是当时的熊倜了。刚认识的时候,是熊倜听自己的,现在是自己听熊倜的。

    郑贵妃看着夏芸久久没有说话,便知道她靠不住。

    郑贵妃只有自己出招,她阴阳怪气地看着熊倜说:“熊大人,你如果不相信,你大可上前看看。”

    郑贵妃自己知道那圣旨里面写的是什么,她本想等熊倜上来的时候,自己悄悄地跟熊倜说,给熊倜大大的好处,让熊倜把这件事情压下去。

    谁知道,熊倜纵身一跃跳了上来,跪在郑贵妃面前说:“微臣斗胆。”

    郑贵妃把圣旨的一端交给熊倜,小声地说:“熊大人,如果你愿意保我儿登基,我以后一定待你不薄。更何况,你看现在大家都已经承认我儿是皇帝,你不要坏了我的好事。”

    熊倜拽了一下圣旨,郑贵妃又把圣旨拽了过去,熊倜看着她微微一笑,故意说:“贵妃娘娘,这圣旨里面不是说先皇已经让福王继位了吗?你还担心什么,先皇让谁继承皇位,我就效忠谁。”

    熊倜说着一下就把圣旨拽了过来,猛然打开圣旨。熊倜本来就知道那所谓的圣旨只是一张白纸。

    他故意把白的那一面对着众大臣,说:“大家请看,这圣旨上写的什么?”

    郑贵妃没有想到熊倜会这样做,她急忙抢过圣旨,可是为时已晚。

    熊倜看着郑贵妃要来抢圣旨,手一伸,躲开郑贵妃。

    下面的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方从哲和王栋更是激动,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纷纷说:“圣旨是假的,圣旨是假的。”

    太子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看着逍遥子说:“这是怎么回事?”

    逍遥子还是淡淡地说:“不要着急,再看看。”

    郑贵妃一下怒了说:“熊倜你想干什么?”

    熊倜坏坏地笑着说:“我不想干什么?我只是把事情说出来而已。”

    熊倜拿着空白的圣旨说:“大家请看,这圣旨是空白的。”

    郑贵妃也不示弱地说:“先皇还没来得及写下遗诏,让福王登基是先皇的口谕。先皇给我说了就要让我的儿子继承皇位,谁敢不服。”

    众大臣们纷纷议论,大家一时也不敢说话。

    郑贵妃又激动地说:“先皇口谕要立福王为皇上,谁敢不服,谁敢不服,谁敢不服!”

    大家没有人说话了。

    郑国泰又附和道:“福王继承皇位,福王继承皇位。”

    剩下的人也同声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一看,完全愣了,不知道圣旨是假的之时,大臣们不明真相,拥护福王继承皇位,还可以说得过去。

    现在大家都知道郑贵妃拿了张空白的圣旨来唬弄大臣,众大臣也相信是什么先皇口谕,把自己一个活生生的太子放在何处?跟着郑国泰一起起哄,这明显就是不把他这个太子当回事。

    太子又气又脑,捏着拳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逍遥子微微一笑说:“太子,你今日可看清楚这些人的嘴脸了吗?”

    太子心中怒火中烧,愤怒地说:“我看清了。真是世态炎凉,父皇才刚死,尸骨未寒,他们就如此对我。”

    郑贵妃看着一切都已经成定局了之后说:“请福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刚落,逍遥子就跳出来说:“慢着!”

    众人又把目光投向逍遥子。

    逍遥子很镇定地从怀里掏出明神宗亲笔圣旨,举起来说:“先皇遗诏在此,太子继承皇位。”

    郑贵妃一愣,心想:他那来的圣旨。难道也是跟我一样故弄弦虚?

    郑贵妃看大部分的官员都已经臣服自己,逍遥子不管拿出什么都已经不能扭转乾坤了。

    她不慌不忙地说:“若真是皇上的遗诏,请逍遥大侠,拿出来给大家一看。”

    “好好,看就看!”逍遥子把遗诏拿到郑贵妃面前,郑贵妃一惊,急忙伸手去抢。

    逍遥子急忙把遗诏收了起来,扔给熊倜,说:“倜儿,拿给百官一一验证。”

    熊倜接过圣旨,拿到百官面前,百官们都熟悉明神宗的字体,纷纷点头。

    逍遥子看着熊倜给在场的官员都看过了,又吩咐道:“倜儿,把圣旨交给太史令宣读,以便记录在史。”

    太史令接过圣旨,仔细看了看。

    逍遥子又补充了一句说:“太史大人,这可是皇上的真迹?”

    太史令连连点头,说:“是是是。”

    “那是就赶紧宣读吧!”

    太史令威严地声音宣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